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gie Creates Podcast interviews curious humans on how they seek to become the most alive versions of themselves through creative expression like movement, writing, and art.
…
continue reading
人人都是主播
…
continue reading
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也不錯,總比你什麼都不作來得好。三分鐘熱度部落格 (readermemo.com) 的 Podcast,沒有不要買的理由,內容都是我們的生活、成長、與育兒的記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My guest today is Lucy Liang, who was also the guest of Ep. 77. Yes, we are mothers now! It's been a wild ride since discovering we were pregnant on the same day, with due dates a week apart. In this episode, we discussed: Our desire to be mothers. Our pregnancy journey through the three trimesters. Our unexpected delivery experiences. The postpart…
…
continue reading
A
Angie Creates


1
#82 A Modern Golden Age, Effective Online Education & Being a Bilingual Creator with João Mateus
1:25:05
Our guest today is João Mateus! João is a Portuguese educator and thinker. He has a degree in jazz guitar and developed his entrepreneurial mindset while a teenager, being an active musician. After a wrist injury, he co-founded a training company and worked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and hundreds of companies as a Trainer, Coach, and Designer of Lear…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來賓是甲思敏遊牧生活Jasmine journey Podcast 的主持人甲思敏.甲思敏因為太愛旅行,拼命尋找一邊旅行一邊工作的方法,經過幾年的摸索,如願成為「數位遊牧民族」.現在是一名在世界各國數位遊牧的華語老師,經營Podcast【甲思敏遊牧生活】分享旅行故事,也是線上課程【從0到1線上華語實戰課】創辦人,致力於幫助喜歡教學的人,開始線上華語事業,幫助喜歡旅行的人,展開數位遊牧的生活! 本集我們聊到甲思敏如何成為華語老師、踏上數位遊牧生活、他怎麼安排生活/旅遊/探索,以及未來的計畫. Connect with Us: 收到安吉的電子明信片 https://curiousbarbell.com/subscribe/ 安吉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
…
continue reading
轉型 Angie Creates 的第一集,超級榮幸邀請到改變我人生走向的Write of Passage 的核心人物 Will Mannon 馬曉偉!本集曉偉和我們分享他為什麼喜歡學中文、我們兩個人的地震書單和學期制課程的趨勢分析. 關於曉偉 About Will 曉偉 Will Mannon 是我曾分享過的寫作課程「寫作的成年禮 (Write of Passage」的課程總監,之前也是另一門線上學期制課程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的課程總監,這兩門課算是在全球學期制課程浪潮的探索先鋒.曉偉曾住在中國兩個月,包括上海和北京,也來過台灣一次。他在自己的Youtube 頻道 "Will Learns Chinese" 分享書評、創作和他的每日紀錄,也在他的 "Will …
…
continue reading
