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inue reading
每日晚間7點播出,30分鐘為您完整呈現國內外重要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每周六、周日晚間10點,15分鐘央廣主播臺給您最豐富的即時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每天上午6點30分播出,30分鐘的即時新聞伴您展開每一個清晰的早晨。
…
continue reading
每日凌晨0點,15分鐘央廣主播臺給您最真實的中國新聞。
…
continue reading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愛好運動關心體育活動的人們,想要知道最Hito的運動資訊,請準時上空中體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兩岸法律信箱」是報導與觀察兩岸相關的法律事務,並為兩岸民眾提供法律常識介紹的服務性節目。 「兩岸法律信箱」會介紹與兩岸法律相關的新聞動態,包括相關法律、條約、協議的制訂及其執行情形,或涉法案件等。也會提供兩岸民眾經常會遇到的法律服務,解答聽眾婚姻、繼承、就學、探親、旅遊等生活面向可能遭遇的問題,並介紹兩岸法律案例或相關小常識等。 節目以雙主持人的方式進行,法律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的合作,為您提供兼顧時事動態與日常生活,並且兼具知性與趣味的節目。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 M.I.T.】是為喜歡台灣流行音樂的朋友設計的節目 專訪台灣歌手,音樂人、推薦最新流行以及獨立音樂專輯的好歌、專訪各界音樂好手介紹流行音樂工業幕後故事。 讓DJ冠佑帶你享受音樂美好時光.....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歡迎聽友聯絡[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毛澤東說,為人民服務。誰為人民服務? 難道只有共產黨才能為人民服務? 新時代的觀點是,應該由人民來為自己服務。 台灣著名媒體人楊憲宏將在這個節目裡,為聽眾提供提供全方位的資訊,並對發生在台灣、大陸、國際的重大新聞事件做出深入解讀,歡迎收聽。 來信請寄 [email protected]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背後令人聯想的是「什麼人創造什麼風景?」,除了臺灣人的勤懇、熱情、善良、包容,造就了臺灣的「人情味」,更重要的,在自由自在環境中成長的臺灣人,自信的開展了臺灣多元價值的文化景觀。 臺灣人勇於創新及不怕失敗的精神,讓社會充滿活力,生活變得更有趣,這個時代不一定要靠大人物,微小與微笑都能產生改變的力量。 本節目將尋訪臺灣各個角落、不同領域的追夢者,他們的內心都潛藏著一股熱情、一個夢想,即使偶有挫折沮喪的烏雲,都無法遮蔽躍動的心;他們勇敢去體驗生命中的美好與不美好,生活也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但絕對值得去嘗試;他們認為夢想這條路,一旦踏上了,不管有多艱難,也要自由揮灑,努力到達。 「臺灣之美」不僅在耳熟能詳的傳統觀光景點,更有許多生態與人文共生、共好,讓人悠然神往的隱藏版「秘境」,值得深度領略探索!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探討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國際政經議題的臺灣觀點,以及中國內部政經時事的臺灣觀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大國民」、「芝」無不言單元,用主持人名字黎慧芝的芝,以諧音字傳達我們在這個單元中,舉凡國際、兩岸、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議題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傳達給聽眾,讓大家真正成為了解身邊事也了解天下事的「世界大國民」!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央廣95年了!聽友遍及五大洲、受過主持人影響的人不知凡幾,為拉近主持人與聽眾距離、服務廣大聽眾,了解聽友需求,期以信件、電子信箱,通訊軟體等直接與聽友溝通互動,以達到凝聚「央廣粉絲團」向心力,這個橋樑,就是「央廣即時通」,我們期待透過長期的互動,能維持舊聽友、爭取新聽眾。 【節目內容】 以多元化單元設計,使節目更輕鬆有趣,增加可聽性。 一、「有問必答」回覆聽友信件,播放點播歌曲。 二、「主持人會客時間」邀請央廣各節目主持人分享與聽眾互動的點點滴滴。 三、「央廣新鮮事」介紹央廣大小事,如:節目改版、新節目、新主持人、活動訊息等。 四、「聽友當家」聽友訪談、無事不聊,與最熟悉的陌生人,央廣主持人交流互動。 email:[email protected] 微博 Weibo : https://www.weibo.com/u/2130291945
…
continue reading
針對時事議題,邀請各方睿智之士對話,盼能提出新穎、有力的見解,新聞每日在發生,但是背後意義為何?如何解讀?透過空中傳播和聽眾交流,讓聽眾在瞭解新聞、聽新聞的過程中能放大觀察,而非在資訊氾濫的洪流中無法獨立判斷,解讀新聞,此為本節目企畫的重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將來自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無論屬於哪一種族群、語言、年代,經由唱片製作經驗豐富的主持人,細心的爬梳,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真實的聲音! 透過節目,讓全球華人,同步感受台灣的心跳!讓喜歡創作的、歌唱的聽眾,跟隨台灣自由的音樂創作起舞!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腹內有情 講透機 心中有歌 會牽詩 酸甘苦甜 隨在伊 轉頭才知 心纏綿 這是一個聽詩,品詩的節目。 