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的國際新聞導覽及中東中亞的歷史故事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
»
2022.05.02 從匈人帝國、西突厥汗國、可薩汗國、基輔羅斯公國、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沙皇國的傳承故事與擴張歷史
Manage episode 327373554 series 2948782
2022.05.02 從可薩汗國、基輔羅斯公國、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沙皇國的傳承故事與擴張歷史
圖為沙俄帝國軍進軍中亞各突厥系汗國
西突厥征服俄羅斯烏克蘭之地
匈奴人的時代結束了,一樣是塞種人後裔的突厥人繼起,成為歐亞大陸的新主人。西元552年,新崛起的突厥阿史那部落土門可汗,與弟弟室點密葉護一起擊敗盤據蒙古高原、由鮮卑人建立的強大柔然帝國,建立突厥汗國。西元556年,當時突厥可汗木桿可汗支持叔父,也就是突厥汗國的共同創辦人室點密葉護(Istami Yabgu,葉護Yabgu是突厥官名,副王之意,汗國之下有葉護國)率領突厥本部以及附屬之鐵勒諸部(講突厥語的東方游牧部族聯盟)共十萬部隊開始西征,主要目的是追殺柔然帝國的殘餘份子——阿瓦爾人。
突厥可薩汗國統治俄羅斯之地三百年
西突厥汗國於西元657年被大唐滅國前幾年,下屬鐵勒諸部中的「可薩部」於西元650年在裏海、烏克蘭、高加索地帶建國,稱為「可薩汗國或可薩帝國(Khazar Khanate)」,統治者就是原先西突厥的葉護「莫賀設」,建國後號稱答剌汗(Dalai Khan),答剌在蒙古文中是海洋的意思,也就是「像大海一樣遼闊偉大的汗王」之意。
突厥裔的可薩汗國從西元650年到西元969年被基輔羅斯公國新崛起的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率軍攻陷之前,統治俄羅斯這塊土地也達三百廿年之久,雖然被斯拉夫人的基輔羅斯大公國滅亡,但是突厥裔的佩切涅格汗國、庫曼欽察汗國、保加爾汗國繼起,佩切涅格人甚至在西元970年時將攻滅可薩汗國的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擊敗並斬首,突厥人依舊繼續統治俄羅斯與烏克蘭草原。東斯拉夫人雖然是俄羅斯當地土著,但只有形成部落與小型城邦,無法團結成更大的勢力,大多數時間只能繼續當突厥征服者的奴僕。
除了蒙古之外,俄羅斯人歷史上最沉重的桎捁,就是突厥。歷史上斯拉夫人受突厥人奴役的歲月遠長於受蒙古人奴役的時間
蒙古征服
十三世紀時蒙古人來了。西元1237–1241年蒙古第二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次子「拔都」率領的,這次行動徵集所有蒙古部族、宗王、附屬國的長子們率軍遠征,主要目標就是要征服從鹹海到東歐的廣大領土,即今日的西伯利亞西部與歐俄部分。
西征進行很順利,原先的欽察庫曼汗國無力抵擋,紛紛降順加入蒙古,之後西征軍因為貴由汗死亡,長子們紛紛回軍,東返蒙古本土,然而統帥拔都並沒有回到蒙古本土去爭位,而是留下來在征服的這塊今天的俄羅斯土地上建立「金帳汗國(Golden Horde Khanate/蒙古語Altan Ord, 1242-1502AD)」,又稱欽察汗國。
為什麼一般大家都稱之為欽察汗國?因為蒙古人來之前,統治這塊土地的是「欽察庫曼汗國」,欽察人是斯拉夫土著游牧部落,庫曼人是突厥部落,當時欽察庫曼汗國是斯拉夫土著與突厥族的混合部落聯盟。這樣的部落聯盟實力分散,只要遭遇強大的勢力突進,很容易被分別擊破並降服。此外蒙古人認為突厥人一樣來自蒙古草原,是親戚民族,蒙古西征軍中也都有許多突厥部族如乃蠻、汪古、維吾爾人,因此招降突厥部族極其容易。
