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ael Road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Loading …
show series
 
在上星期五引起哗然的五人记者会之后,台湾政坛蓝白合终究还是蓝柯一梦,以分道扬镳收场。国民党以悲愤的情绪宣布全党总动员支持侯友宜搭配媒体人赵少康参选正副总统。 民众党主席也在上星期六协同民众党立委,大财团千金吴欣盈登记参选。 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立刻开炮,指责蓝白合的这场戏码都只是为了政党利益。 据说台湾有高达六成五的选民希望政党轮替,但是蓝白不合,在野必输。如今蓝白破局,民进党是否已经稳操胜券?国民党一博成功的机会有多高?柯文哲率领的民众党是否会如传说般的泡沫化呢?在这场选举中,大陆因素又会如何影响台湾选民的决定?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荣誉教授廖达琪解析这场台湾大选。 延伸阅读: 伟达:世纪大棋局中的台湾大选 杨丹旭:蓝白破局台海难乐观 Tai…
  continue reading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旧金山举行备受瞩目的中美元首峰会,让螺旋式下滑的两国关系止跌企稳。 中美在元首峰会后宣布,成立合作工作组打击芬太尼、建立人工智能对话,双方也将全面恢复中美军事沟通机制。 从峇厘岛到旧金山,中美关系在经历跌宕起伏的一年后,是否已经柳暗花明?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代班主持人杨丹旭和在旧金山采访习拜会的《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解析现阶段的中美关系。 延伸阅读: 杨丹旭:中国元首访美施展魅力攻势 习拜会花絮:从38年老照片到元首座驾 The highly anticipated meeting between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Biden and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ok pl…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这是中国第六次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博览会。 不过,就在进博会开幕前,中国欧盟商会公开批评,进博会已变成一场“雾里看花的政治秀”。 进博会到底是一个“中国市场买全球”的平台,还是一个“政治作秀的舞台”?进博会举办六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了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代班主持人杨丹旭和《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陈婧解析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延伸阅读: 新加坡两大咖啡粉厂商参展进博会 李强:中国将积极扩大进口和放宽市场准入 Shanghai is hosting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from 5 to 10 November. This is the sixth time…
  continue reading
 
2024年台湾总统选举进入倒计时。在四组参选人中,排名第四的台湾首富郭台铭最近内外交困。 郭台铭创办的鸿海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大陆被查税和土地违规使用。在台湾,郭台铭也陷入“花钱买连署”的丑闻。 作为独立参选人,郭台铭需要至少29万份连署书支持他选总统,而且连署书是越多越好。然而,指他涉嫌贿选的案子越来越多。据传每一份连署书的价码介于200到1000新台币不等。 郭台铭的选举是怎么啦?他会退选吗?他内外交困的处境又会如何影响明年的台湾总统大选?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台北特派员温伟中解析郭台铭困境及台湾总统选情。 延伸阅读: 下午察:大陆调查富士康 背后剑指郭台铭参选台湾总统? “蓝白合”政党协商登场 没谈总统选举合不合 Taiwan will hold it…
  continue reading
 
中国10月18日举行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一带一路10周年的重点纪念活动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组成的一带一路走过了10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给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带来2300亿美元的基础建设融资。 不过这10年里,一带一路也面对许多批评和指控,例如债务陷阱、贪腐、环境问题等。 一带一路走过10年,让我们一起回顾它的来时路及展望它如何走下去。一带一路还会有几个10年?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代班主持人吴汉钧和《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主任杨丹旭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 延伸阅读: 杨丹旭:十年一带一路何去何从 于泽远:高峰论坛超出预料 The thir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
  continue reading
 
为了回击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本月初的强烈突袭,以色列矢言消灭哈马斯,切断了加沙地带的水电、粮食与能源供应,也派出地面部队在加沙地带的边境集结。一场惨烈的攻击与人道主义灾难,近在眼前。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伊朗则警告,如果以色列攻占加沙地带,伊朗不会袖手旁观。黎巴嫩真主党也会参战,让以色列承受“强烈地震”。 这场中东危机会如何发展?它会如何影响国际地缘政治与大国关系?以哈冲突会给中美带来另一次的合作机遇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图集】人间炼狱:以哈历来最严重冲突 韩咏红:以巴冲突对中美两岸问题的警讯 In retaliation for the unprecedented at…
  continue reading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了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空袭。哈马斯进攻加沙地带以外的27个地点,除了军事设施,也越过边境对平民进行屠杀,包括一场音乐节的200多名参加者。他们也绑架100多名以色列人作为人质。 以色列已经宣战,并在短短48小时内征召了30万名预备役军人,并且扬言要消灭哈马斯。 哈马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这场战争会如何改写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旅居加拿大的以巴关系研究学者兼跨国自由记者王冠云解析以巴冲突。 延伸阅读: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 加沙为何烽烟再起? 全面封锁加沙地带 以色列或将发动地面攻势 Hamas, the Palestinian Islamist group that controls the Gaza str…
  continue reading
 