詩與歌能渲染心靈,讓人體悟生命種種風景,隱含於字裡行間的細膩感受與豐沛情感,既能反映現實社會與時代氛圍,也是生命的紀實。 台語作為台灣普遍的溝通語言,除了日常的實用性,更具備了文化上珍貴的價值,而其中的優雅質感更值得挖掘與發揚。 希望透過節目的呈現,不但能讓聽友認知到台語詩歌的優雅與質感,進而鼓勵更多人願意投入相關創作的行列 。 前往>>央廣臺灣台語迷眾頁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健康為人人所追求,在繁忙的現代社會裡,更需要有便捷和有效能的保健方式。 「健康知識家」節目,希望從關懷全世界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介紹疾病的成因和防治方式,提供保健新知,以及身心靈全面的健康養生法,讓央廣聽友從節目中獲取醫學新知及對自身切實有用的養生秘訣。 歡迎收聽「健康知識家」,讓您的身心靈更健康!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在臺灣三百多年的時空隧道中,斯土斯民在這塊土地所作所為,許多「大小事」都成為繼往開來的前車之鑑。主持人在八〇年代曾與中視晚間新聞前「歷史上的今天」節目合作過,當時也同步於《中國時報》上全年配合刊載圖文專欄,算是在上世紀便已在螢光幕影像、報紙印刷品的領域服務過廣大的觀眾與讀者;唯獨在廣播領域長達二十餘載「放送」歲月中只專攻時事、反忽略了曾經鑽研甚深的「往事如煙」大事記! 如今,終於可在ㄧ週之始的星期日晚間7點黃金時段服務各地閱聽人,帶領大家回味「臺灣時空隧道」在往昔的下一週間曾發生過之「大代誌」,注入新發展解讀,賦予新觀點細述,讓世界更了解臺灣這彈丸之地是如何「轉型」成功。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2020年 在武漢肺炎病毒肆虐的戰役裡,證明了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與安全防護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時,也以人道關懷的立場,捐輸防疫物資給世界各國,擔負起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 在疫病中,世界各國益加感受到中國銳實力無所不在的操作,早已侵蝕普世價值、國家主權與自貿體系...;值此同時,台灣也獲得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空間與國際支持。 後疫情時代,台灣要如何突破阻礙、繼續推進? 鍾年晃為您剖析台灣政策形塑的背後思考。面對美國新政局,全球局勢將如何變化? 對台美中關係又有何影響? 「 鍾聲響起」要讓您全球重要新聞不漏接、一點就通。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今年是解嚴31年,長達38年的戒嚴,影響了台灣的這一代人。戒嚴時代政府推廣很多歌,有些也超流行,但時空環境轉變後,當然也就很難聽到,《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單元,每次一個主題,挑選適合的歌曲,用歌詞的一到兩句來說故事,讓聽眾就像搭上了小叮噹的「任意門」,回到當時那個年代。主要目的向兩岸聽眾介紹,戒嚴時代政府都在推廣什麼歌曲。 前往>>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 | YouTube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本節目係以相互平等與相互尊重的立場,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泛談東亞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事務,希望透過本節目增進聽眾對東亞事務的了解,從而促進東亞區域的和諧、合作與和平。 節目預告影片:https://youtu.be/SRFKCrk92yU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每週二晚間9點30分到10點,請聽由林廷輝主持的【林廷輝時間】,帶您從國際與政治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三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蔡明芳主持的【蔡明芳時間】,帶您從財經與產業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一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張正霖主持的【張正霖時間】,帶您從全球與兩岸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
continue reading
兩岸從1987年開放交流以來,因語言相通、文化相近、所以兩岸人民進入婚姻,建立家庭,彼岸求學,甚至工作的人數日漸增加,但兩岸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教育環境及價值觀念卻也有所不同,因此每週特別請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到節目中談他們的家庭、工作與求學。30分鐘除了與眾人分享心情故事也希望藉此幫助在臺灣的大陸朋友儘早適應及融入臺灣多元社會! 「我的臺灣家庭」:兩岸婚配在臺灣建立的家庭,越來越多,在文化、觀念、生活,如何調融、適應,邀請家庭成員分享心得。 「我的臺灣學習」:開放陸生來台政策施行以來,許多大陸青年學子,紛紛選擇在台灣為接受高等教育;本單元將呈現他們的學習狀況,交友情形,校園生活。 「我在臺灣樂活」:大陸各階層人士來台灣旅遊、自由行見聞分享。 「我的臺灣好朋友」:臺灣有許多為迎接、協助大陸新住民而設立的民間組織如基金會、社團、協會,為、「愛心台灣」的象徵;此單元將逐一報導這類團體,讓TA由此面向深入認識臺灣是如何向大陸新住民敞開雙臂、伸出友誼援手。 「我在臺灣快樂幹活」:隨著地球村概念,及交流日益熱絡,兩岸各行各業人材也時而互相駐點、演出、講授……;此欄目設計即是透過大陸來臺工作 ...
