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episodes
 
電台節目“English Everywhere - Chatterbox”,內容精選香港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時使用英語的情景,透過四個特別設計的環節,包括“Dialogue”、“Work Chat”、“Useful Words”以及“Idiom Express”,讓大家從多角度學習英文文法、詞彙和慣用語。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一本面向未来的地下音乐声音杂志 内容聚焦与声音艺术有关的录音、现场及相关话题;希望能为各位新老乐迷提供一些打破听觉风格界限、面向未来未知的聆听视角 主页:zhuchangsile.xyz 电邮通讯:zhuchangsile.xyz/news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Instagram,微博,Patreon,爱发电:「主唱死了」 主创: B:Techie, cyber-cratedigger 佳杰:An Corporation 乐队吉他手,Telegram Channel:「蛙音通讯」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 本期内容 自由爵士最早见于五十至六十年代,是最具争议性的音乐形式之一。表演强调集体的即兴独奏,没有固定规律——因此对比常见的音乐,其结构非常杂乱,常常被认为是前卫运动的一部分。 本期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国最年轻的爵士厂牌「巨虫寺」的主理来一起和我们真的呈现! ⏳ 时间轴 00:04:10 听众反馈 00:08:31 演出回顾 00:17:31 主题讨论 00:46:42 专辑推荐 00:48:24 演出推荐 00:50:55 尾声(SHABAKA - Song of the Motherland) ✉️ 听众反馈 ei_vin 的微博评论 豆瓣:主唱死了 🎸 演出回顾 Cosmo Sheldrake 首次中国巡演 巨蟲寺正经呈現|SHABAKA 2024 中国巡演 💬 主题讨论 维基百科:自…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最近,更多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利用封闭的专有平台复制播客的成功。他们将在封闭平台上发布的节目称为“播客”,以利用播客的受欢迎程度,但代价是“播客”一词失去了基于标准的保证。这些封闭平台剥夺了选择权——它们将听众锁定在一个播放器上,将创作者锁定在一个供应商的服务上,并掌控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事实是,没有人能够扼杀开放播客。任何拥有麦克风和互联网连接的人都能够制作推送消息并向全世界广播。但就像封闭的社交推送取代开放博客一样,播客如今也面临着类似的攻击。我们呼吁播客界所有叛逆、野性的孩子给予支持。」——Podcast Standards Project 📖 参考引用 苹果播客大陆区 苹果播客大陆区也开始阉割节目了 二零一九年春夏之交国内播客的异动 播客与播客客户端 RSS: 是什…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除了多乐器的加入以及电子化,三大件的传统器乐摇滚中还有什么样的突破方向呢? 来自绍兴的小巫师乐队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他们在传统的后摇及数学摇滚的融合框架下加入了后朋克的元素和各种吉他噪音;上来就是干!从不拖泥带水,现场更是酣畅淋漓。 本期就让“大明星”小巫师的吉他手徐赛老师给大家来讲讲为啥「做人还是你」🫵🏻 ⏳ 时间轴 00:07:03 演出回顾 00:15:05 主题讨论 00:58:42 专辑推荐 01:02:48 演出推荐 01:07:47 尾声(反复攻击小明 - 后摇都是寄生虫) 🎸 演出回顾 工工工 x Mong Tong《龍虎巡迴》 💬 主题讨论 后摇是什么样的歌,为什么听后摇的人越来越多了? 分解和弦 啥是后朋克?车库摇滚·性手枪·新浪潮·无浪潮|音乐极简史 乐队…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小号这个在管弦乐团里的重要乐器:常年占据了铜管家族的 C 位角色;近年来在器乐摇滚领域也越来越多见了:无论是后摇、前卫和数学摇滚,那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我们有幸请到了上海数摇天花板:大七乐团贝斯手,半理性音乐主编,新发了单人计划作品的进击小号手严永力来给大家聊一聊他与小号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期是奇琴异瑟专题的第 6 期。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关注那些三大件外的奇特乐器:无论是来自远古的低吟亦或是来自未来的异响。在此我们品鉴、珍惜并感谢艺术家通过它们带给我们的奇腔异调。 ⏳ 时间轴 00:07:25 演出回顾 00:20:12 主题讨论 01:24:23 专辑推荐 01:28:19 演出推荐 01:32:12 尾声(方大同 - 才二十三) 🎸 演出回顾 shuhari与An C…
  continue reading
 
