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绿游游ECOYOYO,一档绿色生活出行的播客。两位主播,小玢和Wayne,工程师出身的两人带着一堆爱好、好奇心和理性的思考拥抱生活。生活是什么?是用双腿和脚踏车丈量城市方圆,在一食一味中体会四季流淌人情所感。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外皮玫红内瓤雪白的不是莲雾,而是牙买加苹果;金黄细嫩炒制而食的不是鸡蛋,而是阿开果肉;浑身长刺的凤梨释迦叫刺番荔枝;手掌大小的菠萝蜜其实是面包果...... 对牙买加初印象的若干关键词中,其中一个是“似曾相识”。明明未曾见过,但总是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对于食物也是如此。或许归因于很多食材有长相相似的近亲,也或许是因殖民历史而导致的文化融合。牙买加食物貌不惊人,但只有吃到嘴里,才有可能体会到被其朴素外表掩饰的丰富的味觉表达。 时间轴 03:00 碳水联欢的早餐 (阿开果炒咸鱼 ackee and salt fish,“大丰收”拼盘,callaloo绿叶菜,蓝山咖啡,面包果breadfruit,炸大蕉 plantain)19:56 快而美的午餐 (中式快餐,姜汁汽水,牛肉馅饼 beef pat…
  continue reading
 
这是2022年夏天的回忆。在去尼亚加拉瀑布前几天就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瀑布自然是壮观的,但这一次期待的是从出门开始的整个过程。单车加火车的组合,从时间来看并不是最优的交通方案,但不同寻常的方式正是这次行程最值得期待的地方。低角的朝阳映得大马路金灿灿的,两车并排刷过;特权感满满的火车自行车专用车厢,这个夏天吃过最甜的桃子,骄阳下的葡萄园,正午最炽热的柏油路,擦肩而过的汽车里伸出的大拇指,一路风尘后又见夕阳下的大瀑布的欣喜和满足......傍晚躺在草坪上,等回程的火车,看清朗的天空,风凉爽了,心静了……生活里一切不同以往的新鲜,都令人心驰神往。 时间轴 02:06 尼亚加拉?尼加拉瓜?我们去大瀑布04:16 大瀑布周末专线只要10元08:01 迎着朝阳,单车一路狂飙到中心火车站12:00 顺…
  continue reading
 
