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tions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面对问题和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世界,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我们讲述那些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修复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 我们想成为互联网上的光明角落。我们做善意的传播者,而不是恶意的放大器;我们关注问题的解法,而不是贩卖和收割焦虑的情绪;我们分享行动的案例,激发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让人陷入犬儒,变得麻木和无动于衷。 ☀️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我们欢迎也想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寻找解法的品牌支持我们,一起放晴!欢迎联系:kfang@cuhk.edu.hk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 本期放晴故事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香港深水埗明哥的故事。深水埗是香港的一个区,那里是香港贫困率最高的地方,居住着很多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明哥本人在饮食行业工作,针对基层和其他有需要的人士开展了“派饭”活动,一心帮助基层,直到现在,除了明哥所在的深水埗,香港的其他地区,甚至是香港以外的地方,明哥和团队也在试图提供一些帮助。 P.S. 本期节目又是一期粤语节目,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按此查看这期节目的文稿,也可以在“Hi放晴公园”的公众号上找到这期节目的文字版。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9:40 如何完成讨厌的任务 ☀️ 往期节目 s3e38. 黑暗中的希望:尝试消除“残疾”概念的体验馆|1206 333. "维修咖啡馆"有多好玩儿?| 1115 s3e14. 从后院走向世界的小小标牌|110…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感觉到压力,比如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对于压力,我们都很熟悉,但Microstress却被我们忽略了。Microstress指的“微压力”,这种压力的结果就是,你可能明明没有什么烦心事,却很容易感到很疲惫、沮丧。或者,你其实没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却非常烦躁,容易一点就着,戾气十足。听听这期节目,一起看看如何排解这些“微压力”。 延伸阅读 微压力的隐性代价 作者讲座:微小的压力如何累积成巨大的失败 弹性网络 有一种我们的大脑没有注意到的压力——它让我们筋疲力尽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4:40 如何设立边界感,勇敢说「不」? ☀️ 往期节目 291. 如何与压力和平相处?| feat.声东击西徐涛0913 253. 如何减少"压力荷尔蒙"?|…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生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会是什么样的?在香港,就有这样一家”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带参加者体验一段75分钟的全黑旅程,模拟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你可以想象,习惯了光明的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会遇到多少困难?前几天,我们团队的Ella和闻晓就去体验了一次这样的旅程,还采访了把体验馆从德国带到香港的Louis。她们在黑暗中有什么感受?Louis又是怎么把这个概念传播来香港的?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有兴趣的你来香港亲自体验。 P.S. 本期节目又是一期粤语节目,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在下方“延伸阅读”部分找到这期节目的文稿,也可以在“Hi放晴公园”的公众号上找到这期节目的文字版。 图源:黑暗中对话香港体验馆官网 延伸阅读 本期节目的文稿 黑暗中对话香港体验馆的网站 报道:黑暗中对话:我们…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海绵宝宝也能帮助改善性别不平等吗?当然了,这里的海绵宝宝指的并不是那个动画片里的海绵宝宝,而是大海中天然海绵的幼年时期。海绵是一种原始水生动物,上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的孔让水进出,我们日常大多数时候使用的合成海绵正是仿照了它的形态制作而成。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群岛,有妇女就开始培育蓬松柔软的海绵宝宝。她们为什么要培育海绵宝宝?这种动物又能怎样帮助性别平等呢?欢迎收听本期节目,找到答案。 天然海绵|图源:BBC 延伸阅读 什么是海绵? BBC:海绵为桑给巴尔女性提供救生索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5:57 如何面对阶段性的友谊? ☀️ 往期节目 292. 如何争取两性同工同酬?|0914 273. 怎样通过纪录片改善女性境遇?|0817 ☀️ 本期制作 主播:王艺雯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假期快要到了,你会不会想来一场独自旅行?一个人去旅行,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旅游计划,不用去协调伙伴的时间和喜好,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但是女性朋友们在计划是否要独自出游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安全问题产生许多顾虑:这个城市治安好吗?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尾随怎么办?这家酒店会藏摄像头吗?