人生總是有聚有散,終於到了和好奇槓鈴說掰掰的時間了!本集解釋了為什麼我想要正式結束好奇槓鈴這個看板,開始以Angie Creates 邁向新人生.歡迎新朋好友繼續發摟安吉的創作啊~ 發摟我: IG: Angie Creates Website: Angie Creates 我的中文電子信: 好奇週報 Newsletter: Angie Creates 本集提到文章: From Fear to Thriving: My “Write” of Passage As An Immigrant Creator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8gihc4u8to0964gxqt8jft…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邀請到女子運動教育SheSPorts 的創辦團隊成員 Gena、Cya 和阿超來分享品牌創辦故事! SheSports女子運動教育是由引爆運動訓練、逸啟飛運動教育、Double Pump女子籃球誌以及劉希曄Cya Basketball Studio共同創辦的平台。 SheSports希望讓運動進入女生的生命中,透過運動幫助女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學習自信、勇敢、堅持和團隊合作,藉由舉辦訓練營、講座、比賽、書寫等多元管道,和女生們一起成長,攜手探索運動的美好,目標是成為台灣最能與女生們一起成長的運動教育平台。 Follow Us: 好奇槓鈴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barbell/ SheSports FB https://m.facebook…
…
continue reading
Our guest today is Lucy Liang! Lucy is a dear friend and the host of the Meet Yourself Podcast. She founded the empowering fitness coaching business Coachviva with her business partner Richa while they were both working at Microsoft. In this episode, we chatted about her path from quitting tech to becoming a coach, her advice on behavior change, an…
…
continue reading
Tica Lin現為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主攻數據視覺化與擴增實境互動設計之研究。她曾任職於 Visa 全球產品部門資深數據視覺化設計師,費城 76 人數據策略部門UX 設計師,並且以結合設計與科技為人類帶來更有數據導向的決策與體驗為職志。 本集我們討論到: Tica 為什麼會對AR/VR有興趣? 在國外留學/生活學習到(三件)最重要的事: 對於多元背景(diversity)重要性的體認、目標規劃與勇於嘗試、管理自我的情緒與期望 在哈佛求學的生活 給追求運動視覺化的人的求學或職涯建議 Follow US! Tica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XR Tica 視覺化x運動直播室部落格 https://medium.com/sportsxr 訂閱好奇週報 …
…
continue reading
說自己「後悔成為媽媽」,是自殺式的告白。 因為小孩總是無辜的,所以說出自己後悔當生養小孩,會立刻讓人聯想到不負責任的壞媽媽。 也就是「後悔」這兩個字,使女人覺得自己真實的感受,卻顯得大逆不道。 以色列的社會學家Orna Donath 在書中,更清楚呈現 「媽媽的後悔」與「小孩的存在」是兩個平行的觀念。而社會上,來自不經思考的集體觀念,也有過多無意義的成見與壓力,使媽媽們難以自在呼吸。 書籍:Regretting Motherhood 相關文章:不會妨礙任何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我和 Wei 聊聊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價值,以及從價值出發回顧去年的生活、並許下新年的新希望! 「做自己的健身教練」第二梯次將在2/1開始報名囉!加入排隊名單獲得早鳥優惠:https://course.curiousbarbell.com/ 來安吉的年度反思工作坊玩耍:https://curiousbarbell.gumroad.com/l/annualreflection Follow us on IG: Angie @curiousbarbell Wei @fitness_wefit1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yjhdhl40jtt0865262lu97v?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
…
continue reading
