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 Lale Lin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1
詩情也綿綿

府城 Lale lin, Rti

Unsubscribe
Unsubscribe
每周
 
腹內有情 講透機 心中有歌 會牽詩 酸甘苦甜 隨在伊 轉頭才知 心纏綿 這是一個聽詩,品詩的節目。 詩與歌能渲染心靈,讓人體悟生命種種風景,隱含於字裡行間的細膩感受與豐沛情感,既能反映現實社會與時代氛圍,也是生命的紀實。 台語作為台灣普遍的溝通語言,除了日常的實用性,更具備了文化上珍貴的價值,而其中的優雅質感更值得挖掘與發揚。 希望透過節目的呈現,不但能讓聽友認知到台語詩歌的優雅與質感,進而鼓勵更多人願意投入相關創作的行列 。 前往>>央廣臺灣台語迷眾頁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訪問來賓:陳明仁老師/台文筆會理事長 「君滾棍骨 君滾棍骨 群滾郡滑 群滾郡滑 七聲八調 愛唱予伊標準 孫筍舜捽 孫筍舜捽 純損順術 純損順術 古早古早 就流傳到這陣」 這是邵大倫演唱,武雄老師作詞的「八音之歌」的其中一段歌詞,台語的聲調音韻學問很深,許多人接觸臺語的機會是來自於歌曲,但若是旋律與歌詞的音調不協調,就會讓人產生誤解。本集節目從歌詞來探討,除了「八音之歌」 還有謝宏佶所寫的「趁少年」。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明仁/台灣筆會理事長 「身體是文字的記憶 身體是文字的田野 身體是文字的家 身體觸到空氣、陽光、或另一個身 文字就會說話 身體開口 文字就會唱歌」這是4/20-4/21在台灣文學基地(齊東書院)要上演的跨界表演,這場文學跨域舞蹈演出「走(cháu)跳(thiàu)人生」編舞家蔡晴丞從 陳明仁 的台語詩出發,用肢體及空間,邀您思考世界和人的連結。本集節目也將介紹陳明仁老師的詩「哭與笑」,充滿哲學意涵,極具開放性思考,創作也許是作者開始,但最後的感受尤樂聽者自己主導。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王崇憲台語文創作者 王崇憲是在高雄出生的台南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目前是國中國文、本土語文教師。曾得過教育部閩客語文學獎閩南語教師組散文獎及短篇小說獎、A-Khioh Siúnn 阿却賞台文獎、高雄市教育局臺灣學教師組散文獎。籌備並完成《高雄市本土語言文學文本寫作集暨數位化錄音計劃》。目前致力於台語、華語雙語教學的工作,希望能藉由語文教學,讓下一代能自在快樂的傳承臺灣這塊土地所蘊育出的各種美麗語言。本集節目將介紹王崇憲老師的兩首作品:「青春曼波」「夠額的繁華」,前者是他以一個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的互動,以不同的音樂節奏來描繪; 後者則是以西子灣的變遷歷史與在地人的生活記憶交織,氣勢磅礡又有溫暖情感流淌其中。…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王崇憲/五福國中 本土語言語文教師。 「清明無轉厝,無祖;過年無轉厝,無某。」在講清明節的重要,與臺灣人的家庭觀念。諺語,是民間文學,是民眾情感表達的形式之一,也是民眾表達知識的方法之一,承載了流傳在民間的各種經驗與觀念。在王崇憲老師的著作「台語俗諺鬼神紀事」,將台灣民俗信仰中大家熟悉的神明與其相關的俗諺做介紹。本集節目還會談到與祖先相關的,是「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是在講人、鬼、祖先、家鬼、善鬼、厲鬼之間的區別。