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Youthology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1
问题青年

问题青年Wonderers

Unsubscribe
Unsubscribe
每月+
 
「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邀请来自青年文化、学界、媒体等不同领域的朋友,来聊聊我们的爱与怕。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讨行动的可能性。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本期介绍】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刮起了一阵阵以“中产”为命题对象的造词运动。从生活方式上的“Citywalk”、“老钱风”,到直戳阶层焦虑的“中产防坠落指南”、“中产消亡史”等等,中产的喜怒哀乐似乎覆盖了我们的许多议程,但究竟什么是中产,又很难说清。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在中国,25-40岁之间、身处三线及以上城市、线上消费能力1,000元及以上、线上消费意愿为中、高的新中产人群规模已经达到2.45亿。 然而,人们对于中产的定义无法像数据这般明确。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看上去像“中产”的朋友,总会先否认自己是中产。这个词所蕴含的模糊性与流动性,恰恰映射了中间状态的转瞬即逝: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维持。 什么是中产?不同国情下的中产又有何分别?中国人对于…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教授翟志勇,聊了聊普通人对法律的“偏见”,以及在对法治建设普遍失望的时候,又该如何看待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本期介绍】 过去几年,许多人开始恶补法律知识。而法学学者翟志勇在「看理想」上对于热点的剖析,不时能帮助我们从法律层面梳理思路。在《有必要谈谈的问题》一文中,他分析了电影《第二十条》对真实事件的改编,特别是其中对律师的削弱和检察官的强化,一部讲述法治进程的电影,就这么有意无意地回到了老百姓对于“青天大老爷”(人治)的期盼。 电影拧巴的地方,恰恰也投射了公众对于法律矛盾的认知:一方面渴望法治,另一方面又对法律感到陌生、恐惧与失望。人们总在法律是“正义的化身”和“复杂的黑箱”这两极间摇摆,那么真实世界中的法律是什么样的? 从这种矛盾的“法治观”出发,「…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每隔一段时间,大学生就成为社会忧心忡忡关注的对象。近来,从“开学不久儿童精神科爆满”,到“大学成了鸡娃副作用的疗愈所”,媒体为“长不大的大学生”建立了一套看似完整的叙事——因为一路被当作考试专业户“鸡”上来,没有生活,父母不放手,因此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在重大决策上依赖父母、像高中生似的应试学习状态,大学生的晚熟,仿佛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这些舆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有些人一笑置之,有些人愤愤不平,大部分人或许浑然不觉。 然而1月14日,一篇名为《集体写作|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的推文对上述舆论做出了回应。自称“被大学吞噬的孩子们”写到,“这些让上位者们非常吃惊的大学生的堕落,无非是萦绕在我们日常生活每一分秒的、对整个学校教育的失望”。 这期播客中,我们邀请了三位同学来…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年初,某名嘴在节目上问出“如何解决老百姓有钱不敢花”引发了许多争议。而在各大调研机构与媒体推出的2023年消费者年度报告中,精细化和性别比也成了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人人都在谈论消费降级,这背后既关乎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有对过去经济泡沫的反思。 与此同时,2023年也是各品牌方乃至城市文旅局大打营销战的一年,从Citywalk到淄博烧烤,从“老钱风”到“南方小土豆”,2023年的舆论场虽然逼仄,却又涌现出一股股造词运动,而这些营销策旅的变化,也折射出了更多的焦虑与隐忧。 无论是宏观的数据还是普遍的感知,水温同此凉热。但另一方面,消费降级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述,就像媒体上的流行词汇,也未必能反映生活真实的张力。因此,在这期「问题青年」播客中,我想回归青年志的老本行,和公…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精神科医师徐凯文、三联中读编辑王卉,聊了聊为什么人们称赞“情绪稳定”,但总免不了发疯? 【本期介绍】 你最近精神状态还稳定吗? 2022年,“发疯”是校园封闭时期大学生的操场爬行和网络上流行的“发疯文学”,2023年,发疯成为了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生存技能,面对父母在微信里穷追不舍的催生,直接一本正经地使用生殖专业术语进行严肃学术讨论,对方知难而退;马路上遇到搭讪时信口开河地胡说八道,让对方避之不及;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说教中,干脆改口管爸爸叫叔叔,反正自己终究也是外姓人也就没必要认这个爹了...... “发疯有用且很爽”(见同名豆瓣话题)的人生经验在互联网上流传。 或许是一再退让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时候还是要向前一步的,或许是长久的内耗之后,实在抵御不住“先发疯的人先享受世界”的诱惑,或许…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社会学教授朱伟珏、时尚专栏作家林剑聊了聊时尚与阶级、全球化、及身份文化的关系。 【本期介绍】 围绕时尚从来不缺社会热点。性别议题引起穿衣自由的大讨论,亚裔高级脸与东方主义的凝视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生出争议,如今色彩明艳的多巴胺与美拉德穿搭抢占街头,似乎仍隐含着人们对于凝固着的社会情绪的宣泄...... 可以说时尚自诞生起,便是社会学的绝佳样本。 《Pradasphere II》展览近日于START星美术馆启动。此次展览追溯了Prada 1913年创始至今的历程,提出以另类方式思索奢侈品:奢侈品是时尚与生活的交集,从中与历史、艺术、运动、建筑和音乐形成共鸣。这一次展览是对于Prada百年历史的回顾,其中能看到时尚与社会变迁的相互作用。具体到Prada传奇掌门人,一位政治学女博士Miuccia…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作家杨照,从太宰治和芥川龙之介出发,聊了聊主流与边缘、好死与赖活,以及个体和时代周旋的方法。 【本期介绍】 前不久,作家杨照的新书《我与世界挣扎久:杨照谈日本文学名家十讲)(上辑·5册)由中信出版·春潮Nov+推出。在上辑中,杨照解读了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他们一方面是文学大家,一方面又是各自时代里掉队的人。 历史学出身的杨照,不可避免将历史视角融入其中,他相信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需要了解作者及其时代:由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共同体,需要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阅读敏感的文学家们应对各自时代的方法和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探索不同的人生可能性。更何况,现代文学创作往往源自作者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纠结乃至挣扎,这在20世纪的日本小说家身上尤为明显。 正是因为他…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失智症/认知症的设计工作者/科普博主邵明珊探讨了疾病、照护与亲子关系。 【本期介绍】 失智症(又称痴呆综合症、认知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失智症的其中一个类型)时常伴随着名人患病的新闻进入大众视野,被短暂讨论。然而,我们对失智症的了解始终过于笼统,甚至带有偏见。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知晓与需求现状调查报告》(2022)显示,因自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无法集中而主动去医院就诊的比例只有12.9%。目前人类无法根治失智症,但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并规范干预,可以延缓病程发展的。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甚至可以防止发展为认知症。大众对于失智症的理解过于片面和模糊,是患者错过黄金干预期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失智症患者的表达常常不被认真聆听和严肃对待。《想带你看看失智症病人的世界》一书中,…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青年学者张笑宇,从「产缘政治」的视角出发,聊了聊当下频发的国际冲突 【本期介绍】 过去几年,我们都深切感到,世界变得摇摇欲坠。从俄乌战争到巴以冲突,炮火不仅在时刻威胁着当地平民的生命,在各产业彼此深度嵌套的时代,也不经意间影响着远方的我们。 无论《技术与文明》还是《商贸与文明》,青年学者张笑宇都善于从芜杂的历史中梳理出隐秘的联系。而在最新出版的《产业与文明》里,他试图通过「产缘政治」这一框架,将远方之于附近的影响,呈现得更加具有历史的脉络和现实的紧迫。比如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如何让了西德老百姓餐桌上的糖受到了影响;又比如俄乌战场上的焦灼,对于我们的大米甚至新能源汽车有哪些隐性的冲击。 理解这其中的关联,对于我们在不确定的当下构建自身的生活秩序也至关重要。现代人大都在三点一线的生…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一期和「talk三联」的串台节目,我们和他们的内容编辑高一丁、《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肖楚舟聊了聊,为什么大家今天纷纷“社交降级”,以及,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交? 【本期介绍】 从“人均社恐”到“搭子社交”,人们对于社交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矛盾,一方面渴望人与人的联结,一方面又惧怕联结带来的伤害与更多不确定的后果。 而在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里,“社交降级”被重新提及,意指人们在生活中对一些社交关系开始主动选择回避和削减,倾向寻找简单可控的浅层关系。但降级未必能够解决社交中的问题,反而是一种退缩——回避掉冲突、痛苦和伤害的同时,可能也失去了建立长久关系的可能。 「问题青年」和「talk三联」进行了一次串台。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到了“社交降级”背后,社会文化心理的一些变化,比如“社恐”这…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上周五,乐夏第三季的总决赛已经结束。在摇滚乐和乐队文化不断进入大众文化视野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注意到这个领域的性别比例之悬殊,而当零星的女乐手出现时,大家总会把话题从音乐本身转移到她的穿着、家庭和私生活上。 这套话语我们再熟悉不过,它与整个社会的女性处境如出一辙,但“滚圈”的厌女似乎更加顽固地扎根在它的历史和今天。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个本该更“先锋”的圈层里,性别意识却是更落后的? 我们和前音乐记者、现海豚消失了乐队主唱老月亮和音乐媒体進化耳朵编辑艾舒聊了聊,摇滚乐这种“男性主导”的文化,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女性又是如何被抑止进入摇滚乐的?在创作、演出等等方面,滚圈有哪些厌女的现象?而在国内整个摇滚行业的性别结构里,女乐手/音乐人会遇到什么样的性别困境? 他们谈了谈自己在音乐…
  continue reading
 
