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ciousness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一档「让我们认识到那些我们以为此时此刻与我们生活需求没有关联的东西其实和我们紧密相关」的中文播客。也欢迎你在微信或微博上搜索“双重意识”找到我们,并给我们留言和我们互动。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凌尧。凌尧目前是密歇根大学的信息学院的博士后,他研究的的方向是计算社会科学。 我们对于灾害的记忆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的被刷新。灾害的发生切实的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社交媒体往往成为了灾害中人们第一时间交流,互助,思考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所记录下来的数据也可以成为机构和组织进行灾害管理和救援的重要信息途径。灾害管理包含哪些方面?社交媒体可以从哪些角度辅助灾害的管理和评估?和传统方法相比,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灾害管理又有哪些利弊? 从灾害管理的目的与内容开始,凌尧在本期的节目中从计算社会科学的角度讨论了灾害中社交媒体上信息传播的趋势,社交媒体信息在灾害管理中的角色,以及利用社交媒体信息进行灾害管理的局限性。 本期嘉宾 李凌尧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1:12…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外码师傅。外码师傅在北美读人类学的博士项目,她研究的的方向是医学人类学。 医学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中小到作息起居大到生老病死的决定,无疑不体现着我们对身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理解。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医学与生命的理解?我们被“科普”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式在何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何种程度上是科学?当治疗疾病的药物作为商品流通时,商业模式的全球化又如何影响了我们对于药物与治疗的理解? 从文化与科学的关系开始,外码师傅在本期的节目中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讨论了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医药生产及推广的过程,以及这样的过程如何利用并重塑了我们对疾病的文化理解。 本期嘉宾 外码师傅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1:01 什么是医学人类学? 03:05 人…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段泽宁。泽宁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众传播学博士生,他的工作使用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新兴媒介算法的影响及争议事件中的公共舆论。 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冲浪时,和我们产生互动的用户可能不仅仅包括网线另一端的网友,还包括社交机器人。一方面,社交机器人虽然不像聊天机器人一样能够进行对话,他们作为社交平台用户也能提供有用的服务,比如更新天气信息、体育比分。另一方面,一部分社交机器人又常常以“水军”、“僵尸号”等名字被大家熟知。社交机器人改变了社交平台的运行逻辑吗?我们如何从真实用户中辨别社交机器人?当真人用户和社交机器人产生互动时,社交机器人如何参与和塑造公共舆论?我们如何得知社交平台所反映的公众舆论代表了谁?社交机器人的言论是否是真舆论的一部分? 从社交机器人账…
  continue reading
 
上次「市场参与权力分配:经济学如何解释男女不平等?」这期节目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积极的反馈。这次我们给大家带来这一solo系列的新一期节目。我们的主播兰亚青,将从上学期的一节课说起,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国家”这个概念。 “国家”是一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念,然而“国家”到底是什么?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一个决策单位?一个行动者?科技,工具,环境会对国家的形成有什么用的影响?税收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税收方式各不相同? 如今国际社会的讨论中,国家的强大与否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当我们说一个国家力量强大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意思?而又是什么导致了有些国家强大?有些国家弱小?这些经典的关于国家建构的理论对我们现代国家能力的建构有什么样的启示,又存在什么样的局限性? 本期嘉宾 …
  continue reading
 
朋友们,又是一年新年好啊~ 最近收到了很多朋友们的关心,询问我们双重意识的近况。在这里给大家报个平安,我们还在!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断断续续的更新了19期节目,探索了很多新话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对节目以及节目外的生活也有了很多新的反思。到了年底,我们仨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聊聊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感谢朋友们过去一年的陪伴,新的一年请大家期待双重意识新的探索~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1:00 断更的原因;我们有更新的压力吗? 03:40 2021年的播客体验中最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08:00 对于学术和生活的关系的反思 13:30 知识体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15:10 博士学生的身份危机:方向感与学科边界 21:00 今年达到我们的目标了吗? 23:40 下一年的目标是在播客内容中加…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麻博洋。博洋是杜克大学人类学的博士学生,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在非洲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参与到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从铁路,港口到水利工程。