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s 公开
[super 351421]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主持︰張偉國、羅永生、曾卓然、譚家齊 逢星期六晚上8:00至8:30,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香港電台文教組專頁 rthk.hk/artitude
  continue reading
 
【上山之声荣誉出品】 资深心理学家刘铁征独家创意!在催眠中与自己对话! 网上 最专业的催眠类节目!千万次点击,千万次选择!错不了! ——每周三《催眠故事汇》 最新节目首发公众号:上山之声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宋仁宗天聖五年,包拯中進士之後,並沒有按照慣例出仕為官,而是推遲了十年。據《宋史·包拯傳》記述:「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數來勸勉。」也就是說,吏部曾經任命過包拯一些官職(大理評事、建昌知縣、監和州稅等),但他都拒不赴任,理由是「父母皆老」他要在家鄉侍奉雙親,直至雙親先後去世,守孝完畢之後,才在家鄉父老觀勉之下,出仕任官。這已經是他中進士之後十年。而他的同科進士,如韓琦、吳奎...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包拯,廬州合肥縣人,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即公元999年。包拯家族是宋初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農村庶民。自從在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借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宋朝之後,朝廷軍政大權改由文官掌管,中央派遣文官治理地方府、州、縣。這就是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重文輕武」政策。宋真宗曾經撰寫過一首《勸學詩》,其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成為勉勵士子努力讀書的名句。民間也有詩句云:「天子重賢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可見當時民間讀書風氣之盛。包拯二十八歲時,考中...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佛羅倫斯在1494年成立共和國後,新政府決定在維奇歐宮增設一個能容納五百人的議會大廳。1500年,大部分的建築工程完成,政府決定邀請藝術界的重量級大師來為大廳繪畫壁畫,以展現共和國的光榮歷史。首先被邀請的是達文西。他被委託以壁畫再現1394年的「安加里之戰」。達文西以其精湛的藝術技巧和創新的繪畫技法,開始了這項艱巨的工程。幾個月後,政府又邀請了年輕的藝術新星米開朗基羅,他則被委以繪製另一面牆壁,描繪1440年佛羅倫斯戰勝比薩的「卡西納戰役」。兩位巨匠的對決不僅僅是藝術技巧的較量...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蒙娜麗莎》是達文西的巔峰之作,這幅畫作不僅展示了他卓越的技藝,更揭示了他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在達文西決定創作《蒙娜麗莎》時,他的技藝達到了巔峰,對他來說,只有最困難的藝術問題才值得解決。這幅畫成為他探索複雜藝術技巧的試驗場,特別是在表現模特兒內心世界方面。達文西運用了他之前發現並經過測試的技巧,尤其是「暈塗法」,創造出更加生動的人臉和面部特徵。這幅畫的創作歷程也充滿了傳奇色彩。達文西在完成這幅畫後,並未將其交給喬宮多家族。後來達文西受到法國國王邀請,帶著這幅畫離開意大利...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最後的晚餐》是達文西生平最大的委託案,這幅壁畫是由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贊助,為米蘭的感恩聖母堂的聚餐堂所繪製。