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Design 將透過《設計關鍵字》,每集以一組關鍵字為主題,和大家聊聊有趣的設計時事、最新展覽、獨特風格的創意人故事,讓我們一起從設計裡找到理想生活的實踐,「聽」到更多精彩的設計生活事! — 聯絡我們 ➤ sd@shoppingdesign.com.tw 各平台收聽《設計關鍵字》 ➤ https://bit.ly/3uP82P7 Shopping Design 官方網站 ➤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歡迎收聽 2023 年《設計關鍵字》Podcast 的全新單元——#設計人。在此單元中,Shopping Design 會邀請不同領域、不同背景、不同選擇、不同生命階段、不同專業的受訪者,聊一聊他們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 打造一個有錢有愛有意義的工作與生活,有可能嗎? 《設計關鍵字》#設計人 單元第一集,邀請《佐編茶水間》主持人、理想生活設計創辦人 Zoey 遠從美國連線分享:在「定居」與「遊牧」兩個不同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的實踐過程中,對於職涯與生活的想像與定義有何不同? ✦ 本集 Takeaway ✦ O 實踐夢想的前置準備,你做足了嗎? O 先去安排生活的行程,再去安排工作的行程。 O 意識到自己還是要有固定薪水,如何面對與抉擇? O 擁有自由後才是「工作」與「生活」最分不開的開始!…
世界上的保養品牌既然已經這麼多,究竟為什麼還要綠藤?——從「靈魂拷問」開始,台灣原生保養品牌綠藤生機在 2021 年完成一連串的品牌重塑(Rebrand),包括商品包裝、材質選用、空間設計到門市裝潢,都持續基於企業理念、品牌文化延伸,打造內外一致的品牌個性。 「如果沒有消費者,我們無法存在,」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暨永續長廖怡雯提到,一個品牌和企業能夠存在,是因為「人」,從文化出發,品牌所體現的企業價值觀,而「設計」則作為溝通的橋樑,透過完整可視化的過程,去對內也對外傳遞感染市場、影響社會的力量。 ✦ 本集 Takeaway ✦ O 永續長的職責是什麼? O 承諾是激發「創意」和「行動力」的開始。 O 出發海外前,品牌需要找到「我為何存在」的理由。 O 設計是品牌個性的顯形,同時也是「文化」可視…
本集節目,Shopping Design 邀請台灣第一位獲得 WBC 世界咖啡大師冠軍的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共同創辦人吳則霖來到現場,來跟我們分享興波咖啡品牌創立至今的心路歷。 同時,如果各位聽眾朋友有關注的話,會知道前陣子興波咖啡開了一間全台灣最高旗艦店——「天空興波」,地點就在台北 101 的 88 樓。這間旗艦店也有著別於興波其他門市的設計風格和設定,在本集節目中,SD 也要來和則霖聊一聊打造台灣最高旗艦店的歷程! ✦ 本集 Takeaway ✦ O 咖啡店就是主理人個人特質的延伸。 O 世界咖啡冠軍最鍾愛的咖啡廳究竟在哪裡?有何特色? O 飲品好之外,「體驗」才是咖啡店最重要的事情! O 場域是有他的特殊性,空間氛圍也是體驗的一環。 O 咖啡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
談張雨生特展,格子說,張雨生特展具有經典、台灣人共統的記憶,更是流行文化產業的重要節點,策展之所以有趣,在於它讓舊的事物擁有反差、醞釀,以及全新被觀看的方式。 從 2014 年開始,格式設計持續展策研究為設計執行的核心方法,參與非常多民間企業、設計團隊和政府單位的策展規劃,透過展策方法整合企劃、空間、視覺、論壇、多媒體影像製作去打造具有沈浸式、體驗感的作品。包括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 走桃花的整體空間策略、兩廳院 2022 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主視覺、國家公園裡的聲音美術館、茶籽堂專櫃設計,以及 2022 年 11 月初才在北流開展的張雨生特展,都是格子經手的作品。 ✦ 本集 Takeaway ✦ O 策展是個專業能力,它有機會成為一個被委託的事物。 O 策展就是——把鬆散的事物透過…
在橘子集團裡面請假,竟然不需透過主管?——「當你去相信一個人的時候,他可以自我管理的能力,其實是提升的。」 上週節目,我們邀請到了橘子集團品牌中心總監陳秉良(餅哥)來跟我們分享——橘子集團品牌中心創立的始末,以及企業文化如何作為品牌對內及對外溝通的基礎? 而本集節目,我們再次邀請餅哥從「人才」的角度出發,和我們聊一聊:一個設計部門、創意團隊的生成,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和元素是什麼?設計與創意團隊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所能創造的最大價值又是什麼? ___________ ✦ 本集 Takeaway ✦ O 企業裡的文化設計究竟為何重要? O 設計是不斷往前、領導的過程! O 在企業中訂定「品牌的 KPI」非常有難度,所以到底該怎麼做? O 訂定 KPI 的目的什麼?——想著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 O 設…