最近讀完了這本書,自我同理,對自己好的力量 (Self-Compassion-The proven power of being kind to yourself) 同理心是人類生來,就有建立部落的欲望,而受苦受難時,也希望有族人的支持,因為這是人類生存本能的一部份,受苦,有壓力時,只要能得到他人的同理與支持,很多時候,就會立即啟動人大腦的抒壓機制。 這集Podcast回答了五個關於這本書的疑問: 第一:Self-Compassion 究竟是什麼東西? 第二,這本書教了我什麼本來不知道的東西? 第三,自我同理與自信心或自尊心(Self Esteem) 有什麼不一樣? 第四,如果Compassion對你而言,還是個陌生的概念怎麼辦? 第五,你究竟要做什麼,才能培養Self Compassion…
…
continue reading
加入第二梯次等候名單:https://course.curiousbarbell.com/ 距離課程結束已經一個月,我跟 Wei 教練都忙到暈頭轉向,是在忙什麼哩?本集我們聊聊各自的近況、課程第一梯次結束的反思,以及第二梯次預告. Follow US! 好奇槓鈴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barbell/?hl=zh-tw Wei 教練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itness_wefit1/?hl=zh-t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xhtag7njrzn0925v8ko52vr?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
continue reading
從沒想過這輩子我會不喝咖啡,直到我真的戒了咖啡之後,才發現好處。二年前,我因為失眠太嚴重,什麼方法都試過了沒效,最後決定戒喝咖啡。 結果經過一週時間,身體適應了沒有咖啡因,之後我發現不喝咖啡,並不會讓我精神變差,而且我擺脫對物質的依賴,我睡得比較好,省錢又省時,而且咖啡並沒有很好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人際關係,其實是我們身邊最大的壓力來源,但是多數人都不會承認這個事實。 原因是,如果,你是一個「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暗示著你是個不受歡迎或者是「有問題的人」。所以我們多半會選擇默默承受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把自己變成濫好人,不要與週圍的人起衝突,表面上,不要拒絕別人的要求,不要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那表面上,我看起來,人際關係也就還不錯。 如果你發現,你週圍人際關係,往往不能讓你感受到支持,輕鬆,或是被提升的感覺,反而更多是假裝、強迫、不得不、快窒息、被勒索的壓力,那我非常荐您讀「界線」這本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12天的戒手機計畫結束了。這12天讓你經歷了什麼呢?你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戒手機了,你知道你如果一直滑手機下去,五年之後,你會變成什麼樣子,你的人生將會錯過什麼。 恭喜你打破了滑手機的習慣,記得把這段時間嘗試過的好習慣,繼續的維持它們,請到部落格下載PDF檔,紀錄你每天所完成的好習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寫下你的個人宣言,讓你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與你的目標契合,請到部落格下載個人宣言的pdf 檔,填滿它。 你的個人宣言,會提醒你,你愛誰,你相信什麼,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事情,你想要在每一天裡擁有什麼,你想要怎麼過自己的每一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不滑手機,在家沒事的時候滿,究竟要做些什麼? 以前還常聽到有些長輩,有自己的興趣,而且會自發性的一直做,五年、十年過去之後,他們也都做得很好了,真是讓人羨慕啊! 因為戒手機,我也找到了新的興趣,就是打毛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 Podcast 是在6月錄製的單集,來賓是匯集奇妙人生質地於一身的教練 楊智汶Ed Yang! Ed 教練幾乎可說是字典定義的巨巨,而他竟然是以瘋狂愛好有氧開始他的健身生涯!為什麼他決定放棄聚光燈下的團課老師角色,轉成為幫助學生找出身體代償模式、動作控制障礙的根源並給予運動強化的一對一私人教練?是什麼原因讓他成為佛教徒?動作控制的原理、神奇的代理人測試又是什麼? 本集即將揭曉! Follow Us! Ed IG @bodycombat17 Ed 教練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ed.yang.31 好奇槓鈴IG @curiousbarbell Ed 推薦資源: 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