另外,最近在「三月痟媽祖」,也聊聊「媽祖和大道公」的愛情故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江家豪/第九屆閩客文學獎閩南語現代詩第二名獲獎者 「阮早就慣勢數念的故鄉佇南 雨若落煞佇海的尻脊會出虹 五花十色的伊「tsín」媠 毋知伊的母親是雨抑是光 是光,食著敢會酸酸軟軟? 是雨,敢嘛愛出外做人的辛勞? 便若一開喙 含著「put-lí-á」心適的腔口 咱就愛做伙來看顧 毋通予西北雨沃甲澹糊糊」 在江家豪以故鄉為創作靈感的獲獎作品中,不只是地理位置,生活飲食,當然還有特色鮮明的宜蘭腔,不到四十歲的生物老師,為了讓教學生涯更加有變化,取得台語教師的認證,也重新了解記憶中的宜蘭腔。另外與阿公情感深厚的他,也以散文的方式記錄了一段阿公當爐主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本集節目介紹兩首作品,都是有傳統戲曲表演者來演唱,歌詞的意境典雅卻又呼應人生。除了路寒袖老師作詞的「畫眉」之外,還有「長歌路遙」。 「長歌路遙」歌詞來自荒山亮與梁越玲的創作,曾在美國求學與生活的荒山亮 常常在通勤過程要長途開車,而異域遊子的思鄉之情也經常油然而生; 而梁越玲的家人都是歌仔戲從業人員,但她大學唸的是英文系,原本沒有繼承家業的想法,不料現在卻是尚合歌仔劇團的團長,走著一條創新的表演路線,兩位作詞者的生命路徑不同卻又有呼應之處。 It’s been so far and it’s been so long, returning to my lovely home 鄉關路遙月照光, I’ve been searching for my dream and trying …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柳青亮/第九屆閩客文學獎閩南語散文第二名 在這個以同事的真實人生故事為本的散文創作裡,柳青亮老師在後半段的內容,細膩地描寫女主角進入婚姻嫁到山區,卻遇到很厲害很具權威的公婆,未嫁時是好命的第三女兒,很少做家事,為人婦之後,從廚房料理,家事勞務,裡裡外外許多事情雖然努力去做,卻還是被嫌棄,漸漸地讓她在心理上瑟縮,日漸卑微。故事的主角想要從困頓走向快樂,就像「大水蠓仔」的趨光性,這段心路歷程的轉折,讓人聽得不捨但也帶著希望。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柳青亮/第九屆閩客文學獎閩南語散文第二名 「古早人講:查某人菜籽仔命,未來的婚姻影響一生的運命。毋過我相信就算這粒菜籽予風吹去石頭縫,嘛有伊釘根開花的春天。這篇著獎的散文故事,只不過是借著我的手和心思,代替這个主角寫出儼硬的查某人,按怎行出家己的人生。」這是柳青亮老師以「揣光的大水蠓仔」獲得閩客文學獎的感言,也道出本集節目要介紹的作品內涵,故事的主角生長在阿里山山區,小時候的生活記憶與阿爸的深厚情感,透過溫潤且優美的敘述,展開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蔡秀英/台文創作者 獲得第九屆閩客文學獎社會組閩南語現代詩以及散文兩個獎項的蔡秀英,說她的台文寫作起點,是因為喜愛路寒袖老師的作品,後來因緣際會成為路老師的學生,也開始學習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融入創作之中,之後還有受到柯柏榮,游鍫良兩位老師的指導。人生閱歷遠豐富於學歷的她,曾經是廚師,也希望透過文字創作記錄與保存台灣傳統料理的特色與滋味,本集節目中將介紹蔡秀英老師的作品「十出菜」。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明仁老師/資深台文小說家 「祖師爺掠童乩」的故事雖然是很細緻的民俗信仰的紀實故事,但作者阿仁老師說最想在故事裡點出的重點其實是台灣人如何向人道歉,故事中仙品的尪婿阿文哥,不願意自己的牽手去當乩童,而身為廟方大老的德仔,為了不負神令,只能想辦法去說服阿文哥,偏偏兩人之間曾有嫌隙, 又該如何化解?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明仁老師/資深台文小說家 春節期間,台灣的傳統習俗,總免不了走春拜拜。