这个地方门锁安全吗?如果遇上不规矩的房东怎么办?一想到这些问题,独自旅游的热情也消磨了一半。 今天这期节目,就给想要自己出去旅行的女性朋友带来一个好消息——世界上已经开始有一些地区意识到了女性独自出行的困境,开始为打造女性友好型的旅游城市而努力。有哪些城市正在为此积极做出改变?又有哪些地区是适合女性独自出游的呢?欢迎收听,在节目里找到答案。 一位喀拉拉邦女性正在参加旅游业相关培训|图源:Bu…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制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消除与艾滋病病毒相关的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到2030年,结束全球艾滋病流行。这个目标看起来还如此遥不可及,因为在社会上还存在如此多对艾滋病以及艾滋病人的偏见。 关于艾滋病,你有什么了解?不如,来尝试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你觉得HIV和AIDS是一回事吗?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是同一个概念吗?艾滋病是一种病吗?本期节目,我们采访到了一位100%公开身份的HIV感染者钱小壕,听他讲讲关于艾滋病,冰山之下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故事。欢迎收听,在节目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希望我们能够消减对艾滋病的偏见,提高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图源: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延伸阅读 《U=U中文宣传片》 钱小壕的文章:《救助阿伟的一天》 …
  continue reading
 
为了让人工智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全人类,同时遏制它可能带来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就人工智能的治理进行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多学科共治的全球性对话,并为此在今年10月底组建了一个高级别咨询机构。作为该机构39名专家当中的一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毅日前接受了《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专访。他在畅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的同时,也对其全球治理体系和咨询机构的工作进行了展望。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前段时间,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CEO Sam Altman突然被解雇,之后又回归,这桩大戏可能很多人都追过了。其实,在戏码的惊奇甚至狗血之外,这次事件有一个很核心的议题,那就是对AI发展过快,伤害人类的担忧。 避免伤害,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角度。而另一种同样重要的思考角度就是:我们能不能把强大的AI,用在真正有益于人类的领域,比如环境、健康、教育这些问题上呢? 延伸阅读 The Future of Recycling Is Sorty McSortface Google DeepMind AI speeds up search for disease genes AI for Earth Grantee Profile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有没有被无处不在的“爹味”困扰过?今天,祝福和Mandy两位主播会带来一期有点不一样的对话节目,她们会聊聊“爹味”这个词的含义,还有自己被“爹”到的经历。她们也会探讨,既然“爹味”被如此诟病,它为什么还会广泛存在,以及“爹味”到底是从哪来的。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有变“爹”的倾向,她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帮助你摆脱“爹味”。 延伸阅读 丽贝卡·索尔尼特的书:《爱说教的男人》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9:53 如果一直做不了决定怎么办? 高效做出决策的方法 ☀️ 往期节目 309. 什么是女孩教育,它能改善什么?|1012 s3e12. 男性孤独,拥抱脆弱的自己|1031 ☀️ 本期制作 主播:祝福、王艺雯 文稿撰写:王艺雯、祝福、张紫涵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一年又快过去了,很快,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会相继迎来圣诞、新年、春节等假期。这也是我们都迫不及待要出去旅行的时间了!旅游业占全球碳排放的8%,所有那些飞行、邮轮、纪念品和酒店住宿,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碳足迹。环保旅游听起来就是省吃俭用,但原来环保旅游也一样有很多选择、一样可以玩的尽兴!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延伸阅读 日本航空租衫服務|遊客可零行李去日本!衣物直達酒店兼節省執篋空間 环保人士的蜜月首选,六间顶级生态渡假村让爱无负担 来一趟永续旅行,奢侈享受不减分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7:55 如何更好的表达同理心 ☀️ 往期节目 330. 什么是"动物友好型"旅行?| 1110 333. "维修咖啡馆"有多好玩儿?| 1115 351. 什么是圣诞过后的木屑节?|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相信很多听众都没有去过精神病院,有病人说,感觉病房更像是一间牢房,而不是卧室。为了建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医院房间”和11位艺术家一起翻新、重装斯普林菲尔德大学医院里面的一组精神康复住院病房,艺术家和制作人会仔细考虑病房里的所有东西,从颜色到空间配置,再到展示的艺术品,并确保所有作品都符合卫生、安全、耐用的规定,不会给患者带来风险,让这个房间更“人道”。 Recovery College改造前后|图源:Hospital Rooms 延伸阅读 “创造力改善福祉”:艺术改变心理健康病房 采访:NIAMH WHITE 和 TIM A SHAW 在医院病房 艺术和心理健康慈善机构庆祝 100 万英镑的资助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伦敦豪瑟画廊举办新展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8:56…