這幅畫作於1495年至1498年期間完成,描繪了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宣布其中一位門徒將背叛他的瞬間。達文西獨具匠心地選擇了這一關鍵時刻進行描繪,畫中耶穌與十二門徒的表情和姿態栩栩如生,充分表現出他們的震驚和不安。在耶穌的右邊,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那是猶大,他正朝後倚著,仿佛從耶穌面前退縮。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不僅是一幅藝術傑作,它還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藝術發展。...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達文西不僅是個藝術天才,還擁有卓越的生涯規劃能力。在佛羅倫斯,他雖然已享負盛名,但他發現北方的米蘭,雖然是一片藝術沙漠,卻充滿了機會。1482年,達文西毅然前往米蘭,開始新的藝術旅程。他這一決定也與佛羅倫斯的羅倫佐.麥弟奇的外交策略有關。羅倫佐派遣達文西這位藝術大師前往米蘭,作為鞏固與米蘭盟友關係的重要籌碼。達文西在米蘭的時期,完成了許多重要的作品,其中著名的包括受聖母無玷修會委託,為聖方濟大教堂中的聖母禮拜堂繪製的聖壇油畫——《岩間聖母》。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就在達文西事業剛起步的時候,佛羅倫斯就在麥弟奇家族的掌握之中,但市內的其他勢力以至教皇,對這個強大的家族極為憂心,甚至欲除之而後快。1478年4月26日,帕齊家族策劃了一場暗殺行動,意圖在佛羅倫斯聖母百花聖殿刺殺麥弟奇家族中的重要人物——華麗者羅倫佐,與及他的弟弟朱利亞諾,意欲取而代之成為佛羅倫斯的管治者。這次事次,歷史上稱為「帕齊陰謀」。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1466年,時年14歲的達文西被父親皮耶羅,安排到佛羅倫斯著名藝術家維羅吉歐的工作坊中學習。這位大師不只繪畫雕刻技術高超,更是非常善於掌握藝術市場走勢的經營者。作為學徒的達文西起初並無特權,在工作坊中做過不少跑腿的工作。不過天才就是隱藏不了,達文西嶄露頭角的是在1472至75年間輔助老師維羅吉歐繪畫《基督受洗》這作品。他負責在畫的左下角繪畫兩位屈膝的小天使,據說老師見到達文西的天使後,決定從此封筆,因為維羅吉歐見到畫壇的新時代已經來臨。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達文西的全名是 —— 李安納度.迪.塞爾.皮耶羅.達文西,意思是「文西城 皮耶羅先生的兒子 李安納度」。在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社會的結構並未有太大的革新,階層依然分明,有貴族階層、富裕銀行家、中產階級(如工匠和商人)以及底層的奴隸。同一時間,婚姻肩負著重要的社會契約,繼承社會地位和財富的功能,並不是愛情的產物。達文西的父母並未結婚。達文西的父親皮耶羅是公職人員,而母親是普通的農民婦女。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盛行着「行會制度」。行會是由同一行業的人員組成的組織,負責保護行業利益,制定規範和標...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漫長的中世紀」可以從公元四至六世紀的蠻族入侵意大利算起,一直到1453年鄂圖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橫跨接近一千年。在這一千年的所謂「黑暗時代」,西歐其實持續發展,即使是一些被廣泛定義為軍事行動的事件,例如十字軍東征,也帶來了經濟發展與技術創新。在十字軍東征時,意大利北部成為歐洲各國出征鄂圖曼世界的橋頭堡,熱那亞、米蘭、佛羅倫斯和威尼斯等港口城市成為了購買裝備、糧食的重鎮,以及戰利品的集散地。此外,宗教時期羅馬天主教的力量相當強大,既有土地收入,也有後來贖罪券帶來的巨額金錢。這些款項多...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7世紀期間,歐洲 —— 特別是意大利,所經歷的一場文化、藝術和知識的復興運動。