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email protected]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 ...
…
continue reading
為什麼血是紅色的🩸?為什麼大便臭臭的💩?為什麼恐龍滅絕了🦖?好奇的小孩們總是有好多的問題在腦袋裡轉呀轉!「媽媽老師,我想問問題」是一個為全世界的好奇小孩們設計的Podcast - 孩子們可以勇敢提問,然後媽媽老師會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尋找答案。在節目中我們不僅探討自然科學常識,開啟孩子視角,更深入關懷孩子們心靈,包含社會情緒學習、身體健康管理、品格養成等等...孩子的身心靈各個方面遇到的疑問和煩惱,都有我們來當家庭的後盾。我們會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其他家長,以及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學習,一起去找答案。 "Ask Mama Laoshi" is a podcast in Mandarin made for curious minds around the world. Children can ask any questions without being judged, and we not only answer them but also show them how to look for the answers. In this children-centered show, ...
…
continue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practice on pop culture, but we don't talk by popular demand, hosted by Des. Hammer Time 是一个聊流行文化的播客节目,讨论内容以主播个人对流行文化的理解出发,也会请朋友们来聊聊天,展开我们认为有价值的话题。 If you don’t know now you know. Newsletter & 播客订阅:https://hidesssss.substack.com/ 给主播写信:[email protected] hidesssss.substack.com
…
continue reading
2025年開春,年僅48歲、正值壯年的藝人大S赴日旅遊期間,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掀起民眾對流感病毒的警覺,公費流感疫苗也隨之變得搶手。 接種疫苗有多重要?疾病管制署數據,台灣年均有上百人因流感重症而死,而近十年流感重症及死亡個案中,平均9成未接種當年的流感疫苗。當然,打了疫苗並非完全不會感染,但至少大幅降低併發重症機會。 《報導者》進一步爬梳資料發現,在2023至2024年的流感季,青壯年族群累積死亡率比幼兒及青少年還略高,怎麼會這樣?在「打一劑保終生」疫苗誕生之前,我們如何為每年都捲土重來的流感病毒來襲做足準備?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真的假的?台灣每年平均逾百人死於流感,中壯年也會重症?如何自保?】https://pse.is/742fae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
continue reading
2024年9月,我們邀請長期支持《報導者》的音樂人,來到深度新聞的產製基地,一起聊聊生命中在意的事情。這一集,是音樂人黃玠與記者德倫對話。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內在的他者,那些時不時讓我們感到陌生的自己。」——德倫多年來持續報導身心相關議題,與黃玠一同從他過去的一段憂鬱低潮聊起,探討當人面對內心的掙扎與困境時,需要什麼樣的支持與陪伴?怎麼找到與自己和平共處的方法? 黃玠也談到,在這個對立與分裂的社會中,他是如何試著走入過去與家人互不理解的關係,學著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他坦承,曾經認為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就是錯的。然而,現在的他理解到,「大家都不一樣,這才是正常的社會。如果你願意了解對方的想法,也許就不會那麼生氣。」 這場對談,細細長長帶點幽默與笑點,像是一個朋友說著他的故事,面對陌生的低潮時…
…
continue reading
農曆春節,是多數人終於能在一年之末迎來的長假,卻也給人不少困擾。《報導者》聽眾告訴我們:跟親戚之間沒話聊尷尬、紅包不知道要包給多少位長輩、交通要特別留意高乘載管制⋯⋯其中,最多人提到的是:已婚者「到底要回哪個家」? 這集,報導者同事及眷屬將分享自己的過年經驗。我們,可以怎麼過個自己理想中的好年? 來賓|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發起人&自由文字者工作者諶淑婷 來賓|《報導者》產品經理曾偉婷 製作團隊|張鎮宏、藍婉甄、汪彥成 攝影|楊子磊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你們有沒有搭過飛機✈️呢?或是正準備要去搭飛機✈️?飛機飛在高高的天上🌤️,帶著我們穿越了白雲☁️是不是讓你非常期待😊但同時也有點緊張😓呢?在這一集中,媽媽老師特別邀請空服員👩🏻💼Tina阿姨來和我們一起揭開搭飛機的小秘密!讓小朋友學習到飛機上的安全知識⚠️,還有搭飛機時要注意的事情。另外我們也收到好多好奇問題:動物們🐼🐨🐯可以搭飛機嗎?飛機上的餐點🥘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快和媽媽老師來一起探索一起學習吧! Is your little one excited (and maybe a bit nervous) about flying on an airplane ✈️? Soaring high above t…
…
continue reading
