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er FM - Internet Radio Done Right
0-10 subscribers
Checked 3M ago
four 年前已添加!
内容由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Player FM -播客应用
使用Player FM应用程序离线!
使用Player FM应用程序离线!
值得一听的播客
赞助
At the dawn of the social media era, Belle Gibson became a pioneering wellness influencer - telling the world how she beat cancer with an alternative diet. Her bestselling cookbook and online app provided her success, respect, and a connection to the cancer-battling influencer she admired the most. But a curious journalist with a sick wife began asking questions that even those closest to Belle began to wonder. Was the online star faking her cancer and fooling the world? Kaitlyn Dever stars in the Netflix hit series Apple Cider Vinegar . Inspired by true events, the dramatized story follows Belle’s journey from self-styled wellness thought leader to disgraced con artist. It also explores themes of hope and acceptance - and how far we’ll go to maintain it. In this episode of You Can't Make This Up, host Rebecca Lavoie interviews executive producer Samantha Strauss. SPOILER ALERT! If you haven't watched Apple Cider Vinegar yet, make sure to add it to your watch-list before listening on. Listen to more from Netflix Podcasts .…
星期天晚上 Before Monday
标记全部为未/已播放
Manage series 2814292
内容由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星期天晚上》(Before Monday)是一個透過人物觀點來討論社會議題的節目。每個月,我們為你挑選一個主題,可能是新聞時事,也可能是一個社會現象,透過訪談與對話,向你呈現不一樣的觀點。
在這裡,你聽到的不只是報導,還有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故事。
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更新時間為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
18集单集
标记全部为未/已播放
Manage series 2814292
内容由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星期天晚上》(Before Monday)是一個透過人物觀點來討論社會議題的節目。每個月,我們為你挑選一個主題,可能是新聞時事,也可能是一個社會現象,透過訪談與對話,向你呈現不一樣的觀點。
在這裡,你聽到的不只是報導,還有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故事。
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更新時間為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
18集单集
所有剧集
×這一集的《星期天晚上》,我們來聊聊這輩人遇到的典型難題:戶頭裡面有限的存款,是要先完成夢想,還是先背房貸? |章節| 01:14 三分之二人生都租房,他怎麼想? 07:53 買房解決老年租屋問題,也肯定人生價值 10:33 梭哈存款、犧牲生活買房,真的值得嗎? 17:26 繳房貸和付租金,哪個比較划算? 23:35 貧窮讓人不敢買房,未來還有其他居住選擇嗎? 28:51 沒有房子,會不會就沒有家? 追蹤我們的IG帳號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凍卵手術是不是讓女性得花更多時間,面對生育這個選項?如果凍卵手術這麼成功,為什麼只有一成的人,實際上會去解凍卵子?人們想透過凍卵,解決什麼問題,又有哪些解決不了的呢? |章節| 02:02 現代女性還會被「催凍卵」 03:40 為何不直接生,而是去凍卵? 06:48 男性怎麼看凍卵? 08:45 哪些人適合凍卵?手術有哪些副作用? 12:04 凍卵的幾個迷思 14:24 凍卵卻沒使用的人,是怎麼想的? 19:23 凍卵反映什麼社會現象? 19:56 有凍卵技術=向性別平權更近一步? 