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和晓宇谈出路:废墟之上,必须保卫世界丨独上阁楼
已归档的系列专辑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When? This feed was archived on February 21, 2025 18:09 ().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December 27, 2024 10:03 ()
Why?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我们的伺服器已尝试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无法截取有效的播客收取点
What now?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a more up-to-date version using the search function. This series will no longer be checked for updates. If you believe this to be in error, please check if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restored or if you have any other concerns about this.
Manage episode 377000789 series 2739037
9月11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首轮核污水排放完毕。洋流与季风的轨迹逼迫我们再次反思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本期「独上阁楼」,主播柏琳请来刚刚结束一轮国际旅行的青年作家晓宇,和他一起聊了聊废墟之上,普通人如何夺回想象世界的权利。
作为常年穿梭于冲突地带的危机亲历者,这个夏天,晓宇再次目睹普通人如何在战火未熄的城市生活。人们在白天散步,按下人行道旁被写上“重启世界”的按钮,然后在夜晚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空袭。然而,在警报的间隙间与当地人交谈时,晓宇却收到不少关于东亚局势的提问。这份略显老派的、对远方与世界的关心,也被他带入了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水下之人》中。
“保卫世界”,是否已经成了少数人的话题?当下的现实主义是否已经软弱到不敢想象一个更大的世界了?当“我仅代表我自己”成为一种普遍的自觉,“改变世界”的愿景也退缩为“改变自己”,这种不断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会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出路吗?
【本期嘉宾】
晓宇,青年作家、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出版有非虚构作品《利马之梦》,小说《水下之人》等。
【本期主播】
柏琳,独立记者,青年作家。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目前正进行巴尔干半岛历史文化的系列写作。
【时间轴】
03:53 晓宇的旅途见闻:在战后的基辅遇见“重启世界”的按钮
09:15 《水下之人》是一部……科幻/历史/间谍/知识分子小说?
15:08 为什么说当下的小说普遍是软弱的?什么是勇敢的写作?
29:14 所谓“世界文学”,可不是法国文学中国文学德国文学的拼盘杂烩
38:23 再谈“世界主义”:来自乌克兰普通人的启示
44:04 “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可能是绩效社会和规训社会的双重陷阱
51:32 “知识分子”也不过是普通人,普通人何必为难普通人!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 人名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小径分叉的花园》《沙之书》等。
罗贝托·波拉尼奥(1953-2003):智利著名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荒野侦探》《2666》等。
石黑一雄(1954-):日裔英籍小说家,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远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等。
韩炳哲(1959-):韩裔德国新生代思想家。代表作有《爱欲之死》《倦怠社会》等。 - 书籍
《将熟悉变为陌生》[英] 齐格蒙特·鲍曼 / [瑞士] 彼得·哈夫纳
《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水下之人》吕晓宇
《身份》[捷克]米兰·昆德拉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位置》[法]安妮·埃尔诺 - 影视
《大鼻子情圣》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后期剪辑】KIMIU
【片头音乐】DTlina - LoFi Chill
【片尾音乐】AURA.Pote - Lazy Man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251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