这期是和「新闻实验室」播客的串台。Lisa和方可成聊了聊「青年志」和「问题青年」的故事,探讨什么是媒体,什么是优质内容。 【本期介绍】 这期播客里,我跟随着方可成老师的提问,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青年志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年轻人处境与状态的变化。我们谈到互联网、消费主义、平台资本主义对于青年文化的影响,我分享了作为一个创业者这十多年里对商业逻辑的看法和反思。当然,我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请教了方可成老师一些问题,比如在今天如此复杂的媒介环境中,什么是媒体,什么是优质内容,比如方可成老师对张雪峰关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就不要读传媒专业的建议是怎么看的。 从青年志作为一个小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到我和方可成老师对于今天年轻人处境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的谈话屡次回到关于“非主流”或者“alternative”的探讨…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听到万物生灵治愈人类的暖心小故事。“小猫、小狗拯救全世界”的感叹似乎常常被年轻人们挂在嘴边。不仅是家养小动物们,许多野生动物也正在和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有着前所未有的频繁交集。不断有人目击野猪、貉、野生鸟类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同时,许多野生动物在社交媒体上也有着极高的人气,比如,大熊猫花花、卡皮巴拉河豚.....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从事动物保护公益项目的公益人及志愿者,聊了聊他们所目击的公益现场。 在过去几年,青年志一直在关注“工作”的话题。我们惊喜地发现,在某些行业领域,仍有许多充满能量的年轻人们在工作中能持续地获得满足与快乐,“公益”行业中就不乏这样的年轻人。这不禁让我们好奇,当“公益”成为一种工作时,无论是以全职还是兼职的面貌出现,它是怎样的?这份…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过去二十年,伴随着经济增长,房价上涨到了不成比例的高度。高房价对于早年“买房上车”的人来说,是得以完成财富积累的条件,对于更多买不起房的人而言,则是无法翻越的大山。 在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大城市,住房市场的鸿沟还体现在居住面积上,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居住宅面积只有15-20平米,大约为城市户籍人口居住面积的一半。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形成了依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支出的“土地财政”。而相比低价出让的工业用地,商业住宅用地才是收入的大头,这也导致城市存量用地结构却严重失衡,工业用地常年占比在20%左右,远高国际10%的平均水平。 物以稀为贵,地少房价高。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在最新出版的《人地之间》一书中,通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土地改革政策的梳理,经济学家陶然回答了这个问题…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八仙饭店一起聊了聊他们的创作、参赛经历,期望看到一个年轻乐队在这片土壤上生长的不同切面。 【本期介绍】 “Ten thousand sticky dreams lost to reality……”当《吞吐》在《爱情神话》的放映中响起的时候,或许是听众和八仙饭店这支乐队的第一次擦肩。今年 5 月,他们在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上收到了乐夏的邀约信息,当时的他们有一点小小的焦虑:如果没演好,大家会不会很失望? 尽管有些悲观主义,他们还是去了,在舞台上经历了被淘汰,又在即兴环节被复活的过山车。当你看到改编赛中他们演奏张雨生《单身旅记》的状态,就会发现一种兴奋的松弛和灵动的创造力。 他们对那些怪诞、邪典的东西充满好奇,沉溺于光怪陆离的文艺世界里,试图冲破无聊的现实生活的局限。带着垃圾摇滚和布鲁斯的气…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乐评人、乐队经纪人健崔、蛙池乐队主唱金依依一起,从乐夏3聊开去。 【本期介绍】 这期播客中没有观反、没有乐队舞台的点评、没有对综艺的评论。借着「乐夏3」再次(片面)呈现着独立音乐场景的“流量窗口”,我们聊了聊音乐人和从业者角度所看到的独立音乐场景和青年文化。今天是不是没有撑起一期综艺所需的足够多的好乐队?为什么说今天音乐人在签约之外有更多的选择?疫情几年对音乐行业造成了哪些影响?面对媒体、唱片店、线下场景、专业算法的重重缺位,乐迷如何成长?为什么说乐夏只不过是原生乐队文化的平替或弱替? 【本期问题青年】 健崔,乐队经纪人,播客 Common FM 主播。曾出版《太阳声》《嘻哈圣经》等乐评专著,曾在《周末画报》《GQ》《YOHO》“iWeekly”等媒体工作。 金依依,蛙池乐队主唱 Li…
  continue reading
 
