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Medicine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众多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医生和医疗研究人员都曾通过TED大会、TEDx活动以及其他合作项目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愿景。在TED.com网站上,你可以免费下载这些视频。视频包含了可以互动的英文讲稿以及多达80语种的字幕。TED是一个致力于传播创意的非盈利组织。
  continue reading
 
Laughing Together is a podcast where a quirky couple takes you on a hilarious journey through the ups, downs, and unexpected twists of married life. From laugh-out-loud stories to lighthearted (most of the time intense maybe!) debates, we share the joy, chaos, and love that make our relationship unique. Whether you're single, dating, or married, tune in for a dose of humor, heart, and the occasional quirky life lesson. Join us each week as we prove that laughter truly is the best medicine—es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在本期《笑着看秀》中,我们一起回顾了没有 Netflix 时代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从中国的经典到英语世界的热门,我们讨论了那些影响我们观剧习惯的喜剧、爱情、真人秀和美食节目,并分享了我们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下期节目精彩预告:我们将聊聊中加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分享亲身经历与趣味故事,敬请期待! In this episode of Laughing Together, we take a nostalgic look at TV reality shows before the era of Netflix. From Chinese classics to English favorites, we discuss the comedy, romance, reality, and cookin…
  continue reading
 
在本期《笑着追剧》中,我们聊了聊各自喜欢的不同国家的电视剧类型,分享了作为夫妻的追剧心得。从个人推荐到我们对不同剧集风格的总结,带你一起回顾这些电视剧的独特魅力。快来听听我们的对比和讨论,看看到底哪些剧集能打动你!另外,别忘了锁定下一期,我们将聊一聊精彩的真人秀节目! In this episode of Laughing Through Shows, we explore our favorite TV show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ve into the types of shows we each enjoy as a couple. From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to the unique traits we’…
  continue reading
 
In this festive episode of Laughing Together, we dive into the joys and chaos of celebrating both Canadian Christmas and Chinese New Year as a multicultural family. From heartwarming moments with the kids during the holidays to hilarious mishaps that only parents can truly understand, we share ou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unique traditions. We'll e…
  continue reading
 
欢迎来到《逗比夫妻》的世界!这是我们的第一集,带你认识我们这对爱玩爱闹的小夫妻。在这一集中,我们会聊聊我们的背景、为什么想做这个博客,以及接下来你可以期待听到什么有趣的内容。无论是生活趣事还是夫妻间的搞笑对话,我们都希望带给你欢笑和共鸣。 从这一集开始,和我们一起笑着前行吧!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Laughing Together! In our very first episode, we’ll introduce ourselves, share a bit about our story, and talk about why we decided to start this podcast. You’ll also get a sneak peek at …
  continue reading
 
这期加入我们的是夏楠和流嘉,ta们是性别研究背景的研究者,也是跨国女权和酷儿实践的参与者。我们聊到:离散华人社群的女权和酷儿运动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和国际秩序对卢旺达性别政治的影响,中国工厂里的酷儿工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与社会再生产,右翼政治对反殖话语的挪用,酷儿马克思主义,田野中的失败和对失败的接受,以及对未来,改变自己和身边的希望。由时差小伙伴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布里斯托大学人类学系的张娟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游天龙。我们聊到中国和东南亚边境地区近十几年来的变迁,一带一路带来的劳工移动,边境作为方法,以及后疫情时代全球流动模式的变化。我们还聊到最近在媒体中很受关注的“走线”, 把这种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的流动现象放在美墨边境的在地语境和华人非正式流动的历史经验中去讨论。 【嘉宾】 张娟(布里斯托大学) 游天龙(云南大学) 【主播】 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时间轴】 1:00 自我介绍和学术历程 7:00 内地厂家为何被跨境劳动力吸引来边境建厂,带来的性别效应 13:30 十几年前的河口,边境的模糊性带来的机遇 22:00 “边境很乱”的叙事,对居民来说作为资源,在内地想象中作为对异文化…
  continue reading
 
