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Pandemic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華人權益促進會全新每月錄音節目將會聚焦三藩市灣區,關注華人移民社區議題。通過與各方社會人士及專家對談,以社區視角出發,談論話題包括華促會核心項目及相關議題的最新資訊,例如移民權益,經濟正義,語言正義及社區正義及其他議題。 節目主要以廣東話及國語為主。 Each month, 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s audio workshop series covers issues that impact Chinese-speaking immigrant communitie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Through community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area experts, we explore different community perspectives and connect people with key resources on CAA’s core issue areas such as immigrant rights, economi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自去年以來,超過24,000名中國移民經墨西哥邊境進入美國。由於中文服務資源有限,華促會受到聖地牙哥的人道組織邀請,分別於去年十二月及今年三月前往當地為這一批中國移民提供支援。今年三月的最新情況:聖地牙哥移民中心因資源匱乏問題而關閉,導致移民滯留於偏遠的交通站點,與家人團聚成為一項艱鉅的挑戰。華促會團隊從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每天向約四百名移民提供直接服務。我們也訪問了幾位走線者,探討她們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美國的原因。身為移民,我們秉持同理心,聆聽並述說她們的故事。希望從華人的角度講述這些故事,與主流媒體的報導有所不同。這些走線者其實和我們一樣,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勇敢奮鬥,追尋著美國夢! Since last year, over 24,000 Chinese migrants have mad…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布里斯托大学人类学系的张娟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游天龙。我们聊到中国和东南亚边境地区近十几年来的变迁,一带一路带来的劳工移动,边境作为方法,以及后疫情时代全球流动模式的变化。我们还聊到最近在媒体中很受关注的“走线”, 把这种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的流动现象放在美墨边境的在地语境和华人非正式流动的历史经验中去讨论。 【嘉宾】 张娟(布里斯托大学) 游天龙(云南大学) 【主播】 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时间轴】 1:00 自我介绍和学术历程 7:00 内地厂家为何被跨境劳动力吸引来边境建厂,带来的性别效应 13:30 十几年前的河口,边境的模糊性带来的机遇 22:00 “边境很乱”的叙事,对居民来说作为资源,在内地想象中作为对异文化…
  continue reading
 
因應近日校園安全事件引起大眾擔憂,華促會聯同其他社區組織於三月份主辨了一場講座。今集節目進一步探討疫情後移民家庭的小朋友在心理健康及學業上面對的挑戰。今集開首,MLK初中的家庭聯絡員李先生會先講述疫情對小朋友的學業表現和心理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學生長期使用社交媒體及其他線上活動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接著,阿儀分享她作為一位移民家長的親身經歷,深入探討移民學生及其英語有限的父母在學校經常遇到的障礙。阿儀希望透過分享她的故事,鼓勵所有移民家長積極參與子女的教育,共同營造一個更安全和鼓勵的環境,讓移民青少年得以茁壯成長。Together with our community partners, Chinese for Affirmative Action hosted a town hall in…
  continue reading
 
本集節目探討三藩市庇護城市政策。這個政策自1989年起對維持公平及包容等價值相當重要,以及防止移民和海關執法局 (ICE) 濫用權力,針對移民社區作出種族歧視的執法。近年,有聲音試圖藉著打擊毒品問題攻擊庇護城市政策,將毒品問題怪罪於移民身上。今集開首,Angela Chan - 現任三藩市公共辯護律師辦公室助理首席律師 - 會分享她於亞洲法律聯會(Asian Law Caucus)當律師的經歷,並在2008年親眼目睹過百名移民兒童被送到移民和海關執法局。這個經歷促使她成立三藩市自由聯盟 (Free SF Coalition),並成功推動通過三項加強庇護政策的法案。接著,我們邀請到華促會的外展員Anny講述削弱庇護政策如可引起華裔移民社區恐慌,以及她參與本地運動以捍衛庇護條例的經歷。With …
  continue reading
 
