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h Blah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Blah Blah Blah 帶過的那些廢話,也許才是值得探討的大道理。價值觀、感情觀、自我認同、生活趣事等等通通跟你攤牌,打開你的腦、你的耳朵,跳出你的生活圈聽聽其他聲音,生活才會更有趣啊! ☺更多訊息↓↓↓ linktr.ee/bella88tal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Melody Chang

Melody Chang

Unsubscribe
Unsubscribe
每天+
 
-沒有媒體背景的行銷人闖進外商品牌公關的世界- 什麼是品牌公關?就是常常會跟KOL網紅聯絡送禮物的那位啦! 在這裡沒有大道理 沒有0-100的專業SOP, step by step... 就想跟你分享從專業行銷人成為品牌公關, 這些、那些跟你一樣常常在都市叢林裡撞牆...以及... 關於職場/愛情/友情/親情的blah blah bla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本期福利】展览门票5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互动! 艺术家杉本博司的展览“无尽的刹那”目前正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在中国首个重要机构个展。6月23日,展览即将闭幕。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UCCA策展人,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南昭(Neil Zhang)、牛津大学东亚摄影博士汪逸玮来与我们一起聊聊杉本博司的创作,从早期在纽约的艺术实践,到知名摄影系列作品“海景”“剧场”“放电场”“透视画馆”等。 “人类因为拥有时间意识,所以有余力去理解万物的因果”,杉本博司通过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时间、生命、死亡等存在主题的思考,也由此引发了观者对于感知世界的反思。 --时间轴-- 01:13 UCCA展览“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简介 03:45 早期⽣活:艺术家前往美国前在…
  continue reading
 
4月底,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盛大开幕,今年的主题是Foreigners Everywhere(处处是外人)。 我们在开幕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火速请到了本期嘉宾@Mint米特(小红书:Mint米特),来与我们分享今年威双的亮点展馆与艺术作品。 小小apology整理和剪辑的时间有点长,今天才发布,幸好威双展期很长,一直会持续到11月底。如果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记得带上这期节目哦~ --时间轴-- 01:41 为什么威尼斯双年展在艺术界如此重要? 10:02 威尼斯双年展最早居然也是有艺术买卖的?为何现在禁止销售行为而更注重学术探讨? 14:51 对于主题Foreigners Everywhere的解读 21:00 金狮奖得主——澳大利亚馆,呈现了怎样的作品? 22:59 购票攻略:今年新增了入岛…
  continue reading
 
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下的今天,艺术市场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小熊(小红书@1111XXXX)回到艺术叨叨,从一级市场到二级拍卖市场,和我们聊聊经济寒冬下的艺术市场变化。 --时间轴-- 01:25 小熊的职业update:从艺术顾问到艺术基金负责人 03:20 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看一级市场表现 09:45 拍卖结果如何直观反映艺术市场趋势 13:00 新老藏家分别如何应对艺术市场寒冬 15:45 如何获得艺术圈洞察:被嫌弃的中国藏家的一生 17:35 西方藏家为什么很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24:00 中国年轻藏家的有画像及收藏背后的心理动机 31:26 从大藏家传记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35:00 为何艺术顾问总会卷入艺术犯罪案件 38:40 小红书在艺术行业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感谢小红书艺术的支持,关注小红书香港艺术漫游,获得更多探索城市的新角度! 继去年发布的「香港艺术速游」篇,今年我们决定切换到漫游模式,探索一下香港艺术文化慢生活,并精心为大家整理出两条Art Walk路线,分别位于上环和黄竹坑,请跟随我们一起出发吧! --路线1:上环-- 4:55 早餐推荐:忠记粥品、胜香园 6:06 美术馆推荐:大馆及周边建筑活化项目 18:53 印章街:文华里 20:03 书籍推荐:《香港遗美》 21:29 荷里活道:古董店 22:37 途中庙宇:文武庙 23:40 画廊推荐:VILLEPIN维尔潘画廊 26:24 艺术机构推荐:Asia Art Archive(AAA)亚洲艺术文献库,展览“香港再偶拾” --路线2:黄竹坑-- 43:33 画廊路线:Blind…
  continue reading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早在2019年筹备之初,便通过数字杂志“黑齿”和影像艺术委任项目“赤屏”火速收获了当代艺术圈的关注,2020年,MACA在北京798的实体空间正式对公众开放。MACA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高质量高口碑的展览,更是由于多场“先锋”与“亚逼”的艺术活动,让人记忆深刻。 一直很想录这期节目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刚好有缘参加了2022年与2023年MACA的年度派对,玩的开心又尽兴。艺术脱口秀、当代舞表演、时尚走秀、音乐表演等活动,都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们的兴趣。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MACA的展览与公共项目也充满了好奇,可以说是“学术咖“们的激情产物,简单回顾几场活动的标题给大家浅浅感受一下: 【迎接图像失重时代——接着傅拉瑟与法罗基思考】 【”野黄金“的地方生息和草根全球化之旅】…
  continue reading
 