📍《走線》歪腦首部紀錄片長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5-G2KgHi8 近幾年,愈來愈多中國人移民到世界各地。在正規方式之外,有人選擇偷渡。 其中一條熱門「走線」,需從南美洲哥倫比亞徒步穿越雨林,到巴拿馬後再橫越5個國家,跨過美墨邊境偷渡到美國。2023 年,超過2萬5千名中國人踏上這條路。不畏遣返風險、人身安全,耗盡身家的他們,懷抱各不相同的美國夢——有人為了成家,有人為了翻身,有人為了免於恐懼。 獨立記者映妤2022年就發現了這群走線客。2023年初,她第一次嘗試擔任紀錄片導演,與攝影蘇威銘等人從土耳其到南美洲,與走線客一起一路向北。他們帶著腎上腺素的注射器等醫療急救包,而即便在旱季走線,河水仍高,得溯溪而上;他們怎麼一邊走一邊拍攝紀錄?當行…
…
continue reading
如果「你的孩子是跨性別者」,會有什麼反應? 2024年10月25日第六屆台灣跨性別遊行,在2,000多人的隊伍裡,有一對親子檔,9歲咪咪(化名)出生指定性別是女生,6歲起多次明確告訴父母「我是男生」、在學校上「男廁」,甚至說「自己生殖器官跟爸爸一樣」。對此,咪咪媽媽並不著急定義性別認同,而是傾聽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Ray(化名)是第一位接受「青春期延後治療(puberty suppression)」的跨性別孩子,在他眼中,爸媽一直都很支持,但Ray的父親並非無痛接受,當出生性別為女的孩子,說「站著尿尿」很重要,他如何提供支持? 「她已經被社會孤立,你做父母的再孤立她,孩子不就沒人可以傾訴了嗎?」相對咪咪和Ray,跨女婉糕和媽媽則走得艱辛許多,已察覺「我的孩子不一樣」的媽媽偷偷哭過好幾…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 🐉 為什麼我們慶祝農曆新年?年獸是真的嗎?為什麼過年有紅包?🧧 為什麼農曆新年要吃年糕,餃子和魚?🥟🐟 在這一集中,我們將探討農曆新年有趣的傳統! 🎉🐉 Why do we celebrate Lunar New Year? Is the Nian monster real? Why do kids get red envelopes? 🧧 Why do we eat rice cakes 年糕, dumplings 餃子 🥟 and fish 魚 🐟during this special time of the year? Join Mama Laoshi to explore the fun traditi…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建議未成年人由家長陪同收聽〕 「3、4歲時,我就覺得自己是男生,幼兒園還學男生尿尿。」面對青春期第二性徵發育,唯浩(化名)先是束胸,國三得知網路上有人賣男性荷爾蒙,他瞞著母親購買、施打直到針劑被發現那天⋯⋯;「我國三第一次買女裝,假日去無障礙廁所穿給自己看。」婉糕去年剛滿18歲,用打工存的錢、去泰國完成性別肯認手術,如今身分證已改為女性,童年以來因性別不安而漂泊的心終於稍感落定;同樣想改變自己的身體,璟兒則是在18歲那年,看中國網路影片,自己動手切除性器官,嚇壞診間醫師。 歷時8個月採訪,我們遇見多名年輕跨性別者,從台北一路到曼谷,聆聽他們從未成年時期,對跨越生理性別的渴望,為此不惜買不明私藥甚至自宮,也想抵達彼岸的他們,小小年紀不得不經歷「怕」、「騙」、「吵」、「哭」種種情緒⋯⋯ 藥…
…
continue reading
「喂,報導者你好?」 謝謝大家的來訊、來信和留言,你的每一個聲音,我們都收到了!在「報導者你好」單元,你會聽到節目企劃思維、其他聽眾的回饋與提問等。這一集,我們請來《報導者》總編輯德琳、行銷部主任星穎,分享他們的2024工事日常、2025的搶先預告,還有想和讀者說的真心話。 本集內容: ➤2024年共上架98集Podcast,這一集讓聽眾連聽三次?我們各自印象深刻的又是哪一集? ➤那些迴響最大的、發揮影響的、意見兩極的、業界反彈的,以及私心期待你也看看的報導 ➤從音樂祭、室外走讀到影音趴,只有「個位數」人力的行銷部如何讓新聞不只是新聞? ➤留言、私訊都有認真看, 《報導者》每個月「回血」時刻,以及2025年訂下的新目標! 💬在眾多訊息中,感謝以下聽友、讀者和我們一起完成了本次的「報導者你好」…
…
continue reading
「手機遊戲時間結束,該睡了」、「再讓我玩一下嘛!」你家是否曾出現這樣的對話?或者,你就是下班後,抱著手機玩到深夜的重度使用者?但這不全然是你或孩子不夠自制,大家都被遊戲公司「設計」了。 為揭發業者運作的商業模式,丹麥調查報導記者安娜.蒂爾(Anna Thyrri)與芙烈達.彼得森(Frida Petersen),佯裝遊戲公司員工進入產業臥底。結果發現,業者在遊戲加入成癮元素讓人玩到無法自拔,透過隱私權條款沒揭露的第三方程式擷取個資,再將這些數據轉賣獲利。更可怕的是,螢幕另一端,可能有人正在透過遠端打開手機,監看玩家的一舉一動。 2024年最新調查指出,台灣兒少假日使用手機時間將近7小時。以「幸福教養法」聞名的丹麥,青少年每日螢幕時間也長達6小時,3到6歲幼兒將近2小時,高於同期其他歐洲國家。…
…
continue reading
2024年7月,《報導者》正式在YouTube頻道上推出「長大當記者」、「這裡開始」兩個系列的影音節目。長篇文字起家的《報導者》,過去幾年來持續在Instagram、Podcast等平台中摸索,試著以不同形式製作、轉譯報導,拓展更多公共討論的機會。 在這個人們的閱聽行為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期待能透過影音節目做到什麼?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多可能性?這集,你會聽到去年(2024)12月,「開箱報導者」系列活動──報導者影音首播趴的精彩節錄: ➤方君竹+《報導者》,這個組合是怎麼開始的?雪莉與君竹記得的不一樣! ➤趕工倦容,卻被觀眾說「髒髒臭臭的」,彥成怎麼回應? ➤「短影音」的定義是什麼?《報導者》該進軍抖音嗎? ➤製作影音節目最大的挑戰?想對哪些觀眾說話? ➤觀眾Q&A 製作團隊|李雪莉、汪…
…
continue reading
📝歡迎正在就讀體育班的棒球小球員,與我們分享你的經歷:https://bit.ly/40fghGG 世界棒球12強賽,台韓之役賽後記者會裡,意外發生大會英文口譯遭網友批評跳針、結巴等「慢半拍」狀況。人稱「波哥」的王雲慶,是口譯經驗豐富的資深球評,他特別還原當天現場,口譯員是因為臨時出任務,加上多重不利環境下進行翻譯工作,嚴格來說,當天英文翻譯沒有犯錯……。 隨著運動賽事規模提升,對口譯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但台灣有這麼多國際賽支撐運動專業口譯人才嗎?運動產業對口譯的需求在哪裡? 製作團隊|詹婉如、林彥伶 📍搭配閱讀: 【王雲慶/20年國際棒球賽會口譯心得,棒球12強賽那些你沒看到的幕後實況】https://reurl.cc/A632K3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