在這個「#設計無所不在」的世界裡,一切環環相扣,但又並不是所有的東西扣上——「設計」這頂高帽子,就必能取得價值提升。設計的根本,是如何設想、思考、整合以及定義一件事情,圍繞著核心故事、品牌願景,去做更有效的溝通、更有感的設計。 接下來的 3 週,《設計關鍵字〉-〈設計新商業〉單元將會邀請 3 位受訪者,和我們一起討論「企業文化如何作為餵養品牌、滋養創意的基礎」。本集節目,Shopping Design 邀請到橘子集團品牌中心總監陳秉良來跟我們分享——從文化出發的,橘子人的故事! ✦ 本集 Takeaway ✦ O 設計的生產單位是人,重點在於「人的洞察」? O 品牌中心究竟在做什麼?設計師在裡面擔任什麼角色? O 橘子集團的文化是什麼?——簡而言之,是非常接近「人」的文化 O 所有的過程,其…
本集節目,Shopping Design 邀請到策展經驗相當豐富的曾令理設計師(aka 大白老師),和我們分享 ——「策展」作為當代溝通的工具和方法,它如何空間的創造、氛圍的建立,去訴說一個完整而創造共感的故事? 大白老師所帶領的偶然設計團隊,在過去幾年間,經手過非常多知名的策展作品,包含 2020 的台灣燈會、北美館的供霧所;2021 年台灣文博會花蓮館、新竹中央公園;2021 捲捲林等等,非常擅長透過空間與大型的裝置去建構氛圍和傳遞訊息。從空間、建築背景起家,意外地進入到策展領域,才發現空間之於展間氛圍的營造,有著不可分割性,如何透過空間營造讓觀展者在進入的當下就能取得訊息,可以說是熟悉空間、建築的策展人所能發揮的最大優勢。 ✦ 本集 Takeaway ✦ O 策展的迷人之處在哪裡? O…
創作者經濟大爆發,創作者的特色能否透過市場需求放大? 品牌如何透過與「對的」創作者合作,為彼此達到加乘的效果? CAPSULE 以故事出發,透過多元平台和商業模式將內容創作者、虛擬角色等 IP 結合各領域企業品牌,將創作者的經濟效益發揮到極致。究竟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各平台創作者大爆發的時代,有哪些內容行銷手法是品牌一定要把握的呢? ✦ 本集 Takeaway ✦ O 何謂內容行銷?社群、部落格、短影片、IG Reels、YT? O 創作者成功要件:你的特色有沒有結合市場需求? O 品牌如何找到「最合適」的創作者合作,為彼此加乘? O 百萬創作者有什麼共同的特質?——熱情?意志力? ✦ 關於 CAPSULE ✦ 目前 CAPSULE 旗下有阿神、三原 JAPAN、菜喳、RICO、Soy…
在國小當了 10 年老師,是什麼樣的契機,促使 Max 離開原先耕耘的職場,朝向創業這條路邁進? 春樹科技成立於 2009 年 6 月,十多年以來,在數位浪潮的驅動下,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數位行銷產品及專案,其中,包括一年之內吸引超過百萬下載的「發票怪獸」App,以及非常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如: 2017 年由盧廣仲擔綱演出的家樂福中元節廣告,2019 年榮獲 AI 應用獎的家樂福中元節的聊天機器人「福媽」等等。 數位與創意的結合,某種程度上對品牌發展的長治久安,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本集 Takeaway ✦ O 半路出家,辭職創業,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O 品牌如何透過數據分析、需求洞察,推動創意的發想? O 消費者歷程是可以改變的嗎?老客如何養成? O 設想行銷專案——究竟是創意先行?…
✨SD 即將推出全新電子報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為讀者整理最新、最實用的資訊! 👉🏻 想第一時間收到第一手資訊嗎?歡迎 填寫表單 ________________ 高度文明的人類社會,究竟長什麼樣子? 當創意介入新科技,藝術家需要學會寫程式、工程師更需要具備美感,互動則讓使用者經驗設計成為不可忽視的學科。科技藝術家胡縉祥在過去幾年,持續嘗試不同媒材創作,並將科技藝術作品帶離市內空間,嘗試室外的展演,打破作品與參與者的疆界,讓互動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當我們談到科技藝術的策展,胡縉祥認為,「做新媒體、互動藝術的時候,把人的體驗性思考進去相當重要。」從工程師到科技藝術家,從個人創作到團隊共創,胡縉祥任由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引領,持續在科技、互動藝術的策展上,創造更具體驗性、反思性的作品。 ✦…
✨SD 即將推出全新電子報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為讀者整理最新、最實用的資訊! 👉🏻 想第一時間收到第一手資訊嗎?歡迎 填寫表單 _________ 2023 年 SD《設計關鍵字》Podcast 全新開張,歡迎聽眾朋友持續鎖定,我們將會持續關注設計生活、風格經濟與文化創新三個議題面向,並帶給大家更多元豐富的內容 😊 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會在每週二 17:00 推出〈設計新商業〉單元節目;而週四下午 17:00 則會以雙週更的頻率持續為聽眾朋友帶來《關設計什麼事》、《策展新鮮事》及其他特別企劃單元 ☺️ 歡迎持續鎖定!! _________ 2015 年,Samantha 與另外兩位熱愛多肉植物的工作夥伴 GP 與信雄共同創立的「有肉 SUCCULAND」品牌,是全台第一家專賣「多肉…
本期節目,Shopping Design 邀請聯合文學王聰威總編——和我們分享聯合文學在過去這段時間裡,如何透過文學活動、品牌串連、網路平台、社群媒體等多樣化的經營模式,拉近文學與生活的距離,為文本創造更多元的載體! 聰威總編於 2016 年編輯室報告裡頭曾說過的一句話:「過去,總認為《聯合文學》是一片應許之地,會自動長出牛奶和蜂蜜,但現在覺得《聯合文學》是一鍋石頭湯。」 意思是,以「文學」這個主軸向外輻射擴散,所有相關的角色都將為這一鍋石頭湯貢獻一點蔥薑蒜、紅蘿蔔、大骨或牛肉,串連起來才會形成《聯合文學》獨特的味道,進而成為市場上獨樹一格的文學「品牌」! ✦ 本集 Takeaway ✦ O 雜誌的能力是什麼能力? O 《聯合文學》不只是文學品牌,而是商業品牌! O 《聯合文學》的前世與今生…