一位酷爱拍摄狗狗的摄影师成功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他曾这样分享拍摄狗狗时的方法,“I bark at dogs.”(我对狗吠),以此来捕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各式各样狗狗的反应,有的灵动,有的迷茫,有的滑稽又可爱。 他便是玛格南图片社的传奇摄影大师——艾略特·厄威特,以富有幽默感的纪实摄影而闻名。他不仅记录了政坛历史的关键时刻,更擅长抓取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作品都充满了趣味的观察。当然,最直击人心的还是他镜头下人们细腻的温情与直白的坦诚。 走进展览“艾略特·厄威特:镜头下的奇遇”,我们有机会观看到摄影师在从业七十年间的100多张作品。他多元的跨文化经历促使他拍摄了多元的作品,本次展览共有九大主题——“城市”、“男女之间”、“关于女性”、“孩子们”、“海滩上”,“名人”,“观看博物馆”,“抽…
  continue reading
 
很多人即使没听说过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这个名字,但绝对会对他的现代建筑与家居设计作品过目不忘。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他提出的“新建筑五点”至今仍在影响着建筑设计。他的建筑作品遍布法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及艺术爱好者前去朝圣。 本期节目邀请生活在巴黎的艺术撰稿人马君怡(微博@Junyi的艺术笔记)一同追随勒·柯布西耶的法国建筑足迹,分享在这些引领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空间之中的感受以及参观攻略,探讨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与这些现代主义建筑的背景故事,以及勒·柯布西耶的遗产对当下社会的启发。 -嘉宾介绍- 马君怡,生活和工作在巴黎的艺术撰稿人及艺评人,为Wallpaper, Numéro, The Art Newspaper, Art-B…
  continue reading
 
时尚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时尚的灵感常常来源于艺术作品,而巧妙的艺术思考也成就了经典的时尚设计。时装设计师们在逛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时候,会受到怎样的启发?又会如何将灵感注入自己的设计中? 本期节目我们很开心邀请到伦敦中央圣马丁女装设计专业的好朋友——Xixi Tong(小红书:XI SCORPII),请她来讲述一下自己为何会选择时尚行业?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萌生了创立自己品牌的想法?她在节目里调侃地比喻时尚行业是块“沼泽地”,又是什么原因使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冲进这个行业呢? 时尚行业虽说鬼才辈出,但貌似绝无“躺平”的天才。品牌的创立也并非易事,从原创设计、学术研究,到筹集资金、对接面料工厂,再到寻找模特、品牌宣传,每个环节都要兼顾协调,精益求精,其中的付出远超众人的想象。所谓的光鲜和光环,也…
  continue reading
 
在伦敦市中心的Holborn区,坐落着一座英国最小的国立博物馆——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Sir John Soane's Museum),它由建筑师约翰·索恩爵士捐献给国家,今天保留着200年前的原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尤其是建筑爱好者。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这座在伦敦的非常特别的博物馆,走进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索恩爵士的建筑与收藏生涯,他的家庭生活与颇为悲情的亲子关系,以及英国博物馆的修复与运营幕后故事。 本期嘉宾:Yusi 独立策展人,曾就职于伦敦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Frieze艺博会 --时间轴-- 01:50 Yusi在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工作的经历 08:50 索恩博物馆的由来 12:30 约翰·索恩爵士的建筑师生涯和他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 20:00 凭借太太继承的家产开…
  continue reading
 
大家新年快乐! 从荷兰的维米尔大展到浦东美术馆的大洋洲展览,2023年艺术世界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本期节目我们来回顾2023年看过的展览,聊聊那些我们心中的年度展览,失望的展览,遗憾错过的展览,以及2024年令人期待的新展览。Monie也分享了在景德镇、日本以及新西兰旅行的看展经历。 --时间轴-- 04:10 Monie的年度展览:浦东美术馆《时间的轮廓》 05:00 Lanyi的年度展览:Tate Modern: Philip Guston 24:00 如何观看我们不熟悉的文明的展览 34:50 2023年看过比较失望的展览 41:00 2023年遗憾错过的展览 45:00 2024年期待的展览 58:00 新西兰基督城看展体验 1:06:00 2023年关于艺术的新体会 --…
  continue reading
 
【感谢国际潮流生活方式品牌CASETiFY对本期节目的支持,我们也将从互动的听众中抽取幸运听众,赠送CASETiFY最新发布的《宫里的世界》联名系列手机壳】 正如节目开头所说,这是一期非常特别的节目,因为艺术叨叨创立三年多以来,这是两位主播首次在录音室录制播客。 本期节目主要围绕11月的上海艺术周展开,从西岸和ART021两个艺博会,到上海主要美术馆的新展览,我们聊了聊这充实一周的所见所感。 --时间轴-- 01:00 上海艺术周的特种兵日程 09:00 在ART021空白空间展位发现新的艺术家 13:38 CASETiFY首次参展ART021!那些与手机壳有关的艺术故事 20:03 “一只西伯利亚的蝴蝶本身就是彩虹”,在西岸艺博会刺点画廊被击中内心 34:00 又见一片蓝色小马,Ugo在上…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是「艺术叨叨」与「机智的律师生活」合作的串台节目,从艺术和法律的角度回顾一桩涉案金额高达6000万美元的艺术市场上最大售假诈骗案「诺德勒丑闻」。 本期嘉宾:「机智的律师生活」主播大卫 --「诺德勒丑闻」重要人物-- 诺德勒(Knoedler):知名画廊 Ann Freedman:画廊经营者(Director) Michael Hammer:画廊所有人(Owner) Rosales(罗萨莱斯):骗子 De sole夫妇:Rothko赝品买家,丈夫Domenico de sole(多明尼可·德索尔)时任苏富比与汤姆福特国际董事长 钱培琛:艺术家,赝品制作者 被造假的部分知名艺术家:Mark Rothko(马克·罗斯科)、Jackson Pollock(杰克逊·波洛克)、Robert Mo…
  continue reading
 
