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inue reading
每日晚間7點播出,30分鐘為您完整呈現國內外重要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每天上午6點30分播出,30分鐘的即時新聞伴您展開每一個清晰的早晨。
…
continue reading
每周六、周日晚間10點,15分鐘央廣主播臺給您最豐富的即時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每日凌晨0點,15分鐘央廣主播臺給您最真實的中國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愛好運動關心體育活動的人們,想要知道最Hito的運動資訊,請準時上空中體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 M.I.T.】是為喜歡台灣流行音樂的朋友設計的節目 專訪台灣歌手,音樂人、推薦最新流行以及獨立音樂專輯的好歌、專訪各界音樂好手介紹流行音樂工業幕後故事。 讓DJ冠佑帶你享受音樂美好時光.....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歡迎聽友聯絡nick@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兩岸法律信箱」是報導與觀察兩岸相關的法律事務,並為兩岸民眾提供法律常識介紹的服務性節目。 「兩岸法律信箱」會介紹與兩岸法律相關的新聞動態,包括相關法律、條約、協議的制訂及其執行情形,或涉法案件等。也會提供兩岸民眾經常會遇到的法律服務,解答聽眾婚姻、繼承、就學、探親、旅遊等生活面向可能遭遇的問題,並介紹兩岸法律案例或相關小常識等。 節目以雙主持人的方式進行,法律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的合作,為您提供兼顧時事動態與日常生活,並且兼具知性與趣味的節目。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
continue reading
探討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國際政經議題的臺灣觀點,以及中國內部政經時事的臺灣觀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大國民」、「芝」無不言單元,用主持人名字黎慧芝的芝,以諧音字傳達我們在這個單元中,舉凡國際、兩岸、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議題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傳達給聽眾,讓大家真正成為了解身邊事也了解天下事的「世界大國民」!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 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 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 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 來信請寄 hmc@rti.org.tw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背後令人聯想的是「什麼人創造什麼風景?」,除了臺灣人的勤懇、熱情、善良、包容,造就了臺灣的「人情味」,更重要的,在自由自在環境中成長的臺灣人,自信的開展了臺灣多元價值的文化景觀。 臺灣人勇於創新及不怕失敗的精神,讓社會充滿活力,生活變得更有趣,這個時代不一定要靠大人物,微小與微笑都能產生改變的力量。 本節目將尋訪臺灣各個角落、不同領域的追夢者,他們的內心都潛藏著一股熱情、一個夢想,即使偶有挫折沮喪的烏雲,都無法遮蔽躍動的心;他們勇敢去體驗生命中的美好與不美好,生活也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但絕對值得去嘗試;他們認為夢想這條路,一旦踏上了,不管有多艱難,也要自由揮灑,努力到達。 「臺灣之美」不僅在耳熟能詳的傳統觀光景點,更有許多生態與人文共生、共好,讓人悠然神往的隱藏版「秘境」,值得深度領略探索!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將來自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無論屬於哪一種族群、語言、年代,經由唱片製作經驗豐富的主持人,細心的爬梳,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真實的聲音! 透過節目,讓全球華人,同步感受台灣的心跳!讓喜歡創作的、歌唱的聽眾,跟隨台灣自由的音樂創作起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健康為人人所追求,在繁忙的現代社會裡,更需要有便捷和有效能的保健方式。 「健康知識家」節目,希望從關懷全世界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介紹疾病的成因和防治方式,提供保健新知,以及身心靈全面的健康養生法,讓央廣聽友從節目中獲取醫學新知及對自身切實有用的養生秘訣。 歡迎收聽「健康知識家」,讓您的身心靈更健康!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在臺灣三百多年的時空隧道中,斯土斯民在這塊土地所作所為,許多「大小事」都成為繼往開來的前車之鑑。主持人在八〇年代曾與中視晚間新聞前「歷史上的今天」節目合作過,當時也同步於《中國時報》上全年配合刊載圖文專欄,算是在上世紀便已在螢光幕影像、報紙印刷品的領域服務過廣大的觀眾與讀者;唯獨在廣播領域長達二十餘載「放送」歲月中只專攻時事、反忽略了曾經鑽研甚深的「往事如煙」大事記! 如今,終於可在ㄧ週之始的星期日晚間7點黃金時段服務各地閱聽人,帶領大家回味「臺灣時空隧道」在往昔的下一週間曾發生過之「大代誌」,注入新發展解讀,賦予新觀點細述,讓世界更了解臺灣這彈丸之地是如何「轉型」成功。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央廣95年了!聽友遍及五大洲、受過主持人影響的人不知凡幾,為拉近主持人與聽眾距離、服務廣大聽眾,了解聽友需求,期以信件、電子信箱,通訊軟體等直接與聽友溝通互動,以達到凝聚「央廣粉絲團」向心力,這個橋樑,就是「央廣即時通」,我們期待透過長期的互動,能維持舊聽友、爭取新聽眾。 【節目內容】 以多元化單元設計,使節目更輕鬆有趣,增加可聽性。 一、「有問必答」回覆聽友信件,播放點播歌曲。 二、「主持人會客時間」邀請央廣各節目主持人分享與聽眾互動的點點滴滴。 三、「央廣新鮮事」介紹央廣大小事,如:節目改版、新節目、新主持人、活動訊息等。 四、「聽友當家」聽友訪談、無事不聊,與最熟悉的陌生人,央廣主持人交流互動。 email:rtitantan@gmail.com 微博 Weibo : https://www.weibo.com/u/2130291945
