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RADIO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1
空中體育課

范重光,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愛好運動關心體育活動的人們,想要知道最Hito的運動資訊,請準時上空中體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探討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國際政經議題的臺灣觀點,以及中國內部政經時事的臺灣觀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兩岸法律信箱

溫大同, 許惠菁,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兩岸法律信箱」是報導與觀察兩岸相關的法律事務,並為兩岸民眾提供法律常識介紹的服務性節目。 「兩岸法律信箱」會介紹與兩岸法律相關的新聞動態,包括相關法律、條約、協議的制訂及其執行情形,或涉法案件等。也會提供兩岸民眾經常會遇到的法律服務,解答聽眾婚姻、繼承、就學、探親、旅遊等生活面向可能遭遇的問題,並介紹兩岸法律案例或相關小常識等。 節目以雙主持人的方式進行,法律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的合作,為您提供兼顧時事動態與日常生活,並且兼具知性與趣味的節目。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continue reading
 
「世界大國民」、「芝」無不言單元,用主持人名字黎慧芝的芝,以諧音字傳達我們在這個單元中,舉凡國際、兩岸、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議題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傳達給聽眾,讓大家真正成為了解身邊事也了解天下事的「世界大國民」!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將來自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無論屬於哪一種族群、語言、年代,經由唱片製作經驗豐富的主持人,細心的爬梳,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真實的聲音! 透過節目,讓全球華人,同步感受台灣的心跳!讓喜歡創作的、歌唱的聽眾,跟隨台灣自由的音樂創作起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健康知識家

黎慧芝,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健康為人人所追求,在繁忙的現代社會裡,更需要有便捷和有效能的保健方式。 「健康知識家」節目,希望從關懷全世界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介紹疾病的成因和防治方式,提供保健新知,以及身心靈全面的健康養生法,讓央廣聽友從節目中獲取醫學新知及對自身切實有用的養生秘訣。 歡迎收聽「健康知識家」,讓您的身心靈更健康!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為人民服務

楊憲宏,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天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 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 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 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 來信請寄 hmc@rti.org.tw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世界大國民3 - 東亞縱橫

董立文, 黎慧芝,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本節目係以相互平等與相互尊重的立場,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泛談東亞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事務,希望透過本節目增進聽眾對東亞事務的了解,從而促進東亞區域的和諧、合作與和平。 節目預告影片:https://youtu.be/SRFKCrk92yU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鍾聲響起

鍾年晃,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2020年 在武漢肺炎病毒肆虐的戰役裡,證明了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與安全防護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時,也以人道關懷的立場,捐輸防疫物資給世界各國,擔負起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 在疫病中,世界各國益加感受到中國銳實力無所不在的操作,早已侵蝕普世價值、國家主權與自貿體系...;值此同時,台灣也獲得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空間與國際支持。 後疫情時代,台灣要如何突破阻礙、繼續推進? 鍾年晃為您剖析台灣政策形塑的背後思考。面對美國新政局,全球局勢將如何變化? 對台美中關係又有何影響? 「 鍾聲響起」要讓您全球重要新聞不漏接、一點就通。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在臺灣三百多年的時空隧道中,斯土斯民在這塊土地所作所為,許多「大小事」都成為繼往開來的前車之鑑。主持人在八〇年代曾與中視晚間新聞前「歷史上的今天」節目合作過,當時也同步於《中國時報》上全年配合刊載圖文專欄,算是在上世紀便已在螢光幕影像、報紙印刷品的領域服務過廣大的觀眾與讀者;唯獨在廣播領域長達二十餘載「放送」歲月中只專攻時事、反忽略了曾經鑽研甚深的「往事如煙」大事記! 如今,終於可在ㄧ週之始的星期日晚間7點黃金時段服務各地閱聽人,帶領大家回味「臺灣時空隧道」在往昔的下一週間曾發生過之「大代誌」,注入新發展解讀,賦予新觀點細述,讓世界更了解臺灣這彈丸之地是如何「轉型」成功。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