一直以來都以簡約美學做為主打、讓設計全面走向民生的台灣電商品牌「Unipapa 有理百物」,包含好神拖、電蚊拍、有序延長線、除濕盒等都是品牌旗下相當經典、從簡單中創造獨特的設計商品。 在電商平台如此眾多又競爭的情況下,Unipapa 何以能夠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而作為台灣首創「免費設計換取總代理銷售」的新創團隊,這個嶄新模式究竟為品牌聯名、為市場帶來了什麼樣的機會?既然品牌從線上走向線下的策略是必然,那其中的好與壞又是什麼?我們邀請到 Unipapa 營運長何澤欣 Jerry 來聊聊背後的經營心法。 - 聯絡我們 ➤ sd@shoppingdesign.com.tw 各平台收聽《設計關鍵字》 ➤ https://bit.ly/3uP82P7 Shopping Design 網站 ➤ htt…
2023 年,Shopping Design 原創節目《設計關鍵字》-〈設計新商業〉單元,將持續帶領聽眾探索設計為商業賦能的諸多可能性,從視覺形象、產品設計、品牌策略、經營管理、企業文化 5 大面向,邀請設計師、新創 / 企業品牌經營者分享,究竟設計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與思考的方式,如何為品牌帶來新的可能性? 一座城市的夜生活潛藏著專屬於它的品味和文化底蘊,而酒吧可以說是城市暗夜裡頭細節的展現。本期節目,Shopping Design 邀請曾於 2020、2021 入選亞洲 50 大酒吧的 Le Kief 主理人易柏翔,分享 Le Kief 作為一間餐飲品牌,如何從空間規劃、氛圍營造、菜單設計提供顧客充滿細節的體驗! ✦ 本集 Takeaway ✦ O 沒有故事性的品牌,會令人遺忘。 O…
大到一棟建築、小到一隻牙刷,都在「藝術長」的管轄範圍? 企劃力、美學力的衍生與執行,承億文旅透過深入的田野、親近當地土地民生,承億文旅最大的特色,在於每一處都深入在地、觀照細節,以「文化島鏈」概念,放大每一座城市想要帶給旅人的性格與特色,為旅人創造他鄉的歸屬。本集《設計關鍵字》邀請承億文旅藝術長黃韋維,談承億如何透過設計、藝術及企劃,傳遞熱情、創意、美學三項核心價值? 本集《設計關鍵字》好聽菜單 —— O 不做太有距離感的設計 O 旅店如何帶給旅人「出發,再上路」的契機 O 容易接觸、容易閱讀、容易感受是飯店設計的核心 ❚ 承億文旅藝術長黃韋維 『最好的設計從生活出發』,現職於承億文旅藝術長的黃韋維,是承億推動新型態旅店的重要推手之一。以北回歸線 23.5 度行經的嘉義市為開始,承億文旅啟發…
用 Let’s Café 逆襲、讓影迷瘋搶小小金馬獎,近年全家便利商店聲勢大漲!不僅 Let’s Café 成功奠定精品好咖啡印象,跟金馬獎的聯名系列掀起話題,與設計師合作品牌重塑的「Fami!ce 全家霜淇淋」、新品牌 FamiSuper 選品超市也屢屢讓人驚艷,讓全家聲勢大幅超車。到底如何做到?設計在品牌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邀請到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商品本部整合行銷部部長 陳菀揚 來聊聊背後的品牌策略。 O 全家首間咖啡店「Let’s Café PLUS」亮相 ➤ https://bit.ly/3vFJJph - 聯絡我們 ➤ sd@shoppingdesign.com.tw 各平台收聽《設計關鍵字》 ➤ https://bit.ly/3uP82P7 Shopping Desi…
全台首創的馬戲藝術節「FOCASA馬戲藝術節」,2022 年 3 月在台南水交社文化園區前的大草皮圓滿落幕,除了馬戲篷主秀《馬戲派對》外,更號召 13 組藝術團隊及 19 組風格品牌市集共襄盛舉,以馬戲村莊的形式,打造獨一無二的藝術節慶體驗,也同時宣布了全台第一座馬戲篷「V-13」的誕生。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花了十年時間一路從劇團到創建馬戲品牌,最終煉成「FOCASA馬戲藝術節」。本集我們專訪到創辦人暨團長林智偉、總策展 Mimi,要來與聽眾聊聊這十年的血淚,如何讓過去在台灣不盛行的「馬戲藝術」嶄露頭角?沒有動物表演的馬戲能算是馬戲嗎?「新馬戲」又是如何被定義?明年二月即將正式登場的首屆《FOCASA馬戲藝術節》精彩陣容一次公開。 2023《FOCASA 馬戲藝術節—FOCASACi…
「所謂體驗,就是你親身經歷的一切。」 本集《設計關鍵字》邀請驚喜製造兩位共同創辦人陳心龍、林業軒,和我們談一談驚喜製造在高雄最新劇目——微醺轉運站,同時,也來和我們談一談,究竟何謂體驗?而體驗好玩且有價值的地方又在哪裡?沈浸式體驗需要什麼元素? 本集《設計關鍵字》好聽菜單 —— O 觀者如何有意識的開啟感受模式 O 沈浸式、參與式、互動式只是體驗的種類 O 觀者處於「接收」而非「阻隔」的狀態就是體驗 O 體驗應用的場合可以是活動、策展、餐廳 O 集體需要產生的共同記憶就是體驗的核心 體驗不一定需要強烈的五感,真正的感受來自「減法」。這集我們談:驚喜製造如何透過故事、引導,為體驗者打造「可以相信」的全新世界觀,找回生活當中本該無所不在的感受力&想像力。 【落日轉運站】傳送門 ➤ https:/…