前段时间热播的都市剧《装腔启示录》讲述了有关爱情、职场、以及日常生活的“装腔”表现,其中也不乏几个与艺术圈相关的装腔名场面。本期节目受之启发,斗胆聊聊艺术圈有哪些“装腔”的行为?又带给我们哪些新的启示? -关于嘉宾- 王陆宁,驻伦敦的艺术媒体人、顾问,FT中文网、ARTNET专栏作家,关注研究艺术收藏、西方文化、女性成长等话题。 关注陆宁:公众号搜索“毕加索与单身女孩”、小红书搜索“Luning陆宁” -关于《装腔启示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587662/ -时间轴- 3:30 参加艺术活动的着装标准如何? 6:28 艺术开幕式上,人们都聊什么? 11:00 为什么艺术圈会成为装腔重地? 15:25 收藏家的品味是如何建立的?Old mo…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将聚焦艺术驻留的话题,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艺术家张恩利与大家一同分享他曾经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的驻留创作体验,以及他对于艺术驻留的见解和期待。由此展开了对于K11与ArtReview最新联合发布的武汉艺术驻留项目的讨论,以及青年艺术家如何借此机会激发新的艺术思考和创作能量。 -关于张恩利- 艺术家,1965年出生于东北吉林,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东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现以全职艺术家身份工作于上海与伦敦。 张恩利的作品已被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包括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美术馆;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伯明翰博物馆和美术馆;法国LVMH;香港K11艺术基金会,香港M+;上海美术馆;龙美术馆;松美术馆;昊·美术馆;余德耀基…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感谢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灵感和精神慰藉。 【评论区揪一位朋友送一本《菌中毒》】 其实,艺术不仅仅是出现在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空间里,它更是经常在大自然中冒泡,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感受。 最近在阅读的两本书都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分别是《十三种闻树的方式》和《菌中毒》,一本讲述了树木如何调动人类的感官并且帮助我们舒缓焦虑,一本是野生菌带来的神秘召唤和传奇故事。我们由此回忆起近两年内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艺术展览和艺术项目。 6月的初夏,阿那亚戏剧节如期而至,今年首次拓展了“候鸟300”伦敦海外分会场——艺术家们在一艘艘摄政运河的游船上,展示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对谈。兰奕也受邀前去参与了活动,并且客座主持了几场直播对谈,我们一起在节目里听听她的分享吧! -推荐阅读-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菌…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大英博物馆备受瞩目的特展《晚清百态》项目策展人Wenyuan分享这个历时五年筹备的展览背后的策展故事。《晚清百态》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以近代中国史中的个体故事来展现动荡时期中国非凡的韧性与创造力。 如何在英国最权威的博物馆呈现一场关于中国晚清历史的展览?本期节目从策展思路、展览中的女性视角、疫情期间的借展故事、展览美术与设计等方面进行独家分享,同时探讨社交媒体上关于展品《南京条约》原件,最后一场科举考试试卷,以及清朝满族与汉族精美服饰的展示,机构应如何面对复杂的观众反馈与民族情绪。 大英博物馆特展《晚清百态》 展览中文语音导赏已在中国区Apple Store上线,可搜索“大英博物馆官方导览”下载收听 - 关于《艺术叨叨》 - 2020年苹果年度编…
  continue reading
 
三月底的香港艺术暴走终于告一段落,疲惫却也有很多新的收获。 本期节目是Monie与兰奕分享的艺术速游记,短短三天内分别参观了Art Basel、M+ Museum、大馆。按此顺序,我们首先一起讨论了巴塞尔展会期间印象最深刻的画廊及新晋艺术家,简单总结了一些亮点作品的交易情况;接着重点分享了M+的希克收藏展: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回顾了一些我们从未看到过的前四十余年精彩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后分享了大馆的展览”神话制造者“,是以LGBTQ群体为主题的一个当代艺术展,其中多件作品都在世界各大艺术机构或艺术双年展上有过展示,能有机会在香港再次看到,着实让人感到艺术文化的魅力和些许艺术自由的气息。 香港的艺术市场在近十年取得了高速发展,艺术生态也更加多元,带给了观众们更多珍贵的体验,默默祈祷未来香港的艺…
  continue reading
 