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亚运会,9月30日举行乒乓男女双打四分之一决赛。 中国队的两位前世界冠军梁靖崑、林高远 2-3 不敌中国台北组合。这是中国国乒在本次亚运会的首次输球。 同一天晚上,中国乒乓女双组合也先后不敌日本和印度的组合被淘汰,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冠军组合竟然输给了印度,更是让观众惊掉了下巴。 中国国家乒乓队是怎么了?一向打败天下无敌手的中国队,竟然连女子双打四强赛都进不了,而且是在自己的主场输球?这对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会不会反倒是一件好事?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北京记者于泽远解析中国乒乓队丢金。 延伸阅读: 【亚运会】王楚钦/孙颖莎获乒乓球混双冠军 乒乓球多场战果“出乎意料” 于泽远:中国不再看重亚运会奖牌 At the Hangzhou Asian Gam…
  continue reading
 
一名加拿大籍的锡克教领袖今年6月在温哥华附近被暗杀。这起事件正演变为加拿大和印度之间一场全面的外交危机。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上星期一在国会上说,有理由相信,印度莫迪政府的特工可能与哈迪普·辛格·尼贾尔被暗杀有关。 尼贾尔原籍印度。他在1997年流亡到加拿大,后来获得加拿大国籍。他在加拿大推动锡克独立运动,目标是在印度旁遮普邦建立独立的卡利斯坦国。印度政府则指责尼贾尔是恐怖分子,策划暴力袭击,领导恐怖组织。 特鲁多指控印度特工涉嫌暗杀尼贾尔是对加拿大主权的侵犯。两个国家接着相互驱逐大使,印度还暂停办理加拿大公民的签证业务。 这场外交冲突会如何收场?印度如今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帮手,加拿大又是美国最老的盟友之一。在新朋友和老朋友之间,美国会如何选择?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已经有三个星期没有公开露面。据英国媒体报道,李尚福没有出席 9月7日至8日在中越边境主办的防务合作年度会议。美国政府也认为李尚福正在接受调查,而且已经被解除职权。 这是今年6月以来,继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之后,第二个在公众视线中突然消失的中国高层官员,而且至今中国官方对他们的突然消失都没有说明原因。 李尚福去哪儿了?他真的出事了吗?如果他出事,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又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北京记者于泽远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中国防长李尚福逾两周未露面 据报因健康原因推迟与越官员会晤 韩咏红:秦刚被免职留下未解疑团 China’s Defence Minister Li Shangfu has not been seen for…
  continue reading
 
彭博社上星期委托著名的半导体调查公司 TechInsights 拆解了一台中国华为新上市的 Mate 60 Pro手机,证实里头使用了中国国产的七纳米芯片。这个消息震撼美国,因为这表明在美国的严厉制裁与限制之下,中国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能自己生产出七纳米高端芯片,突破了美国的科技封锁。 一个星期后,华为又宣布预售另两款新手机,经过测试都有5G的功能,证明中国已经能大量生产高端的芯片。 中国是否真的已经冲破了被美国科技卡脖子的困境?这对中国的贸易军事发展以及国际关系意味着什么?中美科技战的下一步又会如何发展?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毕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成员兼副主席(中国)陈光炎博士详细解析。…
  continue reading
 
第18次G20峰会将于本周末(9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印度为这场峰会的主题订立为“天下是一家”,印度总理莫迪也对这次会议寄以厚望。然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不会出席这次的峰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出席。 习近平缺席 G20峰会,将对外传达出什么信号?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又处在什么状态?G20峰会的主题叫“天下是一家”,但现在的国际形势实际上又是什么?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和中国著名的国际战略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中印关系紧张或致G20无法发布联合公报 习近平缺席G20峰会 习拜会告吹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will not attend the summit of Group of 20 …
  continue reading
 
中国房地产巨头碧桂园,在本月初未能按时支付 2250万美元的债息,震惊四座,陷入违约边缘。此外,恒大集团也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负债率是 2.4万亿人民币。 中国大型房地产企业接二连三陷入债务危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会成为下个倒下的房地产公司? 中国的房地产是否在酝酿一场中国版的 “雷曼兄弟” 危机?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和新加坡经济学者、原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抗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韩咏红:中国房地产业的“碧桂园时刻” 下午察:碧桂园若倒下,会有哪些连锁反应? China’s property giant Country Garden missed two United States dollar bond coupons due …
  continue reading
 