兩年前,過去長時間在台北擔任餐飲品牌顧問、管理者的 Jimmy 來到了這個位於花蓮新城東昌定置漁場旁的小漁村,看著這個倚著海岸線蕭條的小漁村,腦中開始浮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二級城市創業,困難重重,挑戰不斷。究竟如何引導人流、如何創造話題、如何在保留當地文史與文化的前提,讓創生得以真正的實踐。Jimmy 說,「有差異,當你在做餐飲品牌的時候,才比較容易說出好聽的故事。」 透過吸引勇於冒險的年輕人,透過自媒體廣泛宣傳,為旅客帶來有別於七星潭的花蓮風景。 ❚ 阮振吉 Jimmy 成長在網路撥接的年代,考上不設計系只好聽哥哥的話選擇女生最漂亮的觀光餐飲系,就這樣誤打誤撞了二十多年。在餐飲界的歷練從洗碗端盤子到做起有趣的顧問工作,正以為會這樣一輩子享受都會生活時,意外發現的這片小漁村,又燃起了拯救地球…
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要不要有風格? 瑜悅設計創辦人黃國瑜(Leo Huang) 認為:「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本身,其實是沒有風格的,他是中性的。」比起個人風格,瑜悅設計更強調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如何採取最適合品牌的策略,去解決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起風格,更重要的是態度。」Leo 在採訪中強調,以輕鬆愉悅的方式去討論,引導品牌講出真實的問題,設計師可以作為品牌的主治醫生,透過品牌健檢儘可能了解品牌真實的需求,才能產出符合品牌調性的專屬風格。 ❚ 瑜悅設計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國瑜(@transform_design) 瑜悅設計成立於 2011 年,是一間全方位的品牌規劃公司,服務內容包括品牌識別設計、包裝設計、網站設計、藝術指導與各式形象推廣。身為創辦人及創意總監的 Leo 專業而…
位於台南友愛街街區的 U.I.J Hotel & Hostel 反轉了旅宿空間既有的印象,從空間、選品、企畫到策展皆匯集了台南在地的製造工藝、街區傳統與設計品牌。 今天的節目邀請 U.I.J Hotel & Hostel 的企業公關王靜瑜(Jill)和我們聊聊,一個旅館空間如何超越它的「功能」,創造除了「留宿」以外的旅行體驗? 旅行作為擴張既有生活的一場冒險,對於旅人而言承載了逃離日常、創造無常的意義,U.I.J 作為熱門旅遊地——古城台南的旅館,它如何帶領旅人,在旅行之中享感受異地的日常,勾勒出獨一無二的旅行風貌? ❚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 企業公關 王靜瑜(Jill) 台南女子,喜愛觀察與思考生活的本質,並於工作中實踐深信的價值。2017年加入U.I.…
今天我們談所謂「社群力」或「社群經營」,相較於 3-5 年前,難度增加許多。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平台限制愈來愈多,使用者獲得資訊與互動的方式也愈趨複雜,臺灣吧如何去思考或是利用「社群」,去促成有效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臺灣吧 Taiwan Bar 從 2014 年創立至今,致力於推出兼具資訊與娛樂性的數位內容,透過「資訊轉譯」的方式,打造出深受閱聽者喜愛的知識性內容。 從「新媒體」到「教育 IP 公司」,這集我們邀請臺灣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宇辰來聊聊,當代的社群經營究竟該如何去劃分——誰是你的受眾,誰的關注更具備價值? 蕭宇辰說:「如果沒有對焦具體目標,粉絲數與流量就是流過來,又流過去而已。」大流量擴散有大流量擴散的好處,然而當我們談到社群經營,更重要的其實是「核心會員」的心佔率! ❚ …
✸✸ 12/10 Shopping Design ╳ 驚喜製造 ✸✸ 聯手打造首場沉浸式知識饗宴 ➤ https://bit.ly/3WURJPI ◦ 深入聽 詹巽智 分享「從空間設計到體驗行銷:設計如何翻轉老店玩出新滋味?」→ https://bit.ly/3FB5xIS 美術系背景、出生設計師工作室的詹記麻辣火鍋二代目詹巽智,秉持著守護傳家老味道的使命,以及透過設計與設計翻完火鍋店空間的精神,為詹記麻辣火鍋開創一條全新的路徑。 藝術品味的積累、設計力的延續,詹記的復古台味背後是一連串縝密的思考,是詹巽智與本事空間製作所對於台灣 90 年代的感知與體會。 詹巽智說,詹記不怕別人模仿,「台」也不怕過度複製,關於「台」的美學與體驗,他將會是不斷挖掘與創造的過程,「台」是沒有盡頭的,是基於文化根…
舊木材行華麗變身為風雅啜飲空間,今年九月於台北大安區誕生的全新酒吧「Bar PINE 松」,由知名調酒師 Ariel Hou 侯絮銨擔當主理,並集結策展人房彥文、設計師廖小子、何庭安、楊格及操刀空間的隱室設計等各領域知名創意人,以強大陣容將美學發揮在空間的各角落中,創造以設計為本的新型態飲酒文化。 這集我們邀請兩位主理人房彥文與 Ariel 來到節目,從決定一起攜手開店的故事出發,聊聊如何以策展思維規劃酒吧空間?以記憶與生活為基底,親自走入市場採集的飲食與調酒特色是什麼?不求為產業帶來顛覆,但求成為低調卻閃亮的存在的「Bar PINE 松」未來還有什麼樣的創意能量蓄勢待發? ❚ BAR PINE 松主理人 房彥文(@fangyenwen) 谷汩文化Group.G負責人、株式會社ごぶごぶ取締役…
專訪台玻品牌經理 William 及 novium 極山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David,談雙品牌如何跳脫「產品」思維打造「品牌」,老牌創新與新創革命,TG 與 novium 同時在今年(2022)榮獲台灣精品獎,標榜著台灣製造的旗幟,往國際市場前進。 「台灣精品不只強調設計,還包括品質以及實用性,同時也強調台灣在地設計元素、使用材料、製造品質,綜觀所有,象徵品牌具有代表台灣的一種價值。」 無論是 TG 還是 novium,雙品牌都持續將其對台灣文化的觀察與自身想像力融入設計,製作具備品質、創意、美感的獨特品牌。 ✦ 本集 highlight l 簡單的設計才是最困難的設計,「玻璃杯」與「筆」如何在實用之中創造差異化價值? l 消費品牌能行銷國際,最重要的一點是品牌故事的一致性。 l 與其比 …