…
continue reading
2020年 在武漢肺炎病毒肆虐的戰役裡,證明了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與安全防護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時,也以人道關懷的立場,捐輸防疫物資給世界各國,擔負起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 在疫病中,世界各國益加感受到中國銳實力無所不在的操作,早已侵蝕普世價值、國家主權與自貿體系...;值此同時,台灣也獲得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空間與國際支持。 後疫情時代,台灣要如何突破阻礙、繼續推進? 鍾年晃為您剖析台灣政策形塑的背後思考。面對美國新政局,全球局勢將如何變化? 對台美中關係又有何影響? 「 鍾聲響起」要讓您全球重要新聞不漏接、一點就通。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是解嚴31年,長達38年的戒嚴,影響了台灣的這一代人。戒嚴時代政府推廣很多歌,有些也超流行,但時空環境轉變後,當然也就很難聽到,《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單元,每次一個主題,挑選適合的歌曲,用歌詞的一到兩句來說故事,讓聽眾就像搭上了小叮噹的「任意門」,回到當時那個年代。主要目的向兩岸聽眾介紹,戒嚴時代政府都在推廣什麼歌曲。 前往>>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 | YouTube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本節目係以相互平等與相互尊重的立場,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泛談東亞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事務,希望透過本節目增進聽眾對東亞事務的了解,從而促進東亞區域的和諧、合作與和平。 節目預告影片:https://youtu.be/SRFKCrk92yU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腹內有情 講透機 心中有歌 會牽詩 酸甘苦甜 隨在伊 轉頭才知 心纏綿 這是一個聽詩,品詩的節目。 詩與歌能渲染心靈,讓人體悟生命種種風景,隱含於字裡行間的細膩感受與豐沛情感,既能反映現實社會與時代氛圍,也是生命的紀實。 台語作為台灣普遍的溝通語言,除了日常的實用性,更具備了文化上珍貴的價值,而其中的優雅質感更值得挖掘與發揚。 希望透過節目的呈現,不但能讓聽友認知到台語詩歌的優雅與質感,進而鼓勵更多人願意投入相關創作的行列 。 前往>>央廣臺灣台語迷眾頁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兩岸從1987年開放交流以來,因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所以兩岸人民進入婚姻,建立家庭,彼岸求學,甚至工作的人數日漸增加,但兩岸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教育環境及價值觀念卻也有所不同,因此每週特別請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到節目中談他們的家庭、工作與求學。30分鐘除了與眾人分享心情故事也希望藉此幫助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儘早適應及融入臺灣多元社會! 「我的臺灣家庭」:兩岸婚配在臺灣建立的家庭,越來越多,在文化、觀念、生活,如何調融、適應,邀請家庭成員分享心得。 「我的臺灣學習」:開放陸生來台政策施行以來,許多大陸青年學子,紛紛選擇在台灣為接受高等教育;本單元將呈現他們的學習狀況,交友情形,校園生活。 「我在臺灣樂活」:大陸各階層人士來台灣旅遊、自由行見聞分享。 「我的臺灣好朋友」:臺灣有許多為迎接、協助大陸新住民而設立的民間組織如基金會、社團、協會,為、「愛心台灣」的象徵;此單元將逐一報導這類團體,讓TA由此面向深入認識臺灣是如何向大陸新住民敞開雙臂、伸出友誼援手。 「我在臺灣快樂幹活」:隨著地球村概念,及交流日益熱絡,兩岸各行各業人材也時而互相駐點、演出、講授……;此欄目設計即是透過大陸來臺工作 ...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每週二晚間9點30分到10點,請聽由林廷輝主持的【林廷輝時間】,帶您從國際與政治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三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蔡明芳主持的【蔡明芳時間】,帶您從財經與產業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一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張正霖主持的【張正霖時間】,帶您從全球與兩岸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每日新聞那樣多,要聽誰的呢? 『早安.台灣』每週一至五早晨7:00~7:30,主持人夏治平與您一同聊新聞! 『早安.台灣』將搭建一個台灣首見的世界級的橋樑,希望全球民眾透過央廣互動往來瞭解彼此。歡迎您隨時與節目互動,節目參與方式如下: 早安台灣電子信箱:tw007@rti.org.tw 微信wechat帳號ID: garyhsia630112、央廣早安台灣聽友聊天室 臉書粉絲團請搜尋:早安.台灣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