…
continue reading
明明就已經很累了,但是就是不願意放下手機… 休息與放鬆,在手機上癮之後,已經變成是要刻意練習的事情。 人的大腦就像肌肉一樣,它會累,而且越是疲累,越無法抵抗手機的轟炸,最後養成的習慣,就是明明很累,卻也無法下一個正確的決定:放下手機去睡覺,或是一到了晚上,就覺得自己要大幹一場,精神大好。 想要一天減少滑兩個小時的手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專注在改變自己的作息,晚上當你累了的時候,就毅然決然去休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來賓是經營知名知識型IG帳號 @vin_training 的 Vincent! Vincent 從加州聖地牙哥大學 (UCSD) 回台轉念長庚醫學系,並開始在Medium和IG上分享超高品質的健身論文分析文章、並開始提供運動生理學的研習課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Vincent做了回台的選擇?對於在閱讀健身論文和分析這些文章時,他又提供哪些撇步可以參考? 不管你是單純對追求進階健身知識有興趣、或想和Vincent學習如何經營高品質的健身知識型IG,都不要錯過本集分享唷! Follow US! Vincent IG: @vin_training Vincent Medium 文章: https://vintraining.medium.com/ 好奇槓鈴 IG: @curiousbarbel…
…
continue reading
自從我開始寫日記之後,我上社交媒體貼文、或是跟他人討拍的欲望就明顯減少了。寫日記讓你能關照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的情感如何運作,會受什麼事情影響。日記也是你生活的足跡,日記讓你能有意識的生活著,日記也記下了你的感受,感受也就代表了你,你會了解自己,它們也是你過完每一天,所得到的戰利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你對社交媒體上癮,每天似乎花了很多時間,寫文、貼文、看廣告、或是時常與人對罵、互酸,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嗎?事實上,我們潛意識中,只是想要先得到一點他人的關注,最終能得到歸屬感。 其實,想要得到歸屬感,更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去參加一個團體,加入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與人面對面的互動,為這個團體付出。 這樣的團體,除了我們每個人生長的家庭之外,社會上也還有很多。宗教類的,有教會、佛堂;運動類的,像早泳會、跑友會、羽毛球會、還有武館、道館;興趣類的,像登山協會、賞鳥協會,志工團體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又是一個重新出發!安吉在台大旁驚喜的發現有著各種療癒手作的咖啡廳藝術空間 樂圓 The Circle ,走進這間咖啡廳時,我的墨西哥魂和透過創作和自己深度連結得回憶馬上被喚醒!而和老闆Carmen聊過後,發現這些療癒的手作,正是她流浪天涯自我探索後的結晶!在這集Carmen 將會和我們聊聊: 他從商業顧問、成為背包客到來台灣經營樂圓的故事 Carmen 「活該快樂」與「不安於室的女性」創作 給想要浪跡天啀、成為母親的女性的建議 樂圓裡不同圓圈藝術表現形式(圓圈畫、大集繪、星之花、禪繞畫和曼陀羅) 大家對於開始探索自己的創意和藝術的懼怕有哪些?要怎麼突破 樂圓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6-1號 Follow US! 正念手作學院 https://www.mindfulnessc…
…
continue reading
寫出了目標之後,你該如何開始做它呢? 你幾乎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對,也不可能很輕鬆,就達成你的目標。但如果只想著不要犯錯,那你永遠也不會開始做。或者,你只能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 請到 www.readermemo.com 【戒手機 Day 7】免費下載三分鐘熱度的目標管理PD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 投稿你的問題:https://airtable.com/shrM13sNdUnErkKLG 好奇槓鈴的全新系列出場了!這個新的「問教練」系列,我邀請到澳洲生物力學博士兼前國家健美代表隊選手 Wei Hu 教練 來當共同主持人!我們將在系列裡聊各種和健身相關的問題,包括:健身知識回答、教學問題討論、教練職涯、教練感情(!?)、教練兼移民(?)、教學故事,和各種和人生相關的主題(因為教練也是人嘛~) 今天要聊的就是我們怎麼製作「做自己的健身教練」這門課:使用 Teachable 這個平台的眉眉角角、學到最多事、最有成就的事、最害怕的事、最感動的事,以及我們對於製作線上課程的建議. ps: 課程報名剩最後三天!快去手刀搶位吧! 👉 報名做自己的健身教練課程 https://course.cur…