  continue reading
 
在本期番外中,三位放晴团队的毕业班成员:张紫涵、贾静晗和子诣,还有一位放晴团队的老主播乐延,在录制时一反常态,自爆他们在生活中焦虑的真面目。在本期节目里,你可能会听到这些放晴小土豆们对于申研、找工作、香港物价甚至是未来职业规划的焦虑,以及他们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焦虑的方法(请不要学习!)。 而本期小编也因为想不出番外标题而抓耳挠腮,慌乱之下求助了放晴团队的不靠谱同事,并有了以下对话。 欢迎收听这期关于焦虑的番外,更欢迎你在评论区加入讨论! ###☀️ 时间线 0:30 开场白 5:05 成员自爆焦虑的私生活 14:01 小土豆求职真的这么困难? 20:30 gap year 真的那么可怕吗? 25:35 当我们在谈论焦虑的时候,我们在担心什么? 46:15 焦虑症作为一种疾病 49:08 生活中…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曾经感到过生活和工作无法平衡,或者说,工作挤占了太多生活的时间吗?那么,怎么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近几年,有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开始慢慢兴起:工作共享。一起来听听这个工作方式如何寻求生活的平衡吧! 延伸阅读 工作共享的优点和缺点 工作共享帮助父母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步入正轨 如何让工作共享发挥作用——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失败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0:23 失望日记:从厌世中获得正能量 ☀️ 往期节目 291. 如何与压力和平相处?| feat.声东击西徐涛0913 266. 公司"强制放假"靠谱吗? 256. 怎样和意见对立的人对话?| 0725 ☀️ 本期制作 主播:祝福 文稿撰写:祝福、陳婧怡 文稿编辑:方可成 后期:曹睿清 运营:陳婧怡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在11月7号的节目里,我们介绍了在巴以冲突当中,致力于从平民角度推动两国和平的民间组织,今天,我们想继续从人道主义的视角出发,和你聊聊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俄乌战争。 为了应对战争对民众造成的创伤,乌克兰成立了一个名为“永不屈服”(Unbroken)的项目。这个项目位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市,它的目标是:让在战火中受伤的那些乌克兰民众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及时接受治疗,不必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一个规模巨大的避难所为什么能在战火中建起?除了动荡,避难所的建造还面对着哪些困难?希望听完本期节目,你对“战火中,城市能做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在项目中接受治疗的女孩维罗妮卡 图源:UNBROKEN 延伸阅读 UNBROKEN Ukraine Relief: Q&A with UNBROK…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旅程,那么安葬就是还在世的人向逝者告别的仪式。一位尚未和这个世界碰面就已经夭折的胎儿,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始生命的旅程,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们的父母,只能在医院草草见一眼孩子的遗骸,就与他们匆匆作别? 延伸阅读 流产胎安放及火化服务 【人物专访】信徒谢美儿寻寻觅觅 流产胎寻安息地 珍重生命 建筑如何影响情绪:香港首个“流产者”火葬场利用设计缓解痛苦 “小bb安息关注组”谢美儿 为流产胎父母解心结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1:30 媒体打工人如何为裁员做好准备? ☀️ 往期节目 s3e26. 在咖啡馆谈论死亡|1120 263. 灭绝了的生物还能"死而复生"吗?| 0803 277. 什么是"减少世间不幸基金会"?| 0823 ☀️ 本期制作 主播…
  continue reading
 
电视是传播信息、引导和影响公众舆论的主要工具,是当今世界交流和全球化的象征。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联合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电视论坛,主要媒体人物在联合国的主持下齐聚一堂,讨论电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同年,联合国大会将11月21日定为“世界电视日”。 在今年的“世界电视日”之际,《联合国新闻》就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采访了《凤凰卫视》前著名记者、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闾丘露薇。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常说“童言童语”,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们说的话都不被认真倾听,也得不到重视。但这些天真话语的背后,可能掩藏着不被看到的创伤。正是由于孩子们不敢说,或者说了也没人当真,在我们身边,儿童受虐问题显得并不常见。但就像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湖泊,儿童受虐往往只是被忽视、被掩盖了。 今天的节目,我们来介绍一个尝试打破这个平静湖面的组织,看看他们是如何像蝴蝶一样,飞到每一个角落,用漂亮的翅膀带去希望。 蝴蝶信箱|图源:AP 延伸阅读 美联社关于蝴蝶信箱的报道:“如果你说不出,就把它写下来” 蝴蝶组织官方网站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21 如何像冥想一样放松? 不冥想,也能像冥想一样放松 ☀️ 往期节目 309. 什么是女孩教育,它能改善什么?|1012 s3e21. 战…
  continue reading
 