管大(管仁健), 黎慧芝,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今年是解嚴31年,長達38年的戒嚴,影響了台灣的這一代人。戒嚴時代政府推廣很多歌,有些也超流行,但時空環境轉變後,當然也就很難聽到,《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單元,每次一個主題,挑選適合的歌曲,用歌詞的一到兩句來說故事,讓聽眾就像搭上了小叮噹的「任意門」,回到當時那個年代。主要目的向兩岸聽眾介紹,戒嚴時代政府都在推廣什麼歌曲。 前往>>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 | YouTube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夢想自由行

李正純,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背後令人聯想的是「什麼人創造什麼風景?」,除了臺灣人的勤懇、熱情、善良、包容,造就了臺灣的「人情味」,更重要的,在自由自在環境中成長的臺灣人,自信的開展了臺灣多元價值的文化景觀。 臺灣人勇於創新及不怕失敗的精神,讓社會充滿活力,生活變得更有趣,這個時代不一定要靠大人物,微小與微笑都能產生改變的力量。 本節目將尋訪臺灣各個角落、不同領域的追夢者,他們的內心都潛藏著一股熱情、一個夢想,即使偶有挫折沮喪的烏雲,都無法遮蔽躍動的心;他們勇敢去體驗生命中的美好與不美好,生活也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但絕對值得去嘗試;他們認為夢想這條路,一旦踏上了,不管有多艱難,也要自由揮灑,努力到達。 「臺灣之美」不僅在耳熟能詳的傳統觀光景點,更有許多生態與人文共生、共好,讓人悠然神往的隱藏版「秘境」,值得深度領略探索!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很早之前開始,人類就將歷史以各種形式傳頌記載。若要定義歷史,其實它就是人類生活的軌跡。而認識歷史,才能知道文明存在的起點與價值,知道我們生活世界樣貌是如何被創造的,也能進一步描繪出未來前進的路線。將複雜的歷史主題,每個具有影響力的時刻,化成600秒的淺顯紀錄,就在600秒的歷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兩岸我的家

范重光,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周
 
兩岸從1987年開放交流以來,因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所以兩岸人民進入婚姻,建立家庭,彼岸求學,甚至工作的人數日漸增加,但兩岸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教育環境及價值觀念卻也有所不同,因此每週特別請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到節目中談他們的家庭、工作與求學。30分鐘除了與眾人分享心情故事也希望藉此幫助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儘早適應及融入臺灣多元社會! 「我的臺灣家庭」:兩岸婚配在臺灣建立的家庭,越來越多,在文化、觀念、生活,如何調融、適應,邀請家庭成員分享心得。 「我的臺灣學習」:開放陸生來台政策施行以來,許多大陸青年學子,紛紛選擇在台灣為接受高等教育;本單元將呈現他們的學習狀況,交友情形,校園生活。 「我在臺灣樂活」:大陸各階層人士來台灣旅遊、自由行見聞分享。 「我的臺灣好朋友」:臺灣有許多為迎接、協助大陸新住民而設立的民間組織如基金會、社團、協會,為、「愛心台灣」的象徵;此單元將逐一報導這類團體,讓TA由此面向深入認識臺灣是如何向大陸新住民敞開雙臂、伸出友誼援手。 「我在臺灣快樂幹活」:隨著地球村概念,及交流日益熱絡,兩岸各行各業人材也時而互相駐點、演出、講授……;此欄目設計即是透過大陸來臺工作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變動太快,需要多一些沈澱與理解。台灣社會從過去的禁制到開放,公民們需要更多的對話與溝通,一起用知識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理清資訊爆炸的迷濛。這個節目希望可以透過討論、對話與分享,打造具備公民意識的社會。讓我們從幾千年來的「臣民」意識、19、20世紀強調的「國民」意識,進一步成為具備反省與思索的「公民」意識。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人生想想劇場

