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大家好,我是一個充滿好奇、愛聊天、愛喝香料奶茶的女子,台灣長大,現在在美國科州(美國正中間)。我喜歡跟來賓聊聊海外生活與移民故事,從跨文化的角度切入自我認同、社會成見與增加族群的對話空間,我已經訪問了一些很酷炫的來賓,如中法譯者雅雯 & Laurent、印度台商Nancy、英國藍牌導覽員 Craig 與鬼島之音製作人Emily。到底什麼是跨文化知能、國際觀或是文化認同?聽我聊天,一起看世界。 👉🏼 隔週一新單集上架 #移民 #跨文化 #小眾議題 #少數議題 #海外生活 #海外工作 🎧 更多細節 https://linktr.ee/chaiwithping 👍 IG @chaiwithpingcn https://www.instagram.com/chaiwithpingcn 👍 FB @chaiwithpingcn https://www.facebook.com/chaiwithpingcn 📧 chaiwithping@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英文小宇宙

1
英文小宇宙

Li Ping Chu & Nan Kun Wu

Unsubscribe
Unsubscribe
每月
 
Clifford & 南昆請到各領域的專家和大家聊聊國際商業趨勢 主題包羅萬象,有數位行銷、迷因股票、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等等... 每集15分鐘,透過訪談的解說和中英對照讓你英文無痛升級 和老外的聊天內容也不再是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囉~ Apex Language | 擎宇英文:https://www.apex-lang.com.tw Facebook 搜尋:ApexLanguage
  continue reading
 
帶本書來聊聊天,看故事帶我們到什麼地方去。 (真相:假借聊書之名離題千萬里) 📌隔週六晚上七點在firstory上更新 📌聽眾回饋蒐集中:https://forms.gle/a2Ha6DcA4TFXmQhEA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嗨!我是Ping,一個角落聲的創作者。 角落聲這個名稱來自於我希望能提供一個空間, 象徵著我們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 讓大家能夠聆聽不同的聲音和意見,藉此擴展視野、增進溝通, 這些聲音在我的頻道中都能得到分享。 在這裡,我們會分享各種主題,從生活日常到社會時事, 都不會放過,也期望能讓大家有一個交流討論的空間, 角落聲認為這些紀錄、記事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除了角落聲,我跟Ken還一起創立了「啃!樂活」的YouTube頻道。 頻道主要分享生活、旅遊、開箱、露營等相關內容, 希望能讓大家感到放鬆並用不同的方式享受生活。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 請不要吝嗇按下訂閱、喜歡以及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也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與我們互動。 你可以透過以下網址找到我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ITf_JS8YD8H7pUOUx4Q 最後,如果你想支持我們的創作,可以透過以下網址:https://pay.firstory.me/user/tsanglinle,非常感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设想电台是由误入设计圈的理工男 Alex、一心赚钱养猫的 Ping 还有魔术改行设计师的 Patrick 主持的一档设计话题的对谈聊天节目,三个不同背景的却从事设计行业的人一起聊聊对设计的观点和想法。此外,我们还会不定期邀请不同背景的设计师来一起聊聊他们的故事。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 ideation_fm@outlook.com 联系我们。
  continue reading
 
生技來一刻(Moments in Biotech) 是由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發行。旨在分享在美台灣生技人於職涯上的經歷和創見,盼透過和在美國各地生技產業就業的學長姐的連線訪談,帶給即將入門生技行業的學子一個方向,提攜後進,並加強台美生技人之間彼此的連結,教學相長。
  continue reading
 
If you're looking to keep up your Chinese and learn about critical issues relating to U.S.-China policy, then you've come to the right place. This podcast provides a selection of audio recordings from AMS lectures in Washington, D.C., as well as readings from key policy documents often featured in AMS weekly newsletters. If you are not a member of the American Mandarin Society, go to www.mandarinsociety.us and sign up. Thanks for listen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英文聊完聊中文,所以大家可以去 Chai with Ping bit.ly/3MFR9lB 聽聽英文單集耶~ 我們從應徵聊到芬蘭每天工作經驗,原來釣魚要看人品。 IG: @ralphhong5465 https://www.instagram.com/ralphhong5465/ Medium: https://ralphhong5465.medium.com/ 📝本集大綱 (00:00) 北國老虎是什麼/進入台北導覽 Tour Me A way https://tourmeaway.com/ 介紹台北 (10:40) 這是詐騙嗎/簽證/追著太陽跑/便宜機票 (23:49) 行李裝什麼/每天穿制服/芬蘭活動/大討論釣魚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79 馬來西亞僑…
  continue reading
 
