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妞Dan、小盒子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一档有关 读书 | 语言文学 | 社会文化 的人文对谈播客。主播旅居东京。我们试图以学术视角剖析习而不察的日常,以条分缕析的思考回应纷繁的声音。欢迎你在各大声音平台订阅我们,并在评论区、邮箱、听友群与我们互动。 【主播】 蛋妞:文学博士生。喜欢城市、桌游与摄影 小盒子:二手哲学家,现居东京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Localfm2021,加入听友群(不定期直播、赠书抽奖)。商务合作、约稿也请添加小助手。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人格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标识。你曾经思考过自己是谁吗?要如何弄清自己的人格?风靡当下的MBTI测试是什么?它到底准不准?本次我们伴随《我们何以不同》一书,一起探讨人格测试与自我认知的迷思,并分享我们各自的MBTI结果。 (小盒子的结果竟然出乎意料?) MBTI不仅是一种测试,更是通达自我认知的钥匙。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何而来,你到哪里去”的心理学回答。不过人格测试并不是万能的,因为人格可以发生变化,而人也并不能简单定义,真正重要的,仍然是认识你自己。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01:34 回忆一次心理学课堂上的人格测试 06:32 蛋妞的心有戚戚:MBTI有那么准吗? 11:36 MBTI小游戏:ENTJ的蛋妞现场诊断小盒子 20:41 你的回答所指向的,是…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生活中有太多的「政治正确」,似乎人人都感觉被冒犯,都说要共情,但也常常「玻璃心」。是我们太脆弱,还是社会对我们太不宽容?在过度刺激和强调距离的过去与当下,如何找回得体感,思考敏感性与韧性的辩证关系,成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 本期我们借助《敏感与自我》一书,尝试来探讨「敏感」与「冒犯」的边界。敏感的人活得更幸福还是更痛苦?为什么我们难以在共情上达成共识?不冒犯任何人的「纯洁语言」是可能的吗?共情又是何以可能的?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启发。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05:57 人类是如何变得敏感的?变得敏感,是一件好事吗? 14:54 分道扬镳的敏感:太敏感是问题,不敏感也是问题 23:25 我们都共情,但共情不到一块儿 30:25 被《芭比》整破防了,至于吗?太敏感…
  continue reading
 
消费主义是当今社会绕不开的话题。批判消费主义很容易,也大多落入俗套,本期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流的消费主义批判,尝试为消费主义辩护。 我们的讨论从如下问题入手:我们何以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消费主义的”?消费主义的价值评判是从何而来的?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异化”理论?批判消费主义会陷入自我取消吗?我们能从消费主义批判里学到什么? “消费主义”的道德化,可能会取消消费行为的合法性。我们试图用“消费社会”来取代“消费主义”,描述现代社会的商业运作状况。当批判消费主义的声音也不可避免地商业化,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消费能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比起拒绝消费从而被消费,不如拥抱消费,进入消费,让消费为我所用。 |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02:15 分享最近的消费体验:烘干机治愈了内心,而电子设备延展了世界 …
  continue reading
 
常听到“真理越辩越明”,但是真的如此吗?我觉得这句话是可疑的,因为“真理”、“辩”和“明”这三个概念很可能都未经审视,因此有必要逐一考察。此处也不卖关子了,直达结论:真理越辩越明,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真理·辩·明”三个要求里,最多同时只能满足两样。 要想让这句话成立,我们可能需要重构对其中概念的认知。如果是真理,同时又明确,那论辩则无从发生,或者说为此展开的言说,都已不是论辩,而是发感慨,是谈心得;而如果是真理,又经过论辩,那其结果就不再明了,也无需明了;而那些经过论辩,又明了的事,早已不再是真理了,而是说法,也是生活的真实。 |谈话人 小盒子 |时间轴 01:55 “真理越辩越明”的神话,是一种知识的本质主义神话 04:44 避免预设结论坚信不疑的“征服式论辩” 07:25 真理无需…
  continue reading
 
新海诚的《铃芽之旅》上映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讨论度下降,不过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聊一次。这部电影很能让我们这些在天灾多发地区生活过的人产生共鸣。从文本到现实,从角色到情节,从新海诚的创作经历到作品理念,我们试图发掘更多的视角,分享各自的观察。 本期我们还邀请到了资深新海诚爱好者佐治(他在JC10也登场过),他去日本留学的动机就是源自新海诚的作品,对新海诚的所有作品也是如数家珍,甚至在电影院把《你的名字》看了几十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热情与厨力! 我们或许是最晚聊的,但我们也想聊一些不那么时效性的内容。本期不可避免地是观影体验与影片内容的畅聊,会有剧透,如果还没看过,很建议欣赏完原片再来收听!或许可以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 谈话人 佐治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01:10 各自的观感:新鲜,共…
  continue reading
 