…
continue reading
每日新聞那樣多,要聽誰的呢? 『早安.台灣』每週一至五早晨7:00~7:30,主持人夏治平與您一同聊新聞! 『早安.台灣』將搭建一個台灣首見的世界級的橋樑,希望全球民眾透過央廣互動往來瞭解彼此。歡迎您隨時與節目互動,節目參與方式如下: 早安台灣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wechat帳號ID: garyhsia630112、央廣早安台灣聽友聊天室 臉書粉絲團請搜尋:早安.台灣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
continue reading
新聞最即時、議題探討最深入,每週一至週五18:00~18:30由黃俐婕主持的「兩岸ING」節目,為您掌握兩岸大小事。 30分鐘內有您最想瞭解的重點新聞,專家學者剖析焦點議題,以及兩岸間新奇、溫暖、趣聞或趨勢現象等資訊。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facebook互動:兩岸ING Podcast收聽: :SOUND ON 、SPOTIFY、APPLE、GOOGLE播客
…
continue reading
他們原是香港人,也是台灣新住民,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歷史等多元的角度,帶領聽友們遊走台港兩地,從而瞭解台灣、觀察香港,透視兩地社會特色。 節目秉持知性和感性並重的風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剖析新舊香港移民心裡面的兩個家,形式採用雙主持對談,偶爾也會訪問特約來賓。 ░聽友來信 ☀FaceBook▸央廣粵語 ☀聽眾信箱▸[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郵寄地址▸台灣104237 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中央廣播電臺粵語節目 ☀微信WeChat▸ rti0228856168(北安小姐姐) 🔊中短波收聽報告▸ https://reurl.cc/NXkVe
…
continue reading
關心香港政治時事,挖掘香港圈內新奇、有趣、特別的資訊,每週四22:00~22:30由張明天主持的「想跟你聊聊天」節目,邀請各行、各業、各階層來賓,與您聊聊香港的大小事。 因節目調整,本節目製播至2022年1月31日,感謝支持,也歡迎回放收聽精彩節目。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很早之前開始,人類就將歷史以各種形式傳頌記載。若要定義歷史,其實它就是人類生活的軌跡。而認識歷史,才能知道文明存在的起點與價值,知道我們生活世界樣貌是如何被創造的,也能進一步描繪出未來前進的路線。將複雜的歷史主題,每個具有影響力的時刻,化成600秒的淺顯紀錄,就在600秒的歷史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介紹關於臺灣的特色。以主題系列分類,展現臺灣多元樣貌。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世界變動太快,需要多一些沈澱與理解。台灣社會從過去的禁制到開放,公民們需要更多的對話與溝通,一起用知識面對變化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理清資訊爆炸的迷濛。這個節目希望可以透過討論、對話與分享,打造具備公民意識的社會。讓我們從幾千年來的「臣民」意識、19、20世紀強調的「國民」意識,進一步成為具備反省與思索的「公民」意識。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人音樂事: 報導幾則近期的音樂新聞,並分享這些音樂人、音樂事的相關作品。 #音樂時光隧道: 主題式介紹過去曾走過風華歲月的音樂作品,或令人懷念的音樂人故事,盼引起喜歡懷舊風的聽友共鳴。 #臺灣在地聲音: 介紹臺灣華語、客家、河洛、原住民等各族群的音樂作品,呈現臺灣在地音樂的百花齊放。 #音樂人會客室: 不定時訪問音樂人,談作品特色及創作故事;或依受訪者之專業,談其所關注的音樂,和對他有影響力的作品。 ***本節目入圍第56屆廣播金鐘獎類型音樂節目獎、類型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每週一到週五晚間9點30分到10點,在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或歷史文化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這樣看中國」陳冠廷時間節目製播三年多,在2023年6月9日製播最後一集。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朋友對主持人陳冠廷與本節目的支持,也請繼續支持「這樣看中國」系列各集節目。 有任何意見,都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
continue reading