李正純, Rti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月
 
人生,沒有重來,沒有存檔,不能起死回生。 有的是悲哀,有的是早知道,有的是還沒說出口的愛、感謝,以及對不起。 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帶我們想想人生的寂寞與生死的體悟。 針砭人性的弱點,既警世又療癒人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音樂人音樂事: 報導幾則近期的音樂新聞,並分享這些音樂人、音樂事的相關作品。 #音樂時光隧道: 主題式介紹過去曾走過風華歲月的音樂作品,或令人懷念的音樂人故事,盼引起喜歡懷舊風的聽友共鳴。 #臺灣在地聲音: 介紹臺灣華語、客家、河洛、原住民等各族群的音樂作品,呈現臺灣在地音樂的百花齊放。 #音樂人會客室: 不定時訪問音樂人,談作品特色及創作故事;或依受訪者之專業,談其所關注的音樂,和對他有影響力的作品。 ***本節目入圍第56屆廣播金鐘獎類型音樂節目獎、類型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我是你的「南朋友」(南部的好朋友),醫務管理背景起家,已突破百場大專院校、醫療機構及公協會專題演講。近年來,因爲Podcast盛行,本身又樂於與人分享,在自我摸索、無師自通的情況之下建立這個頻道,在這裏我們不談高深的學問,希望帶給所有聽衆輕鬆的話題以及滿滿的正能量,我們會從天南地北的話題聊起,也會談談大家關心的醫藥、健康、長照等問題。 本節目由【土豆工作室】團隊製作播出(目前成員只有小編彥哥一人獨撐),所以播出頻率不固定,喜歡我們節目的好朋友請支持我們的創作,通告合作、演講邀約、廣告合作:54064ya@gmail.com 歡迎聽衆與彥哥互動及回饋,或是你們有想聽的主題都可以告訴我們: LINE:@382tarfv或 https://lin.ee/m4FbsGB Instagram:54064ohya或 https://www.instagram.com/invites/contact/?i=14frdlwtjice9&utm_content=orj9xg5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dcast54064 訂閱【彥哥言抒機~醫觀點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訪問來賓: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 川普下令自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商品徵10%關稅。訪問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談川普宣布加徵中加墨三國關稅的前因後果,以及川普上任第一次談台灣議題的觀察和對未來的評估。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嘉賓:宋承恩先生/台灣守護民主平臺理事 美國國務院2月13日更新官網的美台關係現況,刪除了網站上長年以來使用的的「不支持台灣獨立」的句子,也提到美國將支持台灣「在可適用情況下」加入國際組織。同時也修改了美中關係簡介頁面,以較強烈的文字指中國試圖操縱及顛覆國際組織和標準制定機構,以在全球推進中共目標。網站三度提到「中共」,是舊版前所未有。 在這之前,1月24日,新上任的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電話,雙方在台灣議題上首次交手,盧比奧歐強調美國對中國針對台灣的脅迫行動有「嚴重關注」,王毅則強調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美國「務必慎重處理」。 雙方這次通話的內容,中國新華社的報導,說王毅要盧比奧「好自為之」,但英文稿就把這部分刪除。盧比奧事後表示,在交談中他沒有聽到王毅有說這番說話…
  continue reading
 