【本期介绍】 十年前,当周濂写下《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时,“犬儒主义”一词也频繁出现在公共媒体的讨论中。作为一种被批判的社会文化概念与时代症候,某种层面上,“装睡的人”和犬儒主义者身上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十年后,没有太多人去谈论犬儒主义了,取而代之的是“键盘侠”、“乐子人”和数不尽的“人间清醒”。今天,越来越多的犬儒主义者正试图用一种看穿人情世故的清醒和冷漠,消解任何稍微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和事。而光是自保已经用尽全力的普通人,似乎也不得不服于现实的桎梏与内心的怯懦。 然而,尽管人人都有“犬儒主义”的那一面,但产生犬儒的动因又不尽相同,有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冷嘲热讽,也有人因为“幻灭后的清醒”而走向虚无。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犬儒主义会削减我们的行动力,在“接受…
  continue reading
 
今年,Citywalk成了最火热的旅行方式之一。小红书上,以“Citywalk”为标签的笔记多达50万+,而浏览量也超过了5亿次。 相比于此前备受热议、压缩时间完成打卡式观光的“特种兵式旅游”,Citywalk更强调放慢节奏和随兴所至的漫步,以更具有探索性和主动性的方式,来体验城市空间的构造与变化。 火热同时也伴随着争议。一种声音认为,Citywalk不过是用洋气的英文名来归纳人们更为熟悉的散步与遛弯儿,并在标签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带有城市中产趣味的消费行为,随之而来关于“City walk该不该收费”也同样引起了许多讨论。另一种批评则认为,原本带有反消费主义意味、更加深入探索城市肌理的Citywalk被滥用了,小红书的许多笔记里,单纯的打卡、探店、拍照也成了Citywalk。 Citywalk…
  continue reading
 
