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App,一个陪你成长的知识剧场。 继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之后,周轶君与看理想合作,推出全新音频节目《你好,童年》,以“教育”为切入点,邀请各领域专家进行对谈,聚焦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探索共同成长的可能。 欢迎下载「看理想」App留言。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人类靠什么打败三体人? 2.欧洲人面对疫情,为什么那么放松? 3.意大利疫情爆发,为何从贝加莫开始? 4.各国之间,可以互相抄作业吗? 5.疫情过后,全球化何去何从? 6.社交平台上的意见冲突从何而来? 本集答问 1.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真相吗? 2.如何看待针对华人的歧视? 3.普通人究竟有怎样的使命? 本集书目 维米尔的帽子 [加] 卜正民 著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 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
…
continue reading
正文 我是周轶君。受看理想邀请,3月27日晚上8点将于B站——哔哩哔哩——直播。 说什么呢,这阵子我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地球人的命运操碎了心。大家可能读过刘慈欣的《三体》,不得不说,我开始怀疑,要是三体人真的来了,人类不会赢的。三体人要是对这次人类应对疫情的表现稍微做点研究,马上就明白了我们,人类,这种产品的设计漏洞在哪里。 报一下我的直播标题,还是一如既往地非常正经——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何去何从? 大家有什么想问我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3月27日晚8点,B站见。 直播预告 本周日(3月22日)起,看理想联合B站(Bilibili)宅现场,将连续直播6天《疫情下,我们对世界依然好奇》。 梁文道、徐英瑾、梁捷、杨照、段志强、周轶君等老师,将从哲学、文学、历史、经济学等角度谈谈疫情下,我们该如何认…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什么是“底层能力”? 2. 家长和老师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3. 你准备好成为父母了吗? 本期嘉宾 郝景芳 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学院创始人兼产品总监,清华大学天体物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 李茂 独立教育研究者,教育创新与学校发展咨询顾问,曾译介西方教育,参与创办《中国教师报》和公益机构“为中国而教”,亲历国内多地学校教育改革。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是周轶君,我们接着上集内容聊。上集郝景芳老师用了一种数学的方法给家长们算了一笔账,很有意思,不知道家长们听了以后有没有少一些焦虑。 李茂:我觉得要让大家明白这个没有对错,选择没有对错,但是你要权衡。 周轶君:我的理解是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比较狭隘,就那条路清华、北大怎么样,你们觉得呢? 李茂:我觉得是这样…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中国的应试教育可以改吗? 2. “校外教育”在教什么? 3. 上清华,是一个数学问题? 本期嘉宾 郝景芳 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学院创始人兼产品总监,清华大学天体物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 李茂 独立教育研究者,教育创新与学校发展咨询顾问,曾译介西方教育,参与创办《中国教师报》和公益机构“为中国而教”,亲历国内多地学校教育改革。 正文 周轶君:大家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们这一期的嘉宾的设置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的左边是大家也熟悉的郝景芳,她是大名鼎鼎的科幻雨果奖得主,《北京折叠》的作者,也是现在是同行学院的创始人兼产品总监,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好长。 但总之我觉得你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是,您是一位科幻小说的作家,也是一个妈妈,也是一个校外教育的这么一个…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中国教育一定要学习外国经验吗? 2. 雷校长的“田野美术课”值得推广吗? 3. 犹太人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本期嘉宾 殷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曾多次到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等中东国家访问研究。 雷应飞 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校长。他和学校老师一起承包土地、办农场养猪种菜,实现了全校师生一日三餐全免费。2019年5月到以色列考察。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是周轶君。这一集我们接着上集聊,上集殷罡老师讲到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就是要生孩子献给宗教,当然这种传统是有争议的,但我很惊讶,他们的传统可以一直保留下来,直到今天也对社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您在那边参观的时候,会不会感受到有些东西是就是特别传统又特别现代,或者说有一些东西是…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中国教育一定要学习外国经验吗? 2. 雷校长的“田野美术课”值得推广吗? 3. 犹太人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本期嘉宾 殷罡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曾多次到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等中东国家访问研究。 雷应飞 云南省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校长。