高娟華 老家在廣東潮汕的高娟華,與夫結縭後來台,在家專心相夫教子,及至夫提前由電子工程師一職退休,返回南部老家開始養雞事業,但苦無通路,艾夫的她,從一個不會拿剁刀支解雞隻的小白,透過許多傳統市場貴人的協助,成為熟手;面臨長輩需要補充營養,從小家中營商的她,想起現代人重養生,也因為重食安,因此開拓自有品牌滴雞精,娟華加油!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美國總統川普12號表示,他已經跟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通過電話,下令立即展開烏克蘭停戰的相關對話,這個消息震驚了歐洲各國領袖。 不只如此,15號,川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更表示,歐洲不會在烏克蘭和平談判中占有一席之地。 面對川普直接與俄羅斯對話推動停戰,歐洲很可能在俄烏和談中被排除在外,法國外長巴霍(Jean-Noel Barrot)16日證實,歐洲主要國家領袖17日將在巴黎召開緊急峰會,討論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議題。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不久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表演說時,批評歐洲聯盟(EU)近年來限制言論自由,讓部分歐洲國家十分不滿。德國之聲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的發言惹惱了許多在場…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輔仁大學日文系所何思慎特聘教授 日本首相石破茂正慎重考慮在戰後80週年之際是否發表首相談話。自民黨保守派認為前首相安倍晉三已通過戰後70週年談話使「道歉外交」告一段落,反對發表新的談話。公明黨則主張應重新表明以和平國家為目標的立場。戰後50週年以來,日本發佈過三次首相談話均引起國內外關注,石破如何兼顧朝野黨派的立場,同時如何表達對歷史的認識也備受關注。節目訪問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教授,就相關議題深入分析。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台北享新代診所呂孟凡營養師 日常生活中對於營養學的了解和實行十分重要,而生病期間如何調養的一些營養學上的觀念也必須釐清。節目訪問台北享新代診所呂孟凡營養師,對於各類慢性病的飲食禁忌以及迷思,還有日常生活應該認識的營養學常識加以說明。同時也針對素食者是否需要額外補充品等話題深入分析。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2025年1月的焦點新聞之一,是抖音國際版Tiktok在美國命運如何?我們怎麼觀察這樣的現象? TikTok是一個社交媒體平台,允許用戶創建、發布、觀看、分享並互動短影片,這些影片可覆蓋音訊與文字。 自2017年推出以來,該平台已累積超過1.7億名美國用戶,全球用戶數則超過10億。這些用戶既是內容的創作者,也是積極的觀看者。 Tiktok的爭議: A.資料回傳到中國,引發的國安爭議。 B.各國都有或嚴或寬的限制或禁止。 美國從2020年以來,對Tiktok的管制: 從總統命令(行政)到國會立法(立法)再到司法爭訟(司法) 這個爭議,同時也展現了一個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互動。
  continue reading
 
中選會截至10號已收到44位藍綠立委罷免案,苗栗第一選區、第二選區罷免團體13號也赴中選會送件,連署遞案罷免藍營立委陳超明、邱鎮軍,其中邱鎮軍罷免領銜人雖日前因承受壓力退出,罷免行動一度告急,高齡90歲、著有《寒夜三部曲》的作家李喬昨同意擔任領銜人後,苗栗兩罷團一起至中選會遞件。 全台罷免潮熱烈,苗二選區連署卻遇到困難,罷免苗栗藍委邱鎮軍的領銜人,傳出因壓力退出,最後才由文學巨擘李喬接手,罷團志工甚至被迫到新竹造冊,顯見當地肅殺氣氛。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延鳳爆料,苗栗不分黨派的議員,都被邱鎮軍打電話警告,「如果敢積極動作,不排除全面反罷免」,宛如黑道恐嚇手段。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2日證實,他已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通話約90分鐘,也和烏克蘭總統…
  continue reading
 
關於彈撥,你認識哪幾種彈撥樂器呢? 彈撥樂器通常因著樂器本身的獨特,也有演奏上的限制。 但所有的限制也成為另一種突破的可能。 「彈撥女神」陳崇青,最近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就打破單一的東方想像及音樂限制,展現出音樂的多樣與活力。 關於陳崇青Chung Ching Chen 生長於臺灣臺北的彈撥器樂演奏家、作曲、教育及學術研究者。絲竹空爵士樂團和异境樂團成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並於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崇青以敘事性和音樂性見長,擅於融合多元音樂風格。她從中國音樂出發,涉足爵士、拉丁、巴西咻樂等世界音樂,藉此拓展音樂視野並豐富自身感受。最終,這些經驗融入柳琴與阮咸的演奏與創作,為中國彈撥樂在當代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新面貌。 至今演出超過400場,足跡遍及歐洲…
  continue reading
 
