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XiNanPei, since 2010, is a discussion radio and podcasting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host taiwanese Yilin Lee-Setälä invites the people living in Nordic countries to discuss about Eastern and Western cross-cultural issues. All interviews can listen fr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ongxinanpei
…
continue reading
藝術,來自人心,始終人性,感動人情。二十年的台灣人生,瑞典藝術畫家 Hellen Söderberg 海倫··索德伯格 沒有錯過任何感官的機會,雜貨店裡隨時找到的臨時口譯,街道上友善親切的問候,台北高樓間豁然的老房子,古董收納櫃油漆剝落的拉門,太魯閣阿里山壯觀秀麗的山谷,社區協助外國移民籌募活動,生活點滴出現的人們都成了她創作的動力。Hellen 把這些邂垢用後火車站批發貨架上找到的緞帶貼紙彩紙點綴在照片上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剪貼畫作,吸引一群群喜歡手作的同好。五年前在朋友的派對上驚艷繪畫的魔力,迸發出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藝術創作共創,Hellen 的藝術磁性從天母到士林,創立了咖啡藝廊,四年下來已經有四十位藝術家加入輪流共展。年初剛回到瑞典,還在收拾整理她不捨台灣的心和情,她始終可以從畫作裡看…
…
continue reading
『文化不能速成,要一步一步來,要從他們喜歡的東西去呈現。』移居挪威九年的 歐穎,跟很多挪威人和當地的外國人接觸過,他們大概知道台灣在哪裡,有聽過,可是她一直搞不懂為什麼他們對台灣這麼不了解。今年快到了端午,她在 Askim 小城的台僑 July Tea 珍奶店注意到了店面前一個空曠的廣場,心裡想著家鄉的粽香,思念的娘家旁邊的夜市,人來人往的親密感,歐穎有了想法,她跟朋友們,跟台僑的聯誼會提議今年的端午節來辦個園遊會,地點就在這個廣場。於是,歐潁號召了當地的台灣江湖武林高手們,花了兩個月的籌備,和當地市政府合作,僑委會外交部的贊助,一起分工把他們的專長獻給這個小城 Askim 的居民們,一起同天共慶端午。「台灣美食文化祭」在天時地利人和的那一天,20 位志工,吸引了兩百多位來遊園的挪威人和台灣…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是國際語言,超越地域,融合文化,產生共鳴。津輕三味線樂手,來自台灣的 倪瑞興,手拿著日本的傳統樂器,在芬蘭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攻讀全球音樂 。國中開始就在搖滾樂團當鼓手的 瑞興,17 歲的有一天,當他看到影片裡的日本津輕三味線演奏兄弟組合 吉田兄弟 爆炸性的演出,那種邀情和勁道,直擊 瑞興的心坎,從此,瑞興的歌單全都是現代感的日本傳統音樂。瑞興對這個日本傳統樂器的愛好,甚至可以說是癡迷,大學主修日語的 瑞興,到日本交換一年,他當然沒有忘記那天被挑擊躍動,振奮人心的感覺,他真的進入了正統的日本三味線樂器的學習,經驗了日本人用古老的方式教訓徒弟,回到台灣,當完兵開始工作有了家庭小孩,他還是繼續擠出時間彈琴,找到在台灣三味線的團隊,但他開始懷疑矛盾和害怕,因為傳統流派嚴格的管教已經讓人吃不消,…
…
continue reading
「我喜歡看畫,因為看畫,讓我找到人生的捷徑」定居瑞典斯德哥爾摩的 楊智雯,不止看畫,她畫畫的功力是科班出身,從國中開始就在畫室度過青少年,一直到高中畢業,大學轉念設計,因為那是個可以糊口的專業,智雯的確後來也在台灣的資訊業順利找到可以用得上設計的工作,也因為設計,帶她到了蘇格蘭,然後瑞典,直到有一天她覺得夠了,直到疫情隔離的那年,她開始重拾畫筆。她的第一幅畫,是畫建築,而且是百年有歷史文化的瑞典建築,因為沒有人畫過,而且是用她擅長的浪漫風格水彩畫風。她不只是畫水彩畫,她的每一張畫作,智雯用心找到她喜歡的建築,找資料研究這棟建築的歷史和建築結構材質,開始構圖,每次落筆前像個虔誠緘默的繪畫信仰家,她準備好環境,需要整理情緒,然後放上自己挑對的音樂,一筆一畫細膩的線條,顏色隨著水泛漫在畫紙上,她要…
…
continue reading
「就算功課不好,但是你努力了,你只要找到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就夠了」,這是 李怡韶的媽媽從小給她的觀念,也為她的人生定調。當細心的媽媽發現好動兒的女兒有輕微的 ADHD 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媽媽為了讓她釋放過多的能量帶她到幼兒律動,怡韶在那裡找到了她的最愛:只要是跳舞,她就非常的快樂,跳舞可以讓她開心,可以讓她得到無比的愉悅。ADHD 不再是問題,反而因為好動,跳舞讓她無比的快樂,也讓她願意接受專業的訓練,也因為 ADHD 強化了她的創造力。她從小就在舞團的環境裡長大,國小課餘的舞團就遇到啟蒙老師,怡韶看著學姊學長學會了怎麼當個舞者,不但是知識,態度,和想法,還要學會為自己負責。她在國中就在心裡埋下了當職業舞者的夢想。人小志氣大的 怡韶,為了要維持競爭力,不要里長鄰居的幫忙說情進入舞蹈特…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