🎧 新的一集生技來一刻上線囉! 🎧 在職涯中期轉換跑道、甚至是工作的國家,對於個人與家庭是個令人興奮的機會,也同時充滿了挑戰與未知。這一集我們訪談了在台灣職涯已有不小成就時,帶著一家大小赴美發展的楊昆澈醫師。他將分享如何分析優勢與挑戰,將自己職涯發展中每一個機會串接成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也同時和家人討論出最適合大家的決定。楊醫師也將分享從醫師轉換到生物統計專家、再到藥廠Rea-world evidence部門的心路歷程。不管是在思考職涯轉換、到異國發展,或是對美國藥廠流行病學、Real-world evidence工作有興趣的朋友,昆澈的經歷都會讓你對職涯轉換、找到自己的機會與決策有更多的思考! 本集重點與時間軸: ✅ 楊昆澈醫師的國際衛生、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經歷 (1:05) ✅ 帶著一家…
  continue reading
 
在過去十年中,利用個體的免疫反應應用於癌症治療的理念從理論轉化為現實。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製造的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 T-cell 療法對某些侵略性的白血病和血液癌症產生了轉變性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讓經過多種治療後癌症復發的患者痊癒。 生技來一刻邀請到在業界從事CAR T-cell療法開發的張德寬博士帶我們科普CAR T-cell的起源,以及深入簡出地剖析這個技術的現今挑戰以及令人期待的未來走向。 除此之外,德寬也分享自己從台灣博班畢業,來到波士頓擔任博後,以及尋找到業界工作的奮鬥經歷。期間,他一一化解語言、身分、研究方向轉換等不同的挑戰,也將在這集中分享他的心路歷程。 無論你是對細胞療法、台灣博士來美國求職,或是在不同業界工作部門間轉換…
  continue reading
 
這次硬把國小同學麻油抓來陪我聊小學的國劇社,我們11歲就一起唱到全國比賽。我們可是默默學國劇學了四年呢!然後事隔二十多年,一直到錄音才跟麻油重逢聊天,一聊發現國小社團時間帶給我們人生的影響。大家放鬆聽啦~別忘了去看麻油單口演出唷~IG @mayug88 https://www.instagram.com/mayug88/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專業的釣金龜影片 https://youtu.be/RkR91UErJR8 特此將本集獻給曾任永清國小的釿瑞民與陳美伶老師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89 國小的趣事/幾歲定終生/在海外面對喪親轉大人 | 怡安、雯薇 & Ping ➡️ Ep88 三個偽眷村女子聊左營與小學時光 | 怡安、雯薇 & Ping ➡️ Ep78 台…
  continue reading
 
生技來一刻人物專訪系列,這一集邀請到了藥物製程領域的領袖人物:葉秉陽博士(Dr. Ping-Yang Yeh)。 葉秉陽博士是擁有豐富國際藥廠經驗的大分子藥物開發製程的專家,在回到台灣加入台康生技以及全心醫藥生技台灣子公司前,葉博士旅美近30年,並在數家國際大藥廠包括Amgen、Biogen, 及GSK等擔任藥物製程開發的領導及策略開發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葉博士豐富的職涯經驗分享、領導團隊的策略及他的熱情本心。 時間軸 講者介紹 (1:15) 加入藥廠業界而不是留在學界的契機 (4:00) 藥物、製程開發綜觀 (5:30) 大分子藥物製程開發的流程 (10:15) 向上管理的經驗累積:Biogen Formulation部室主管 (13:20) Functional area hea…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四季!本季定調為迷途羔羊尋找自我之旅。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為此祝賀。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不然你聽不到音樂!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
  continue reading
 