马来西亚六州选举在上个星期六落幕。选举结果如分析人士所料 - 朝野政治联盟各主导三个州属。由安华领导的希望联盟和国民阵线保住了槟城、雪兰莪和森美兰州政权。在野的国民联盟在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几乎横扫所有州议席。 州议选举原本只是地方性的选举,但是舆论的氛围和在野党的操作使到这次的州选成了对安华政府的一次公投。如果执政联盟表现得太糟糕,马来西亚有可能再经历一次变天。 如今选举结果已大局底定,安华过关了吗?国盟的势力进一步增强,势力版图扩张,是否代表马来西亚种族分化更为严重?六州选举的结果对马来西亚下来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及《联合早报》国际新闻组副主任范晓琪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分析:州选后马国政治料进入稳定期 安华须把握机会展现治…
  continue reading
 
你应该知道什么是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但是你可曾听过“村超”吗? 村超是中国农村的足球联赛,全名是中国贵州省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联赛。村超一共有20支乡村足球队参加,球员全是业余的。比赛中场会表演贵州少数民族歌舞,奖品也非常接地气,有活鸡、鸭、鹅、猪、牛、羊等。 今年5月开始的村超引发大量关注,连退役的英格兰著名球星麦克欧文也拍视频为村超打气 。 村超真的有这么热吗?这种乡村业余足球的魅力在哪里?榕江村超的成功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重庆特派员王纬温精彩分享。 延伸阅读: 王纬温:贵州村超的由下而上 【视频】贵州村超热度不减 民众:能倒逼中国足坛改革 “Village Super League” or Cun Chao in Chinese i…
  continue reading
 
今年5月29日,巴西总统卢拉在与委内瑞拉总统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再次提到“去美元化”。卢拉说他梦想能拥有一种非美元的区域性货币,这样巴西和委内瑞拉就可以不依赖美元来进行贸易。 这已经不是卢拉第一次公开谈到“去美元化”。他曾经发表文章质疑,为什么所有国家都要用美元来进行贸易结算。卢拉也主张金砖国家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今年四月,卢拉访问中国时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什么是“去美元化”?国际上常常说的美元霸权地位是什么意思?“去美元化”对国际货币与金融秩序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去美元化 知易行难 陈留俊:美国的“去美元化”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从公开场合失踪已经足足一个月。 较早前中国外交部曾宣布秦刚因“健康原因”将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细安外长会议。 在上星期一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及秦刚的下落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只表示不了解情况,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不再提“健康原因”是否透露出事情不妙?与此同时,有关秦刚与女主播的绯闻在网上也传得沸沸扬扬。 秦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的失踪对中国的外交与政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北京记者于泽远详细解析。 (本集《东谈西论》录音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免去秦刚的外交部长职务,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接任外长。) 延伸阅读: 新闻人间:消失的“他” 杨丹旭:王毅为何那么忙? 秦刚被免外长间接证实不利…
  continue reading
 
泰国国会上星期四举行选举,750名上下议院议员投选新一任首相。深受年轻人支持的前进党党魁,也是唯一的首相候选人披塔以63票之差,无法出任首相。泰国国会本星期还会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首相选举,这个改革派领袖有没有首相命?泰国的改革力量将何去何从?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国际新闻组主任吴汉钧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社论:泰国政治国体之争 披塔距离首相之位越来越远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坡时间晚上 7 时更新。 Last Thursday, Pita Limjaroenrat, the leader of the Move Forward party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6月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李强在致辞时,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做信心背书。不过客观的数字却让市场乐观不起来。6月份制造业连续三个月萎缩,非制造业疲软,5月份的年轻人失业率也再破20%创新高。 由于信心和预期不足,消费者有钱也不太敢花,导致中国经济更是欲振乏力。中国经济是否应该让人担忧?低迷的情况还要熬多久?政府是否应该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配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栋铭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韩咏红:中国该不该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 聃丘泰、温建东: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新特点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坡时间晚上 7 时更…
  continue reading
 
