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集ThinkAge 公开
[search 0]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新气集ThinkAge」是由写作平台“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主播的个人播客。探索写作、教育游牧和家庭话题。节目入选苹果播客2020年度编辑推荐。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什锦英国是一档在伦敦录制的关于英国话题的访谈节目, 由混迹伦敦多年的科技圈从业者 Linda, 轶楠,Ken打造。 节目话题包括行业观察 、创业/工作经历、生活体验。 我们会在在节目里邀请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朋友一起聊聊他们在英国的故事以及他们的观点。 正如节目名称,什锦英国的内容会五彩纷呈,包罗万象,带给听众朋友多元视角下的英国。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这期节目我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的人生导师,著名新闻人陈婉莹教授来做一期中文播客节目。 我是带着疑问和陈教授讨论的,在全球新闻业大衰退的今天,年轻人还应该期待新闻业,选择从新闻业开始职业生涯吗?机构媒体的公信力日益下降,个人媒体抬头,是不是一条好的出路?新闻媒体包括的范围、涵盖的能力有多少? 陈婉莹教授以她从事新闻50年的经历,以及从事新闻教育近30年的经历,说出她的理解和洞察,也介绍了她最近和新任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JMSC)总监、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杨紫烨(Ruby Yang)创办的亚洲首个国际化纪录片硕士专业。 我期待能和陈教授多聊聊一下她的新闻往事,希望能做成一个系列,让我们回到新闻的黄金年代。大家有给陈教授的话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转达给她。 欢迎大家收听! Timeline…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邀请了目前居住在波士顿的作家泓舟,聊了聊我们作为"海外徒手育儿"参与者的体验。 泓舟在去年底出版了《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里面采访了好几种类型的父亲,包括"家具爸爸"、"周末爸爸"、"救火队员爸爸"、"帝企鹅爸爸"。 我们也谈了育儿中的男性参与。以及,在今天我们对教育的想象。 欢迎大家收听! Timeline 1:10 个人创作与家庭育儿的平衡,可能吗? 3:30 “徒手育儿”和老人参与育儿的不同感受 8:20 对“中国式育儿”的理解 18:40 今天的新手父母是否依然缺乏社会支持? 24:50 如何避免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 30:45 人们还向往组成家庭吗? 35:30 年轻人对生育的认知如何建立? 43:07 育儿过程中伴侣之间“爱的表现” 52:32 打破对父亲带小孩的刻…
  continue reading
 
能够和小邓聊她的工作是一个难得的机会,23年前她从广州来到德国,读书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听说难民营需要中国人做工作人员,她就应聘成功了。近几年来,随着乌克兰战争、中东以及巴尔干地区等地不稳定的局势,流到德国的难民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小邓谈到了她的工作日常,她对难民的观察和理解。非常本原地和我们描述了一个难民营的轮廓。欢迎大家收听。 我们在节目中聊到了这些话题 1:29 小邓开始难民营工作的契机 4:05 2015年开始的难民潮,谁是难民?难民从哪里来? 11:32 德国的难民制度 21:48 在德国,难民能够获得工作机会吗? 25:45 一位中国难民的故事 42:41 在难民营的日常工作和基础设施是怎样的? 56:02 德国社会对难民的态度和讨论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
  continue reading
 
我和吴越、郭爽在2018年的一次线下分享,被收入吴越去年的新书《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里。时隔五年,我邀请吴越来新气集播客聊聊,说说她在《收获》杂志是如何发掘新人,陪伴作者修改作品,以及见证他们的成长。 吴越说:“每一个小说都像要跳出来一样,它们在说话,很响亮。所以一个文学编辑部是静默当中的嘈杂。” 我们谈到《收获》杂志每期的青年作家专号以及其中的作品。吴越还分享了如何向《收获》杂志投稿的方式,以及他们选稿流程和标准。 欢迎喜欢写作的大家收听! **本期提到的作家** 韩松落 邵栋 林棹 索南才让 David Shields Joan Didion **节目中我们聊到这些话题** 01:44 中文文学世界中的非虚构与虚构 6:30 从记者到文学编辑,吴越在《收获》如何遴选小说? …
  continue reading
 