無證移民是我們亞裔社區的其中一分子。目前約1.9萬名 DACA (兒童入境暫緩遣返計劃) 受益人來自亞洲。雖然有12萬名亞裔青年符合DACA申請資格,但是亞裔社區對無證社群存有不少偏見及誤解,以至大部份人仍然抗拒申請DACA。今集的嘉賓正正是一位來自香港的無證人士Yudy。自17歲起便獨自來到美國讀高中,Yudy分享她過去20多年無證的日子,包括如何跨越困境、險被驅逐出境,並追求她的夢想成為一位護士。她希望藉由自己的故事為移民社區發聲。Undocumented immigrants are part of our AAPI communities with around 19,000 DACA recipients coming from Asia. Despite having more …
  continue reading
 
今集我們邀請了三藩市聯合學區入學顧問 Cecilia 及一位華裔移民家長去探討三藩市校區K至12年級的學生派位機制。 移民家長在幫小朋友申請學校時面對主要什麼困難呢? 華裔移民家長們在為小孩挑選學校的時候,最關心的又是什麼呢? 三藩市學區目前的派位機制以什麼作為標準呢? 校區又採取了什麼措施去令到學習環境更種族多元化?重要資源:學校搜索 (School Finder): https://www.sfusd.edu/schools/enroll/discover/school-finder學校參觀 (School Tour): https://www.sfusd.edu/schools/enroll/discover/school-toursFor Chinese immigrant pare…
  continue reading
 
美國中期選舉開跑了!作為美國公民或非公民家長的聽眾們,你們已經登記成為選民嗎?今集節目會先簡單討論美國政治制度的架構及背後所代表的民主概念,並有幸邀請到三藩市選務處外展項目經理Tiff為大家講述投票需知。另外,今次選舉有眾多加州及三藩市的提案,兩位節目主持會重點討論八項三藩士提案及華促會對這些提案的立場,助選民作出明智選擇。今集節目亦談及11月選舉最受矚目的民選議席包括三藩市地方檢察官及三藩市聯合校區教育委員會,並會為聽眾總括華促會舉辨的兩場候選人論壇。華促會作為無黨派、獨立的非牟利機構,不能發表任何支持個別候選人的意見及背書。最後,我們華促會希望合資格的市民於10月24日前儘快登記成為選民及更新資料,勇躍投票,用自己的一票為社區發聲!如需更多選舉資訊,請致電三藩市選務處中文熱線: (415…
  continue reading
 
三藩市市立大學 (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 不但提供免費及高質素的教育課程,並對數以萬計居住在三藩市社區人士的生活有深遠影響。 在新冠疫情的陰影籠罩下,市立大學對求職人士和正在經歷人生轉變的朋友顯得格外重要。正當我們期望三藩市能達到公平的經濟復甦,我們必須優先考慮勞動階層的需要,並繼續投放資源支持勞動力發展。今集開首,華促會的外展員阿娥會先分享市立大學如何改變她的人生。接著,我們邀請到市立大學ESL英文班教師Fanny Law講述聽眾可以如何參與及支持市立大學的課程。今集討論提及華促會全力支持提案O (Proposition O), 並促請聽眾在11月選舉中投下贊成一票。該提案將會資助市立大學擴展現有課程,解決供不應求的情況,以滿足社區需求。有關今集內容連…
  continue reading
 
主播的话:好久不见,距离我们上次更新已经快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大多数时间在照料孩子。我的孩子去年8月份出生,现在已经快11个月了。这期节目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几位做性别研究,或者说研究中有特别关注性别问题的学者,其中两位是学术妈妈。我们谈到一些结构性的话题,比如中国和英国、丹麦的育儿模式与社会政策,同时也从各自的经验出发分(tu)享(cao)了我们自己关于育儿劳动分工,社会与社区支持,育儿假分配和商业化育儿活动的经历和体会。个人即政治。在被视作是私人领域的照料劳动与家庭再生产劳动方面促进性别平等任重而道远。抱怨,揭示问题,将种种隐形的劳动形式纳入到公共视野当中,仅仅是一个开端。 【嘉宾】 Kailing Xie (Birmingham) 焦霖(北外) Ting Guo (Liverpool)…
  continue reading
 