买书不读怎么办?每逢读书日大促,剁手买书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堆在家里、挤占空间,成为尾大不掉的“积读”,又会给人带来焦虑。另外,眼下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在记录我们的读书行为,阅读量、阅读时间的数据化统计,也会加深我们对于读书的焦虑。这期节目,我们就沿着之前的“读书论”脉络,聊聊如何应对读书过程中的各种焦虑。 | 谈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06:10 “积读”:买书“积”在家里,也可以是“读书”行为的一部分 16:20 “积读”=买书不读带来的阅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 1.“读完的书才有价值”? 实际上,不用读完的书,比需要读完的书要多得多。 2.书比其它物件更难断舍离,我们需要定期维护“积读”,让书“流动”起来。 30:40 各种读书应用把阅读数据化后,带来了更多的“阅读焦虑” 36:50 阅读行…
  continue reading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忽成热点。先是有找工作难的失意年轻人感慨,“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是脱不下的长衫”,正所谓“少年不识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这番话也引起了网民的共鸣,大家纷纷以此自嘲。用孔乙己自比,本是互联网上常见的情感宣泄。然而,正如我们在“吃苦叙事”那期分析的,主流媒体急忙下场,对网民的自嘲展开居高临下的批判和说教,“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等等言论,激起了舆论的热议。 本期我们从鲁迅创作《孔乙己》的时代背景出发,讨论学历社会与“学历通胀”的形成与困境。标签化盛行的现代社会,流行着病态的暴富神话(像是日入xx元的副业等等),但在社会兜底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这些神话并不能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良药。学历作为现…
  continue reading
 
地铁/铁路是我们生活出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交通工具总是让人感觉是机械的、冰冷的,但它们却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出行、消费以及文化生产。本期我们将结合光启书局出版的《天皇与铁道》一书,聊聊地铁/铁路如何影响近代城市的塑造,中日之间铁路文化有何差别,以及如今地铁/铁路又是如何打造它们的文化品牌的。 相关单集:JC50 | 车站如何连接我们的生活?在铁道文化发现附近性 本期书目:原武史、王笑语译《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3年。 | 谈话的人 盘子:铁道爱好者,在东京新宿站不会迷路的人 蛋妞 | 本期你将听到 03:40 铁路与现代性:“要致富,先修路”;增强国民凝聚力 07:25 铁路促进了时区划分 10:00 “国有铁路”与“私有铁路”:中日铁路运营形…
  continue reading
 
拥有繁多汉字的中文,要如何兼容于“所打即所得”的打字机?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表音文字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美国学者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就以此为切入点,为我们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本期我们就借由该书,一起回到中文初遇打字机的时代,考察汉字突围的历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狂想,以及前赴后继的失败,这是一场以汉字为线索的文化探寻。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美]墨磊宁 著,张朋亮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23年。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问题意识:中文如何在打字机时代生存? 01:55 如何在打字机上…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应该对“小作文”一词并不陌生。在明星情感纠纷热点里,还有公共社会议题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把对方的论述斥为“小作文”的指责,人人都谈“小作文”,但它究竟是什么?有一种普遍的定义认为,“小作文”是一种精心铺排细节、故意撩拨公众情绪,但是又与事实有出入的文字。不过,问题似乎并不在“什么是小作文”,而在“谁在用小作文”,正所谓“我说的都是锐评,你说的都是小作文”。 本期我们对这个词做了一番拆解,探讨了它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使用它时的心理基础。什么是小作文?怎样才算小作文?小作文算不算一种污名化?小作文与言论的边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希望本次内容能给你带来启发。 |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Part1.当「小作文」进入我们的视野 01:20 你所理解的“小作文”是怎样的? 06:20 “小…
  continue reading
 
流动性,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种对生活的想象。经历了波折的2022年,如今新政策新形势下,国门再次开放;再加上临近年关,春运在即,流动的话题必然会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那么,流动的生活究竟有着哪些魔力?说走就走的旅行,断舍离的搬家,彻底告别过去的移民,这些不同的流动形态都被赋予了哪些浪漫化的修辞?在流动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侧面? 本期我们回顾了各自2022年的流动经验,从意愿、形态与风险三个方面重新思考流动的结构。在流动的张力里,隐藏着一种“程序员思维”:一个系统,如果没有问题,就不要随意更改它。有趣的是,程序员这一职业,却是最方便流动的,在哪都能工作,甚至是飞机上。我们看到,流动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重要的不是动或者不动,而是弄清我们为何前行。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
  continue reading
 
汉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符号。在历史上,它甚至辐射到了中国周边地区,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文化。尽管语音不同,但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仅凭纸笔,亦可通过汉字“笔谈”。如此奇景,足见汉字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改造与发展。“汉字文化圈”背后的文化细节,实则各有千秋、复杂多元。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的韩籍学者金文京,就在他的《汉文与东亚世界》里为我们追溯了汉文流变之历史,辨析了各国汉文之异同。本次我们也借助该书,以汉字为切入口,一起剖析这个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东亚世界。 |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Part1.作为现象的汉字 03:50 我们对汉字的态度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自我膨胀与自我毁灭 11:35 站…
  continue reading
 
当下疾病已成一种公开的隐喻,也让作为观念与言说的疾病重新被我们所重视。苏珊·桑塔格关于疾病隐喻的论述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现实里找到了更多的案例,值得再次玩味。疾病往往与道德、与权力密切相关。你生病了,你不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面临旁人与社会的侧目,被贴上各种疾病之外的标签,疾病不再单纯是疾病,你也不再单纯是你自己。 本期我们结合苏珊·桑塔格的传记,援引她的思想,从我们对疾病的体验与观察出发,思考隔离与日常、疾病与健康的关系,讨论肉体残缺与精神疾病对观念的影响。我们发现,正如健康的身体其实离不开各种疫苗,疾病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疾病的过度恐惧,会导致对疾病患者的污名化,遮蔽了我们的认知。在中国的语境下,隐喻又集中体现为身体疾病与社会病理的联结,这又孕育出一种内外有别的战争叙事,深深地影响…
  continue reading
 