continue reading
新聞最即時、議題探討最深入,每週一至週五18:00~18:30由黃俐婕主持的「兩岸ING」節目,為您掌握兩岸大小事。 30分鐘內有您最想瞭解的重點新聞,專家學者剖析焦點議題,以及兩岸間新奇、溫暖、趣聞或趨勢現象等資訊。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ing@rti.org.tw facebook互動:兩岸ING Podcast收聽: :SOUND ON 、SPOTIFY、APPLE、GOOGLE播客
…
continue reading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 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 ░聽友來信 ☀FaceBook▸央廣粵語 ☀聽眾信箱▸hk@rti.org.tw / 17rti@rti.org.tw ☀郵寄地址▸台灣104237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中央廣播電臺粵語節目 ☀微信WeChat▸ rti0228856168(北安小姐姐) 🔊中短波收聽報告▸ https://reurl.cc/NXkVe
…
continue reading
關心香港政治時事,挖掘香港圈內新奇、有趣、特別的資訊,每週四22:00~22:30由張明天主持的「想跟你聊聊天」節目,邀請各行、各業、各階層來賓,與您聊聊香港的大小事。 因節目調整,本節目製播至2022年1月31日,感謝支持,也歡迎回放收聽精彩節目。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tomorrow3095@gmail.com
…
continue reading
很早之前開始,人類就將歷史以各種形式傳頌記載。若要定義歷史,其實它就是人類生活的軌跡。而認識歷史,才能知道文明存在的起點與價值,知道我們生活世界樣貌是如何被創造的,也能進一步描繪出未來前進的路線。將複雜的歷史主題,每個具有影響力的時刻,化成600秒的淺顯紀錄,就在600秒的歷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介紹關於臺灣的特色。以主題系列分類,展現臺灣多元樣貌。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人音樂事: 報導幾則近期的音樂新聞,並分享這些音樂人、音樂事的相關作品。 #音樂時光隧道: 主題式介紹過去曾走過風華歲月的音樂作品,或令人懷念的音樂人故事,盼引起喜歡懷舊風的聽友共鳴。 #臺灣在地聲音: 介紹臺灣華語、客家、河洛、原住民等各族群的音樂作品,呈現臺灣在地音樂的百花齊放。 #音樂人會客室: 不定時訪問音樂人,談作品特色及創作故事;或依受訪者之專業,談其所關注的音樂,和對他有影響力的作品。 ***本節目入圍第56屆廣播金鐘獎類型音樂節目獎、類型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變動太快,需要多一些沈澱與理解。台灣社會從過去的禁制到開放,公民們需要更多的對話與溝通,一起用知識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理清資訊爆炸的迷濛。這個節目希望可以透過討論、對話與分享,打造具備公民意識的社會。讓我們從幾千年來的「臣民」意識、19、20世紀強調的「國民」意識,進一步成為具備反省與思索的「公民」意識。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每週一到週五晚間9點30分到10點,在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或歷史文化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這樣看中國」陳冠廷時間節目製播三年多,在2023年6月9日製播最後一集。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朋友對主持人陳冠廷與本節目的支持,也請繼續支持「這樣看中國」系列各集節目。 有任何意見,都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
continue reading
人生,沒有重來,沒有存檔,不能起死回生。 有的是悲哀,有的是早知道,有的是還沒說出口的愛、感謝,以及對不起。 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帶我們想想人生的寂寞與生死的體悟。 針砭人性的弱點,既警世又療癒人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17rti@rti.org.tw
…
continue reading
每周四在央廣播出的「這樣看中國-富察時間」,自2020年2月3日開播至今已近四年時間。在這一段時間以來,主持人富察從歷史、社會、古籍典故的角度,解析中國的古與今,獨特視角為大家開拓更多的視野,相信讓眾多聽友收穫豐富。 感謝聽眾朋友的長期支持與愛護,本節目在2023年12月31日停止更新,百餘集精彩節目會保留在央廣官網,您也可在podcast平台,回溫如新。 祈願富察早日平安歸來。 PODCAST收聽平台:SOUND ON 、SPOTIFY、Apple Podcasts 、Google 播客 與節目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2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2
…
continue reading
WELL Space職能治療師蕭英露Lulu 1. 動出專注力!運動能增加兒童注意力。 2.玩得好,兒童發展沒問題。 3.職能治療是甚麼?