2024年台湾总统选举进入半年倒计时,各政党厉兵秣马加速冲刺。 民调落后的最大在野党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星期一晚上突然放大招,松口表示支持九二共识。侯友宜还承诺维护两岸和平,让台湾的兵役制度从一年恢复到4个月。 根据最新的民调,在台湾总统大选的三名候选人中,执政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的支持率是35.9%,稳定领先。在野的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的支持率有28.6%,而侯友宜的支持率只有17.1%。由于侯友宜选情惨淡,富商郭台铭也跃跃欲试要取而代之。在野力量整合不起来,赖清德就可以躺着当选,保送民进党继续执政。 侯友宜星期一的最新表态能为自己扭转乾坤吗?谁会成功成为2024年台湾总统大选在野共主?什么是这次大选的最大变数?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剖析台湾…
  continue reading
 
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集团的首领叶夫根尼·普里戈任,2023年6月23日星期五突然倒戈, 宣布要推翻俄罗斯军事领导层。普京隔天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指责这是“叛国”,是在俄罗斯国家和人民的背后捅刀子。 正当俄罗斯兵变的新闻让举世震惊之际,普里戈任和他的部队星期六晚上就撤离他们所占领的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市的军事总部,兵变在24小时后匆匆落幕,戛然而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瓦格纳集团叛变暴露了俄罗斯内部的什么问题?兵变闹剧又会如何影响普京的统治地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驻北京记者于泽远解析瓦格纳集团兵变。 延伸阅读: 于泽远:俄罗斯兵变搅动中国舆论场 社论:克宫变数陡增普京进退两难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
  continue reading
 
经过了4个月的延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终于在6月18及19日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会见。 习近平在会见中表示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达成了共识。布林肯在访问结束的记者会上形容,双方进行了坦率、实质和建设性的会谈。中美双方也都同意稳定中美关系的必要。 布林肯短短的两天一夜北京行取得了什么成果?中美关系掀开新一页了吗?习近平与布林肯会谈时的座位安排,又有什么玄机?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主持人韩咏红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博士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社论:解冻中美关系攸关全球福祉 于泽远:布林肯不会白跑一趟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
  continue reading
 
今年5月26日,一架中国歼-16战斗机在南中国海上空近距离拦截一架美国空军侦察机,双方最靠近时只有仅仅122公尺。 几天后,中美对峙又在台湾海峡上演。6月3日,美国钟云号驱逐舰与一艘加拿大护卫舰在台湾海峡航行时,中国海军苏州号突然快速横切到美国钟云号前方,双方最近距离只有140公尺。 这两起事件发生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前后。这也是今年以来中美两军最激烈的摩擦事件。 中国连续两次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去拦截美国的机舰,是要发出什么信号?还是这是一种新的门罗主义的抬头?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中国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解析。 延伸阅读: 中国特稿:中美会不会擦枪走火? 美国公布美中军舰险撞视频 称两军在台海“不安全互动”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
  continue reading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周末在新加坡举行。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大国再次在香会上交锋,台湾问题不出所料成为焦点之一。但和以往相较,双方这次的语气都偏向温和。温和语气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含义?香会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小观察?这些小观察中又反映了什么大趋势?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联合早报国际新闻第二主任吴汉钧及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解析香会。 延伸阅读: 香会小观察:中国与会代表霸位被揶揄 香会侧记:重新思考亚太区安全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坡时间晚上7时更新。 The annual Shangri-La Dialogue in Singapore kic…
  continue reading
 
去年,台湾每10万人交通死亡数为13.2,这是日本、新加坡的六倍,而且死亡人数还在创新高。 台湾每年有超过3000人死于车祸,其中有10%是行人。当地的民众把台湾交通成为 “行人地狱”。台湾的交通状况还引起美国和日本媒体的注意。 台湾的交通怎么了?公民社会的大声疾呼国际媒体的关注能促使台湾甩掉“行人地狱”的恶名,解决长期形成的交通安全问题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联合早报》台北特派员温伟中解析。 延伸阅读: 温伟中:宝岛“行人地狱”污名何时清? 台湾交通部有信心今年能达600万人次旅客目标 Taiwan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 by a Facebook page with more…
  continue reading
 
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峰会5月21日在日本广岛落幕。 峰会召开前,美国和东道主日本一再放出信号,磨刀霍霍剑指中国与俄罗斯,宣示要团结一致反抗中国的“经济胁迫,并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 不过G7最终的公报又表明,希望和中国发展有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要去风险但不要脱钩。美国总统拜登还预言中美关系应该会很快解冻。 如何解读G7峰会内外复杂的政治动作?峰会取得什么成效?美国和日本拉拢盟友对抗中国的态势已经形成了吗?美国对中国到底是什么态度?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解析。 延伸阅读: 社论:中西对立格局进一步确立 拜登:美中关系将“很快解冻” This year’s Group of Seven (G7) summit…
  continue reading
 