想聽有關過年的其他議題,也歡迎點進S1EP4「今年過年我想來點不同的:除夕可以在娘家過嗎?」,聽聽不同人的故事! https://omny.fm/shows/before-monday/s1ep4 追蹤我們的IG帳號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每個人都會有些不合邏輯的「儀式感」,無論是點香氛蠟燭、做瑜伽,或者一些只有你才知道的秘密儀式。這集的《星期天晚上》,我們來聊聊「儀式感」。 追蹤我們的IG帳號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1:20 不會執行的新年新希望為何還要寫? 02:59 心理學「里程碑效應」 05:12 人類學怎麼分析儀式的起源? 09:46 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儀式感? 11:20 重視儀式感的人,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13:35 不重視儀式感的人,為什麼不需要儀式感? 17:30 古代儀式 / 現代人的儀式感,有什麼差別? 21:02 儀式感都是商人炒作出來的嗎?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星期天晚上》從10月開始,將先做個暫停,我們想花一點時間,收集大家對這個節目的想法,調整再出發。除了邀請大家填寫下方的問卷,如果您願意接受口頭訪問,請透過我們的IG私訊,或是e-mail與我們聯絡! 問卷: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信箱: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IG: @beforemondaypodcast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去整形變更好,已經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整多少才夠?如果大家都想透過整形變成主流定義的美,會不會變得都長得一樣?這一集,我們來聊聊社群媒體下長大的新世代,怎麼看整形。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0:00 開學前的整形風潮 02:09 整形、醫美、微整形,有什麼不同? 04:48 現在流行「開箱手術前後對比」 07:58 男生整形不稀奇,連腹肌都可以整出來 12:05 為什麼越來越多「網紅臉」? 14:42 什麼都想整、越整越停不下來時怎麼辦? 23:59 去整形的人真正想要改變什麼? 29:14 整完形,人生就完美了嗎?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當接種COVID-19 疫苗成為全民運動,我們還有不打疫苗的自由嗎?遇到不打疫苗的人,你能尊重包容到什麼程度?《關鍵評論網》為你帶來3個在台灣的「疫苗猶豫者」,他們最近經歷的事。 *由於採訪內容涉個人隱私,部分受訪者以匿名、變聲處理。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8月24日正式批准輝瑞BNT生產的COVID-19疫苗供16歲以上人口接種,對各機構施打政策、民眾施打意願有後續影響。本節目訪談錄製的時間為8月中,當時還沒有任何COVID-19疫苗通過FDA批准。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2:26 什麼是疫苗猶豫者? 03:20 只選高端!是科學還是政治判斷? 07:02 疫苗猶豫者擔心什麼? 10:17 純素者能打疫苗嗎? 15:20 不打疫苗,就是利己主義者? 18:25 義大利的疫苗猶豫者 21:49 台灣疫苗猶豫者,去打疫苗的原因? 28:37 我們有不打疫苗的自由嗎?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當籌備多年的人生大事遇到三級警戒,還能如期完成嗎?這一集的星期天晚上,我們來聽聽疫情下結婚、開店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0:00 遇上疫情,炸雞店還要開店嗎? 04:31 連續兩年開店遇上疫情 10:55 疫情下開店遇到的挑戰有...... 17:46 婚禮遇到疫情來亂,準新娘怎麼辦? 20:32 線上婚禮不像你想得那麼孤單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疫情讓家長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戰,這一集我們來聽聽,家長、老師和停課在家的小小孩,他們是怎麼看這段非常時期的?疫情下的親子教育,有受到影響嗎?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1:48 疫情期間媽媽怎麼顧小孩 03:23 家裡變成教室,家長希望老師幫什麼忙? 07:22 停課後小孩還要老師管? 10:52 上學,是親子相處喘息的機會 12:07 小小孩怎麼看停課在家的親子相處時間? 17:03 疫情下家長怎麼夾縫求生存?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疫情下各級學校停課到暑假,除了媽媽們集體崩潰,因為工作常不在家的爸爸們,怎麼面對這個新日常?這一集,我們來聽3個爸爸分享,這快一個多月的居家上班、帶小孩,他們怎麼度過。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2:50 (故事1)爸媽都在家工作,小孩怎麼顧? 