“共情”被重复得太多,仿佛不证自明的行为准则。可是观念的对立有因此得到些许调和吗?基于共情而产生的共识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有人总与强者共情,看似没心没肺?自说自话,对牛弹琴,还整天老调重弹,这个时代呼吁共情,还有意义吗? 本期类似一次答疑,同时也是一次观念的自省。我试图对流俗的共情话语提出警惕,批判共情话语的苍白与无力:单纯讲“共情”非但不能使我们排忧解难,反而还会让我们进退两难。所以,我提出一种良性共情的可能,一种互动式的共情,那就是只和那些会共情你的对象共情,如此才能避免无谓的自我感动,避免白白浪费你的良心。而至于如何识别这些对象,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慢慢检视的过程。 | 说话人 小盒子 | 时间轴 Part1.共情的问题与分析 01:26 共情话语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 06:18 “你弱…
  continue reading
 
“用数据说话”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用思维方式。有人说数据不会骗人,真的是这样吗?大众传播中的数据误导,常出现在热搜、爆款文章标题里,它们简单直给,吸引眼球,挑起我们激烈的情绪反应。我们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东西蒙蔽,却往往毫无察觉,甚至乐在其中。 可是,这些数字的来源真的可靠吗?就算数据是真实的,它的计算方法与形成方式,也有可能埋藏着许多陷阱,甚至会导向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参考《拆穿数据胡扯》这本工具书,借助丰富的案例,一起试图辨析数字背后的认知规律。相关不等于因果,归因可能失焦,而作为指标的数据更可能骗人。希望本期的讨论,能帮助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处理信息、形成观念。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Part1.丰富的案例 03:28 作为标题和概念的数字,如何在传播里影响我们的…
  continue reading
 
「文艺青年」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褒到贬的过程,折射出9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来社会观念的变迁。而当我们把时间轴再往前拉,回看20世纪20年代,可以看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这个词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当年的「文艺青年」与如今有何异同?它曾经承载了哪些时代的期许?本期便是一次语词的回眸。 当然,在今天,宽容与信任的社会氛围正逐步萎缩,而「文艺青年」赖以兴盛的土壤也随之消失,消费文化、互联网平民化、快节奏的信息生活,让文青的内核从作品转向了商品,也让文青从“谈内容”沦为了“摆姿态”。语词被掏空了,但那些具有文青特质的人们并未因此消失,他们或许因此沉默,或许转变为“播客人”,用声音记录和分享着他们的思绪。从他们身上,可以重新发现那些失去的温和与美好。 |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 参考链接 在…
  continue reading
 
言说是传递思想的方式。我们如何说话,能够反映出我们如何思考;话语也是认知的材料,听别人说话,也可以寻得对方思考的轨迹。可是,有些话,虽然每个字你都知道,可连在一起,你却听不懂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听不懂?这些“艰深晦涩”的言说,有着哪些特征? 本期是关于言说与思考的省察。我们将借助《时髦的空话:后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滥用》一书,回顾被称为“学术恶作剧”的“索卡尔事件”,聊聊“说人话”这件事。我们并不想陷入“分析哲学VS欧陆哲学”的俗套口水之争,也无意于否定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活动家们的努力与贡献,更不接受基于动机或意识形态的恶意揣测。相反,在这个语词通胀、概念内卷的时代,好好说话,“说人话”,才更显得有其意义与价值。 |说话人 小盒子 |时间轴 Part1.现象 00:55 试试…
  continue reading
 
聊天记录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在社交软件上与人沟通,就会留下这种语言的痕迹。同时,聊天记录也是人际纠纷、社会热点时频繁出现的材料,小到欠钱不还,大到离婚诉讼,每当意见分歧时,双方就会翻出不计其数的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还原历史事实。 而公众,似乎也对聊天记录乐此不疲。明星绯闻,群众吃瓜,面对连篇累牍的聊天记录,人人争做福尔摩斯,化身“列文虎克”,把截图当成审判的材料。聊天记录在公共信息生活里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期我们从聊天记录说起,探讨一种碎片化的信息生产方式,以及它对公众情绪潜移默化的引导。聊天记录是历史,是资料,是材料,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聊天记录在生成的当下,并不具备文本意义,而只是一种客观记录;只有当我们重新把它当成对象,它才能够呈现历史的、资料…
  continue reading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火爆全网,引发热议,其中涉及到的“苦难叙事”仍然值得探讨。为何苦难叙事的逻辑长盛不衰?安贫乐道,和美化苦难的边界在哪里?具体的现象是当下的,但背后的情感机制则是脱时效性的,它有着心理学的基础,也会在未来不断重演。 本期既是一场即兴对谈,也是一次省察未来的尝试。因为类似的苦难叙事还会出现,而同样的争议也难以休止。我们认为,当下流行的趋势,是把社会的病理,收敛在个人的内心层面,做一种心理层面的自我消化;把创伤与苦难,托付于内心的宁静,而由此萌生的“心理主义”,正所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并不是一剂有建设性的药方。 “二舅”是幸福的,但“二舅”的幸福却无法传染,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找到一碗鸡汤,还能发现一面透镜,让我们深化对社会和心理的观察。 | 说话的人 …
  continue reading
 