主播的话:好久不见,距离我们上次更新已经快一年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大多数时间在照料孩子。我的孩子去年8月份出生,现在已经快11个月了。这期节目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几位做性别研究,或者说研究中有特别关注性别问题的学者,其中两位是学术妈妈。我们谈到一些结构性的话题,比如中国和英国、丹麦的育儿模式与社会政策,同时也从各自的经验出发分(tu)享(cao)了我们自己关于育儿劳动分工,社会与社区支持,育儿假分配和商业化育儿活动的经历和体会。个人即政治。在被视作是私人领域的照料劳动与家庭再生产劳动方面促进性别平等任重而道远。抱怨,揭示问题,将种种隐形的劳动形式纳入到公共视野当中,仅仅是一个开端。 【嘉宾】 Kailing Xie (Birmingham) 焦霖(北外) Ting Guo (Liverpool)…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系列和城市与城市化有关的话题。从北京的“留白增绿”到深圳的城中村改造,从“种房子”的村民到生活在“永久的暂时性”中的流动人口。我们还谈到如何超越国家和市场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全球知识生产中的北方霸权和突破的可能性,在极端天气频发的“人类纪”,如何在发展主义的逻辑和现代化话语之外重新想象我们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等等。嘉宾的相关作品在文案的最后。 【嘉宾】 赵益民(中国人民大学) 战洋(香港理工大学) 【主播】 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时间轴】 3:06 嘉宾自我介绍 7:00 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什么?学科史和目前的转向 22:00 北京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如何改变了城市空间? 24:30 十多年前的城中村提供的…
  continue reading
 
「宗教」並不外在於日常生活,而是彌散在社會、歷史、文化、政治中的點滴;「宗教學」幫助我們反思歷史,同時理解今天的世界。 嘉賓: 賓夕法尼亞大學 程曉文 (Hsiao-wen Cheng) 香港大學 李紀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 倪湛舸 芝加哥大學神學院神務碩士 醫院宗教師 鄭利昕 (zhenglixin0@gmail.com) 主持:郭婷 2:47 悼念林富士老師(1960-2021) 4:50 英美神學院、宗教學經歷 41:32 落後與進步的形成、護家盟、福音派的全球聯繫 45:40 美國宗教師(chaplain)的訓練 56:10 宗教系在美國與去基督教化 1:03:17 「宗教」彌散在社會、歷史、文化、政治(diffused religion) 1:07:47 宗教是具身的實踐(embodi…
  continue reading
 
嘉宾: 王菁(上海纽约大学) 罗钰(香港城市大学) 主播:张晨晨 (@chenchenzh) & 林垚 (@dikaioslin) 这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分别关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类学者一起聊了聊民族建构,身份认同和他者想象。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一词是怎么来的,“民族识别”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谈了民族身份建构中语言、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盘根错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力量的互动,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地景的差异,“原住民”这个词的政治意义,“原生态”概念的流行背后的汉族与都市凝视等等问题。最后我们把视角转移到网络舆论中的反穆与恐穆言论,反思全球背景下近年来反穆话语采用的词汇和诠释框架的流变,以及普通穆斯林群体对网络恐穆话语的回应。 【时间轴】 3:20 如何对现在的研究主题产生兴趣?作为“外部人”…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收聽: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嘉賓: 洪廣冀 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易叡 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 主持: 郭婷+林垚 從疫情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傳染病帶來的問題不只是醫學意義上的疾病本身,還有恐懼,污名,種族,性別,政治,社會結構,等等等等。科技是否讓生活更美好,科技是否是西方的發明,為什麼後進國家都競相發展科技,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討論;社交恐懼症,密集恐懼症,政治抑鬱……也是現代經常聽到的話題;豆乳、牛奶、醬油、末日松茸,這些都是科技與社會(STS)的研究範疇。 「自然從來不是自然而然的。如果科學與自然的二分代表現代,那我們從未現代過」。這一期播客討論社會與科…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嘉賓: 姜學豪 (Howard Chiang)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謝瓊 (Miya Xie Qiong) 達特茅斯學院 岑學敏 (Desmond Sham)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主持: 郭婷 隨著clubhouse的走紅,我們重新遇到了很多如何指代華人、華語、中文、「兩岸三地」的問題,也見證了很多跨越語言和政治邊境的討論。這一期我們請到了幾位嘉賓,分別從科學史和性別史、文學史、後殖民研究的角度探討「華語語系」這個概念,看看這個概念如何幫助我們抵抗單一和二元的論述,重置邊緣社群和它們的歷史,看到多元、流動、彼此生成的邊界和權力關係,以及如何後退一步…
  continue reading
 