一个半小时的航程,落地哈利法克斯。夜深人静的老街区,路上寥寥行人。撑着伞慢慢溜达,夜色模糊了老屋的细节,只剩得轮廓和一个个窗口里鲜活的灯火。细雨伴着夏夜的凉风,脑中回闪泰坦尼克号里的一幕一幕,整个城市安静而略带凄楚。 清晨,阳光唤醒了被滋润一夜的城市,晨跑的人已经大汗淋漓,街角咖啡店已有围坐趣谈中的老友。退去夜的面纱,一座座呈现平衡对称美的乔治亚式民居,一栋栋精致的维多利亚式的老宅,默默记载着东海岸特有的欧洲移民故事。远渡大西洋,有些幸运抵岸,有些沉居海底…… 踩着单车,从河边栈道,到百姓街区,从海港码头,到公墓绿地,路过分散各处的大学校区,沿着铁路改建的绿径,穿过树林擦肩湖泊。双轮丈量下的哈利法克斯,紧凑而丰富,轻松且浪漫。 一个短短的周末,海风吹散层云,散去了忧伤,迎进来阳光。 时间轴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聊了我们家里的植物和我们种花种草的经验。 人物 恢恢,小红,大黄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相关链接 文竹 鹿角蕨 大黄不认识的『普通多肉』翡翠木 『橡皮树』印度榕 龟背竹 棕榈 丝瓜 蒲公英 日语タンポポ 读音Tanpopo 梧桐 大黄喜欢的沙漏型花盆 小红喜欢的布花盆 大黄的『洗衣篮』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是的,我们又去了蒙特利尔,专程走访数次擦肩而过的唐人街。唐人街魅力,不只是奶茶、中餐、越南菜,那里有许多鲜活动人的故事,等着想听故事的人去找寻。 时间轴01:34 唐人街是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03:14 蒙城唐人街的新旧对比09:21 不同肤色种族的人都来逛街11:58 唐人街的历史不仅属于华人,也是犹太人爱尔兰人越南人的移民史18:01 地标建筑永兴隆面厂的故事22:53 以开发之名消逝的唐人街,怎么争取她的存在感和保护她37:10 唐人街不仅是华人群体的,也是属于这个城市所有人的 音乐片头曲:Kind of a Party - Mini Vandals插曲:By the Fireplace - Track Tribe片尾曲:唐人街 - 林宥嘉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s…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聊了与轻型纸的过往和对轻型纸的看法 人物 甜食,婉莹,大黄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相关链接 果麦文化_《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连环漫画_《Little Nemo》 理想国译丛_M 出版社_TASCHEN 早期出版的《Winnie-the-Pooh》) 漫编室关于书籍设计的播客单集 婉莹最近逢人就推荐的_《挽救计划》 《华夏意匠》 《大象的退却》 土门拳_《仏像巡礼》 《烧钱》 苹果书_《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五马图》 周刊少年Jump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广州,Canton,在明清时候,这个城市在老外看来就代表了整个岭南。老广,不止是指代这个地方的人,也体现了这个古老城市浓浓的市井之气。老广新意,这期,我们先聊聊那些”意料之中“的广州。 【时间轴】00:30 听众回馈活动03:20 千禧年前,巨大的城市间差异,广州是省里三四线城市孩子眼里繁华的代表05:42 80后北方孩子对广州的既定印象来自《情满珠江》08:52 意料之中第一点,好吃10:07 园林酒家的早茶16:23 亲民糖水铺的马蹄爽、红豆双皮奶、手舂芝麻糊22:38 大隐于市的神级烧腊店26:20 意料之中第二点,好忙29:09 批发街的“阿娟”们31:58 混乱的交通,不是道路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生存的问题35:01 荔湾公园的“15分钟社区”39:17 逛当地的民生公园是我们的旅…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聊了我们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物品,从眼镜、跑鞋、餐具到雨衣,其实本来我们想聊得更形而上一点,像是物品对身体的塑造、教育甚至启发,但不知道被谁带偏了。(这么长的简介是恢恢写的) 人物 恢恢,小红,大黄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相关链接 小红的可爱茶壶 Brown Betty 大黄喜欢的笔 PENTEL Sign Pen 让恢恢头晕的餐具 SUS gallery 大黄和小红都爱的 Toogood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小时候,爸妈会带着我来佛山走亲访友,记忆里的佛山是亲戚家的客厅厨房。长大后,着迷于黄飞鸿叶问系列影视剧,脑子里的佛山变得光辉伟岸,凝缩民族大义孕育侠义正气。再后来,偶尔和爸妈到访佛山,更多是为了寻味顺德,佛山是一个有色香味的地方。上学离开家后,难得再到临城,最近一次是听说岭南新天地在佛山开业,爸妈带着我去看看热闹,佛山似乎变得更年轻也多了些都市化的商业气。而这次,因为“私心”,我带着爸妈,在禅城老区,走街串巷,食古早美味,观街景民生,佛山,是有我和家人共同记忆的地方。 【时间轴】04:30 祖庙 16:06 岭南新天地 21:52 梁园 33:23 情感美食 39:10 走路观察的是城市的表情 44:30 说回美食 47:35 友好骑行城市 音乐《True Art Real Affectio…
  continue reading
 
早餐的法文叫 petit déjeuner,直译的话就是“小午餐”,隐隐透露着法式的精致。在中国,早餐的“早”反而强调得更多,比如“过早”、“无饭不起早”,这往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日出而作的需求,所以我们传统早餐的碳水油水足、顶饱管饱。西风东进,国人早餐桌上的面包牛奶已是常态,随着营养学的普及,早餐种类搭配的多样性更受到重视。但是,但是,血液里的基因总是让人忘不了那口传统味道,即使说那味道是酸爽的豆汁。 乡愁,总是跟家乡的食物挂钩。但寻常而熟悉的食物往往能勾起异乡生活的片段,所谓的逆向乡愁吧。大半夜饿醒,想到了这些…… 【时间轴】 02:00 加拿大传奇咖啡Tim Hortons06:44 京味早餐的代表护国寺小吃12:10 早餐的意义和重新定义16:32 Tims是他乡人生活记忆的标记30:…
  continue reading
 