人生,沒有重來,沒有存檔,不能起死回生。 有的是悲哀,有的是早知道,有的是還沒說出口的愛、感謝,以及對不起。 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帶我們想想人生的寂寞與生死的體悟。 針砭人性的弱點,既警世又療癒人心。 📌臉書粉絲專頁👉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來信資訊 郵寄地址|臺灣104237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5號 中央廣播電臺 華語節目 收 e-mail|[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每周四在央廣播出的「這樣看中國-富察時間」,自2020年2月3日開播至今已近四年時間。在這一段時間以來,主持人富察從歷史、社會、古籍典故的角度,解析中國的古與今,獨特視角為大家開拓更多的視野,相信讓眾多聽友收穫豐富。 感謝聽眾朋友的長期支持與愛護,本節目在2023年12月31日停止更新,百餘集精彩節目會保留在央廣官網,您也可在podcast平台,回溫如新。 祈願富察早日平安歸來。 PODCAST收聽平台:SOUND ON 、SPOTIFY、Apple Podcasts 、Google 播客 與節目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9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9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9
…
continue reading
WELL Space健身教練謝孟翰Paul 1.運動中疼痛是身體最好的禮物! 2.如何透過訓練提升運動項目? 3.訓練是一種覺察自我的過程! 4.平衡感不好,容易跌倒,是核心的問題嗎?還是動作的理解有問題?
…
continue reading
不論是跨年或者農曆春節,燃放鞭炮迎接新年,是很多國家和很多人迎接新年的方式。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喜氣洋洋的同時,放鞭炮引發環境污染、噪音等問題。今天節目談談兩岸放鞭炮的差異,看看這背後反應出怎麼樣的制度差異。 主持人許律師介紹: 一、臺灣的鞭炮文化與管理現狀 二、中國的鞭炮政策 三、從煙火看民主與極權的差異
…
continue reading
勞動基金運用局3號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2025年12月底,總規模來到7兆479億元,全年度投資收益為1兆428億元,收益率16.48%,創歷年新高。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管理規模達7兆6,859億元,總收益數為1兆1,361億元,收益率為16.57%。 勞動部表示,外界最關注的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為6,989.7億元,收益率16.16%;勞保基金收益數為1,629.1億元,收益率18.13%。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英國媒體「泰晤士報(The Times)」專訪,她回憶與川普團隊第一任期的互動,形容雙方國安團隊「密切、頻繁、清晰」溝通、建立良好聯繫基礎;對於川普表示台灣應提高國防佔比,蔡英文說,台灣有收到訊息,十分樂意與美方討論、加強國防投資,並對「該做什麼」達成共識…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8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8
…
continue reading
音樂力量大!音樂會說話! 蘇婭(藝術家、歌手) 做過國小音樂專任老師、鋼琴老師、吧台調酒師、Pub駐唱歌手、歌手、音樂聲音訓練班老師、電視台企劃執行製作人、電影電視廣告 演唱製作、廣播電台節目製作以及主持人、數位攝影藝術家、策展人 現專職創作歌手 、音樂製作人和視覺藝術、生命分享講者、策展人。在音樂圈近三十年的她,最近才推出SuYang 蘇婭《3 Cyugal》首張全創作 大地電音專輯。 本集節目特邀蘇婭與《3 Cyugal》專輯的製作及編曲~章世和老師,一起來介紹電音音樂及這張專輯。 - 1996年與李雨寰合作發行了專輯“愛上你只是我的錯”。二人組命名為dMDM。(台灣第一支電子音樂創作團體) - 1996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團體最佳新人提名 - 演唱電影,電視節目,廣告曲 - 聲音訓練:訓練…
…
continue reading
下週的歷史回顧: 一、1957年2月9日,中華民國外交部主張「琉球自主獨立」,直到跨世紀由民進黨執政始將「台灣駐日中琉文化經濟協會」「中琉文化經濟協會駐琉球辦事處」在2006年5月改名「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駐琉球辦事處」繼承「中琉文經協會駐琉球辦事處」外交代表地位,隔年2月再改「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那霸分處」。 二、1990年2月10日,吸金達948億、受害多達16萬人的「鴻源集團」案爆發!檢方遲至1992年始判刑7年、罰鍰300萬結案,主謀沈長聲僅坐牢4年便獲假釋「出獄」。 三、1998年2月11日,執政黨主席李登輝在農曆春節後首次中常會上「關切電視新聞節目播出順序」、責成秘書長要求改善!…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8
…
continue reading