三月的艺术季和春天一起来啦!本期节目赶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开启之前录制完成,快速分享了一份推荐清单,3月底即将前往香港的朋友们可以简单作为参考! 另外,在上海的茉莉花剧场,一座百年的建筑里,上演了一部法国喜剧《艺术》,我们也通过这部戏剧更进一步讨论了当代艺术的几个“痛点”,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友情之间的“较量”。 本月伦敦艺术活动分享了Mike Nelson的展览和沉浸式戏剧The Burnt City,上海展览则重点分享了行为艺术家乌雷的展览“无量之物” 与UCCA Edge当前展览“不安的绘画”。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shownotes了解更多活动的详细介绍! 香港巴塞尔 法国喜剧《艺术》 -提到的其他展览和戏剧- Hayward Gallery "Mike Nelson: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佳士得佳士得西方古典艺术部亚太区业务代表林子筠与我们一起从古典艺术角度看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这部在2019年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的电影,讲述了1760年背景下法国一位女性肖像画家与富家小姐之间的一段动人的同性恋情。我们将从古典艺术的主题、肖像画、女性艺术家等角度走进这部电影。 - 关于嘉宾 - 林子筠是佳士得西方古典艺术部亚太区业务代表,主要立志于拓展西方古典艺术的亚洲区业务,负责亚洲区域的拓展、拍品巡展以及教育讲座等活动,并与国际古典大师团队紧密合作,支持12个部门,包括伦敦、纽约、巴黎的全球拍卖业务。2018年,林子筠以管培生身份加入佳士得,开始了她在佳士得的职业生涯。2019年开始正式加入西方古典艺术部,曾参与经手市场上重要的作品和收藏,如2019…
  continue reading
 
本期又到了【艺术家专题】,我们从困惑出发,来聊一聊这位艺术史上绕不过的大师——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尤其是立体派。在他生前的大多数时间里,他的艺术不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通过他的坚持,最后对19世纪所有常规绘画价值提出了挑战。 近期Lanyi去看了Tate Modern正在举办的塞尚大展,突然觉得开了窍,似乎更加懂得如何欣赏塞尚的作品了,眼前那些“古板”的静物画、风景画也好像活了起来。所以,感动之余,又做了更多的“功课”,想和大家一起赏读塞尚。 以前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为什么连毕加索等艺术家都把他奉为绝对的楷模,100多…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受到Burberry博界的邀请,我们有机会跟艺术家王画一起聊聊此次她和博界项目的合作,请她与我们分享一下创作灵感和思路。 我们从王画在景德镇工作的趣事聊起,进而探讨材质的选择对作品的影响。艺术家颇具代表性的创作元素之一就是“链条”,这背后也包含了她童年在家乡的记忆,以及成长过程中不断迁徙的生活给她带来的社会关系思考,并将其融入到了这次与Burberry博界的合作中。 节目中还提到了几点关于超现实主义的探讨:一些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偶尔的“开小差”,一些超现实画面为她创作带来灵感养分的瞬间。 - 关于王画 - 生于新疆,现居住和工作于北京、景德镇。 本科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纯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陶瓷与玻璃专业。 王画的创作围绕陶瓷等材料,探索雕塑与装置更多…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Monie和Lanyi相互分享了这个夏天在上海与伦敦发生的展览及艺术活动!本期我们聊到夏季为什么画廊偏爱办群展?参加展览开幕式时有哪些巧遇?艺术家应该如何组织一场工作室参观?两个与“纸”相关的艺术展览分别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呈现?从PSA王兴伟的个人回顾展到隐于自然之间的Hauser & Wirth Somerset空间,我们共同走入夏日艺术现场! - 时间轴 - 01:30 伦敦三所艺术院校毕业展见闻(RCA,Slade,Goldsmiths) 07:00 上海蓝骑士画廊德国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展览“空间撕裂” 15:00 抖音挑战中忽视的看展基本礼仪:请勿触摸展柜 17:00 UCCA Edge 托马斯·迪曼德展览“历史的结舌” 19:00 伦敦泰…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荷兰驻华使馆文化参赞Bart Hofstede(何甫),分享荷兰在文化、艺术及教育领域的外交政策,以及荷兰驻华使馆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线上文化平台“荷兰艺线”。Bart从2018年起于北京担任荷兰驻华使馆文化参赞,从疫情前到后疫情时代,荷兰如何调整文化与艺术上的策略,如何将荷兰的表演艺术、当代艺术与博物馆等文化领域内容与中国的观众建立连接。 您可以关注@荷兰艺线微博了解最新资讯,您也可以在腾讯艺术收看荷兰艺线推出的设计、视觉、舞蹈、音乐等多个文化艺术领域。 - 时间轴 - 01:00 疫情前后荷兰文化外交策略的变化 05:30 政治与文化艺术总是相关 07:00 “荷兰艺线”邀请两位策展人策划线上内容 09:00 线上文化平台如何连接荷兰文化与中国年轻人 10:00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礼物:一本超治愈的书 A Tree A Day】 好久不见!春节后一直没有更新,要先和大家说声抱歉!本期Monie和Lanyi一起聊聊停更期间的近况!这段时间我们因为各种原因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艺术断食,在这一段时间中我们也重新思考了与艺术的关系,分享彼此封控期间的心态变化。 - 时间轴 - 00:30 高光时刻分享!采访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Bart Hofstede(何甫) 04:20 去Salder‘s Wells剧院看皮娜鲍什的经典作品现代舞《春之祭》 08:00 荷兰梵高博物馆语音导览系统真不错 12:00 在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莫罗佐夫藏品展”看花眼 13:30 艺术断食期间的感受 - 提到的资料 - 现代舞:《春之祭》 皮娜鲍什 纪录片: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 (20…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是携手微信官方视频号的2022年第一场直播,特意拎出来几个2021年最难忘的艺术展览跟大家一起分享,还有一些展望2022的“画大饼”环节被记录下来,哈哈,希望今年都可以实现,看到心心念念想看的展览! 我们把直播的节目整理了一下,回放在这里,欢迎大家互动留言,分享你最难忘以及最期待的艺术展或艺术活动! - PART1: 2021 - 参与度最高的展览 柏林洪堡论坛 Berlin Global 最难忘的媒体邀请: Hishorts!厦门短片周 最震撼的记录片:徐童《他们是肉做的&肉是怎么做的》 推荐播客:悲观生活指南 纪录片: 徐童《算命》 年度新奇展览:tate章鱼 Anicka Yi 最不喜欢的展览:艾未未 最遗憾没看到的展览:包裹凯旋门 最治愈的展览:bill viola“千禧年五…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特别鸣谢Yiyouth与UCCA Lab联合呈现的展览“浪潮与浪潮” 这期节目我们非常开心地邀请到了居住和工作在柏林的艺术家李亭葳和我们聊聊她的艺术创作和生活。从2011年亭葳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大师班的学习经历聊起,我们聊到了她关注的议题和创作过程、作品《白鲸》与消费主义和安全感、年轻人如何创造性地生活、网络环境与自我认知、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和她在德国刚刚开始的教育工作。在节目的最后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亭葳参展的展览“浪潮与浪潮”的主办方Yiyouth旗下有数青年观察局的主理人何非亚分享展览的筹备幕后。 和亭葳录节目,时时刻刻感觉到她的诚实,她的自在和天真,对生活的认真热爱,对世界的探索和自我与生活的思考,录节目的时候有几次我的眼泪都到眼眶了,一次是她讲在同济的时候看窃听风暴结尾止不住…
  continue reading
 