因為國土面積太大,建國的拔都汗也進行分封,他將西北亞的錫爾河流域地盤分封給之前謙讓朮赤汗位繼承權給他的哥哥斡兒答,建立「白帳汗國」;再將烏拉爾山以南一塊地盤封給戰功卓著的弟弟「昔班」,建立「藍帳汗國」。
金帳汗國領土遼闊,汗國子民包括突厥裔的欽察人、保加爾人、花剌子模人、庫曼人、可薩人、佩切涅克人,蒙古人與突厥人的政治地位一樣高,皆屬統治階級,斯拉夫土著貴族階級次之,斯拉夫佃農與奴隸居末。軍政合一的地方長官「達魯花赤」同時負責軍務與地方政務之工作,工作之一就是鎮壓各地不滿汗國統治之部族與個人。斯拉夫人貴族臣服於蒙古統治,儘管繳稅、納貢,並出人力為蒙古大汗打仗,但還是次等公民,受蒙古人奴役的本質未改變。
金帳汗國在1275年時人口有八百五十萬人,加上士兵約一千萬人。可汗向各地派遣鎮守官「達魯花赤」,管轄到「萬戶、城、村」一級。
欽察汗國的軍人由各地家戶供養,十戶必須要供養十名兵員,軍人通常是由蒙古及突厥人擔任,因為他們是天生的戰士,善打仗而不善農耕經營。在稅務方面是包稅制,帝國稅率百分之十,通常在某個地區就包給有能力收稅的人去包辦,斯拉夫貴族、猶太人、亞美尼亞人等較精於計算與商業的人士會爭取包稅權,自然是因為其有利可圖,再完成汗國規定的稅額後,多出部分歸包稅商所有。
雖然金帳汗國是蒙古人建立的,但由於之前統治者都是突厥人,且突厥人也是起源於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因此受到蒙古統治者的信任,到了汗國統治的中後期,金帳汗國將士多為突厥人,各級官員也都以突厥人居多,整個國家幾乎都突厥化、伊斯蘭化,除了外交文書還使用蒙古文之外,一般使用的官方語言都是突厥語,與原先蒙古征服者的形象差異甚多。
金帳汗國的宗教政策方面,大部分時間是處於宗教自由狀態,但隨著汗國高層曾經信奉景教、東正教,後來逐漸伊斯蘭化。金帳汗國的東部疆域與中亞地區接觸,高加索南部也與帖木兒汗國接壤,因此受到伊斯蘭信仰的影響甚大。
留里克王朝與基輔羅斯公國的崛起
西元650年建國的突厥裔可薩汗國先天環境良好,初期僅有從高加索以南來的阿拉伯帝國軍事威脅,其餘各方皆無有組織的威脅。
但是在西元第八世紀時,有一支來自北方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部落「瓦良格人(Varangians)」南下,開始在可薩汗國以北的俄羅斯平原建立根據地。維京人是海盜出身,喜愛劫掠,維京血統的瓦良格人像遊牧民族一樣在俄羅斯土地上到處侵奪捕奴,並開始與南方的可薩人、拜占庭人與阿拉伯人建立貿易往來商路,將奴隸轉賣至南方有錢的勢力。
到了西元第九世紀時,瓦良格人一位酋長「留里克(Riurik,西元830年至879年)」在俄羅斯北部的諾夫哥羅德建立留里克王朝,其實也就是一個大公國,他統治下的人民多為羅斯人(古俄羅斯人),因此他起了統一全部羅斯人部落的野心。只可惜他當時年事已高,壯志未酬。
留里克死後,國家陷入內亂,誰都不服誰,乾脆再度邀請瓦良格人派人接替留里克的諾夫哥羅德大公職務,因此同是瓦良格人,被視為基輔羅斯公國的創建者奧列格(Oleg,統治時期:879-912年)接替擔任「諾夫哥羅德大公」,並開始擴張領土,由於他打下基輔,擴大版圖到南方基輔,奧列格也被視為「基輔羅斯王朝」的第一任大公。
在奧列格大公統治期間,羅斯國家組織越發完整,西元882年,奧列格征服了基輔,瓦良格人與東斯拉夫人也逐漸融合成為古羅斯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的直系祖先。
基輔羅斯滅亡可薩汗國