✸✸ 12/10 Shopping Design ╳ 驚喜製造 ✸✸ 聯手打造首場沉浸式知識饗宴 ➤ https://bit.ly/3WURJPI ◦ 深入聽 Trantor 分享「設計如何翻轉履歷生態?」→ https://bit.ly/3FB5xIS 「對設計與美感的追求,可以帶人才去到更遠的地方。」 打破既有框架,掀起新世代的履歷革命,CakeResum 在成立六年之間,大規模的翻轉了既有的履歷生態,透過設計賦能力,使原本硬邦邦的 PDF 履歷活起來——使求職者可以依據個人職能需求,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履歷樣貌。 從履歷編輯器到擁有數百萬活躍使用者的人才社群,CakeResume 走了六年,以設計思維的角度去構築產品、建立品牌,下一步,則是朝向國際市場邁進 👣 究竟在 CakeResum…
✸✸ 12/10 Shopping Design ╳ 驚喜製造 ✸✸ 聯手打造首場沉浸式知識饗宴 ➤ https://bit.ly/3WURJPI 深入聽牛寶分享「當餐飲人遇上行銷人:打破策展的疆界,為佳餚帶來體驗」→ https://bit.ly/3FB5xIS 師園鹽酥雞 NFT、五吉咖啡、聲色咖啡廳、知名美式餐廳 TGI Fridays、大武山牧場—— 翻玩餐桌趣味,以設計加值體驗,全都出自他們之手! 他們是誰?——由前 Popdaily 行銷長牛寶賢領軍,寶島製造在過去這段時間,持續以「策展」思維,為餐飲注入全新可能,跨域的整合、用戶體驗的再升級,一切都源自於創意的起始,設計思維的投入。 牛寶賢說,「社群時代,資訊傳遞速度基本沒有任何時差,養出了一群更為挑惕的用戶,大家要去尋…
「在做設計的時候,時常想著品牌與創辦人的精神,不能辜負他們,所以一心想要向他們的精神致敬。」 包裝設計之於產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包裝設計如何兼具品牌形象與市場共鳴?面對各種目的和條件限制,將好設計具體化為細緻質感的成品,有哪些溝通的流程眉角? 專訪兩隻老虎設計工作室總監余岱官,聽她談及設計師與品牌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設計師如何在「感性腦」與「理性考」之間相互轉換,一方面將感官展開,去理解、探問、感知品牌背後的精神與價值,另一方面透過設計思維與流程,縝密地思索,如何以設計突顯產品與服務的本質。 關於包裝設計,余岱官認為——要學會去欣賞每一個品牌的不同特質,去喜歡它,才有可能做出最接近企業本質的設計。 ❚ 兩隻老虎設計(@2tigersdesign) 兩隻老虎設計於2007年成立。重視…
✸✸ 12/10 Shopping Design ╳ 驚喜製造 ✸✸ 聯手打造首場沉浸式知識饗宴 ➤ https://bit.ly/3WURJPI ◦ 深入聽逸寧分享:「空間加值生活:以城市一隅打造「屬於你」的空間體驗」→ https://bit.ly/3FB5xIS 感性腦理性化是什麼樣的過程?畢業於畢業於紐約 Pratt 以及 Parsons 設計學院的逸寧,在 2014 年受高中同學所邀,加入了當時還在草創階段的小樹屋。 「把設計帶入共享、房地產領域,中間其實產生了很多摩擦。」專訪 Happ. 小樹屋共同創辦人暨品牌長黃逸寧,她笑說,設計思考是感性腦與理性腦的終極結合,持續不斷地思考如何透過設計將品牌精神像水一樣地傳遞出去! 商業裡的設計、設計裡的商業,彼此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新…
專訪好氏研究室創辦人陳易鶴(小鶴老師),關於品牌,他偏不開門見山,堅持從「美感培養」談起。 小鶴老師說,所謂品牌的底蘊,在於品牌主的個人品味與美感,對於生活的講究、意義的探索、哲學的體悟,都影響著一個品牌的深度與氣質。要想打造長久經營、令消費者耐人尋味的品牌,美感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面對台灣市場現況,品牌如何殺出重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找到獨樹一格的美感?——關於這題,聽小鶴老師侃侃談起,如何以多面向思考空間設計,打破台灣品牌既有思維,找到一條永續經營的途徑。 - ❚ 陳易鶴 (@vanpower111) 「好氏研究室」創意總監、「仙島」漢方茶館主理人,曾任趨勢觀察家、品牌形象顧問、商場形象顧問等要職,著有《美感努力運動》。 ✸ 仙島主理人陳易鶴專訪:拋開既定風格,從東方飲茶體驗重新感受生活…
你逛過「移動版」的無印良品嗎?無印店員開著小貨車,載滿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穿梭在台東山野大海之間,讓鄉鎮居民不用大老遠進市區就能購物。今年 7 月全台首發的「無印良品移動服務車」如何做到在地?過程中有哪些溫馨互動,在台東「918 強震」時更成為讓居民安心的存在之一。這集也聊聊無印良品這幾年越來越強的「台灣在地元素」商品,啤酒、炒飯、番薯脆片、豆奶,還有因應疫情下的環境變化,無印良品做了哪些策略調整! ✸「MUJI 無印良品移動服務車」現身台東!➤ https://pse.is/4frehb - ❚ 台灣無印良品 黃婧芸 公共關係室 在無印良品工作十年以上資歷,熱愛無印良品一直以來傳達的簡約、自然、基本的核心概念,希望分享更多無印良品對於生活的思考方式與可能性,讓更多人都能真正的享受好好生活,…