欢迎来到好久不见的艺术叨叨秋日展览食谱!本期节目参与小宇宙app和新天地“播放生活新一面”特别企划。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近期在上海和伦敦参加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家刘小东、Paula Rego和野口勇的展览,展览“树,树”的放映活动,油罐艺术中心的玩家艺术节。希望艺术给大家的生活打开新的一面! - 本期节目提到的展览及电影 - 展览“刘小东:你的朋友” UCCA Edge 展览“刘小东:新英格兰”MDC画廊 展览 Paula Rego 回顾展 Tate Britain 纪录片 Paula Rego, Secrets & Stories 纪录片《金城小子》 展览“树,树“上海PSA 电影《从前有座森林》 展览 野口勇 巴比肯中心 油罐玩家艺术节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
  continue reading
 
嘉宾简介: 谢斯曼,艺术史学者,Artsy中国区内容与营销主管。 【本期节目是JustPod与k11联动的展览系列对谈活动的现场回顾】 刚刚结束的k11展览《轻盈与存在》分别呈现了盐田千春与徐道获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我希望……》以及《中转站,伦敦工作室》。两位艺术家都采用了极具个人特点的纤维材料进行创作,邀请观者走进他们的记忆“装置”。艺术联结了他们与生活的记忆,也触动了我们的深切感受。 借由展览的主题和内容,我们更加多维度地探讨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并且延伸提到了两位同样看重“记忆”的艺术家:波尔坦斯基、安东尼•葛姆雷。(提及的作品详见附注)谢斯曼老师也从艺术市场的角度切入,带来了新鲜又有趣的分享。 最后环节也邀请现场观众一起加入讨论,由于当天现场收音和设备问题,我们只能选取几位音质相对…
  continue reading
 
【评论区抽2位朋友,送油罐艺术中心玩家艺术节的门票】 乔志兵,全球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中央美院研究生导师,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创始人。2006年至今,致力于收藏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2013年至今,连续荣登“ARTnews”年度全球顶级艺术品收藏家200人榜单。 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乔老师一起聊聊艺术机构的运营理念:从艺术藏家到艺术机构建立者,身份上的转变带来了哪些工作性质上的变化?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是一个怎样的美术馆,观众可以看到哪些优秀的国内外展览,又能参与哪些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活动呢?世界各地的藏家、馆长、艺术家,甚至法国总统马克龙、比利时公主阿斯特里德,都曾到访过油罐艺术中心,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从当前的个人收藏展“美感”切入,乔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印象深刻的几件藏品,以及拜访艺…
  continue reading
 