去年(2022)中研院團隊在《Nature》發表了稱為「無合成分裂」的新發現,顛覆了傳統教科書對於細胞分裂的認識。這種分裂方式不需要進行DNA複製,且可以讓斑馬魚表皮細胞在特定發育階段有效率地增加體表面積,以維持表皮細胞穩定的覆蓋率。在這集節目中,我們訪問了無合成分裂論文第一作者潔盈(Keat Ying),介紹發現無合成分裂背後的故事。讓我們藉由她的分享,更深入了解這項驚人的發現,以及它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Nature文章:Skin cells undergo asynthetic fission to expand body surfaces in zebrafis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 Dr. …
  continue reading
 
Support this show: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dipdlq29ht0852umpmgvol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dipdlq29ht0852umpmgvol/comments Please donate me a coffee for keeping going! https://open.firstory.me/join/treehousecafeshop51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RNA 干擾 (RNAi) 機制於 2006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成為當時當紅的新興潛力藥物平台,然而早期的 RNA 干擾藥物開發連連失利,連藥廠巨人們都紛紛退出這個領域。 2018 年,Alnylam Pharmaceuticals 終於通過第一支 RNA 干擾藥物,並在短短幾年內陸續推出多款成功藥物,RNA 干擾療法又重新成為眾人的關注焦點。本集生技來一刻邀請到在 Alnylam 任職的杜荷洲博士,為我們介紹 RNA 干擾機制以及相關藥物開發,我們也談了這將近二十年 Alnylam 打關的種種難關,如何匯聚業界研究、基礎研究、多方專業的努力來共同推動 RNA 干擾藥物的問世。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
  continue reading
 
我們三個多話人繼續上一集聊國小生活,每個人的記憶都好不同。福利社、買零食、鬼屋、電視節目跟靈異故事。一路走來我們從小學同學到現在三個都在美國長度不等的移民們,心境的轉變有酸甜苦辣,有歡笑有淚水。這集後半段很適合曾經因為在海外錯過一些親人重要時刻的朋友們~可以追追雯薇的播客:三腳貓實驗室(生科人主軸)https://www.instagram.com/team.tripodcats/ 怡安:https://www.instagram.com/dear.miles/ 別忘了聽上集 Ep88 三個偽眷村女子聊左營與小學時光 我寫給爺爺奶奶的追思文 https://chaiwithping.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 📝本集大綱 (00:00) 零用錢&福…
  continue reading
 
生技來一刻在這一季特別規劃了藥物製程專題系列,並在首部曲請到謝効吾博士介紹製程開發部門在小分子藥物合成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小分子藥物製作面臨的挑戰。 在系列第二集我們將繼續製程旅程來到核酸藥物。過去幾年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就算是原本對基礎生物非常陌生的民眾,也開始接觸到mRNA、重組蛋白疫苗等生物名詞。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在核酸藥物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專家朱治齊博士來跟我們聊聊mRNA藥物的基本特性和製作方法,對藥廠製程感興趣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 講者 | 朱治齊 Jimmy Chu: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chi-jimmy-chu-526b0073/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
  continue reading
 
薛涵中、吳庭輝醫師分享職涯轉換的考量與選擇,這集他們將就各自的經驗分享在不同型態、規模的公司,Medical director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俱備的不同技能。他們也分享了醫師在藥廠可以考慮的不同的職涯道路及機會,以及有志往業界發展的醫師們,可以爭取為自己加分的機會。 本集重點: ✅ Medical director在大藥廠及新創公司扮演的角色 ✅ 醫師在藥廠的職涯機會 ✅ 想往業界發展的醫師可以俱備的實用技能 ✅ 伴侶同在相似道路上如何互相扶持 留言處我們整理了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以及過去生技來一刻的節目中談到醫師不同職涯選擇的集數⏬ 👩‍🎓薛涵中 醫師 | Emily Hsiue:https://www.linkedin.com/in/emily-hsiue-117a3…
  continue reading
 