這集我們要來聊一聊剛上線的 Shopping Design 秋季號《另一種旅行》,今天的來賓 Cath 才剛結束近兩個月的歐洲徒步之旅,她從瑞典走到挪威,並和我們分享這一段現在還沒有太多人走的「朝聖者之路」一路上所獲得的啟發。 有長達八年日本生活工作經驗的Cath,也是許多旅遊新創公司的重要推手。 ✦ 本集 highlight l Digital nomad數位遊牧是疫情前就有的趨勢,也成為疫情後work-life balance的普遍議題。 l 數位遊牧者都有一種人物輪廓:持續尋找、探勘生活的可能性,在一個full time job之外沒有被工作綁住,不放棄持續進行人生的實驗。 l 有點像是他們成為了自己人生的創業家,而創業成功對他們的意義相近於一個很常被數位游牧者拿出來討論的英文字——S…
「我覺得設計師的角色很像是一個時代的翻譯機,我們必須組織化複雜訊息,並且去蕪存菁,最後透過視覺及各種體驗設計傳遞給大眾。」 轉譯師?創造者?藝術家?整合者?當代設計師,是在眾多角色之中試圖找到溝通媒介的橋樑,企圖在創造之餘不忘保留平易近人的空間。 究竟「設計」與「商業」如何相輔相成、彼此助力?設計師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在業主與大眾、商業與創作之間取得平衡?——聽日目視覺藝術視覺總監黃顯勛怎麼說。 ❚ 黃顯勛(@212hhh) 日目視覺藝術視覺總監,專注於活動展演及品牌識別系統設計,亦對特殊印刷加工製程、字體商標有深入研究。擅長平面視覺的他,與影像動態創作背景的陳普共同經營日目視覺藝術,擅長透過跨媒介敘事創造豐富的感知體驗,將平面圖像、動態影像完整橋接;也透過圖像應用和視覺設計傳遞品牌故事和訊息…
你也打卡台南「地獄展」了嗎?從一則殭屍照貼文意外掀起討論熱潮,台南市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想談的其實是亞洲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想像。它的策展起源於法國凱布朗利國家博物館,南美館團隊則在單純的「文物展」之外,加入了台灣藝術家的相關創作作為延伸,讓展覽多了點藝術展的氛圍。展覽的 3 個區域:地獄的想像、遊返的鬼魂、幽靈狩獵,如何呈現策展的敘述脈絡,新加入的台灣藝術家創作又是如何挑選出來的?文物與展品甚至電影海報之間,又呈現了什麼樣的視覺文化演變?有請策展團隊成員來為我們一一解答!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https://pse.is/4j2vgq *本集內容採用雲端錄音,若聆聽時造成困擾,敬請見諒(鞠躬)* - ❚ 莊東橋 臺南市美術館展覽企劃部主任(2017-) 策劃展覽:「鯤島新地圖—…
「其實,我有時候都會抱著一個很大的疑惑:設計師到底是什麼?」 輔大應用美術系畢業後,顏伯駿因緣際會地從演唱會視覺設計與唱片設計入行,並於 2017 年接下金曲獎視覺統籌一角,全新的視覺使觀眾感到耳目一新,帶動了議題的發酵,也帶動他個人職涯的發展。「明星設計師」的光環就這麼架在顏伯駿頭上——關於設計作為一種思考方式、製造流程,究竟如何在改變人們消費、行為模式的同時,為商業帶來加值?讓我們聽聽顏伯駿怎麼說! ❚ 顏伯駿(@yenpochun) 三頁文設計創辦人 / 藝術總監。從事華語唱片設計多年,經手過的專輯包括蔡依林、蕭敬騰、蔡健雅、林俊傑、王若琳等,相信設計工作者不只是「美化既有素材」,而是主動與不同領域團隊合作企劃、整合。他曾連續操刀2017、2018、2019年金曲視覺,以及桃園全運會、…
縱使沒玩過,但你肯定有看過!2022 臺灣文博會在開展前推出心理測驗「旅伴召集令 ✸ 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 」,甫推出沒多久,便在社群平台上瘋狂轉傳,活動上線 30 小時即突破 100 萬人次、48小時迅速突破 200 萬大關。不論測驗本身是否精準或貼切,洗版與分享的效應,都成功在受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為文博會帶來話題性與記憶點。 我們採訪了文博會心理測驗幕後團隊的創意統籌 虎牙,以及企劃文案 歡歡。究竟這群平均年齡 30 歲的幕後團隊,是如何能讓測驗激起如此多人的共鳴?使人願意在社群轉發的關鍵是什麼?可愛的形狀設計又是如何誕生?其中的設計與思考心法在本集一次公開! 「旅伴召集令 ✸ 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 」還沒玩的,趕緊試試!➤ https://pse.is/4g9nxn - ❚ 團隊簡介(…
不同於北美館、高美館等都會型美術館,2020 新開幕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美館)有著別具一格的親切魅力,不僅來自於古蹟與新建築的交融,迷人的小庭院,還有策展之外的各種工作坊及活動。我們採訪嘉美館館長賴依欣、均勻製作胡忻儀,一起解析這座與眾不同的美術館,如何成功拉近跟民眾之間的距離?兩年來嘗試創造了哪些不同面向的藝術推廣活動,為民眾帶來更多元觀看跟思考的能力?還有最新展覽《2222》的展覽亮點!(記得聽到最後有兩人的嘉義私藏景點推薦!) ✸ 嘉義市立美術館當代特展《2222》➤ https://bit.ly/3eggkwB - ❚ 嘉美館館長 賴依欣 策展人,跨領域藝術工作者,現職為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 2011年英國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博士畢業,現於南台灣工作和生活。策展主軸長期關注政治與社…
