半影In Light Of Shadows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1
半影fm

半影In Light of Shadows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月
 
半影是一个关注、连接、赋能中国女性创造者的平台,覆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文学、电影、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科技等。我们旨在推广优秀女性创造者的作品,研究和探讨女性创造力相关的话题,联动圈内圈外资源,为艺术创意行业的女性打造一个安全自由、充满力量且灵感薄发的空间。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本期节目由「女性艺术季|2022昆明EDITION」的四位主创人员共同录制完成,在昆明做活动是个直觉性的、一拍即合的决定,当人们听到这个理由时都是满头黑线,这年头还有人会不考虑商业模式、纯粹基于初心和理想来做重大企业决定?也因为这样一个单纯的决定,我们吃尽苦头。四个多月的策划时间过去之后,再回看,才意识到正因为这些挫折,我们才能快速蜕变,并学着去适应属于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女性友谊,为了共同做成一件事,我们取长补短、互相鼓励、一起奋进。由半影In Light of Shadows
  continue reading
 
去年的三月,机缘巧合之下我找到SUNK来作女性艺术季的专属DJ,在南阳共享季的大型戏剧舞台上只放了她的打碟设备,本以为给足了面子,没想到两人竟因此吵了起来,因为她觉得自己太像个说相声的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次小冲突后,她反倒是给我普及了很多有关DJ和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 十月SUNK的最新专辑《山陬海澨》发布后,我俩有了更多的机会聚在一起聊音乐。创作音乐于她而言,就像是把某种特定的情绪从体内抽出来,将这个情绪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之对话,一首歌写完便也可以和这个情绪正式道别。 剪辑音频时,我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如此专注地聆听一首歌,细致地区体悟它所要表达的情绪和语音究竟是什么,而当我专注在音符的跳动中,心底许多细微的情绪开始缓缓流出。新春之际,希望你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情绪独处,收听完本期…
  continue reading
 
2021年10月31日晚,经过6天(近50个小时)的课程后,第1期女性命运共同体剧场的汇报演出在北京胡同里正式首映!围绕6+n个女人的真实故事,两位老师和5位学员们共同探讨了中国现当代女性在生命不同阶段和自由的关系。 经常有人会问我,到底什么样的人会来上疗愈课程,是不是有精神病?或者是“怨妇”在一起叽叽喳喳?并不是,学员们都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本次课堂的五位学员中,有在申请香港大学心理硕士的应届大学生,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正在北京“搬砖”的白领,有在国企任职的中层领导、回家后与老公儿子斗智斗勇的妈妈,有在海淀区某私立高中就读的高二学生,还有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小花旦。大家带着不同的需求和愿景走入课堂,不知不觉中发现面对的问题竟是如此相似。最终,全班同学共同票选出了“你自由吗?”这一课题,自由可…
  continue reading
 
今年三月的女性艺术季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半影,一个月的活动中我们迎来了上千位现场观众,和50多万的网络讨论。近7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半影团队对这次的策展实践做了系统性的回顾与总结,也希望将我们的案例分享给更多的艺术爱好者与从业人士。从西方美术馆体系本身存在的性别偏见,一路聊到女性主义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史,最后聚焦到三月女性艺术季对于“流动”这一概念的侧重。我们希望可以颠覆传统美术馆中的男权叙事,并创造真正能凸显女性主义精神、以性别为中心的策展方法。
  continue reading
 
半影再次携手戏剧疗愈师千山鸟Lily推出「女性命运共同体剧场」工作坊。本课程采用「人类学剧场」的方法,结合民族志(ethnography)、戏剧疗愈、剧场技术、社会行动(social activism)四大学科,通过探讨与“女性集体命运”息息相关的议题,收获个体创伤和集体潜意识层面的疗愈。最终的演出面向公众,并希望引发社会性的反思与变革。 没有一位女性所经历的故事是单一的,结构性的困境是相似的,是由社会性的不平等造成的,每一个个体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集体性的女性叙事。 面对女性的处境,有时自我是无解的。当女性连结起来,形成社群,发出集体的声音,我们才能实现自我的更大赋权。 更多课程详情请关注「半影空间」公众号。…
  continue reading
 
今年6月初,半影开展了「身体从未忘记|性暴力创伤疗愈」的工作坊,带领老师Evan Hastings是国际顶尖的戏剧疗愈师,他本人因小时候遭遇过性侵犯,从而走上了疗愈自己和他人的道路,过去的20多年间,他将性暴力创伤的疗愈方法带到了世界各地,包括印度、孟加拉、阿富汗、奥地利、希腊、意大利、尼泊尔、巴勒斯坦、新加坡、瑞典和美国等地域。这还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开设长程的工作坊,因此我们想把课堂上的收获与大家分享,这些分享在当下显得尤其必要,因为吴亦凡都美竹事件、阿里巴巴女员工酒局中受侵害、女生在西藏两次遭驴友强奸却不敢第一时间报警...等热议的社会新闻让我们再次心寒与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孩受害却不敢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什么社会大环境依旧在谴责和羞辱受害者?为什么有那么多“吃瓜群众”愿意战队施暴方?…
  continue reading
 
感谢播客公社和绿色和平的邀请,让我们可以将心中有关环保的思考一吐为快。 环保和女权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环保不是简单地种树,女权也不仅仅是助力女性,当然这些日常行为的改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扭转。环保和女权都是关乎于平等、关爱、协作、与去中心化,和父权所鼓吹的无止尽的消费、扩张、竞争是相违背的。当女性主义带着爱与平等去看见脆弱、残缺、和社会边缘的人时,也一定可以看见万物中一切生灵。宇宙间的生命体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当我们打破主体/客体、文明/自然、男性/女性的等级划分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发现,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自然不是为了给人类提供资源而存在的,万物也并无高下之分。 而且,气候变化是一整个社会系统破碎的症状,将性别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割裂开来,可能掩盖了真正的“肇事者”,这背后…
  continue reading
 