他和学校老师一起承包土地、办农场养猪种菜,实现了全校师生一日三餐全免费。2019年5月到以色列考察。 正文 周轶君:各位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是周轶君。今天我们这里有两位嘉宾,一位是殷罡老师,大家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他谈论中东的风云状况,他是中国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多次到达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等中东国家。您到以色列有多少次了,记不清了吧? 殷罡…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在日本,校园霸凌是如何发生的? 2. 父亲应该如何参与育儿? 3. 为什么要让孩子光脚踩泥巴? 本期嘉宾 高益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在三联中读开设《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课程。 梁文道 “看理想”策划人,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主讲人。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是周轶君。这一集我们继续聊上集话题。上集我们说到日本教育当中,是既保护孩子的天性,又教育他们尊重规则、服从集体的。然后就有观众问了,既然日本的儿童教育那么好,为什么长大以后一个个都觉得好像很压抑,在公司里面也很压抑,自杀率又很高,这个问题怎么破?其实到底是有关联吗? 高益民:可能有关联,其实我觉得任何一种教育或者任何一种文化,它都一定有它的问题。因为日本这种精细化达到了一个…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日本的学校怎样开展生命教育? 2. 日本足球队为什么那么强? 3. 学习先进教育方式的同时,如何保留传统? 本期嘉宾 高益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在三联中读开设《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课程。 梁文道 “看理想”策划人,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主讲人。 正文 周轶君:大家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是周轶君。今天我们这边有两位嘉宾,一位是高益民老师,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请他来是因为他真的是研究日本教育的专家,而且很巧,我在拍摄过程当中,我们团队也有联系过高益民老师,他目前也在三联中读有开设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的课程。我听了几集,我觉得您的声音实在太好听。 高益民:谢谢。 周轶君:读了纪伯伦的诗,觉…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 男生和女生应该分校吗? 2. 厕所有多重要? 3. 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本期嘉宾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何欢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芝麻山初级中学校长。在贫困学校坚持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曾赴英国考察,提倡“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比考大学更重要”。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是周轶君,这一集我们接着聊上集话题。上集我们说到小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这个现象,好像他们很难形成自律的习惯。 李玫瑾:自律是需要训练的。 何欢:要讲,但是小孩子他一旦没有人在监管他,我觉得还是有点难度的。 李玫瑾:自律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就我说的孩子在六岁前要给他做一些训练的,让他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不做,看能不能做…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英国的贵族学校为什么要教一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 2.一所学校500个学生开运动会,最后发出了300张奖状? 3.沉迷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城乡青少年共同的问题了吗? 本期嘉宾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何欢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芝麻山初级中学校长。在贫困学校坚持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曾赴英国考察,提倡“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比考大学更重要”。 正文 周轶君:大家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是周轶君,今天我们这里有两位嘉宾,一位还是我们的李玫瑾老师,大家非常熟悉的犯罪心理学和少年心理问题专家,现在也被大家误会成育儿专家的李老师。 还有一位是何欢校长,他是来自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芝麻山初级中学的校长,他在…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我们的教育,鼓励孩子去体验去追问吗? 2.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之间,有区别吗? 3.乡村学校如何开展性教育? 本期嘉宾 梁文道 “看理想”策划人,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主讲人。 王世民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新镇小学校长。他筹措资金办起陕西省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关注国外教育,曾在美国农村当“影子校长”。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们接着聊上集话题。