在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移民往往承担着最为繁重、薪酬最低的工作,他们的社会保障度往往也是最低的,甚至没有。即使是这样,在很多吸纳移民的目的地国,仍然存在着排外情绪,充斥着各种各样抵制移民的言论。对于这些现象,联合国的人权专家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议题,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有意避而不谈。通常,我们会觉得讨论死亡是令人不舒服的,有想谈论死亡这个想法也是奇怪的。一般来说,大家不会想这么做,也避讳这么做。但是,Jon Underwood觉得,谈论死亡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对于那些想谈论死亡的人,应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给他们去做这件事情。如果好奇Jon做了什么让大家来轻松、自由地诉说自己对死亡这个话题的经历和想法呢,欢迎你收听今天的节目找到答案。 The Exeter Death Cafe|图源:Death cafes and planning your own death | Death Land #4, The Guardian 延伸阅读 卫报: 什么是死亡咖啡馆? 南方周末: 走进死亡咖啡馆…
  continue reading
 
在本期番外中,三位放晴团队的朋友:方老师、祝福和睿清,会一起聊一聊MBTI这个最近很流行的社交工具。在本期节目里,你可能会听到:方老师严谨又专业的统计学小课堂,这三位朋友的MBTI类型,哪种人格最适合当记者…… 欢迎收听这期欢乐的番外,更欢迎你在评论区加入讨论! ☀️ 时间线 0:28 开场白 3:55 什么是mbti?(内含方老师统计小课堂) 13:18 互猜mbti类型! 42:00 NF人和NJ人哪里不一样? 1:00:00 对其他的人格类型有什么看法? 1:10:00 什么人格类型的人适合做记者? ☀️ 往期节目 番外|广东话特辑:本地生与内地生漫谈陆港差异 ☀️ 本期制作 主播:方可成、祝福、曹睿清 后期:曹睿清 运营:曹睿清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造成了许多的人命伤亡和财物损失。可能不少人对今年夏天的台风和暴雨都还印象深刻吧。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减少它带来的伤害? 延伸阅读 巴布科克牧场:佛罗里达州第一个防飓风城镇 佛罗里达州 100% 太阳能社区没有因伊恩飓风而遭受电力损失 佛州首座防飓风都市!注重防洪、蓄水 遭强袭几乎毫发无伤 中国斥巨资打造海绵城市,为何仍挡不住洪水?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0:45 Bare Minimum Monday:从“偷懒”中重新找回工作动力 ☀️ 往期节目 338. 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有什么新消息?| 1122 298. 怎样为非洲的孩子打造一所…
  continue reading
 
废弃塑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积累起来,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大约在7500万至2亿吨之间。如何消除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帮助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是一项全球挑战。发起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的“蓝色循环”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推广价值的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有效途径,并在最近荣获了2023年度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请听《联合国新闻》实习记者张惠兰的报道。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要如何了解到战场上在发生什么? 在远方的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投去关注的目光。可是,时间一长,“战争”似乎又回变为庞大的利益搏斗,变成一件遥远的与我们无关的事。而战场上有限的互联网信号、不定时的轰炸、各方对信息的封锁,也让我们更难得知战争具体的模样,更别说听到被无辜牵连的平民的呼救了。但在战火中,还有一群人在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唤起远方的我们对于战争的关切,唤起人类对于和平的期许。这群人就是战地记者。 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走近战地记者的世界,聆听战火纷飞下的那些激发共情和追求和平的声音,听听战地记者是如何传递出真实的声音,又是如何帮助实现和平的。 在加沙不幸遇难的巴勒斯坦记者Saeed al-Taweel和Mohammad Sobh的葬礼|图源:The Guar…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的女性听众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刚踏入青春期,开始有了月经,却发现这是一个在大众面前不能随便提起的话题,不只是月经不能被公开讨论,就连与之相关的用品也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但是2019年的国际妇女节,联合国的人权专家强调:女性的月经健康不应再是禁忌,而且在每年的世界月经日,有一群人不仅公开提倡月经议题,还大方地邀请大家参加以月经为主题的狂欢节。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让我们洗刷月经羞耻吧! 延伸阅读 【世界月经日2022】月经也可以庆祝?一起认识各国如何庆祝月经和亚洲的女性倡议家 不再被隐蔽与污名化的月经:自由的身体,多元的答案 月经也可以庆祝?望月女子谷慕慕集资举办亚洲第一场“月经狂欢节”,2022世界月经日一同狂欢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7:18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提到垃圾掩埋场,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恶臭?脏乱?但是在巴拉圭,却有一个充满着音乐,快乐和希望的垃圾场。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位环境工程师,法维奥。