下週的歷史回顧: 一、1998年2月16日,華航在桃園大園發生空難,當天晚間8點06分,中正國際機場旁的西濱公路轟然一聲,緊接引發熊熊烈火,把夜空照得通紅!造成機上和地面總共202人死亡,墜機原因是降落重飛失敗,導致飛機仰角過大失速墜毀⋯機上乘客包括央銀總裁許遠東。 二、2017年2月17日: 立法院在新會期伊始,由立法院長蘇嘉全揭幕啟動國會頻道一台、二台,閱聽人只要打開有線電視第123、124台,無線數位第21、22台,國會頻道非商業性沒廣告,採24小時播出,透過國會頻道運作持續完成全民監督。 三、1931年2月18日: 日本政府取締「民眾黨」,並將領導階層的蔣渭水等18人拘捕囚禁ㄧ天!導至蔣「有志難伸」旋於8月5日病逝,英年辭世僅40歲;同一天在2011年時,前總統夫人吳淑珍被發監執行,…
  continue reading
 
嘉賓:洪予健先生/加拿大溫哥華浸信會信友堂主任牧師 2月4日至5日,第五屆國際宗教自由峰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洪予健博士應邀參加了此次峰會。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峰會上發表演講,強調宗教自由是“實踐信仰和按照良心行事的自由”,並指出宗教自由是美國乃至全球公民社會的基石。 在上個月的節目中,我訪問洪予健牧師,談基督教會如何面對六四歷史的傷口。 海外的華人教會,從2009年,也就是64慘案20周年開始每年舉行為「8964」紀念禱告會和為「與中國受迫害的教會同行室外禱告會」。去年2024年溫哥華、素里、三聯市,三間浸信會信友堂聯合舉辦的六四卅五週年燭光禱告會已是從2009年以來,持續第15年舉辦。或許有人會認為,教會這麼做,是不務正業,是在搞政治。我不知道洪牧師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的質疑和批評? 中共政權…
  continue reading
 
專訪傑思.愛德威媒體(Js Adways Media Inc.)創辦人暨執行長楊佳燊Jason Yang 曾是TVBS電視台王牌業務員。三十歲時白手起家創業,投身網路廣告界,和無名小站一同打造從無到年收上億元的傳奇,見證並參與了台灣網路行銷產業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 2月1日出版的新一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在2016年12月所發表的一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文章。外界認為是因為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在去年11月23日迎娶台灣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後來又屢屢對外發言,造成習近平的不滿。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連線:傅希秋牧師∕美國「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 美國總統川普2月6日早上出席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舉辦的第73屆國家祈禱早餐會,他呼籲美國回歸信仰,川普在第二場「兩黨國家祈禱早餐會」上,並且宣布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新任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領導一個特別工作小組,致力於「消除政府中的反基督教偏見」。 另外,美國副總統JD范斯也出席了2月5日在華盛頓舉辦的2025年「國際宗教自由峰會」,范斯是到目前為止在「國際宗教自由峰會」上發表演說的美國政府最高層官員。 范斯在演說中重申川普政府對宗教自由的承諾,並且將撤銷聯邦政府過去用來「阻止美國人依其良心發聲和表達思想」的審查措施,終止納稅人資助無神論或削弱宗教信仰的計畫。 這些政策將會帶來什麼影響?高度重視宗教自由…
  continue reading
 