本身是基督徒的阿仁老師,為了將台灣傳統社會的民俗生活面貌詳實刻畫,特別以此作為主題,從藝陣的描寫到擲筊的過程娓娓道來,從主角的名字就已經埋下伏筆,也述說著純樸的人際故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黃明輝老師/資深台語文教師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春節即將到來,貼春聯是常見的習俗,但是有人會分不清到底春聯上下聯剛如何區分?本集節目邀請擅長古典詩詞,資深的台語文教師黃明輝老師,介紹春聯的平仄音,以及用台語來念春聯,還可鍛鍊音韻的悠揚與文讀音的認知。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黃明輝老師/資深台語文教師 台灣因寒流影響,上週許多高山地區都降雪,果真呼應大寒節氣的名稱。本集節目將介紹兩首與大寒, 立春有關的古典詩,從中探討台語音韻的優雅與美感,以及文讀音與白話音的相關介紹,例如在古典詩詞的「千山鳥飛絕」中的「絕」,台語唸法還有所謂的詩韻音。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麗君/成大台文系教授 本集節目重點介紹「銀河鐵道ê暗暝」的第九章「石邦尼ê車票」,這是內容篇幅最長的章節,也是整個故事關鍵性的發展,發現所謂的銀河列車竟是通往幽冥的列車,石邦尼與好友同車,彼此約定要互相扶持,但是快到終點時,好友卻消失了,故事的真相也許令人震驚,但是有失有得,以及對人生更深入的體會,讓這個故事帶著一種療癒的滿足。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麗君/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 「世界文學台讀少年雙語系列」的主編陳麗君教授,在日本獲得博士學位,現在又任職於成大台文系,對日語台語皆精通的她,選擇了日本國民作家宮澤賢治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銀河鉄道の夜」,作為本系列第三冊《銀河鐵道ê暗暝》,以台日雙語文字提供閱讀,並附上有聲台語朗讀演播。 主角石邦尼是個家貧又孤單的少年,無意中坐上了銀河鐵道列車,這個故事這是宮澤賢治未完成的作品,篇幅不長,但故事情節充滿想像與魔幻,故事裡對「生死觀」,「何謂幸福」等象徵的意境卻令後世讚嘆不已。本集節目將介紹其中有一段「掠鳥á--ê」的情節,有人將白鷺鷥抓下並變成巧克力的故事,有趣又充滿哲理。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夜婆就是蝙蝠,這種夜行性動物所連結的意象,既可出現在月黑風高的懸疑劇中,也可以是福氣臨門的寫照,而在歌曲創作中,江蕙儀創作的「冷夜婆」擷取的是其倒掛習性暗喻的顛倒視野,也有巴奈的新曲「夜婆」指的是一段無法見光的戀情,另外在廖士賢創作的「鑽縫」蜈蚣也是隱喻的意象。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鄭如絜/台文創作者 「浮冇佮不安的個性 吊掛滴焦險惡的江湖埕斗 越頭只賰安穩樸實的甘甜 一捾干焦家己知影的人生粽味」 如絜說在五月節那時 ,突然起心動念寫個跟粽子有關的詩,粽子的意象可以有很多連結,她寫著寫著竟成一首人生哲學的故事。 我學到了一句話「懸低粒」,在形容米粒有的熟了 ,有的還半生。詩短短的,要說的事卻很多。除了「粽的過程」還有「新婦仔的運命」,一起來聆聽。