米兰·昆德拉,一位让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一度占领文艺青年的阅读阵地,人们争相援引其中的金句和段子;但他又从公众面前隐身,不接受采访,不出席活动,像福楼拜说的“应该设法让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他极负盛名,他又在喧嚣中消隐。我们或许都听过他的名字,但却对他的生平与经历不甚了解。 本次我们借由《寻找米兰·昆德拉》这本采访录,探寻关于他的离散经历、身份认同以及文学书写。但这不仅仅是一次昆德拉的介绍,我们还选取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几个著名的概念:永恒轮回、轻与重、媚俗,对这些耳熟能详却别有深意的语词做一番哲学的探讨。这些概念不仅能让我们接近昆德拉,更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 昆德拉的生平,以及我们的…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将从安倍遇刺事件出发,聊聊安倍主政期间的一些“有感政策”,包括推动消费税、文化观光立国、大量引入留学生与外籍劳工、缓解加班现象、奥运会等等。再从日本历史上的刺杀事件串联起,我们对日本刺杀文化的一些思考。刺杀事件往往以一己之力,击溃原本相对稳定的权力平衡,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但是这种改变却往往与刺杀者的意图相悖,走向了非常不确定的境地。 希望本期节目能给你带来单纯时事事件之外的视角。 由于本期节目是由7月8日晚20点的直播录音剪辑而成,筹备时间很短、内容多为即兴发挥,故音质与效果上与以往节目有些差异,望大家海涵(抱拳 |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晓雅 | 本期你将听到 03:45 对安倍遇刺的直观感受 11:40 安倍主政时期的“有感政策”: 推动消费税、文化观光立国、大量引入留学生与…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早见Hayami,一位谨慎的语言使用者,一起来感受她对语言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将着眼于一个近来备受瞩目的语言现象,我们把它暂且称之为“语言低幼化”(或者“幼稚化”)。这些幼稚化的语词围绕疫情生活的中心,逐渐散开到方方面面。从上述问题意识入手,我们谈谈对于当下一些语言现象(防疫用语,饭圈用语泛化,互联网口号等)的思考;并且以前段时间热议的《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为例,辨析相关的争议,审视我们的语言。我们在使用语言时,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语言本身。 | 说话的人 早见Hayami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语言经验与现状 03:55 新的语言经验 10:17 换一种语言,才能表达愤怒的情绪? 14:06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反抗现实吗?如何反抗? 24:19 “…
  continue reading
 
车站不仅是公共空间,更是高度体现文化和思潮风向的公共建筑。而连接起车站的铁道,更是作为沟通空间的管道,承载着厚重而漫长的历史与社会意涵。铁路文化让人狂热,甚至催生了被称为“铁道宅”的群体。铁路的历史,车站的变迁,以及列车的型号,他们无不如数家珍,仿佛这一切都有着无穷的魅力。 于是,我们不禁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车站与铁道:社会大众眼中车站与铁路的形象是如何的?车站及其消费形态对社会公共空间造成了哪些影响?中日铁道文化有哪些异同?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铁道爱好者盘子老师,请他为我们分享关于铁道的热情、视角与沉思。从中日铁路文化的对比里,我们不仅重新发现了城市,也重新体认了空间与时间。车站与车站构成了一个个「点」,而连接不同车站的铁道则是「线」,它们分散交织,构筑了我们的出行与生活。 | 说话的人 盘子:铁…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是80年代的文化记忆漫谈,围绕80年代以来兴起的全球化酒店空间、地方性的文化寻根,这两个富有张力的纬度展开。顺带简答补充一下第47期的内容,聊聊90年代受港台地区影响引入字幕的历史。 酒店在当下,早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国进入城市化初期,国际化的酒店尚不多见。当时的酒店不仅兼具住宿、商务、消费等功能,还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也是许多市民观看世界的窗口。在当时的许多都市文学中,酒店是情节展开、人物邂逅的重要场所。而文化寻根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股文学思潮,当时知识人们在面对全球化与现代化时,产生了用现代意识重新思考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冲动。酒店空间与文化寻根,看似不相关的两者,其实勾勒了那个时代,面向世界与审视自我的两者视野。希望本期漫谈,能带着大家走进8090年代的文化记忆之门。 | 说话的人:…
  continue reading
 
杨紫琼主演的《瞬息全宇宙》(又名《妈的多重宇宙》)好评如潮,备受瞩目。在凡事皆可平行宇宙的当下,本片并没有聚焦于超级英雄,也没有谈论拯救宇宙的宏大叙事,而是把笔墨放在一位美国华裔移民母亲身上,探讨她的选择、困惑与可能。 我看完后,也深受震撼。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杰作,足以成为多重宇宙类型片里立意与结构的标杆。很多人会赞叹其中「爱」和「相信」的伟大,从而认为找到了一条克服虚无主义的必胜口诀。然而果真如此吗?把「爱」重复一百遍,就能像防身咒般隔绝虚无主义吗?为什么我们总要与虚无的冲动达成和解?这种和解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本期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不可避免地,本期有剧透,但剧透无损本片的魅力。因此这将会是一次记录式的分享,而不是科普式的导读。 | 说话的人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2:28 电影…
  continue reading
 