从宏观角度看,这背后是利好的政策,是迅速发展的中非关系。而当我们把镜头聚焦,这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一纸纸复杂的工程合同,以及中资企业进入非洲后与当地居民产生的复杂社会关系。中国在非洲的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中资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外派非洲的中资企业员工与当地人有什么样的互动?在基建工程的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样社会关系的博弈? 从在卢旺达做田野调查的经历开始,博洋和我们在本期节目中从人类学研究的角度讨论了基础设施在非洲…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徐开阳。开阳是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学生,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电影和媒介文化。 随着近期北京环球影城的正式开园,大众对于主题乐园、影视城这一类娱乐场所的分享与讨论热度不减。作为游客,我们沉浸式游览影视城时获得的快感从何而来?环球影城又和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影视城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除了游客,影城中的工作人员、影城周边的服务人员以及在横店“追梦”的群众演员群体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如何被影城所营造的“超现实”影响?自媒体、短视频又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结合在横店做群演和采访调查的亲身经历,开阳和我们在本期节目中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剖析影城给游客带来的“超现实”体验,以及横店群演们在“超现实”的生活体验之外的复杂生存现实。 本期嘉宾 徐开阳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唐凌。唐凌是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博士后,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研究学院,研究领域包括数字研究、性别研究、感官民族志、公共社会学、中国研究。 在有关吴亦凡“选妃”、阿里巴巴员工性侵、钱枫强奸等社会事件的舆论中,“性资本”和“性交易”成为了关键词。“性资本”指的是什么?如果女性能够通过“性”获得社会资源,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吗?以应酬、酒局为背景的职场社交中,为什么“性”能够成为进行交易的媒介?为什么说性侵不仅仅关乎性?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关系”文化。当公、私界限不清晰时,应酬与酒局中的私人交往将会影响商业合作的结果,也会给女性从业者带来困扰。如何理解“关系”中女性的处境?女性在职场中又如何处理“关系”?即使男性也会反感酒桌文化,为什么说酒桌文化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本…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徐忆和王一鸥。徐忆毕业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设计与建造硕士项目,在她的毕业项目中通过设计游乐场进行社区营造。王一鸥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项目的硕士候选人,在她的最新项目“the Moving Maze”移动迷宫中探索建筑的游戏机制。 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某种建筑当中,从住宅到地铁站,从剧院到体育场。我们如何理解建筑所创造的空间?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如何定位自己?他们所设计的建筑又如何反映了我们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设想?如果一个建筑设计不能够被实现,那它的意义在哪里? 徐忆和一鸥的项目分别展示了建筑在满足实用功能之外的更多可能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更多人在什么空间中从事什么活动的选择。为什么说游乐场和迷宫是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们如何建立自组织?物…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的主播兰亚青,也是本期节目的嘉宾,将介绍自己的研究和兴趣,从性别的政治经济角度解读经典学术研究,解读父权制是什么、性别差异为什么会导致男女权力不平等等问题。兰亚青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博士学生,研究兴趣包括中国与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 近日离婚纠纷案件中,全职家庭主妇离婚获5万家务劳动补偿相关新闻或许展示了以法律形式承认家务劳动价值的可能。而"家庭劳动补偿"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某种对于家庭内部与社会中权力与劳动分配的理解之上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权力是什么?性别差异如何造成权力不平等?为什么在市场中,同样作为劳动者的女性的平均收入比男性低?雇佣歧视如何加剧机会、收入、权力的不平等?经济学的视角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在市场和婚姻中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分配?…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葛亮@自闭阿凉。葛亮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专业的博士候选人,研究耽美文化中的性/别,身体和欲望。 最近多所大学关注性少数群体的微信账号被屏蔽一事使性与性别话题又一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观点的冲突非常明显。在一些观点中,性少数群体被认为是病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性少数群体的态度也不应该被公开表达和宣传。这样的观点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对于社会中的多数和少数的理解?性别常常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但这种性别概念的区分是否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讨论呢? 