棒球作家謝岱穎 1.資格賽的定義,必須先在資格賽4隊中取得前兩名,才那參與2026年的會內賽。 2.資格賽的賽程,2/21-23在大巨蛋分別對上西班牙、南非、尼加拉瓜,取得循環賽第一直接晉級,2/25由排名第2、3球隊爭第二個名額。 3.中華隊在2/3-13在大巨蛋練球,2/12、13與韓職樂天巨人進出兩場自辦熱身賽。 4.資格賽國家隊組成,盡量錯開12強陣容,僅陳傑憲、林家正等少少有重複,但因張育成、鄭宗哲、徐若熙等中職、旅外好手加入,整體陣容不會比較差。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8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就職以來連連發出震撼彈,最新的主張是,美國要「接管」飽受戰爭蹂躪的加薩走廊,然後開發當地經濟。 川普4 日先是提議把巴勒斯坦人永久移出遭到砲火重創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接著在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會談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川普又說:美國將會接管加薩走廊,然後進行整頓。他說,美國會清除未爆彈,「夷平當地」,清除損毀的建築,並且「創建經濟發展,為這個地區的人民提供無窮無盡的就業機會和住房」。 川普今年1月25日首度提到將巴勒斯坦人移出加薩的主張時,就敦促埃及和約旦接收更多巴勒斯坦人。 不過,這個主張已經遭到埃及和約旦的拒絕,除了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之外,國際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7
…
continue reading
●藝人大S徐熙媛日前至日本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不治,引發兩岸三地關注。 日本這波流感疫情有多嚴重?中國大陸網民竟熱議是否缺藥? 名人效應顯現,台、港則掀起一波搶打流感疫苗熱潮,台灣流感疫苗罕見短缺,政府火速增購,香港也已出現疫苗不足情況。 這波流感疫情北半球同屬H1N1病毒株,但流感病毒變異速度之快僅次於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如何「猜」全球每年的流感病毒? 流感和一般感冒的症狀究竟有何不同?大S驟逝顯示避免出現重症至關重要,為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療科主治醫師姜冠宇受訪建議使用血氧機監控? 出現症狀是否就醫如何判斷?對症下藥,台灣抗病毒藥物不缺,何以疾呼千萬別濫用? 【與我們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facebook互動:兩岸ING Podca…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7
…
continue reading
◎早安筆記本:您聽過來自海洋、水底下的聲音嗎?石首魚群集體鳴唱以及白海豚在社交活動時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 中研院在2025台北國際書展中以「海灘拾貝:探索無邊知識海」為題,規劃從文字看海洋以及從生命科學看海洋等學術展示,包括罕見的海洋聲景、音訊,以及一連串人文歷史與科普座談。 央廣新聞部節目主持人韓啟賢,專訪展示中有關海洋聲音部分的策展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子皓,介紹海洋聲景主要是由哪些聲音構成,如何收集海洋聲音,以及收集到的音訊可提供哪些領域的研究或是應用參考。 ★本集節目中的石首魚和白海豚等水下聲音,由林子皓提供。 ( 中華白海豚(資料照片/CNA)) (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子皓解說海洋聲景(圖:中研院提供))…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7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 美國與南韓達成共識,首爾同意自2026年開始,增加對駐韓美軍的分攤費用,從2025年的1.4兆韓元(約新台幣335億6000萬元),增加為1.52兆韓元(新台幣364億3600萬元),多了1200億韓元(新台幣28億7700萬元),這份協議將至2030年。韓國分擔美軍的費用是364億台幣,而台灣在今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是3兆1534億元台幣,只占1%,台灣怎會付不起?何況南韓與北韓土地相接,北韓光是大砲就能打到首爾,所以美國必須駐守近2萬8500人。但台灣與中國隔了海峽,美軍若駐臺只需海、空軍,因此費用應該只要南韓的一半。
…
continue reading
專訪知名財商教育夫妻檔Ms. Selena和Mr. Wyane 分享經驗與資源,如何創造不為錢煩惱的人生! 彙整出將個人興趣和能力變現的具體步驟,提供打造主動收入的多種可能,以及掌握未來、逆轉人生的技術,實現財富自由,同時活出生命的最大可能性與價值。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吳瑞文/資深廣播節目主持人 文哥帶來一場趣味橫生的燈謎挑戰,為即將到來的元宵節提前暖身。節目中文哥與聽眾朋友一起玩燈謎,題材多元,從猜歌手到地名,從水果到成語,應有盡有。拍案讓人叫絕;而「紅衣白胖子,裡面藏著黑丸子」經典謎題的「荔枝」。還有雙水雙火的台灣著名的景點「淡水」,展現了燈謎的文化意義。節目串不僅是燈謎挑戰,還為大家介紹了元宵節的特別活動——下週二(2月13日)傍晚五點半,《央廣即時通》將透過微博進行元宵節特別節目的直播,帶大家一起參與台灣燈會,感受燈光與智慧相連的美好時刻。節目最後,文哥用他特有的幽默和智慧帶來一連串妙語金句,讓聽眾意猶未盡,也充滿期待。狂歡。