10:00 (故事2)疫情讓爸爸變成全職家庭主夫 17:15 (故事3)台灣爸爸在美國的居家帶小孩經驗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常聽人說,5星吹捧,或者1星負評,你知道為什麼評分機制是5星嗎?這集我們訪問了大數據分析的學者,告訴我們5星機制是怎麼設計出來的;也請了一位在Google地圖上的評分魔人,聽他怎麼分辨上面的評論是真、是假。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0:56 Google地圖上4.8顆星的酒吧,竟然讓編輯踩雷? 05:30 5星機制怎麼設計出來的? 07:05 五顆星還不夠!評分魔人Jimmy怎麼評? 14:07 網路評論會對店家造成什麼影響?兩喜號老闆現身說法 21:20 從心理學來看,我們對Google評分的依賴 26:05 隱藏在Google地圖外的店家 - 老闆在想什麼?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在台灣出生長大的新二代,原來也和在美國的ABC、ABT一樣,有著同樣不被當成「自己人」的困擾。位於亞洲的台灣,也有像美國一樣的「亞裔歧視」嗎? *本集節目中的新聞素材由公視新聞、 AP ARCHIVE / 達志影像授權提供。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0:55 亞裔美籍前同事的紐約近況 05:27 美國「亞裔仇恨」的導火線有哪些? 11:50 亞裔美國人Sunny曾希望是白人 14:42 不想被當新二代的Jennifer 17:46 亞洲的台灣,有亞裔歧視嗎? 19:35 印尼看護Etty的被歧視經驗 23:05 台泰混血新二代羿霆的故事 27:58 美國ABC/台灣新二代經驗原來這麼像 35:17 打破沉默、談論歧視有多難?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性騷擾,只有女生會遇到嗎?還是因為社會不允許其他人說出來?本集的節目,我們為你帶來不同性別的受害者,他/她們遭遇到的性騷擾故事。 *由於採訪內容涉個人隱私,大多受訪者以匿名、變聲處理。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我們有自己的IG帳號了!追蹤 @beforemondaypodcast ,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吧! |章節| 00:55 開場:是求婚還是性騷擾? 03:55 當朋友成為「加害者」,性騷擾怎麼定義? 07:11 「他」們當年遇到的性騷擾 12:00 認知「被性騷擾」對男性為何格外困難? 14:22 法律怎麼判斷性騷擾? 17:14 「她」人生中第一次性騷擾 19:45 不同性別說出被性騷擾有哪些困難? 30:39 為何社會對性騷擾習慣沉默? 32:56 下一次,被害者會怎麼面對性騷擾?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用交友軟體是年輕人的專利嗎?不同世代的人,在軟體上尋找的又有什麼不同?在這一集,我們將聽到來自20, 30, 40 世代,包括一名立委的交友軟體使用故事。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章節| 01:00 開場:當老闆問我,為什麼要用「不惜」這個詞,來形容使用交友軟體? 04:00 二十世代:他曾是佛教徒,現在是出櫃同志 10:30 三十世代:「交友軟體是逆著我的個性,我是忍住不適感,逼著自己在用」 16:25 立委也用交友軟體,陳玉珍是認真的嗎? 26:30 當離開螢幕、走進現實,交友軟體開始的感情會......? 34:35 四十世代:「四十歲,才是我的適婚年齡」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為什麼結婚後,除夕年夜飯一定要在婆家吃?當太太開口「今年過年我想回娘家過」,丈夫、媳婦、與婆婆,三方如何見招拆招?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章節| (01:50) 新手太太第一個農曆年有哪些挑戰 (06:47) 當太太說想回娘家過年 (10:07) 老公沒說出口的是? (17:33) 婆婆現身說法 (23:55) 媽媽為何願意當年夜飯「第二攤」 (29:09) 年輕一輩太太為什特別在意除夕這天 (30:47) 過年先回誰家過,這題有解嗎?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2020這一年,不能出國的領隊、無法出賽的奧運選手、公司被搜查的香港蘋果日報記者,他們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重大挑戰,究竟這些人是怎麼挺過來的? 本訪談中出現的新聞播報聲音,由《公視新聞》授權提供。 親愛的聽眾,想邀請你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聽聽你的想法: 節目問卷傳送門→ https://forms.gle/LHHNrepREthn9FHP9 問卷填不夠,也歡迎寫信給我們→ to.beforemonday@thenewslens.com |章節| (06:57) 因為疫情不能出國的領隊 (12:48) 比賽被延期的奧運選手鄭兆村 (22:37) 公司被打擊的香港蘋果日報記者 (27:36) 諮商師對心態調整的建議 See omnystudio.com/listener for privacy information.…
欢迎使用Player FM
Player FM正在网上搜索高质量的播客,以便您现在享受。它是最好的播客应用程序,适用于安卓、iPhone和网络。注册以跨设备同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