1月初的一天,我和小创在伦敦家中坐下来,想聊聊家有一个18岁的孩子是怎么样的感受。 由于早婚早育,在我们的同龄人中,我们是孩子年龄最大的家庭。跨越2005-2023这18年,养育两个孩子的体验,好像已经过了好几个时代。中国社会和我们自己的家庭场景乃至个人发展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这期节目中,我和小创把对其乐18年的养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0-8岁,8-15岁,以及15岁以后。而且慢慢养育会过渡到教育,再到引导和陪伴。这个过程,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探索,全无科学实验班的精密,也没有以果为因的倒推。 在育儿好像变成了方程式的当下,我们想让每个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特性,他们不是元素、符号或者变量,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Timeline 2:20 育儿超过18年的感想 13:45 8岁的儿子与创业阶段…
  continue reading
 
去年10月底,儿子其乐在我的大学“宿舍”里面度过他的期中假,全力准备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申请。有一天我和他说,我们录个播客吧,就聊聊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音乐制作”这条非传统的音乐道路的。因为很多人心目中的"音乐生",就是要精通某种乐器,在一个乐团里面上台表演。而其乐学音乐的过程中没考过一次级,从钢琴到电吉他都接触皮毛而不精,却成为他投身音乐制作的重要养分。他是如何通过音乐来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的? 两个月后,他在家里的阁楼上大呼,地动山摇,原来他收到了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本科offer,在他去波士顿面试之后的第9天,这份offer还带有近1/3的学费奖学金。欣喜之余,我们又录了这个播客的最后10分钟。 作为一个对音乐完全业余的家庭,孩子能有自我的探索能力,并且在无…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来自[雅君FM](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8079f2b940304e47ba2a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君的话: 今年,我跟朋友、公号「三明治」的创始人李梓新说,我要来UCL读「民族志与纪录片」时,梓新跟我说,「我也要去读书了!」 他选择在44岁这年,去石黑一雄的母校、东英吉利大学(UEA),读非虚构创意写作。 在梓新读完第一学期后,我在伦敦约了他聊了这期播客,和他聊了聊,用第二语言英语写作的感受,在UEA到底学到了什么,所感受到的英文和中文写作的不同等。 **以下是Timeline:** 00:01:04:在UEA感受到,非虚构和虚构写作的相同:注重个人动机 00:08:10:…
  continue reading
 
这一期我和久未见面的老朋友,《单读》主编吴琦谈了谈我们各自对中文写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观察。 今年1月,《单读》联合瑞士、爱尔兰、澳大利亚、肯尼亚四个国际文学组织发起了"新声计划"(New Voice) 。这个国际文学计划,征集短篇小说、非虚构和诗歌作品。吴琦谈了谈这个计划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对应征作品的感受。 我聊了一些我在UEA学习英文创意写作的感受。非虚构是否一定要有社会主题和背景,社会性和个人化如何结合。世界关注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我们还交流了个人的创作计划。 欢迎大家收听! 节目中我们聊了这些话题 1:03 单读新声计划,世界图景中的写作进行时 5:49 文学奖、写作者与读者,如何保护创作生态多样性 14:28 非虚构的可能性与作者的成长路径 22:55 在欧洲,文学与现代生活…
  continue reading
 
10月14日下午,我和今年8月刚迁居到伦敦的播客制作人杨一,一起在伦敦大学学院(UCL)举办了一场对谈,聊聊人在海外的离散创作。 当天的活动来了100多名听众,我和杨一聊了英文创作、离散这种状态是否有利于创作、创作者的自律等话题。还邀请了很多现场创作者分享了他们的项目,颇有"谐星聊天会"的现场感。 欢迎对伦敦、英国乃至海外的华人生活和创作状态感兴趣的朋友收听,我们也在征集更多的人在英国的同行者。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报名: http://china30s.mikecrm.com/9hNnnXt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写作者 嘉宾:杨一,播客制作人 感谢大家的收听,您也可以在公众号“ThinkAge新气集”找到关于「新气集ThinkAge」的推送。 剪辑:备备 片头原创配乐:李其乐…
  continue reading
 