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鄭如絜/2023台中文學獎臺語詩第一名 「趖過烏溪口,梧棲老街百年身影沉靜 洘流的溼地,召鏡佮展翼的海鳥走相逐 風車陣徛騰騰盡守規年迵天的本份 紅霞落一幅送客的色緻,扶挺夜幕上台」 鄭如絜的得獎作品「拜訪大肚圳的春天」,從自行車旅者的角度描繪台中的在地溪流與景緻,文辭優美而且富含想像力,本集節目除了細細品味這首得獎作品之外,還介紹她的另一首地景詩「雞籠山記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康原老師/第六屆彰化縣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得主 對於俗語很有研究的康原老師,今年與孫女共同出版了「浮動—公佮孫的臺語詩畫」,既有世代對話的觸動,又有民俗趣味的融入,本集節目藉由老師兩首作品「開花」「雨傘跤」,也來聊聊相關的一些俗諺介紹。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天寒時,不單是加衫蓋被。也可敨過歌曲來增加溫暖。本集節目介紹三首作品:有以台灣地名寫成的「所在」,還有在寒夜裡回顧自己的過去與奔波,但還是對未來懷有夢想的「愛做夢的魚」,以及用蕃薯的生命力與滋味,來表達金門人的奮鬥與鄉愁的「蕃薯情」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林榮淑老師/台東大學兒童文學博士/ 台文創作者 「逐戲」是林榮淑老師在2023台南文學獎臺語散文組獲得佳作的作品。不只是是刻劃她的人生變遷,而且也因為是忠實戲迷的身份,對於台灣歌仔戲的幕前幕後也有許多觀察與感受,本集節目選取的部分,有對「胡撇仔戲」的介紹,以及在開幕之前,觀眾們的動態與心情描繪。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林榮淑/台東大學兒童文學博士/ 台文創作者 林榮淑老師,從大學到博士所唸的科系都是與教育有關,但她的人生曾有14年, 辭職在家當個相夫教子的主婦,環境的局限以及失去自我的生活,對她來說很是無奈,好在閒暇時光裡還有熱愛的歌仔戲欣賞,填補了人生舞台的幽怨。她對臺語文創作熟練,不論典雅俚俗的掌握,文字書寫的準確度,喚起讀者對於臺語生活性、雅俗兼融的共鳴。最近出版的磺溪文學第31輯彰化縣作家作品集:「逐戲.揣夢.疫難忘」正是榮淑老師的作品,以臺語書寫的散文集,全書分為3輯,從個人的成長經驗,本島的鄉土文化,一直寫到近幾年疫情的故事和人情的溫暖;探討的問題意識深入,書寫貼近閱讀者心情。本集節目將介紹其中「逐戲」這一篇散文。…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游鍫良(秋良)老師/台文創作者 在鍫良老師的創作裡,除了豐富想像力,溫潤的情感,還有極強的影像刻畫,本集節目將介紹老師的兩首作品:「阿嬤是一個洗衫婆」,為了家計 長年為人收衣洗衫的阿嬤,手中的厚繭,佝僂如彎月的身影,在孫子的眼中有許多不捨,以詩描繪阿嬤為家庭付出的故事與身影。「旅途中」,訴說的是自己人生的境遇,面對身體健康的考驗,不確定的將來,有晦暗的心路歷程,卻還保持著對未來的希望。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康原老師/台文創作者 曾獲第六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以及文化部「金鼎獎」。也是賴和紀念館首任館長的康原老師,著作已超過八十本,最近老師與孫女梁一念共同出版新作『浮動」,最初的起心動念,竟是因為到加拿大留學念藝術科系的孫女想學台語,於是圖與文一來一往的互動與靈感激發,既有豐富想像力,又有公與孫之間的溫暖與疼惜,本集節目將介紹八十首作品中的「頭毛佮貓毛」「雨傘花」「浮動」等。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游鍫良老師/台文創作者 寫作已逾五十年,最近十年才用自己熟悉的母語創作的游鍫良老師,作品數量驚人,問他為何會寫這樣的主題,能睡著就像仙境一樣,老師說他長年有失眠的情況,而且本身身體有所不便,一天能水個一兩小時就不容易了,長夜漫漫身體又不適,他能做的就是創作,喜歡觀察氣候環境變化的他,常會在作品中描繪人生與季節的對應。