…
continue reading
📝歡迎正在就讀體育班的棒球小球員,跟我們分享你的經歷:https://bit.ly/3VYWp8h 今年振奮全台的12強棒球錦標賽,讓台灣隊長陳傑憲走入大眾目光。除了賽場上的優異表現,大家更驚訝他與過往運動員「頇顢( ham-bān)講話」不同,他敢說、願意說,是能凝聚全隊士氣的台灣隊長,更是幫球員爭取權益、思考未來的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 「你們看到我現在有這樣的談吐能力,我相信也是我在日本學到的,」即使半句日文不通、課業進度勉強,高中就到日本共生高等學校求學的經歷仍深刻影響著陳傑憲。2024年最後一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陳傑憲的16歲,當時的他在日本學到什麼?如今的他,又有什麼想對台灣新世代球員說? 來賓|職棒球員陳傑憲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林彥伶 攝影|林彥廷 📍轉播音檔片段: …
…
continue reading
大家好,本期节目是 Hammer Time Podcast 的年底惯例特辑,我们又要来跟大家回顾这一年了。 与往年的盘点不太一样,2024 年无法让我只谈论新发行的音乐,这一年真的不是那么美好,过往的盘点节目中,我总是习惯在录完之后说,感谢今年有这么多好音乐,感谢创作这些音乐的艺术家们,还好有音乐。And I’d still be thankful for this, but there are more nuanced and inexplicable emotions I’m trying to express. 今年的音乐场景荒唐与平稳(疲软)共存,我们当然无法不谈 Kendrick & Drake feud 这一场当代 Hip Hop 大战,直到年底我才做好准备去谈,因为我们都没想到…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2024)6月27日,登山家張元植在法國霞慕尼(Chamonix)攀登墜落。 曾與張元植一起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從中學時代就相識的登山家呂忠翰(阿果),是元植家人外,最早接獲意外消息的人。他第一時間忍住情緒,啟動留守團隊、陪伴元植家人,這也是他與摯友演練多次的承諾。隨行進行紀錄兩人K2挑戰的作家陳德政接獲消息後,心情彷佛掉入迷宮,一起登山時元植的無私照顧和真心關懷令他珍惜又難忘。而在《群山之島》節目多次合作的導演程紀皓,則找出從未播出的片段,重新訪談山岳圈,以短片《尋找張元植》作為對好友的紀念。 憾事發生半年後,3個大男人來到錄音室,和我們聊那個事前規劃縝密、會認真研究別人水泡層次、為《報導者》「山思而行」專欄書寫期間從不遲交的張元植。這集,聽一名登山家離開之後,被留下來的人如何…
…
continue reading
12月24日,立法院針對大法官人事同意案進行投票,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遭否決。《報導者》第一時間採訪法律專家,分析投票結果帶來的影響。 熟悉公法的周宇修律師認為,此次投票的政治考量大於法律專業考量,藍綠白三黨都各有矛盾與計算。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指出,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憲訴法》修正案門檻太高,政黨更能利用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破壞司法的獨立性。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紀和均則強調,總統必須思考如何提出多數人都能接受的大法官人選。 台灣憲法法庭大法官滿額為15名,扣除任期屆滿的大法官後,目前僅8名大法官在任。24日投票,未補上任何人選,如何面對憲法法庭人數不足的困境?一次說給你聽。 製作團隊|詹婉如、林彥伶 📍搭配閱讀: 【7位大法官提名人全遭否決,藍綠白怎麼說?學者怎麼看…
…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static/images/128pixel.png)
1
《媽媽老師與好朋友們的好奇時光》🎄為什麼聖誕老公公要送禮物呢?🎁🎅🎄 Mama Laoshi & Friends| Why does Santa give gifts on Christmas?🎄🎁 🎅
22:24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為什麼有聖誕老公公🎅啊?」還有,「為什麼聖誕老公公🎅要進來我們家🏠呢?」孩子們總有各種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的問題,但是⋯所有的問題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嗎?比起回答問題,我們更想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陪他們去找👀答案。 「🌈媽媽老師與好朋友們的好奇時光🌈」是一個新的系列的節目,每一集節目中我們會有一個問題,由媽媽老師的好朋友們,在節目中一起討論,有可能是小松鼠🐿️與小書蟲🐛,也有可能是某位專家👩🔬,甚至是某一位很好奇很喜歡探索的小朋友👧🏻會加入我們的節目!想知道他們最後有沒有找到答案嗎?快來聽聽看就知道囉! “Why is there a Santa Claus🎅?” “And why does he come i…
…
continue reading