你平常是怎麼閱讀新聞和接收新的資訊的呢?看報紙,看電視還是看微信上的新聞?微信和推特上的資訊到底是真是假?「假新聞」到底是怎麼傳播的呢? 為什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假新聞」的數量也隨著爆升?相信大家都曾經思考過這些問題。 這一集的節目,我們邀請了華促會中文數位媒體互動團隊給我們分析如何分辨新聞的真假,怎麼去「打假」,以及華促會在中文數位媒體方面的工作。 這一集以普通話進行。想了解更多華促會中文內容,請瀏覽以下網站:華促會中文事實核查網站-闢謠吧 ​​https://www.piyaoba.org/華促會中文新聞網站-正義補丁 :https://justicepatch.org/ 華促會營運的三個微信公眾號:美國華促會 “CAASF2019”,正義補丁 “Justice42020”及 美國華人…
  continue reading
 
在美國,每年五月是慶祝亞裔文化及社區對美國歷史、文化、社會、及多元種族民主的貢獻。在慶祝的同時也提醒我們美國亞裔的歷史, 反思前人面對各種種族主義的堅持及抗爭,對社會公義和民權的堅持。在過去兩年疫情,對華裔亞裔社區來說,除了要擔心新冠疫情之外,還要面對疫情而加劇的反亞裔仇視情緒。這一集我們會訪問華促會的政策主任—李申申女士( Annie Lee),了解華促會及“停止仇視亞裔居民“的倡議工作,如何從社區收集得來的仇視事件數據,去提高社會對亞裔社區的重視及需要,利用這個契機去聯合其他弱勢社群去推動公共政策,帶來改變。李女士(Annie)會簡單講解華促會目前在加州立法機構提出的「不容仇恨」的三項法案,AB2549,SB1161和AB2448,如何能夠長遠解決公眾場所的仇恨和騷擾問題,為我們帶來一個…
  continue reading
 
從1840年代開始,加州三藩市城市發展與美國移民歷史息息相關,迎來不少來自亞洲的移民,尤其來自中國南方廣東地區的華人移民。目前三藩市的華裔人口比率多達總人口的20%,會講中文的華裔亦接近整體人口的18%。 即使有著相對豐富的華裔的歷史及集中的華裔居民,在保育華人文化及語言上,尤以當地華人的母語--廣東話,面對不少挑戰。今集我們邀請了三藩市市立大學教授廣東話的余天璇教授(Grace)及兩位在市立大學發起保育廣東話課程運動的學生Chester及Julia。 其中余教授會講述市立大學廣東話課程的歷史背景,保育廣東話及廣東文化對於華裔社區的重要性。Chester及Julia會分享他們作為美國土生華裔後代去學習廣東話的經驗及「拯救廣東話課程」行動的最新情況。 想了解更多「拯救廣東話課程」行動的資訊,請…
  continue reading
 
今集我們會繼續探討美國的教育制度,延續第6集“ 美國大學入學及教育公平”, 更加深入討論入學申請步驟及同學們當中的經驗。華人權益促進會教育公平項目經理陳珊妮 (Sally) 邀請到在美國東岸賓夕凡尼亞州一所私立高中負責指導學生申請大學的升學輔導副總監邊亦珩女士。邊女士在指導學生申請大學有豐富的經驗,曾在多所大學擔任招生相關工作。節目當中討論了申請大學的時間表及步驟,包括大學高校招生官會怎麼評估申請的學生與及學生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最後,我們還談論了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候會面臨什麼的壓力,家長們該如何去支持孩子們。 這一集以普通話錄製。In this episode, we continue our conversation from Episode 6 on US college ad…
  continue reading
 