这期播客,我在和正在美国旅行的作家春树聊了一下双语写作和诗歌。 作为春树的同时代人,我经历过春树因为《北京娃娃》横空出世的时间。在媒体、出版商的推动之下,春树在21世纪初的中国成为一个写作者Icon。后来,她在2015年移居德国,至今八年。 她在探索新的写作可能,同时也保持着诗歌创作。我们聊了聊身居海外的时候,写作尤其是诗歌对于创作灵魂的慰藉和激发。 10月21日开始,她将和三明治合作开办"朦胧诗之后的中国诗歌"工作坊。 一连六周的周末,她将和大家分享她自己的诗歌写作和阅读心得:"对于中国的诗歌读者来讲,“朦胧诗”是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诗歌流派,即使平时不怎么读诗的人,提起北岛、海子、顾城、舒婷,总还有些印象,还可以脱口而出几句流行的诗歌金句。而之后的“第三代”“网络诗歌”,包括“80后”…
  continue reading
 
这期播客,我在和正在美国旅行的作家春树聊了一下双语写作和诗歌。 作为春树的同时代人,我经历过春树因为《北京娃娃》横空出世的时间。在媒体、出版商的推动之下,春树在21世纪初的中国成为一个写作者Icon。后来,她在2015年移居德国,至今八年。 她在探索新的写作可能,同时也保持着诗歌创作。我们聊了聊身居海外的时候,写作尤其是诗歌对于创作灵魂的慰藉和激发。 10月21日开始,她将和三明治合作开办"朦胧诗之后的中国诗歌"工作坊 。 一连六周的周末,她将和大家分享她自己的诗歌写作和阅读心得:"对于中国的诗歌读者来讲,“朦胧诗”是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诗歌流派,即使平时不怎么读诗的人,提起北岛、海子、顾城、舒婷,总还有些印象,还可以脱口而出几句流行的诗歌金句。而之后的“第三代”“网络诗歌”,包括“80后…
  continue reading
 
上一次和"梵几"创始人高古奇的聊天,已经可以追溯到两年前(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2b5ef75654912f99966f86)。两年之后,我重新回到英国学习和生活。高古奇则因为父母双亲的陆续去世,在经办葬礼过程中深感中国的丧葬文化需要升级。等了两年,发现还是没有别人做,就决定自己重新开始,打造一个叫做"归丛"的丧葬文化品牌。一开始的产品包括灵龛、灵盒等实体物品,以后还将打造播客、出版等文化项目。 我们两个中年人谈了这个人生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开始思考生死,思考灵魂,并从国外的亲身体验,谈到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重新塑造中国的丧葬文化,以及,这意味着什么。 欢迎大家的收听! —————————————————— 主播:李梓新,“三…
  continue reading
 
去年3月初,陈楸帆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一场全球流浪,从美国到瑞士,到葡萄牙到巴巴多斯,又再回到美国。这场迁徙过程中伴随的是“采风”以及对个体意识的重新思考。 我们俩的对话从全球化究竟处于哪个阶段讲起,一开始,我认为之前的全球化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们期待一个新的全球化的2.0版本.。 楸帆提醒说,这其实最早的全球化1.0是大航海时代,全球化2.0是我们过去三四十年所说的商业和文化意义上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而接下来的时代,是全球化3.0的时代。个体叙事抬头,迫切地希望摆脱工业化给人带来的模板化和标签化痕迹,真正探寻每一个个体是谁? 这个探寻过程并不容易,像陈楸帆所在的科幻写作领域,对科学主义一直都是全面推崇的。很多人对陈楸帆接触“玄学”,以各种流派的观念和能量模型来试图解释世界和个人感到讶异。…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一期“新气集”与Storyland童书研究所的播客串台的节目。除了主播梓新之外,还有两位嘉宾,分别是Storyland的创始人--小游(Emily)和[Storyland Podcast](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e283023418a84a04622d9b9)的主播Ella。我们一起聊了聊4.18-20日三天在伦敦书展上的参展感受。欢迎大家也来说说你们听完播客的感受! 更多教育资讯、童书推荐和作家采访,欢迎关注公共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 新气集ThinkAge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主播: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现居伦敦 嘉宾:小游 Storyland的创始人 …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一期“新气集”与Storyland童书研究所的播客串台的节目。除了主播梓新之外,还有两位嘉宾,分别是Storyland的创始人--小游(Emily)和Storyland Podcast的主播Ella。我们一起聊了聊4.18-20日三天在伦敦书展上的参展感受。欢迎大家也来说说你们听完播客的感受! 更多教育资讯、童书推荐和作家采访,欢迎关注公共号:“Storyland童书研究所” ———————— 新气集ThinkAge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主播: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现居伦敦 嘉宾:小游 Storyland的创始人 Ella Storyland Podcast 剪辑:Ella…
  continue reading
 