…
continue reading
節目播出日是大年初五,祝賀聽眾新年快樂。說蛇年吉祥話,對2025新展望。 一、帶著生命的感覺說法律:荒城之月 二、唱自己的歌:秋天的野菊花 三、統戰的旋律:宣言 四、逆境打壓:Hero 五、堅定走民主的道路:人生逐位都會開花 六、自由屬於我:Feeling Good
…
continue reading
近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 23 次會晤在北京舉行,雙方代表坦誠交流,最終達成 6 點共識。這些共識包括共同維護邊境穩定、細化邊境管控規則以及推動跨境交流等。然而,這一改善並非意味著根本矛盾的消失,兩國在戰略層面上的深層分歧仍然存在。 雖然中印邊境的脫離接觸和雙邊關係的緩和表面上是基於階段性利益的策略調整,但印度對中國的競爭態度未曾改變。印度將中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之一,這不僅源於經濟上的擔憂,還有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壓力。因此,邊境問題再度升級的風險依然存在。 中國正式批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大壩,啟動在青藏高原東緣雅魯藏布江下游的一個雄心勃勃的水力發電工程。該計畫可能影響下游印度和孟加拉兩國數百萬人,引起兩國的擔憂。 中共官媒新華社星期三說,這個計畫近日獲中國政府的批准,並稱該工程對推…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1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1
…
continue reading
除了吃吃喝喝、拜年、送紅包、守歲,你和你們家都如何過年呢? 音樂人柯敏薰、謝乃嫻、蘇婭、陳崇青和主持人介文,在2025春節特別節目中,分享她們記憶中最獨特難忘的過年。 節目中,「彈撥女神」陳崇青還現場演奏了一首經典的過年音樂。
…
continue reading
下週的歷史回顧: 一、2021年2月2日,國立台灣大學經過10年的倡議,終於通過並完成陳文成紀念廣場啟用。 二、1983年2月6日,台灣著名畫家李梅樹先生逝世。 三、1994年2月7日,國防部為前一年發生的海軍總部武獲室主任尹清峰上校命案正式向國人道歉。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1
…
continue reading
棒球作家謝岱穎 1,疫情後第一年2022年總觀眾人數147萬已創下1995年後新高,2023年180萬史上新高。 2,2024年增加新球隊,但因大巨蛋啟用,票房並未被稀釋,全年總進場人次大幅增加到276萬,平均每場7684人為史上新高。 3,因為環境逐年變好,再加上大巨蛋啟用,職棒環境變好,各隊願意花更多錢,又因為12強奪冠,預期2025年票房可能又會有所成長,整體預算普遍提高。 4,反應在球員簽約,如朱育賢、陳子豪、詹子賢、江坤宇……… 5,反應在外籍球員簽約,各隊尋求資歷更好、擁有更多大聯盟經歷選手。 6,預期球季的球場活動、回饋球迷的部分會更好。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1
…
continue reading
連線:許成鋼/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近年來,中國在物價(CPI)、消費、服務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都不盡如人意,這些經濟數據都在描述一個事實——中國老百姓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 事實上,早在2022年10月中共20大結束,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上位之後,名單上沒有一個是財經背景出身,中國民間就有不少企業界人士不看好經濟前景。 大家應該還記得中國申奧成功,在2008年前後,媒體上洋溢著一片樂觀氣氛,甚至形容這是中國漢唐以來未有的盛世;而在兩千年初,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積極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學者專家,也一再聲稱,中國經濟發展之後將會產生 大批中產階級,為中國帶來民主改革的動力,結果事實恰好相反,中國不但沒有走向民主,反而發展出數位極權,國家對個人的監控遠遠超過了毛澤東時代。 在昨…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1
…
continue reading