过去几年,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大量“远方的苦难”,从因政权纷争而陷入困苦的阿富汗女性,再到战争中颠沛流离的乌克兰人民,以及身处土耳其大地震废墟中绝望和无助的灾民。隔着屏幕,我们对远方受苦的人们产生了同情,同时又因为苦难的繁多和距离的遥远,又陷入到了对同情的疲劳。 法国社会学家博尔坦斯基认为,同情的前提是距离,正是处在“安全距离”之人才会对不幸的人们产生同情。波兰传播学学者莉莉·蔻利拉奇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同情的产生和距离并没有直接因果联系,我们的同情心既和传播媒介的更迭息息相关,也更取决于如何“观看”苦难。在最新出版的《旁观者:观看他者之痛如何转化为社会团结》(以下简称《旁观者》)一书中,蔻利拉奇梳理了人道主义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媒介更迭而产生的变化,进而讨论在人们不再相信宏大叙事的今天,如何…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我的行业没了,我该怎么办?放下对“光明未来”的期许,我们是否可以过好现在? 【本期介绍】 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渐渐接受一个事实,在高速发展30年后,我们迎来了停滞和萧条。未来不再是光明和美好的,甚至某些层面上可能会戛然而止。于是,一个新问题摆在了年轻人面前:如果我的行业没了,我该怎么办?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怎么处理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在优酷人文的人物访谈节目「众声」中,主持人蔡康永说,以前他很希望通过人物访谈让观众成为“更好的人”,而现在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好过”一些。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生活,放下对“光明未来”的期许,我们是否可以过好现在?如果放下“成为更好的人”的执念,怎么让自己“好过”一些? 编辑部的Lisa和阳少,邀请了两位朋友颜和、Liko来聊这个话题,缘起是她们去年采写过…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聂日明老师聊了聊青年就业难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本期介绍】 近日,青年就业问题再次引发热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 4 月份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达到了 20.4%,超过了去年 7 月的 19.9%。与此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3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1158 万,在去年首次突破千万达到 1076 万之后又创新高。6、7 月份伴随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青年调查失业率很可能还会更高。而过去几年受经济影响,很多企业的校招名额都在减少,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现象。 从十几年前的“蚁族”到今天的“孔乙己”,青年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青年就业问题的凸显,除了找不到工作之外,也表现为很多隐形的就业难中,例如考研、考公的竞争越来越激…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经济学家陆铭聊了聊在“逃离北上广”和“回笼漂”之间,年轻人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本期介绍】 近来有媒体报道,一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又回到了曾经打拼过的大城市,这被称为“回笼漂”。在厌倦了大城市的高压与快节奏以后,他们发现家乡或小城也不如想象中的安逸与单纯,进而选择重新北上或南下,但去往大城还是小城?同样的疑问仍悬在许多人心头。 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陆铭在他过去出版的两本著作中给出了答案:普遍的趋势里,年轻人终究是要去往大城市的,但我们还有诸多治理问题和观念问题亟待澄清。在《大国大城》里,他指出了中国的城市问题不在于“大”,相反,无论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的目前都还不够“大”;而在去年出版的《向心城市》中,他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并为今后城市的治理方向提出了三个关键词:活力,宜居与和谐。 过…
  continue reading
 
三位女儿一起聊了聊我们在母女关系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我们是如何去理解「母亲」这个角色的。 【本期介绍】 在今年的母亲节,我们选择聊一聊「母女关系」这个话题。作为女儿,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初入社会,我们也到了可以选择成为母亲的年纪。与此同时,在这个年纪,我们的母亲也开始逐渐退休、衰老、进入更年期。在这个阶段,关于「母女关系」的思考开始与青春期有了不同。 这几年,「母职」成为了一个时常在大众讨论中出现的词汇,也有更多的人也开始从女性主义的框架下去审视自己的母亲。无论,我们的母亲是传统的、还是开明的,当被置入这些框架时,她无论是作为一名「母亲」,还是作为一位「女性」似乎都是“不完美”的。当面临着婚姻、生子、择业的选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跟母亲以及原生家庭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当聊起生死观、金钱观和生活…
  continue reading
 
终于请到许子东老师啦~ “在无力和抑郁的表象之下,核心问题还是你选择做哪种读书人。” 青年节策划「落脚」 又到青年节,回顾过去一年有关青年的最热话题,从最难就业季到最低生育率,从迁徙与离散到孔乙己的长衫……我们决定谈谈与当下青年最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如何“落脚”。详情见下文海报。 【本期介绍】 青年节是个尴尬的节日,被两重话语统领。一重是爱国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一重是赞美新世代的消费主义话语。每到青年节,「问题青年」都希望先看见真实的青年处境,再谈理想的青年精神。 近几年,鲁迅文学成了年轻人表达的重要灵感来源,有人把鲁迅称为“梗圈祖师爷”,鲁迅小说中的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人物,也常被拿来比照当代青年的现实处境。 这期播客中,长期研究鲁迅文学、正在撰写《重读鲁迅》的许子东老师,从“孔乙己的…
  continue reading
 
从算命到发疯,我们不正常吗?编辑部小伙伴谈了谈这一年来我们所看到的青年处境、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和他们的问题。 【本期介绍】 马上是五月,今年的青年节有点让我们“头疼”。与前两年相比,如今好像生活正在回到如常的轨道上,但只见那些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锋利,像越挣扎就陷得越深的泥潭一样,难以脱逃。 讨论意义和价值感是奢侈的,因为生存和站稳脚跟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在录制这期播客之前,我们收集了很多来自听众和读者的提问,面对这些发问,我们感到无力,因为它们也是我们想问的问题,但我们也没有答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高兴看到这些问题,因为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需要勇气的。 开始这次聊天的时候,我们都不是很有信心。我们不希望再去定义或是概括什么是青年,只是想分享我们共同面临的处境,聊聊那些我们也参与其…
  continue reading
 