教育游牧是平行于“数字游牧"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有孩家庭兼顾孩子教育和自身工作进行的游牧选择。新气集ThinkAge已经从家庭、创新教育角度做过这个主题的节目。在2023,教育游牧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而动身较早的家庭,在2022年国内尚未解封的时候,便已经出发。 ”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张华,在去年7月和太太带着三个孩子到了新加坡。孩子进入了当地的国际学校,而他则远程管理广州的公司,并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做视频直播。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转型的创业者,他为何在年过四十选择出国教育游牧,又如何在新加坡开始新的生活?新加坡是适合教育游牧的地方吗?这期节目中,他都将做出解答。 这是从伦敦和新加坡的连线,两位和家庭一起教育游牧的爸爸,一起聊聊对世界,对教育的观察。 ———————— 新气集ThinkAge建…
  continue reading
 
教育游牧是平行于“数字游牧"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有孩家庭兼顾孩子教育和自身工作进行的游牧选择。新气集ThinkAge已经从家庭、创新教育角度做过这个主题的节目。在2023,教育游牧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而动身较早的家庭,在2022年国内尚未解封的时候,便已经出发。 ”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张华,在去年7月和太太带着三个孩子到了新加坡。孩子进入了当地的国际学校,而他则远程管理广州的公司,并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做视频直播。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转型的创业者,他为何在年过四十选择出国教育游牧,又如何在新加坡开始新的生活?新加坡是适合教育游牧的地方吗?这期节目中,他都将做出解答。 这是从伦敦和新加坡的连线,两位和家庭一起教育游牧的爸爸,一起聊聊对世界,对教育的观察。 ———————— 新气集ThinkAge建…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底倒计时几天,我在伦敦迎来了旅欧写作者邹思聪。 自从2021年10月,他到中东欧就读伊拉斯谟项目的硕士,他已经在德国、波兰和捷克呆了三个学期。我们上一次见面追溯到上海时期,那时他刚刚离开深圳的互联网企业,开始独立写作。后来在三明治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还录了一期播客。在过去一年,他一直给三明治开设专栏(链接),用每篇万字以上的篇幅分享他的东欧见闻。 这一次,我邀请他来伦敦小住几天,也和伦敦的三明治朋友做分享沙龙。在分享之前,我们先录了这期播客。那天聊的状态很好,我们谈到了新的迁徙、东欧的年轻人、转型后的社会,以及一个母语写作者如何逃离母语环境后才重新找回这门写作语言。 对于东欧,我们有共同的父辈记忆,却在今天越来越相互冷漠。思聪用他在波兰克拉科夫跑步时被当地男女凝视的小故事开始,讲述他…
  continue reading
 
2022年底倒计时几天,我在伦敦迎来了旅欧写作者邹思聪。 自从2021年10月,他到中东欧就读伊拉斯谟项目的硕士,他已经在德国、波兰和捷克呆了三个学期。我们上一次见面追溯到上海时期,那时他刚刚离开深圳的互联网企业,开始独立写作。后来在三明治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还录了一期播客。在过去一年,他一直给三明治开设专栏,用每篇万字以上的篇幅分享他的东欧见闻。 这一次,我邀请他来伦敦小住几天,也和伦敦的三明治朋友做分享沙龙。在分享之前,我们先录了这期播客。那天聊的状态很好,我们谈到了新的迁徙、东欧的年轻人、转型后的社会,以及一个母语写作者如何逃离母语环境后才重新找回这门写作语言。 对于东欧,我们有共同的父辈记忆,却在今天越来越相互冷漠。思聪用他在波兰克拉科夫跑步时被当地男女凝视的小故事开始,讲述他在东欧的…
  continue reading
 