字幕是我们观看影片时必不可少的辅助,甚至成为了影片内容的一部分。而当我们在日本电影院里看日本电影(即“邦画”)时,却发现除了极少数面向障碍人士的特殊场次外,并不会附上字幕。而一般的电视节目,也多是可选择显示的隐藏式字幕。外语片姑且不论,同样是母语,为何日语影片与字幕绝缘,而汉语字幕不可或缺?这种“文化冲击”,让习惯于将视线定格在屏幕正下方、配合字幕欣赏影片的我们,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本期我们借由“字幕”这一话题,重新思考早已与视觉消费密不可分的“字幕”文化。为何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字幕?字幕如何影响我们的观影生态?这其中既有历史层面的脉络,比如视频介质的发展,以及外语译制片的传播等等;又有语言层面的原因,比如减轻认知负担、区分表音与表意符号,识别多音字,以及识字教学的需要。 盒:本期因录制疏忽…
  continue reading
 
关于吃肉,大众往往两极分化:要么一点儿不吃,要么吃得心安理得;要么态度激进,要么漠不关心。把“吃肉”还原为“吃动物”,便是一种使问题陌生化的尝试,这让我们意识到,肉类也有其来源,而那都曾是活生生的动物。 我们吃的肉到底是什么?它们从哪儿来?如何被生产?那些动物处境如何,与我们有何关系?我们吃肉有哪些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本期我们参考了《吃动物》一书,作者乔纳森·弗尔结合权威资料和数据,实地走访了现代肉食工业的各个环节,记录了从流水线工人、工业化农场主、动保人士到农业专家的观点交锋,呈现工业化养殖不为人知的一面,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了“吃动物”这一议题。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食物背后的故事塑造了我们的日常观念,也确立了我们的饮食规则。关于食物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反映着我们的历史与认知。 |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读书日,依然聊聊“读书论”。如今识字率的提升,国民教育的普及,使得大众都成为了“读者”,阅读,早已走入大众日常。但是读不进、读了记不住、读不懂怎么办?这些“阅读困难”,时常困扰着我们,成为放弃读书的借口。 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谈论的并非病理学意义上的“阅读障碍症”或是“学习障碍(Dyslexia),而是读书时会遇到的一些困惑与挑战。每个读者都可能面临类似的烦恼,但好在读书不仅是私人的事,它还具有公共性。在公开的交互中,我们可以重新感受读书的乐趣。本期我们从“读者”的身份切入,聊聊如何应对那些频繁出现的阅读困难。为何而读书?怎样选取书目?如何强化记忆、沉淀阅读内容?希望本期的讨论能给你一些启发。 | 说话的人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6:15 大众成为“读者”的历史并不长 10:3…
  continue reading
 
“热搜”是我们获取最新热点的重要途径。它的即时性、集聚效应,以及承载信息的丰富程度,都能让我们以最高效的方式捕捉世界动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引入热搜榜,并依靠算法机制给目标用户分发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并不遵循“传统媒体的职业规范和新闻伦理”,而是强调所谓的平台算法的“中立性”与“客观性”。 然而,据我们的观察,热搜不仅不具有所谓的“中立性”,相反,它还通过一些语言层面的微观操作吸引用户的点击,传播对立与焦虑的情绪,甚至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迫使我们长期浸泡在信息过载与情绪轰炸中。本期节目我们想从"热搜体"的语言属性与传播属性,来谈谈它如何悄然塑造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我们对事实的认知,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加审慎地看待或者利用热搜。 | 说话的人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2:06 …
  continue reading
 
获今年奥斯卡提名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这几年备受瞩目。2011年至2013年间,他和酒井耕一起,拍摄了反映311东日本大地震亲历者的“东北纪录片三部曲”。滨口的导演生涯并非从灾难纪录片起始,但这是他创作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滨口说过,是这些在镜头前对话的海啸亲历者,让他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生命力,而他想在日后的虚构作品中依然延续这种对话性。本期就让我们从滨口龙介的灾难记录出发,步入他穿梭于偶然与想象间的电影画卷。 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小雨伞提供1V1保险咨询服务,和顾问聊一聊回答你有关的保险的疑问,并帮助你或你的家庭定制合适的保险方案。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听众专属福利: 关注公众号【小雨伞】并回复「停车」,限时一分钱领取原价68元的1 对 1 保险咨询服务;预约咨询的同时还…
  continue reading
 