1972年,中国赠送了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给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向西方国家赠送大熊猫,也开启了中国熊猫外交的黄金期。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仍有60多头大熊猫旅居世界不同国家。然而,熊猫外交的成效却在递减,大熊猫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也从原本的憨态可掬,变成浑身肌肉、而且面目狰狞。大熊猫还能体现中国的正面形象吗?中国熊猫外交是否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以及《联合早报》驻北京记者于泽远和特派员黄小芳解析中国熊猫外交。 延伸阅读: 中国特稿:从招财萌猫变功夫熊猫 中国熊猫外交的变迁与困境 中西视角下熊猫形象分歧日益扩大 In 1972, the Chinese government gave two giant pandas, Ling Lin…
  continue reading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今年来不断疾呼美国众议院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耶伦严厉警告,众议院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最早可能在6月1日就耗尽资金。此外,若美国无法按时还债,将导致债务违约,并引发经济与金融灾难。 美国债务危机是怎么一回事?美债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次的违约危机,美国会像以往一样惊险渡过危机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解析美债违约的风险。 延伸阅读: 白宫共和党后天债务谈判 或扰乱总统选举冲击全球 美债若违约会以引发全球危机吗?学者专家看法不一 US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has been urging Congress to raise the US debt…
  continue reading
 
在军人政府执政九年后,泰国将在5月14日举行2014年军事政变以来的第二次大选。各路政党摩拳擦掌。有的政客寻求继续掌握大权,有的家族势力希望卷土重来,也有新一代的政党认为,这是一个改变泰国的机会,是一个世代的选择,是黑暗现实和光明未来的选择。 泰国有大大小小86个政党,其中较有规模的共有13个。他们各有怎样的背景,提出什么诉求?泰国会变天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以及《联合早报》国际新闻副主任吴汉钧详细解析。 延伸阅读: “稳定牌”效应减弱 巴育连任挑战重重 国际特稿:泰大选形势未明 各党做最后努力 Thailand will hold its general election on May 14. This is the country’s second gener…
  continue reading
 
韩国总统尹锡悦本星期到美国进行七天访问,这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再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尹锡悦出访前接受路透社访问时,第一次表示韩国可能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也称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台湾之间的问题,而是如同朝鲜问题一样是全球问题。 他的言论立即引起北京强烈反应,中韩两国爆发口水战,外交官隔空交锋持续了几天仍未停息。 中韩在台湾问题上的交锋,是中美争霸的又一个影子。有韩国学者支持尹锡悦的表态,认为韩国应该搭上以美国为中心的同盟列车,也有人为韩国同时得罪中俄两国忧心忡忡,担心中国会“秋后算账”。 尹锡悦为何要在出访美国前突然高调谈论台湾?这是韩国新的对华路线吗?中韩再次发生摩擦,对东北亚局势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以及《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主任杨丹旭与首尔通讯…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上星期到香港考察六天。他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礼上说:“修例风波这场港版颜色革命,虽然没有得逞,但这是香港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伤疤,是我们永久的痛。” 夏宝龙是中共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后,首名赴港考察的高层官员。他亲民的形象受到好评,但很多人也从他的讲话中,解读到中央防范国安风险、从严治港的手腕不会放松;《基本法》23条立法将加快。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联合早报》香港特约记者戴庆成解析夏宝龙访港的政治信号。 延伸阅读: 夏宝龙:乱港根源未除 治理基础仍须巩固 新闻人间:“救火队长”夏宝龙 疫后首访香港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
  continue reading
 
台湾现任总统蔡英文和前任总统马英九最近几乎同时出访。 马英九到大陆祭祖交流返台后称大陆行让“九二共识又活过来了”。蔡英文则反驳说,马英九的表述是1970年代的论述,这个讲法跟现在的环境有一些差距,现在的清楚的事实是:“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双英”出访各有斩获。马英九受到大陆超规格的接待与礼遇。蔡英文在美国会见到了美国第三号人物、众议院议长麦卡锡。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主任卢业中教授详细解析“双英”出访的成绩单,以及“九二共识”是否从加护病房活过来了。 延伸阅读: 韩咏红:台湾“双英”出访的高下 王纬温:马英九让“一中各表”走向正常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
  continue reading
 