这是梓新和太太小游(对的,改了新名字!)在年末的一次对谈,总结了最近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收获,在伦敦租到了心仪的房子。 租房子和搬家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从2003年初开始,到现在已经搬家20多次,其中还包括好几次跨国搬家。选择居所的背后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是否一定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在选择“家”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身体和空间的关系是如何被感知和变化的?在英国之后,homeoffice的时间增加了,如何和生活较好地结合?这些都是这一期探讨的话题。 这也是我们从家庭角度对动荡的2022年的一次年终总结。 ———————— **本期节目Timeline** 01:14 搬家20+次的故事 05:52 在上海的二胎家庭租房体验 08:10 在英国找房 16:00 从两个人到四个人的搬…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从《再见爱人2》聊起的亲密关系话题,这期我和太太小创来谈谈关系中起冲突时的化解机制 。 男生和女生交往,到进入婚姻,是不是会建立一种模式和机制。这种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冲突中不断变化、优化?我们俩探索了这个复杂的话题。 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你们对这些话题的想法,也可以说说你们想听什么,我们下期接着聊。 ———————— **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这些话题:** 03:18 我们冲突的频率 05:45 男性对女性情绪变化的感知 14:25 亲密关系中的同理与共情 20:11 发起冲突的原因和好的处理机制 27:30 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34:55 亲密关系的”规则“建立 45:32 好的爱人是什么? 主播:李梓新、小创,三明治创始人 剪辑:备备 配乐:Paul O'Reilly …
  continue reading
 
这是新气集的一个新系列「新气集夜谈」,在这里我将会和我的太太小创闲聊一些生活话题,做一些内容上的小实验。 来了英国之后,可能是对母语文化的怀念,我们俩都开始追起了国内综艺,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到《脱口秀大会》到《披荆斩棘的哥哥》,再到最近的《再见爱人2》。这一期节目,我们就围绕着《再见爱人2》刚开播的两期,展开聊聊。 在两季的《再见爱人》节目中,几对恋人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老夫少妻”、“冷漠的同龄文艺青年”和“女强男弱”几种类型。我们看了第二季前两期,谈了谈“女强男弱”这个话题,及其中所呈现的中年男人的失语现象。张婉婷所呈现的女性情绪如何被看见和抚慰,也是男女关系中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 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谈谈你们对这些话题的想法,也可以说说你们想听什么,我们下期接着聊。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初,从伦敦毕业回国的吃吃,在北京应聘到“住家老师”这份工作,她的工作是住在雇主家中,帮助两位十来岁的孩子进行学业规划和功课辅导,甚至还要负责日常菜谱的搭配和安排。 由于雇主夫妻长年不在北京,吃吃的工作一般都是在摄像头的监视中进行的,和她配合的还有一位住家阿姨。和孩子陪伴的过程中,以及孩子对她的倾诉中,她意识到这种精英化教育培养模式带来的问题,也亲身体会了阶层、服务等社会学议题。三个月之后,她意识到她暂时无法改变这个状态,选择了离职。 我和吃吃聊了聊,从“住家老师”这份工作,这个群体折射出来的中国教育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延伸阅读: 吃吃在三明治写的文章 [《我在北京做住家老师,却更像是孩子的经纪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U4ODQ…
  continue reading
 
阅读商业杂志,看商业报道,在21世纪的前15年,基本都属于白领青年的标配,也是普通青年努力上进的生活方式。了解商业世界,便几乎能了解整个世界的脉搏。 在近些年,这样的现象悄悄消失了。年轻人满足于在手机阅读,甚至在直接使用大厂产品的同时,就建立了对大厂的认知。 一批商业报道者也转型,进入公关、市场、实体等行业,用传媒业的操作方式悄悄影响着市场。但是商业报道的单独存在感已经变弱了。 在商业报道领域深度耕耘8年的许冰清(约小亚),和从事媒体行业20年,参与过2000年代早期商业报道浪潮的李梓新,一起聊了这期播客:在今天,年轻人还需要商业报道吗? 许冰清认为,商业观察其实可以作为一种日常练习,让自己在商业化社会中进行观察。而这些观察的作用将不止发生在传媒领域,而在各个领域都有意义。 三明治和许冰清也…
  continue reading
 
