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Phone的小播播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 他们能听懂吗? 他们会喜欢吗? 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 主播简介: 小麦同学:熙华国学院学员、双语学校在读(“全人教育”践行者)、小荧星记者团团员(朗诵五级) 小麦妈妈:“不务正业”的建筑师、熙华国学院国学讲师、朗诵爱好者 内容简介: 本节目依据熙华国学院《论语熙解》一书改编,由熙华国学院授权录制。《论语熙解》与国内权威《论语》研究学派一脉相承,又融入了熙华国学院十年研究成果,其中很多观点是第一次发布,可谓集大成之作。 《论语熙解》序言(节选) 文化复兴,到底该复兴哪些东西?现在把传统文化说的那么好,到底有什么好呢?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几个疑问: 1、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会出现那么多huo guo yangmin的文官? 2、是什么造就了那么多的腐儒和孔乙己似的书呆子? 3、为什么一百年前儒家文化不能力挽狂澜救中国,反而成为不断被否定、被打倒的靶子? 我们现在重谈复兴文化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 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 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 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 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1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头不同,每年轮一遍,叫改火。 2期:一周年。 3食夫稻:古代北方少种稻米,故大米很珍贵。这里是说吃好的。 4 旨:甜美,指吃好的食物。 【译读】 宰我问:“服丧三年,周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奏乐,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
  continue reading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1孺悲:鲁国人,据说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 【译读】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 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continue reading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读】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曾开口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 子曰:“恶紫之夺朱2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释】 1本章已见于《学而篇》之第三章,此处非简单重复,而是与下章结合,阐明观点。 2紫,古代认为紫色不是正色。紫色再偏暗就接近于“绀緅”色。“君 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绀緅色一般用于斋戒或丧事场合,代表 负能量。朱,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用于喜庆场合,代表正能量。 【译读】 孔子说:“花言巧语,谗言媚态取悦他人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 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1也肆2, 今之狂也荡3;古之矜也廉 4,今之矜也忿戾5;古之愚也直, 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2肆:肆意,不拘礼节。 3荡:放荡,不守礼。 4廉:不可触犯。 5忿戾:忿,矫情,无端指责。戾,火气太大,蛮横不讲理。 【译读】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 子了。古代的狂者但求自己逍遥肆意,而现在的狂妄者却是放荡做作,擅表演;古代傲骄自矜的人不过是慎独,难以接近,现在那些扮“圣母”的人却是矫情自己,指责别人,制造戾气;古代愚笨的人不过是直率一些,现在的愚笨者却是欺诈啊!”
  continue reading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读】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共事吗?他在没有得到时,总担心得不 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continue reading
 
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2之盗也与?”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3说,德之弃也!” 【注释】 1色厉内荏:厉,威严、正义,荏,虚弱。外表威严而内心虚弱。 2窬:音yú,洞。 3 涂:通“途”。 【译读】 孔子说:“外表大义凛然而内心虚弱,如果要形容这类小人,就像是挖 洞穿墙而过的盗贼吧?” 孔子说:“无原则地见人都说好,这是道德之贼(骗取好感)。”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乱说,人云亦云,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 2,可以群3,可以怨 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6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7也与?”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有共同语言。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6《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 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此二篇皆言男女爱情、夫妇和睦、家室 和谐之道。 7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读】 孔子说:“小子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群聚而有共同语言,可以…
  continue reading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 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 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荡:轻浮。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4贼:害。 5绞:说话尖刻。 【译读】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轻浮;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反受其害;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低情商,把没轻没重当直率;好勇却不爱好学习,勇而无礼的弊病是犯上作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刚…
  continue reading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 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 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 曰白乎?涅 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释】 1佛肸:音bìxī,原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公元前 496 年至前 493 年期间,赵简子攻打范氏和 中行氏,后范氏败逃到齐国,替范氏据 守中牟的佛肸不愿归附赵简子,于是向 孔子发出邀请,请他来接管。孔子后来 没去成,佛肸最终还是 归附了赵简子。所以严 格来说,佛肸并不是子 路所说的“背叛”,因 为他的旧主范氏已经大势已去。 2中牟:地名,据学术界考证在今鹤壁市附近。中牟在当时地理环境很好,有山有湖。地理位置适中,离周朝都城朝歌不远,背靠牟山…
  continue reading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读】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子张问哪五种。孔子说:“恭谨、宽厚、诚实、敏锐、恩惠。恭谨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能得到别人的任用,敏锐可提高工作效率出成果,有恩惠能够调动人。”
  continue reading
 