在過去的兩年,Covid-19 的疫情反反覆覆,經歷了幾次的感染高峰以及不斷變種的病毒,公共衛生的建議指引亦相應調整。面對來自不同公共衛生部門的建議及網路上假訊息的傳播,社區人士往往很難去辨別並適應,尤其是英語能力有限的華裔移民。今集我們邀請到來自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家庭及社區醫學副教授 梁醫生(Lydia)講解三藩市灣區的最新疫情情況,解釋何謂 Omicron 變種病毒?假如你感染病毒,你需要如何隔離?在保持基本社交活動的同時怎樣去衡量保障個人及家庭的健康。梁醫生亦會分享怎樣去理解及分析各樣疫情相關的資訊及新聞。今集的訪談以廣東話進行。Over the last two years, the stat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shifted as we e…
  continue reading
 
移民議題在公共政策論述及新聞報道當中,很容易簡單地被理解成兩黨政治化的議題,簡化為冷冰冰的立法草案。受到移民政策影響的家庭以及他們的故事往往被主流忽視,只是被還原為一個個數字號碼。 推動移民體系改革的法案的路非常漫長,然而無數的移民家庭及社區依然繼續堅持,面對日常生活所帶來的挑戰,持續推動爭取移民改革。今天的節目延續上一集,繼續關注華裔無證移民社區,一群相對沈默的無證群體。 我們邀請了代表東岸紐約市的亞裔無證青年團體的代表Ru,希望通過她的移民故事及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讓我們對無證移民社區有多一份的理解。這一集以普通話錄製。Immigration is often seen as simply an increasingly partisan topic of debate in politi…
  continue reading
 
近年來,移民議題經常成為美國國內政治的頭條新聞,熱門的公共討論話題之一。目前在美的華裔人口當中,有超過60% 是海外出生後移民來美的,所以移民政策對華裔社區至關重要。一連兩集,我們會邀請兩位華裔無證移民朋友去講述他們的故事--尤其是帶著華裔移民及無證的雙重身份。 今集,我們邀請到來自東岸紐約一個無證亞裔青年組織 RAISE 的其中一位成員 Jeff 來分享他的移民故事與及無證的身份如何影響他的人士軌跡。 我們亦會探討為何美國華裔社區相對較少討論無證移民議題及經驗的固中原因,另外華裔社區為何需要多關注移民改革。 今集以廣東話錄製。In recent years, immigr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entral topic of discussion …
  continue reading
 
一般來到每年秋季,12年級的學生就要開始準備申請大學,很多移民家庭的學生及家長們在申請大學時往往面對比較多的障礙,包括相關的中文資訊比較貧乏及中美教育體系的差異。華促會剛成立的教育公平項目,目標就是要消除障礙並增加機會予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都能進入免費優質及種族多樣化的公立學校學習。今集節目,華促會教育公平項目經理陳珊妮 (Sally)邀請到萬曉峰先生來跟我們聽眾們談談美國大學入學申請的問題。萬先生目前任職於美國東岸麻省其中一家優秀的文理學院,擔任該學院招生錄取辦公室副主任及國際招生錄取主任,負責學院全球招生錄取事務。節目中會談及申請中國與美國大學主要的差別在哪? 美國學校入學官最看重的又是哪些部分?大學一般會提供什麼獎學金及助學金呢?想了解美國大學申請及升學的家長們,請繼續收聽。這一集以…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系列和城市与城市化有关的话题。从北京的“留白增绿”到深圳的城中村改造,从“种房子”的村民到生活在“永久的暂时性”中的流动人口。我们还谈到如何超越国家和市场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全球知识生产中的北方霸权和突破的可能性,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人类纪”,如何在发展主义的逻辑和现代化话语之外重新想象我们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等等。嘉宾的相关作品在文案的最后。 【嘉宾】 赵益民(中国人民大学) 战洋(香港理工大学) 【主播】 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时间轴】 3:06 嘉宾自我介绍 7:00 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什么?学科史和目前的转向 22:00 北京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如何改变了城市空间? 24:30 十多年前的城中村提供的…
  continue reading
 