这期节目我们与两位分别研究在华非洲人和在非华人的嘉宾聊了聊“日常中非关系”,流动迁徙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隔阂和主流叙事之间有哪些差距,种族与阶层的交叉,“低端全球化”与不断变化的迁徙路线,刻板印象与媒体,流行文化中的非洲想象等等。 主播:张晨晨 + 李瀚伦 嘉宾:林丹(中国人民大学);李杭蔚(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音乐:Teni – Case 【时间轴】 1:20 嘉宾自我介绍 3:30 什么是日常中非关系,什么是日常多元文化,国际关系研究为什么也需要关注日常 9:10 外交宣传中的中非关系与日常中非关系之间的差别。但是不能约略为官方vs地方的二元对立。日常生活经验非常多元。 15:20 如果说到反黑种族主义(anti-black racism),来自北方国家的非裔居民和非洲籍居民日常体验…
  continue reading
 
RSS訂閱 On queer theory, affect, transgender politics, trans philosophy, and the reparation potentials across & beyond national-geopolitical boundaries 主播: 郭婷+林垚 嘉賓: 劉文: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博士 馬景超: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 酷兒與跨性理論的歷史也是全球語境下的政治社會史,以及挑戰之外如何修復和重建多元的理論和社群。這些年輕的領域已經帶來這麼多改變,還有對種種邊界的跨越和跨界聯結的希望。 0:32 #3回顧 3:07 實驗心理學不能解答關於主體意識的問題 3:38 種族與性別的交織…
  continue reading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好久不见。这期节目我们与两位做传媒研究的嘉宾聊了一些和数字中国相关的话题。从中文互联网使用的个人史开始,我们谈到了社交媒体上“体制”想象的转变,舆论空间中“左右”的混乱以及用左右光谱来描述意识形态差异的局限性,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对国内舆论的影响,什么是平台,传统家庭手工业和平台经济的对接,“监视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局限性等等。可能是开播以来最像Seminar的一期节目哦。 主播:张晨晨;李瀚伦 嘉宾:吴晓 (纽约大学);张琳(新罕布什尔大学) 音乐:Leonard Cohen - Democracy 【时间轴】 2:30 中文互联网使用个人史…
  continue reading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作为异乡人的我们,以及,在两极化的时代寻求多元化论述的可能】 这期节目的前一个小时是「讲故事」,我们从各自的迁徙经历谈起,因为都是话痨,谈到了城市与小镇/县城,离开与留下,大西洋两岸的差异,北京大院和美国郊区的相似之处,新西兰年轻新移民的身份认同等等。 后半部分呼应到播客的英文名称“In-betweenness”。如果说「墙」是双向的,如何在「脱钩」的时代增进普通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在避免比烂主义的同时寻求多元化论述的可能和超越国境的相互支持?如果说,国际流动性和跨文化视角也是一种特权,如何能够利用相对的「特权」,「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
  continue reading
 
#04 知識的公共生態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蘋果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主播】 郭婷(香港大學性別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林垚(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嘉宾】 涂豐恩(哈佛東亞系博士,《故事》創辦人,台灣聯經出版總編輯) 淡豹(寫作者,「郭婷和林垚的朋友」,小說集《美滿》全新上市) 【我不太喜歡講《故事》是一個知識普及網站,因為好像有種階級性……媒介和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和人交流,其實會影響我們做研究或者對知識的思考】 【現在寫作者也比較個人化,也是習慣的生產方式變化了。要跟公眾更有效率地形成關係,得一層層地有意識地去聯結,各種轉譯。所以像 #時差podcast# 這樣,形成團…
  continue reading
 
【在资本和国家权力的夹缝中,在社会与个人的迁徙流动里,看见劳动者的尊严。】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董一格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副教授沈洋,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女权主义,性别,劳工,和城乡迁移。沈洋分享了她在上海餐馆,董一格分享了她在国产纺织厂转变成的富士康工厂做田野调查的经历与观察。我们从当代中国女权主义话语和行动的多样性谈起,谈到社交媒体舆论空间的变化,跨阶级的团结(solidarity)是否可能,在系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个人选择的意义和局限性,性别对城乡迁徙经验的塑造有什么影响,非正式就业和流动就业的趋势给工人权益带来怎样的挑战,等等。 RSS订阅:https://feeds.buzzsprout.com/1171871.rss 【主播】 张晨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政治学与国际…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是“中国语境下的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对谈的下半部分。音质依然抱歉,我们靠内容取胜 ¯\_(ツ)_/¯ 对谈人: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1:30] 种族与性别,对跨种族/跨国婚姻的态度和叙述 [11:40] 从"愿嫁汉家郎"(台湾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到流行音乐中的华夷秩序想象 [13:00] “灯塔主义”自由派 与 右翼民族主义者 在种族文明秩序观上的相似与不同 [24:40] 汉族中心主义的叙事中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和非人化 [27:00] 福建如何在华夷秩序中从“蛮夷”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31:00] 美国pan-Asian身份的形成,“亚裔”群体内部的差序与歧视 [40:30] 总结 推荐书目方面,其实上期的推荐书目已经覆盖了Part 2的内容,这一期我们决定添加一些…
  continue reading
 