…
continue reading
擁有生活的目標,能幫你克服「多巴胺」的誘惑。同樣是二個小時,你用在朝自己的目標前進,跟滑手機相比,哪一個會讓你覺得快樂或自信? 目標很難找嗎?你想達成的事情,看起來太難了?只要把你想要完成的事情,分成短、中、長期的目標,就不會覺得困難了。而且,任何你想要改變的事情,都能使用目標的概念來完成它們。 設定目標時,你要設定的是你可以控制、可以採取的行動、可以經歷的事情,而不只是某個令你垂涎的結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社群媒體,默默地、迅速地滿足了我們從小就不敢說出來的需求:他人的注意力。 他人的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養份,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注意力,進而是被認同、喜歡和得到支持。 但一直上社群媒體,你即使短暫得到了他人的注意力,上癮、以致於成為習慣之後,你會失去更多。失去了時間、失去體驗事物的機會、也會失去真正的自己。 不如就從今天起,把自己從網路拉回現實生活,用真正的自己,讓別人注意到你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陳怡穎是台北東鴻牙醫的牙醫師,我們的促膝長談分成上下兩集,本集他與我們分享: 牙齒和咀嚼肌如何影響我們的動作控制 NKT (Neurokinetic Therapy) 神經動能療法、P-DTR (Proprioceptive - Deep Tendon Reflex) 深層肌腱反射是什麼 情緒和訓練的關係 如果你想知道怡穎作為牙醫師對鋼管舞的追求,以及鋼管舞的動力如何轉換到專業工作上並且改變他的人生,記得收聽上集唷! Follow us: 怡穎的IG @yingjoyc 好奇槓鈴 IG @curiousbarbell 👉 加入做自己的健身教練課程 https://course.curiousbarbel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這次的訪談實在太有趣又神奇訓練知識爆表拉! 陳怡穎是位在臺北執業的牙醫師,我們的促膝長談分成上下兩集,本集我們討論他作為牙醫師對鋼管舞的追求、鋼管舞的動力如何轉換到專業工作上並且改變他的人生,下集他將會與我們分享NKT、PDTR、 情緒和訓練的關係、我們的牙齒和咀嚼肌在長大的過程中的變化,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動作控制. Follow us: 怡穎的IG @yingjoyc 好奇槓鈴 IG @curiousbarbell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由Angie Wang
…
continue reading
曾經也在科技業的紅塵打滾了七年、甚至當上行銷主管的Karen,因為對健身的熱愛投入健身產業,並創立了「 我健客 Fitworks」 podcast.是什麼原因讓 Karen做轉職的決定、而轉職前後的他又經歷了什麼樣的轉變呢?Karen在本集和我們分享: 轉職前害怕的是什麼?怎麼做準備?後來這些事有成真嗎? 對於轉職的想像與實際有什麼差異? 做Podcast 一路上的挑戰與驚喜是什麼? 印象最深刻的事? 人生一路上對於成功的定義有什麼轉變嗎? Follow US! Fitworks 我健客 Podcast IG@fitworks_podcast Fitworks 全方位「培」你運動學院: IG:@fitworks.fit ;https://fitworks.fit/ 好奇槓鈴 IG @curi…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這集特別適合想到健身科技業工作、或有美國運動科學留學夢的人!本集來賓是第24集受訪、曾在ASU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專攻肥胖與減重研究碩士的Bruce 林佳佑!Bruce在去年拿到了美國博班、台美兩國的offer,最後選擇回台灣在喬山科技公司擔任顧問.他是在什麼考量下回到台灣?作為一個運動科學人在健身科技業又有什麼樣的優勢與挑戰?線上健身科技的走向如何?在本集我們將為你一一揭曉! Follow Us! Bruce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678254915 好奇槓鈴 IG @curiousbarbell 報名居家訓練原理與實作 7/3 場 https://bit.ly/3qhTCWx 報名做自己的健身教練課程 https://cou…
…
continue reading