●央廣記者陳國維採訪製作專題系列報導: (一) 留學中國/美生減、台生增 陸配與台商子女為大宗 受到疫情和國際局勢的影響,美國官方統計,目前在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只有300多人;至於台灣,教育部初估有1萬2千多名學子在中國留學。台灣升學專家分析,疫情擋不住「親情」,赴中留學的台生,約有8成來自陸配和台商的子女,因此讓整體赴中留學人數有增無減。 (二) 陸生看見真實台灣 與同學從不解到理解 兩岸情勢讓在台就學的中國大陸學子增添許多話題,從遼寧來台的都博文,上個月從世新大學廣電所碩士班畢業,他分享6年來在台灣,從大學到研究所的學習點滴,既有趣也值得深思。 (三)你是學生黨員嗎?留學兩岸青年相互解謎 兩岸政治關係常讓雙邊人民在互動交流時,多了一分戒慎或猜疑。來台就學的陸生都博文就透露,自己最常被台灣…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1
…
continue reading
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吃年夜飯,拜年,穿新衣,發紅包。 在印尼出生,後來台灣讀書生活的王愛珠(Julia),家中的年夜飯要準備12道菜,其中一定有魚、雞和炒麵這三樣。而在印尼與台灣,以前和現在,有哪些不同的菜色呢? 此外,Julia說在印尼過年時家中會準備千層糕、發糕,還有榴槤、南瓜做的糕點。Julia還說在印尼春節時,除了家中長輩會發紅包外,去鄰居家拜年也有紅包可拿。 而現在在台灣,又是如何過農曆新年?請聽Julia的分享。 王愛珠(Julia)分享在台灣與印尼過農曆春節的氛圍和年夜飯。(圖:Julia提供) 年夜飯 除夕 團圓 (示意圖,圖:Angela Roma /Pexels)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1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 川普在去年10月25日接受美國熱門podcast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訪問時說「他們(台灣)希望我們保護,但不給我們保護費,不是嗎?黑幫還會向你收取保護費,對吧?」。他把美國比喻成黑幫,或許有點不倫不類,但說的卻也淺顯易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者付費」,你們要動用美軍保護就得付錢。事實上,他在去年6月25日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就指出美國宛如保險公司,卻一無所獲,因此台灣必須支付美國防衛台灣的費用;他還指出:「台灣遠在9500英里之外,距離中國卻只有68英里,美國要保衛台灣抵禦中國攻擊,非常困難」。
…
continue reading
專訪臺灣印度研究協會研究員何逸琪 印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目的地,無論是探索悠久的歷史、感受多元的文化、親近壯麗的自然,還是品味地道的美食,都令人著迷。到印度旅遊,不僅僅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深入內心的探索與成長之旅。
…
continue reading
A.Z. 原著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我的女朋友失蹤了,在我向她求婚後的隔天,消失無蹤。 手機停用、公司辭職、住屋解約,就算再怎麼不想和我結婚,她的徹底消失還是讓我無法接受。 當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才發現她曾經向我身邊的人打探「那件事」。 難道我們的相遇不是偶然? 難道她曾經讓我相信的希望,都是一場騙局? 難道「那一天」還有我不知道的祕密……?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吳瑞文/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 今天是大年初三,節目以輕鬆愉快的氣氛陪伴聽眾,祝願大家在蛇年行大運,並特別感謝聽眾的支持,期待新的一年節目能帶來更多精彩內容。文哥分享了即將於2月13日舉行的蛇來運轉台灣燈會元宵直播活動詳情。燈會將在桃園青埔舉行,透過直播帶大家一邊遊覽燈區,一邊解說各式燈景並猜燈謎。活動準備了精美禮物,邀請聽眾熱情參與。文哥提到,這場直播不僅挑戰主持人團隊的體力與臨場應變,也讓觀眾能感受身臨其境的視覺盛宴。此外,文哥幽默地回應聽眾點播主題曲的需求,帶來多首懷舊經典與童謠,展現其深厚音樂功底和機智應對,增添節目趣味。聽眾的參與和互動,讓節目更具親和力與共鳴。節目最後再次邀請大家關注台灣燈會元宵直播,期待與您共享燈光璀璨的美好時刻!…
…
continue reading
(新聞)央廣主播台-中國這一刻 - 2025-01-31
…
continue reading