近年热议的文学作品,有不少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性色彩,其中使用方言、改造方言成为一种常态。但方言的出现,自然会招致“看不懂”的非议,它默认的前提就是,好的文学必须是通俗晓畅的,而这种符合直觉思维的前提本身就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性的、是需要反思的。作家也在创作的同时,不断平衡各地读者的阅读经验,调和方言与普通话的裂隙。本期,我们结合几部被热议的方言作品,探讨方言在现代文学中的暧昧处境,以及看不懂就给差评本身所基于的评判标准是否值得商榷。这期应该是近来我们准备周期最长的一期。 我们的讨论会涉及下面几个层面: 其一:方言写作的历史与概念面向。“方言文学”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概念,研究领域中很少使用。从新文化运动到延安文艺时期,当“救亡压倒启蒙”,白话文写作进入文艺与政治融合的历史阶段,胡适、瞿秋白等人如何…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是我们的周年特刊。过去一年,我们讨论过语言、读书论、身份认同、食物等人文话题。一年的积淀,记录了我们的思想轨迹,也让我们结识了新的朋友,踏上了自我提升的旅途。播客记录了我们,也改变了我们。 本期是对这一年来历程的回顾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遐想。我们历数了一年来的个人成长与收获,从观点磨合、表达斟酌、后期剪辑和社群运营四个环节复盘了节目生产的流程,也分析了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对未来的选题方向与商业合作的策略做了前瞻性的规划。这其实也是我们对播客,以及做播客这件事的心得归纳,希望也能给有志于声音表达的你一些启发。感谢大家的陪伴,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坚持。一周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本期我们升级了片头音乐,因为之后就用于前情提要的背景音乐了,这期就好好空放一次,希望大家喜欢,顺便感谢为我们…
  continue reading
 
横滨中华街,是横滨这座城市绕不开的“名片”。提到它,很多人都会想到气派的牌坊,红彤彤的灯笼,热腾腾的烧麦和小笼包。在电影《唐人街探案3》和电玩《如龙》系列里,横滨中华街也有着相当的存在感。中华街变成了旅游胜地,也变成了文化的符号。 不过,横滨中华街并非只有景观化的建筑与饮食,在此定居、融入当地的的华人,他们的思索与认同,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期我们来到了位于横滨的中华街,借由一次走访和一本书,聊聊这座折射了近代中日历史的华人社区。在这座符号化的华人社区里,除了名片般的精致美食,还有复杂的身份认同。从华人融入并扎根于中华街的历史里,我们可以窥见“单一民族国家”叙事下少数族裔的微观生活。 本期推荐书目:[美]韩清安、尹敏志译:《横滨中华街: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
  continue reading
 
过年团聚时,难免遇到亲戚们的“灵魂拷问”,像“结婚了没有啊”“学什么专业的啊”“准备买房了吗”,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回家过年的年轻人。沉默不语稍显尴尬,而如实作答又有些难以启齿。有人说,“亲戚提问”或许并不是关心你的情况,而只是为了找个话头,活络气氛,甚至充当谈资。因此,年轻人往往对此颇为反感,上网发帖,大吐苦水。 不过,对话真的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吗?我们从“口述历史”的角度,设想了面对亲戚时不同的对话方式,试图提供建设性的方案。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由记录者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并从中提取相关史料,让历史得到更具体和全面的呈现。口述历史,不仅是拉进我们与亲人关系的润滑剂,还是观察个体之于时代的放大镜。当我们侧耳倾听,身边亲人的话语,能让我们体认宏大叙事里的“微观史学”。 |…
  continue reading
 
催眠术因其神秘性、猎奇性与表演性,承载了来自民间的想象与科学的目光。催眠术属于科学吗?在实证主义心理学看来,催眠术过于神秘,无法控制变量;但在精神分析流派的实践里,催眠却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社会大众,更是从不同的私人体验出发,提供着丰富的催眠“案例”。因此,围绕催眠术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不过,让我们先把目光稍微投向历史,考察近代中国与催眠术的相遇。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来自西方的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上至精英阶层,下到市井百姓,都积极参与了催眠的知识建构;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呈现出对于“科学”的多元解释,促进了心理学学科的自我划界。 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到了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朋友小李,从心理学实证科学的视角,借由《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一书,回顾了催眠…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聊人生规划。“规划”常常给人以“不自由”的负面印象,人们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想买就买的自由”,“计划赶不上变化”,拒绝过被规划的人生。然而,问题可能不在于“规划好不好”或“如何做规划”,在心理学的视域里,我们发现,规划行为本身,关联着人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诸多环节。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限制,而是顺应个人成长的动态过程。如果说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那规划便是拥抱自由的手段。或许我们可以用“设计”一词替代“规划”,重塑对它的认知,过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人生。 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朋友,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解读人生规划以及“规划”背后的心理机制。这是我们播客今年的最后一期节目,以“规划”承上启下,也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 说话的人 小李:东京都立大学在读博士 社会心理…
  continue reading
 
“她”,女性第三人称代词,这个字进入汉语,至今仅百年时间。“她”字被认为是五四时期中国人“所发明的最迷人的新词语之一”。它的创生、论争与认同,既是跨语际实践中的语词现象,又是性别文化现象。“她”字是谁发明的?难道有人反对用“她”吗?“她”如何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并流传至今? 本期我们从“她”字入手,结合史料,考察它的发生,以及它所引发的论争。我们将看到,即便“她”字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便利性,当时也遭致了许多反对,甚至还有人以“男女平等”为由拒绝使用这个字。但最终,“她”字依然普及了,进入了汉语的规范体系中。节目最后,我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能够让你重新思考这个常用字:“她”。 | 主播 蛋妞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 A. “她”字的需求、发明与论争 3:00 如果没有“她”,我们要…
  continue reading
 