正在居家訓練的你,是否遇到各種自主訓練的問題:器材間的差異是什麼?動作做幾組幾下的差異是什麼?不知道怎麼替換動作?不懂深蹲、硬舉、弓步走的差別是什麼?抓不到安全姿勢,練完身體怪怪的?不知道怎麼設計「屬於自己」的課表?網路資訊查不完、看不懂? 在這個單集,我們將告訴你安吉和Wei教練和開的「做自己的健身教練」能夠怎麼幫助你系統化學會健身,以及作為教練兼創作者的我們,如何突破自己撞牆期的幕後秘辛㊙️ 在這門課你會學到: 解鎖決定健身成效的九大訓練變數,學會動作進退階 掌握有效居家訓練要領,分析器材差異 以生物力學分析各模式的不同動作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 認識週期化概念,結合訓練量、頻率、強度,安排專屬自己的十週週期化課表 建立強健訓練心志 增肌減脂的關鍵飲食策略 👉 報名「做自己的健身教練課…
…
continue reading
你仔細回想自己已經建立的好習慣,如刷牙、用牙線、跑步,其實建立習慣的關鍵,並不只是每天強迫自己重複,而是你每次做完,都會覺得感覺很好,接著你要建立這個習慣,也就會變容易了。我發現,就是因為填寫這張紙,會使我每天早起的感覺很好。只要你的感覺好,你就能建立這個習慣。紀錄你少滑手機的每一天,請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今天我用了幾個幾個小時幾分鐘的手機? 2.我今天有少滑手機,我的感覺是什麼? 3.當我有想滑手機的欲望時,我做什麼事來取代它? 4.今天對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完成了嗎? 5.今天我選擇不做什麼事,而得到了休息與自由的時間? 請到部落格文章:【戒手機Day3】記錄你少滑手機的每一天 下載PDF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大家疫情保重啊! 本集是上集我和在墨西哥訓練的老師- Mariana Fletcher 訪談的中文附註解說版.Mariana 簡直是我的女神!他帶領這個社群的方式,也讓我更勇於重新拾起學生的角色,從不同面向探索自我與訓練的關係. 在本集中,Mariana與我們分享 -他如何接觸到Ido Portal 的訓練 -他從教練轉換為母親時人生的轉變 -如何從訓練的黑暗谷底爬出 -給訓練新手、女性教練的建議 Follow Movement Mexico IG: @movement_mexico IG @mariana_fletcher Email: movement.mexico@gmail.com Connect with Us IG: @curiousbarbell Powered by Firs…
…
continue reading
我猜你上班已經看了一整天的電腦銀幕了吧,下了班也已經看了2-3個小時的手機,那如果睡前5分鐘不看手機,你覺得這是很過份的要求嗎? 如果你覺得睡前五分鐘不看手機,會讓你覺得害怕,那你要知道自己的恐懼來自何處,才能真正克服它。你知道自己滑手機時,想從手機裡得到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嗎?請到 【戒手機Day2】睡前五分鐘不看手機下載PDF檔,探索你自己的欲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戒手機真的不難,比戒垃圾食物容易多了!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戒手機嗎?請你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我從現在起,每天少滑2個小時的手機,五年之後的我,會變成如何? 2.我人生目標是什麼?戒手機能如何幫助我完成目標? 3.如果我一直滑手機,我的人生將會錯過什麼? 請到三分鐘熱度【戒手機Day1】 下載PDF檔,把你的答案寫下來,等你懷疑自己為什麼要戒手機的時候,就拿出自己寫的答案,看看它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中文解說版將在下週撥出! Happy Mother's Day! Today I'm interviewing the coolest female coach I've ever met- Mariana Fletcher! Mariana co-founded Movement Mexico with Jonathan Fletcher in Puerto Escondido, Oaxaca, Mexico. In this episode, she shares with us her training and coaching journey with Movement Culture by Ido Portal, what transitions she made when she…
…
continue reading