习近平访问俄罗斯 在举世关注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访问俄罗斯,并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一对一会谈。中国在今年2月下旬已经发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以及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中方立场。这趟访问俄罗斯之后,据说习近平也会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讯,他这次访问俄罗斯,会成演和平斡旋者的角色?还是只是打探底线?持续一年的俄乌战争,有可能开启和平进程吗?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解析。 延伸阅读: 于泽远:习近平访问俄罗斯的看点 社论:俄乌战争或难善了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坡时间晚上7时更新。 See…
  continue reading
 
为期10天的2023年中国全国两会,在3月13日完成所有程序后闭幕。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已经在这次两会期间宣誓就职,标志了新一届政府投入运作。 李强在总理记者会上,把中国政府的职能定义为施工队,任务是把中共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此外,他也回答了《联合早报》有关民营经济的问题,承诺中国政府会在新的起点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李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理?他能不能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与《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主任杨丹旭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李强首场中外记者会 强调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李强: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 首场记者会中规中矩 李强展现“接地气”一面 于泽远:中国新一届政府特色 特稿:中国宣示进入 对美“打会还手骂会还口”…
  continue reading
 
中国走出疫情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上周末在北京召开。 即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宣读了任内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并公布202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 5%左右。这是自从1991年以来,除了冠病疫情暴发的2020年,中国政府所指定的最低增长目标。 中国政府为什么定下一个相对保守的增长目标?它如何评估内外的挑战和风险?今年的两会现场有什么亮点?疫后的首次中国两会,记者采访的方式和疫情前又有什么不同?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驻上海特派员陈婧发自北京的报道。陈婧是少数可以进入中国两会会场的外国记者。 延伸阅读: 【视频】李克强完成任内最后一份工作报告 于泽远:李克强谢幕 受疫情重创加上西方国家围堵 中国为经济定下约5%审慎增长目标 【视频】轻松看两会 社论:中国新一届政…
  continue reading
 
2023年中国两会看点 一年一度的中国全国两会即将揭幕。全国两会相等于中国的国会。这是中国走出疫情后的第一次两会,也是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后的第一次大型政治会议。中国新内阁的全体成员将在两会亮相,国务院的完整人事布局和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也会在两会揭晓。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主持人韩咏红和《联合早报》驻北京记者于泽远详细解析今年两会的看点。 延伸阅读 于泽远:中国拼经济的外部挑战 韩咏红:拿什么重振中国民企的信心? 王纬温:李克强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特稿:流浪气球考中国新外交团队政治智慧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态。每逢星期二新加坡时间晚上7时更新。 See omnystu…
  continue reading
 
去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发起 “特别军事行动”。一转眼,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一年。 至今,俄乌战争已造成至少 20万军人阵亡,4万乌克兰平民死亡,800万难民流散到欧洲各地,仍未见尽头。俄罗斯、欧洲、美国等世界大国要如何走出乌克兰陷阱?俄乌之战可能怎么收场?  在开战一周年之际,《联合早报》记者前往波兰采访失去家园的乌克兰难民。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副主任沈泽玮与国际组记者廖慧婷分享他们欧洲之行的所见所闻。《东谈西论》主持人韩咏红也邀请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教授回顾俄乌战争一周年对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并且展望战局的下一步发展 。 延伸阅读: 俄乌战争将满一年 拜登突访基辅宣布为乌提供更多武器 不排除会见普京 王毅访莫斯科料讨论和平解决乌克…
  continue reading
 
在民进党政府强烈质疑以及中美气球争议的纷纷扰扰中,台湾在野的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在2月8日前往中国大陆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会见夏立言时说,当务之急是尽早恢复两岸交流正常化。另一方面,台湾陆委会则坚持两岸互不隶属,并批评北京以定义为接受“一国两制”的“九二共识”为两岸互动的前提是企图侵害中华民国主权,矮化台湾。 夏立言这次出访中国大陆的意义何在?两岸交流是迎来春暖花开,还是会越来越危险,更接近摊牌的阶段?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和台湾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剖析。 延伸阅读: 王沪宁:“台独”与和平水火不容 国共两党应坚决反对 台湾特稿:台政军专家:蓝绿争主政 两岸和平方案须服众 在坚持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基础上 宋涛愿推动两岸关系共谋台海和平 夏立…
  continue reading
 
来自中国的一个流浪气球,过去一个星期来在中美关系中引发轩然大波。华府指责中国气球侵犯美国主权,并且质疑中国利用气球来收集美国的敏感军事情报。原本计划访问中国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宣布推迟访华计划。 美军在2月4日派出战斗机,发射导弹击落气球。对此,中国外交部指责美国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中国气球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又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以及中国新闻组主任杨丹旭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流浪气球“闯境”之问与答 社论:管控好美中关系的底线 美击落气球 中批反应过度 学者:两国关系短期恐再陷恶性循环 学者:美国国内反华情绪绑架两国关系 气球事件凸显中美长期缺乏互信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
  continue reading
 