踏入6月,代表學期的終結,學生們亦都開始放暑假。 6月份的節目,我們邀請了三藩市聯合校區兩位家長及聯合校區的代表,分享疫情一年多期間移民家長及學生的經歷及面對的困難,特別是英語能力有限移民家庭的需要。校區的代表--傳播總監馮弘美女士亦會講解校區在疫情期間怎樣去應變及回應學生及家長的需要,與及大家都非常關心秋季的復課安排。今集以廣東話錄製。June marks the end of the 2020-2021 school year for the San Francisco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In this episode, we reflect on the past year of distance learning at SFUSD. We first …
  continue reading
 
「宗教」並不外在於日常生活,而是彌散在社會、歷史、文化、政治中的點滴;「宗教學」幫助我們反思歷史,同時理解今天的世界。 嘉賓: 賓夕法尼亞大學 程曉文 (Hsiao-wen Cheng) 香港大學 李紀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倪湛舸 芝加哥大學神學院神務碩士 醫院宗教師 鄭利昕 (zhenglixin0@gmail.com) 主持:郭婷 2:47 悼念林富士老師(1960-2021) 4:50 英美神學院、宗教學經歷 41:32 落後與進步的形成、護家盟、福音派的全球聯繫 45:40 美國宗教師(chaplain)的訓練 56:10 宗教系在美國與去基督教化 1:03:17 「宗教」彌散在社會、歷史、文化、政治(diffused religion) 1:07:47 宗教是具身的實踐(embodi…
  continue reading
 
五月份的語音節目會延續上個月關於針對亞裔暴力的討論,我們邀請了三藩市地區檢察官辦公室 助理檢察官李蕙儀女士講解地檢處等執法部門怎樣回應針對亞裔的暴力及仇恨犯罪事件,解釋仇恨事件與仇恨犯罪之間的差別以及地檢處在司法程序上如何提出相關檢控。美國的刑事司法系統究竟有什麼根本性的問題,而我們在倡議刑事司法改革及“修復正義”時候, 又意味著什麼呢?今集以廣東話錄製。May’s audio workshop expands on last month’s conversation on the recent surge of anti-AAPI violence and community safety. This month, we invited Kasie Lee, an Assistant Di…
  continue reading
 
嘉宾: 王菁(上海纽约大学) 罗钰(香港城市大学) 主播: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这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分别关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类学者一起聊了聊民族建构,身份认同和他者想象。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一词是怎么来的,“民族识别”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谈了民族身份建构中语言、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盘根错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力量的互动,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地景的差异,“原住民”这个词的政治意义,“原生态”概念的流行背后的汉族与都市凝视等等问题。最后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网络舆论中的反穆与恐穆言论,反思全球背景下近年来反穆话语采用的词汇和诠释框架的流变,以及普通穆斯林群体对网络恐穆话语的回应。 【时间轴】 3:20 如何对现在的研究主题产生兴趣?作为“外部人”…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收聽: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嘉賓: 洪廣冀 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易叡 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 主持: 郭婷+林垚 從疫情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傳染病帶來的問題不只是醫學意義上的疾病本身,還有恐懼,污名,種族,性別,政治,社會結構,等等等等。科技是否讓生活更美好,科技是否是西方的發明,為什麼後進國家都競相發展科技,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討論;社交恐懼症,密集恐懼症,政治抑鬱……也是現代經常聽到的話題;豆乳、牛奶、醬油、末日松茸,這些都是科技與社會(STS)的研究範疇。 「自然從來不是自然而然的。如果科學與自然的二分代表現代,那我們從未現代過」。這一期播客討論社會與科…
  continue reading
 
在過去幾個月,相信大家都留意到主流媒體大肆報道針對亞裔的歧視及暴力事件。自2020年3月份疫情開始在美國社區爆發期間,華促會與另外兩個機構成立“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STOP AAPI HATE)”報告中心去收集相關數據,在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間,中心接收到超過3800宗的歧視亞裔的仇恨事件。 在4月份的語音節目,我們邀請到兩位在社區安全及正義有多年經驗的嘉賓受訪: 鄭小飛目前是華促會董事會副主席及“新呼吸基金會”創始人,分享他的個人成長背景怎樣影響他對暴力事件及社區安全的看法及背後的社會問題。社區青年中心行政總監温靜婷會講解宣傳 社區青年中心(CYC)的工作及如何協助在三藩市發生的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及相關的支援服務。In the past few months, incide…
  continue reading
 