2017年10月16日,馬爾他調查記者達芙妮遭汽車炸彈暗殺,遇害時年僅53歲。當時,她正深入追蹤政府高層的黑金網絡。7年過去,僅有執行爆炸的兩名殺手被判入獄,然而,在馬爾他政府消極處理下,幕後真兇至今未明。 馬爾他官商勾結、腐敗問題嚴重,社會瀰漫無奈的政治文化,記者揭發真相,帶來的卻是死亡。達芙妮死後,兒子們接續母親調查報導精神,持續揭露政府貪瀆現況、追求正義。 這集,走入地中海中部、土地面積與台北市相當的馬爾他,了解該國的「出售公民身分」計畫,如何吸引了上億身價的俄羅斯寡頭與中國貪腐詐欺犯,成為全球洗錢網絡的一部分,以及記者和公民可以如何攜手對抗腐敗的政府。 製作團隊|詹婉如、林彥伶 📍搭配閱讀: 【汽車炸彈殺不死我母親的調查記者魂:一個馬爾他家庭的真相之路】https://reurl.c…
…
continue reading
噹噹!《The Real Story》四週年活動「報導者到你家」隆重登場。謝謝聽眾們的熱絡邀請,過去3個月,婉甄、婉如分別到3位聽眾家坐客。這集,你將會聽到他們與報導者的故事: ➤什麼情況,會讓你想跟交往對象結婚、攜手一生? 對鳯茹與俊逸這對夫妻來說,是2021年《報導者》辦在台中科博館的贊助者大會那一晚,那時兩人才認識一個月,沒想到不只讓俊逸也成為贊助者還出現想婚念頭?兩個人記憶中的故事版本略有差異,但不變的是志同道合的粉紅泡泡,如今夫妻倆一起推動自然教育,聽報導者Podcast成了家庭活動,而他們眼中的報導者新聞專題竟然像「英雄電影」…… ➤還記得在三週年線上慶生活動,因麥克風壞掉「斷線」的最小聽眾品妍嗎? 她已經升上高中了,這一次,除了把當年未說的話講完,說說《報導者》對她的激勵與影響…
…
continue reading
紀錄片《種土》耗時8年製作,今年9月上映。片中主角之一的阿仁放棄竹科工程師工作,舉家搬至高雄,嘗試回收市場果皮、葉菜來製作有機堆肥,目標一面處理城市垃圾,一面改善農地土質。 雖然阿仁的土壤改革行動,隨著橋頭科學園區進駐而暫告一段落,但這場土壤實驗卻引發農業界爭論:土質鬆軟、蚯蚓多、有機質高,就是好土嗎?堆肥可能導致溫室氣體,怎麼辦? 這一集,片中另一位主角、務農31年的楊安和,以及協助過無數農友診斷農園的「土壤醫生」陳興宗,將和我們一起討論:到底什麼是「好土」?原來「草」可能是農地生養萬物的關鍵夥伴?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又可以如何為台灣農業盡一份心力? 來賓|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本份有機農夫農場楊安和 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藍婉甄、林彥廷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
…
continue reading
敘利亞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TS)12月8日攻進首都大馬士革,推翻統治超過53年的阿薩德家族,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則已逃亡莫斯科,尋求俄羅斯政治庇護。 2011年,席捲北非和中東的「阿拉伯之春」民主浪潮,也讓對獨裁政權積怨已久的敘利亞人民起身 抗爭,在阿薩德政府強力鎮壓下,敘利亞內戰全面爆發。。13年來,反抗軍節節敗退、幾乎失去國際關注,為何這次能逆轉成功?不同派系的反抗軍,未來是否有整合可能?阿薩德政權還有可能復辟嗎?長期提供軍援的伊朗及俄羅斯又有哪些影響? 製作團隊|張鎮宏、藍婉甄、陳思樺 📍搭配閱讀: 【大馬士革開城,阿薩德逃亡俄國:敘利亞13年內戰為何在11天內大逆轉?】https://bit.ly/3ZKmyKk 【被消失的革命:敘利亞的血色公民課】ht…
…
continue reading
社群媒體已成為現代人社交、獲取資訊不可或缺的管道,但過早、過量地使用網路社群,是否對兒童及青少年帶來身心健康影響,已成為各國近10年最急迫的議題之一。 今年(2024)11月28日,澳洲國會獨步通過新法案,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Instagram、抖音等社群媒體,要求社群平台需驗證使用者年齡,將對未遵守規範的企業最高課以台幣10億元罰款。然而,這項新法引發各界爭論——哪些平台被定義為社群媒體?平台為達到「有效」驗證,是否反而有侵害個資疑慮?全面禁止青少年使用網路社群,會不會扼殺年輕世代的發聲權益? 製作團隊|張鎮宏、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Asanka Ratnayake/Getty Images 📍搭配閱讀: 【澳洲的16歲社群媒體禁令:網路自由與全球「焦慮世代」的數位健康之辯】https…
…
continue reading
「喂,報導者你好?」 謝謝大家的來訊、來信和留言,你的每一個聲音,我們都收到了!在「報導者你好」單元,你會聽到節目企劃思維、其他聽眾的回饋與提問等。這一集,我們更把聽眾直接請到錄音室現場當來賓,分享他的家庭故事。 本集內容: ➤鎮宏最近在忙什麼?《島鏈有事》新書上架 ➤臨終,不是在醫院就是住處,怎麼講得那麼複雜? ➤淋雨為手足送傘、最關心家人的人,邀聽友來錄音大聊「我52歲的喜憨兒哥哥」 ➤14款《報導者》聯名襪,你選哪款? 💬在眾多訊息中,感謝以下聽友、讀者和我們一起完成了本次的「報導者你好」:新竹胖宏、blackraven72358、與時俱進的改變吧、OHOHNONO、sheep125、宋偉廷、Liben、Tienchun Lu 來賓|聽友譽臻 製作團隊|藍婉甄、詹婉如、陳思樺 📍重溫集…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2024)11月24日,台灣在世界棒球12強冠軍賽中,以4:0擊敗日本,奪下隊史上第一個一級國際賽事勝利。儘管這支平均年齡僅27.3歲的年輕隊伍在組隊過程中曾面臨選手傷退、缺乏「大物選手」等挑戰,卻在棒球之神的眷顧下,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成功站上東京巨蛋,並拿下冠軍。這集,和親臨東京現場的球評曾文誠、陳子軒一起回顧12強賽的經典時刻。 * 賽前給台灣隊戰力打幾分?預估弱點有哪些? * 兩位球評心中的關鍵5個Play?最感動的時刻? * 這次的情蒐和投手調度,跟過去有哪些差異? * 決賽前更換投手,台灣隊算不算不講武德? * 兩位球評心中,台灣棒球史上最偉大的3大戰役? * 12強賽的好成績,代表中職實力提升? 來賓|球評曾文誠、陳子軒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林彥伶 攝影|林彥廷 📍轉…
…
continue reading