他在巴拉圭卡特乌拉的垃圾场旁创办起一支交响乐团,帮助当地生活在贫民窟社区的孩子们用音乐找到归属感,拥有对生活的热情和梦想。不过,这支乐团的乐器从哪里来呢?如果你好奇的话,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故事找到答案。 卡特乌拉的再生交响乐团 Cateura Orchestra |图源:Instruments Beyond Borders 延伸阅读 NPR: 卡特乌拉的再生交响乐团的故事 纪录片-垃圾场中仙乐扬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36 如何摆脱通过取悦别人维系关系 卫报: 专栏作家分享关于摆脱取悦别人委屈自己的建议 ☀️ 往期节…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最近,世界各地的动荡好像接二连三发生。在那些宏大的政治争端背后,尤其令人揪心的,是日常生活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平民和儿童。在不定时的轰炸中,正值学龄的儿童因为校园被摧毁、被占领,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在内战持续了十多年之久的叙利亚,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儿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在战火纷飞之中,教育就是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叙利亚一个非营利机构马萨拉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的前途就此止步,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上网课。他们是怎么给不同年龄段孩子设计教学内容的?他们又提供了哪些课程之外的资源,来帮助孩子们发展?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来了解马萨拉特的故事。当然,你也可以报名成为志愿者加入他们,一起给叙利亚的孩子们点亮更多机会。 正在用手机上课的叙利亚妇女|图源:Mas…
  continue reading
 
📚赠书 我们第三季第六期有关失智症老人的节目播出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联系到我们。他们最近其实刚好出版了一本相关的书籍《想带你看看失智症病人的世界》。 这本书是第一本从失智症病人的视角出发,介绍他们眼中世界的图书。书中结合温暖的插绘与故事,让你成为失智症世界的旅行者,体验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同时,书中还包含面向失智症的生活指南,介绍了病人面临的44种身心障碍,详解他们遇到问题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帮助家属迅速查找定位,解决日常难题。温暖守望失智症世界,获得与病人在漫长旅途中一同前行的智慧与勇气。 为了感谢大家对于放晴早安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我们将向几位热心听友赠送此书。只要你在本期节目的小宇宙留言区,分享你帮助和照顾老人的经历,就有可能获得赠书。这些故事,不一定需要和失智症相关,也可以和行…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听障人士有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体会到这种快乐呢?对于 Not impossible lab来说,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他们就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设备,让听障人士也能和我们享受一样的音乐体验,举办了一系列听障人士也可以参加的音乐会。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听听那个不可能的事情是如何实现的。 延伸阅读 Not Impossible Labs网站 振动触觉套装为聋人提供了感受现场音乐的新方式 新型可穿戴技术帮助聋人通过感受音乐来享受音乐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振动背心”正在改变聋哑观众的现场音乐——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3:00 如何增加成就感,摆脱“虚度光阴”的愧疚 ☀️ 往期节目 261. 如何理…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茶是世界上第二受欢迎的饮品,但是你应该不会想到你喝的一杯茶可能危害大象的安全吧?在印度,茶叶种植园是野生大象的一大杀手,排水沟、漏电的栅栏、有毒的肥料都会对大象的生命造成潜在的威胁。美国蒙大拿大学的生物学家Lisa Mills关注到了茶叶种植园对保护大象所起的关键作用,她联合一家非营利组织野生动物友好企业网络(Wildlife Friendly Enterprise Network)发起了一个叫做“大象友好茶叶”的认证,帮助茶农把保护大象嵌入了他们的商业模式。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了解大象和茶叶的故事。 图源:Niraj Mani Chourasia, National Geographic 延伸阅读 大象在掉进印度茶园的排水沟里 动友网: 大象友好茶叶认证标准 你的茶叶是…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近1个月,已经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平民死伤,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而在遇难者当中,妇女和儿童占到了一半多。战争的恐怖之中,人们很容易忘记:过去几十年,无论是在以色列那边还是巴勒斯坦那边,都有普通人在各自的社区中,尝试跨越鸿沟,努力为促成和平做一些贡献。 今天的放晴早安,我们想和你一起了解几个致力于为巴以和平提供解决方案的民间组织。这些组织的发起者或是以色列人,或是巴勒斯坦人,他们的相同点是,他们都在同时帮助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平民,并且,他们都很少被西方主流媒体“看见”。 我们将一份由巴以女性和平组织共同发起的和平声明放在了延伸阅读中,她们呼吁全球有志于和平的人士共同来签署这份声明,如果你也希望加入,可以点开来签署。 延伸阅读 Women Wage Peace和Wo…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不知道你关注过你家爱豆的碳足迹吗? 