上集我们说到印度人就是近看好像一群蜜蜂在乱飞,但隔远一点再看,就会发现这群蜜蜂正在缓慢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梁文道:印度的具体环境差异很大,其实很像中国。因为它也是个大国,人口那么多,每个邦,就我们平常讲的省都不一样,条件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它变成所有的全国性的系统并不是那么的能够统一起来。 比如说教育其实每个地方都不一样,资源也不一…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周轶君在印度遭遇了什么,让她又“崩溃”又“傻掉”? 2.美国的“影子校长”是什么? 3.“留守儿童”到了寄宿学校,会发生什么? 本期嘉宾 梁文道 “看理想”策划人,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主讲人。 王世民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新镇小学校长。他筹措资金办起陕西省第一所公办寄宿制小学,关注国外教育,曾在美国农村当“影子校长”。 正文 周轶君:大家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是周轶君,今天我们两位嘉宾都非常的有意思,在我的左边是王世民校长,他来自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辛镇小学,他是筹措资金办起了陕西省第一所公办的寄宿制小学,不但如此他还特别有意思,他曾经在美国的农村当过“影子校长”。 在我的右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其实是我这个所在地的地主, 看理想的策划人,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的主讲人梁文…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为什么芬兰教育中没有竞争? 2.在中国,谁是最焦虑的父母? 3.家长和老师之间,还有信任吗? 本期嘉宾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陈秋菊 四川乐至县中天镇乐阳小学语文教师,曾获“最美乡村女教师”称号。游学丹麦,立志“做学生的眼睛,带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正文 周轶君:欢迎回来,我是周轶君。我们接着聊上集的话题。 大家也有人说芬兰教育那么好,为什么自杀率也挺高的。我在那边就亲眼看见一个人跳河了。 李玫瑾:我们可能对于自杀是有我们的一个标准,事实上人他对于生不能选择,但是对于死的选择我认为应该尊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因为他要如果选择自杀,他一定有他自身的一种,我们讲自杀也有一部分人是属于一时的赌气…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想回家乡? 2.芬兰人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本期嘉宾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陈秋菊 四川乐至县中天镇乐阳小学语文教师,曾获“最美乡村女教师”称号。游学丹麦,立志“做学生的眼睛,带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正文 周轶君:大家好,欢迎收听《你好,童年》,我是周轶君。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和大家一起聊聊芬兰的教育。第一位,大家已经从其他各种节目当中都看到了,她是李玫瑾老师,她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导师,她原来是一直从事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现在大家都很喜欢问她关于教育的问题,欢迎李老师。 李玫瑾:你好。 周轶君:另…
…
continue reading
收听提示 1、拍摄了纪录片之后,周轶君为什么还要做音频节目? 2、周轶君要和谁一起聊教育? 3、发刊词高能剧透,这样真的好吗? 4、为什么这个节目是免费的? 正文 你好,我是周轶君。或许您已经看过我和我的团队“所以然工作室”制作的6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又或许您不曾耳闻。那我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带来的非一般旅程,以及旅程的终点,为什么我们要开始新的声音之旅。 我曾经是一名国际新闻记者,行走不同国家去看的是——战争、冲突,外交、内政等等,个人与家庭当然在采访范围之内,但对象绝大部份都是成年人。冲突下的儿童,我也拍摄过专题,但从来不曾安安静静,去理解一个跟生活更紧密相关的话题:童年。它可以理解为基础教育,或者孩子跟自己,跟家长,跟学校,跟这个世界最初的相处。一个不分国界与年龄的命题。 这…
…
continue reading
大家好,我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李菁。我和轶君都在《锵锵三人行》上做了很多年的嘉宾,但遗憾的是,我们彼此相识在屏幕前,却从未在现实生活中相遇。 但另一方面,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每次看她出任嘉宾的节目,我都感到非常亲切,这或许是我们同样都是记者出身,我们关注问题的视角、方式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我更羡慕她,作为一名国际新闻记者,她深入一线报道战争、冲突、难民、外交……等等重大问题,走的更远、看的更多。 这一次感谢《看理想》的邀请,我作为听众参与了她关于日本教育的讨论,我和轶君得以在线下“相认”,也现场感受到了她在这一集中与现场两位嘉宾的交流、碰撞。 教育,是一个民族生活状态的缩影和符号。透过教育的日常,就可以看出一方人的习惯、规范和信念。轶君的《他乡的童年》就是这样一个透视镜,它把发生在学校…
…
continue reading
Hello,我是马家辉,非常非常非常高兴,也期待我的好朋友周轶君,小君君有这个音频的节目《你好,童年》。因为童年太重要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人类跟动物的其中一个不一样在于说,动物嘛,一出来几秒钟、几个钟头、几天或是说几个礼拜基本上就长大了,学会它应该学、必须学的生存的技能。 而人呢,你说悲剧也好,喜剧也好,就需要十多年,从童年到青少年时代的成长,才能成为一个人,甚至才能稍稍学懂如何做人。 那就非常高危了,很危险,那风险很大。因为在这十多年来,我们说童年好了,12岁以下的童年,有受到不同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学校的、课本的、老师、同学,还有社会的,还有现在网络的,任何一个领域出了一点不好的误差,都影响了童年的生活跟心情状况。然后就影响了青少年,也影响你中年、老年。所以,童年太重要了。 小君君能够…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