Bay Area, 一度被称为 “the land of pimps and Panthers”. Bay Area hip-hop is “the product of pimps and hustlers just as much as activists and intellectuals”. 当我们以地域划分 Hip Hop 风格时,Bay Area 大部分时候都会被自动、笼统地归类到 West Coast 中,而这所谓的“西海岸”往往默认了在洛杉矶周边。与加州南部不同,北部的 Bay Area 地区的音乐和文化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风格特点。 本期我和老林将按着时间线发展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喜欢的 Bay Area 音乐,同时也根据主题划分为了 8 小章节,所以整期节目时长较长,分为上下…
…
continue reading
Bay Area, 一度被称为 “the land of pimps and Panthers”. Bay Area hip-hop is “the product of pimps and hustlers just as much as activists and intellectuals”. 当我们以地域划分 Hip Hop 风格时,Bay Area 大部分时候都会被自动、笼统地归类到 West Coast 中,而这所谓的“西海岸”往往默认了在洛杉矶周边。与加州南部不同,北部的 Bay Area 地区的音乐和文化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风格特点。 本期我和老林将按着时间线发展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喜欢的 Bay Area 音乐,同时也根据主题划分为了 8 小章节,所以整期节目时长较长,分为上下…
…
continue reading
勞動部一名吳姓公務員疑似在長期過勞、長官霸凌等壓力下輕生,在社會大眾的怒火中,《報導者》接獲許多公務員來訊:有人被上司要求邊深蹲,邊在辦公室講故事,當作「練膽量」;有人因拒絕替不符合標案資格的廠商背書,遭主管「冷凍」,考績連年乙等、換調單位。 這些情況算不算職場霸凌?事實上,「職場霸凌」的字眼與定義不存在任何一條法律中,僅《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要求雇主要避免職員遭受「不法侵害」。然而,「不法侵害」難以界定,加上公職體系相對封閉的職場文化,即便有申訴管道,受害者也罕有發聲。 這集,《報導者》採訪許多公務員、工會代表、律師後,看見申訴「霸凌」會遭遇哪些難題?而不管任職於公家機關還是民間企業,如果感受自己正遭受不當對待,又可以怎麼做? *節目播放音檔經變聲處理 來賓|《報導者》記者林雨佑、許詩愷…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在上一集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感恩節的由來,但你知道感恩節有哪些傳統,要做哪些事情嗎?更重要的是,原來感恩是一種能夠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幸福更快樂超能力,而且只要透過練習就可以學會這種超能力喔!想知道怎麼學會這個超能力,快點和媽媽老師一起來探索吧!! Thanksgiving isn’t just about turkey🦃, gravy🥣, and pumpkin pie🥧—it’s about traditions, togetherness, and gratitude. But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to be thankful? And how can we help our kids…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再過不了多久就即將迎來北美地區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的感恩節🦃了,但你知道感恩節是怎麼來的嗎?我們透過感恩節的這個機會,陪伴孩子好好學會感恩💕,並練習將心裡的感謝表現出來,聽聽看小朋友們謝謝了哪些人🤱?哪些事👨🏻👩🏻👧🏻👦🏻?就會發現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值得感謝的事情。這是一集聽完以後心裡頭會暖暖💕的節目,快和媽媽老師一起來學習關於感恩節的知識吧! Turkey🦃? Check. Cranberry Sauce🍒? Check. That’s right—Thanksgiving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It is a holiday filled with delicious food…
…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1年提出的論述,在台灣引發廣泛討論。面對中國逐漸走向威權帝國、共機擾台更多且屢屢擦邊的此刻,與台灣同處第一島鏈上的日本與沖繩,近年其實也備受威脅,根據日本防衛省公開資料,解放軍船隻不斷侵入日本12海里領海範圍。但若台灣真有事,日本會如何反應?為何台日之間對「亞洲安全」認知存在巨大落差? 《報導者》新書《島鏈有事》以15萬字,揭開與台灣同屬第一島鏈的沖繩,面對相似的殖民、戰爭等歷史處境下,所帶來的內憂外患。而又為何台灣與沖繩明明有類似困境,對彼此卻仍有著不小誤解?作為主權國家的台灣,該以何種角度與國際社會對話,促進外界對台灣人民國際處境的正確認知? 這集,你將會聽到《島鏈有事》首場新書分享會精華,吳叡人老師與《島鏈有事》主編張鎮宏分享與日本學者、…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外太空有外星人👽嗎?」還有,「你知道外星人🛸下一個要去的星球🪐是哪裡嗎?」孩子們總有各種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的問題,但是⋯所有的問題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嗎?比起回答問題,我們更想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陪他們去找👀答案。 「🌈媽媽老師與好朋友們的好奇時光🌈」是一個新的系列的節目,每一集節目中我們會有一個問題,由媽媽老師的好朋友們,在節目中一起討論,有可能是小松鼠🐿️與小書蟲🐛,也有可能是某位專家👩🔬,甚至是某一位很好奇很喜歡探索的小朋友👧🏻會加入我們的節目!想知道他們最後有沒有找到答案嗎?快來聽聽看就知道囉! Kids love to ask all kinds of wildly imaginative ques…