2021年3月,華人權益促進會邀請了三位嘉賓去講解三藩市肺炎疫苗分配的最新情況及疫苗相關的醫療資訊,三位嘉賓分別是: 三藩市疫情指揮中心綜合資訊部副主任 Kelvin Wu;三藩市疫情指揮中心綜合資訊部亞太裔事務經理陳嘉霖 Francis Chan及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 梁醫生梁恂韻。 向社區人士講解如何預約注射疫苗以及疫苗相關的常見問題,例如注射預防肺炎疫苗的安全性,副作用及有效性。今集以廣東話錄製。In March, we invited three experts to talk about the Covid-19 vaccine: Kelvin Wu and Francis Chan from the San Francisco Covid-19 Command Center, as…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嘉賓: 姜學豪 (Howard Chiang)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謝瓊 (Miya Xie Qiong) 達特茅斯學院 岑學敏 (Desmond Sham)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主持: 郭婷 隨著clubhouse的走紅,我們重新遇到了很多如何指代華人、華語、中文、「兩岸三地」的問題,也見證了很多跨越語言和政治邊境的討論。這一期我們請到了幾位嘉賓,分別從科學史和性別史、文學史、後殖民研究的角度探討「華語語系」這個概念,看看這個概念如何幫助我們抵抗單一和二元的論述,重置邊緣社群和它們的歷史,看到多元、流動、彼此生成的邊界和權力關係,以及如何後退一步…
  continue reading
 
第一集節目將會分享在疫情下,大家如何慶祝新年及最近社會熱話:很多社區人士未必能夠繳交房租。我們將探討疫情對租客帶來的影響,解釋何謂「暫停逼遷令」及與聽眾分享三藩市市內租客權益相關等資源。今集以廣東話錄製。In the first episode of CAA’s audio workshop series, we share about how we celebrated Lunar New Year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discuss a pressing issue for many community members: being unable to pay your rent. We talk about the widespread i…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与两位分别研究在华非洲人和在非华人的嘉宾聊了聊“日常中非关系”,流动迁徙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隔阂和主流叙事之间有哪些差距,种族与阶层的交叉,“低端全球化”与不断变化的迁徙路线,刻板印象与媒体,流行文化中的非洲想象等等。 主播:张晨晨 + 李瀚伦 嘉宾:林丹(中国人民大学);李杭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音乐:Teni – Case 【时间轴】 1:20 嘉宾自我介绍 3:30 什么是日常中非关系,什么是日常多元文化,国际关系研究为什么也需要关注日常 9:10 外交宣传中的中非关系与日常中非关系之间的差别。但是不能约略为官方vs地方的二元对立。日常生活经验非常多元。 15:20 如果说到反黑种族主义(anti-black racism),来自北方国家的非裔居民和非洲籍居民日常体验…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 On queer theory, affect, transgender politics, trans philosophy, and the reparation potentials across & beyond national-geopolitical boundaries 主播: 郭婷+林垚 嘉賓: 劉文: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博士 馬景超: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 酷兒與跨性理論的歷史也是全球語境下的政治社會史,以及挑戰之外如何修復和重建多元的理論和社群。這些年輕的領域已經帶來這麼多改變,還有對種種邊界的跨越和跨界聯結的希望。 0:32 #3回顧 3:07 實驗心理學不能解答關於主體意識的問題 3:38 種族與性別的交織…
  continue reading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好久不见。这期节目我们与两位做传媒研究的嘉宾聊了一些和数字中国相关的话题。从中文互联网使用的个人史开始,我们谈到了社交媒体上“体制”想象的转变,舆论空间中“左右”的混乱以及用左右光谱来描述意识形态差异的局限性,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对国内舆论的影响,什么是平台,传统家庭手工业和平台经济的对接,“监视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局限性等等。可能是开播以来最像Seminar的一期节目哦。 主播:张晨晨;李瀚伦 嘉宾:吴晓 (纽约大学);张琳(新罕布什尔大学) 音乐:Leonard Cohen - Democracy 【时间轴】 2:30 中文互联网使用个人史…
  continue reading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作为异乡人的我们,以及,在两极化的时代寻求多元化论述的可能】 这期节目的前一个小时是「讲故事」,我们从各自的迁徙经历谈起,因为都是话痨,谈到了城市与小镇/县城,离开与留下,大西洋两岸的差异,北京大院和美国郊区的相似之处,新西兰年轻新移民的身份认同等等。 后半部分呼应到播客的英文名称“In-betweenness”。如果说「墙」是双向的,如何在「脱钩」的时代增进普通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在避免比烂主义的同时寻求多元化论述的可能和超越国境的相互支持?如果说,国际流动性和跨文化视角也是一种特权,如何能够利用相对的「特权」,「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
  continue reading
 