性少数个体在社会中并不只具有性与性别的身份,而是多个社会身份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阶级、地域、宗教和外貌。这些不同维度的、相互交织和重叠的身份既可能带来更多权力,也可能带来更多歧视。性少数并…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陈天鹰。天鹰是卡内基梅隆大学人机交互学院的博士学生,研究兴趣包括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网络安全、数字隐私。 从单机游戏到大型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不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方式,更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在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操作体验之外,电子游戏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游戏又如何经过研究者的巧妙设计可以成为增强玩家网络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系列新的交互方式也为游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些技术又为游戏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新的契机? 从对游戏设计和玩家社区的观察开始,天鹰在本期节目中和我们聊到了他作为游戏研究者、设计者和玩家的三重身份对游戏的观察与反思。 本期嘉宾 陈天鹰 http://www.tiany…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葛亮@自闭阿凉 和 王宁馨 @盛夏几口莲。葛亮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专业的博士候选人,研究耽美文化中的性/别,身体和欲望。宁馨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文化、媒体和创意产业专业的博士候选人,也是双重意识的第一位返场嘉宾,她在第十九期节目中和我们聊到了粉丝社群内部的权力结构及其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关系。 观众在观看影视剧和娱乐节目时“磕CP”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与磕CP相关的耽改剧、泥塑等话题也越来越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CP”即coupling,指把两个角色或真人进行配对。从选秀节目到耽改剧中的CP,当女性观众在磕CP时磕的是什么?为什么想象男性之间的爱情是对女性有吸引力的?如果说阅读和创作耽美小说为女性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自由在何处?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柯紫。柯紫是播客节目「日知录」的主播,也是交叉学科资源经济学的学术工作者。作为参与学术传播的两档播客节目,我们一起讨论了科学传播、科学研究、做播客节目的心得体会。 本期嘉宾 柯紫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0:50 「日知录」/「双重意识」介绍 共同的交叉学科经历 06:45 复杂的说话方式不利于科普 08:45 听众对科普节目的预期vs我们呈现的“科普” “我们可能更加关注知识的生产” 13:00 科普的一部分责任也在接受者身上吗? “希望听众更多地讨论节目中的观点” 19:10 科学家也是人 20:40 值得做科普的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知识是有知识结构、预测能力的” 25:00 文vs理科所理解的“科学”的不同 29:00 不强调实验的社会科学如…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王宁馨 @盛夏几口莲。宁馨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博士生,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她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粉丝社群内部的权力结构及其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关系。 饭圈文化在近年来总是容易成为娱乐新闻的焦点,我们三个也在关注日常文娱节目时对此现象感到十分好奇。在“路人”眼里似乎缺少理智的追星现象到底应该如何被理解?粉丝做的每一个决定背后能够自洽的逻辑是什么?粉丝行为与偶像事业是如何紧密挂钩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粉丝对于”偶像“的二次创作/解读?社群内部的权力结构又是怎样被建立、摇动以及稳固的? 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粉丝社群的出现和建立,作为一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否能够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构成威胁?粉丝圈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又是什么? 在这一期里,我们…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陈昶羽。昶羽是纽约大学东亚系的博士学生,研究兴趣包括后殖民理论、华语影视与文本、身份认同。 从流行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到时事新闻报道中的中国立场和态度,这些叙述中都或多或少暗含着一种对中国形象的描绘或者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想象?这种形象又怎样与中国历史、历史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相关? 虽然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构成,但因为我们终究不是历史中的人,只能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对历史的分析和对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解也常常依赖于某种历史想象。我们作为“东方”试图去理解的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想象。为什么说这种历史想象是以线性史观作为支撑的?在线性史观下,后发现代性国家与先发现代性国家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超越先发现代性国家?如果不可能有真正的超越,我们又如何突破…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黄宇翔。黄宇翔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的博士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代谢。