邀請來賓 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關注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當前自由主義治理失敗議題。 藍白在立院的毀憲亂政、亂刪預算,到了新的一年祇會更恣意妄為,毫無收縮跡象,而偏偏透過立院行使不信任案,讓立院解散的機會不存在;所以民間亟思透過行使罷免權來汰除藍委的動作不斷;唯綠營似乎左支右絀、內部不同調;更多人擔憂的是,作為綠營主帥的總統/主席,賴清德作了多少溝通?傳遞出什麼想法?似乎乏人知曉。這是2025最令人不安處!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節目的主題,是擬人化的動物卡通。其實在卡通的世界裡,人如果不像人,就更容易成為好作品。相反的,動畫界動物擬人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幾年迪士尼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是擬人化的動物。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如果故事中角色是動物,就會是個美麗的故事。但如果故事中角色是人,那就只是一個悽慘的故事了。 本集節目介紹4首戒嚴時代老三台動物卡通。 1.小蜜蜂〈華視1978播出〉 2.大獅王〈台視1976播出〉 3.小海獺〈華視1978播出〉 4.丁丁與平平〈台視1980播出〉 影音觀賞: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TI/videos/1812125779537399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來賓:童文薰∕台灣資深媒體人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多次表示,一旦當選,他會設法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果然,川普不是說說而已,最新的消息是,川普9日表示,美國在結束俄烏戰爭的談判上已經取得進展。川普說,他跟俄羅斯總統蒲亭一直保持聯繫,他準備在適當時機跟蒲亭會面。川普並又沒有透露與蒲亭溝通的細節,但這是俄羅斯2022年初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瀟亭與美國總統之間的談話首度獲得官方證實。 有趣的是,儘管川普正在積極斡旋,希望早日結束俄烏戰爭,有關和平方案的內容已經有十幾套版本在網上流傳。其中最受到台灣關注的是,據說美方保證不會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並且要求烏克蘭割讓烏克蘭東部已經被俄羅斯佔領的土地,以藉此交換和平。甚至有媒體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要求川普明確表示反對台獨」,以換取在俄烏…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 2025年度國防預算遭立法院凍結近新台幣900億、刪減84億。外界擔憂將影響潛艦國造等建軍備戰進度。對此學者表示,相關預算遭凍刪,雖對國防事務可能造成衝擊,但仍在可控範圍;但國外差旅費遭刪2億元,可能嚴重影響我國國軍部隊,出國移地訓練的成效。訪問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就相關議題深入分析。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來賓:童文薰∕台灣資深媒體人 美國24名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在美國當地時間2月6日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川普政府廢除「過時、適得其反而且不誠實的」一中政策,呼籲恢復跟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與台灣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這項決議案由共和黨籍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和裴利(Scott Perry)共同提出,支持這項決議案的眾議員,包括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共同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以及曾經提案要求邀請台灣參與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的奧格茲(Andy Ogles)。 共同決議案主要表達的是美國國會對特定議題的立場或意見,不需要遞交總統簽署,因此也不具有法律效力。由美國威斯康辛州選出的眾議員帝芬尼最近幾年多次提出類似議案,…
  continue reading
 
幸福南台灣主持人陳瑩 第一故鄉在浙江,來台灣十多年的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陳瑩,兒時就對廣播有著極大的熱忱,聽央廣節目長大的她,對節目主持人如數家珍,如今陳瑩在南台灣長期致力於文化與新住民議題內容,期待在節目中搭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樑。陳瑩表示:【幸福南台灣】不僅是一個分享故事的平台,更是一個溫暖的窗口,讓新住民的聲音能夠被聽見,也讓在異鄉的人們能夠感受到台灣人的包容與熱情。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連線:張海先生/目前住在中國廣東深圳的維權人士 今年2月7日是中國官方宣佈的武漢肺炎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去世5週年的日子。雖然五年過去了,但是武漢肺炎給全世界帶來的損害,以及至今真相未明,所以人們不會忘記這個日子。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美國中央情報局(CIA)1月25日公布文件顯示,COVID-19病毒更可能源自實驗室。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2月1日簡報時說,COVID-19源自中國武漢的實驗室,這是「可以證實的事實」。 追究武漢肺炎的真相和責任,不但美國人沒有忘記,在中國的受害者也沒有忘記。 戶口在武漢,而長期在深圳居住的張海先生,他的父親2020年1月在廣東意外骨折,回到武漢動手術,老人卻在醫院感染新冠病毒離世。張海認為,父親染病與醫院沒有妥善提供防疫保護有關,並歸咎於當局隱瞞疫情,…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輔仁大學日文系所何思慎特聘教授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7日舉行首腦會談。川普開啟第二任期後,首次與外國首腦的面對面會談是4日與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的會面。石破是川普就任後第二位會面的外國領袖,反應出川普政府對日美關係的重視。節目訪問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教授,就日相訪美意義及影響等相關議題深入分析。
  continue reading
 