本集節目要介紹他的兩首作品:「睏去是上媠的仙境」「寒人會慢慢仔消失」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秋天適合思念,本集節目將介紹三首作品:有入圍過金曲獎最佳作詞的「攪擾」,訴說的是離別的心情故事,還有在大甲著名的歷史古厝「瑞蓮堂」百年紀念時,應運而生的創作歌曲「頂店蓮花開」,以及在夜深人靜 特別適合回味的「生活影印機」。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人生散步,有時是生活的風景,有時是歲月的軌跡,或者是回憶的片段。本集節目將介紹三首作品:包括農村武裝青年江育達的新作「綠空散步」既是台中真實的景點,又以記載台灣鐵路的過去與未來,綠空正是用空間設計紀錄台中鐵道的文化軌跡。而戲劇工作者陳竹昇,戲劇的才華有金馬,金鐘獎的肯定,而他在歌曲的創作才華也不遑多讓,在個人專輯「換場」中,有一首「慢慢仔等你」,對著逐漸失去記憶的人,既溫暖又寬慰的角度來對話,讓人即使在蕭瑟的秋天也會覺得溫潤。還有江惠儀創作的「露羅」,以一隻看不見也聽不著的蝸牛,說著自己並非為了想知道天空有多高,而只是為了生活繼續向前,說出平凡如你我的人生感受。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周定邦/周俊廷/「台灣動物來唱歌」台語生態童謠影音繪本 作者 來自台南的周家父子,說這個介紹台灣生態與親子教育結合的生態影音繪本,要用台南的發音來念書名Tâi-oân Tōng-bu̍t Lâi Chhiò-koa。作者希望父母可以藉由本書帶著小朋友從學習這些蟲獸的趣味童謠開始,用台灣的語言,介紹台灣的自然環境和原生動物,喚醒母語的文化內涵與趣味性,進一步以母語認識生態。本集節目將介紹田蠳以及硿鏗仔兩首作品。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周定邦/周俊廷/台灣動物來唱歌 作者 周定邦老師是台灣文學與唸歌的專家,周俊廷是生態拍攝與教育工作者,周家父子聯手創作出台灣第一本台語生態影音繪本,從小就是在台語環境中成長的俊廷,製作這個影音繪本的機緣竟是女兒的出生,想用母語說自己專長的生態故事給孩子聽,阿公展現台灣唸謠的創作能力,所作的詞極富音韻美感與節奏律動,逗趣創意的歌詞勾勒出不同生物的特性,本集節目將介紹其中兩首作品:Kit-le與七星蚼仔。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蔡秋雲/2023打狗鳳邑文學獎 台語新詩組 高雄獎獲獎 這集的作品 是蔡秋雲對阿母的紀念與思念,她用一首詩勾勒出母親豐滿的生命意象,算命的說她是苦瓜藤跤來出世,面對生活的磨難她都笑納,與病魔對抗,依然保持堅強,這樣的母親對秋雲來說,也是她在照顧自己罕病孩子的艱辛裡,如月光的陪伴,也是堅強的後盾。 苦瓜藤跤的花蕊 / 蔡秋雲 (季芸) 海風𤆬領八音,油麻菜子 一路搖搖幌幌,來到海口的苦瓜藤跤 發穎、落根 開湠愛的枝葉 溫馴洗盪苦水,生湠阮六欉的幼穎 春雨綿綿潤心脾,熱天炎日ua-sá-bih 秋風微微酸帶甜,冬雨酸冷鑽心穎 你講:「鹹酸苦汫攏是滋味,堅持,就會開出好花蕊。」 癌,一粒無生目睭的銃子 無張無持,射迵你猶閣是一蕊花的年紀 毋甘幼穎失去護持 儼硬,是你無聲的抗議 厝前,無奈…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林央敏老師/文學家 只要提到關子嶺,吳晉淮老師的歌聲自然浮現,對於林央敏老師而言,他在幼年時就因為阿公常聽收音機,而對這首歌留下印象,而且在他的家鄉一抬頭就能看見關子嶺,某次他與多位詩人共遊,在這次旅程得到靈感,以台語與華語混搭創作成「想見關子嶺」,另外本集節目中還會介紹老師的另一首作品「阿丹治水記」,除了是一段台灣治水歷史的紀錄,也展現創作者腦海中對台灣地圖的刻畫與記憶。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林央敏老師/台灣文學家 海口可以是雲林臺西的傳統地名,也可以泛指台灣沿海的漁村港口的區域,全方位的作家林央敏老師,著作包括詩、散文、小說、評論、雜文、作曲等,近年來也有以地景詩方式,來描繪台灣的風景與人文故事。