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7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侍建宇∕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從2月4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在懲罰未能阻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fentanyl )等毒品流入美國。 消息發佈之後,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揚言要採取報復性措施。但是在川普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通話之後,這兩個鄰國隨即承諾加強邊界和犯罪執法,川普3日在最後一刻暫緩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25%關稅,同意延後30天。 但是對中國的懲罰性加徵的關稅並沒有被暫緩,新關稅措施已經在美國東部時間4日凌晨零點生效。 根據報導,因為北京在4日率先宣布對華府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導致雙方通話破局。川普當晚表示,他並不急著跟習近平通話,4日宣布的關稅措施只是起…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6
…
continue reading
●最近有中國大陸台商回台灣參加春節活動,高喊「當家不鬧事,台商反對大罷免,避免勞民傷財」。 人民罷免公職人員並非頭一遭!過去有因通過罷免而下台,有些則安然過關。 這次針對立委及縣市首長至少20件罷免案,大規模行動前所未見。為何引爆?以往國會同樣也曾處於「朝小野大」,何以採取做法大不同?朝野互信、協商對話不復見?訪問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觀察探討。 公民團體發動連署罷免行動,如何觀察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對政治不冷漠?宛如遍地開花,看見2026年地方選舉已悄然吹起號角? 大罷免行動顯示跨越門檻並不難?未犯行政過錯,也許只因不開心便發動罷免,有否商榷、修法空間? 半總統制引發憲政僵局如何化解?或可喝和解咖啡,但由誰出面?解散國會!從未動用,造成效應如何思索? 【與我們聯…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6
…
continue reading
◎連線專訪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解析重大國際新聞。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到訪美國,這是川普就職以來,第一位會面的外國元首,顯見美國對以色列的重視。此次會面的時間點非常關鍵,因為2/3為以哈第二階段停火日期的談判日,但兩人會面後川普拋出「清空加薩走廊」構想,甚至不排除「派遣美軍進駐」!此話一出震撼中東世界。 可以思考觀察的切入點包括,近200萬哈瑪斯人何去何從?在鄰近國家籌建新城容易嗎?川普主政下的美國外交政策,是否已經變成天馬行空的由上而下貫徹?多年來巴勒斯坦人建國的夢想還在嗎?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向以色列發射3,000餘枚火箭彈,啟動戰火,如今看來是錯誤的嗎? ( 美國總統川普4日在白宮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 (圖:@IsraeliPM)) 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美國的商品增加2…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6
…
continue reading
邀請來賓 蕭育和/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關注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當前自由主義治理失敗議題。 2025年的重點大戲就是川普再度上任。但這並非孤立主義再起,畢竟如今的美國是舉世超強,不可能退回到十九世紀的思維。目前可見的是美國的戰略收縮,川普要求歐盟/北約自主,並一改拜登的多邊主義,改以單邊操縱為主;但目前歐盟主要大國法、德政治不穩,而東亞的日、韓也同樣不穩定,所以不論烏俄戰、中東乃至印太,2025都是不確定的一年。
…
continue reading
社會觀念變了,以前我們說一個女生是公主,甚至說是仙女,那是出自內心的讚美,聽到的人也會很高興。但現在我們如果這要說,聽到的人可能以為我們是在罵她。你說她像公主,她還覺得你是在說她有公主病。小仙女就跟小公主一樣,這幾年在網路上已經改變了原有的詞義,現在變成是男性嘲諷女性的詞語,用來諷刺女生沒有公主命卻得了公主病。這種詞義變化的原因,造成現在沒有仙女卡通或公主卡通,因為仙女或公主已經成了負面詞彙。 本集節目介紹3首戒嚴時代老三台仙女卡通。 1.彩雲仙子〈中視1978播出〉 2.小仙女〈台視1979播出〉 3.花仙子〈台視1982播出〉 影音觀賞: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TI/videos/958125932967435…
…
continue reading
受訪者:陳昇/音樂創作人 新寶島康樂隊發行第13張專輯「大波浪」,由陳昇、黃連煜、阿Van再度聯手打造,人生浮浮沉沉,大浪來時要憋得住氣,他們三位各自呈現,也互相合作,做出一張有別於三年前舊作的新專輯,陳昇在專訪中感嘆身處現世的無奈,也分享他對社會的觀察 本集節目播出「魩仔魚」「Come fly with me」「我們都是快樂的原住民」「星仔知我心」等歌曲 歡迎收聽!