如果你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小孩,那一定會面臨到小孩爭吵的問題吧!表面上,小孩爭吵的理由是玩具、先後順序、或是搶奪電視。那你玩具買二份、電視買兩台、平均分配之後,小孩真的就不吵了嗎? Siblings Without Rivalry 這本書裡面所主張的觀念:小孩之間會一直吵架,其實是對手足存在事實的怨恨,每一個小孩,都想要獨佔父母親的愛。手足之間,從一出生開始,就處在爭奪與競爭的背景之下,他們每天不斷地吵架,除了怨念的驅使之外,也想要看你站在哪一邊,測試你究竟更愛誰。 要排解小孩對手足存在的怨恨,首先,你不要再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不要比較小孩、不要幫小孩貼標籤、也不要強迫他們分享。當他們的衝突又發生時,有三層作法: 辨識衝突的強烈程度,分成會打架,跟不會打架的,不會打架的狀況,你可以離開現場。 如…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請到的來賓是悍草的陳彥志醫師!彥志是光田醫院的運動醫學科醫師,也是台中健身房悍草訓練的教育訓練主管. 我們在本集聊到: 當初為什麼會想要開設健身房創辦悍草,以及為什麼選在台中開設? 為什麼運動醫學跨專業整合對他來說這麼重要? 銀髮族檢測與訓練的要點 跨領域整合推廣是件非常複雜得且規模浩大的事,做這樣的事需要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技能或信念呢? 當他還是學生時,對於自己的職涯和人生想像是什麼? 現在的自己會對學生時代的自己或決定要創業時的自己說什麼呢? 如果有年輕學子正在選擇未來的就學或就業方向,不知道該選擇醫學或運動科學作為主要專業,會怎麼幫他分析兩個抉擇的優缺點? 關於彥志: 陳彥志是光田醫院的運動醫學科醫師,也是台中健身房悍草訓練的教育訓練主管。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健身到現在,接觸了各種訓…
…
continue reading
結婚共組家庭之後,才發現兩個人要共同生活很累、養小孩之後更累。在自然的情況下,家也會慢慢變成一口壓力鍋,但這一切真的都是別人的錯嗎?或者,是因為外在環境,才造成你無法解脫的壓力嗎? 在凱文.雷曼博士(Dr. Kevin Leman) 寫給媽媽們的抒壓手冊:Stopping the Stress before It Stops You 中,他以二十年以上的家庭輔導經驗,歸類出四種人格,如果你家有人有這種人格,將會使你家的壓力爆煲。這四種人,分別是控制狂、取悅控、爭奪注意力者、還有烈士。這四種人格,有可能出現在男人、女人或是小孩的身上。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這樣的人格,但你是否讓它們主導你的生活與判斷呢?如果是的話,我建議你可以閱讀這本書。 Stopping the Stress before…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帶大家到正港三合院鄉鎮,拜訪舉重健力雙棲的力量選手Mia! Mia 是英國運動管理碩士畢業,她在研究所健身房訓練時,被當地教練發現是練武奇材而被引薦到舉重隊,之後更在(不知道自己)手斷掉的情況下拿下英國舉重冠軍!今天我們聊到他在人生的盡頭峰迴路轉的經歷、他的舉重之路、為什麼想回到彰化教健身,以及在遠離都市的鄉鎮向阿公阿嬤推廣健身的經驗分享! Connect with us! Mia FB: 女子力量實驗室 Ladies’ Strength Lab Mia IG: @letmiafixyou 加入好奇槓鈴Email https://curiousbarbell.com/subscribe/ 好奇槓鈴IG 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barbell/ 好…
…
continue reading
到底是 "什麼事情" 呢 ? 其實還是跟戒手機以及養成好習慣有關係,過去幾年,我養成了一個非常差的習慣,它很自然、不起眼、所以不容易察覺,但卻對我影響很大,我也沒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2021新年新計畫,其中一項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建議可以看看我們的《戒手機: 挑戰二十天重新奪回生活主權的提案》,會有幫助的: https://readmoo.com/book/21013712100010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終於可以回家在台中和大家拜年了!今年重要計畫也在單集開頭跟大家報告,快手刀打開來收聽(尤其是台大的學生們!) 本次單集是Nomadic台灣廊系列的特輯,受訪的是一位神秘嘉賓H.從小對宗教產生興趣的H,因為對藏傳佛教轉山的虔誠前往雲南大理古城香格里拉一探究竟,原本打算旅行2、3個月的他,卻因未受當地自由路的自由所吸引,決定移居雲南,並開始了數年在中國、泰國等地展開了數年的遊牧旅行.在本集,我和H談到他結識不同種族文化「家人」的故事、他在清邁的瀑布旁和寺廟裡居住的生活,拿著神秘地圖到內蒙古和印尼無名小島參加無電、無文明干擾的 Rainbow Family故事,以及如何和生命中萍水相逢或至關重要的人說再見. 預約「做自己的健身教練」線上課程通知: https://curiousbarbell.co…