資深演唱會製作人張文玲攜手金曲作詞人 李焯雄、視覺總監 楊秀敏、新媒體互動設計 叁式 Ultra Combos、音樂總監 陳建騏⋯⋯等團隊,策劃原創概念的互動沈浸式展覽《WeWORD 字我訂造:流行歌詞及其創造的》。他們如何讓歌詞躍出曲外,以裝置藝術、互動技術將其換作另一種樣貌,成為可視、可觸、甚至能整個人走入沈浸的日常風景? ✸ 展覽資訊 《WeWORD 字我訂造:流行歌詞及其創造的》 日期:2022/09/22 - 2022/10/09 時間:10:00-18: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 購票方式:KKTIX、博客來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 預售網址:https://bit.ly/3PnQNOF ✸ 概念歌曲清單 陳奕迅《紅玫瑰》《白玫瑰》《給你》、蔡依林《檸檬草的味道》、魏如萱《歪》、…
你注意到了嗎?台北市人孔蓋真的變美了!自2020年開始的「臺北蓋水」計畫,將人孔蓋融入美感及地方特色與風貌,進行外觀大改造。從最初 4 個行政區率先試辦,到今年陸續擴展至新的 8 個行政區,翻轉大眾對於人孔蓋總是髒髒黑黑,甚至是都市地雷的負面印象。 我們邀請到了「臺北蓋水」的總策劃執行 楊佳璋總監來到節目當中,親解計畫的由來與構思。原來人孔蓋的製作過程如此繁瑣、人孔蓋配色和調色竟有色彩使用限制?這一塊塊的腳下風景,究竟為台北市帶來了什麼樣的不同?帶大家一同認識,這場由公務員與一群設計師協力展開的「城市美學」實驗。 【重要】搭配圖文一起服用效果最佳!➤ https://bit.ly/3vTo25L ❚ 臺北蓋水 展覽資訊: 名稱| 彩繪特色人孔設計成果展 日期|111/8/11(四)-8/15…
#本集超歡樂 #助理主持人即將篡位 #台南周星馳出沒 #創業心法 #一定要聽到最後的最後 做食物也要數位化?當斜槓成為 z 世代標配,各家品牌也開始做打破既定框架的事。 Foodie Amber本業是時尚公關,糯夫米糕把傳統小吃做成小劇場展演,本事宇宙又是怎麼開始的?劉雨樵、林蓉、謝欣曄這三個人當初如何湊在一起,替食物講故事?今天來聽他們分享創業人的小秘訣跟最慘的事! A STAND by Foodie Amber ➤ https://bit.ly/3OXBpIu - ❚ 糯夫米糕(@nuofuliou) 擁有全台灣最難買米糕美名的糯夫米糕,成立於2015,創辦人劉雨樵-擔心記憶中外婆家傳的味道會因時間而消逝,將祖傳食譜做成一碗碗令人再三回味的米糕,並以腳踏車到處快閃販售的方式希望將記憶中的…
【夏日濾鏡傳送門】➤ https://bit.ly/3u7KhDN(請以手機開啟) 為了把《夏季號:濾鏡感》呈現到淋漓盡致,這次特別邀請設計師 李君慈、陳普分享「濾鏡」這個視覺加速器在社群現象裡的時代意義,甚至讓他們把各自的「心之濾鏡」真的做出來(兩款上架於 Shopping Design 官方 IG),除了重現這個疫情中變本加厲開外掛的照像工具,也透過設計師的技能,探討自身亦成為一種濾鏡的可能。 李君慈與陳普所認知的「濾鏡」是什麼樣的存在?透過濾鏡為載體,一起打開話匣子與心房,延伸討論設計觀察、創作核心,以及望向這世界的視線。 - ❚ 李君慈( @jyunccihli) 「平面室」設計總監、LADYBUG創辦人,設計範疇從書籍裝幀、品牌視覺規劃、影像視覺字體字幕設計、藝文展覽活動主視覺設計…
大溪大禧,這個有「大溪小過年」之稱的關公生遶境活動,自 2018 年開始,由策展人劉真蓉帶領的設計及設展團隊,將當代設計、美學、互動及策展帶入傳統民俗祭典場景,帶動廟宇、社頭、社區、商家的齊力參與。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無關於誰取代誰,誰是新、誰為舊,而是在這一連串交融、互動、對話與溝通的過程,彼此都長出全新的面貌。 這一集的《設計新商業》邀請 2018-2022 「大溪大禧」策展人劉真蓉,和我們聊聊設計與策展作為一個轉譯的角色,如何讓我們可以用另一種不同的語言和情境去理解傳統文化?同時,平面視覺、時尚、服裝、音樂、劇場、內容、互動、光影藝術與傳統民俗激盪的過程中,如何激發有趣內容、形式與創作?請真蓉來與我們一一說分曉! 【重要】搭配圖文一起服用效果最佳!➤ https://bit.ly/3u…
自 2021 台灣設計展以嘉義市為展出舞台後,讓人看見這座小城剛剛好的城市能量,如今嘉義市全新城市品牌識別釋出,由設計師馮宇率領的 IF OFFICE 團隊操刀,重新爬梳嘉義市的紋理特質,量身打造出專屬視覺識別系統,使嘉義市的文化魅力再度提升。 我們特別邀請負責此案的 IF OFFICE 創意總監暨創辦人 馮宇來到節目當中,與大家聊聊這個全新識別的亮點有哪些、兩年深入的在地調查中得到了什麼意外收穫?我們真的有需要花一筆錢去做城市的識別設計嗎?做這件事情到底能為城市帶來什麼樣的效應跟優點?請馮宇老師一一解答! 【重要】收聽過程中,請搭配圖文一起服用 ➤ https://bit.ly/3AxcPdV - ❚ 馮宇 (@fengyufy17) IF OFFICE 創意總監暨創辦人。擁有20年品牌設…
你有多久沒吃過台灣經典辦桌了?PrN皮爾森創意團隊攜手台南「阿霞飯店」與人氣影集式音樂劇《SC驚釀小酒館》製作團隊「五口創意」,打造新台式食戲酒宴《小伴桌》,將台灣傳統辦桌體驗結合劇場演出搬進古蹟松菸內! 我們特別邀請到皮爾森創意 執行長 Eddie,以及五口創意製作人 孫明恩來到《設計關鍵字》的特別企劃中,請他們與大家聊聊《小伴桌》與傳統辦桌的差別在哪?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又融入哪些設計元素?整個體驗是如何企劃出來?聽說這次阿霞飯店還特別為了小伴桌打造獨家料理...還有一個小小的隱藏驚喜,本集一次公開! - 《新台式食戲酒宴》小伴桌訂席資訊及場次時間表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andoh2gether ・instagram|https://www…