這場運動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和近代的開始。文藝復興的核心在於對古典時期—— 即古希臘和羅馬時代 —— 文化、藝術和知識的重新發掘和推崇。這場運動強調人文主義,注重人類自身價值、個人能力和對現實世界的探究。現代學者對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有了更全面和細緻的理解,不再簡單地將中世紀視為「黑暗時期」。我們認識到中亞、北非、東歐以及穆斯林文化對世界進程的重大影響。中亞的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公元前489年,孔子在陳國遇上了吳國伐陳的戰禍,陳國大亂,孔子離陳過蔡地去負函(楚地,今河南信陽),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七日,弟子饑餒皆病,孔子依然講誦弦歌不止。楚國出兵救陳,楚昭王聽聞孔子大名,有意重用孔子,但由於楚令尹子西(令尹即楚宰相,子西人名)的阻攔,此議遂止。孔子離開陳國,回到衛國。兩年之前,孔子在陳國時,衛靈公年老逝去,太子蒯聵因為與靈公愛夫人南子不和,圖謀政變失敗,流亡到了晉國,衛國大臣擁戴太子之子公孫輒,立為太孫。靈公死後,太孫繼位,年紀尚幼,由南子及叔父公子郢輔政。太...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在陳國逗留了大約三年,在此期間,他的早年弟子仲由(子路)辭去了魯國季氏的家臣官職,追隨他左右。陳國(今河南省淮陽縣)位於當時中原的最南方,潁河(粵音泳)、洧河(音惠)都流經陳國附近,由西北方向東南流,注入淮河。西周及春秋初期,淮河已經是中原文明的南界,淮河西南方是大別山山區,大別山以西是楚人的勢力範圍;淮河的東南方,是吳國的勢力範圍。在中原人眼內,楚和吳都是「南蠻」。西周初,周公東征,打敗殷紂王之子武庚之後,乘勝進軍,征服了東方泰山一帶的「東夷」,分封了齊、魯等國鎮撫東方;又征服了南方淮河南...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打算到鄰近的鄭國(國都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區)尋求機會。鄭國同樣是姬姓諸侯,春秋初年,鄭莊公時期曾經是中原強國,因為與周天子不和,出兵擊敗周桓王,又威脅宋、衛等國,偃然成為中原霸主。但隨著南方的楚國興起,鄭國南方的陳、蔡、許等國相繼依附楚國,鄭國也受到楚國壓迫。鄭國北方的晉國亦強勢發展,晉文公率領中原諸侯抗楚,鄭國夾在晉、楚兩大超級強國之間,左右依違,處境困難。前597年,楚軍包圍鄭國,三個月後,攻克了鄭都,鄭襄公在大路上打赤膊,牽着羊,迎接楚莊王,向楚國投降,表示...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周遊列國第一站是與魯國同姓的「兄弟之邦」衛國。衛國的祖先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和周公的弟弟康叔封。周公平定商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之後,封康叔封於商朝王畿舊地,稱為衛國,首都在商紂王所建的都城朝歌(今河南省黃河以北的淇縣)。衛國在西周及東周前期,是中原北方大國,歷代衛君在周天子朝廷擔任要職,周平王東遷時,年近七十的衛武公以姬氏宗親長老身份親自領兵護衛平王,地位十分顯要。但衛武公之後,衛國長期陷入公族內鬥,最著名的事件是衛莊公(武公之子)的庶子州吁有軍事才能,卻被兄長衛桓公排擠,出亡外國,糾...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任職中都宰之後,隔年改任司空,已經是「卿」等級,不久又改任大司寇,負責司法、治安。並且一度攝行正卿職務,成為魯國執政。一直以來,魯國朝廷的卿級大臣,都由公族成員出任,三桓家長世代壟斷最高卿級職位,孔子以外姓士族成為代理正卿,十分罕見。三桓之所以任用孔子,主要原因,是三桓家長都年紀較輕,經歷了陽虎專權及叛亂,國內局勢險峻,地方勢力難以約束;定公年紀較大,難以操控;而南方蠻夷吳國興起,吳王夫差領兵北上威逼中原,魯國首當其衝,深受威脅。三桓對掌握政權力不從心,希望任用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擔當...