…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房價在COVID-19疫情後持續大漲,新建案樣貌也略有轉變,受到歡迎的主流物件已從10年前的25~35坪,到如今的25坪以下。《報導者》就發現,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一處建案,公設比達64%,以該案推出的15坪套房來算,扣除公設後,室內面積僅剩5.4坪,總價卻突破2,000萬元。 在代銷與建商的包裝下——以相對低總價入住精華地段、步上租金轉房貸的減壓之路,這類小宅看似提供想購屋的人們一絲「希望」,實則住進無法隔間、無處儲物,連洗澡都難以轉身的「鳥籠」。 這集,聽入行20多年的房市分析師徐佳馨的第一線觀察:台灣如何走上「小宅時代」?隨之升高的房價又對我們的社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孔德廉在大量採訪後,看見居住在小宅的他們,生活體驗又是什麼? 來賓|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報導者》記者孔德…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4月起,台北南西和赤峰商圈內有超過70間店遭檢舉,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住宅區」使用規定,不少店家面臨歇業危機。 這類「商圈內住宅區」在台北市至少有25個,其中師大、五分埔及四平街等商圈都曾發生過被檢舉事件,但這次赤峰、南西商圈檢舉規模之大史無前例。有人覺得不捨巷弄裡特色商圈文化消失,但居民生活品質如何兼顧?11月5日,市政府終於白紙黑字公布商家有條件經營的規定,最終仍要在地居民討論同意商業開放的程度。 這集,我們走入商圈,聆聽業者、在地人對未來發展的想像。 📝11/15(五)19:30-21:30《島鏈有事》活動,報名連結:https://reurl.cc/vvlnVa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赤峰、南西商圈求生記──北市府放寬納管,街區能保留風貌、…
…
continue reading
📝《島鏈有事》系列活動,免費報名連結 場次一:https://reurl.cc/vvlnVa、場次二:https://reurl.cc/7dg2Ok、場次三:https://reurl.cc/WN54j5 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沒帶傘怎麼辦?除了臨時買一把,你還可以在捷運站租用「共享雨傘」,以銅板價「以租代購」,既省錢又環保!但你知道嗎?這項服務的背後,竟然有高中生的創意和貢獻。6位建中的學生在「參與式預算」校園推廣課程中,從自己曾經遇到的困擾出發,提出了「幫我撐10秒!」企劃。最終,這個提案被落實,讓忘記帶傘的民眾也能方便使用。 什麼是「參與式預算」呢?孩子們雖然沒有投票權,卻也能決定政府預算的使用方向。本集,我們從台灣的課堂出發,探討這個已在全球推行30多年的概念,正如何在世界各地被兒少們…
…
continue reading
一年多前,《報導者》接獲讀者來訊:「在機場看到好多東南亞年輕人,他們不太會講中文,真的是來念書的嗎?」 帶著讀者的疑問,記者們將自介及聯絡方式翻譯成各國語言,到招收大量東南亞學生的私立高中職門口發傳單,或進到緬語禮拜和社區大學緬甸語課,試圖打入學生們的圈子。步步追查下發現,這群16歲到20歲左右的東南亞學生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緬甸等7個國家,只要考過最初階的華語檢定,就能以「僑生」身分來台就讀「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也就是俗稱的「3+4專班」。 在3個月實習、3個月學習的制度裡,這群學生漸漸成為台灣服務業、電子業基層勞動生力軍,但多數為「續命」而招收大量僑生的學校,卻未能提供適切的學習資源⋯⋯ 這集,你會聽到完成僑生先修班、正就讀大一的Kyaw Kyaw分享,東南亞學生透過不同管道來…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媽媽老師在這一集中,繼續帶著好奇小朋友們和AI小幫手一起乘坐宇宙探測船,探索我們的太陽系!原來地球🌍還有其他兄弟姊妹啊?金星為什麼這麼熱?火星能不能住人?土星的光環🪐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太陽系中有八個行星,而且每個行星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和很驚人的知識!我們在這一集中和小朋友一起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的不同,並且學會珍惜愛護我們寶貴的地球喔!那就讓我們繼續進行這場奇妙的宇宙冒險吧! In this episode, Mama Laoshi and AI 小幫手 continue to take us on a thrilling journey through our solar system! 🌍🚀 We’ll exp…
…
continue reading
