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ve咖啡馆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咖啡馆里的文化沙龙,理想国朋友们的声音聚会。欢迎收听文化品牌理想国imaginist旗下播客。节目将于每周三18:00在Apple Podcasts、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你可以前往微信公众号订阅「Naive咖啡馆」或者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话题#Naive咖啡馆#与我们进行互动。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2003年,《走向共和》播出。与之前主流叙事中被妖魔化的形象不同,这部剧中的李鸿章、袁世凯不再是不仁不义的卖国贼或阴险的弄权者,故相当一部分观众大受震撼:“怎么能这样演袁世凯、李鸿章呢?” 抛开“裱糊匠” “丧权辱国”等标签化与感情色彩浓重的叙事,把人物放回历史本身,本是学术研究应有之意。在近代历史转型时期,李鸿章更像是从旧官僚到新先锋的过渡,袁世凯则从顶梁柱变为“邦之贼”,大变局之下,中国也逐渐更新,走向世界。可以说,不理解李鸿章和袁世凯,就无法理解近现代中国。 历史学家马勇几十年研究晚清历史,结集《晚清四书》等著作。本期Naive咖啡馆,借理想国推出冈本隆司《李鸿章·袁世凯》一书契机,邀请到马勇教授,一同聊聊李鸿章、袁世凯两位“豪杰”。 与当前大部分动辄四五十万字、可读性不高的人物传记相…
  continue reading
 
在台北生活时,吉井忍常听人讲起:“法国人那么浪漫,他们知道「活着的喜悦」”。为了找到这份「活着的喜悦」,快30岁那年,她申请了去法国的为期一年的签证,随后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照顾3岁的小姑娘罗拉。某天两人外出散步时,在深林中迷路又复返。当晚,吉井忍坐在安静的村庄,听着从远方树林间传来的婉转鸟啼声,那一刻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就活在当下。 这种探索与追寻也贯穿了她的青春时期。读大学时,吉井忍读到夏目漱石的《我的个人主义》,了解到他摸索多年才发现写作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于是想“夏目漱石这么伟大的人都这么烦恼过,他也是三十多岁才找到想做的事情,所以自己更要花时间探索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在这份指引下,她逃离日本去往“更自由”的海外生活、不断从事新的职业......可以说,正是这些尝试为《四季便当…
  continue reading
 
罗杰·伊伯特是第一位因写影评获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 他是一位十分勤勉的影评人,一生笔耕不缀,从未停止过对电影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他的影评人生涯与新媒体的发展关系密切。从《太阳报》出道后,他很快进入到电视行业,之后为适应专业影评网站大量涌现和读者转向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现实,伊伯特还与时俱进,创办了网站,并设立了推特账号,用来发表自己的文章。 不仅如此,1999 年,伊伯特创立“沧海遗珠电影节”(OverlookedFilms Festival), 专门推介被忽略的佳片,其中也包括上映时遭遇巨大争议的《2001太空漫游》。若干年后的沧海遗珠电影节,罗杰·伊伯特选择重映这部影片。在感叹时间证明了这部沧海遗珠之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正是影评人的不断书写,使得它不会成为一部被人遗忘的作品。 本…
  continue reading
 
电影《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原著小说集《飞行家》,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电影主演雷佳音、作家双雪涛,回顾了他们因电影结缘的友谊,聊了聊他们在创作上的想法,以及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 本期嘉宾: 雷佳音,演员 双雪涛,作家 吕彦妮,媒体人 本期你将听到: 2:38 双雪涛、雷佳音回忆两人在电影拍摄现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5:32 当看到小说从作家的精神冒险变成演员的肉体试炼,我感到非常神奇 7:11 中文小说里除了王小波,目前只有双雪涛给我带来了阅读爽感 17:00 双雪涛平时给人讲故事和他的小说里写得同样精彩 19:33 雷佳音曾反复给朋友讲述小说《宽吻》里的故事 28:55《刺杀小说家》关注文学的力量,有种理想主义的感觉 34:07 我没有编故事的才华,而当一个…
  continue reading
 