这回,游子归家,就像开放游戏中勇士的征程,一波三折,充满了不确定性。主线任务,处理新冠无效检测结果、航班改签、酒店隔离。支线任务,修补汽车爆胎、骑车平抚心情……时代的洪流往往是裹挟着角色的意愿,滚滚向前。这不是一篇简单的打怪升级攻略,而是内心修行,将三年的等待化作力量,向往家的方向。 【时间轴】 02:14 人算不如天算,不断变化的检疫要求12:01 回国检测相信华人机构,有问题求助大使馆16:06 不同的乘机态度20:43 绿码黑码各种码,中老年人登机不易27:12 回国航班指北,入境隔离指南35:50 以度假心态过酒店隔离生活39:08 通关打怪要有决心和耐心,或者未来换一套打法? 片尾曲 —— 《稻香》 周杰伦片头曲 —— 《胡同》毛不易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s, G…
  continue reading
 
与Eugene第一次见面是在香港机场,途中转机匆忙一见。一个干净清瘦的男生。大概过了一年多,听说他搬去了澳大利亚。又过了两年,我们成了同事……儿时的铁路迷现在成了专业的轨道交通工程师,辗转世界各地,丰盈着专业阅历,延续着儿时的兴趣。Eugene的故事,为身份认知困惑与归属感建立提供了一种解释。辗转不等于漂泊,多身份也并不一定是无根。 【时间轴】 02:04 哪的归属感,新加坡、香港、加拿大?06:28 身份认知的建立、困扰和启迪14:09 和铁路迷浅谈加拿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和发展28:40 追求大项目而搬家,辗转香港、悉尼和埃德蒙顿42:17 疫境的生活意义 片尾曲 —— 《浪流连》 茄子蛋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s, Google-Podcasts, Spotify, 或…
  continue reading
 
2020年初,在新冠的阴霾还未在北美蔓延开之前,我们去旧金山拜访了好朋友小希。我们漫步社区,感受西海岸灿烂的阳光,喝过火爆的波霸奶茶、蓝瓶咖啡,吃过老墨的煎牛舌玉米卷、正宗的避风塘炒蟹,当然也少不了骑车逛一圈,穿过大街小巷,跨过金门大桥…… 一年过去了,疫情当下,一个普通年轻人在旧金山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这一期,我们连线旧金山的小希,和这位远方的“邻里”老友聊聊新日常中的衣食住行。 【时间轴】 01:52 印象中的旧金山03:02 小希又回到这里的理由09:11 当地人的科技嗅觉11:33 饮食模式的变化,买菜APP的盛行19:15 出游透气,全国人民抢购自行车26:22 不敢坐公交,也选择当无(汽)车族30:23 旧金山骑车的“可怕"经历,受机动车关照34:04 居家办公的心理过渡,人与…
  continue reading
 
南巴黎大学卡洛斯.莫雷诺 (Carlos Moreno)教授的15分钟城市生活圈理念,新冠疫情期间随着更多人开始居家办公,在世界各地受到青睐。这个概念指的是市民的工作、居住、商业、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可以在15分钟的步行或者自行车范围内满足。它鼓励的是更有意义的个人时间分配和土地用途规划,减少人们无谓的通勤时间和碳排放。 15分钟城市生活圈的理念,恰好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有了完美的演绎 —— 这座适宜绿色出行的城市除了满足上述的各种需求,人们还可以在15分钟内投入大自然,进入加蒂诺国家公园(Gatineau Park)。 这座首都的后花园占地361平方公里,坐落着前总理的夏日府邸供人们参观,还是夏天骑行客、冬天越野滑雪爱好者的胜地。当然,久负盛名的还有它的秋叶狂想曲。 骑车向上的我们,扫过散…
  continue reading
 