#04 知識的公共生態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蘋果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主播】 郭婷(香港大學性別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林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嘉宾】 涂豐恩(哈佛東亞系博士,《故事》創辦人,台灣聯經出版總編輯) 淡豹(寫作者,「郭婷和林垚的朋友」,小說集《美滿》全新上市) 【我不太喜歡講《故事》是一個知識普及網站,因為好像有種階級性……媒介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和人交流,其實會影響我們做研究或者對知識的思考】 【現在寫作者也比較個人化,也是習慣的生產方式變化了。要跟公眾更有效率地形成關係,得一層層地有意識地去聯結,各種轉譯。所以像 #時差podcast# 這樣,形成團…
  continue reading
 
【在资本和国家权力的夹缝中,在社会与个人的迁徙流动里,看见劳动者的尊严。】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董一格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副教授沈洋,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女权主义,性别,劳工,和城乡迁移。沈洋分享了她在上海餐馆,董一格分享了她在国产纺织厂转变成的富士康工厂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观察。我们从当代中国女权主义话语和行动的多样性谈起,谈到社交媒体舆论空间的变化,跨阶级的团结(solidarity)是否可能,在系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个人选择的意义和局限性,性别对城乡迁徙经验的塑造有什么影响,非正式就业和流动就业的趋势给工人权益带来怎样的挑战,等等。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主播】 张晨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政治学与国际…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是“中国语境下的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对谈的下半部分。音质依然抱歉,我们靠内容取胜 ¯\_(ツ)_/¯ 对谈人: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1:30] 种族与性别,对跨种族/跨国婚姻的态度和叙述 [11:40] 从"愿嫁汉家郎"(台湾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到流行音乐中的华夷秩序想象 [13:00] “灯塔主义”自由派 与 右翼民族主义者 在种族文明秩序观上的相似与不同 [24:40] 汉族中心主义的叙事中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和非人化 [27:00] 福建如何在华夷秩序中从“蛮夷”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31:00] 美国pan-Asian身份的形成,“亚裔”群体内部的差序与歧视 [40:30] 总结 推荐书目方面,其实上期的推荐书目已经覆盖了Part 2的内容,这一期我们决定添加一些…
  continue reading
 
《时差》首期节目 对谈人: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简介:这期节目我们讨论了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是如何参与到中国的国族建构中,与我们的国族身份有何联系,在社会文化中的种种表现等。因为这期对谈的时间特别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中我们还谈到:种族与性别,种族民族主义(racial nationalism)与父权制的共同塑造下有关跨种族婚姻的态度和叙事,自由派民运人士和右翼民族主义者在种族主义方面的相似与不同,汉族中心的华夏秩序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和边缘化,美国语境下“泛亚”身份(pan-Asian)的形成。敬请期待。 Intro credit: Smash the statue by SMZB [1:50] 欧洲人种论的发明 [4:40] 人种论对中国革命和国族建构的影响 [9:15]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