四年前,在老家的一次饭局上,大头马听闻了一起刑侦案件。在一篇创作谈中,她写道,讲述案件的老公安提到一个令她“心中一动”的细节,凶手杀人被捕后,老公安与凶手妻子约定在当年案件分管辖区的办案中心门口会面,“我老远地就看到了她,打扮得整整齐齐,穿着一条花裙子,竟然还撑了一把阳伞。我觉得实在不可思议,她表现得这么镇定。我们简短地告知她她丈夫被捕的消息,又聊了一会儿,当我问她,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时,她说,‘当然是砸锅卖铁也要救他’,说到此,两行眼泪才一下子流了下来。”被“竟然”二字触动,也是出于对这起命案的好奇,她去了当地的刑警大队实习,同时创作了刑侦小说《白鲸》。 大头马称,“每当我想开口说真话的时候,我总是会以虚构的形式来进行假装。”脱胎于真实的所见所闻,小说却渐渐脱离了作者的掌控,有了自己的灵魂…
  continue reading
 
“在你成为道路之前,你不能走上那条路。”在著名旅行文学家保罗·索鲁看来,文学与旅行密不可分。 最好的文学爱好者往往是旅行者,他们拥有相似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踏上了那条唯一的道路;出发的一瞬间,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当保罗·索鲁还是个小男孩,无法独自出门远行的时候,文学作品曾是带他游历的“道路”;在全球各地漫游五十余年之后,他将自己读过、写过的有关旅行的哲思、洞见与智慧箴言浓缩在《旅行之道》一书中。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媒体人里维奇、旅行专栏撰稿人喜喜、郑子宁,聊聊这本“文学爱好者的旅行指南”,分享他们各自的旅行经历以及阅读保罗·索鲁带来的那些“来自路上的启示”。 本期嘉宾: 喜喜,自由记者、旅行专栏撰稿人,用“沙发冲浪”的方式看世界(个人公…
  continue reading
 
塞缪尔·约翰逊曾简洁有力地质疑1775年的美国人:“为什么叫唤自由叫唤得最响的,是那些使唤黑奴的人?”西蒙·沙玛在《风雨横渡:英国、奴隶和美国革命》一书中掀开了美国独立战争中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那一部分,即一大批北美大地上的黑人奴隶为了自身的自由,投奔大英帝国,和那些争取美国独立地位的爱国者们浴血奋战。这一事实本身松动了我们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的一般认识,本来看似正当、正义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行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小撮白人奴隶主们保卫不公、不义的黑人奴隶制的野心颠覆。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如何?美国建国神话背后的“说书人”是谁?历史上的种族纷争如何作用于当今的美国社会?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从事美国革命研究的政治学者郑非,谈谈人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种种误解,以及那些被主流叙事刻意抹去的,众多废…
  continue reading
 
顾湘辞去工作选择在上海郊外的赵桥村隐居,如今已经六年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目前过上了向往已久的“钱少事少”的生活。她将她在赵桥村的日常写成《赵桥村》,于前年由理想国出版。在自然、季节的变幻之中,一个上海郊区的小村庄被她谱成了一曲关于21世纪都市与郊区日常的咏叹调。 在顾湘记录自己千禧年前后在俄国留学岁月的一部早期作品《在俄国》中,这种咏叹日常的基调便早已存在。不论是写俄国还是写上海郊外,顾湘的语言都充满细节,她总能关照到日常生活的残破、永恒,她将极其平常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并妥贴地将之安置到属于她自己的节奏之中。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作家顾湘,聊聊她的驻村日常与创作,回忆俄国岁月以及自由自在惯了的她又对当下焦虑的都市生活有哪些观察? 本期嘉宾: 顾湘,作家、画家 董牧孜,媒体人 本…
  continue reading
 
昆汀·塔伦蒂诺是保利娜·凯尔的头号“迷弟”。 罗杰·伊伯特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保利娜·凯尔对美国电影的推动无人可以超越。” 保利娜·凯尔或许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将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她的评论几乎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有人说读她的影评胜过去电影院看电影。她对经典巨制和商业快餐都有自己的洞见,她的影评从不止步于经典,她从不迷信欧洲电影,对于垃圾商业片,她也从不吝惜自己的点评与鉴赏。 总而言之,她最关心电影如何带给我们乐趣,她说:“我们爱看电影只因它让我们看了快活。”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两位女性影评人雷普利和余雅琴、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记者徐悦东,跟我们聊聊影评人保利娜·凯尔的传奇故事和她那些具有阅读快感的评论,她的影评如何深刻塑造如今的好莱坞电影人以及她们所了解到的关于中…
  continue reading
 