今年7月,一家英国的市场营销机构Yard就调查了一些明星在过去一年中的私人飞机碳排放量,希望借此探究哪些明星可能在环保上做的还不是那么好。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聊聊这项调查的内容,以及这项调查底只是一个八卦的噱头呢,还是真的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事实呢?当然啦,你或许还想知道,明星们能够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敦促环保。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未来的追星之旅带来一些新的灵感! 延伸阅读 Just Plane Wrong: Celebs with the Worst Private Jet Co2 Emissions What I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Celebrities? Bella Ramsey and Ben Wh…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我们凑齐了团队里三位讲广东话的小伙伴——本地生Ella、半本地生Mandy和内地生Wenwen,给大家带来一期广东话番外。她们从自己的多语言经历聊起,聊到了香港和内地各种各样的差异,你可能会听到:香港人在北京被服务员吓到,河南人在香港找不到好吃的面食,以及关于广东话粗口的礼貌讨论...... 欢迎收听这期欢乐的番外,更欢迎你在评论区加入讨论! ☀️ 时间线 0:47 怎么周六也有放晴早安啦? 03:44 大家的多语言学习经历 09:53 不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初学语言时闹出的糗事 17:25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时会遇到什么“cultural shock” 26:45 大辩论:香港到底是美食天堂还是荒漠? 50:37 如何在香港一眼辨认出local和non-local…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不知道大家没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和分享的内容都越来越精致了?你点开朋友圈,看到一众美食照片、旅游打卡、offer录取的内容,而等到自己发朋友圈,也在不知不觉中拣选自己在生活当中最精致的一面呈现出去。渐渐地,我们在生活当中的窘境和困难,似乎被自己咽了下去,无处分享。 不过,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比较“另类”的平台和网站,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真正的心事,尝试着打造一个亲密的网络支持社区。在美国,两个十九岁的左右的女孩创立了网站girlhood(少女时代),鼓励青春期的女性们在网站上写下感情生活中的困惑,并帮助别人解惑。而在中文世界中,也有一个叫“她乡”的网站,专门为海外女性提供一个包容而私密的网络空间。欢迎收听本期放晴早安,了解在girlhood和“她乡”上发生的故…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世界上,常常会感叹问题实在太多、太难以解决了,以至于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在美国西北部一个叫纽伯格的小镇上,一个家庭匿名在自己的社区里插上20个标牌。这些标牌设计很简单,上面用大大的白底黑字写着:“不要放弃”、“你值得被爱”、“定义你的不是你的错误”,而这些小小的标牌从社区的后院,走向了世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希望今天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或许,改变世界的力量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就算我们没办法解决那些宏大的问题,但至少可以从一个微小的举动做起。 延伸阅读 Don't give up网站 鼓励各地邻居“不要放弃”的小小标志 庭院标牌背后的故事 一位母亲制作了一些“不要放弃”的标牌并种植在她的社区,标牌很快传遍了全球 ☀️ 改变自己的10…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流浪狗的话题最近引发了很多讨论,我们不忍看到流浪狗被当街扑杀,也不同意这样简单粗暴的管治行为。那么,对于流浪狗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更有效、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呢?有些国家采取的办法是,让流浪狗住进监狱和犯人们一起生活。这个方案是怎么达到双赢的效果的?又能给我们解决流浪狗问题带来什么启发?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找到答案。 犯人和狗狗在一起|图源:Tails of Redemption 延伸阅读 Tails of Redemption的Instagram账号 Chicago Tribune关于这个项目的报道 关于宾夕法尼亚类似项目的论文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3:45 如何在假期好好休息? 假期高质量休息的七个方法 ☀️ 往期节目 271. 怎样打造流浪狗的天堂?| 081…
  continue reading
 
来自纽约大学的法学院教授玛格丽特·萨特思韦特(Margaret Satterthwaite)去年10月被任命为联合国法官和律师独立性特别报告员。在履职满一年之计,她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首份报告,聚焦于世界各地法律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司法空白。同时,她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司法干预在促进人人享有诉诸司法机会方面的积极前景。请听《联合国新闻》邹合义对萨特思韦特所做的专访报道。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很久以来,孤独、敏感、脆弱等情绪总是更多地跟女性联系在一起,亲密的友谊也更多地指向女性之间的闺蜜情。而社会文化也一直对男性有种隐形的规训,比如男性就应该隐忍、刚强和坚毅,不应该展示自己的脆弱。不过,根据很多机构的调查显示,男性其实也渴望寻求情绪上的支持,并且希望和他人建立深刻的友谊,只不过,这种需求往往被传统社会所提倡的“男子气概”抑制。