西元911年,基輔羅斯大公奧列格居然率領許多斯拉夫人部落組成的羅斯聯軍經過巴爾幹方向遠征拜占庭,一直攻抵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支付鉅額贖金給羅斯聯軍換取和平,並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這顯示羅斯人已經壯大到一定程度,開始威脅可薩汗國這個拜占庭之前的盟友。而且拜占庭在羅斯崛起後開始撤銷與可薩汗國的聯盟,與羅斯及北方亞蘭人結盟攻擊可薩汗國,試圖削弱可薩汗國的控制力。
拜占庭帝國此項轉變實在惡質,可薩汗國可是之前協助他對抗薩珊波斯及好戰的阿拉伯帝國的傳統盟邦,現在有了新朋友,就兔死狗烹,朝舊盟友背後捅刀,實在是全無道義。
到了西元965至969年間,因為厭惡可薩汗國對往來商隊抽十一稅的負擔,當時的基輔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率軍攻陷了可薩汗國首都「阿的爾」,突厥裔可薩汗國就此滅亡。
羅斯人接受東正教
基輔羅斯公國在西元987年-1011年間集體皈依基督教的東正教派,也就是今日俄羅斯東正教的起源。
基輔羅斯大公決定採取東正教。甚至在西元988年,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為了求娶拜占庭帝國的安娜公主,正式受洗成為東正教基督徒,並將東正教全套經典、儀節與神職人員都帶回基輔羅斯公國,並在聶伯河中為全體基輔羅斯國民集體受洗,此一驚人的歷史事件就是「羅斯受洗」。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大公也因為這個將全體國民受洗為基督徒的決定,被東正教與羅馬教廷封為聖徒。
請注意,此時的俄羅斯與基輔烏克蘭還是完全在一起的,不論是統治者、人民血統、語言文化、宗教都是一致的。
莫斯科公國脫離蒙古統治建立俄羅斯沙皇國
莫斯科在蒙古人西征入侵基輔羅斯的時代,還只是羅斯諸公國中的一個小鎮而已,是「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小兒子「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所建立的分封小國。後來開始與周邊羅斯諸公國競爭地盤,莫斯科大公尤里·丹尼洛維奇曾迎娶金帳大汗月即別的妹妹孔察黑,企圖以金帳汗的妹婿身份在金帳汗國的附屬小國中佔據高位。金帳汗國統治下的羅斯諸公國,彼此間也是處於競爭與相互傾軋、戰爭衝突頻仍的狀態。
此外莫斯科公國也面臨來自西方傳統東歐強國「波蘭立陶宛聯邦,簡稱波立聯邦」的威脅,立陶宛大公與羅斯諸公國中對莫斯科極為敵對的特維爾公國通婚,並聯軍於1368年、1370年、1372年三次遠征莫斯科公國,但都沒能打下莫斯科。
隨著金帳汗國在西元1396年遭遇帖木兒汗國的入侵,國家式微已不可挽回。轄下的斯拉夫人貴族莫斯科大公在1472年公然抗稅,金帳汗國阿合馬大汗兩次出兵討伐莫斯科大公國皆戰敗,1480年後莫斯科公國獨立。
金帳汗國雖然統治俄羅斯之地沒有太久,但是其實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最強大也維持最久的,為什麼?首先,金帳汗國國祚由1242年到1502年,共計也有廿百六十年,並不算短;其次,金帳汗國滅亡之後陸續由白帳汗國、大帳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繼承,繼續與斯拉夫人搏鬥。
克里米亞汗國的捕奴貿易
克里米亞汗國承繼金帳汗國傳統,是一個突厥蒙古裔的游牧國家,騎兵是最強戰力,經濟型態原始,其中一項惡名昭彰的是捕奴買賣。克里米亞人會去俄羅斯平原四處捕捉沙俄帝國、烏克蘭、波立聯邦及羅馬尼亞等非穆斯林平民作為奴隸,然後賣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阿拉伯去,賺取不菲的收入。而這筆捕奴收入需要上繳百分之十至二十的收入給克里米亞汗,因此是受到汗國認可的合法買賣。