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 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 4哉?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 【注释】 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无所据。 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 【译读】 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 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continue reading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 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澹台灭明辅助之。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读】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之道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continue reading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 而往拜之,遇诸涂 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 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7!”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烤乳猪。赠给孔子一只烤乳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6亟:屡次。 7与: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译读】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送了一只烤乳猪到孔子家里,想要孔子回访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 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阳货…
  continue reading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3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 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 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 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4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 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 夫人”。 【注释】 1陈亢:即陈子禽。 2 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诗》是《诗经》,《礼》是《仪礼》或《礼记》。 4远:不偏爱,或者有隔阂。 【译读】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
  continue reading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读】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对照一下看自己能否做到,看到不善良 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以行义举来坚持自己的志向。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却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读】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 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 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 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 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读】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 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读】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 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 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读】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注释】 1愆:音qiān,过失。 相当于人生格言。 2瞽:音gǔ,盲人。 【译读】 孔子说:“与君子一起,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就有点‘不长眼睛’了。”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 4,损矣。” 【注释】 1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3佚:同“逸”。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读】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有节为习惯, 乐于分享、称道别人的好处,以广交贤德之友为乐,这是有益的。玩乐导致 丧志、喜欢游手好闲,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 4,损矣。” 【注释】 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见风使舵。“辟”有开创的意思,便辟就是开创太细碎频繁,太过了,变成了见风使舵。不顾大是大非,钻营投机小利,现代人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指这类人。 3善柔:善于奉承、悦色骗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读】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诚信 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见风使舵、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这是有害的。”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 故夫三桓 4之子孙微矣。” 【注释】 1 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2逮:及。 3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4三桓:鲁国伸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读】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订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订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 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
  continue reading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 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 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 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 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
  continue reading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 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盲人。 2相:相处,辅助 【译读】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 某在这边。”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 孔子说:“这就是与盲人乐师相处的道。”
  continue reading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1。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 1水火:水、火都是人们每天起床后生活第一需要的必需品。要喝水、要生火做饭,生活一天也离不开。这里可引申为衣食,财富。 【译读】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火(的需要)更迫切。 我只见过人为了衣食财富而赴死的,却没有见过蹈仁而死的。”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1小知:小聪明。 2大受:受,责任,使命的意思,承担大任。 【译读】 孔子说:“君子不可满足于小聪明,承担小责任,而应勇于承担更大的 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安排他们发挥小聪明做些辅助性小事。”
  continue reading
 
子曰:“知1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 仁能守之,不庄以莅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 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知,同“智”。学问、智慧。 2莅:音lì,同古代异体字“涖”。临,到的意思。 【译读】 孔子说:“掌握了学问,但不能依存于仁义,那么虽说得到了,也最终会失去。掌握了学问,也依存于仁义,但若不庄重地表现出来,那么百姓也不会尊敬你。掌握了学问,也依存于仁义,且庄重地表现出来,但若不以礼待人,也还会差了那么一点点。”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读】 孔子说:“君子只管谋道、行道,不首先谋求衣食。耕种,也常会饿肚子;学习好,自然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用担心贫穷。”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留待高人或有新的史料填补完善,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不独占为己有,而是乐于借给别人骑。 【译读】 孔子说:“我就像史料中补阙的人,期待有良驹的人愿意成人之美,借我一骑。遗憾的是现在已没有这种人了。”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1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释】 1试:考证。 【译读】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读】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 采纳他的好话。”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 “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 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 【译读】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continue reading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 【注释】 1没世:过完一世,动态表达从生到死的过程。 【译读】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说:“君子担心过完这一世后,其身后名声太过而不副实。”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