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的國際新聞導覽及中東中亞的歷史故事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
»
2022.05.02 中國大好機會收復數百萬平方公里失土
Manage episode 327261377 series 2948782
圖:八國聯軍進攻紫禁城情景。
俄羅斯的衰弱是中國崛起最好的一次機會與考驗 2022.03.03所寫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鬥已經超過1個禮拜,這場戰爭在東、西方世界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於美國、歐洲等歐盟及北約國家,以及同樣為民主自由政治體制為主的國家而言,對俄羅斯以蠻橫無理的態勢出兵進攻另一個主權國家烏克蘭的行為都無法接受。這種明目張膽破壞國際規範與國際法的事情,無疑是蔑視所有既存之國際秩序,宣告叢林法則的回歸。
但在亞洲的看法稍有不同,相同秉持西方式民主的日本、韓國、台灣、東協國家、澳洲、紐西蘭等當然是支持烏克蘭的奮起抵抗,譴責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甚至連地緣關係遙遠的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國家,除了少數俄羅斯的鐵桿死忠盟友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是譴責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因為一旦沒有國際秩序,對於所有中小型國家都是威脅。因此在3月2日聯合國大會裡,針對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決議案有141國同意,5國反對,35國棄權。
當然對於一些在意識形態和政治體系向來反美的國家,如伊朗、敘利亞、葉門、委內瑞拉、北韓等,這些必須靠向俄羅斯才能藉以對抗美國的國家,也就是美國眼中的邪惡軸心國家,就還是無條件的支持俄羅斯。然而對於中國來說,倘中國僅是為了對抗美國,就把自己與俄羅斯綑綁起來,如此作法其實有待商榷。
混水摸魚,中國的大好機會一去不會再來
對於中國來講,此刻竟是一個天賜的大好機會,而且這次錯過可能幾百年都不見得會再來,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倘中國能破除意識形態陣營的立場跟角度,倘中國領導人與中國社會可以從一個更高、更宏觀的視野來看這一件幾乎影響了全世界、全人類歷史的此一事件,你就知道中國幾百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好機會來了,也就是中國很有機會從瀕臨毀滅的俄羅斯身上割下一大塊肉,而且順理成章,完全吞得下去。
面對這一個問題必須要謹慎,但是在另方面卻需要更勇敢前進。
首先我們要瞭解俄羅斯這一個國家,並不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如果從有維京血統的瓦良格人奧列格大公於西元879年創建基輔羅斯公國的時代算起,基輔羅斯公國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共同的始祖,但也陷入與突厥裔的可薩汗國、佩切涅格汗國、欽察庫曼汗國無止盡的鬥爭中,一直到13世紀上半葉時,蒙古西征軍到來,基輔羅斯公國與庫曼欽察汗國一起被蒙古人征服,蒙古人建立金帳汗國,統治今天俄羅斯歐俄部分、烏克蘭、白俄羅斯、一直到高加索地區。在金帳汗國的時代,斯拉夫人就是一個個小小的邦國,斯拉夫貴族必須要到金帳汗國蒙古大汗的面前屈膝獻上貢品與奴隸。
一直到15世紀金帳汗國衰落之後,莫斯科公國首先反叛並贏得獨立,莫斯科公國,也就是後來俄羅斯沙皇國的前身,在伊凡四世在位時將莫斯科公國升格為俄羅斯沙皇國,他的目標是統一斯拉夫人的土地,並且將蒙古人的統治終結。他也的確做到了,把金帳汗國,到後來的大帳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這一蒙古突厥王朝體系全部消滅。
沙俄猶不滿足,繼續向東,把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哈薩克汗國、希瓦汗國等突厥人建立的汗國陸續吞滅,在哥薩克人的前驅下向東方不斷的推進,一直到了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甚至還跨越白令海峽佔據了阿拉斯加。其目的就是在完成俄羅斯人幾百年來的夢想,也就是尋找冬季不凍港。
在這個過程中當時已經是清朝康熙時代的中國,一樣成為俄羅斯人擴張的犧牲品。俄羅斯人對於土地的渴求是無止境的,只要踏上的土地就要納為己有。從十七世紀俄羅斯人來到了外興安嶺,到了21世紀也不過過去了400年,俄羅斯人在整個俄羅斯遠東聯邦區這一大塊從貝加爾湖以東,到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海參崴的這一塊土地有六百萬平方公里之遼闊,但到今天為止俄羅斯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口卻只有區區六百萬人,這是什麼概念?就是1個人可以佔1平方公里這麼遼闊的土地。
講地廣人稀都不足以形容俄羅斯人口在遠東的稀少與薄弱,但中國歷史上的民國時期,蘇聯的史達林還一度有意將外蒙古(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國),中國的東三省(包括不凍港大連、旅順),甚至新疆全部併吞。雖然我們可以看到,後來俄羅斯人對伊朗、阿富汗、中國的新疆、東北、與蒙古國之圖謀,到最後沒有成為事實,但是已經可以看出俄羅斯人對於土地的貪婪,以及中國人在歷史上受到俄羅斯的迫害與侵略真是罄竹難書,有血性的中國人不應該遺忘。
江東六十四屯數千名中國人被沙俄全數屠殺的亡魂還在黑龍江上飄,難道忘了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土地上相互廝殺交戰,而懦弱的清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海參崴,長滿了海參的港灣,變成了俄羅斯征服東方的城市符拉地沃斯托克,甚至當初俄人還越過白令海峽控制阿拉斯加,後來是因為克里米亞戰爭敗給了英、法列強後,才不得不趕緊以700萬美金出售給美國,以免被英國所奪走,而這也是美國做過最便宜的土地買賣。如果有朝一日俄羅斯陷入困境,中國就算以七百億美金買下聯邦遠東區也是值得的。
再講回來現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行超過一週,一堆被俘虜的俄羅斯士兵親口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要來進攻烏克蘭,而以為只是來行軍或演習。這代表普丁連自己俄羅斯人都騙,都不信任。等於是以其一個人的意志在擺佈俄羅斯這個國家、民族及全人類文明的存亡,這就是獨裁政體最大的風險,沒人敢跟獨裁者講真話,如果獨裁者失去理智,將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他毀滅全人類文明。
為什麼中國要跟著普丁一路走到黑呢?為了普丁,中國是要跟全世界的公理與正義對抗嗎?並不是只要跟美國做對的國家,就是中國的盟友,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場與角度,不能只要反美就是我的盟友,敵人的敵人不見得就是你的朋友。
現在全世界都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事情義憤填膺,並使出各種制裁手段迫使俄國撤軍,唯獨向來在國際社會上聲稱尊重領土主權完整、不干預他國內政的中國卻站在普丁立場幫他軍事冒險行為找理由,為什麼這些原則遇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全盤無效呢?難道烏克蘭就不是中國的朋友了嗎?