📌 Introduction As the first band on the first night of 2nd Offside Music Festival, Kwoon's stunning sound and unparalleled live performance are beyond words: Over the years, their creations are always challenging the limits: from the majestic volcano, the peaceful ocean, to the top of a 3,900-meter snow mountain, and even sending guitars into space…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古琴就是中国乐器里的 Shoegazing」—— 海亮 从第一张加入古琴的专辑《沧浪星》至今,古琴已几乎成为沼泽的标志;作为国内最早将古琴与摇滚乐有机融合的乐队,海亮老师对古琴的理解独到且深刻;本期我们就随着他的视角来给我们剖析一下古琴这一门“曲高”神器。 本期是奇琴异瑟专题的第 5 期。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关注那些三大件外的奇特乐器:无论是来自远古的低吟亦或是来自未来的异响。在此我们品鉴、珍惜并感谢艺术家通过它们带给我们的奇腔异调。 ⏳ 时间轴 00:13:09 演出回顾 00:31:14 主题讨论 01:10:02 专辑推荐 01:11:47 演出推荐 01:13:24 尾声(沼泽 - 众鸟非真) 🎸 演出回顾 轨道入口开启 :神秘狂徒 SHXCXCHCXSH + 迷幻游牧…
  continue reading
 
Play By Ear 今集嘉賓是鼓手、音響工程師和聲音設計師肥仔明!他亦是樂隊 「...HUH!?」 和「假音人」的成員,在香港獨立音樂界享負盛名。 肥仔明一直以來以極具爆炸性和力量型的威猛打鼓風格聞名,但是他內裡其實是一位非常溫柔敏感、極之謙厚和富有智慧的人。肥仔明待人處事和對身邊的世界很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角度,亦非常好奇博學,與他相處談天常常都會引發我的思考。 希望大家會enjoy今集我和肥仔明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的對話! #鼓手 #音響工程師 #聲音設計師 #MusicIndustry #ServiceIndustry #Professionalism #Musicianship #Groove #GoodVibe #...HUH!? #假音人 #自由 #慈悲 #無懼 Play By …
  continue reading
 
📌 Introduction When Spurv took the stage on the second day of 2nd Offside Music Festival, they immediately fired up the whole crowd! As a band from the northernmost region of the planet, their music is delicate and soft without losing its natural wildness. This is also their first time to perform in China, so let me listen to their experience befor…
  continue reading
 
📌 Introduction As the closing band in the first day of the 2nd Offside Music Festival, yndi halda's performance is indisputable.This is their first performance in five years, and also their return to China after eight years.Then let's listen to how this precious eternal music blessing from the UK was obtained! 作为第二届 Offside 音乐节第一天的压轴乐队,yndi halda 的…
  continue reading
 
📌 Introduction In July this year, a letter from dunk! to Offside Festival on social media ignited the Chinese instrumental rock community. As the largest and oldest instrumental/post-rock music festival in Europe, dunk! festival has become an annual event and pilgrimage site for post-rock fans since its development in 2005. Almost all the big band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我特别讨厌后摇的那种一直闷在前面然后爆发、爆发、爆发这种模式;世界各地都在这样,而且年轻人对这种感觉还乐此不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病态。 归根结底,我觉得还是应该有更多元的想法;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乐队都有很有趣的想法。 如果后摇乐队每天陷入自己的套子里面,那他们只能去意淫。 而且现在听后摇的青年们的那种自怜自艾的状态我特别抗不了,你不要觉得音乐是你的庇护所,音乐就是音乐,你的生活就是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音乐可能会给你一些想法和感染,但音乐什么也不是,后摇更不是,狗屁不是,它不是你的庇护所,都是扯淡,你要去过自己的生活,要不去死。”——谢玉岗 本期有幸请到了上海后摇常青树 21 Grams 乐队的查禮譚老师来聊一聊除开 2.0 之外后摇的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 时间轴 00…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EVERY MOMENT HERE IS AN ETERNITY——这里的每一瞬都是永恒” 既去年越位音乐节大受好评之后,今年的越位 2.0 也如期而至,本期我们请到了它的主理人小科和联合发起人邱斌老师在 Round 2 之前给大家热热身! ⏳ 时间轴 00:03:44 主题讨论 00:49:09 专辑推荐 00:52:35 尾声(U137 - Watching the Storm) 💬 主题讨论 专访 Offside:他说,我们索性做一个后摇音乐节吧 后摇乌托邦——关于Offside的回忆 2023 Offside Festival 越位成功! Supersonic Festival Special ——BBC Radio 6 越位Offside不客观后遗症 象山“海上两山…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I wanted to be in a band that was really singular and didn’t sound like anything else, If we find ourselves doing something that seems too familiar or too easy, our tendency is to push it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to see if we can make something else happen”——Doug McCombs 本期是后摇 1.0 专题的第 4 期。后摇 1.0 乐队是在这个喧嚣世界开创了属于自己后现代声音美学的先锋们:他们没有规律、拒绝被归类、甚至…
  continue reading
 