眷村附近長大的我們,沒有訪綱的聊了一下童年時光,一聊聊了兩小時。請繼續聽感人的下集唷! 對怡安跟雯薇故事有興趣的,也可以去聽聽他們的獨立單集。 📝本集大綱 (00:00) 我們的眷村背景 (05:25) 娛樂/文化/美食 (09:00) 同學會的麥當當/眷村改建/天空與社區 (26:20) 坐在書店看書/國小生活/社團生活 (請期待我開一集聊國劇社) (40:06) 打掃/小班制的轉換/營養午餐/調味乳/值日生/資源回收 (46:48) 電腦小尖兵/講古的時間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12 台灣到美國、實體到遠距的華教 |淑汶 ➡️ Ep27 謙虛的美國留學生說他都自由學習,沒有補習 | 雯薇 ➡️ Ep41 在澳洲打工旅遊,打造外國人愛吃的台菜餐廳 | Vi…
  continue reading
 
进行跨国用户研究和产品设计,需了解不同国家用户的行为,思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跨国设计中,「文化差异」是绝对出现的议题,同一个产品的互动形式很有可能对于某文化中的用户是友善的,对另一文化而言却是难以理解的。设计师总期待能够浸润于该国文化中,期许自己从该国的文化脉络、思考路径出发,做出合情合理的体验。那我们到底要如何跨越文化差异,而设计出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产品呢?
  continue reading
 
赴美就學或就業是台灣醫師、醫學生職涯發展愈來愈受討論的選項,而在不同職涯階段跳出傳統醫學道路的選擇總是伴隨著機會與挑戰。 這一集我們訪談了一同赴美發展的薛涵中、吳庭輝醫師夫婦分享從台灣的腫瘤科醫師到美國就讀碩博士、進入不同型態的業界工作的精彩旅程。專訪內容十分精彩,會分為兩部份播出。上集兩位醫師將分享他們職涯轉換的考量與選擇,以及職涯轉換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無論你是在思考職涯轉換的醫師,或是對美國顧問業、藥廠工作有興趣的朋友,講者精彩的分享都會讓你對不同的職涯與轉換有更深的認識! 分段重點: 引言與講者介紹 (0:35) 赴美求學的契機與權衡? (2:50) 醫師選擇赴美求學的時間點分析 (4:35) 薛涵中醫師的博士班旅程 (13:50) 吳庭輝醫師的顧問業職涯分享 (25:22) 如何…
  continue reading
 
淑汶來美國五年、邦彦十三歲就來美國了,而蒜媽帶著兩個孩子來美國三年,我們在一月一日大聊一些個移民過了好幾年後的感受與想法。什麼是台灣人?什麼是美國移民?我們這些年有什麼感想?我們對台灣的想法是什麼? 📝本集大綱 (00:00) 來賓背景 (02:34) 聊歸屬感到底多沉重/文化認同/語言/從美國看台灣 (23:01) 台美比一比/飲食/遵守規定/治安/午覺 (32:00) 交通/道歉/做與說的差異/積極性/工作 (44:49) 勇氣&自信/第三文化/社交與定位 (55:22) 哪裡是家/個人的視角與信仰/政治意識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24 海地先生與台灣太太:跨國婚姻與教養 | 莫德 & Joan ➡️ Ep12 台灣到美國、實體到遠距的華教 |淑汶 ➡️…
  continue reading
 
近年來,價值醫療(value-based healthcare,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照護)逐漸受到重視,強調醫療行為的結果,而不只是論量計酬。在 Johnson and Johnson (Medical Devices) 擔任 director 的 Cindy Tong 為我們介紹價值醫療在醫療器材領域的現況,他如何利用真實世界證據與健康經濟學的方法,評估醫療器材的價值,進而提高醫療照護的品質。 Cindy 也和我們分享他的職涯經驗,他從生物化學領域轉換到生物統計領域,再從藥物的生物統計部門跨足醫療器材的價值分析,這樣的背景讓 Cindy 在工作上有自己的獨道思路,成為了一位「會統計的科學家」。 時間軸 講者介紹 (0:18) 健康經濟學、市場准入與價值醫療 (2:12) 真實世界證據與健康經…
  continue reading
 