本集節目將聆聽與介紹老師的三首作品:有將燈塔擬人化的「王功燈塔」,還有以清晨與黃昏地景描繪的「海口落日」,以及刻劃龍舟競賽的動態也對環境有所反思的「東石龍船鼓」。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鄭如絜老師/2023苗栗夢花文學獎母語文學類 獲獎 「偝巾」的意象,既是台灣人的生活記憶,也是代表臍帶的連結。作者鄭如絜提到自己以前帶孩子時, 也曾用過偝巾, 一開始手忙腳亂不知從何綁起, 後來是上手之後覺得真的好用, 既不會耽誤家事,更能牢牢地照護孩子。 故事裡的主角月華在知道自己親生父母另有其人時 ,「被拋棄」「 被賣掉」的念頭讓她內心翻騰滾絞, 決定去找尋真相,卻看到一個坐在輪椅上無法言語蒼老的婦人,她的腿上還有一條很舊的巾仔,竟是阿梅當年與小女兒離別,回家後時時握在手裡的物件......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鄭如絜/2023苗栗夢花文學獎 母語文學類獲獎 這是如絜第一次的台文小說創作,她將故事年代設定1960年代,因為這也是她成長的開始,有著特殊的情懷,包括劇中角色的設定也有阿公的形影。 故事描述住在山區的貧婦阿梅陪女兒到山下醫院急診,還背著尚未周歲的女嬰同行,沒想到她回家時卻只剩空的偝巾,到底發生什麼事,作者以充滿情感的筆觸說出她的不捨與感動。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洪淑昭老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 本集節目將介紹「傲慢與偏見」裡重要的轉折點, 就是達西終於向伊莉莎白求婚 ,彼此的門第與背景的差異,在原文作品裡的戲劇張力將書的標題最大化,而對於台文的翻譯更是富含挑戰性。 台語文作家洪淑昭譯寫的「傲慢佮偏見」,歷經7年琢磨,期間陪伴丈夫抗癌,照顧家庭,以及面對丈夫過世的悲傷,終於完成此書,她的丈夫生前向她掛保證「若沒人要出,他來出」,讓她十分感動。她在書中向丈夫承諾,台語這條路,她會繼續走下去。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洪淑昭老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 花了七年的時間,淑昭老師將「傲慢與偏見」英文原著直接翻譯為台語版本,其中的難度不單是語言特性如何融合,還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表達差異,該如何貼近這部世界名作的精髓,還要以台語讓人不需依賴文字,用聽的就能聽得懂? 佩服的就是洪淑昭老師的翻譯功力,還有她的用心。故事很長,節目時間很短,不過就算只是聽些片段,還是能感受其中的精彩。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劉麗玲/法國里爾大學(Université de Lille)中文系約聘語言教師 小王子的故事裡 他與那棵驕傲又美麗的玫瑰的故事是重要的環節,本集節目將繼續聆聽劉麗玲老師與夫婿共同唸讀。 為了母語來翻譯這個經典名作,劉麗玲老師以自費的方式出版了小王子的臺法對照版,很辛苦,但也很值得,她說幾次在讀書會現場 ,感受到讀者的熱情回應。九月份也會在台中文學館跟大家見面。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劉麗玲/法國里爾大學(Université de Lille)中文系約聘語言教師 一位講臺語長大的旅法中文教師,2014年,在某次的旅行,來到一個專門收集法國經典名作「小王子」各語言版本的圖書館,聽到一句「還沒有台語版的翻譯」,讓她起心動念,想用自己的母語來述說這個故事,但會說台語跟用台文來創作是兩回事,好在受到她那在法國大學教授臺灣史的法籍夫婿的鼓勵與支持,以兩人的母語背景,將全世界被譯成最多種語言的文學作品,一字一句地推敲斟酌,終於完成了這本臺法語對照的「小王子」,本集節目除了訪問劉麗玲老師之外,也特別感謝車菲力教授以法語唸出原作,覺得兩種語言都是很有音韻之美,一起來聆聽。