Play By Ear 今集嘉賓是在香港音樂劇界享負盛名的作曲家高世章 Leon Ko! Leon曾經創作多個膾炙人口的廣東話音樂劇,並屢獲獎項。Leon的作品包括《四川好人》、《白蛇新傳》、《穿Kenzo的女人》、《一屋寶貝》、《大狀王》等。除了劇場的作品之外,Leon亦有參與多部電影配樂或歌曲創作,大家在《如果·愛》、《投名狀》、《老港正傳》、《捉妖記》等電影之中都會聽到出自Leon手筆的音樂。 與温文爾雅的Master Ko暢談了一個愉快的下午,我們的對話從劇場到音樂到古董香水瓶,再談到他心目中一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其實Master Ko除了含蓄內斂的一面,他對身邊很多事情,特別是劇場的事情,都是很有火的! #作曲家 #音樂劇 #電影音樂 #流行音樂 #文化 #藝術 #鋼琴 #一屋寶貝…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很多人都说那些只听同一类风格化音乐的乐迷‘人傻,钱多,速来’” “为啥?因为他们被某种固定特质感动,从而过度消费音乐?” “不是,因为他们被自己感动了,从而被风格奴役。”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罗素 ⏳ 时间轴 00:01:54 主题讨论 01:12:52 专辑推荐 01:24:57 演出推荐 01:33:22 尾声(Kanye West - Praise God) 💬 主题讨论 越位Offside不客观后遗症 请等一等,2024年的你和我 B站审核最大的噩梦,从一首踢破互联网鄙视链的歌开始 只需要「三个和弦」的朋克音乐 我帮朋友买了张MONO的二手票 真是“伤心欲绝” 热闹和门道:乐迷向左,乐手向右? Web 1.0:互联网的初级时代 巩俐为什么嫁给70多岁的…
  continue reading
 
「第二回合是危险的,」他按下鲨鱼啤啤右侧的磨牙,神秘兮兮:「但我热爱挑战。」 「谁他妈不热爱挑战,现在的广告宣传!」老张摇着折扇鄙夷着电视的台词,把一张红桃三摔出。 夕阳泻进玻璃柜台,险些淹死落灰的招财猫。 假如,红桃接上效果器,放大后的它们能否唤醒遥远黄昏后的故事? 那丛长翅膀的火堆,叠词,琥珀中的牛奶,有共鸣箱的保龄球,当然还有从老人的柜台前险象环生的豹子,和你。 「我想来点别的,我厌了。」四十天前的他曾那么郑重的看着我。 「时间还长,」我掸落T恤上的烟灰,抚摸着鲨鱼的鳍: 「该你了,第二回合。」 阵容 line-up: An Corporation 19:00-19:45 器乐摇滚 / 实验摇滚 Guitar: 陆佳杰 Drums: 徐森 Upright Bass: 孙浩 Violin…
  continue reading
 
Play By Ear 今集嘉賓是電子音樂人、作曲人、編曲人和監製蔡德才Jason! Jason曾經是執業律師,90年代参與達明一派的音樂會開始入行,於香港音樂圈活躍超過三十年,參與製作過的流行曲有二百多首。作品富有強烈個人風格,聽眾不難於Jason主理的流行曲內聽到電子音樂、管弦樂和實驗性的元素。雖然Jason已經是極具資歷的音樂人,但我個人感覺他仍是童心未泯,常帶著冒險精神不斷將新鮮感和好奇心放在他的作品裡。 訪問期間發現原來Jason也是Play By Ear的忠實聽眾,所有集數他都聽過! 今次就輪到Jason是主角了! 希望各位都會enjoy我和Jason的對話! #電子音樂 #監製 #作曲 #編曲 #電子合成器 #人山人海 #達明一派 #黃耀明 #盧凱彤 #陳蕾 #普普樂團 #創新…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雪糕刺客”这种现象今年开始慢慢地消失了;但是自从疫情结束开放之后,现场音乐演出的票价却翻倍暴涨,其中更是不乏滥竽充数的“刺客” 那么哪些音乐才真的是“好现场”;又有哪些“刺客”应该坚决抵制呢? 本期我们有幸请到了硬核公众号「胡啪」的主理来一起锐评那些潜藏于大陆市场的音乐“现场刺客” ⏳ 时间轴 00:02:05 演出回顾 00:16:52 主题讨论 01:16:27 专辑推荐 01:18:47 演出推荐 01:25:24 尾声(VAUDOU GAME - La Chose) 🎸 演出回顾 2024夏至音乐日开启新篇,燃动盛夏! Fête de la Musique : voilà l’été ! 「昨日的聚会」惘闻25周年中国巡演新日程 Nova He…
  continue reading
 