製程開發 (Process Development) 部門在藥物生產流程中扮演著關鍵的中間角色:一方面要承接上游研發部門開發的候選藥物分子,並找出合適的開發路徑,另外一方面也要確保藥物的品質,以支援下游的劑型開發及臨床測試,因此在藥廠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藥物種類而言,早期藥物多屬於有機小分子,是化學家們在燒瓶內混合著各式有機溶劑及許多更小的分子來組裝成最終的藥物。而近年來除小分子外,生物大分子蛋白質藥物及核酸疫苗等也逐漸崛起,為了讓廣大的生技聽眾們更熟悉各種不同類型藥物的製作流程和幕後故事,生技來一刻規劃了一系列藥物製程專題,涵蓋了小分子、核酸與蛋白質藥物,之後會陸續與聽眾朋友們見面,敬請期待。 在這一集很榮幸能請到在有機小分子合成方面有多年經驗的謝効吾博士來跟我們介紹製程開發部門在…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三季!好像準備要變成音樂性質的節目了XD,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還有還有~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E%E6%A8%82%E6%B4%BB%E6…
  continue reading
 
人工智慧的應用在生醫領域日漸興盛,像是在基因體學上,使用先進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方法的軟體已經是日常資料處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生技來一刻」很榮幸邀請到在 Google 帶領 Genomics 團隊的張碧娟博士 (Dr. Pi-Chuan Chang),她將與我們介紹她參與、帶領的專案,也分享她對於人工智慧方法的洞見。我們也談到碧娟從資訊背景轉到生物資訊領域的經驗談,她怎麼在新的環境貢獻、她怎麼和同事學習,還有領域知識 (domain knowledge) 的重要。 喜歡生技來一刻的節目嗎?歡迎用一杯咖啡的錢支持我們做出陪伴您小憩、通勤時的podcast唷! 一杯咖啡的錢支持生技來一刻 ->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
  continue reading
 
北美生技業界面試攻略下集正式上線了!! 為了幫助飄洋過海來美求學的朋友從校園生活過渡到業界職場,生技來一刻規劃了上下兩集面試攻略,希望能縮小新鮮人在求職時資訊不對稱的差距,順利找到第一份理想工作。 在上集中三位講者Margaret, Yvonne, 以及Phoebe分享了很多關於職缺資訊蒐集和履歷書寫的心法及技巧,這一集三位講者繼續分享當履歷過了人資這關後,後續的面試關卡該如何準備。首輪的電話面試內容為何?該如何準備”Tell me about yourself”這類貫串各輪面試的經典問題?研發和臨床領域在第二輪關卡之後各自有哪些著重點?面試結束前的「問問題環節」又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呢?想找工作或是準備轉職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集喔! Time Stamp: 開場引言與簡介 (1:05) 常…
  continue reading
 
延續Ep84的聊天,我們三人繼續討論一下印度的文化差異,心情調適,隨遇而安的例子。也可以聽他們的播客:沒咖哩的廚房 追蹤印度安娜 IG @annapurnacook https://www.instagram.com/annapurnacook/ 印度安娜各類資源 www.annapurnacook.com 📝本集大綱 (00:00) 婆媽指點快逃走/司機太太長怎樣/寡婦的禁忌/服裝文化 (09:40) 城鄉差距/手環大學問/文化衝擊/五天五夜不睡/時間觀 (17:52) 牛糞餅/一些學習/找到自己/沉浸式電影/快聽聽印度安娜的播客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2 我在印度教華語:與學生鬥智比創意的教學日常 | 鄒宛育 Zoe (1/3) ➡️ Ep4 泰國、印度…
  continue reading
 
畢業生找第一份工作向來是個難題,特別是對許多飄洋過海來美唸書的外國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不僅要面對學校和業界環境的巨大鴻溝,更要面對求職文化差異等種種困難。 畢業生們的心聲都聽到了!為此我們規劃了面試準備二部曲,邀請三位有豐富業界面試經驗的講者Yvonne (Protein Engineering Director at Ring Therapeutics), Margaret (Global Medicines Development Director at AstraZeneca), 和Phoebe (Pharmacology Principle Research Associate at Vertex) 跟聽眾們分享如何有系統地蒐集資訊和準備正式面試時的重重關卡,希望能幫助準備在北美生技業…
  continue reading
 