他也是科学新媒体"知识分子"的撰稿人,目前正在创作《科研外史》,一部以科学史为主题,以武侠为风格的非虚构文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生物科研的江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黄宇翔看来,生物化学法和遗传学法分别对应降龙十八掌、掷暗器这样的绝顶武功?如果科研史是一部武侠小说,它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果说做研究也是修行,研究者以什么为目标、如何理解自己的角色? 在广为人知的科学结论背后往往是无数次失败的经历,而这些探索的过程恰恰构成了科学的基石。为什么这些经历值得被记录、为什么科普写作是重要的?在传递事实信息之外,科普写作又如何传递知识? 从高中生物与生物学研究…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姜安祺。姜安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神经科学、空间记忆。 我们的大脑进行着许多复杂活动,空间记忆是其中一种。大脑如何创建认知地图?我们如何把地图二维平面上的城市楼房和道路的分布转换为环境讯息和空间方位?小鼠如何在迷宫里找到食物?我们通过看地图而认路、熟悉城市的地理规划的过程就需要空间记忆。海马体又如何参与空间记忆的生成与处理? 从海马体研究讲起,姜安祺和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聊到了空间学习、小鼠实验、训狗、神经科学方法论等话题。 本期嘉宾 姜安祺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0:00 嘉宾邀请广告 01:47 嘉宾自我介绍 “我们实验室用小鼠来学习海马体是如何用进行空间学习的研究” 空间学习:“我们如何记住自己在哪里、如何规划路线” 03:00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晨鹭和璐珊。晨鹭是天津医科大学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学生,研究方向是老年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机制。璐珊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剂学的在读博士学生,主要方向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靶向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常常被称为“老年痴呆”。但只有老年人才有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吗?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是什么?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种不可逆、无法被根治的疾病,我们如何进行早期筛查?随着病程的发展,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诊断非常困难,目前也没有可靠的诊断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如何找到治疗疾病的靶点、研发药物?药物开发的过程又是什么样的?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中,我们如何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长辈?作为年轻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吴桑。吴桑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Tepper商学院会计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是会计信息结构和经济激励。 会计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实用”的技术,从审计到税收等很多情境下都需要会计学知识和职业人才帮助公司、个人完成投资等操作。但在实用之外,会计学为什么也是一门被教授、研究的学科呢?博士阶段的会计学研究和本科阶段的教育有什么不同?上市公司在准备财务报表时应该遵循哪些准则?这些准则又会如何影响公司、投资者的决策?在理解会计准则的作用之后,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个人投资? 从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讲起,吴桑和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聊到了会计准则、服务对象、会计学的目的等话题。 本期嘉宾 吴桑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0:35 嘉宾介绍 01:00 什么是财报? 04:00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常亮。常亮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是癌症新药研发。 癌症为什么难以治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一种能够被使用的药物从被研发到被生产必须经历什么过程?小白鼠在药物研发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研究者为什么选择小白鼠代替人类进行实验?从研究器材到资金投入,新药研发到底有多贵?学术界的新药研发和业界的药厂如何合作?资本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抗癌新药为什么价格居高不下? 由关于癌症新药的研究讲起,常亮和我们在这节目中聊到了癌症相关研究的困难、资金投入、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政府投入等话题。 本期嘉宾 常亮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2:00 对癌症研究兴趣的开端 06:30 癌症新药研发的难点 “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人的正常的细胞” “…
  continue reading
 