潮汕人雅婷从大学期间开始间隔年旅行,在碰上她的美国丈夫之后两个人更加将全球旅行进行到底。他们想追求一种“数字游牧”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用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下两个孩子之后,他们开始考虑在育儿的过程中也保持这种生活方式。在考察了清迈等地之后,他们来到了巴厘岛,在疫情中开办了一所自然学校Empathy School,目前已经有70个孩子就读。 Empathy School离巴厘岛游客胜地有一段距离,在疫情中更保持了宁静,仿佛一片世外桃源,学校也在农田、树林之中就地取材,兴建教室。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印尼的外国家庭,其中有一个中国孩子。新的学校总是带来很多问题,雅婷和她的小伙伴在一一解决。 来听听我和她的这期播客节目!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
  continue reading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Sophie加入了Think Global这家位于纽约的创新高中。这家高中每年分为三个学期,学生们到世界各地旅行,代替以往的IB体系学习。在疫情冲击之下,Sophie在今年年初才恢复了和学生们的线下旅行。她和学生们从墨西哥到了雅典,又即将往非洲博茨瓦纳研究动物迁徙。 这种全然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取代以往的学习体系,是否行之有效?30个学生配以11个老师的豪华“旅行团”配置,会使学生们有怎样的成长? 我和Sophie聊了聊她参加的这个创新教育实践。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主播: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嘉宾:Sophie,Think Global全…
  continue reading
 
芒果TV的节目《声生不息》把"港乐"这个概念放在我们长期熟悉的“粤语歌”或者“广东歌”身上。我一直好奇在非粤语区,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接收粤语歌文化的方式和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一期节目,我就邀请来锐裘和丁猫,她们分别成长于上海和成都,现在是资深的粤语歌爱好者。 我们谈到在人生不同阶段喜欢上粤语歌,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什么影响。粤语歌代表了如何一种文化风格,为什么能在一个人身上持续发生作用。以及,粤语歌在近三十年来的演化轨迹又是怎样的。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本期节目Timeline** 1:18 在广东以外的地区,粤语歌的影响力 6:30 90年代,从VCD和电视中初识粤语歌 17:20 香港文化中那些吸引我们的气质 20…
  continue reading
 
3月25日,当天大雨,浦东机场只有七八个出港航班。我和6岁的女儿果然坐上飞机飞往成都,太太和儿子留在上海家中。 我的朋友傅踢踢把这称之为一场“家庭生活实验”,在我们离开上海两个月之后重返的时候,上海解封的前夜,他邀我做了一期播客节目,谈谈我们在外的流浪经历。 封控的两三个月,对每一个上海家庭都是巨大的人际关系考验。我把家里最小的孩子带离上海,太太和17岁的儿子获得了相对宁静的个人空间。我和女儿有着相对的行动自由,却也进行着艰难的互动。我们一路到了四川、广东、江西、厦门,最后在5月23日回到上海。 整整60天的行程,也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欢迎您听听这期的节目。 ———————— 新气集已建立了听友群,欢迎大家添加微信 明仔(Ming30s),申请入群! **本期节目Timeline** 03:…
  continue reading
 
前些天,邹思聪给《差不多先生》改了个词,写了这首《非必要先生》。我的儿子其乐自告奋勇唱了这首rap, 并自己做了编曲和混音。 以之记录上海这段特别的时期。 《非必要先生》(改编自MC Hotdog《差不多先生》) 歌词改编:邹思聪/李其乐 作曲:张震岳 编曲/演唱/混音:李其乐 我抽着非必要的烟 又过了非必要的一天 时间非必要的闲 我花着非必要的钱 口味要非必要的咸 做人要非必要的贱 活在非必要的边缘 又是非必要的一年 一个非必要的上海市 有非必要的测试 非必要又捅了几次 用着非必要的姿势 看着非必要的电视 吃着非必要的狗屎 写着非必要的字 又发着非必要的誓 非必要的夜生活 又喝着非必要的酒 听着非必要的音乐 喝醉非必要的糗 有着非必要的绝望 做着非必要的梦 穿着非必要的衣服 脑袋非必要的空…
  continue reading
 
今天,在双减制度实施以后,很多人对学校教育其实不抱太多的期望。但如何突围,如何实验?实验的效果如何?这方面的探讨和真实案例还是不多。所以我邀请到一位不走传统教育道路,目前已经成年工作的朋友,来谈谈他的经历。 曹玉朋来自内蒙小城,母亲在当地经营一家酒店,从小就根据他上学的精神状态决定给他转学,小学时他就换了三个,初中他到了北京读了一年,旋即转到曲阜孔子国学院进行全日制的国学学习,大学也在都江堰国学院完成的。毕业后,他做过书法老师,做过古代礼仪业务,参与过公益。这条非典型的教育道路,在他来到26岁的今天,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Timeline** 01:49 频繁转学的小学时期 06:28 父母想要把我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5:08 为什么放弃在北京上学的可能性,前往国学院求学? 18:18…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