编辑部的小伙伴聊了聊我们遭遇过的校园霸凌。 【本期介绍】 在前不久,《黑暗荣耀2》的更新又引发了一系列有关校园霸凌的讨论。在这部电视剧里,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的女主化身复仇者,再次出现在了霸凌者面前。“黑化”后的女主让很多观众都大呼过瘾。作为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一员,片中女主被选择成为欺凌对象的经历,以及霸凌中带头者、簇拥者、旁观者的行为、反应都让离开校园一段时间的我们仍然感到十分熟悉与后怕。 这期节目,编辑部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聊了聊校园霸凌带给我们青春期的创伤,它是如何让我们对自我产生否定,对人际交往存有困惑,并且与原生家庭产生隔阂的。幸运的是,作为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的孩子,我们如今都顺利地长大了成人。当我们选择回顾这些成长道路上不愉快的回忆时,希望这些讲述与分享也能为那些仍然困在阴影之下的…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导演、作家周轶君,脱口秀演员、编剧颜怡、颜悦从《神谕女士》这本书出发,延展到我们作为创作者和女性的不同角色与身份,聊了聊关于女性的外貌焦虑、自我否定、出走与逃离、复杂的母女关系等话题。 【本期介绍】 在历史的河床里,女性一直在遭逢困境、奋力挣扎,她们经历苦难却一直保有天真。女性的困境,也是人性的困境。 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就开始书写女性,最为大家熟知的莫过于是《使女的故事》这部作品,但她至今已经出版了近 40 部小说,18 部诗集。 阿特伍德令人尤为佩服的一点是,她总是能够从平凡女性身上挖掘灵感,记录她们在现实生活空间的挫折,踟蹰挣扎的心理历程,尤其她对于女性在这个社会的生存和权利问题有着非常犀利的、批判性的视角。 《神谕女士》是阿特伍德最早的作品之一,…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青年学者余明锋、诗人胡桑,聊了聊「韩炳哲热」背后的原因,以及在人们对他的追捧中,有哪些思考的可能性被忽略了? 【本期介绍】 从四年前出版的《倦怠社会》中文版开始,韩炳哲在中文世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媒体频繁引用他的书籍,躺平、过劳、“丧”,当代青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人在社媒时代的孤独与迷失,种种现象似乎都能在他的思想中找到对应的诊断。 最新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妥协社会》则是唯一一本他写于疫情之后的书。以这本书为契机,我们同青年学者余明锋和诗人胡桑,聊了聊韩炳哲在中国“走红”的原因,以及用他的思想来解释当今的现实,有哪些精准之处,又有哪些水土不服的地方? 这期节目并不试图提供理解韩炳哲的标准答案(亦不存在),只是在人们愈发渴求用哲学来回答现实经验的今天,该如何从这些思想资源中生发出新的…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心理咨询师陈瑜、《真实生长》纪录片导演张琳一起聊了聊那些在青春期会出现的困惑与“成为”自我的重要性,探讨了面对这些困惑时,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如何去完成自我探索的实践。 【本期介绍】 本期播客由专注8~15岁青少年的贴身衣物品牌「likeuu」和「问题青年」联合策划。 过去三年,不论是正在学校读书的还是初步进入职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我们的选择变少了。“考个好学校就能找个好工作,就能过上令自己满意的生活”,这个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所灌输的信条,也开始遭到质疑和摒弃。 从考公的热潮、躺平的自嘲、到抑郁症等时代症候...... 一些人选择放弃“成为自己”,一些人坚持“成为自己”的探索,还有一些人在两者之间反复。但无论何种选择,在自我探索的实践中总是伴随着困惑与无助。 在当下,“成为自己”…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人物记者安小庆聊了聊我们共同身为女性和媒体领域的写作者,在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中痛苦、挣扎但同时温暖、收获的瞬间。 【本期介绍】 2020年春天,安小庆在一种普遍性的动荡和悲观氛围里,开始思索如果有一天不做记者这个职业了,是否还有未完成的但会感到特别遗憾的选题。她打开手机备忘录、电脑文档、或是随身的手记画出了几个题目,其中一个就是《半边天》和刘小样。次年的五月,《平原上的娜拉》一文发出后,震动了无数普通人的心。 但在刘小样的故事之外,安小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近乎有一半的时间在面对性别议题,描摹过许多美好、强大、丰富、 充满生命力的女性的故事,代驾司机、艾滋病人、生态移民、演员、商人、歌手、作家、逝去的女性......《在一搜自己的涉渡之舟》这篇自述中,我们能看到“不安”、“不忍”、“不甘心”…
  continue reading
 
当“他们只是孤独的动物”这句歌词脱口而出,忽闪忽现的彩色灯光亮起,混杂着电音的背景乐,房东的猫在《我们的民谣2022》舞台上唱着、舞动着,完成了一场据称是久违而紧张的演出。 这档节目也让许多观众体验了一把“爷青回”的感受。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民谣若隐若现地陪伴过一代人的成长,当过去的歌被重新唤起,也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更迭的记忆。 房东的猫的音乐曾成为过我们一代人的校园民谣,她们的歌陪伴了许多歌迷的高中、大学,甚至到初入社会的阶段。在去年九周年的纪念日时,粉丝、歌迷制作了一个视频讲述了 TA 们和房东的猫之间相互陪伴的故事。用小黑的话来说,能陪伴大家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是一件浪漫的事。当民谣穿越时光与地域,人们时不时捡起民谣,也是在探寻我们打开自己、打开世界的方式。 今年是“房东的猫”十周年…
  continue reading
 