十年前,《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掀起了持续至今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热潮。作家梁鸿带着强烈的社会问题意识与对乡村的人文关怀,回到故乡梁庄,记叙了一个中国平凡村庄里的人与事,书写那沦陷的故乡,那些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和他们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 十年过去了。在极不寻常的2020年,梁鸿选择重返梁庄,并著就新书《梁庄十年》。当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在中国尘埃落定,当世界被病毒历史性地改变,梁庄和那儿的人们又有何变化?十年前离开梁庄外出漂泊的人们,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作家梁鸿,回顾去年种种和乡村密切关联的热点话题,如三和大神、小镇做题家、杀马特、留守女性拉姆遭遇的家庭暴力等,聊聊梁庄的“打工人”,他们会比如今的打工人要幸运吗?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我们又能从梁庄的日常与…
  continue reading
 
他被哈佛大学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校友之一,美国建筑师协会将他誉为全美最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之一。他一生共获得了28项美国专利和47个荣誉学位,他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 他始终关注技术的社会效果,他提出了我们所熟悉的“少费多用”原则。 他被称作“二十世纪的达芬奇”。他是富勒。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或许他们(富勒等人)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技术创业者王汉洋和建筑史研究者王可达,聊一聊富勒其人和他那些影响深远的设计与思想。 本期嘉宾 : 王汉洋,泛化智能CEO、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主播、B 站《怪物尚志MonsLog》主持 (微博@MasterPa) 王可达,建筑史研究者、展览策…
  continue reading
 
加西亚·马尔克斯、切·格瓦拉、马拉多纳......想必人人对他们的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而在拉丁美洲的小说、传奇、体育、音乐之外,我们似乎极少注意到这片土地上的思想历史。对此,人们甚至不禁要问,拉美有思想吗?拉美思想是否只是大航海后的欧洲舶来品?这片崭新大陆上没有古老灿烂的文明,又何来思想的历史? 在二十世纪,拉丁美洲和中国一样,遭遇了势不可挡的“欧风美雨”,我们都被暴力地裹挟进了现代性的漩涡中,而在这场深刻的历史变局中,我们都在不断地进行思想与行动上的尝试,试图对西方文明“突围”,找到一条“救亡图存”之路。而拉美没有中国这样强大又清晰的文化谱系,他们的思想探索常会陷进欧洲中心论的窠臼。我们是谁?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些问题常常幽灵般地萦绕在拉美思想者的脑海里。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
  continue reading
 
邪恶,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清晰定义的概念之一。人类探讨何为邪恶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便从神学角度探索了“恶”的起源;二战之后,汉娜·阿伦关于“恶之平庸”的论述在学界引发巨大争议。从社会事件中频频发生的残暴恶举,到战争时期令人瞠目结舌的反人类暴行,再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暴力和匿名攻击。邪恶与普通人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但又如此之近。 《恶人:普通人为何变成恶魔》的作者在书中通过访谈,记录下了侵华日军的骇人自白,还原了普通人逐步沦为恶魔时的心路历程,藉由哲学、文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恶”的思考,分析其背后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引导人们反思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们要如何应对仍在不断发生的暴力事件,要怎样才能不犯下重复的错误?知识能否解答人性中的晦暗面向?我们与恶的距离,是…
  continue reading
 
怎样从经济角度理解“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为什么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这个蕞尔小岛,而不是中国、印度或者日本?它又为什么开始于1800 年前后?为什么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没有促成全世界普遍富裕?经济史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试图在新作《告别施舍》中,用近年来流行的“大历史”叙述方式,解答这三个彼此相关的命题。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曹光宇和创业者王汉洋,聊一聊克拉克那些关于世界经济史的反直觉观点和逻辑,它们对当下的启示,以及我们要如何看待、阅读“大历史”类书籍? 本期嘉宾: 曹光宇,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巨有文化旗下经济学播客《子非鱼》主播,关注政治经济学与数字经济 (微博@Gareth_C) 王汉洋,泛化智能CEO、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主播、B 站《怪物尚志MonsLog》主…
  continue reading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称他为“鬼才导演”,一点也不为过。他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 而关于大卫·林奇,评价始终褒贬不一。他的《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看得懂的人会沉迷,看不懂的人会鄙夷。三次陪跑奥斯卡,而最终却仅仅收获“终身成就奖”。是实至名归,还是好莱坞“碍于情面”? 本期Naive咖啡馆借着《梦室:大卫·林奇传》的出版契机,邀请到几位大卫林奇…
  continue reading
 