【评论区抽2位朋友,送姜思达个展“爱我”的门票】 七月底,Monie去北京X美术馆看了姜思达的个展:“爱我”,想把这个展览分享给大家,原因很简单,它足够直接和纯粹,也带给人一种久违的感动。 思达是可爱的,是精灵一样的,有着“爱哭鬼”和“逗人笑”两种特质,展览看完,也许你会更爱他,也许你也会更爱自己,说不定你也会更爱某个朋友或者家人,总之你会在某个作品里找到情感的共鸣。艺术不就是在身边、在感受、在表达吗? 展览中的一个作品让人印象深刻:是一个3x3米的白色小房间。在那里,思达进行了8天7夜的独处,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他就在这个白盒子里进行艺术创作。思达用一部DV记录下了这几日,整理成视频作品,把自己的独处生活展现给了观众。 这不由得也让兰奕想到了另外一位摄影艺术家:薇薇安·迈尔…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艺术叨叨邀请到艺术家王拓聊聊他在北京UCCA的个展“空手走入历史”。艺术家王拓1984年出生于长春,分别于2012年与2014年获得北京清华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绘画系研究生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从东北到美国再回到东北,王拓在重新适应和发现故乡时有怎样的思考和探索,又如何将这些想法在艺术创作中讨论。 关于“东北四部曲”: 创作于2018-2021,包括《烟火》《扭曲词场》《通古斯》和《哭阵门》。王拓基于长期以来对萨满仪式的研究,探讨了东北作为中国现代史中的独特地位和其中的隐秘历史。 北京UCCA展览“空手走入历史”- 开展至2021年9月5日 - 时间轴 - 1:55 如何对“萨满”文化产生兴趣的? 4:30 从“东北三部曲”到“东北四部曲” 10:37 展览名字为什么…
  continue reading
 
- 评论区送5张西岸美术馆“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展览门票 -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曾在蓬皮杜中心工作的Junyi(微博@Junyi的艺术笔记)与我们聊聊正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合作的中国最大规模康定斯基回顾展“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这是一期你可以带去展厅听的(非官方但很硬核的)导览,我们按照策展的顺序,分享了每个章节中的重要作品,以及康定斯基在各个阶段的人生经历。 - 展览章节时间轴 - 7:10 初始:技艺研习 15:00 穆瑙:抽象的突破 25:40 俄罗斯:间奏岁月 32:10 包豪斯:理论年代 44:00 巴黎:成熟时期 - 叨叨时间轴 - 3:46 蓬皮杜有一座以康定斯基命名的图书馆 8:00 还在具象时期的康定斯基作品 12:15 资深烟民、西装达人、高端包租公,作为富…
  continue reading
 
六月艺术食谱新鲜出炉!集结来自北京、上海、伦敦、利物浦和海边小镇Margate的多个展览和艺术活动。 本期我们讨论了公众参与于艺术项目之间的关系——从参与JR为庆祝欧冠在英国继续的Inside Out项目,到在Margate小镇看到“失落的旅行者”的展览引发的关于怀旧的思考,再到耀中耀华学校艺术展中亲眼见证艺术教育中对于社区参与和共建的实践成果。在每一个展览中,我们都感受到艺术带给人切实的改变。 此外,本期还包括以下艺术零食部分: - 坂本龙一展览现场速报,拍照拍了一头白灰,还毁了一双鞋 - Monie的年度最佳(但已经闭幕)展览“曹斐:时代舞台” - 参与JR的艺术项目 - 小时候真的不喜欢美术课 - 去海边看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Another Place,孤独走入日落 - 和利物浦双年展…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福利:三顿半咖啡提供的返航物资6份】 伦敦终于解封啦!本期兰奕从五月看过的40多个画廊展览中选出了她心中最喜欢的展览,Monie则分享了在上海双年展,南京金鹰美术馆,四方美术馆的展览,以及户外话剧《世外》! --本期提到的展览及作品-- 伦敦赛迪HQ画廊展览 乌戈·罗迪纳 "一片天. 一汪海. 远山. 马群. 春天." 上海外滩美术馆展览 “乌戈•罗迪纳:呼吸行走死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 两件双年展作品:《毛茸茸的地面》《水的话语是鲸鱼》 王嘉尔视频 上海双年展公益短片 伦敦ORDOVAS画廊Wild Life: Francis Bacon and Peter Beard 南京金鹰美术馆 “祛魅、爆炸图、滑翔机与飞机” 南京四方美术馆 伦敦Alexa…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福利:价值千元的佳士得美术学院课程】 嘉宾简介: 毛国靖(Sara),现任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总监,于2008年以毕业培训生身分加入佳士得,2015年被任命为副总裁及中国书画部专家暨拍卖主管。 Sara在英国约克大学取得了哲学与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并获得了伦敦佳士得美术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授予的艺术历史及鉴赏文学硕士学位,主攻中国艺术。 Sara曾领导策划佳士得香港的书画拍卖超过五年,亦是佳士得及众多慈善拍卖的拍卖官,本期节目我们很荣幸与Sara一同聊聊拍卖那些事。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1.拍卖行的工作是否真的很神秘?日常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2.拍卖官都是怎样接触到藏家的?不同藏家们的收藏风格有哪些不同? 3.非藏家也可以关注拍卖吗?一场拍卖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 4.拍卖会的预展,…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嘉宾简介: 吕思瑶,博物馆教育者,多媒介艺术家。目前工作生活于中国上海。 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硕士。她于2012至20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史,并获得双学士学位。 曾于多所美术馆及博物馆机构工作,包括哈佛艺术博物馆,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儿童艺术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 也曾与多所美术馆及博物馆机构合作研发和执行艺术文化教育项目,包括南京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敦煌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红砖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等。 个人网站:https://siyaolyu.com 我们跟思瑶一起梳理了近年来对艺术教育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是哪个特别的时刻,让我们对博物馆/美术馆教育产生兴趣的? 参加过的最难忘的公共艺术项目是哪个?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艺术教育…
  continue reading
 