Lisa和朋友储扬聊了聊他们在北京鼓楼这一带,从一些自然生长,到一些非自然消亡的记忆。 【本期介绍】 大约从2008年开始,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鼓楼”的意义不仅指向“历史遗迹”,更指向“青年文化”,《纽约时报》曾将这里戏称为“北京布鲁克林”。 这条北京老城中轴线的东南侧是鼓楼东大街,这里有著名的Livehouse:MAO。南边的南锣鼓巷聚集了一些有趣的咖啡馆、酒吧、餐馆和文创店。沿着南锣鼓巷南出口往东,张自忠路上是「愚公移山」,在那附近也有一些排练房。而鼓楼往东一站地的方家胡同和五道营,那里布满了创意小店和演出场所。 储扬在2008年于鼓楼东大街开店,名为「勺子家」,直到2013年离开北京。他见证了鼓楼一带的繁茂与凋敝,以及房价的成倍疯长。 Lisa和青年志从2009年起在鼓楼一代…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电影《兔子暴力》的导演申瑜,聊了聊母女关系,电影创作历程,以及悬疑片对她的启蒙。 【本期介绍】 在这个时代,我们期待看到怎样的女性影像?以女性为主题的本土电影、短片作品,正在不断被提及、提问和审视。其中,探讨东亚母女关系的作品也越来越多,《瀑布》、《春潮》、《柔情史》、《瞬息全宇宙》、《青春变形记》纷纷涌现于大银幕。 去年,编辑部为看到《兔子暴力》这部电影而感到惊喜。它将我们传统认知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置换,母亲任性自我,女儿反倒更隐忍包容。但这离现实的、切身的关于母女关系的生命经历并不遥远,女儿会渴望逃离母亲,又不自觉地对母亲产生保护欲;母亲也未必会成为女儿的天生守护者。同时,电影试图探讨社会对于弱者的暴力之间的转化,不同角色如何被原生家庭、社会阶层所边缘化,影片名“兔子暴力”赋予此极…
  continue reading
 
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的「某某某」小队成员们聊一聊他们的创作、经历与思考。 【本期介绍】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的舞台上,一支名叫「某某某」的喜剧小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他们的喜剧作品总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比如,在初舞台《排练疯云》表演中,他们的作品就再现了平日我们在线上会议中也会经常遇到网络延迟、啸叫、网络卡顿等尴尬问题。后续作品中,追星、爱情、死亡……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往往也会在他们的作品中被演绎出一些全新的样貌。 仔细回看「某某某」的作品,你会发现它们总是跟“遗憾”有关:比赛报名失败的遗憾、看不了演唱会的遗憾、和爱人分开的遗憾、挽救病重的家人失败的遗憾……然而,这些沉重的“遗憾”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能遇见种种温暖的“奇迹”,最终画上一个好笑又圆满的结局。这也让我们不…
  continue reading
 
和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师张秋子从文学出发,聊一聊意义感、发疯文学与权力的博弈。 【本期介绍】 这几年,我与身边的朋友都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转向。以往,当对人生意义、当下处境产生困惑时,我们会更依赖于一些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去理解、阐释和编码我们的人生。但许多理论与知识,在这几年的动荡与不确定性面前,似乎渐渐变得无力与遥远起来。 相反,文学作为一种记录和见证,似乎无论处于何种当下,都能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些现实世界的观照,或者收获一种实在的慰藉。这同样是在翻阅《堂吉诃德的眼镜:小说细读十二讲》时的感受,作者张秋子通过意义感、自欺与不自知、道德、日常等关键词,串联起精彩的文本,用文学打开了那些“只要我们活过、爱过、憎恨过、年轻过就无法绕过的主题”。 「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媒体人、作家郭玉洁聊了聊虚构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与我们和现实社会的关系。 【本期介绍】 在层层现实挤压我们生活的当下,我们似乎能在文学作品中获得些许慰藉与清醒。在我们关注小花梅事件时,从《祝福》中祥林嫂“不肯依”的一段得到了安慰;在被疫情肆虐的时代,我们在《失明症漫记》中反思无视苦难的危险;在女性生育权利被褫夺的时候,我们通过《使女的故事》去讽刺女性在面对的困境。 虚构文学就像是一个为摆渡人停留的靠岸,它能容纳我们在非虚构写作、媒体写作中无法承载的、溢出的那一部分,同时我们能在文学中抵达对世界、对真实的认识,又或是瞥见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或是无法述说清楚的感受和生活。 我们好奇,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记者与非虚构作家,转向虚构写作?阅读文学与小说,是否是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责任的逃避?文学对于女…
  continue reading
 
和万玛才旦漫谈创作与表达、家乡与身份认同等等当下年轻人可能感到困惑的问题。 【本期介绍】 在导演这个身份之外,万玛才旦同时也是一位作家、翻译家。在很早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藏语、汉语的双语写作。本期播客便是基于万玛老师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故事只讲了一半》的一期漫谈。 在播客的前半部分我们聊到了创作与表达。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哪?如何保持高度活跃的创作想象力?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地进行小说和电影的创作?作为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两代人,我们还和万马老师交流了不同的时代塑造出的不同的创作者气质与特点。“家乡”同样是万玛才旦创作的一大核心,在本期播客的后半部分,我们从对藏区的印象,聊到了方言创作的流行、家乡的景观化与同质化。当方言创作走向大众的荧屏会遭遇什么问题?作为创作者,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家乡的变化?…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历史学者王笛一起,聊了聊日常生活与市民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微观史学在当下对个体的意义。 【本期介绍】 在历史学者王笛眼中,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亚于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 王笛的微观史研究,关注历史中流动的日常生活与具体的人。就像他在《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开头描绘的那样,一个成都人在1900年的第一个清晨是怎么度过的?如何去打豆浆吃早餐,同街头小贩擦肩而过,随后又涌向茶馆谈天说地……尽管彼时外部环境风起云涌,但在茶馆,仿佛一切如常。 王笛的新书《碌碌有为:微观历史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于本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相比于以往专著,这本书更像一本教材,或者说是中国市民社会的历史百科全书。对于习惯了用宏观视角看历史的我们来说,王笛的书总能提供微观与异质的视角。 以…
  continue reading
 