…
continue reading
史丹佛大學行為研究所的教授,BJ Fogg在他2020年出版的Tiny Habit 中,強力主張「意志力/動機(Motivation)」的本質,它是一種不穩定的東西,因為你是人類,不是機器人,所以,你的意志力,也會有自然的週期與波動,有時候你可以有很高的動機,也就是你強烈地感到自己的欲望,想去完成某件事情;但是當意志力處在低點的時候,你根本就什麼都不想做。 如果你只是單單想用意志力,來克服滑手機的習慣,那當意志力處在低點的時候,你也就會失敗了。你能做的,是培養其他更好的習慣,來取代滑手機的習慣。 當你想要培養更好的習慣時,不要再用意志力硬幹了,反而你要專注於方法上: 1) 減少事情的難度 2) 點滴增加自身的能力 3) 一定要去做,在每天的實踐中,人會自然改變 4) 改變想法,不需要用完美心…
…
continue reading
從你小時候,是不是常常聽你爸媽總是會抱怨錢不夠用、喊自己很累。然後呢,你現在在觀察身邊當父母的朋友,是不是開口閉口生活很累,然後喊自己沒有時間? 曾經,我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概念,每個人不都是一天24小時嗎?為什麼當了媽媽就會沒時間呢?小孩不是餵飯給他吃,他就會自己長大嗎?媽媽最多就是煮飯嘛! 不過我當了媽媽之後,也真的覺得超累的,而且我的累不是睡一覺就會好的累,而是我好像被打入累的地獄,而且我會一直不自覺地向下一層走,我曾經感覺很痛苦,我有連續1-2年的時間,我每天晚上,總是累到連刷牙洗澡的力氣都沒有。白天明明很累,但晚上卻會失眠,早上起床了還是累,因為晚上沒睡好。週末也要被轟炸一整天,所以我一天二十四小時,一週七天,大部份時間,我所感受到的東西,就只有「累」。 直到我看了一本書,Mommy …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來賓是 Wild Couple Fitness 瑜伽體能工作室創辦人賢哥 &瑪G!相信能和浪漫關係的伴侶合創事業是許多地球人的夢想,今天就請賢哥與瑪G來為大家用這集充滿歡笑與感人、史上最可愛又害羞浪漫與勵志的故事分享來開啟2021年吧?(結論就是要有個好伴侶?) 本集我們聊到: 承賢從台大畢業到開工作室中間的過程 瑪G瑜伽老師之路以及過去的成長經歷如何形塑自己的人生以及工作、生活態度 作為浪漫關係的伴侶與正式工作夥伴是非常不同的關係形式,在決定創立 Wild Couple Fitness 之前,如何確定這是個對的決定? 在一起創業的過程中,有什麼需要磨合的部分嗎? 創業的路上除了秉持熱情外,是否有遇到需克服的挑戰?如何愛你所做,做你所愛? 兩人有成為父母的計畫嗎?如果有的話,在創業的部分…
…
continue reading
想要得到他人的注意力,並不是件可恥的事情。因為,當別人注意到我們,我們才會相信自己是個咖。只是你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得到他人的注意力呢? 你可以用正面的方式,也可以用負面的方式,因為即使是負面的注意力,它也是注意力,仍然會滿足到你心中原始的需求。 除了那些早已存在的「注意力商人」之外,社群媒體出現之後,現在又有更多不認識的人,要來搶奪你的注意力了。而你,到底又有多少注意力,可以分給別人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我的部落格,很常寫「早起」的好處,這是因為我這一年來,很清楚地感受到早起給我的力量。如果你從來沒有早起過,那我說的話就很像嚎肖。 早起很困難嗎?早起真的需要意志力嗎?如果你早上起床,馬上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早起就不困難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歡迎來到聖誕特輯!今天的特別來賓是聊聊設計師podcast的主持人亮亮! 亮亮除了是安吉的人生摯友以外,還有一個秘密身份,這個身份是什麼呢?就等你來揭曉囉!本集我們聊到為什麼亮亮開始Podcast? 他從找不到工作上的熱情,到重新定位自己,再次感到熱情以及找回自己地過程. 希望這集能陪你溫暖的度過聖誕~Feliz Navidad!! Connect with us! 加入好奇槓鈴Email https://curiousbarbell.com/subscribe/ 聊聊設計師IG @designers_secrets https://www.instagram.com/designers_secrets/ 好奇槓鈴IG https://www.instagram.com/curiousbar…
…
continue reading
社交、被更多人接受、認同、或是喜歡、被讚,都是跟吃飯睡覺一樣,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 那麼,你覺得自己在臉書上,花時間一直向下刷,一直看著「別人」分享的生活與貼文時,你真的覺得「自己」得到了被認同或接受的感覺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