一次线上展览让我偶遇“女程序员”这样一个陌生有神秘的群体,当把编程和艺术摆放在一块儿时,让我对技术、艺术、创造力三者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 艺术圈也想学科技公司做“开源”,但结果都是剥削? 艺术创造类的工作不好定价,时下最火热的NFT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让人人都拥有发行IPO的可能性? 技术公司在创造服务于人的产品,但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关心人,女程序员能否将更多有关人性的思考加入编程领域呢? 让我们跟随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项目获选展览《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在本期节目中寻找答案吧。 本期嘉宾: Eraince 土生土长新疆人,现居上海。西兰花�酷爱者。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后又去Parsons读了Design & Technology硕士。现在白天在AI公司…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媒体研究专业的包宏伟教授和活跃于伦敦的艺术家Whiskey Chow。酷儿究竟是什么?听上去很“酷”,实际上却隐藏了原英文词汇queer背后的歧视意味。由最基本的定义讲起,漫谈亚洲与国际视野下的酷儿文化、海外亚裔酷儿的困境、中国本土文化中的酷儿元素、以及酷儿社交软件等话题。节目中,两位嘉宾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和作品,展现酷儿视角所带来的流动的、非常规的可能性。 07:16 酷儿理论的跨国传播 12:09 Whiskey从艺术家的视角谈酷儿 15:32 亚裔/少数族裔酷儿艺术家的困境 27:19 西亚蝶的剪纸艺术 28:11 本土/前现代文化中的酷儿 30:42 Whiskey作品中的本土文化灵感、兔儿神 36:43 Whiskey策划的酷儿闹(Queering…
  continue reading
 
做毕设为何去服装厂打工?直播产业能为农村女性带来阶级跃升吗?“高居庙堂”的艺术创作究竟能为打工人带来些什么? 新年第一天,我们三位背景各异的半影成员坐在一起,试图通过自身经历和经验去剖析艺术创作该如何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艺术家/创作者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社会议题并创造价值。从自身的打工人体验,到潘毅关于中国女工的研究,再到独立纪录片中饱受争议的视角与隐私问题,我们试图在碎片化的经验中拼凑出底层打工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反思,创作者如何才能避免让自身的创作沦落为一厢情愿的自嗨?本期播客也许没有给这些问题找到完美的答案,但是希望通过这次对话和大家一起思考,我们该如何在创作中观察,在生活中行动。 第一部分 工厂田野调查与艺术价值探讨 2:15Ivy受到女工诗人邬霞 《吊带…
  continue reading
 
直男也会遭受校园性别暴力? 艺术如何以“酷炫”、“亲民”的方式将严肃的社会学话题变成高中生的想象游乐场? 如何从大学刚毕业的“菜鸟新手”变成联合国大型活动的志愿者,继而拿到令人艳羡的job offer?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前联合国妇女署Program Officer李硕和政治相关专业出身的艺术从业者平若凡。为什么一个男的会到妇女署工作,这是李硕常面临的问题。本期节目里,我们将从李硕小时候的经历开始聊起:从“芭比娃娃”的服装设计,到初中因为“与大家不一样”而遭受到不公的校园暴力,这些经历引领李硕走上了性别平权的道路,也让我们意识到,男性加入平权运动(也就是标题中的#HeForShe)有多么得重要。 2:42 一场由“芭比娃娃”引发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困惑——Henry如何参与到性别平等的工作的契…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从纽约一场名为Mama Gena的戏剧奇观回访美国性解放的历史时,主播洁特和吴月发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一些不知为何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的回忆,当一再去挖掘它时,这段经历中所蕴含的崎岖复杂的社会和历史成因慢慢浮现,就好像从一个具体的历史横切面中走出来一般。这一期的半影fm谈论到了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的《床上和平》、皇后乐队的主唱Freddy Mercury、女性主义经典戏剧《阴道独白》、摄影师Nan Goldin等等美国性解放之路上的重要人物和历史节点。 时间轴 【2'24"】吴月在纽约的女性魅力训练营Mama Gena’s Womenly Arts中当门童,由此参与到一场释放女性欲望的戏剧奇观。“放荡”、“淫荡”也可以被鼓励? 【3'41"】用水钻装饰自己的lady parts 【…
  continue reading
 
近期有两位女性诗人在国内获得了很高的媒体曝光度,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另一位是中国古诗词学者和诗人叶嘉莹,以她为题的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近期上映了。因此我们邀请到了半影的成员、我们团队中唯一的一位诗人和艺术家小川,录制了一期关于女性诗人的播客节目。 本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诗歌的“打开方式”,西方现代诗应如何赏析?露易丝·格丽克为什么能获得诺奖?她的作品好在哪了,又有哪些独一无二的特点?今年的诺奖评选其实有些偏于传统,相较于格丽克的传统,那些更为特立独行的诗人们又何去何从了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中半影的创始人洁特对话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策展人秋韵。2015年从纽约留学回国后,秋韵就一路收割大型国际展览的策划,她的职场经历本身就是充满启发性的女性叙事。而已经取得不少成就的她,也常有不自信和自我怀疑的时刻。女性如何能够更加勇敢地自我表达,并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攀升实现自己的野心呢?让我们来听听秋韵的故事吧。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