和全职公益人zebra聊聊她看到的公益现场以及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公益项目中去。 【本期介绍】 去年一个偶然的契机,zebra体验了一番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的日常生活。朋友在一次出差时,将小孩委托给她照看。每天,zebra需要负责孩子的幼儿园接送、吃饭、睡觉、洗澡、换衣服、睡前活动等等琐事。在带小孩同时操持工作的第三天,她就陷入了彻底的崩溃。这段经历让zebra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能为女性、母亲,尤其是有着独自抚养孩子事实的职业女性提供怎样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便是《妈妈的愿望——独抚母亲圆梦计划》公益项目的起源。 作为一名全职的公益人,zebra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关注并活跃在农村女性相关公益议题的第一线。但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zebra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有许多纹身,总爱穿着鲜艳的服饰,这又似…
  continue reading
 
编辑部的朋友们一起聊了聊这一年来,我们关于工作的新观察与新感悟。 【本期介绍】 本期播客由知名国货美妆品牌【珀莱雅】和【问题青年】共同联合策划。 2022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在文化作品中,无论是美剧《人生切割术》描述的“割裂”景象,还是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提出的“狗屁工作”一词,似乎都能在当下的现实中得到映证。而在现实的故事里,我们经历了“最难毕业季”,经历了公司破产倒闭、集体裁员减薪的浪潮。在不确定成为一种确定的未来面前,打工人们像是不断在做“仰卧起坐”,循环着一遍遍躺平又一次次卷起的过程。 我们好奇于,如今再次提起“工作”一词,打工人们将抱以怎样的情绪,又有哪些新的职场现象正在发生?在当下再提工作的意义感与选择权,是否已经成为了一句“玩笑话”?本期播客,编辑部的几位伙伴…
  continue reading
 
一个青年创作者如何回应这个坏消息不断的时代,并在其中自处的。 【本期介绍】 我和王大卫相识于今年三月,当时我正忙着策划一期关于乌克兰历史的节目,想找熟悉乌克兰文学的朋友取经,Lisa向我介绍了大卫,说他的职业是一名说唱歌手。 我喜欢说唱。但在关注了大卫的社交动态后,更加吸引我的,是他日常的表达——动辄千字以上的长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社会热点、宏大命题与艺术哲学的批判与思考,那种说话的方式,有点像2010年前后混迹于天涯、豆瓣的文艺青年:不惮于自我暴露,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亦不懂克制溢出的情感。正是这种未经规训的语言,让大卫像是从过去某个幕布中走出来的人,偶尔显得错位与唐突,但带来更多的是让我羞于承认的自由与浪漫。 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聊聊。 九月,大卫发布了他的新单曲《我比昨天更自由了》…
  continue reading
 
和 Patagonia 中国大陆区负责人Roger聊聊这个品牌的环保历程,以及我们从哪里寻找希望? 【本期介绍】 9月15日,一则消息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户外运动品牌Patagonia的创始人 Yvon Chouinard 宣布“地球将是我们唯一的股东”。他将放弃价值30亿美元的公司所有权,转让给一家信托和一家非营利组织,并将再投资于生意所创造的利润用来应对气候危机。 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Yvon附上了一封公开信,他写道:““我们不会从大自然中榨取资源,再把它转化为投资者的财富。我们选择用Patagonia来创造财富,来保护所有财富的来源(也就是地球)。” 多数人都对Yvon的决策表达了赞许与尊敬,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传奇”品牌的好奇。在自然灾害频发的这几年里,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与自…
  continue reading
 
在「JUSTREAD! 夏日读书月」的直播活动中,我们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钧鹏老师,一起聊了聊一本关于“保安”的新书:《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 【本期介绍】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来自门卫的“灵魂三问”。他们出现在小区、写字楼和商场的大门,身穿统一的制服,好像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站/坐在那儿,例行问一些问题,然后无所事事地玩着手机。 然而,我们并不了解一个门卫的一天究竟是如何度过的,这种不了解来自于过分“熟悉”后的忽视,相反,门卫对住户的了解往往远超他们的想象。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室」出品的新书《寻找门卫:一个隐蔽的社交世界》中,作者彼得·比尔曼敏锐地发现并总结了这一张力:门卫和住户的空间距离如此接近,但社会距离又如…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身在成都的sisi、翻电主播李厚辰,聊了聊发生在成都和上海的事,以及在此地此刻,关注、理解并发声的意义是什么? 【本期介绍】 这期播客录制于9月13日,也就是中秋结束后的第一天,当时成都的很多地区还处于静默,于是我和身在成都、被封控在家的朋友sisi,还有翻转电台的主播李厚辰一起,聊了聊过去两周,成都的情况,以及和上海相比,有哪些相似和区别,更重要的是,面对随时可能来的下一次,作为普通人,能具体做些什么。很巧的是,我们三个都是四川人,我是在自贡出生,深圳长大,sisi和小李老师则在成都和德阳度过了更长的时间,所以这也是关于家乡的一次的聊天。 录制完后两天,成都解封了,当天很多人都在庆祝解封,说什么成都的烟火气又回来了。其实可以理解,相比于封控,解封多少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无法理…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进食障碍科普行动者沁文还有王饱饱创始人 Jenny 聊了聊各自经历过的饮食焦虑,以及人、社会、商业和食物之间的紧张关系。 【本期介绍】 不吃晚饭、少吃主食、多吃蛋白……这一套身材管理的饮食模版是否也是你曾选择过的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进食的主要需求不再指向果腹,相比获取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我们更希望控制过多的能量摄入,避免脂肪在我们的小腹堆积成一圈圈赘肉。 一个冰淇淋甜筒,一顿火锅,一份炸鸡啤酒,都可能成为“罪恶之源”,在获得美味的快乐和快乐退却后的负罪之间,我们循环往复地徘徊。我们在“吃”这件事上的焦虑程度,让人不禁怀疑“吃还是不吃”是否已经超越“生存还是毁灭”,成为当今最重大的哲学命题? 面对食物的复杂情绪,在社会文化对“美”的规训和家庭、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continue reading
 