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廖士賢/音樂創作者/第30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得主 「紐約很近,雲林卻很遠」攝影家沈昭良的話,對應在廖士賢的創作專輯「西部」,他是嘉義人,跟許多人一樣來到台北追尋理想,雖然故鄉的距離幾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但回家的勇氣需要很久恨久的醞釀。我特別喜歡一個人在惦靜的暗暝聆聽這張專輯,可以是特別對其中的一種 說不出的酸楚有所共鳴。廖世賢老師的音樂作品 詩的意境其實已經很濃厚且飽滿,但就是想唸給大家聽。本集節目將介紹他的兩首作品:「泅」「西索米亞」。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廖士賢/音樂創作者/第30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得主 不論是歌詞的台文語彙,或是音樂的氛圍,廖世賢的作品都有著自成一個的哲學性,以及視覺感,而他的第五張專輯《入》,以「入世於夢、入夢於世」為創作核心。 一首歌就是一首詩,作品說生命、時間、夢、意識與輪迴,也有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情境,將聽覺拉回現實專輯圍繞對於生命的哲學式探究­­|。甚至在音樂之餘, 他還以此專輯延伸出一部電影的創作。 本集節目將介紹其中的兩首作品:〈挵來挵去〉刻劃出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情境,將聽覺再拉回現實。〈墨〉則是道出「天地白紙畫歲月、誰人會當莫做墨」。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賴政國老師/第八屆閩客文學獎教師組閩南語現代詩獲獎 喜歡水上活動的賴政國老師,有時在海邊看到拖鞋在水中浮浮沈沈,給了他創作的靈感,去想像拖鞋主人的故事,雖是一雙舊去北放在牆角的拖鞋 就像一段往事被擱置 但是耳邊彷彿還聽那年的浪濤聲。這是他的第一首台語詩創作,也是他的台語文書寫重要的起點。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李瓜老師 「李瓜用三行寫人世,悲喜攏佇喘氣之間,隨性的詩風猶閣會當予人鼻著浪漫的氣味,慢哺慢啖,自然就有無窮後韻。」這是詩人林柏維對李瓜老師的新作「山頂的厝」的介紹。 本集節目中要繼續分享詩選中三首作品: 來自喝咖啡觀察的「火化」,以及從一個倒頭栽的藝術雕塑得到靈感的「等」 還有年輕時代的打工經驗幻化成的散文詩作品「胡蠅菜口」。這是作者的一本全台語創作,也是自行出版,詳細情形可直接搜尋李瓜老師的部落格:「書蠹日子」https://pazlee1130.blogspot.com/2023/06/blog-post.html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李瓜老師/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現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李瓜老師雖然是台中人, 但是他的求學階段與教書的日子, 有一大段都是在台南度過的, 當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台語詩集, 自然也會回顧過去的生命軌跡與青春年少。 本集集目將分享老師的三首作品: 有以藝術電影經典場景作靈感的「時鐘」 ; 還有充滿飯菜香與回憶的「青春」以及與詩選同名作品「山頂的厝」。