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只野生小熊猫,每只35万元,谁在为盗猎买单?民营动物园给盗猎身份洗白
Manage episode 347421819 series 1381865
在民营动物园洗白?
四川雅安的这起案件中,被盗猎的除了小熊猫,还有川金丝猴——警方总共找到了17只小熊猫和18只川金丝猴,其中至少有10只小熊猫和1只川金丝猴在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这个案件里,同样有“中间商”向不法猎人收购野生动物,然后转手卖给下游的买家——但这些买家,竟然是几家民营动物园。这些动物园,在偷偷购入盗猎动物后,利用自身拥有的资质,转头就给这些动物“洗白”了身份。
我国有着严格的野生动物交易管理制度,被盗猎的野生动物,本来是难以流入公开交易市场的。
按照规定,在我国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驯养繁殖,需要具备林业部门颁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要对这些动物进行买卖,还需要具备经营利用许可证,并且得到林业部门的批准。
而这些购买盗猎动物的私营动物园,却恰恰利用了本身具有的这些资质,谎称购买来的野生动物都是动物园自我繁育的,以此向林业部门申请出售,最终以每只几万到几十万的价格卖给其他的动物园。
这样,在民营动物园“洗白”后,从野外被盗猎来的动物,就成了人工繁育的后代,能够被“合法”转卖至全国各地的动物园。
除了小熊猫和川金丝猴,斑海豹也曾遭遇盗猎洗白的黑色链条。
2019年,大连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盗猎斑海豹的案件,涉及的斑海豹幼崽总共多达200多只——而我国的斑海豹种群数量也不过2000只!
这些斑海豹幼崽,先是被养在一个养鹅场里,随后被出售给了6个省份的7家单位,其中仅洛阳正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一家,就至少购入了40只斑海豹幼崽。
这些企业也拥有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和人工繁育许可证。对于这些非法购入的斑海豹,他们有时以翻两三倍的价格非法出售给其他动物园或水族馆,有时则是“以物易物”,例如洛阳正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就用6只斑海豹幼崽,和广东省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交换了2只麦哲伦企鹅,随后又以18万的价格卖掉了这对企鹅;有的企业则将非法购入的斑海豹,租赁给其他公司进行动物表演。
在盗猎与贩卖的过程中,有些斑海豹幼崽不幸夭折。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93STfukjeYVjC2XxGk8dQ
1266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