提到英国,你会想到什么?女王、莫奈画作里的议会大厦、工业革命、火车、标志性的红色电话亭、海盗、披头士的摇滚乐、敦刻尔克大撤退、高贵的伦敦腔、丘吉尔、《唐顿庄园》中的贵族生活、乏味的炸鱼薯条、哈利波特与魁地奇,或是《伦敦生活》里充斥黑色幽默的大都会日常?......这些看似矛盾、混杂的标签拼凑在一起构成了这个难以被定义的神奇国度。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二十年来坚持走读全球的作家张志雄,结合他的新书《寻路英国》,与英国旅游局中国区社交媒体影响力友好大使、作家祝羽捷聊聊关于英国的一切。英国为什么吸引着他们?伦敦又有哪些不可错过的博物馆与美术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文明?英国作为现代生活的发明者之一,我们又如何以考古的眼光在游历中发掘“现代性”,探寻现代世界的来路? 本期嘉宾: 张志雄,…
  continue reading
 
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主题是“成为同时代人”。因为我们相信人人必须成为同时代人,必须关心“我们与谁以及与什么同属一个时代?”那么,关于何为“同时代人”?哲学家阿甘本是这样表述的: “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完美地与时代契合,也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正是通过这种断裂与时代错误,他们才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感知和把握他们自己的时代。” “有才智的人可以鄙视他的时代,但他同时也知道,他不可改变地属于这个时代,他不能逃离自己的时代。” 相比普通人,写作者尤其需要感知和把握这个时代,成为同时代人,去做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争取不可能之事,争取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与重新联结,争取身份与地域之外的更广袤、更真实的世界。这并非在人为地把文学工具化,而恰恰是文学自有的题中之义。 本期…
  continue reading
 
近年来,“社会学”这几个字眼高频次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内卷”“去魅”“中产”等社会学名词也随之普及,甚至成为日常词汇。相比十年前,社会学似乎逐渐成为大众眼里的一门“显学”,而这丝毫不妨碍大家依旧搞不清楚什么是社会学。如今,在不断更迭的热点面前,许多自媒体对各路社会学理论进行着不加节制地引用并佐以快餐式的分析,这让人对社会学感到眼花缭乱,也让人生出许多困惑与质疑:如果什么都能和社会学扯上关系,那到底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吗?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任教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学者严飞,结合他与社会学深刻交织的个人生命历程,和我们聊了聊关于社会学的种种。我们怎样通过社会学来体察秩序之必要,理解人性之幽微,从而更坦然地面对我们身处的现代世界,更清醒地认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 本…
  continue reading
 
在知识界,陈映真是一个巨大的身影,作品却未曾进入内地大众读者的视野。 他被称为“台湾的鲁迅”,他接续着早已没落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始终关切人的内心与命运。 他用朴素的笔为历史“后街”上的普通人立传:台北街头挣扎求生的小贩、背负着战争与历史伤痕的乡村教师、为信仰受禁锢的左翼青年、落寞的小知识分子……温柔辛酸的人间浮世绘,构成二十世纪平凡人的精神史。 而我们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二十世纪的延续,这是一句重要的废话。属于二十世纪的陈映真就像一个“时代的界标”,他在自己的时代被孤立,但无论潮流如何变化,他始终站在那儿,让人看清自己的位置,阅读陈映真也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 因此,陈映真的书写也从未过时,今天的我们对他小说里讲的一切不再惊奇,是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而我们对它早已丧失…
  continue reading
 
“生活就是为了及时享乐,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欣赏月亮、太阳、樱花和枫叶之美,尽情欢唱、尽兴饮酒,将自己投入沉浮的尘世,即使面临贫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丧,只要学瓢瓜随波漂浮,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浮世”。” ——(摘自《浮世物语》) 徐小虎在《日本美术史》中谈到“浮世绘”时,点明这一艺术形式的主题:现世生活,也显示了人们在巨大变迁下的生活观念转变——及时行乐。 江户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全球交往也日益密切,大批中产阶层崛起,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生活悄然降临。与之伴随的则是艺术趣味的下沉和艺术形式的极大丰富,日本艺术一改由贵族、精英主导的面貌,兴起了题材上包罗万象的风俗画,为我们熟知的“浮世绘”版画的流行也得益于这一变化。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现代世界中引发了连锁反应,我们再次被现代生活宿命般的不确…
  continue reading
 