…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
continue reading
一、李雪/我是在2009年開始收聽央廣電台,那時是通過聽友的推薦,才喜歡收聽央廣電台,從中瞭解到許多美麗的寶島台灣文化風情,央廣電台每一位主持人聲音都好好聽,那樣的溫柔親切,特別喜歡參加央廣電台聽友線上電話連麥,特別是打電話的時候,熱線爆棚,我總是打不通,但堅持下去,後台終於接通了我的電話,邀請我與主持人線上互動,激動的我差點都要哭出來了,因爲終於能和央廣最喜愛的主播有更近距離的交流,實在讓我太激動了! 二 戴升/我的人生旅途因使用短板收音機而能遇見央廣,實屬榮幸,央廣給我的青春年華帶來了數不盡的歡樂,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三、李明/第一次收聽央廣大約是在2000年前後,我的腦海裡至今還清晰的記得當時短波收音機裡傳來的“臺北國際之聲”的台呼和台歌,“穿越地球每個角落 / 中國人的CBS / 伴…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6
…
continue reading
來賓: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 中國大陸AI新創企業DeepSeek(深度求索)在農曆春節除夕再發布生成圖像(文生圖)大模型,這個模型在基準測試中超越美國巨頭OpenAI,撼動全球晶片產業鏈,也震撼美國矽谷新創科技圈,更導致美股相關科技股大跌,受到這個消息的衝擊,台股蛇年開市第一天也跟著大跌,2月3日加權指數一度重挫超過千點。 然而,DeepSeek真的很厲害嗎? 事實上,從DeepSeek發表時間點來看,似乎一切都是有備而來,就在黃仁勳前往中國的行程結束之後;更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宣布要對中國加徵關稅,並攜手全球科技巨頭啟動史上最大AI基礎建設計劃「Stargate」,打造美國AI領導地位的同時! 有人質疑,DeepSeek最新發表除了要對外宣示中國AI科技崛起實力之外,更像是中國大外宣的工具!…
…
continue reading
主持人蔡明芳提到,從美國總統川普總統上任以來,宣布對來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將達25%,而對中國則為10%。這些措施本來預定於2月4日生效,但川普在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領導人通話後,決定推遲實施。這樣的變動讓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並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波動。 對於中國的關稅問題,雖然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會進行通話並討論未來的關稅政策,但目前仍未確定。還有,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中國也提高了對美國煤炭、天然氣等商品的關稅,並且開始對美國的Google進行調查,美中關稅大戰開打。 另外,全球供應鏈的轉移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許多國家開始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使得中國的產能被削弱。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中國的經濟,也使得全球市場的布局發生變化。 美國提…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5
…
continue reading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實現了!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上任後首站出訪中美洲,日前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短暫會談後,巴拿馬便宣布退出2017年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劃。 中國經貿投資中南美洲多年,究竟有哪些原因使巴拿馬態度轉向?巴拿馬難道毫無籌碼、僅剩戰略地位?訪問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陳建甫觀察探討, 中美洲被喻為美國的「後花園」,巴拿馬是拉丁美洲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退出後,是否引發骨牌效應並牽動美中地緣戰略? 【與我們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facebook互動:兩岸ING Podcast收聽: :SOUND ON、SPOTI…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5
…
continue reading
◎早安現場:專訪資深媒體人、太報主任記者郭宏章,解析重大新聞時事與軍事採購進程。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英國「泰晤士報」專訪,揭露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一任期時的溝通。她對與川普合作印象正面,台美之間當時就國家安全議題有了強健、頻繁、明確的溝通。 泰晤士報這篇專訪,標題為「我領導台灣八年——這是我讓川普站在我這邊的方式」。當年在川普第一任期就任前,兩人曾通話,引發中共抗議。這是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後,台灣與美國領導人首次直接對談。 蔡英文指出,之後美方核可重要對台軍售,台灣對此十分感激。而泰晤士報的報導,後來美國對台軍售金額創近40年新高。 提起軍售,台灣向美國購買66架F-16C/D Block 70型戰機,原訂爭取去年第4季完成首架戰機的出廠,但受到生產線調整影響,交機時程可能…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5