據估計從1474年到1694年,約一百八十年間,每年有約兩萬名奴隸被捕捉並賣到鄂圖曼帝國,因此總共有二至三百萬的波蘭、烏克蘭、俄羅斯人被捕捉為奴隸,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境內貴族或有錢人的農耕或家戶管理人力,當然奴隸沒有人權可言,主人要如何操控擺佈,奴隸也無從抵抗。
不過奴隸也不是沒有翻身的一天,有些被賣到中東阿拉伯區域的斯拉夫男性,被主人收為隨從或保鏢,成為私人擁有的軍人,也就是奴隸騎兵「馬木路克」,在擁有一定武力後,也是有人從奴隸幸運地翻身成為統治者蘇丹的。當蒙古第三次西征橫掃中東阿拉伯世界時,阻止蒙古兵鋒的就是馬木路克王朝,這個王朝是由欽察人、高加索切爾克斯人等被抓來的斯拉夫或突厥奴隸騎兵翻身後成立的王朝勢力。
俄羅斯沙皇國的成立與擴張
西元1547年,自認與留里克王朝一脈相承的莫斯科公國正式改名為「俄羅斯沙皇國」,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沙皇(Tzar)在俄語中就是「凱撒」的意思,俄羅斯人使用這個名稱,表明他們是繼承在西元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滅國的「拜占庭東羅馬帝國」的法統,羅馬城是第一羅馬,拜占庭是第二羅馬,莫斯科就是第三羅馬,所以他們也用「凱撒Tzar」稱呼自己的皇帝,俄羅斯沙皇國就是要在宗教上、文化上、法統上全面繼承羅馬帝國。
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國作為金帳汗國統治三百年的屬國,完全承襲了蒙古人對領土的喜愛與渴求。伊凡四世(又號恐怖伊凡)與繼任人一步步將金帳汗國及由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大帳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突厥系王國逐一消滅併吞,並進而拿下整個西伯利亞一直到堪察加半島、白令海峽與整個阿拉斯加。
俄土戰爭300年
西元1540年代開始,鄂圖曼土耳其就與剛從莫斯科公國升級為沙俄帝國的俄羅斯人,開始為了搶奪金帳汗國滅亡後留下的地盤歸屬而持續戰鬥,為了爭奪突厥系汗國如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之統治宗主權,尤其是為了克里米亞汗國的生存更是衝突戰爭不斷。
西元1696年俄羅斯奪取亞速海上的鄂圖曼亞速堡壘,並以之為港口,建立第一支俄羅斯海軍艦隊。沙俄終於完成在黑海開設港口的夢想,黑海港口比起北極海的偏遠,自然是有利得多。所以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擁有欲始自1696年即奠定。
沙俄與英國爭奪中亞印度的大博奕
沙俄在十六至十九世紀將中亞所有國家鯨吞入肚。雖然沙俄已經陸續找到通往北冰洋、黑海、太平洋的海岸線與港口,但是中亞再往南就是印度洋,要是俄羅斯有一個印度洋港口,那所有俄羅斯的敵人都再也無法禁運制裁俄國了。
但是當時不管是阿富汗、英屬印度、波斯薩非王朝等,都是英國的地盤。要打通往印度洋的通道,沙俄必須先控制阿富汗,再打下波斯或印度其中之一,就可以通往印度洋。但要攻打阿富汗?這可就是要了老命的事了,包括英國,也是連打幾次阿富汗都鎩羽而歸。
550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