你也有失眠困擾嗎?即使入夜後仍精神奕奕,躺在床上數羊也沒用,隔天又要早起上班、上學⋯⋯ 根據衛服部統計,在台灣,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全台安眠藥的年用量已超過10億顆。龐大的用藥量,不僅反映出現代人日益增多的生活壓力,更讓檯面下的「黑市」悄悄滋生——有假官網販售由「褪黑激素」偽裝而成的「使蒂諾斯」(Stilnox),也有病友間互相「週轉」真藥。然而,在網路買賣處方、指示藥品,已違反《藥事法》,未經諮詢專科醫師的用藥行為,更可能導致成癮危機。 這集,從記者芊凌潛入黑市買藥、驗藥開始,看見人們為何一步步走向依賴安眠藥物?為何寧可在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的藥,卻不願就醫?精神科醫師徐志雲又有哪些第一線觀察?飽受失眠煎熬的你我,可以怎麼做? 來賓|精神科專科醫師徐志雲、《報導者》記者王芊凌 製作團隊|梁…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小書蟲🐛大考驗❗❓》是為了最愛解答問題的小朋友們設計的節目,每一次都會有三個選項供小朋友們參考,你們家也有喜歡冷知識的小朋友嗎?那你們絕對不能錯過小書蟲大考驗。 《月亮到底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原來是我們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月亮,每天都會被太陽☀️照到不一樣的角度,所以造成他顯示出來的形狀也不一樣!!這真是太有趣了,我們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搭配手電筒🔦的實驗,讓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臉😊當月亮🌕、鏡子🪞當成是地球🌍,來親身觀察看看月亮被照到不同部位,顯示出不同形狀🌝🌒🌓🌖🌑的感覺。 Little Bookworm’s🐛 Big Quiz❗❓ is a podcast for curious kids who love…
…
continue reading
未來叫食物外送時,除基本外送費,還可能額外產生等待費、樓層費、夜間加成等費用,你贊同嗎?交通部10月初預告,將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及「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透過運價準則法制化,確保外送員的收入穩定與合理。消息一出,出現不少反對意見,反對者認為外送費用將因此增加,有損消費者權益,對此,交通部已蒐集意見並邀請相關單位討論。 其實,不透明的外送運價機制,長期為人詬病,平台業者自2019年起連續三年調降報酬制度後,送一單報酬6、70元已成歷史,外送員們必須拉長工時,在街頭拚命才得以達到原薪資水準。 這集,看見外送員的勞動處境、台灣當前把外送費價格法制化的可能方向,也聽聽國際間如何正視平台接案工作者的勞權保障!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支持交通部明訂外送員基本運價,保障他…
…
continue reading
2024美國總統大選將在台灣時間11月6日登場,由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決代表民主黨的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歷經川普因槍手襲擊受傷、現任總統拜登中途退選後等波折後,選情陷入膠著。賓州、密西根州、內華達州等7個搖擺州,雙方民調差距甚至僅有0.5~1%,近日川普更出現拉尾盤氣勢。 為何選戰如此激烈?候選人對墮胎權、貧富差距、外交等議題的態度,對選情帶來哪些影響?而由移民組成的美國社會,為何不見得反對川普的「反移民」政策?這集,請聽《報導者》從民調數據中的爬梳及發現,以及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分享長居美國南方的近距離社會觀察:這一次,誰可能更勝一籌? 來賓|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報導者》數據記者簡毅慧 製作團隊|張…
…
continue reading
愛奇兒(Angel)是一群家長為身心障礙孩子取的美麗代稱。但當外界多把目光放在愛奇兒時,經常忽略同一家庭裡健康手足,他們在成長過程承受外人少見的壓力,無形中擔負起照顧者的責任,無論他們是否已經成年。 「我花了很多年才敢講出來……。」今年26歲的照軒,6歲時認知到自己有個多重障礙的愛奇兒弟弟。童年時期的每個週末,皆在醫院陪伴弟弟早療;國小帶弟弟上學,曾是他認為世界上最難走的一條路,怕被嘲笑,但又不能不硬著頭皮走完。為了不讓父母操心,他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但努力的背後,卻是渴望父母能多注意到自己一點。直至大學後,他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家庭是多麼與眾不同,也才明白父親對家有愛奇兒的內疚感以及過度施加於健康手足身上的壓力。 家有愛奇兒的健康手足是如何長大的?成長時得走過哪些不容易的大山?以及什麼是他們…
…
continue reading
上個月,《報導者》Podcast討論了當人迎接生命尾聲,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困境——過度或無效的醫療,延緩了死亡卻也延長痛苦;自己沒房,又擔心造成房東困擾,找不到一個安心善終之處。 而在系列報導刊出、節目播出後,我們也舉辦了一場實體座談,討論在這些掙扎之外,生命的最後一段路還有哪些可能?居家安寧護理師程子芸和她的先生陳嘉瑋成立「全程安寧居家護理所」,5年來騎著一台摩托車深入社區,看見不同臨終家庭各種不同的需要,也看見現行體制下安寧醫療的匱乏困境。 程子芸從無數個家庭故事裡看見:如果希望自己的家人好走,可以做哪些準備?有哪些方式?前來現場參與的聽友也分享生命經驗——有人正在照顧長輩,身心俱疲;有人在寵物離世後,對死亡有新的體悟;有人預計自己將會單身終老,想預先做好安排;也有人好好地送走父親,從安寧…
…
continue reading