美国作者兼历史学家 Rebecca Solnit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活地图,知晓自己熟悉区域内的道路和方向;然而,同一片区域有无数个版本的方位和路线图,这归根于不同的个人经历、情感和记忆。 这是我们在加拿大生活的第n个秋天,却是在加东度过的第一个秋天。这一年的秋季是最长久、感受最深的。不仅是因为加东的秋天更长更宜人,也大概因为在这不平凡的2020,远程出游受限的同时,有了更多的闲暇留心身边的一切,抓住大自然变化的节奏,平抚更敏感的心。无论是家附近的运河、树林,还是我们这期要讲的汤卜朗国家公园(Mont Tremblant National Park)。作为魁北克省最早建立的森林公园,这里配置了加东最大最高的滑雪场,国人巧思赋名称其为翠湖山庄。那天,迷蒙的秋雨突出了秋叶的斑斓,也给翠湖山庄…
  continue reading
 
离开老港,车把一转,疫情期间,蒙特利尔的居民区仍是一片有条不紊的繁忙景象。时逢周六,社区商业街变成了热闹的户外市集,苏菲把自己的花店延伸到街上,一边用喷壶浇洒着花束,一边时不时地和来往的行人互道早安;Mile End社区,St-Viateur贝果店外,慕名而来的食客依旧排队排到了街角,尼克站在店门口,时而英语时而法语时而希伯来语地不停切换,从容地控制着进店的客流,让疫情下的老店依旧可以正常迎客;奥林匹亚咖啡店外,钟爱意式咖啡的邻里们,边聊天边晒着太阳,不急不忙地等着自己的咖啡,汉娜坐在店外街角的一个石墩上,安静投入地享读着手里的书,周边一切的嘈杂似乎都已被屏蔽在外;创意家居店外,挤满了围观橱窗的路人,伊莎贝拉用极具张力的定格姿态,传递着其所崇尚的诚挚而自然的审美哲学;绿树成荫的老居民区,一套…
  continue reading
 
蒙特利尔是我心中的大游乐场,有着无穷无尽的细节等待去被发现。多种族的社区构成,赋予这座城市多层次交织的人文环境和艺术氛围。这里的美食以文化和灵感佐味,这里语言有标志性的区域韵律,这里的人们善于在人群中享受独处的宁静,这里......这里有些许像成都。 一路从机场出发,沿着运河,骑车穿梭在跑步骑行的人流中。蒙特利尔的城郊原来如此年轻活跃,废旧的厂房依旧默默记录着这个区域的历史,与此同时也已经开始了新生。一向繁忙的老港,因为疫情少了游客,变得额外清净。街角的咖啡店已经排起了长队,飘着热气的咖啡,拨开了清早的薄雾,杏仁牛角包多了一抹阳光的味道。蒙特利尔的一天刚刚开始......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s, Google-Podcasts, Spotify, 小宇宙APP 搜索“EC…
  continue reading
 
阳光明媚,沿着一边运河一边牧场的单车道,从鹿特丹出发一路向北十几公里,就进入了代尔夫特(Delft)的城界。远处的教堂尖顶,是引路老城区最清晰的指向标。 工作日,代尔夫特老城区的日常是清静自在而活跃的。新教堂前的老广场上,少了游客的来访,显得安静许多,三五行人停停走走,几辆单车穿行而过。绕过广场,一切在精巧的街区间变得鲜活。沿河道修建的主街上,各种无障碍的细节设计,让老人们可以安全方便的会友出行,或三两结伴或独自溜达;似乎许久未通航的运河被水草装点,绿色覆盖的河面刚好自然地替代了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沿街的商铺把餐座延伸至露天,喜欢阳光也好喜欢树荫也罢,总有一个位置会是你喜欢的。转角过街,一排精心装饰的百姓家的窗台,又是一片清静。 代尔夫特像一个有故事的年轻人,深具历史而朝气蓬勃。先锋的空间改…
  continue reading
 
鹿特丹,荷兰著名的海港城市,二战中被夷为平地,曾一度推崇公路机动车文化;如今的这里,是当代建筑的“博物馆”,是“绿色生活”的领航者,是很多“他乡人”今后的“故乡”。 离鹿特丹中央火车站步行约十五分钟的一个安静街区里,是尼克的家。尼克,一个土生土长的鹿特丹人,曾就职于荷兰最著名的啤酒厂喜力啤酒公司。几年前,尼克决定辞职,去看看这个世界。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一边打工一边游历,他走过了五大洲的很多地方。他说,自己没有提前计划过下一站去哪儿,一切随心。直到有一天,尼克觉得他的心告诉他,想家了。回到空置三年的公寓,尼克说,他曾一度无缘由地讨厌这套房子,但当他带着三年收集的世界记忆回到这里时,突然感到这里的一切如此可爱。他决定留在这里,把世界邀请到他的地方,于是他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民宿,也就是我们在鹿特丹…
  continue reading
 