报刊亭,时代的记忆坐标,行将消失的附近。随移动互联网兴起与纸媒的衰落,报刊亭正迅速消失。不曾有过报刊亭记忆的世代,或许会无动于衷。而大多历经过前互联网时代的人,把报刊亭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空间,弥漫着对报刊亭的怀旧情结,思索着它未来的转型路径。这也促使我们思考这些问题:当下我们还需要报刊亭吗?如果需要,那报刊亭如何转型、复兴?如何看待我们这种“怀旧”情结? 本期我们从一份早年的通知文件聊起,探讨了报刊亭的四种功能:安民功能、便民功能、文化功能、安全功能。由此,解开了我们尘封已久的报亭记忆。最后,我们还讨论了报刊亭的衰败与转型问题,从成本与可持续性的角度,对那些自我满足式的怀旧表达了警惕。 | 主播 蛋妞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 报亭的历史与功能 02:42 尘封的记忆,特殊的空…
  continue reading
 
现今,“老师”已成为泛用称谓,遍布各行各业。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如下定义,“老师”是“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有趣的是,“泛指”之后的描述,在第6版以前并不存在。那么,“老师”的含义是如何扩展的?它又为何能够胜过其他称谓的“竞品”,变成我们社交场上屡试不爽的“万金油”呢? 本期我们从听友群里“入群皆可称老师”的现象说起,探讨了“老师”泛化的原因与过程。诞生于校园生态的“老师”一词,经由销售行业与商务场合,最终进入了大众的日常语言。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的“黑暗森林”里,“老师”是一个最为稳妥且得体的称呼。最后,我们还回应了某种对语词“过度泛化导致衰败”的担忧。可以看到,目前,“老师”这个词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优势,是社交场合称呼方式的“最大公约数”。 |…
  continue reading
 
语言与观念类似,依托着多元的现实,却遭受着某种单一化的想象。我们常在播客或综艺节目的评论区看到,讲者的口音、腔调,甚至夹杂英文,都会被猛烈地吐槽。对语言纯洁性的想象,隐秘地根植于人们观念的深处。“中英夹杂”为什么激起许多人的情绪?“中日夹杂”也会如此吗?我们的文化里,为何对“书同文”如此尊崇? 本期我们与「例外状态」主播诡谲子一起,从「中英夹杂」、「中日夹杂」等语码转换code-switch现象,聊到语言的纯洁性与本质主义的迷思,经由文学创作与离散经历;最后我们落脚于食物与都市性背后的文化杂糅,畅想了不一样的主体身份认同。在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关系中,我们也面临着对自身状态的再定义,需要重新思考混杂性的意义。食物和语言一样,承担了体现身份的作用,你在何处,你吃什么,同样可以反映你的观念。希望这次…
  continue reading
 
苏格拉底说:“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这句箴言影响深远,其背后的细节却鲜为人知。他是在怎样的场合说出这句话的?他为何要这么说?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其人其言呢?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信神”与“败坏青年”的罪名遭到指控,面对由五百余位雅典公民组成的审判团,他进行了一场著名的申辩,这被柏拉图记载在《申辩篇》中。在法庭上,苏格拉底驳斥了那些不实的指控,陈述了自己的哲学观念与哲学生活,还分享了他对生命与死亡的豁达与从容。但最后,他未能说服审判者,依然被判处了死刑;他没有悲伤或愤怒,而是平静地接受了一切。他的申辩,也与他的死亡一起,成为了人类史上极富深意的象征性事件。 本期,我将从介绍此次事件的一部专著出发,梳理苏格拉底审判与申辩的结构与脉络,解析他被起诉的原因,以及他内心坚定的信念…
  continue reading
 
早餐和夜宵,一早一晚,演绎着食物的流动性:流动的食客与流动的摊贩。却因为并非正餐,又时常在匆忙中解决,让人习而不察。久居异乡,我们得以凭不同的文化视角与生命经历,审视食物与身份。 本期我们将和朋友小格一起聊聊食物与异文化。有着美国留学经历的他,也与我们一样在东京这座城市居住了多年。我们从各自的早餐体验出发,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国内的早餐文化,讨论了城市的“烟火气”。同时,与早餐遥呼应,夜宵作为一天结束前的闲暇,是食物与城市街道交织得最为紧密的部分。但东京的夜晚却少了些许食物的惊喜与“野性”。最后,我们还聊了食物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或许在想象世界公民时,除了观念和语言,食物的影响也应该加以重视。 | 主播 蛋妞、小盒子、小格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 日本的早餐竟然“乏善可陈”? 02:50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的关键词是“亚洲主义”。亚洲,一个边界模糊且并不自足的地理范畴,却承载着复杂的历史与政治意涵。同时,亚洲也是我们想象中国与周边地区关系之时绕不开的一个概念,而想象、认识亚洲的一系列观念,也从日本明治到昭和早期,对整个亚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在中日近代的思想史上,“亚洲”一词如何被使用,又牵动着哪些情绪与思想?亚洲何以成为一个问题?亚洲又为何值得讨论?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在早稻田大学研究“亚洲主义”的朋友小格,他将以孙中山、梁启超与李大钊这三位中国近代的重要人物为线索,为我们介绍“亚洲主义”作为一种源自日本的思想资源,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我们看到,哪怕“亚洲主义”的所指因人而异,其背后也共享着类似的“心情”,那便是主体面对“他者”介入时的深层焦虑。 | 主…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将围绕“主题阅读”这一阅读的方法论展开。关于读书,总离不开一些常见的困惑与焦虑:读哪些书?怎么读书?读不进怎么办?……光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足以组成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因此,恐力有不逮,我们选择从自身出发,分享那些缓解阅读焦虑的方法。 以“主题阅读”为线索,我们串起了一次探寻读书的尝试。读书的好处无需赘言,功利性的阅读也绝非一无是处;在比对了许多阅读习惯与心态之后,一种以自律阅读为导向的读书观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单纯消遣还是自我提升,偶然相遇或是主动寻找,在阅读这趟旅途中,你都将发现你自己。最后,我们还聊到了“书单焦虑”:渴求书单,可能反映出某种主体性的缺失;而基于特定主题的阅读,才是自我身份的由衷呈现。 | 主播 蛋妞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阅读的困惑 02:…
  continue reading
 