當體驗不再停留在過去的「街邊活動」,那它變成了什麼?為什麼「體驗設計」近幾年來可以走入人心,形成一種商業模式?從體驗設計公司「驚喜製造 Surprise Lab.」從2016年來策劃的《無光晚餐》、《一人餐桌》,到後來的《微醺大飯店》等多檔活動之下,可以觀察到大眾開始願意為了「體驗」買單,而品牌、公司也開始逐漸意識到了「體驗設計」的無限可能性。 我們採訪了驚喜製造的創辦人之一 陳心龍,請他分享為何驚喜製造的第一檔活動選擇從餐飲切入?每一檔活動下的設計心法是什麼?如果有品牌想要透過體驗設計來轉型,該怎麼做?心龍也在節目中首度曝光了驚喜製造的名稱由來,以及接下來讓人相當期待、即將上線的多檔體驗活動.... ❚ 驚喜製造創辦人 陳心龍 (@albert45678) 體驗設計策展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工…
都說要「看到才算數」,但近幾年各種視覺相關設計的蓬勃發展之外,有沒有什麼感官知覺能為我們的創意想像再打開?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基地新的聲音展覽《北流無極限電台計畫》將巨大化的電台搬入 10 個展間,從早餐店、水果店、健身房到便利商店,不僅透過奇思妙想的展場規劃,將無形的聲音有形呈現,各展間裡的聲音更是用心規劃。以「聲音」策一場展,原來可以這麼有意思! 我們採訪《北流無極限電台計畫》策展人方序中、副計畫主持人林凱洛,分享從展覽初期的規劃到執行,他們如何在聲音裡找到串連當代共同生活記憶的關鍵?又是如何透過展場呈現、節目規劃轉化出創意與深度?而這場展覽又是如何肩負起打開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南基地的任務,如何為這個嶄新場所啟發新的想像?他們又是如何挖出參與展覽內容的來賓們:黃韻玲、五月天瑪莎、詹記麻辣火鍋…
「這個時代還需要書店嗎?」近幾年這道問題不斷地被丟出,開設書店似乎成了一個想不開的決定,但設計師葉忠宜、張軒豪兩人卻僅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決定承租下台北伊通街的一處空間開設了「重本書店」。 究竟它與一般書店差異在哪,在空間設計、選物與選書上又是如何別具用心,笑稱自己是吃貨的兩位老闆,就連店內的咖啡、茶品、酒飲、輕食也有一定堅持?而他們開設書店最主要的精神與理想是...... ❚ 重本書店主理人 葉忠宜(@yehchungyi) 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卵形 oval-graphic平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曾企劃且翻譯知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所有著作中文版《字型之不思議》、《歐文字體》、《街道文字》,之後統籌製作華文圈首本 Typography 設計專業…
一場好看的演唱會除了台上表演的歌手、樂隊盡力的演出之外,燈光絕對功不可沒。究竟燈光設計該如何為一場演出加分?燈光師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每一場演出前又要做哪些功課?燈光設計之於舞台演出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吉拉事業燈光設計——建權在這集節目中將他的故事與經驗說給你聽。 ❚ 演唱會燈光設計 建權 (@chienchuan.w) 現為吉拉事業(@zilladesign.co)燈光設計師,主要活躍於樂團專場與音樂節,常合作的樂團有美秀集團、I Mean Us、甜約翰、落差草原等,近期作品為美秀集團與盧廣仲於大港開場的壓軸演出。同時亦為製作團隊 semi 之主理人,試圖打破現場演出與 live session 的既有框架,與樂團 DSPS 嘗試台灣首次的沈浸式現場演出《意識的迷霧》,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居家演…
有人說做雜誌就像是紙上策展,那麼雜誌人來做策展會是如何呢?《VERSE》執行主編 黃銘彰為了家鄉嘉義不顧一切(真的!)跳入初次策展,於 2021 台灣設計展策了《剛剛好的城市》、《中間試驗場》兩場館,從平面到立體,原來展覽難的不只是企劃,預算表才是真正頭痛的地方?沒有策展經驗、也坦言不懂空間的他如何挺過遭遇疫情的第一次策展?策過展之後再當觀眾,現在的他又是如何看展覽的?聊起看展經驗,原來這幾個展覽讓他看到落淚、更直言心目中的策展大神是…… ❚ 黃銘彰(@minchan.huang) 雜誌編輯、文字工作者,現任《VERSE》執行主編,並為平凡製作創意總監。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曾任《The Big Issue Taiwan》主編。文章散見於各大藝術文化媒體,編有《本地 The Place 0…
一個展覽是如何策成的?在策展人背後,是什麼樣的團隊組成,他們如何分工合作,才能辦好一個展覽?我們邀請最近正陸續幫團隊招募成員的格式設計展策 格子,來分享在策展的團隊裡,有哪些不同專業的人才?他們各負責哪些工作?如何團隊合作? ❚ 王耀邦 aka. 格子 (@pang_informat) 2002 年畢業於華梵大學建築系,2006 年取得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 Art, Space & Nature 藝術空間策展碩士,熱愛研究展策的多元思考與策略,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還有一座山屋與一座美術館,目前為格式設計展策與格式多媒負責人。 格式設計展策 ➤ https://www.instagram.com/informat_design 風格實驗場域「Re:森³|再森³」 ➤ https://bi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