这是一期「越烤越糊」和「双重意识」的串台节目。“严肃”的「双重意识」加入到了越烤越糊「越烤越糊」的“乱炖”。 “万事开头难”,我们和两位主播烤芬和虎头聊了聊我们为什么想做播客?如何选取节目主题?我们如何定位自己的播客?我们对作为一种音频媒介的播客又有什么思考?从互夸到互相采访,在插科打诨之外,我们互相分享了很多有关制作、收听播客的体验。 结尾有彩蛋哦! 本期嘉宾 烤芬、虎头 内容提要+精彩预告 01:30 为什么会有这期节目? 03:30 做播客的动力? 06:00 播客音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声音的陪伴性 12:00 主播的播客收听体验 17:55 如何选取播客节目主题? 24:00 如何理解critical thinking/“批判”? 29:20 音频媒介的特殊性:记录情感、记录体验、记…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嘉音。嘉音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是工业管理心理学。 最近一系列的「拼多多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在这些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关于加班文化、996、工作的意义等话题讨论之外,我们也需要问:这种被拼多多、华为等企业奉行的「狼性文化」、「加班文化」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的方式吗?如果不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企业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这些方式又如何影响员工的其它工作行为?嘉音关于午睡的研究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 我们找工作时所接受的「性格测试」和工作中的「绩效考核」则常常反映了企业对于员工能力的期待。公司又如何理解我们性格测试的结果?我们的能力如何被绩效考核衡量?从工业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司能够通过什么方式使员工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打工人”…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裴嘉欣。嘉欣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的博士学生,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社会科学和计算语言学。 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阿瑟·亚伦(Arthur Aron)等人发现,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彼此询问一些相对比较亲密的问题而快速升温。这些问题和其他的普通聊天中的问题有什么差异?我们如何理解这种差异?而更近一步地,语言究竟承载着怎样的社会和人际功能,人们如何通过语言建立身份认同,又为何会产生误解与冲突?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从嘉欣最近的一项关于语言亲密度(intimacy in language) 的研究开始,试图从计算社会科学和计算语言学的视角探讨关于人际互动,社会约束以及身份认同的一些话题。 如果大家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计算社会科学的科研生活及体会,欢迎大家关注嘉欣的微信公众…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林诗琦。诗琦是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比较文学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和媒体文化、政治理论、关怀伦理学、翻译研究和城市研究。在博士阶段,诗琦研究中国新媒体所呈现的记录文化,包括非虚构写作、电影、科幻小说、流行音乐和社交媒体。 近三十年的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而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方方面面的变化。在社会急速变革的时候,文学、电影、虚构、非虚构等作品如何记录这些变化?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关怀和“我”面对相似问题的人?种种媒介形式,包括非虚构写作,是其中的一个尝试。但非虚构一定意味着真实吗?我们如何理解作为一种社会性书写的非虚构作品,如何理解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虚构作品又怎样记录社会现实,与非虚构作品有什么不同?诗…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是一个“年终总结”。我们想通过这期「感谢特辑」向支持和帮助这档播客节目成长的人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同时也记录我们从计划到制作播客的这半年中的成长感悟。我们期待和大家交流经验、收到更多的反馈和建议。我们会继续加油的~! 内容提要 00:37 感谢特辑介绍 “能够和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一起做像播客这样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很幸福。合作原来可以这么快乐。” “感谢大家让我们拥有这么宝贵的生命体验。” 02:13 幕后故事:我们的成长 “发刊词那一期我们每一句都要录上好几遍,七八分钟的节目我们录了一个小时。” 05:40 期待更多来自大家的反馈 “制作节目的其中一个初衷是希望能激发起大家的讨论,所以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的声音我们都非常愿意看到,也希望能积极的和大家互动与对话。” “非常感谢大家能抽出时…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Tom。Tom现在在一所北美大学读计算机科学博士,本科学习数学和哲学双专业。他的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也对科技哲学感兴趣。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已经从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些算法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也不断浮现:我们希望这些算法在何种程度参与、塑造我们的个人、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我们作为由算法开发的产品的使用者,也常常是训练、开发这些算法所需要的数据的生产者。但我们拥有我们所生产的(即使是个人隐私的)数据吗?是用户还是平台获得对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和处置权?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又将如何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而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作为机器学习领域中的研究者,Tom有一些关于数据所有权的思考,和一些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将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理…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Aaron。Aaron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获得信息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内容审核、社会计算、网络社区和人机交互。 