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見魯昭公的流亡朝廷無所作為,十分無奈,於是到東方大國齊國尋求出仕機會,得到齊大夫高氏接待,成為高氏賓客。齊國的氣象與魯國大不相同,齊人重商,處事靈活變通。齊國首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古城遺址)是東方大都會,四方商賈雲集。百多年前,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富國強兵,曾經稱霸中原,以「尊王攘夷」號令諸侯,桓公、管仲死後,公族內鬥,失去霸權,但齊國仍然富甲一方,吸納各地人才,除了高、國、崔、盧等同宗家族之外,外來的鮑氏、田氏、晏氏亦分享政治權力。齊國包容各方人才、學說,一片繁榮景象。孔子在齊,聽...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魯昭公長期以來,對於國君大權旁落,三桓家族掌權,心有不甘,尤其對於季孫氏專橫威逼,非常不滿,但礙於三桓實力強大,隱忍不發。三桓家族亦矛盾重重,各家族內的支庶子孫,未能分享公平利益;其他公室派系亦受到壓抑而憤憤不平。魯昭公試圖集結反對三桓家族的勢力,作出反擊。到了昭公二十五年(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17年),借一次鬥雞衝突(季孫氏家長季平子因為鬥雞作弊,在雞爪上裝上銅鈎,贏了比賽,引起不滿季氏的支庶家族群情洶湧,反對季孫氏),昭公及幾個公子乘機煽動群衆攻擊季孫家宅,企圖奪回政權。但己年過四十歲的昭公...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十五歲,母親逝世,孔氏家族接納孔子為家族承繼人,從此改變了孔子的人生:從鄉村少年變成世襲貴族。孔子改變身份的原因,史籍略而不談,很有可能孔紇死後,孔氏沒有嗣子,食邑及士族身份被取消,後來孔氏族人得知鄉間有孔紇後嗣,名孔丘,字仲尼,已經十五歲,而且生得與孔紇十分相似(《孔子世家》記述孔子外貌云:孔子「生而首上圩頂」「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應該是孔紇的遺傳)。於是接納孔子承繼家業,並得到魯國國君和執政公卿承認。孔子晉身貴族之後,享有各種貴族權利:有資格參加魯國各種典禮,可以出...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的生平事蹟和他的言論,主要記述於以下幾部古籍之中:一、由他的弟子端木賜(子貢)等人編纂,記載孔子及弟子們討論各方面問題的《論語》;二、孔門弟撰述的《禮記》;三、據說是孔子家族後人編纂,記述孔子生平佚事的《孔子家語》;四、孔子同時代人史官左丘明記述春秋列國編年史事的《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其中多次提及孔子;五、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撰述的《史記》(原名《太史公書》)之中的《孔子世家》及《仲尼弟子列傳》《儒林列傳》。此外,戰國時代一些學派的典籍,如《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亦提及孔子事蹟。其...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孔子是中國甚至世界學術史、教育史、政治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風雲人物,應該沒有異議,當然,後世不同時代對孔子思想的評價,會有差異,已非孔子本人所能掌握。生活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 479年)為什麼會成為思想家?為什麼會成為影響東亞思想、文化、學術、政治二千多年的儒家創始人?這需要從孔子的身世,和他的生活年代的政治、社會說起。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是由於孔子晚年依據當時魯國的編年史書《春秋》刪訂的時段而被後世所稱,此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1894年發生的「甲午更張」,被視為大院君一生、以至其政治生涯最後一件重要事件。