連線:許成鋼/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每年中國全國兩會後國務院舉行中外記者會,幾乎是外界僅有能向中國國務院總理當面提問的機會,記者會也是外界一窺大陸年度政策動向的重要窗口。 但從2024年起,卻取消了。網上有人解讀,唯一的可能就是中國經濟形勢太差,任何表態都是錯的,所以乾脆不開,免得說錯話。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一,為大家重播去年兩會之後,我們對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許成鋼教授的專訪,一起了解中國經濟面臨了哪些挑戰。從今天看來,許教授所做的分析鞭辟入裡,問題仍然存在。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0
…
continue reading
●台灣討論代理孕母議題已經超過30年,衛生福利部在2024年5月14日,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增列代理孕母為權益保障對象之一,且於7月13日預告期滿,收到超過600件民眾及團體的正反意見回覆,相當熱烈。 央廣記者陳林幸虹採訪製作專題報導,探討草案明定不同於美國商業交易,代孕應為無償,是「利他」的助人行為,委託人只能給予合理補償,包括營養金、醫療、照護等費用。但代理孕母「出借子宮」,沒得到應有的報酬,是否合理?台灣社會又有多少人願意無酬代孕?另外,代理孕母在生產後至少2年內得探視代孕子女,是否可能衍生爭子的疑慮?代理孕母人權和委託人的權益,又該如何取得平衡? 【與我們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ing@rti.org.tw facebook互動:兩岸ING Podcast收聽: :SOUND …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0
…
continue reading
◎專題報導:與地球共同永續已經是全球迫切的事,表演藝術界也無法自絕於外,當台灣開始意識到綠劇場重要性,我們還是不得不問,台灣表演藝術界、劇場界是否真的準備好迎接綠色劇場時代來臨?如何才能真正落實,對所有表演藝術者,都是一場不得不面對的永續戰役! 因應氣候戰役,當場館開始啟動邁向綠色劇場之路,作為劇場核心的表演團隊,無可避免也要面對綠色製作的課題,對於表演藝術團隊來說,實踐永續非做不可,但也有其挑戰與兩難,這一場表團自救的生存戰役,才剛剛要開始。 對抗全球性的氣候變遷,除了善盡地球公民一份子的責任,表演藝術界還可以做什麼?藝術作為推動淨零永續的觸媒,是否更有意義,也是許多藝術家們關心的話題;此外,表演藝術界也期待政府能調整政策,讓表演藝術界打這一場艱難的氣候戰役時,給予更多有力支持。 請聽記者…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0
…
continue reading
邀請來賓 謝仕淵/任教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著有「新版臺灣棒球一百年」與「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台灣棒球史」等。 2024年底台灣獲WBSC的12強冠軍,大大振奮了人心,識者當然深知我們在軟硬體方面仍遠遠落後日本一大截。不過,從嘉農於甲子園亞軍到三級棒球熱,再到WBSC冠軍,棒球於台灣就不祇是一種運動,它是團結台灣人心的重要凝膠,除了大巨蛋等硬體設施,棒球軟體的挹注(文字、影像、啦啦隊、應援曲等)完全不可少,台灣棒球文化的建構你我有責。
…
continue reading
傳統中國文化都歌頌大一統,皇帝只有一個,王子或公主的數量自然也就很少。但中世紀的歐洲,並非只有「王」才能統治國家,貴族和騎士同樣可以成為地方領主,而統治者的兒女全都是王子和公主。對於小國來說,繼承者太多也是個問題。如果把領土劃分給每個繼承者,國力就會相對減弱,因此國家裡只有一位王子能夠繼承王位,其他王子則必須想辦法開拓自己的人生。童話故事中總是有正好路過或落難的王子,其實就是身為次子或三兒子的王子們,在他們流浪的騎士生涯中,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 木集節目介紹3首戒嚴時代老三台王子卡通。 1.北海小英雄〈台視1978播出〉 2.海王子〈中視1978播出〉 3.星星王子〈台視1978播出〉 影音觀賞: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TI/videos/59482…
…
continue reading
受訪者:球球陳涵瑜、謝和弦、楊宜蓉/創作歌手 大年初二邀請三組歌手來拜年,球球陳涵瑜來自台北大家族,要分享全家人過農曆新年的熱鬧盛況,還要分享她最新寫真EP的音樂,謝和弦帶著太太陳缃妮來拜年,獻上熱鬧的新年歌曲「Happy來過年」創作歌手楊宜蓉帶來喜氣正紅色號的創作歌曲#ff0000祝大家新年快樂★ 歡迎收聽!