我終於有時間剪片了~最近因為論文跟生活很忙,所以都擠不出時間~謝謝大家耐性等待。跟花蓮的如如與台中的阿美聊聊逆文化衝擊,發現更多台灣與美國的差異,自己的想法與文化在移民生活中也漸漸轉變,讓我們來剖析分享一下。 📝本集大綱 (00:00) 前言/耶穌會先來嗎/直接上天堂前會有遺憾嗎 (04:50) 台灣哪裡不同了/如廁文化/網路與話費/工作聯絡 (15:35) 食物&勞動力/口慾&方便性/小費&成本/到底為什麼日料跟韓料比中菜貴? (26:31) 權力&自由/口罩/選擇權/隱私與問候/聊天的安全感/社會期待/人與人的距離 (40:49) 不好意思/打噴嚏/交通規則好詭異/可不可以不要在路上冒險犯難 (52:47) 設計感/網美感/自己在潮流中的哪裡/感謝聽眾一直支持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
  continue reading
 
「生技來一刻」第三季登場了!第一集訪談熱騰騰新官上任的2022-23年度 BTBA共會長何逸雲博士與邱亮源博士,分享他們的職涯旅程以及對BTBA新年度的願景與規劃。 兩位會長皆俱豐富的跨領域經驗:逸雲擁有物理、生醫工程的訓練,後又轉入神經科學的領域,研究思覺失調症。她將分享在不同領域的轉換的心路歷程,以及從中對自身研究及視野的影響。亮源大學時主修生物、輔修物理,博班又轉入化學領域。畢業後他即進入Vertex Pharmaceuticals服務,他從事結構生物學的研究在研究什麼?從學術界轉入業界時又有哪些很不同的體驗呢?兩位會長也將分享他們對波士頓的第一手觀察,以及他們這一年度BTBA的規劃與期許。想認識新會長與新一年度BTBA,千萬不要錯過! 分段重點: 開場引言與講者介紹 (0:00) B…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三季!好像準備要變成音樂性質的節目了XD,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還有還有~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E%E6%A8%82%E6%B4%BB%E6…
  continue reading
 
這次有幸邀請到 IG 認識的兩位印度安娜成員,直接暢聊好幾集,從印度神話聊到鄉下廚房,他們到底為什麼出了書、做了料理醬,現在還要出手帳?聊到忘我,時間太長,敬請期待後面幾集~ 追蹤印度安娜 IG @annapurnacook https://www.instagram.com/annapurnacook/ 印粉三曆 2023週記事手帳10/23 截止募資 印度安娜各類資源 www.annapurnacook.com 📝本集大綱 (00:00) 前言/印度安娜是誰?/聊聊印度教的神話們/一些歷史/解密印度廚房一書 (20:37) 印粉週記手帳馬上訂下去/迷戀印度的原因 (28:31) 朋友專為 Agnes 蓋爐/路邊撿汽油桶/住到房間以Jess命名/要不要躺一下? (39:57) 不要吃完食物…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三季!好像準備要變成音樂性質的節目了XD,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還有還有~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E%E6%A8%82%E6%B4%BB%E6…
  continue reading
 
Dr. Jo Viney is currently the CEO of Seismic Therapeutics. Prior to this position, she was the president,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and co-founder of Pandion Therapeutics, now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where she developed novel therapeutics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unmet needs of patients living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Prior to foun…
  continue reading
 
辰辰大人延續上一集,聊起美國打工經驗、省錢招數跟生活小趣事,也許平淡,但充滿趣味。大家想問什麼問題嗎? 還沒聽上集的朋友們記得先去聽 Ep82唷~ (Ep82 從小學鋼琴為興趣/為愛奔走加州留學/英文好爛怎麼辦) 📝本集大綱 (00:00) 台灣工作經驗/幹嘛跟學生過不去?/轉到美國找學生/在比佛利車拋錨/雞死掉了 (09:34) 窮生活/那珍貴的大麥克/省錢大學問/社交生活/看電影/看別人管教孩子/哪裡好吃去哪裡 (22:28) 運動與交誼/開放家庭好多人/磨刀霍霍/再送兩個故事/雞腿不見了/收銀餘額不對/ (33:45) 花椰菜小姐/美金硬幣好難認/鼓勵大家留學打工半年以上/ 如果你喜歡這個單集,我推薦這些相關單集給你。 ➡️ Ep67 商科畢業轉系念 IT/投了百封求職信/直擊工作簽證…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三季!好像準備要變成音樂性質的節目了XD,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還有還有~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E%E6%A8%82%E6%B4%BB%E6…
  continue read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z9v4dy5iww0839au1z9khl/comments 歡迎收聽第三季!好像準備要變成音樂性質的節目了XD, 建議使用KKBOX收聽更完整的節目內容唷! 感謝你的收聽,有想要或喜歡什麼主題與內容,歡迎你們留言給我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還有還有~K萬種樂活方式 Youtube頻道 快訂閱我們!!! https://www.youtube.com/c/K%E2%80%99%E8%90%AC%E7%A8%AE%E6%A8%82%E6%B4%BB%E6…
  continue reading
 