在美国,就有一个组织叫做EVRYMAN,致力于帮助男性挣脱出这种“有毒的男子气概”的束缚,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男性讨论自己的感受并缓解孤独。欢迎收听本期放晴早安,了解EVRYMAN的发展故事。 图源:ABC news 延伸阅读 EVRYMAN的故事 Work and the Loneliness Epidemic - 工作与孤独流…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说到“家里蹲”或者“蛰居族”,你对他们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一群整天啃老玩游戏、看动漫的“宅人”们?是一群生活闲适、不用上学上班、生活封闭的人们?其实,这群“蛰居族”的真实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经历着心理疾病的困扰,比如焦虑症、人格和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 在日本,蛰居族数量的增加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社会涌现出了很多组织,来帮助蛰居族们回归正常生活。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其中一个组织,就在深山里建立了一个“刷新训练营”来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快来听听这个小型的社区是如何帮助“蛰居族”的吧! “刷新训练营”(Hito Refresh Camp). |摄影: Tim Hornyak 延伸阅读 A Camp for Japan’s …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的文章在网络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在文章中,作者通过讲述两位女性电竞选手的经历,揭示了女性在电竞行业的处境。的确,到目前为止,男性选手都在电竞行业中占了大多数。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试图去做一些事情改变这种情况。2020年,在中东的迪拜,有一家叫 galaxy racer (星际赛手)的组织就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当地第一支女性电竞团队,并且和GrowUp esports (成长电竞)一起举办了Girl Gamer Festival (女玩家节)这项世界领先的女子电竞赛事。这些组织是如何帮助女性选手打电竞比赛的?他们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这些女性选手在职业生涯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欢迎收听本期播客找到答案。 图源:The Verge 延…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不知道你的社交媒体最近是不是也被一个粉红色、豆豆眼,长得有点像小老鼠的卡通形象刷屏啦?可能你已经猜到了,它就是Loopy。虽然大家会亲切地把它称为“粉红耗子”,但根据官方解释,Loopy其实是一只粉红色的小海狸!巧的是,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关于小海狸的。 这期节目,我们就会来聊聊,为什么长相呆萌的海狸曾在加州被认为是“极具破坏性的入侵物种”?又是为什么,当最近人们在加州的一条河流上拍摄到了海狸宝宝的照片时,会如此开心?希望听完本期节目,你会对“Loppy”小海狸多一点不一样的了解。 自然之友“坑蛙”计划中志愿者搭建的泥土岸坡。| 图源:南方周末 延伸阅读 A baby beaver sighting heralds the reemergence of California…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一百年前,一位叫霍尔丹的英国生物学家在剑桥大学发起了第一次对人造子宫的广泛讨论,他还以一名来自2073年学生的视角提出,21世纪的人类会生活在一个停止自然生育、完全依赖“体外发育”的世界。而今天,人类虽然没有像霍尔丹构想的那样,完全由人造子宫替代生育,但也在逐步进行相关的研究。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想和你来聊聊人造子宫的进展,以及它带来的挑战。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它至少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崭新的未来想象。 用人造子宫孕育的小羊|图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延伸阅读 全球首例人造子宫人类临床试验将启动 美国FDA讨论是否要进行人造子宫人体临床试验的会议纪要 Nature:人造子宫的人体试验可能很快开始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0:00 半夜惊醒要怎样继续睡…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你肯定看过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最巅峰的状态大概在20到35岁之间。”比如,人的学习能力在35岁左右达到巅峰,我们的肌肉和骨骼质量从30岁左右开始下降……无处不在的“黄金期”或多或少会让我们对自己年龄的增长产生焦虑。衰老不可避免地是认知和身体衰退的过程,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自己学习和发展大脑的过程,所以,其实也有很多事情、能力是在我们到了40岁之后才会达到巅峰。希望听完今天的节目,你能对自己40岁之后的生活多一些期待。 延伸阅读 Never past your prime! 13 peaks we reach at 40 or later – from sex to running to self-esteem Performance in 100-km Ultramara…
  continue reading
 