继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去年8月访问台湾后,美国新任议长麦卡锡也可能在今年4月访台。麦卡锡曾经公开表示,如果当选议长,将以议长身份访问台湾。如今,他的台湾行看来势在必行。麦卡锡是资深的美国政治人物,对中国大陆立场强硬。去年佩洛西访台已经引起北京强烈反弹和台海局势紧张。麦卡锡访台,中国大陆会如何反制?中美关系又会再生什么波澜? 这一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联合早报》驻北京记者于泽远剖析。 延伸阅读: 杨丹旭:如果麦卡锡访台 于泽远:布林肯访华难以改善中美关系 美众院议长麦卡锡春季访台 大陆学者:基本已成定局 社论:美中博弈之势兔年恐难以改善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论》,每周探讨国际热点话题,分析国际时政动…
  continue reading
 
2023年开年,中国与韩国就陷入一场入境 “挂黄牌”风波。中国网民纷纷在社交媒体发泄不满情绪,抱怨韩国对中国旅客采取歧视性措施。网上疯传的视频显示中国旅客在入境韩国后必须戴上黄牌,并由军人带领到指定地方完成核酸检测。另一方面,韩国从1月2日起暂停向从中国入境的旅客签发短期签证。八天后,中国也宣布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的短期签证。 韩国为何会暂停中国旅客入境的签证?“挂黄牌”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中国暂停对韩国公民签发短期签证,只是为了报复韩国的防疫措施,还是借机教训韩国?这起事件又会如何影响中韩关系? 这一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联合早报》首尔特派员姜贵瑛,以及韩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主任教授黄菲梳理分析中韩的 “挂黄牌” 风波。 延伸阅读: 下午察:被挂上黄…
  continue reading
 
从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取消对入境者的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要求,标志着中国在冠病疫情暴发三年后正式放松边境管制。许多人专程到机场去迎接阔别三年的亲人,喜极而泣。 在这之前,中国政府去年12月先放宽国内的防疫管控,国内病例瞬间大增,城市人口的感染比例高达七八成,死亡人数也快速上升。几周后,许多人从“快速染疫”到“快速免疫”。到1月上旬,不少农村也渡过了这一波疫情最峰值。 中国在放松了入境管控后,已经回到接近疫情前的状态,它的疫情平安着陆了吗? 这一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上海特派员陈婧、以及北京特派员黄小芳的现场报道与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动态清零”走入历史 中国敞开国门 拥抱疫后世界 侧记:久别重逢的笑声和泪水 中国特稿:国门重开中国经济待春暖花开 …
  continue reading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北京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承诺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转眼间,香港已迈入“50年不变”的下半场。迎接2023年之际,港人如何展望未来? 自疫情爆发以来,与大陆“通关”是香港的首要任务之一。香港特首李家超12月宣布,香港有望在2023年1月15日前和中国大陆恢复全面通关。陆港通关对香港有什么意义?香港人又如何评估现任特首李家超的表现? 最新一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与香港特约记者戴庆成分析香港 “50年不变“的下半场。 延伸阅读: 李家超盼下月15日前恢复陆港通关 今天起香港取消入境强制核酸检测 学者建议港府 限陆客赴港人数及限购部分药品 李家超新年贺词:年内带领香港脱离疫情困扰恢复正常 …
  continue reading
 
位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它在葡萄牙殖民400多年后,在1975年宣布独立后迅速被印尼入侵占领,并经历多次大屠杀,直到2002年才终于独立。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东帝汶正百废待兴。今年11月,亚细安原则上接受东帝汶为新成员国。作为一个小国,东帝汶如何与各个大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地缘政治的激烈竞争将会为东帝汶带来哪些新挑战?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智慧控股总裁林焕章,以及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社论:我国助力东帝汶加入亚细安 总统拉莫斯—奥尔塔: 东帝汶努力创造新商业环境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经20年发展已做好准备 东帝汶盼明年加入亚细安与世贸 提供技术支援配套 我国助东帝汶做好加入亚细安准备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9月,22岁的伊朗库尔德族女子阿米尼因没有正确佩戴头巾,遭道德警察逮捕,拘留期间陷入昏迷后死亡。这起事件在伊朗全国掀起示威浪潮,至今已持续三个月仍未见趋缓。示威者焚烧头巾,高喊口号要求尊重女性,生命和自由 。由示威引发的骚乱也造成了至少200人死亡。伊朗的头巾规定是怎么回事?伊朗执政者是否面临1979年伊朗革命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伊朗的头巾革命会如何收场?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与中国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李绍先教授解析。 延伸阅读: 伊朗废除道德警察 检讨强制女性戴头巾法令 伊朗官方称示威至今造成至少200人死亡 于时语:伊朗“伊斯兰民主”的终结 范鸿达:伊朗抗议对中国的启示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
  continue reading
 