作為韓國近化史上其中一位最著名的「親華派人士」,大院君當然不可能成為日本人眼中值得信賴的傀儡,於是其始終受到日人嚴密監控。翌年,由原本抱持「親日」態度、慢慢轉變成「親華」,甚至試圖引入俄國勢力,藉以抵抗日本的閔妃,在「乙未事變」中被闖入朝鮮王宮的原日本浪人領袖三浦梧樓等人所殺,大院君深感壓力,稱病退隱,三年後病逝。大院君逝世,隱然預示朝鮮王朝將告終結。早於1896年,由於俄國勢力介入朝鮮半島,俄國駐朝鮮公使韋...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1882年,大院君抓緊壬午軍亂爆發的良機,乘時東山再起,掌握朝鮮王朝大權。可惜這次掌權的時間甚短,清廷為了迅速平定朝鮮亂事並在當時東北亞嚴峻的局勢中再次佔據主導地位,派遣軍隊拘捕屬於「親華派」的大院君,此舉相信為大院君始料未及。大院君被清軍押回中國天津並軟禁於保定府後,日、朝兩國未幾締結《濟物浦條約》。按照條約規定,朝鮮派遣年青開化派官員金玉均及朴泳孝為「謝罪使」,前往日本官式道歉。兩人在途上以太極圖案為基礎設計理念,繪畫了朝鮮國旗。此國旗後來慢慢演變成今天大韓民國的國旗,開化派官員所展...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1882年7月下旬,朝鮮國內部分軍人因朝廷嚴重拖欠糧餉而爆發軍亂,是為「壬午軍亂」。大院君利用此一良機,乘時東山再起,把持大權。軍亂過程中,有留學朝鮮的日本學生及「別技軍」教官堀本禮造等日人為亂軍所殺,日本乃欲以此為由,詰責朝鮮並要求賠償。當時日本國內「征韓」呼聲頗囂塵上,右翼軍人如黑田清隆等主張派遣大軍赴朝,以期藉兵威脅迫朝鮮,盡量爭取權益;外務卿井上馨等大臣則認為對朝鮮態度過激難免引起清廷反感,而當時日本如與中國爆發衝突,勝負難料,故主張以務實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最後兩派意見在山縣有朋...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1876年2月26日,韓、日兩國在朝鮮王朝京城漢城府附近的江華島上簽訂《朝日修好條規》(或稱《江華條約》),象徵朝鮮在大院君執政十年間堅持的鎖國政策徹底完結,朝鮮正式對外開放。日本開展「明治維新」不足十年,竟可運用兵威,輔以其對於《國際法》的認識,迫令鄰國朝鮮開國,除了在國際地位上一躍而起,成為與中國清朝平起平坐的東亞強權外,更從朝鮮身上取得通商權力等實利。相信當時日本對於朝鮮的經略,乃伴隨國內「征韓論」呼聲極高的一種試探行為而已,然其最後所得到的利益,卻頗驚人。對於東方傳統藩屬國家面臨...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大院君政權於1873年結束,究其倒台原因,與高宗妻子、大院君的媳婦閔妃關係密切。閔妃原名閔慈英,出身自大院君妻子驪興府夫人閔氏氏族。1866年,高宗為前王哲宗守喪三年限期屆滿,朝鮮王室建議為高宗選立王妃。大院君作為高宗親父,對於此事自然十分關注。考慮到朝鮮過往長期經歷「勢道政治」之苦,導致李氏王權旁落,大院君為高宗選妃的首要條件,是排除一切權門世家女子獲選的可能性,藉以杜絕外戚干政的機會。由是,個性乖巧恭順、出身自大院君妻子閔氏家族而不屬於權門的閔慈英,順利被選為高宗王妃。閔妃初...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用「風雨飄搖」來形容1864至1873年間大院君主政下的韓國朝鮮王朝,實在恰當。雖然大院君致力推行的若干改革——例如初步軍事現代化,的確有助加強朝鮮軍隊的戰鬥力,甚至在1866年發生的「丙寅洋擾」中擊退法國進侵,及後又於1871年「辛未洋擾」中打敗美國,然而國內部分較具眼光,富有現代認識的學者與官員,對於一味抗拒西方文化及堅持鎖國的保守政策,似乎已有微言。大院君管治下的朝鮮王朝,在「對外認識」此一重要議題上,無疑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劇變時刻。類似的情況曾經在十七世紀中葉出現,當時清代明興,...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大院君於1864年至1873年執政期間,除了致力改革內政外,「西力東漸朝鮮」此一問題,一直是施政的重要方向。自1860年代起,形跡可疑及身份不明的「外船」便經常在江華島附近出沒。江華島與朝鮮京城漢城府(漢陽)一海之隔,其地理位置及軍事價值對朝鮮王朝來說,實在異常重要。