我们跟随自然写作者苏娅的描述,重温着森林的光线湿度与气息。 “薄暮时分,雀鹰总会来到我的身边,像一句明明就要说出口却再也记不得的话语。” ——[英]J.A.贝克《游隼》 【本期介绍】 在这期节目中,Lisa和她在大理结识的朋友,自然写作者苏娅,一起聊了聊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有了新的理解后,该如何纠正自己的行为与欲望。从她这十年来发现自然、并逐渐加深与自然的链接开始。 苏娅是昆明人,十年前辞去了在北京的媒体工作,定居大理。五年前她写了一本书《六:一个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与爱情》(以下简称“六”),记录了一位在大理做自然农耕的日本人的故事,目前她正在进行新的自然写作。 在大理,苏娅带着Lisa重新上了一遍自然课,她能识别徒步途中出现的大部分植物、动物的名字、拂过脸上风的走向与方位,也能发现转瞬…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两位都曾勇敢「出走」过的年轻人聊了聊在下沉的时代,如何拥有抵抗社会时钟的勇气,如何给自己勇敢的机会? 【本期介绍】 毫无疑问,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安全”似乎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最高价值。上期播客《一次生活里的小小反叛,使得你成为你自己》评论区有读者留言到,“一次辗转各地的远途旅行竟然是对当下生活的最大反叛。”令人不免苦笑,那些寻常之事竟也成为值得惊讶的行动。 也有人在评论区提问,“如何区分勇气、鲁莽与固执?”似乎正因经历这一切的年纪,谁也不能未卜先知地给现状下判断,因而时刻需要怀揣着这种犹疑与不安,反复质问自己,反复确认自己走在“想要”的路上,自己的行动是勇敢而不是过度与任性。 本期播客,我们和两位同样年轻的朋友聊了聊她们的勇气。一位是去年6月有过一次专访的185同学,她的…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一些青年朋友聊了聊,在不确定生活中,那些需要被反复重提的勇气。 【本期介绍】 近年来考公考研人数再创新高,流量明星纷纷涌入体制内,青年群体主动接受“相亲局”,社交媒体上开始崇尚“局里局气”“厅里厅气”,这些转向都反映出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上岸”成为高频词,考研上岸,出国上岸,求职上岸,好像整代人在日复一日的捶打之下都丧失了叛逆的气质,全部想要挤上安全而温暖的岸边,谁也不愿待在冰冷的现实水域里。 我们都失去勇气了吗?为什么要在当下重提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和过去我们不断再探讨的勇气又有什么不同? 在《我们还能勇敢吗:谈毕业及大学生活》这期播客中,袁长庚老师谈到人需要被浪费和被投入,需要烧过一遍以后,才能够对自己有所确信。让自己去燃烧、去浪费,也是让自己脱离保护膜的勇气。 在问题青年的第二期…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贫穷的质感》作者王梆,联系当下年轻人窘迫的境遇和残酷的现实,聊了聊为什么我们需要看见贫穷?讨论贫穷和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行动与共情? 【本期介绍】 许多人说,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隐喻着人们对现实步步紧逼的残酷是真实可感的。“下一个裁员的会是我吗?”“我究竟要存多少钱,才能够感到安全?”“我凭什么要过这样不堪的生活?”“我不想在这生活了,还可以跑到哪里去?”人们从岌岌可危的处境中觉察恐惧,甚至感到愤怒,在行动上也以安稳为准,越来越趋于保守。 贫穷并不是一个如此遥远的话题,就如当下,人人与窘迫的情境仅有一线之隔。曾经作为记者的作家王梆,在 2010 年时飞往伦敦。她枕着沉重的行李箱,住在天花板发着霉的廉租房里,顶着贫穷的异馊,开始思忖并琢磨着“贫…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和大学教师袁长庚、毕业生袜子,探讨了在这个 “最难毕业季”,年轻人为何感到痛苦,老师、学校以及社会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以及面对一种新的常态,我们应该如何渡过大学生活? 【本期问题青年】 袁长庚 | 大学教师,人类学青年学者 袜子 | 大学毕业生 【本期主播】 Lisa | 问题青年主播 【本期介绍】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同比增加了167万,同时,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伴随着教培、房地产包括互联网行业寒冬的来临,今年的高校毕业季被媒体称作名副其实的最难就业季。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考研、考公考编、找工作还是出国留学,每一条出路似乎都比过去要困难。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当我们从宏观的层面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往往感到无力甚至绝望。因此,出于一…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