台湾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在11月26日顺利落幕。执政的民进党在选举中几乎崩盘,在二十一个县市中仅在五个县市胜选。另一方面,在野的国民党则在选举中谷底翻身,赢了十三席,成功拿下台北市和桃园市。民进党为什么会在选举中惨败?随着台湾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辞去党主席,谁会成为新任的党主席?下一任台湾总统人选会如何影响两岸之间的关系?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与驻台北资深记者庄慧良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台民进党败选后为抓“战犯”闹内讧 陆曦:台湾九合一大选 预示政治结构改变 陈国祥:民进党抗中保台牌失灵 下午察:台湾政坛“论文一大抄”的背后 【热点评论】台湾蓝绿争霸九合一 总统大选前哨战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国际时事播客《东谈西…
  continue reading
 
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近三年,中国政府依然坚持“动态清零”。11月24日晚上,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一栋住宅大楼发生大火,造成十死九伤。愤怒的民众认为防疫封控措施是导致救援工作延误的原因之一,并到乌鲁木齐市政府外抗议示威。这股示威浪潮也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蔓延。中国严格的防疫封控措施到临界点了吗?示威活动是否会演变成六四2.0呢?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以及驻中国上海、北京和重庆的三位特派员陈婧、黄小芳和王纬温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多地民众发起不满防疫措施集会 北京上海等加大警力严防抗议延烧 北京南京高校学生抗议 上海市民连续两天聚集 乌鲁木齐火灾点燃中国各地怒火 乌鲁木齐高楼火灾 市民抗议要求解封 北京被封居民向官员施压 部分小区提前解封 中国卫健委:贯彻优…
  continue reading
 
马来西亚第15届大选没有任何政党或政治联盟赢得国会下议院的过半数席位,导致马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悬峙国会。选举结束三天,马来西亚仍无法组织新政府。前首相慕尤丁领导的国民联盟和前副首相安华所领导的希望联盟都声称自己有足够的议员支持以组织新政府,局面扑朔迷离。在这次选举中成为大赢家的国盟及其成员党伊斯兰党,若上台执政,是否意味着马来西亚将越来越回教化?安华还有希望出任首相吗?马来西亚华人对这次的选举结果有什么反应?马来西亚政治将走向何方?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以及国际新闻组副主任吴汉钧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国阵花落谁家? 希盟国盟各执一词 马元首今召见各党领袖决定首相人选 年轻领袖意外落选 分析:只是不巧碰上马来反风 北马及东海岸各两州几乎全转绿 伊党为国盟夺得…
  continue reading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前夕,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岛登场。美国总统拜登在习拜会后的记者会上明确强调,中美无须陷入新冷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期待和拜登共同努力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两人也继续在台湾、贸易、科技问题等等问题上针锋相对。美国刚进行了中期选举,选举成绩报捷的拜登是否更有条件去主导美国对华政策?峇厘岛习拜会是否能引导中美关系止跌回升?中美关系下来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以及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分析点评。 延伸阅读: 【视频】历史性会晤 拜登:中美无须出现新冷战 习近平:要确立对话非对抗 学者:中美领导微笑寒暄握手合影 习拜会气氛缓和展…
  continue reading
 
第15届马来西亚大选战火点燃。马国在11月5日完成第15届全国大选提名程序。候选人数创造了马来西亚选举史上的最高纪录,大部分选区也出现多角战,吉隆坡的峇都国会议席更出现10角大混战。政坛元老们再次登场,其中包括高龄97岁的前首相马哈迪。马国大选大混战对谁有利,谁会在生死之战中胜出?马国过去四年换了三任首相,本届大选后是否会迎来较稳定的局面? 这期的早报播客《东谈西论》,听《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以及负责东南亚新闻的国际新闻组主任黄慧敏梳理分析。 延伸阅读: 马国大选945候选人争222国席创纪录 年轻选民是最大未知数 称还摸不透年轻选民想法 马国各政党借助社媒争取首投族选票 【马国大选】马哈迪最后一次上阵大选 欢迎干净的政党合作 纵观天下,监测中国心跳,由《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主持的…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