2024 年 9 月 21 日 第二届渐强器乐现场 上海见 Stay Progressive Stay Noisy Stay Post-everything Stay Modern Classical Stay Experimental Stay Avant-Garde Stay Southeast Asian Stay here Stay tuned Stay with us << 后续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n Corporation乐队」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由B,佳杰
  continue reading
 
今集Play By Ear podcast繼續有另一位旅居外地的香港音樂人做嘉賓,佢就係多才多藝,集演員、歌手、結他手、曲詞創作人和監製於一身的鬼才李拾壹~ 李拾壹於2020年移居台灣,於當地參加電視節目「聲林之王3」廣受注目,繼而開展他在台灣的音樂事業。同時他亦參與杜汶澤網上節目「喱騷」的主持工作,每集創作貼地又貼題的歌曲,盡展他的音樂才華。近期更在台北的電台主持音樂節目,可見他完全成功融入當地文創音樂領域,盡情發展所長。 我很喜歡李拾壹的「在尋找什麼」,每次聽都很有感覺。唔知李拾壹自己又在尋找什麼呢?大家可能覺得李拾壹好搞笑,但係佢個人係咪真係咁嘅呢? #作曲 #編曲 #監製 #歌手 #演員 #在尋找什麼 #台灣 #mimi #搞笑 #笑 #DJ #港式演唱會 #喼汁 #粒的 Play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今年五月,苹果以十天倒数盘点的形式公布了 Apple Music 的百大最佳专辑榜单;每到年底,各大网站和平台也都会推出他们一年中最喜欢的专辑和单曲。 但是和我们的期待相反,往往这些榜单会呈现出毁誉参半的“翻车”态势。 那排行榜究竟有没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呢?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榜单和评分这件事呢? 本期,我们就和两位嘉宾系统性地深究一下排行榜这件事。 ⏳ 时间轴 00:06:30 演出回顾 00:26:38 主题讨论 01:11:08 专辑推荐 01:13:51 演出推荐 01:16:53 尾声(Sixto Rodriguez - Crucify Your Mind (Live)) 🎸 演出回顾 NEW BEAT FEST 2024年再度登陆上海 6.02 Yuyintang 育…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作为最像人声的乐器,单簧管有着难学难精的特点。那么在现代音乐中应用带有古典记号的管乐是种怎样的体验呢? 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即兴爵士摇滚乐队 FluFlaFen 的管乐手哈迪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本期是奇琴异瑟专题的第 4 期。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关注那些三大件外的奇特乐器:无论是来自远古的低吟亦或是来自未来的异响。在此我们品鉴、珍惜并感谢艺术家通过它们带给我们的奇腔异调。 ⏳ 时间轴 00:04:37 演出回顾 00:10:10 主题讨论 01:02:28 专辑推荐 01:06:08 演出推荐 01:07:41 尾声(John Surman - Nestor's Saga(The Tale of the Ancient)) 🎸 演出回顾 Cheezy呈现|「舞大武」假假條×…
  continue reading
 
一連兩集的Play By Ear podcast會有旅居海外香港音樂人系列,而今集的嘉賓就是結他手和爵士音樂作曲家Tjoe! Tjoe現在居住在英國倫敦,並於當地的音樂圈非常之活躍。除了是現場演出和即興jam session的常客之外,亦有與當地歌手合作,負責作曲、編曲及音樂製作,更會到歐洲等不同國家巡演。 究竟英國倫敦的音樂圈是怎樣?作為一個音樂人要在倫敦生存需要具備甚麼條件?UK Jazz同Jazz有甚麼分別?今集一齊聽Tjoe娓娓道來。 #結他手 #爵士作曲家 #NTBM #NotToBeMissed #倫敦 #行街見到TomMisch #livehouse #UKJazz #CommonSense #唔使識飛 Play By Ear - 主持 CMgroovy instagram @…
  continue reading
 