【评论区送一期零基础法语语音课】 Chic Moment法语|漫步于画布之上的法语语音课,两周内用艺术点亮你的法语学习之路 。 Chic Moment 零基础艺术法语语音课艺术叨叨独家折扣码 本月艺术食谱我们聊到了 1:00-20:23 BBC纪录片英国鉴宝节目Fake or Fortune 20:23-25:45 现在学法语为时不晚! 25:45-42:00 Theaster Gates“美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42:00-48:00 舞蹈《熵》 Fake or Fortune 赝品还是捡漏 Wildenstein艺术帝国丑闻 油罐艺术中心展览 西斯特·盖茨 “坏霓虹” 艺术新闻展评:西斯特·盖茨带给PRADA荣宅的”多宝阁“,他如何叫醒一团泥、一栋建筑和一个城市? Tate关于Theas…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礼物:10张坂本龙一展览门票】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坂本龙一的声音艺术创作,以及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小故事。坦白讲,在做这期节目之前,我们对坂本龙一完全称不上熟知,不过也正是在准备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说不定有跟我们一样的朋友呢,所以探索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话题: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展览里的艺术家,那看展前可以做哪些“功课”呢?由此我们也梳理分享了一些资料,包括相关的书籍、电影、音乐、访谈、往期展览等等;也非常欢迎大家到节目评论区留言互动,讲讲让你印象深刻的关于坂本龙一的艺术创作。 坂本龙一有个非常打动我们的品质:就是纯粹,有人称他为“聆听地球心跳的人”,因为他对声音的感知非常敏锐,对自然十分亲近与关怀,同时也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总是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回应社会重大事件,比如环境保护,…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英国V&A博物馆的亚洲部策展人李晓欣,和听众一起分享她的策展人职业生涯,以及中国人在海外的顶级博物馆工作的经历。 李晓欣的微博签名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连接遥远的过去与未来,我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在节目里她也讲述了自己作为博物馆策展人是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来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 策展人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品质?怎样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国外博物馆求职有怎样的要求?在本期节目中,晓欣会给到她的分享。 --本期提到的博物馆与展览— 英国V&A博物馆 德化白瓷临展 特展 Alexander McQueen特展 特展“和服:从京都到T台” 特展Epic Iran --推荐阅读-- V&A策展人 | 打开李晓欣的策展日志 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的“聊…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了最近看过的新展览、书、电影和播客。包括: Bloomsbury Group的灵感之地——查尔斯顿博物馆以及背后的一大串八卦 快乐看展“游戏的人” 关于落日爱好者的讨论 不小心发现了博物馆里的赝品中国画 戈达尔的电影 《恋人絮语》与《美满》的读后感等等。 无论是在线上探索还是线下体验,艺术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和感动,希望把这些都分享给你们。 --本期提到的博物馆与展览— 查尔斯顿博物馆 探访·宅邸博物馆系列 | 查尔斯顿宅邸及其收藏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展览“游戏的人” Bank画廊 陈哲“你仍然知道的事” --推荐阅读-- 《恋人絮语》 [法] 罗 兰·巴特 《谁在看中国画》[英]柯律格 《美满》 淡豹 文章:《南方丘陵:在苏塞克斯追寻布鲁姆斯伯里派的足迹》 文章:Most C…
  continue reading
 
本期我们聊聊职场真人秀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最近从这档看人上班的节目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快乐,同时也对节目里展现的职场问题深有共鸣,所以火速约了这期节目一起讨论。 --本期嘉宾-- 吴律师,国内“红圈所”律师,北大法学院本硕毕业生,艺术叨叨动森美术馆嘉宾; bobo,艺术行业从业者,曾就职于国内顶级私人美术馆,艺术刊物以及艺博会,30岁辞职赴英国LSE读研深造,目前在伦敦从事中英艺术、时尚、生活方式数字传播(Digital Marketing). 二位分别从各自的职业角度,提供了一些职场观察和工作经验分享。 无论听众朋友们是否看过这档综艺,都可以在本期节目里听到一些职场干货,对于想要了解更多法律行业工作的朋友们,吴律师也在节目中解答了作为律师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以及学历门槛的要求。…
  continue reading
 