《时差》首期节目 对谈人: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简介:这期节目我们讨论了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是如何参与到中国的国族建构中,与我们的国族身份有何联系,在社会文化中的种种表现等。因为这期对谈的时间特别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分中我们还谈到:种族与性别,种族民族主义(racial nationalism)与父权制的共同塑造下有关跨种族婚姻的态度和叙事,自由派民运人士和右翼民族主义者在种族主义方面的相似与不同,汉族中心的华夏秩序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和边缘化,美国语境下“泛亚”身份(pan-Asian)的形成。敬请期待。 Intro credit: Smash the statue by SMZB [1:50] 欧洲人种论的发明 [4:40] 人种论对中国革命和国族建构的影响 [9:15] …
  continue reading
 
蒙特利尔气候协定证明了全世界可以齐心协力对抗气候变化。在这个史上最成功的环保协定签订的三十年后,大气科学家Sean Davis向我们介绍了禁用含氯氟烃所避免的危害,以及我们能从中学到的对抗当代环境危机的经验。 Translated by Yichen Huang Review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贻贝,牡蛎和藤壶产生的坚固黏附力,哪怕在潮湿,有暴风雨的海岸线上也不会移动,将会怎样呢?跟随科学家乔纳森 · 威尔克一起探寻动物们自己制作黏合剂的奇妙世界,并且预览一些通过研究它们,人们可做到的神奇事情。 Translated by Zoe Zhang Reviewed by Homer Li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在这个异想天开的演讲和现场演示中,科学家Li Wei Tan分享了气泡的秘密——从它们对几何完美的不懈追求到在医学和航运中的应用,设计师通过模仿企鹅在游泳时产生的气泡来制造更高效的船舶系统。 一起来了解这些数学奇迹背后的更多信息,并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魔力吧。 Translated by Mengjia MA由TED
  continue reading
 
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科学的认知(和误解)? 气象学家 J·马歇尔·谢博德在一场令人大开眼界的演讲中,解释了确认偏误、达克效应和认知失调是如何影响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东西,并分享了他的经验,我们如何用更强大的东西——知识——来替代这些偏见。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Maggie W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我们从大气层中抽出的温室气体,比排放的还要多呢?策略师查德•弗里施曼表示,这种被称为“递减减排”的假想情景是我们避免气候灾难的唯一希望。在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演讲中,他分享了当今存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使用可再生能源、更好的土地管理等传统策略,以及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方法,如改变粮食生产、更好的计划生育和女孩教育。观看本演讲去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如何扭转全球变暖,创造一个再生而非走向毁灭的世界。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Jin Ge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医生丹尼尔 · 克拉夫特说,我们需要改变开处方的方式——常常,药物的剂量会不正确,导致有毒副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在这次演讲和一个概念演示中,克拉夫特分享了他对个性化药物未来的愿景,展示了一种3D打印机原型,它可以设计出适合我们个人需求的药片。 Translated by Homer Li Review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这场演讲有关如何在不破坏地球的情况下建设一个强大未来。可持续发展专家约翰·罗克斯特伦首次介绍了地球-3模型——一种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9个地球界限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过地球界限,地球的重要系统就会变得不稳定。观看演讲来了解五项转型政策,有助于我们实现包容和繁荣的世界发展,同时保持地球的稳定和弹性。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Lipeng Che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疟疾疫苗发明于一个多世纪以前,但每年仍有数十万人死于疟疾。我们如何改进这种至关重要的疫苗?在这个信息丰富的演讲中,免疫学家和TED成员费思·奥斯勒展示了她是如何将尖端技术和世纪的洞察力结合起来的,也就是希望能够研制出一种彻底根除疟疾的新疫苗。 Translated by Homer Li Reviewed by Lipeng Che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动物学家米歇尔 · 杜冈指出,蜘蛛毒液可以让你的心跳在几分钟内停止,引起难以想象的痛疼——但它同时也是潜在的救命解药。带着一只狼蛛在他的手臂上爬行,杜冈在演讲中解释了这种强力毒素的医学特性,以及它可以如何被用来生产下一代抗生素。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Hanlin W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卡特琳娜 · 摩尔正在享受一场梦幻般的水肺潜伏——但突然,她的手被带刺的海胆直接穿透了。那时,一群鲨鱼正在她头顶盘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永远都猜不到。准备好听听这个蕴含着科学知识的精彩绝伦的故事吧! Translated by Lipeng Chen Review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当有压力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有时不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巴纳德学院的院长,认知科学家希恩 · 利亚 · 贝洛克将揭示在压力之下发挥失常时,身体和大脑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享一些心理工具,来帮助你在最重要的时刻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Translated by M D Reviewed by Homer Li由TED
  continue reading
 