有人说:听器乐的人都哑言了,大部分都是社恐 i 人,音乐节罚站的居多。 对此我并不同意,因为在主播的身边可能老朋友新朋友都是因为器乐和现场相识的;甚至有些成了工作伙伴、生活中的密友。 因为听器乐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如果一个人能抛却语言而产生情感共鸣,那我觉得他/她一定对这个世界有着高度的敏感;这样的人,往往都挺走心。 当然到了主播这个年纪,身边难免出现了一些 ‘被家里催得挺急’ 的钉子户朋友,也有上班八小时后一下班就冲去 Livehouse,并没有太多机会认识异性的朋友。而且这类单身的朋友,往往不是自身条件不够好:相反都是听器乐有些「文艺病」的高质量社恐 i 人。问他们为啥不找对象?往往得到的答复却是:想找但是没遇到中意的,甚至没啥渠道能认识新朋友。 我想了想,也是:现今已经进入了速食时…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If we expect another peak experience, we deny ourselves the opportunity. Once we cast decide all our demands and expectations, return to that point of silence within ourselves within ourseIves, something becomes available. The direct experience of engaging with music with silence, with the real the authentic. The true is readily available i…
  continue reading
 
Play By Ear今集的嘉賓是唱作歌手及作曲人吳林峰! 吳林峰的音樂路由busking 開始,大專社工畢業後做過短時間的社工,之後全身投入音樂工作。 曾經爲許廷鏗、柳應廷、呂爵安、李駿傑、邱士縉、MIRROR、雲浩影、陳宗澤、MC張天賦、林峰、張蔓莎等歌手作曲,並奪得「Chill Club 21/22年年度作曲人」的獎項。 吳林峰今年決定開展名爲「26/366」的全新音樂企劃,每兩星期推出一首新歌,還豪言如果做不到就正 _ _ ! 究竟「26/366」係咩葫蘆賣咩藥呢? #唱作歌手 #作曲人 #唱歌 #難唱 #易唱 #26/366 #開車 #社工 #ChillClub年度作曲人 #唱歌最重要 #質感 #storytelling Play By Ear - 主持 CMgroovy inst…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内容 “Space and silen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you can use in music.”—— Graham Sutton 本期是后摇 1.0 专题的第 3 期。后摇 1.0 乐队是在这个喧嚣世界开创了属于自己后现代声音美学的先锋们:他们没有规律、拒绝被归类、甚至无法被定义;他们并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值得我们反复聆听的精神。 ⏳ 时间轴 00:09:25 演出回顾 00:39:34 主题讨论 00:56:39 专辑推荐 00:58:14 演出推荐 01:01:51 尾声(Bark Psychosis - Big Shot | Live @ Britronica Festival 1994) 🎸 演出回顾 我为什么拒绝删除Blue…
  continue reading
 
Play By Ear邀請到鼓手、音樂監製、錄音室GIG Studio和youtube頻道GIG Channel創辦人Lawrence 做我第二集嘅嘉賓! Lawrence 有二十多年當全職音樂人的經驗,參與過幾百場次的音樂會演出。2012年創辦GIG Studio, 參與錄製的流行曲超過一千首! 除了音樂之外,Lawrence亦有不少有趣的經歷和體驗,藉著今次機會和大家逐一分享! #鼓手 #音樂 #監製 #錄音室 #GIGChannel #手遊世界排名第一玩家 #密室逃脫 #以色列國家步道 #獨行俠 #YouAreOnlyHuman Play By Ear - 主持 CMgroovy instagram @playbyear.podcast.hk…
  continue reading
 
第一集Play By Ear邀請到多媒體藝術家、作曲家、音樂監製和音樂會音樂總監梁基爵做開台第一位嘉賓! 屢獲獎項的Gaybird,1994年已經開始參與流行音樂製作,作品超過160首。近十多年重心轉移到多媒體藝術和不同的創新領域。 #多媒體藝術 #音樂 #時間 #AnalogSynthesizer #創造知識 #ResearchAsAHobby #LimitationIsCreation #MusicIsAnArtOfTime Play By Ear - 主持 CMgroovy instagram @playbyear.podcast.hk由CMgroovy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