…
continue reading
A.Z. 原著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我的女朋友失蹤了,在我向她求婚後的隔天,消失無蹤。 手機停用、公司辭職、住屋解約,就算再怎麼不想和我結婚,她的徹底消失還是讓我無法接受。 當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才發現她曾經向我身邊的人打探「那件事」。 難道我們的相遇不是偶然? 難道她曾經讓我相信的希望,都是一場騙局? 難道「那一天」還有我不知道的祕密……?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唐孟緯/央廣俄語節目主持人 大年初二迎來特別來賓唐孟緯,他是央廣少數能主持俄語節目的台灣人,並擁有國立莫斯科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他分享了自己從台灣踏入俄語學習領域的契機,以及如何憑藉努力與熱情進入莫斯科大學深造,並成為外語學院副教授的經歷。唐孟緯談及俄羅斯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與生活挑戰,也透露了如何適應當地的教學模式。 唐博士回顧了他如何因金磚四國熱潮而踏入俄文領域,並克服語言學習的挑戰,在俄羅斯求學、任教,最終進入莫斯科大學中文系擔任教職。節目中,他分享了俄羅斯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例如極具挑戰的冬季適應和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反思了台灣與俄羅斯在教育文化上的差異。他特別提到,嚴格的俄羅斯教學模式雖然壓力巨大,卻促使他不斷成長,並學會用當地的方法來融入環境。如今回到台灣擔任《…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30
…
continue reading
嘉賓:台灣的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先生 今天是農曆乙巳年的春節,節目一開始,首先祝聽眾朋友新春愉快,閤家平安。 新的一年來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展望今年全球經濟局勢的發展,應該怎樣評估呢? 去年(2024)是全球大選年,1月除了台灣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孟加拉大選也在1月進行,一直到12月烏茲別克,全年至少有48個國家舉辦各類選舉。根據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統計,全球選出至少20位國家領導人。 在這當中,最引人注目,並且對國際局勢產生重大決定性影響的,當然就是美國11月份的大選,川普以很高的支持度,再次回到白宮。在他還沒有在1月20日正式上任之前,就已經開始主導全世界運行的方向。 川普的在標舉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下,進行的關稅政策調整,供應鏈的重整,以及相應的貨幣政策,還有他的地緣政治思維,都會…
…
continue reading
主持人蔡明芳深入探討了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特別是他簽署的行政命令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首先,川普上任後發表了一系列行政命令,關於應對通膨、貿易關係及國際合作等議題。還有川普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這些決策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及其他國家影響力的抗拒,尤其是針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如強迫勞動、補貼產品進行低價競爭等,這些行為對其他國家經濟造成壓力。 川普對於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加強了關稅政策,這不僅是對非法移民與毒品問題的回應,也影響到台灣等國家,除此之外,川普的能源政策大轉彎,強調開採石油,這對全球綠能形成挑戰,還有川普決定取消對電動車的優惠補貼,這可能對美國本土及中國的電動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川普的政策強調美國優先,減少對外援助、退出國際組織及加強貿易保護來保護美國利益。這些措施會…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29
…
continue reading
●「台灣要借?可以啊!」台灣文學館展示組助理研究員簡弘毅受訪說,3、4年前,策劃「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特展」,難掩當時前往捷克借展的回應喜悅。 台、捷關係友好深化,可見ㄧ般。 向高齡93歲作家伊凡.克里瑪(Ivan Klíma)借展,多年未露面的他,特別以短片祝賀分享。 長達100多年跨度的文學作品展,以如何重塑捷克民族復興運動為主軸,聚焦1989年走向民主的顛簸,卡夫卡(Franz Kafka)、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書寫哪些樣貌? 台灣和捷克有同樣的歷史軌跡,打字機會唱歌傳遞多少奔放、不受壓抑的旋律? 3月2日前,親臨這場展覽,透過「氣味」也能貼近捷克,跨越文字、語言唱頌民主? 【與我們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ing@rti.org.tw facebook互動:…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29
…
continue reading
◎專題報導:生成式AI可幫忙生成文章、圖像、藝術創作、程式語言等,為工作大大加分,就在讓民眾越來越依賴的同時,竟也成為助長網路犯罪的工具。資安業者最新公布的報告就指出,勒索軟體和黑帽駭客激進主義持續猖獗,2023年發生多起大規模攻擊,可觀察到網路犯罪份子不斷升級手段和工具,這些「進化」可能都歸功於生成式AI。 生成式AI崛起,帶動科技等產業技術創新,萬物聯網的同時也加大資訊安全的防護需求,而世界政經局勢持續緊張,各國無不加強資安防備、培育國家級駭客,蔡英文總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資安就是國安」,但台灣的資安人才足夠嗎? 國內企業近年發生駭客攻擊事件頻傳,甚至還出現將民眾個資洩漏、遭主管機關重罰的案例。專家建議,企業除了落實數位系統管理、精進漏洞掃描及修補等技術外,提升「資安意識」將是重中之…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29