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蔡月賓老師/閩客文學獎閩南語散文組第一名 這篇作品是蔡老師第一次參賽就得獎的作品 ,她說自己不擅言語,但透過文筆將她對父母的感念, 緩緩地卻很有張力的刻畫。 排行老三的她是台灣傳統觀念認為好命的女兒, 一句「都到了五十多歲的年紀, 卻頭一次自己買米回來吃」 點出父母年邁, 無力再耕作的不捨。 聽著她的作品對視覺意象的勾勒十分立體 ,還有很多的溫潤 ,經常在夜裡聽見雨聲, 對她來說就是一種鄉愁與思念。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蔡月賓老師/第八屆閩客文學獎閩南語散文組第一名 故鄉是台南的西港 ,在作者童年的記憶裡, 在她獲獎的作品裡,父母在田間辛勤的工作身影 , 對於農作物耕種的情景描繪, 都有鮮明的刻畫。有一段蔡老師在描述夏天的氣候瞬息萬變 ,有時午後雷陣雨 ,可能會讓曬在門前的作物毀壞, 就這樣練就了一身跟雨比速度的本事。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陳明仁老師/台文小說家 要聽這個故事之前, 阿仁老師說 要先了解台語的詞彙不是說「租厝」而是「稅厝」,因為「租」是交給政府的, 而「稅」則是民間的交易 , 但是華語的說法剛好相反。 這個故事是陳明仁老師的作品中比較有推理性的,雖然以紳士為標題 ,但是前半段都是在描寫他身邊的人, 以這樣的鋪排來述說, 讓人更好奇故事中的主角到底是誰?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無 在金曲獎的台語歌曲, 不論是入圍或獲獎的作品, 除了豐富的音樂性之外 ,有些作品的歌詞也富含意境與思考性。 本集節目中將介紹三首作品, 包括 1.鄭宜農創作的「人如何學會語言」,取材自作家吳明益老師的《苦雨之地》,講述關於一個自閉卻能理解鳥語的少年,在面對至親離世之時,失去了聽力的故事......讓宜農從中感悟,學習從需求而來,而人學會語言的過程,或許是對孤獨最用力的一種抵抗,那麼,我們真的學會語言了嗎? 2 廖士賢的「出入」 專輯創作核心以「入世於夢、入夢於世」為概念 ,一首歌也是一首詩。 3.武雄老師作詞 曹雅雯演唱的「罔市只能回味」.故事的起點竟是萬丹的紅豆....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黃鈺婷(黃小鴨)/台語教師/文字工作者 除了教學與寫作,小鴨還是荒野保護學會的講師,長期對環境教育的關心與投入,使得她的作品對於環境人文的變遷有更多的著墨。 本集節目要介紹她的兩首作品:有對歷史疼惜的「石頭的空喙」,還有在描述嘉義火車站後站變化, 在現代化與在地情懷的取捨與省思的「躘懸的鐵枝路 」 躘懸的鐵枝路 作者黃鈺婷 是啥物願望 黏佇隱痀的天星頂懸 一支一支 攑香綴拜的美夢 彼是 來到神明跤邊 講伊拍無見的 是金爍爍的車幫 生鉎的日子攏予沉落去 舊漚舊臭的昨日攏共擲挕捒 四支擋 閘無一聲交易 陸橋跤 遮無一口灶快活 鐵枝路 橫直是共思念載倒出去爾爾 若是毋免比並 都市都袂有過站的驚惶 閣拍一張票 起站佇塗跤拍翸 尾站離塗 躘懸來敬獻進步 金爍爍的車幫 有白蔥蔥的向望 幫明仔載…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黃文博/臺語詩人/台灣民俗專家 黃文博老師的故鄉是台南鹽份地帶井仔腳, 是台灣知名的民俗信仰專家,也擔任過台南文獻的主編 ,曾獲得聯合報報導文學獎 ,南瀛文學獎, 也得到教育部「本土語言傑出貢獻個人獎」的肯定 ,相關的著作至今也有105冊, 更在今年出版了「飛過井仔腳-黃文博臺語詩集7」。國小校長退休後,除了創作, 也是生態攝影的愛好者,本集節目將介紹老師的三首作品:「荒煙草」「芒花暮色」「紅樓花」 ,藉由風景的描繪 ,也對應創作者內心的幽微。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