…
continue reading
訪問來賓: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 2024年世界局勢混亂,做為世界大國的中國,2025年在經濟、社會與政治發展展望如何?訪問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董立文教授,預測2025年中國大陸經濟、社會與政治發展走向。
…
continue reading
理想很遠 原著 台灣角川授權 懷才不遇的純文學作家陳方圓在行內浮沉多年,某天獲聘為官方機構「部門」的專職作家。以為進了政府機關前景無憂,怎知「部門」聘請作家,工作竟是篡改對社會不利的新聞,要由作家發揮創意,把新聞改寫成另一種真相? 作家們在良知和夢想、初心和現實、速食和深度、維穩和真相之間掙扎。群眾想要的,到底是「沒有自由的幸福」,還是「沒有幸福的自由」?作家想寫的,是「巧言令色的商品」,還是「曲高和寡的藝術品」?部門為社會作出了抉擇,而寄人籬下的作家在每宗「工作」中,無可避免地審視種種的道德命題。
…
continue reading
一、朱巧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許多人和事,有些轉瞬即逝,有些卻足以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對我來說,遇見央廣就是這樣一段美好的際遇。那是大約1994年的一天,百般無聊中,擺弄著家裡的收音機,收音機裡播放著我喜歡的當時最流行的歌曲。突然,一個聲音闖入了我的耳朵,那是一種溫暖、親切、充滿力量的聲音。它講述著臺灣和國外的新聞,傳遞著知識與智慧,弘揚著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被這個聲音深深吸引,不禁停下腳步,仔細聆聽...... 二、泥娃娃/央廣是我們瞭解實事,增進瞭解的紐帶。兩岸ING,央廣即時通,早安臺灣,等等節目,也成了我們最好的良師益友,通過認識央廣,使我對臺灣有了更深的瞭解和嚮往,有了三次旅遊訪問臺灣的機會,終於在2019年,有了那一次親自來到央廣的訪問,並拜望到許多以前都是在空中相識…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5
…
continue reading
嘉賓:吳嘉隆先生/台灣資深政經評論家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正式就職。他在演講中,描繪了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在同一天,簽署上百項行政命令,表示要調查美國與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這三個國家的貿易關係,再決定如何對他們徵收關稅。 2月1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2月4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他指稱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這些國家「長期剝削美國」,不僅在貿易上造成美國利益受損,還涉及犯罪與毒品問題。他強調,「這些日子已經結束!」 川普指出,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以及大多數國家)都存在貿易逆差,並且美國目前國債高達36兆美元。他表示,美國不會再繼續充當「愚蠢的國家」,並鼓勵企業將生產基地遷回美國,強調「只要在美國生產,就不會有關稅!」 加拿大隨即展開反擊,對價…
…
continue reading
近年來,台灣的新住民越來越多,但新住民的心理健康問題卻乏人問津,這些新住民除了面臨語言、文化和社會適應這些困難,也要面對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而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湯晏甄助理教授就是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慧(AI)來幫助發現新住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湯晏甄接受主持人林廷輝專訪時表示,以往幫助新住民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方式是透過問卷調查,但這樣的方法往往需要很多時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AI技術與心理學結合,創建了一套系統,專門用來偵測新住民的心理狀況,判斷他們的情緒與心理健康。 除了情緒分析外,這套系統還會根據新住民的需求,提供相關的輔導和資源。除此之外,為了避免語言上的翻譯或是誤解錯誤,湯晏甄還跟外語老師合作,確保系統能夠準確理解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新住民。 湯晏甄強調,政府和社會應該更加關注新住民…
…
continue reading
2025-02-04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