如果有一天,普丁拿著全人類文明作為祭品,悍然發動核戰爭,讓全世界人類一起去死,難道中國也一樣拍手叫好嗎?這就是中國想要的嗎?錯了,中國這次真的選錯盟友了。趕緊回頭還不晚,首先中國不應再給普丁不當的幻想,認為他做任何事情,中國都必定相挺,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中國會跟著俄羅斯一起陪葬,眼見當下普丁成為全人類的公敵,中國人不但不應該加入普丁陣營,還應該轉個念頭,想想自己在此事件中可以獲得什麼紅利?
筆者認為,這個時候是中國人最好的機會。想像一下,已經自己搞得全世界天怒人怨的普丁,不管是被俄羅斯自己人給轟下台,或者他自己發生意外,總之普丁的統治大概已經走向尾聲,而沒有大獨裁者普丁的俄羅斯,又因為普丁不信任任何人而未培養接班人,因此必定出現群龍無首、政局混亂的局面。
加上這次出兵烏克蘭軍事行動失敗連連,整個俄羅斯的國力與軍力受到了弱化,且其他戰線包括遠東的駐軍紛紛調往烏克蘭前線,並不斷地被消滅中,俄羅斯很快必定陷入整體慌亂。
到那個時候如果俄羅斯沒有一個穩定的體系與強人接棒,分裂成上百個不同的國家都是有可能的。在這個時候中國自然應該毫不客氣下手了吧。
阿爾泰山以北、往東的西伯利亞及濱海區是最佳標的,中國可使出不論是購買,還是共管,還是鼓勵當地人民獨立的方式,把這些地方從俄羅斯割裂開來,納入中華民族的影響力之下。
貝加爾湖是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也是科布多將軍領地;黑龍江以北則是寧古塔將軍的領地;海參崴更是野女真也就是滿族活動的領域;庫頁島也是中國傳統的領土,西元1411年,也就是明朝明成祖時期北伐到黑龍江下游,就在外滿州,也就是今天俄羅斯濱太平洋岸的黑龍江下游地區包括海參崴、庫頁島等地設置「奴爾干都指揮使司」與下屬各衛所,管理當地野女真與鄂倫克部族。到了清朝更是滿族的龍興之地。
想到今天東北以北的地方,就是斑斑血淚,當時中國虛弱,被幾百、幾千哥薩克人就可以輕易攫取上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除非你拒看中國歷史,否則沒有中國人應該對此視若無睹。
今天俄羅斯明明經濟量體小到只有南韓一般大,做的事情卻彷彿他還是蘇聯一樣的世界霸主,凡事靠拳頭、靠武力解決,不知道其實以俄羅斯內部狀況,默默練功培養國力才是他應該做的。貪心不足蛇吞象,想以一己之力跟全世界對抗,以十八世紀的手段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窮兵黷武到很可能把自己都毀滅了。
如果俄羅斯真的因此陷入崩潰的邊緣,中國要救它不救?聰明一點,這簡直是天賜中華民族收復千年失土的大好機會。兩千年前大漢使節蘇武在北海牧羊,蒙古、突厥、女真通古斯各族幾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活動,而這些北方遊牧民族今天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要知道俄羅斯可是一直到 16、17世紀才東來佔領這些土地的。所以有任何機會可以恢復的話,中國不應該放過。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間,如果中國放過這個機會,再五百年恐怕都不會再有這個機會出現。這個地方是高達數百萬,上千萬平方公里一直到北冰洋的土地,天予我不取,則中國的領導階層將無法面對歷史的審判。至於跟俄羅斯的道義呢?當初俄羅斯搶奪你的新疆、蒙古與東北,有跟你講過道義嗎?
因此在今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中國真的可以聰明一點,寧願不要再講話,也不要講錯話。看事情不能老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解釋,中國不是俄羅斯的一個省,不需要聽俄羅斯人的。也不要被俄羅斯拉上一條船,不需要為俄羅斯人擦脂抹粉,也不要跟他一起駛向地獄。
中國必須要以像地球軌道那麼高的視野來看這一個影響全球戰略範圍戰略佈局的事件,審時度勢並斷然出手,無論是以物資經援交換土地也好,還是暗中鼓吹俄羅斯聯邦各加盟共和國獨立也好,共管也好,總之藉這個機會讓大漢的天威再現西伯利亞,再現北海,這樣才不是漢家的敗家子。
550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