本期邀请到了沈知晏老师与我们一起聊聊博物馆里那些我们错过的精彩的历史故事。 沈老师是一名律师,现任职观复博物馆的法律顾问,也是一位资深的投资人。但是听完这期节目以后,你会发现他还是一位贴心暖心的好父亲,一名学识渊博的历史通,是全球博物馆壮游者,以及艺术品收藏的爱好者。 我们俩就像吸收知识的小海绵,学到了很多沈老师分享的博物馆里生动的历史故事。我们一起聊了聊疫情期间在英国看展的新体验,以及如何用历史的眼光去游览博物馆和遗址。在节目的11分33秒,沈老师还分享了他在大英博物馆发现的一个小秘密哦!另外如果有对银器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直接跳转到28分32秒,听听沈老师讲述有关英国银制品的历史。 节目的最后沈老师还分享了一件隔离期做核酸检测的小事,来听听看是什么事让我们俩这么惊讶? --本期嘉宾--…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请来了一位可爱又实在的艺术博主:小熊@1111xxxx 。目前她在巴黎从事艺术顾问的工作,我们跟她一起聊聊这个神秘的职业和背后的行业内幕。 其实在接触艺术行业之前,我们一直以为画廊和拍卖行都是很神秘的存在,买卖的艺术品动辄千万上亿,曾觉得可能它们离日常生活很遥远,也很难有渠道去真正了解其幕后的运作。不过当我们真正开始去探索,去经历,去学习之后,却也发现了艺术“亲民”的一面,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机会走近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去享受艺术。 小熊通过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价值含量极高的业内收藏“宝典”,建议一起来薅羊毛!你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好奇艺术顾问工作都包含哪些内容?入门级藏家如何避雷?如果预算很少却也想买艺术品,要如何选择?那就在本期节目里找答案吧~ --本期嘉宾-- 小熊…
  continue reading
 
欢迎各位收听“撕票叨叨”!本期串台《撕票俱乐部》,与两位资深戏剧爱好者大卫和小友,一起聊了聊在美术馆里的舞蹈戏剧类表演。相约已久,机缘巧合,我们还在西岸美术馆见面,一同观看了舞蹈作品《小珂》,并由此展开了一些相关话题的讨论。 即使没能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的小伙伴们,也不要切走换台,你们依然能从本期节目中收听到: 1. 《小珂》是一个怎样的舞蹈表演作品?为何选在美术馆演出? 2. 杰罗姆·贝尔是谁?《Gala》(盛会)这部作品,为什么人人力荐,口碑爆棚? 3. 《Veronique Doisneau》演绎的一个配角芭蕾舞者的故事为什么让人感动落泪? 4. 为什么表演艺术会选择在美术馆进行?演出的场域,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的期待吗? 5. 在美术馆还看到过哪些沉浸式戏剧表演?举例《情书》 6. 线下演…
  continue reading
 
首先要插播一个新消息,艺术叨叨建立微信听友群啦!欢迎大家搜索yishudaodao,添加小助手的微信,加入我们节目的听友群,兰奕和Monie在群里等大家哦! 本期节目邀请大家跟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在美术馆看展的礼仪问题。一起来听听看,有哪几点礼仪问题你看展的时候也遇到过?你是否也被某些行为影响到观展体验?在轻松的谈话讨论中,也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能为自己和他人营造更愉悦舒适的观展环境呢? --文章-- 巴黎奥赛博物馆拒绝低胸装 关于“耳朵里的博物馆” 孩子们能在博物馆里放飞自我吗? 辽宁省博物馆禁止社会人士导览 --展览-- 上海久事美术馆:“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与油画展” 华莱士收藏 --信息-- 上海龙美术馆免费开放日:每月的第一个周二 特别要感谢一下接受采访的Ellen、Tina、…
  continue reading
 
♡這世界就是充斥著各種謊言,大大小小善意惡意的謊話你一定也不陌生。這集有Leah陪聊,超爆笑!趕快聽下去! ♡聽完之後歡迎留言給Bella,下一次可能就會從PODCAST中聽到你的故事喔!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m95uldlhdm0813wsp5wqv3?m=comment ♡目標每周一三五晚上7:00發送新內容,但姊現在還在努力至少周更XD ♡金援貝拉(目前失業中) https://pay.firstory.me/user/bella88talk ♡開頭、片尾音樂 Got Funk by Kevin MacLeod Link: https://incompetech.filmmusic.io/song/3819-got-funk License…
  continue reading
 
【小宇宙评论区与微博各抽一本《艺术家的罗曼史》】 本期节目我们聊到了几对艺术家情侣,其中包括乌雷 & 阿布拉莫维奇,约翰列侬 & 小野洋子,还有弗里达 & 迭戈·里维拉等。他们当中有互相成就的灵魂伴侣,也有相互折磨悲剧收场的;有浪漫且难忘的爱情故事,也不乏看上去性格迥异却彼此吸引的cp。本期就来听听这些艺术家们的爱情碰撞与他们的艺术创作吧! --展览-- “克里斯托&让娜-克劳德,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2020.7.1-2020.10.19 ‘Double Fantasy’ National Mus eums Liverpool ‘Frida Kahlo: Making Her Self Up’ V&A ‘Modern Couples: Art, Intimacy and the Avan…
  continue reading
 
EP01 歐某歐某~~第一集啦!! 品牌公關忙什麼!?公關在幹麻!?公關啊~就是你在很多KOL業配文會聽到送東西來的公關啦!一定要天生公關性格才能當公關嗎?這一集跟大家揭開品牌公關的神秘面紗,趕快進來和我聊天吧! #歡迎底下留言 #請幫忙打五星評分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