初识荷兰,始于格罗宁根(Groningen)。世界上有很多地方,丰富却低调,格罗宁根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身处老城区,狭长联通的街道,依旧保留着早时规划的模样;新兴建的房屋,谦虚地“夹”在老建筑群之中,不露声色地更新着城市的历史;生活在老城区的大学生,踩着单车来往穿梭,年轻的血液把老城点活。作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之都”,格罗宁根有其深厚而广泛的自行车文化,也因为这样,有着其它地方尚未有机会遇到的挑战。它悠久的历史,先锋的理念,以及各种“之最”,将在这次的旅程中被一点点发现....... 您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ECOYOYO 绿游游”,查看本期节目相关图片。由Wayne,小玢
  continue reading
 
单车压着路肩,和“飞驰”的汽车相向而行,突然震颤的不只有路面,还有“惊魂未定”的心;穿过城市中心,一边牧牛悠然,一边麦浪无边,小路蜿蜒一望无端,身处城区却仿若置身园田;沿河而行,本以为可以在绿色健行道上欢快骑行,然而提醒你要时刻注意行驶速度的不仅是20公里/小时的限速牌,还有某些摇摇散步的“不速之客”;跨过渥太华河,顺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指示路牌,一直骑入丛林深处,甚至忘了刚刚才经过高耸的国会山......这些都是一个骑行者在渥太华可能经历的场景,或赏心悦目,或有惊无险。疫情仍在,生活更要有质量地继续,骑车的日子未曾停止过。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 Spotify 或者 小宇宙 收听。 微信公众号:绿游游 ECOYOYO…
  continue reading
 