在今年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期间,奥斯卡获奖演员、女权倡导者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应邀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媒体区,接受了联合国主管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弗莱明(Melissa Fleming)的采访。波特曼在访谈中就如何促进性别平等,赋权妇女和女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请听《联合国新闻》实习记者李扬的报道。由United N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失智症越来越多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记忆力衰退到认知障碍、无法与人交流,失智一直是老年群体和家属最大的困扰之一,病症导致的“失智失踪”也是不少老年人家庭的心头大患。 在日本,每年有约一万名失智症患者失踪,这也引起了当地媒体NHK的关注,他们采访了四百多户失智症老人家庭,收集了不少代表案例,并且把这些案例整理成了一本书。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想通过这本书中的案例,和你分享走失者家属的切身经历,以及我们能做出的改变。 图源:Global Panorama 延伸阅读 NHK出版的书:《失智失踪:一万个游走失踪家庭的冲击》 当我的家人不见了──失智者失踪逐年攀升,高龄社会下的咫尺天涯 “友里踪迹社区计划”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0:50 找到每天让自己开心的五件…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相信大家对“做梦”这件事应该不陌生。虽然,我们对“做梦”这个事情很熟悉了,但是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己知道自己在梦里”的情况呢?你又知不知道,像这种“清醒梦”能帮我们改变现实呢?看过《盗梦空间》的观众应该知道,我们一直都想要通过梦境改变现实境况的期许,而英国《卫报》就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通过梦境指导改善生活的真实案例,讲述“清醒梦”如何让我们更健康,更有创造力,更少焦虑。一起来听一听凯尔-弗兰克(Kyle Frank)的故事,希望你在本期节目能找到梦境对你的启迪。 延伸阅读 睡眠秘诀:清醒梦如何让我们更健康,更有创造力,更少焦虑 清醒梦可能有助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症—VR 可以实现这件事 清醒梦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大幅减少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10:50 如…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不知道你在前几年是否也常常听到“酸雨”这个词。如果我告诉你,作为困扰了人类几十年的环境问题,酸雨已经被人类基本解决了。你会不会有点惊讶?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曾有科学家认为,酸雨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那么,酸雨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各国是如何行动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酸雨的治理又对其他环境问题有什么启示?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乐山大佛流泪“事件 延伸阅读 环保成功案例 科学家消灭酸雨的故事 Canada-United States Air Quality Agreement The end of acid rain 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7:58 废弃的咖啡渣有哪些“创意十足”的利用方式? 16…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生活中有许多“只关注雄性”的场景,比如汽车的安全措施、空调的温度标准等等。但你有没有想到过,连鸟儿的世界也被性别不平等影响着?由于雄鸟毛色、叫声更有特征,在鸟类研究和保护当中,雌鸟常被科学家忽略,直到一种叫“金翅莺”的小鸟帮助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长达几世纪的偏差。这会对鸟类保育产生怎样的影响?科学界以及我们普通人又能怎样改善这一情况?欢迎在本期节目中找到答案。 金翅莺|图源:国家地理 延伸阅读 贝内特与同事合著的论文:栖息地性别隔离使雌性迁徙陆鸟面临威胁 雌鸟日 Female songbirds sing!-雌鸟也会唱歌项目 专门收集鸟类信息的网站eBird ☀️ 改变自己的100件小事 09:38 如何处理朋友向你倾诉的负面情绪? 应对他人负面情绪的小妙招 ☀️ 往期节目…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不知道每次看到家庭暴力新闻的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受害者们明明一直在承受暴力,却迟迟没有离开那个有毒的家庭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你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家暴受害者并不是没有逃离家庭的念头,而是缺少逃离的路径和方法。而在日本,有一种独特的搬家公司,叫做”夜逃屋“,它们会帮助一些家暴受害者们在半夜悄悄消失。想知道“夜逃屋”为什么会出现吗?”夜逃屋”又是如何帮助家暴受害者的呢?本期节目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RTBF | © Koukichi Takahashi / EyeEm 延伸阅读 反家暴公益热线地图 Vanishing without a trace | Undercover Asia | Full Episode. - 消失无踪|卧底亚…
  continue reading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有没有焦虑过自己的养老生活呢?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年老以后没有人陪在身边会很孤独?会不会担心自己万一生病了没有人发现和照顾?如果你是女生朋友的话,你有没有和自己身边的姐妹们讨论过一起养老的问题呢?英国有一家养老社区,就是专门针对大龄单身女性建成的,它被誉为是“女性养老的乌托邦”。为什么这个社区专为女性打造?它的创办者是谁?在这个社区里的养老生活是怎样的?组建起这样一个社区又有什么困难?欢迎你在本期节目中找到答案。 新园地社区成员|图源:positive news 延伸阅读 一条视频:26个大龄女性共建养老社区,男友可以留宿 ‘We have brothers, sons, lovers – but they can’t live here!’ The happy home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