人种/种族(race),是一个既敏感又疏远的话题。敏感之处在于,当今世界,族群歧视与冲突频发,种族问题既是现实世界里冲突的聚焦点,也是网络空间中无休止的火药桶。而说它疏远,又因为我们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固有观念,就是认为中国不存在种族问题,只存在民族问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往往进入我们的种族讨论的,是白人与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而在东亚社会,人种构成较为纯粹,似乎陌生而又遥远。本期,我们便试图从现实与历史两个侧面,探讨潜藏在诸多话语之下的种族前提。 这期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概念维度,审视我们的人种意识;第二部分介绍了一本近期所读的好书:真嶋亚有的《“肤色”的忧郁:近代日本的人种体验》(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本书以时间为轴,以不同时段里人物的事迹为线索,为我们呈现了近代以来,日本在遭…
  continue reading
 
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很多老师可能面临着新的人生选择。刚刚落地的“双减”政策,引发了K12(即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教培行业的巨大震荡。文件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不得在节假日、寒暑假展开学科类培训”、“不刊登教培广告”等等。这些措施,对K12教培机构的治理力度是史无前例的。据有关分析推测,政策颁布后,将有70万家教培机构与200多万教职员工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教培机构陷入困局,教职员工也面临去留的抉择,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呢?教育公平的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想象?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活跃在教培机构一线的汤老师,他不仅是一线的教学者,也同时兼任教务、教研与管理的职位,可谓是全方位参与到了教培行业的各个环节。汤老师将与我们分享目前身边同行的处境,以及他对教培机构的现状与未来的看法。在汤…
  continue reading
 
学者“出圈”,屡见不鲜。远有易中天、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近有刘擎、项飙登上微博热搜。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份量。学术圈指责学者“不务正业”,而一般大众,也会认为学者“不接地气”。我们要如何理解“学者出圈”?如何在公众讨论中,找寻他们的坐标呢? 本期我们从近期的一些学者“出圈”现象入手,讨论了学者们在介入公共生活时可能具备的特点与可能面临的争议,还分享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我们认为,“出圈=公众表达”是学者的社会职责,是学者的“知识分子”属性所要求的。公众表达固然有风险,而知识的自我要求,便是使公共生活具有更良好的面貌。 | 主播 非常支持学者“出圈”的 蛋妞 边缘知识分子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 学者出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01:55 学者们“出圈”…
  continue reading
 
“复盘我们的人生”、“复盘我们的生活”,“复盘”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延展。搜索引擎里输入“复盘”,结果不可胜数,比如“复盘某某事件”。可“复盘”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如何进入了我们的语言?它又折射出怎样的思考与观念?往往那些习而不察的语词,更值得我们梳理与剖析。 本期我们从“复盘”一词的日常语用与词典解释出发,讨论了这个词背后复杂的面向。我们看到,“复盘”是一种对“反思”的延伸使用,是有目的性的反思,也是人类叙述能力的一种体现。“复盘”仍然需要审视,而这样的审视,对于现代人而言尤为重要。 | 主播 在游戏后复盘的 蛋妞 在棋盘上复盘的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 词语现象与溯源 02:00 游戏术语、商业术语、etc.:复盘承载了各种“高大上”的含义 14:00 复盘与成功学 ● “…
  continue reading
 
知识付费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知识生产与消费形态。自其诞生以来,争论就层出不穷:它是又一种收割韭菜的「智商税」?还是降低门槛、实现知识普及的良方?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消费新知」的两位主播Neo和Renee,为我们从消费与商业的角度,分享他们对知识付费的观点与感受。 我们从各自的知识付费体验,探究了“知识付费”的缘起、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它的消费群体与模式,对它的生产、消费和售后等环节做了具体分析,并展望了「知识付费」在未来的可能性。希望本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对知识付费的不同理解。 | 主播 经常购买知识付费产品的 蛋妞 为知识付费的 小盒子 | 嘉宾 曾是在线教育创业者的 Neo 消费行为研究者 Renee 本期两位嘉宾主理的「消费新知」是一档关注消费相关新数据、新事件、新趋势的播客。欢迎大家关…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