「外船」頻繁地於該島附近出現,成為朝鮮國防一大威脅。大院君絕非一味戀棧權力,而對外事一無所知之輩。清廷於較早前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擊敗;鄰國日本被美國遠道而來叩關,最終開國一事,對於大院君及當時朝鮮國內的知識分子來說,絕對震...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作為朝鮮王朝近六百年歷史上惟一在生時已受封為「大院君」的興宣君李昰應,由於幼子李熙入承王統,成為朝鮮國王高宗,因而得以掌握朝廷大權。大院君掌權以後,於外交上堅持執行鎖國政策,導致朝鮮遲遲未能對外開放,錯失深入認識當時世界大勢及勵行大規模改革的先機;對內方面則屢屢捲入激烈的政治鬥爭之中,未能把所有精力投放在施政之上。此乃絕大多數學者對於大院君一生的負面評價。然而,在年少時候已經展現權術與謀略的大院君,在政治上也絕非一無是處。他無疑敵視西方國家,並對「西力」活躍於東亞地區深感憂慮,因而致力實...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十九世紀世界大勢風起雲湧,正當西方列強致力擴展自身帝國版圖、在全球各地瘋狂拓展殖民地之際,遠在東亞邊陲的韓國,在朝鮮王朝統治之下,卻陷於深重的內憂外患之中,彷彿正在走上一條與世界大勢完全相反的道路。李氏朝鮮王朝於1392年建立,開國君主朝鮮太祖李成桂,本是王氏高麗王朝末年著名將領。他曾率兵擊破紅巾軍及倭寇等外患,其軍事才能深受高麗朝廷認同,因而身居要職。後來,李成桂奉命領軍進攻明朝遼東地區,卻於鴨綠江上的威化島突然「回軍」,折返高麗並佔領首都開京,把持政權;後與明朝修好,建立「事大」外交...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歷史人物的故事,往往不單只反映其一生經歷及功過。透過了解他們的生平,後人可以窺探其所身處的時代格局及特徵。韓國近代史上重要人物興宣大院君李昰應(1820—1898),即為一例。他的一生,是了解韓國於十九世紀中後期國家實況的重要鑰匙。大院君生於1820年,從一個世界史的角度出發,當時西方世界正處於列強激烈競爭的世代。但當提起「大院君」此一名號,並回顧當時統治朝鮮半島的李氏朝鮮王朝(1392—1910),卻不免立即產生一種「回到古代」的感覺。這似乎隱然顯示於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東、西兩大世界在...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崇禎十四、十五年期間,明朝在中原征剿流寇,及遼西抗禦清朝,都遭受重大挫敗,崇禎皇帝以及朝廷重臣,對於如何扭轉敗局已經束手無策。崇禎皇帝只好任命曾被楊嗣昌免職的老臣孫傳庭為兵部尚書,督河南、四川、湖廣、貴州等七省軍務,並改稱「督師」,對孫傳庭能討平流寇之亂寄以厚望。然而,李自成已攻破開封城,殺周王,率兵南下,攻陷湖廣承天府,摧毀嘉靖皇帝生父興獻帝陵墓,在襄陽自稱「新順王」,然後揮軍北上,向陝西邁進,直指潼關,如入無人之境。孫傳庭在朝廷催逼下,領兵在河南汝州攔截,卻遇上連日大雨,道路泥濘,糧食不繼,...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崇禎皇帝重用口才出眾、以軍事謀略自負的文臣楊嗣昌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統籌剿滅流寇戰略。初期頗有成效,各路流寇紛紛向官府投降或退入深山,但由於明朝官軍內部矛盾重重,楊嗣昌為人自負,與大將盧象昇不和,後金第四次越過內蒙古邊牆(長城)南侵,威脅北京,盧象昇在北上勤王,孤軍作戰,奮力戰死,卻被楊嗣昌誣陷「臨陣逃走」,死後加罪。盧象昇戰死之後,朝廷急調洪承疇北上抵禦後金。洪承疇離開之後,楊嗣昌所策劃的「四正六隅十面網」剿滅流寇策略破局,李自成得以喘息,從商...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流寇在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省轉移攻掠,擾攘十年,官軍屢剿不絕,多次易帥,剿撫兼施,不但未見成效,而且流寇不斷擴充、坐大,甚至曾經攻破明太祖家鄉中都鳳陽,發掘皇家祖陵,以羞辱崇禎皇帝。群臣為應付流寇方略爭論不休,但束手無策,剿撫不定,崇禎皇帝為此焦慮不安。