📝Live Podcast活動/10月24日(四)報名連結:https://reurl.cc/93AmxO 2024年4月,義大利威尼斯首創針對一日遊旅客的「城市入場費(Venice access fee)」;年破百萬人次旅遊的台灣小琉球也自7月開始,在3處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怕觀光客不來嗎? 人潮就是錢潮,但人不嫌錢多,環境卻負荷不了太多遊客,威尼斯居民抱怨生活品質受影響,小琉球美麗的海洋生態也發出警訊。 觀光的質與量,如何能兼顧?加收費用有效嗎?那些向觀光客收來的錢,可以怎麼用?這集,一起借鑑國外、檢視國內思考平衡可能。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當城巿觀光也要「買門票」,威尼斯首創入城費是個好主意嗎?】https://reurl.cc/ZVdLZ…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你們有沒有在晚上抬頭看過天上的星星⭐,並且好奇著它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在天上呢?在這一集,我們要和媽媽老師一起搭上AI小幫手的"宇宙探測船"🚀,進入神秘的太空,去拜訪那些一閃一閃的星星⭐和又熱又大的太陽☀️。還有月亮🌕上到底有沒有兔子🐇和嫦娥🧚♀️呢?宇宙🌌中真的有太多人類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也要學學科學家們怎麼猜測、假設和不停地探索學習。這麼多有趣的問題,都等著你來加入,和媽媽老師一起探索、一起學習,一起找答案。 🌟 Have you ever looked up at the night sky and wondered, “What are those twinkling stars? Why are …
…
continue reading
根據統計,2023年台灣共有332萬「一人戶」,占總家戶數的36%,65歲以上長者有20%以上獨居,反映「高齡者不與子女共居」、「未婚未生」等社會結構變化,而這也成詐騙集團的下手目標——不只是在年老時,更是在死亡後。 2022年,人在美國的施嘉接到台灣一家銀行來電,告知她有人拿著已逝母親的遺囑提領存款。這通電話令施嘉困惑,追查之下竟揭開一起為期至少兩年多的台版「地面師」詐騙——土地掮客蔡尚岳結合里長開發「孤獨死」案例,買通公職人員勾稽戶政資料、聘用職員假冒親友場勘、鎖定逝者留下未辦理繼承的高價不動產,並聯手律師造假遺囑——精密設計的犯罪網絡,成功獵取上億元。 台灣的未繼承不動產到底有多少,「地面師」又如何騙過銀行與地政機關?各方專業人士及公務員,如何被吸納加入這場組織騙局?這集,請聽《報導者…
…
continue reading
台灣第一個「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用典禮,因颱風延至 10 月 21 日。儀式雖被推遲,但也象徵著台灣碳交易時代的來臨。這項轉變,讓減碳再不只是一種環保活動,而是可被買賣的金融商品。 森林碳匯近年備受關注,什麼是碳匯(Carbon Sink)?當企業家和政治人物帶頭種了很多樹,就代表在努力減碳?這集,討論最夯的淨零減碳關鍵字,以及了解原來有些植物是不能隨意種的!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森林碳匯非台灣減碳靈藥,我國森林管理不能只考慮碳排】https://reurl.cc/vv88dN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
…
continue reading
“UK R&B 在英国本地并不卖座”(‘The hardest music to sell in the UK’),这个观点经常伴随着 UK R&B 这一风格的讨论,不少文化/音乐媒体都一本正经地表达过这个观察,非得细究一下他们受欢迎的市场——好像还真的不在本地,都是在美国! 这个观点确实如此吗?本期节目我们试着聊一聊这个话题,但我们并不认为这个观点以及现象是一个“问题”,它仅仅是再次强调了,英国音乐的土壤和来源与美国传统流行乐/黑人音乐的不同。 R&B 在英国并不卖座,因为英国的文化环境就是与美国不同——如果我们只用美国传统黑人音乐的审美来欣赏的话。但深挖下去,就会发现 UK 音乐的特色,以及与美国流行音乐互相影响的趣味。 本期主要目的还是分享一下我们喜欢的 UK 音乐,尤其是那些在主流音…
…
continue reading
把各縣市土地重新整合、依照特性進行功能分區,並且杜絕地主隨時可申請變更地目所造成的混亂,看起來立意良善——但為何《國土計畫法》卻讓雲林縣政府劍指屏東?這部一般人幾乎難以搞懂的法案,其實與你我未來的生活空間息息相關。 立法10年後,《國土計畫法》經歷漫長的規畫期程,終將在2025年上路,將全國「非都市計畫土地」從目前《區域計畫法》中的11種分區,轉換成《國土計畫法》下的4大分區,解決過去「既破碎又僵化」的土地利用現況,讓地方政府有更多管理彈性,同時也負起妥善規劃、以計劃引導使用的責任。 然而,「農業發展地區」卻成為各縣市爭點——屏東縣的「最優良農地」(農1)面積從4萬公頃降為5千多公頃,將多數私有地劃為農2,引發其他農業縣市不滿;被劃入農1的農民,是否等於失去彈性變更土地使用目的的權利? 而在…
…
continue reading
Send us a text ✨本集介紹 Episode Overview✨ 準備一趟行程需要注意的事情真的很多,所以媽媽老師和小松鼠🐿️以及小書蟲🐛在這一集會繼續討論旅遊👜這個主題,小松鼠想要去博物館🏦,想要去遊樂園🎡、還想要去海邊🏖️玩,這麼多地方到底要怎麼安排呢?那動物們可以去旅行嗎?還有,旅行的時候要住在哪裡🏨啊?各位好奇小朋友,快點一起來聽聽看,小松鼠和小書蟲最後到底安排了什麼樣的行程,還有他們到底能不能順利出發呢? Traveling is an exciting adventure, but planning the perfect trip? That’s a whole different story! In this fun episode, Mama Laoshi te…
…
continue reading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2024)8月底,包含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等7縣市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20%以上,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也意味著,眾多生命同時老、衰、死的「多死社會」即將到來。 你是否想過如何跟世界告別?你想過,善終可能很難,甚至會「沒有地方」死嗎?《報導者》採訪許多生命尾聲的患者、家屬,以及第一線醫護人員發現,即便生前預立不再急救的決定,仍難以避免無效治療,甚至難以「安寧」;買不起房的租屋族,更可能在生命盡頭,面臨無處可臨終的另種「居住不正義」。 這集,跟著曾陪伴母親臨終的玉芳,看見醫療現場與病人自主之間的衝突與鴻溝;耕耘醫療、臨終議題多年記者玉梅從與34歲的癌末受訪者佳吟碰面到最後的對話中,她又有哪些觀察和反思?而從醫師到家屬,還有哪些「安寧」觀念需要補課? …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