绿游游是一段无始无终的旅程,但故事总要有开篇,索性就从我们最近的生活讲起。初到渥太华,新冠疫情就全面爆发。政府一方面在反复强调要求老百姓减少外出活动居家隔离,一方面也十分体恤人们对阳光春风的渴望,在第一时间相继对道路进行改造,为人们外出活动保持安全距离创造空间。积雪融去,道路露出了原本的模样,而我们对渥太华曾经的印象以及想象也随着一次次的散步和骑行悄然变化着。两个渥太华的新市民,带着交通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视角,聊一聊对这个“低调”城市的初印象。 您可以使用 ApplePodcast, Spotify 或者 小宇宙 收听。 微信公众号:绿游游 ECOYOYO由Wayne,小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聊身边的配件和配饰。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人物 恢恢,小红,大黄 聊了什么 1 关于什么是配饰什么是配件的讨论 2 香水 3 耳洞与小红的首饰 4 眼镜和家庭眼镜 5 头发与丝巾 6 手表 7 钱包 8 钥匙和钥匙扣 9 帽子 相关链接 GORO'S 银饰 NOMOS 手表 Redmoon 财布 FREITAG F51 钱包 好泳包子(蹲点可以捉住恢恢) Kapital G-Star G-No犀牛钥匙扣 Sticky Monster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聊自己在运动的时候会穿什么,以及一些对其他运动人士的穿搭观察。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人物 恢恢,小红,大黄 相关链接 Decathlon 迪卡侬 Asics 亚瑟士(恢恢说的「艾斯克斯」) 2010年第一个Nike x UNDERCOVER Gyakusou系列 Mizuno 美津浓 「东丽杯」国际马拉松赛 Lululemon 露露乐蒙 An Ko Rau 安高若 Nike x UNDERCOVER Gyakusou系列 2014年 「Yin & Yang」 马拉松运动员Eric Kipchoge (基普乔格) Hemp 汉麻 Visvim Sport系列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聊最近买了些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大件。以及一些闲聊内容。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登场人物 恢恢,小红,大黄 相关链接 BRUTUS Casa 大黄提到的月刊 roma publications 大黄提到的荷兰出版社 Batia Suter 艺术家 Parallel Encyclopedia #2 编号284 Parallel Encyclopedia 编号100 Tender 恢恢提到的衬衫品牌 Craft Design Technology 小红提到的标签贴纸品牌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聊自己家里的毛绒玩具和其他「玩具」。 人物 小红,大黄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章节 01:02 毛绒玩具和其他玩具04:52 大黄和小红的家庭成员21:44 购买场景30:08 Jellycat 和恐怖谷35:06 自己做的毛绒玩具37:21 大黄和小红的毛绒玩具推荐品牌40:40 童年的毛绒玩具45:47 开始玄学话题 相关链接 小红的小黑豹 Kösener 大黄提到的小鸡和一家鸡 Kösener Kösener 官网 卡尔文与霍布斯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翻译不同 小红提到的 jellycat 的巴塞罗熊 大黄提到的 jellycat 的蜘蛛 Lucas the Spider 恐怖谷理论 Senger-Naturwelt 国家地理的玩具页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聊各自购买优衣库的经历以及对这个品牌的看法和希望。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人物 小猪,恢恢,大黄 相关链接 小猪提到的关于羊毛衫的报道 优衣库 Patagonia John Smedley Christopher Lemaire Smart Wool Margaret Howell Nigel Cabourn Dieter Rams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这个冬季的购物清单。「最近买了什么」会成为固定的番外,每季更新一次(希望)。 人物 小红,恢恢,大黄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相关链接 Artstone Claire系列花盆 bacsac 软花盆 korbo 篮子 smartwool 袜子 muji 不锈钢组合架 snowpeak 收纳箱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了 caicaicai 最近在干嘛,这位企业家除了原来的皮具品牌「LIUCC」又创立了女装品牌「CAICAICAI」,让我们为她鼓掌。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相关链接 cai cai cai 的淘宝店 overcomer 的淘宝店 toogood 的官网 Old Joe 的官网 45R 的官网 kapital 的官网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简介 本期我们聊了对卷裤脚的看法和经验,恢恢洗成了「海藻」的毛衣和一些外延,以及占节目总长度五分之一的结尾彩蛋。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 人物 小红,恢恢,大黄 相关链接 小红提到的与李维斯合作过的美国工厂 ConeMills 小红提到的 ATELIER&REPAIRS Boro) Sashiko 大黄提到的花园款椅子 WireChairDKR 以及它的专门坐垫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15. 上班穿什么 人物 小红,恢恢,大黄 简介 本期的录制其实在我们聊家具之前,所以开头显得有一些突兀。这一次我们三个人聊到了恢恢的一周七双鞋、平时穿什么上班以及我们内心的黑暗,以上。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notshishang@gmail.com 相关链接 大黄提到的摄影书「之间」,正确的名字是《Mittelland / 中间地带》,摄影师是 Michael Blaser 小米合伙人合影 恢恢提到的书《原宿牛仔》由小黄鱼播客
  continue reading
 
人物 小红,恢恢,大黄 简介 不时尚独立了!这一次我们三个人交换了购买家具的经验和想法,以上。 网站 Instagram 与我们邮件联系:notshishang@gmail.com 相关链接 小红的餐椅 Eames Plastic Side Chair DSS 恢恢的工作椅 Embody Chair Charles and Ray Eames 大黄的第一把圣诞椅 CH33P Hans J. Wegner 大黄的第二把圣诞椅 DAPPER Chair ROLY-POLY CHAIR HR Giger 为《沙丘》设计的椅子 HARKONNEN CHAIR HR Giger 宜家 KALLAX 系列书架 插图猴子坐的椅子 CH07 USM 建筑师 Alvar Aalto…
  continue reading
 
人物 小红,恢恢,大黄 简介 不时尚独立了!这一次我们三个人交换了购买家具的经验和想法。 网站Instagram与我们邮件联系:notshishang@gmail.com 相关链接 小红的餐椅 Eames Plastic Side Chair DSS 恢恢的工作椅 Embody Chair Charles and Ray Eames 大黄的第一把圣诞椅 CH33P Hans J. Wegner 大黄的第二把圣诞椅 DAPPER Chair ROLY-POLY CHAIR HR Giger 为《沙丘》设计的椅子 HARKONNEN CHAIR HR Giger 宜家 KALLAX 系列书架 插图猴子坐的椅子 CH07 USM 建筑师 Alvar Aalto…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