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_只要你拖着,事情就会变好吗?
Manage episode 386457573 series 3532018
「拖延症泛指不必要地推迟决定或将要做的事拖到最后一分钟甚至超过期限的做法。」
本期邀请了两位拖延重症病友33和小鱼做代班主播,他们带着「上一个冬天的羽绒服托到第二年冬天来临还没送去洗衣店」和「写小说从初中拖到研究生还没写完」的光荣事迹闪亮登场,一见如故,他乡遇知音。
小到扔垃圾,大到追寻人生的激情。大部分人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症。拖着拖着,我们可能就会焦虑地玩手机,一蹶不振,要做的to do list越来越长,以至于有些事情就算了吧。
本期节目也是一场「拖延重症晚期患者」和「绝不拖延型选手」之间的battle,双方都在「我不理解」和「怎么有点羡慕」的状态中反复横跳。
其实在之前的录制大纲中,播客的最后,我们本应该给出一些专家建议的关于拒绝拖延的Tips,但录着录着,我们发现,如果真存在什么立竿见影且一劳永逸的好方法,可能这个世界早就没有拖延患者了,同样的,如果能够在自己习惯的生活模式中舒适自洽,好像也没有所谓的对或不对,毕竟我们都好好地长到这么大啦。
时间轴
02:08
最近一次拖延的事儿?
不睡觉 不起床 不工作 不学习 doge.jpg
05:17
关于拖延症的记忆/经历
病友交流会现场
在完成任务之前玩儿的感觉危险又迷人?
焉知非福,拖延不总是带来不好的结果
17:36
拖延最久的一件事你还记得吗
一时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一直爽
19:48-61:14
正方(拖延症)反方(无拖延症)辩论时间
没有压力地玩儿,不香吗? VS. 万事开头难,即时的刺激
掰扯掰扯拖延到底是个什么心理
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模型
20:42
任性猴子和惊恐怪兽
TED演讲:拖延症患者的心理模型:决策者+爱玩儿的猴子
只有Deadline会唤醒内心的「惊恐怪兽」,吓走猴子
最可怕的拖延是一个事情没有DDL的时候
24:22
如果完不成,为什么还要定计划呢?
做完计划表的一瞬间成就感up up
憧憬总是美好的
27:07
拖延&负罪感
有截止期限的事情过了就好了,但有一些长期没有去做的事情会成为持续懊恼和焦虑的累积。
28:19
真有不拖延的人
不能完成计划会「焦虑」
36:21
不拖延选手诚恳发问:为啥我没有拖延,但是越做事情越多?
我们是否应当适时拖延?
38:07
能促使你做一件事儿的最强大的「动力」是什么?
别人找自己帮忙时...
43:06
曾经也尝试过N次克服拖延的尝试
然后失败了N+1次
无法自产Monster(惊恐怪兽)
做日常琐事的动力就是逃避工作
当需要做工作时会发现屋子里好多地方都可以打扫了
去做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就是DDL
去做这辈子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事情就需要找到自己的Calling
61:15
情景假设:如果你是BOSS,如何替你的职工打造一套动力系统?
为了结构的完整,最后的最后,我们决定还是放一下所谓的「解决方法」,其实解决拖延症的办法理论上是有很多的,比如:
-2分钟法则
·小的事情,2分钟能做的,比如叠被子,收垃圾,那就想起来顺手一做。
·大的事情先开始做它个2分钟,做着做着你就想多做一会儿。
-「大事化小」
其实意思是,把目标分解开来。
一年读20本书,一个月读2本书。
-远离分心的事物
卸载小红书和微博之后的生活清静了许多。
-奖励自己
多巴胺在你每次完成事项并奖励自己后出现,以后就更想多做点事情了。
-识别自己的情绪
拖延背后有负面情绪,善待自己,情绪可以变化和流动,但也可以做冥想来调节自己。
简单粗暴来说,做就对了。
一直拖延,比如今天想去健身,这个事情就一直在心上,消耗自己的正面积极情绪,做完了,这事就算过去了,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真棒。
看更大的图景,有些事情有明显的deadline,有些没有。比如身体健康,人生热爱,这些没有deadline的事情,更应该注意他们的发展。人生就那么些日子,拖着拖着,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
做就完事儿了!
74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