社交平台承载着很多信息和观点,其中一些会包含有危害的内容或者谣言。这些内容不仅需要用户来甄别,更需要平台来审核、监管。内容审核是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方向的新型领域,作为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者,Aaron从社会角度出发,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聚焦内容审核和平台监管隐藏在决策后面的逻辑和考量:什么内容需要被审核?平台如何实现监管?平台需要差异性地对不同的群体、国家或地区进行监管吗?在平台制定监管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平台又如何理解同时作为被服务对象和被监管对象的用户?从Aaron的研究开始,我们在这期节目中和他聊到了社交网络偏见、平台提供的服务、…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李若昱。李若昱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系的二年级博士学生。她曾经在广州小北的外贸大厦做田野调查,在她的大学毕业论文中,以此为介入点分析中非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人穿梭于祖国和广州,甚至在广州定居,在中国做贸易、寻找生意机会。在广州,小北路周边几公里形成了非洲和来自各国人的社区,也创造了“外国人”和“本地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个空间下,“外来者”的概念可能发生了倒置:一个“广州本地人”会是小北的非洲人社区的“外来者”,而在广州的非洲人也是中国的“外来者”。作为研究者、外来者的若昱如何在广州的外贸大厦中开始她的田野学习和调查?在广州的非洲人对“中国”有什么理解?她从和访谈对象的接触中又产生了哪些对于身份的反思?从若昱的毕业论文开始,我们在…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小柔。小柔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的博士在读学生,主要研究单身女性赴美冻卵、生育选择、辅助生育技术等相关话题。 赴美冻卵渐渐成为一种有经济实力的单身女性的生育选择,这个选择也常常包含了女性对生育的期待、对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单身女性选择冻卵?冻卵是否解决了单身女性面临的生育困境?当冻卵成为一种选择时,女性是否获得了更多的掌控自己人生的权力?从小柔的研究开始,我们在这期节目中和她聊到了单身女性的生育焦虑、生育的阶级属性、由女性的生育能力带来的生命体验等话题。 本期主播 鲜璐、王若桐、兰亚青 本期嘉宾 小柔 内容提要 05:30 小柔的研究:未婚女性赴美冻卵 11:00 选择冻卵的原因:主动和被动 19:00 冻卵和其他通过技术改变人生规划的比较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大学同学李其声。李其声是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人机交互领域中的无障碍设计(accessibility)。 无障碍设计关注如何为所有人设计产品,包括在视觉、听觉、行动、认知方面经历障碍的人群,使得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好的用户体验。从其声的研究开始,我们在这期节目中和她聊到了人机交互领域所关注的设计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潜在矛盾、算法与设计、算法偏见等话题。 本期主播 鲜璐、王若桐、兰亚青 本期嘉宾 李其声 内容提要 05:35 人机交互领域研究什么?什么是“交互“? 10:15 谁在科技发展的潮流中成为主流,谁被边缘化了? 15:35 人机交互研究的由文化差异、生理功能的差异造成的用户体验 19:25 其声的研究:无障碍设计 24:00 学术界和工…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左二。左二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对社会学中的婚姻匹配研究产生兴趣,并进行了有关婚姻、恋爱等话题的研究。从左二的学术兴趣开始,我们在这期节目中和他聊到了婚姻、学历、社会阶层固化和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变化的浪漫爱情观念等话题。 人们为什么要结婚?社会学家如何理解人们选择进入一段婚姻关系时考虑的因素?婚姻与爱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吗?如果人们选择不结婚意味着什么?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如何理解浪漫爱情、持有怎样的爱情观? 本期主播 鲜璐、王若桐、兰亚青 本期嘉宾 左二 内容提要 02:58 左二是如何对关于教育、婚姻匹配的研究感兴趣的 08:40 社会学理论关于婚姻匹配的解释 15:13 教育和阶层的关系:努力的意义,阶层固化 20:06 左二生活中的观察:期待浪漫的伴侣 26:20 ”单…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我们三位的共同朋友和大学同学苏布尔。苏布尔在美国读本科期间做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走访了一系列藏族嘻哈歌手与音乐制作人。她对藏区嘻哈这个话题产生兴趣,逐渐了解它的发展和现状,并为某藏区杂志就嘻哈、流行音乐等话题供稿。 从她的研究开始,我们在这期节目中和她聊到了关于文化挪用、民族音乐中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的演化等等一系列话题。 什么样的人在做藏区嘻哈?藏区嘻哈如何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见到的藏族音乐?嘻哈音乐在藏民族文化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融入的藏区嘻哈元素是不是一种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又如何让我们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定义与民族音乐的可能性? 本期主播 鲜璐、王若桐、兰亚青 本期嘉宾 苏布尔 内容提要 布尔是如何接触到藏区嘻哈音乐人这…
  continue reading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我们是三个一起追剧吐槽的好朋友,有共通学术兴趣的博士学生,和对世界有相似困惑的青年人。「双重意识」是我们发起的一档播客节目。 我们希望这是一档「让我们认识到那些我们以为此时此刻与我们生活需求没有关联的东西其实和我们紧密相关」的播客节目,通过这档播客记录我们的成长,分享我们的想法,也共建我们的青年计划 。 我们期待和你一起探索、发现、提问、回答、创造。我们的青年计划邀请你一同加入! 微信公众号:双重意识 Double Consciousness 01:34 我们从哪里来? 03:28 被社会新闻激起的表达欲 02:11 为什么我们想要开始一档播客节目? 05:27 对播客的内容我们有什么打算? 05:53 理想中的跨领域学术研究 【背景音乐】 "Introducing"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