由于近代东亚世界的剧烈变迁和八十年前的那场侵略战争,日本成为许多中国人绕不开的一个谈论对象。 我们仍然像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那样震惊并渴望理解明治日本的开化进步何以可能,同时,经历了战争创伤的我们也十分警惕右翼军国主义势力的再度抬头,日本政局的风吹草动都可以挑动国人的神经。 也正因如此,我们对日本的关注和了解始终被无法悬置的民族主义框架所限。当我们只从近代历史中去把握日本的时候,我们必定只会看到一个片面的日本,它既可能功利地等同于一个易于复制的变法样本,又可能在自我膨胀中,化作华夏中心论调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浪漫与一厢情愿。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教授石晓军,从漫长又重要的古代中日交往史中试图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日本,厘清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种种认知偏差。 本…
  continue reading
 
近代科学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科学在物质上和观念上都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改造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身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既无法想象科学诞生之前的过去,也不敢想象没有科学指导的未来。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指出,在科学崇拜下,人们开始认为“真实的世界就是科学所描述的那个样子,至于自由意志、道德要求、爱情和友谊,都是一些幻象”,而科学才是真理的代表。上述看法,被批评者归结为“科学主义”。如此立场的后果则是,古代那个被视作“充满意义的统一体”的世界,被科学祛了魅,变成了一个“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宇宙”。世界的目的和意义作为哲学的元问题,在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看来“并没有被科学解决,而是被科学取消了。” 周濂曾概括哲学的功用,他认为“哲学的最大用处在于它能给每一个个体…
  continue reading
 
前不久,一篇关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的特稿搅动了舆论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成功考进重点高校,却有着村镇小城出身的年轻人。他们自认高考得意而人生失意,努力抓住的高等教育机会似乎没有兑现成可观的经济资本,遑论过去那种鲤鱼跃龙门式的传奇故事。 他们在校园里或社会中有着因为出身所造成的种种自卑与困境,比如,初到大城市不会坐地铁、不善交际、与城市小孩在文化审美上差异明显、家长人脉欠缺,毕业找工作处于不利地位、因“重男轻女”的思维而导致姐姐需要供养弟弟、父母没有限度的索要等等。 总之,得意和失意间的张力催生出某种坚固的身份认同。他们在豆瓣上成立“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并自称“小镇做题家”。在此,这些考进名校的小镇青年对各自人生际遇进行抒发,抱团取暖,才短短半年,组员已近十万人。这个小组的存…
  continue reading
 
当代艺术作为现实世界的反映,它的面貌必然丰富而多元:它可以是杜尚拎进美术馆的一个小便池,可以是安迪·沃霍尔画的罐头,可以是在MOMA静坐看见乌雷而双眼含泪的阿布拉莫维奇,也可以是班克斯在拍卖会上成交即绞碎的《女孩与气球》…… 但是面对当代艺术的时候,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看不懂与猜不透,仿佛成为了欣赏艺术的常态——艺术不再关于美不美,好看不好看,反而更多的时候与“美”背道而驰,欣赏起来,也需要更多的背景和知识储备,变得有了门槛。 当代艺术究竟该怎么看?艺术家们如何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诉求?策展人又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请到了写作者祝羽捷和策展人段少锋,从他们海外游学和策展的经历中,带给大家一份“当代艺术的入门指南”,帮助大家从策展人的角度去理解当代艺术。 嘉宾: 祝羽捷,写作者,…
  continue reading
 
译丛和旅行之间似乎一直有着暧昧不清的联系。 译丛的理念叫作“看见世界,看见自己”,以开放性的姿态面对世界的复杂性,丛书选题聚焦全球数个国家与地区的历史经验与当下境遇。 作为理想国译丛主编的许知远老师,曾引用加缪诉说关于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赞同加缪所说:“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他说:“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地渴望旧环境。”而又正是在恐惧中,人会“开始变得敏感,变得再度充满疑问”。我们总会在旅行中探寻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人类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也都因这追问而起。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旅行和阅读、旅行和译丛确实存在着某种同构。 本期Naive咖啡馆邀请到了许知远和理想国社科中心总编辑梅心怡进行了一场关于“旅行的必要”的沙龙漫谈。 我们需要怎样的旅行?阅读之于游历有何…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