崇禎九年(1636年)初新任五省總督盧象昇圍困高迎祥於鄖陽山區,但同年四月,後金天聰皇太極自稱皇帝,改國號大清,六月再出兵經內蒙古第三次侵擾北京外圍。盧象昇奉詔到宣府(今張家口市)指揮兵馬抗清,王家楨繼任五省總督,高迎祥等乘機突圍。 ...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天聰汗皇太極率領數萬兵馬繞過山海關,經內蒙古進入長城,侵擾北京外圍,北京震動,宣布戒嚴。崇禎皇帝大為震怒,把後金縱兵入關的責任歸咎遼東督師袁崇煥,而且袁崇煥被告發曾經與後金天聰汗私下通信,被崇禎帝凌遲處死。由於袁崇煥與東林黨人關係密切,閹黨舊人,乘機翻案,朝中爭論不休。崇禎帝對大臣失去信任,稍有過失便免職、治罪,大臣不能久任,施政搖擺不定。崇禎在位十七年,曾有四十八位殿閣大學士(俗稱宰相),多數不能久任。其中較著名的,有周延儒、溫體仁、文震孟、徐光啟、孫承宗、楊嗣昌等...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雖然在天啓六年進攻寧遠城失敗負傷退兵,傷重而死,但繼位的天聰汗皇太極雄心勃勃,圖謀入主中原。崇禎皇帝把鞏固邊防、收復遼東失地的希望,寄托在擊退後金的寧遠城守將袁崇煥身上。崇禎元年(1628年)初,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七月,在紫禁城建極殿(清朝以後稱保和殿)平台召見袁崇煥,袁崇煥慷慨陳詞,誇下海口,聲稱五年可以收復遼東失地。崇禎帝大喜,賜袁崇煥蟒袍玉帶及「尚方寶劍」。袁崇煥離京之際,豪言賦詩云:「臣心期報國,誓唱凱歌歸」。袁...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天啓皇帝病逝,沒有子嗣,遺詔由唯一的弟弟信王朱由檢繼承帝位,改明年年號為「崇禎」。當時崇禎皇帝年僅十七歲。崇禎皇帝繼位,必須面對的最大威脅,是控制宮廷事務,掌握朝政實權的司禮太監魏忠賢。崇禎帝進宮之初,誠惶誠恐,憂心魏忠賢加害,但不久之後發現,魏忠賢權勢的根源,是天啓皇帝對他的信賴及縱容,於是展開剷除魏忠賢的行動:首先是驅逐天啓帝乳母「奉聖夫人」客氏出宮,然後授意一位地位卑微的秀才錢嘉徵上表彈劾魏忠賢欺君、蔑后、目無祖宗、剋削宗藩、掩飾邊功、勞民...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天啟三年(1623年)東林黨人吏部尚書趙南星,趁每隔三年京察(考核大臣、官員政績功過)機會,排斥非東林黨人,以「先朝結黨亂政」為藉口,罷斥一批大臣。被罷斥者紛紛賄賂司禮太監魏忠賢求助,魏忠賢成為非東林黨人保護傘,結成「閹黨」。東林大臣上表彈劾魏忠賢,要求天啓帝懲治,天啓帝當然不予理會,魏忠賢出手反擊,借遼東經略熊廷弼對王化貞戰敗幸災樂禍,追究遼東失守責任,又查出熊廷弼與東林黨大臣關係密切,而且牽涉賄賂,於是逮捕東林黨人,嚴刑拷打,楊漣、左光斗、高攀龍、黃尊素等大臣死於獄中,魏忠賢又下令拆毀全國書...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天啓皇帝朱由校沉迷享樂,尤其醉心於木匠模型工藝,對朝廷政務不感興趣,軍國政務,掌握在東林黨大臣手中,而所有奏疏政令,需要由宦官傳達,交皇帝用硃筆批核執行。天啓皇帝最信任的宦官魏忠賢,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成為宦官最高首領,有代替皇帝「批紅」(即用紅色硃砂在公文上作出最高指示)的權力。由於天啓皇帝沉迷製作木工模型,於是皇帝的決策權,落在魏忠賢手中。天啓皇帝的父親光宗泰昌皇帝之所以能夠繼承帝位,得力於東林黨大臣全力擁護,因此泰昌帝登位之後,重用東林黨大臣,泰昌帝駕崩,天啓帝繼位,東林黨大臣...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明光宗泰昌帝在位二十九日猝然崩逝,新君繼位成為大明朝廷重中之重。光宗有七個皇子,其中五個夭折,健在的只有十五歲的皇長子朱由校及十歲的皇五子朱由檢,由校成為新皇帝的不二人選,於是繼位成為明熹宗,改明年年號為天啟。天啟帝唯一的十歲皇弟朱由檢封為信王,由於兄弟情深,未有分封到外地,仍然留在北京,方便隨時召見。信王朱由檢在朝廷大臣安排下,聘師學習,接受儒家教育。當時執政的東林黨大臣,從光宗寵妃李選侍手中奪回熹宗天啟帝,希望把天啟帝培養成為儒家理想的賢君。東林黨大臣主掌握了政治實權:東林黨勢力較大...由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