非常感謝辰辰大人將自己三十多年前在美國留學念音樂教育的經歷跟大家分享。從完全沒有想過要留學、跟隨夫君到美國開始在社區大學修學分、打工到考進南加州大學的音樂教育碩士班。辰辰大人聊到她的求學歷程、生活點滴跟窮學生過生活的小技巧。不覺得她很會說故事嗎?我很努力把笑聲調小聲了,但感覺好失控。要鎖定下集喔~ 本集節目由【61號10樓】@61th10f 魚鳥 & 小黃所發起的【#懶惰媽媽日 #你的媽媽不是你的媽媽,她是音樂老師】合作串連。歡迎準備好點心,邀請你的母親一起收聽本集節目。 📝本集大綱 (00:00) 前言/從學鋼琴到出師當家教/慢慢培養教學興趣/教鋼琴看家庭紛爭/名師出高徒/ (09:42) 被愛情沖昏頭去美國留學/社區大學班上唯一國際生/視奏好厲害變成資優生/婚戒改姓的學問/申請碩士班的原…
  continue reading
 
BTBA 第十週年的年會 (2022 BTBA Annual Symposium) 在七月於波士頓順利舉辦,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今年年會的特別演講講者 游維文醫師 (Dr. Timothy Yu) 擔任本集「生技來一刻」的講者,游醫師目前於Harvard Medical School and Broad Institute任教,並且是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主治醫師,他的研究主要以橫跨基因體學、神經生物學和生物資訊學的方法,對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機轉、診斷和治療進行轉譯醫學的相關研究。 本集訪問中,游醫師談到他為得到罕見疾病貝登症的小女孩 Mila 開發的客製化藥物,也和我們分享了他在近二十年間,作為醫師科學家的職涯心路歷程。 本集訪問主要以英文進行,並由兩位引言人…
  continue reading
 
這次暑假我與 Clement (還有 Zoe !!!) 有幸參與了 印度台灣教育中心 (TEC) 承辦的印度華語風華工作坊線上版,所以我跟 TEC 要到檔案轉為單集跟大家分享。對於想外派印度的華語老師們,我們希望能提供一點視角,也可以有問答的空間。對於圈外人,也謝謝你收聽本單集,也許在我們的教學心得中,也會給你一些發想或創意。特別謝謝恩祥、周芸與睿婕。 臺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 (原全球華語文教育專案辦公室) YouTube FB: 印度台灣教育中心 網站: https://www.tecindianthu.tw/ 播客單集清單:印度華語風華工作坊資源 📝本集大綱 (00:00) 前言與我們兩位可愛老師的自介 (02:34) 大綱/教與學相輔相成/跨文化的課程設計/文化差異是驚還是喜?/這邊音質…
  continue reading
 
最近,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 歡慶發表十週年,這個應用在 2020 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至高榮譽,除了迅速成為基礎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基因編輯技術也被應用在許多前贍的藥物開發上。 閔譯立博士 (Yi-Li Min) 在博士班期間就開始進行基因編輯技術與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的研究。畢業後,她將研究帶到新創公司 Exonics Therapeutics 進行新藥開發,該公司隨後被 Vertex Pharmaceuticals 收購。譯立也加入 Vertex 帶領團隊開發基於基因編輯技術的 DMD 療法。本集「生技來一刻」,除了介紹了基因編輯技術、此技術在藥物開發上的應用,以及譯立獨特的職涯歷程。 求學、職涯簡介…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