受訪者:台北國泰醫院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門診楊翠蟬專任主治醫師 自律神經失調患者與日俱增,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病,與壓力情緒有極大關係。適度運動對各年齡層都非常重要,對於自律神經失調患者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節目訪問台北國泰醫院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門診楊翠蟬專任主治醫師,談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如何調適身心狀況,以及該如何運動重拾健康。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不論是跨年或者農曆春節,燃放鞭炮迎接新年,是很多國家和很多人迎接新年的方式。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喜氣洋洋的同時,放鞭炮引發環境污染、噪音等問題。今天節目談談兩岸放鞭炮的差異,看看這背後反應出怎麼樣的制度差異。 主持人許律師介紹: 一、臺灣的鞭炮文化與管理現狀 二、中國的鞭炮政策 三、從煙火看民主與極權的差異
  continue reading
 
勞動基金運用局3號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2025年12月底,總規模來到7兆479億元,全年度投資收益為1兆428億元,收益率16.48%,創歷年新高。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管理規模達7兆6,859億元,總收益數為1兆1,361億元,收益率為16.57%。 勞動部表示,外界最關注的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為6,989.7億元,收益率16.16%;勞保基金收益數為1,629.1億元,收益率18.13%。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英國媒體「泰晤士報(The Times)」專訪,她回憶與川普團隊第一任期的互動,形容雙方國安團隊「密切、頻繁、清晰」溝通、建立良好聯繫基礎;對於川普表示台灣應提高國防佔比,蔡英文說,台灣有收到訊息,十分樂意與美方討論、加強國防投資,並對「該做什麼」達成共識…
  continue reading
 
音樂力量大!音樂會說話! 蘇婭(藝術家、歌手) 做過國小音樂專任老師、鋼琴老師、吧台調酒師、Pub駐唱歌手、歌手、音樂聲音訓練班老師、電視台企劃執行製作人、電影電視廣告 演唱製作、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以及主持人、數位攝影藝術家、策展人 現專職創作歌手 、音樂製作人和視覺藝術、生命分享講者、策展人。在音樂圈近三十年的她,最近才推出SuYang 蘇婭《3 Cyugal》首張全創作 大地電音專輯。 本集節目特邀蘇婭與《3 Cyugal》專輯的製作及編曲~章世和老師,一起來介紹電音音樂及這張專輯。 - 1996年與李雨寰合作發行了專輯“愛上你只是我的錯”。二人組命名為dMDM。(台灣第一支電子音樂創作團體) - 1996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團體最佳新人提名 - 演唱電影,電視節目,廣告曲 - 聲音訓練:訓練…
  continue reading
 
下週的歷史回顧: 一、1957年2月9日,中華民國外交部主張「琉球自主獨立」,直到跨世紀由民進黨執政始將「台灣駐日中琉文化經濟協會」「中琉文化經濟協會駐琉球辦事處」在2006年5月改名「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駐琉球辦事處」繼承「中琉文經協會駐琉球辦事處」外交代表地位,隔年2月再改「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 二、1990年2月10日,吸金達948億、受害多達16萬人的「鴻源集團」案爆發!檢方遲至1992年始判刑7年、罰鍰300萬結案,主謀沈長聲僅坐牢4年便獲假釋「出獄」。 三、1998年2月11日,執政黨主席李登輝在農曆春節後首次中常會上「關切電視新聞節目播出順序」、責成秘書長要求改善!…
  continue reading
 
棒球作家謝岱穎 1.資格賽的定義,必須先在資格賽4隊中取得前兩名,才那參與2026年的會內賽。 2.資格賽的賽程,2/21-23在大巨蛋分別對上西班牙、南非、尼加拉瓜,取得循環賽第一直接晉級,2/25由排名第2、3球隊爭第二個名額。 3.中華隊在2/3-13在大巨蛋練球,2/12、13與韓職樂天巨人進出兩場自辦熱身賽。 4.資格賽國家隊組成,盡量錯開12強陣容,僅陳傑憲、林家正等少少有重複,但因張育成、鄭宗哲、徐若熙等中職、旅外好手加入,整體陣容不會比較差。
  continue reading
 