…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 川普再次成為美國白宮主人。做為已經引領世界多年的強國領袖,本身領導風格強勢且不是典型政治人物的川普,在他領導下的美國會呈現和以往那些不同之處?節目訪問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就川普的政策、川普政府2.0的特徵,以及未來中美台關係等議題探討分析。
…
continue reading
A.Z. 原著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尖端出版 我的女朋友失蹤了,在我向她求婚後的隔天,消失無蹤。 手機停用、公司辭職、住屋解約,就算再怎麼不想和我結婚,她的徹底消失還是讓我無法接受。 當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才發現她曾經向我身邊的人打探「那件事」。 難道我們的相遇不是偶然? 難道她曾經讓我相信的希望,都是一場騙局? 難道「那一天」還有我不知道的祕密……?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李正純/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 大年初一特別節目從「蛇清氣爽」的創意祝賀語展開,帶領聽眾走進春節期間金門的多彩活動與文化特色。純哥與志薏分享了童年時放鞭炮的有趣回憶,並指出金門因空間寬敞、規範相對寬容,成為喜歡燃放鞭炮的人的理想之地。並帶大家走訪金門的特色景點與體驗,包括保留閩南傳統與南洋風情的民俗文化村、令人垂涎的金門高粱酒以及各式各樣的紀念款佳釀。此外,金門作為過去的戰地,軍事設施現已轉型為觀光景點,提供如高空跳傘與滑索等充滿挑戰性的體驗,讓人能夠深刻感受這座島嶼的歷史與冒險精神。 金門還以其香火鼎盛的廟宇文化聞名,每逢過年,當地居民常以巡迴拜廟為活動亮點,無論是媽祖廟、城隍廟還是祭祀英勇將軍的廟宇,都展現了金門深厚的信仰傳統。而像建功嶼這類需隨潮汐進出的特殊地景,則讓遊客增添更多探險…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29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是大年除夕,傳統上都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時光,不論是多遠的遊子,在這一天都會回到家中和親人歡聚。 但是,在中國,卻有無數的政治犯和良心犯因為他們對公義的追求,因為他們對民主自由的堅持,而長年遭到監禁,無法回家。 今天春節特別節目,我們聚焦在中國監獄裡已經22年的政治犯,中國海外民主運動開創者王炳章博士,他的家人包括弟弟王炳武、妹妹王玉華,兒子代代,女兒王天安,還有第三代的外孫女樂樂,都在我們的節目裡發聲,向他們在遠方監牢裡的親人說出思念之情。 王炳章今年77歲。1982年加拿大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83年,他發表〈為了祖國的春天——棄醫從運宣言〉,倡導中國的民主運動,在紐約成立第一個民運組織「中國民主團結聯盟」。他還創辦了《中國之春》雜誌,開創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國的海外民主運動。 1998年,…
…
continue reading
主持人林廷輝邀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湯晏甄助理教授一起探討台灣新住民,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配偶在台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湯晏甄提到,新住民面臨許多挑戰,如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子女教育問題等。這些困難往往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尤其是東南亞女性新住民,她們一方面需承擔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另一方面卻常常無力支持子女的學業,造成焦慮和無力感。 此外,許多新住民在台灣無法發揮他們母國的專業,並可能因為社會上的偏見或家庭暴力等問題,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他們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資源,許多人只能與同鄉互訴苦,難以獲得專業幫助。2020年官方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新住民女性有憂鬱症,且非官方數字可能更高。 湯晏甄表示,目前,台灣對新住民的心理健康支援相對不足。即使有些機構提供基本的語言和生活協助,但心…
…
continue reading
2025-01-28
…
continue reading
●家裡還貼春聯吧!貼對了嗎?如何從上下對聯對仗、閩南語發音判斷是否貼錯? 「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張炳煌受訪分享,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讀音若為第三聲、第四聲及入聲,便可分辨是上聯。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是上聯,「春滿乾坤福滿堂」則是下聯,準沒錯! 很簡單,對長達50多年醉心書法的他來說,只是小試身手。 從被老師罵為什麼字總是寫不好,開始練習寫書法,至潛心開發科技工具推廣、傳承書法藝術文化,對自嘲「電腦白痴」的他來說,總是不斷超越,不居功指因有專業團隊共同合作往前推。 e筆書寫已24年,現在更和AI結合,元宇宙呈現! 2月4日前,若在桃園國際機場巧遇張炳煌個人書畫展,將見證原來中華文化底蘊也可乘著科技的翅膀前進、流傳。 【與我們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ing@rti.org.tw facebook互動:…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