遗传学家史蒂夫 · 麦卡鲁想要制作人体所有细胞的图谱,这样我们就能精确地了解特定基因(尤其在大脑中)是如何工作的。在这篇精彩的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团队的进展——包括他们发明的“液滴测序”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科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分析单个细胞——并描述了这项研究如何能够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新方法。 Translat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国——现在也是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中国将往何处走,它会如何影响全球环境?数据科学家徐安琪描述了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如何通过可替代能源构筑未来——以及如何应对随着其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灾难。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Wei Wu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发现一个新的星系并以你的名字命名它是一种什么感觉?天体物理学家和TED研究员布奇 · 穆特鲁-帕克迪,在这个简短的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团队令人惊喜的发现:一种神秘的全新的星系。 Translated by Ziyao Hu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宇宙非常古老,大得不可思议,并且有数万亿颗行星——那么外星人都在哪里呢?天文学家斯蒂芬 · 韦伯对此有一个解释:我们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让人大开眼界的演讲中,他讲述了一颗行星为了容纳外星文明而需要清除的巨大障碍——并且说明了我们可能是宇宙中绝无仅有的美丽之处。 “宇宙的沉默是在呐喊:'我们是幸运的生物'。”韦伯说。 Translated by Yan Gao Reviewed by Chen Yunru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在麻省理工学院,迪娜 · 卡塔比和她的团队正在研发一种不需要使用笨重的仪器就可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新方式,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医院,甚至隔着墙壁也可以使用。通过这次开阔眼界的演讲和演示,卡塔碧展示了一项早期研究成果,可以捕捉像Wi-Fi一样被人体反射的无线信号,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稳定的生命体征监控记录。在之后与TED策展人——海伦 · 沃尔特斯的提问环节中,卡塔比还讨论了已经被研发出来,可以防止任何人滥用此项科技的保护措施。 Translated by He Hu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生物学家丹 · 吉布森的工作是编辑和编程DNA,就跟计算机程序员一样。但他的代码能够制造生命,赋予了科学家将数字信息转变为生物材料,如蛋白质和病毒的能力。现在他正在从事一个新的项目:“生物传送”,具有将药物通过互联网远程发送的能力。通过这个演讲,了解更多关于这项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疾病暴发的反应方式,以及使我们能够在家中下载个性化处方的可能。 Translat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地球有一个关于“碳”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开始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 气温将很快变得越来越高。 化学工程师珍妮佛 · 威尔考克斯介绍了可直接从空气中减少碳含量的前沿科技,使用化学反应捕获和再次使用二氧化碳,跟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类似,但是规模更大。 这个演讲详细地探讨了人类除碳的愿景和所需要面对的困难。 Translated by Annie Zhang Reviewed by He Hu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身处河马的领土和活跃的雷区,TED研究员史蒂夫博伊斯和一组科学家一直在穿越非洲最大的湿地荒野——奥卡万戈三角洲。他们抵御不断上升的发展威胁,一直在探索和保护这个近乎原始的栖息地。 在这个令人敬畏的演讲中,他分享了他的工作和科学调查的收获,希望能保护这个非洲巨大而又脆弱的荒野。 Translated by Ziyi Zh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海洋学家佩妮 · 奇斯霍姆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神奇的小生物:原绿球藻,地球上最丰富的光合作用物种。尽管这种微生物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却直至1980年代才被发现——但它的远古基因代码可能包含了我们如何减少化学燃料依赖的密码。 Translated by jacks jun由TED
  continue reading
 