來賓: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就職以來連連發出震撼彈,最新的主張是,美國要「接管」飽受戰爭蹂躪的加薩走廊,然後開發當地經濟。 川普4 日先是提議把巴勒斯坦人永久移出遭到砲火重創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接著在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會談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川普又說:美國將會接管加薩走廊,然後進行整頓。他說,美國會清除未爆彈,「夷平當地」,清除損毀的建築,並且「創建經濟發展,為這個地區的人民提供無窮無盡的就業機會和住房」。 川普今年1月25日首度提到將巴勒斯坦人移出加薩的主張時,就敦促埃及和約旦接收更多巴勒斯坦人。 不過,這個主張已經遭到埃及和約旦的拒絕,除了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之外,國際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 美國與南韓達成共識,首爾同意自2026年開始,增加對駐韓美軍的分攤費用,從2025年的1.4兆韓元(約新台幣335億6000萬元),增加為1.52兆韓元(新台幣364億3600萬元),多了1200億韓元(新台幣28億7700萬元),這份協議將至2030年。韓國分擔美軍的費用是364億台幣,而台灣在今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是3兆1534億元台幣,只占1%,台灣怎會付不起?何況南韓與北韓土地相接,北韓光是大砲就能打到首爾,所以美國必須駐守近2萬8500人。但台灣與中國隔了海峽,美軍若駐臺只需海、空軍,因此費用應該只要南韓的一半。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來賓: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從2月4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在懲罰未能阻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fentanyl )等毒品流入美國。 消息發佈之後,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揚言要採取報復性措施。但是在川普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通話之後,這兩個鄰國隨即承諾加強邊界和犯罪執法,川普3日在最後一刻暫緩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關稅,同意延後30天。 但是對中國的懲罰性加徵的關稅並沒有被暫緩,新關稅措施已經在美國東部時間4日凌晨零點生效。 根據報導,因為北京在4日率先宣布對華府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導致雙方通話破局。川普當晚表示,他並不急著跟習近平通話,4日宣布的關稅措施只是起…
  continue reading
 
邀請來賓 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關注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當前自由主義治理失敗議題。 2025年的重點大戲就是川普再度上任。但這並非孤立主義再起,畢竟如今的美國是舉世超強,不可能退回到十九世紀的思維。目前可見的是美國的戰略收縮,川普要求歐盟/北約自主,並一改拜登的多邊主義,改以單邊操縱為主;但目前歐盟主要大國法、德政治不穩,而東亞的日、韓也同樣不穩定,所以不論烏俄戰、中東乃至印太,2025都是不確定的一年。
  continue reading
 
社會觀念變了,以前我們說一個女生是公主,甚至說是仙女,那是出自內心的讚美,聽到的人也會很高興。但現在我們如果這要說,聽到的人可能以為我們是在罵她。你說她像公主,她還覺得你是在說她有公主病。小仙女就跟小公主一樣,這幾年在網路上已經改變了原有的詞義,現在變成是男性嘲諷女性的詞語,用來諷刺女生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這種詞義變化的原因,造成現在沒有仙女卡通或公主卡通,因為仙女或公主已經成了負面詞彙。 本集節目介紹3首戒嚴時代老三台仙女卡通。 1.彩雲仙子〈中視1978播出〉 2.小仙女〈台視1979播出〉 3.花仙子〈台視1982播出〉 影音觀賞: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TI/videos/958125932967435…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來賓: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 中國大陸AI新創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在農曆春節除夕再發布生成圖像(文生圖)大模型,這個模型在基準測試中超越美國巨頭OpenAI,撼動全球晶片產業鏈,也震撼美國矽谷新創科技圈,更導致美股相關科技股大跌,受到這個消息的衝擊,台股蛇年開市第一天也跟著大跌,2月3日加權指數一度重挫超過千點。 然而,DeepSeek真的很厲害嗎? 事實上,從DeepSeek發表時間點來看,似乎一切都是有備而來,就在黃仁勳前往中國的行程結束之後;更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宣布要對中國加徵關稅,並攜手全球科技巨頭啟動史上最大AI基礎建設計劃「Stargate」,打造美國AI領導地位的同時! 有人質疑,DeepSeek最新發表除了要對外宣示中國AI科技崛起實力之外,更像是中國大外宣的工具!…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