2017年10月,太空生物学家凯伦 J · 梅赫接到了一个电话,那是每个天文学家都在等待的电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位了首位来自其他星系的访客。一颗跨越星际的彗星——长800米,最终被命名为奥陌陌,在夏威夷语中是“侦查员”或者“信使”的意思——带来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它是新星系形成时的岩石残骸,还是被超新星爆炸撕裂的物质,或者是外星科技存在的证据,又或者完全是另外的东西?在这次引人入胜的演讲中,梅赫讲述了她的团队如何与时间赛跑,试图揭开这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的神秘面纱。 Translated by Alvin Lee Reviewed by Yuanqing Edber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在这个关于“雄性首领”的演讲中,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向我们展示了权力的特权和成本,以及人类和黑猩猩在选择首领方面的一致性。他的研究展示了一些雄性领袖让人惊奇的能力——慷慨、同情、甚至维持和平——为人类政治提供了明灯。“一个强壮、喜欢恐吓并侮辱他人的人,不能被称之为雄性领袖”,德瓦尔指出。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Wei Wu由TED
  continue reading
 
人类是从猴子进化而来,还是从鱼类进化而来?在这个启发式的演讲中,鱼类研究学者同时也是TED研究员,普罗萨塔·查克雷巴迪,将打破一些根深蒂固的进化传说,鼓励我们记住,在复杂的四十亿年的进化中,我们只是一小部分而不是终点。“我们不是进化的终极目标,”查克雷巴迪说,“想想我们只是古老的巨大的生命树上年轻的叶子,被看不见的枝干所连接,不仅仅是连接我们彼此,更是与一些我们已经消失的近亲和进化的祖先相连。” Translated by Fish Mobius Reviewed by Homer Li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演讲中,神经工程专家萨姆 · 罗德里克将 带领我们畅游脑科学的未来100年。他设想了一些奇怪的(有些是吓人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可能是理解和治疗大脑疾病的关键——比如在人的头骨上钻小孔,让探针去研究神经元的电活动。 Translated by Yan Gao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如果我们在拯救捕鱼业的同时还可以保护海洋,听起来如何?海洋生态学家恩里克 · 萨拉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大胆计划,他希望通过创建一个巨大的海洋保护区来保卫公海,而这个保护区面积将占全球海洋的三分之二。公海是地球上仅剩的一片荒野之地,不受任何一个国家管辖。萨拉认为,在保护公海的同时,我们将重获海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萨拉指出:“当我们将经济需求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时,奇迹将会发生。” Translated by jacks jun Reviewed by Homer Li由TED
  continue reading
 
“不要把科学这样基础的、珍贵的东西搞得一团糟”,加拿大首位科学部部长克里斯蒂 · 邓肯这样说道。在这个关于“科学的使命是超越极限”的极具感染力、鼓舞人心的演讲中,她举例说明了科研人员应当毫无约束地揭露令人不快的真相,并且挑战主流见解——当我们发现科学被扼杀或是镇压的时候,我们都有义务为此发声。 Translated by Ruoxuan Sun Reviewed by Homer Li由TED
  continue reading
 
人道主义援助企业家和TED成员劳拉 · 哈勒姆说,当地的人道主义者是战争黑暗中的灯塔。她正在帮助像在叙利亚等受灾社区的地面救援人员,在那里,对医疗设施的破坏被当成战争武器使用。她的一项运动创造了世界先例:众筹医院。自2017年开业以来,这家名为“希望医院”的医院已经为数千名儿童提供治疗服务。“当地的人道主义者有勇气坚持下去,从废墟中站起来拍去身上的灰尘,重新开始,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参与救援。”哈勒姆说,“我们可以通过不忽视或不逃避来参与到救援中。” Translated by Howel W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每年,全世界因真菌这一最具毁灭性的植物病原体损失的食物可以喂饱五亿人口。真菌科学家和TED研究员 Mennat El Ghalid 向我们解释了,在理解真菌分子信号上的突破,会如何扰乱这种互动——并拯救我们的作物。 Translated by Lipeng Chen Reviewed by Howel W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发明家汤姆·齐默曼说:“屏住呼吸,感受一下没有浮游生物是什么感觉。” 这些微生物制造了我们地球上三分之二的氧气,也就是说,没有它们,我们所知的生命也将不复存在。在这篇演讲和技术演示中,齐默曼和细胞工程师西蒙尼·比安科利用一台3D显微镜,带我们走进水滴中的世界,去跟浮游生物一起潜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奇妙的生物,并保护它们不受气候变化的威胁。 Translated by Chan Yang由TED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