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Player FM -播客应用
使用Player FM应用程序离线!

何谓东亚?:简中网络里的「东亚论」及其不满 feat.各站停车|S3EP22

1:19:21
 
分享
 

Manage episode 399388957 series 3290306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何谓东亚?:简中网络里的「东亚论」及其不满 feat.各站停车|S3EP22

最近,我在简中互联网上发现了一种令人困惑的表述,那就是东亚这个词反复出现在我的眼前,这种以东亚为形容词+名词的构词方式,延伸出来诸如东亚女,东亚父母,东亚家庭等概念。但是,在我眼中,这种概念却是值得警惕和质疑的。因为,在中国的思想脉络当中,实际上是缺乏东亚意识的。那么,东亚这一表述为何变得普遍,为何频繁在中文互联网上被提及,以及为何会有许多人会对东亚女进行主体的自我认同?这些都是引发我跟蛋妞展开本次讨论基本问题。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反思有关东亚,亚洲,主体性等诸多论述。

本期主播

诡谲子

蛋妞(「各站停车」主播)

本期剪辑

诡谲子

蛋妞

主要内容

a. 最近互联网上频繁出现东亚女,东亚家庭,东亚社会这样的说法。我比较好奇,这样的说法到底是在指称什么?能指的所指是什么? b. 为什么许多人会使用这样的概念?她们有为何与其进行认同?

i.這究竟是一種自我指涉的怯懦還是主體的自我膨脹?

1. 前者是面对中国性的唯唯诺诺,后者这是中华帝国主义的无限扩张

b. 我之所以感到疑惑是因为,东亚这个概念隐含了至少两种预设,一种是殖民主义的,一种是后殖民主义的。前者是大東亞共榮圈的基礎,後者是亞洲作為方法的前提。此外,更不必谈众所周知的,由萨义德所批判的东方主义

2. 我其实在朋友圈问了一下大家,这个东亚到底指什么?

a. 儒家文化圈:儒法社会,以及儒法社会发育最完整地区与现代性嫁接后产生的特定情感结构 这个结构的边界不是几国国界 例如西南大多数地区不是

b. 东亚儿女的共同处境:互联网上“东亚女儿/女性”更多表达一种共同处境?因为有很多(东亚特有的)相似成长经历(打击教育/东亚家长的控制欲etc),所以带上这个标签

c. 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虽然一些其他contexts下的以“东亚”自指 确实给人一种欣然走入西方中心主义的规则 又自我膨胀无处安放的错位感…

d. 西方族裔话语:在西方的留学生会自我指认为亚裔,亚女,亚男,这样的族裔话语渗透进来成为了自我确认为东亚女

e. 日本女性主义与韩国女性文学与影视作品所引发的对于东亚女性共同处境的表达。

3. 这样的表述存在哪些问题?

a. 问题首先在于,我们虽然能够看到东亚社会存在某些表面上看似相似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概括性表述难以触及每个社会中的实质性问题。不同的东亚国家存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以及政治结构还有应对政策。这些都很难被一个东亚的概念所统筹。

4. 在这个话题之中,我个人比较关心的是何为亚洲,何为东亚的问题。

孙歌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比较好的帮我们梳理出一些关于亚洲和东亚的论述情况

孙歌,<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目前比较流行的东亚视角有三种:

1.传统的儒家论述

2.受到日本影响的现代化视角

3.关于战争的创伤记忆视角

参考文献

孙歌,《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中日间的思想》

-,《主体弥散的空间》

-,《寻找亚洲》

萨义德,《东方学》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continue reading

110集单集

Artwork
icon分享
 
Manage episode 399388957 series 3290306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何谓东亚?:简中网络里的「东亚论」及其不满 feat.各站停车|S3EP22

最近,我在简中互联网上发现了一种令人困惑的表述,那就是东亚这个词反复出现在我的眼前,这种以东亚为形容词+名词的构词方式,延伸出来诸如东亚女,东亚父母,东亚家庭等概念。但是,在我眼中,这种概念却是值得警惕和质疑的。因为,在中国的思想脉络当中,实际上是缺乏东亚意识的。那么,东亚这一表述为何变得普遍,为何频繁在中文互联网上被提及,以及为何会有许多人会对东亚女进行主体的自我认同?这些都是引发我跟蛋妞展开本次讨论基本问题。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反思有关东亚,亚洲,主体性等诸多论述。

本期主播

诡谲子

蛋妞(「各站停车」主播)

本期剪辑

诡谲子

蛋妞

主要内容

a. 最近互联网上频繁出现东亚女,东亚家庭,东亚社会这样的说法。我比较好奇,这样的说法到底是在指称什么?能指的所指是什么? b. 为什么许多人会使用这样的概念?她们有为何与其进行认同?

i.這究竟是一種自我指涉的怯懦還是主體的自我膨脹?

1. 前者是面对中国性的唯唯诺诺,后者这是中华帝国主义的无限扩张

b. 我之所以感到疑惑是因为,东亚这个概念隐含了至少两种预设,一种是殖民主义的,一种是后殖民主义的。前者是大東亞共榮圈的基礎,後者是亞洲作為方法的前提。此外,更不必谈众所周知的,由萨义德所批判的东方主义

2. 我其实在朋友圈问了一下大家,这个东亚到底指什么?

a. 儒家文化圈:儒法社会,以及儒法社会发育最完整地区与现代性嫁接后产生的特定情感结构 这个结构的边界不是几国国界 例如西南大多数地区不是

b. 东亚儿女的共同处境:互联网上“东亚女儿/女性”更多表达一种共同处境?因为有很多(东亚特有的)相似成长经历(打击教育/东亚家长的控制欲etc),所以带上这个标签

c. 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虽然一些其他contexts下的以“东亚”自指 确实给人一种欣然走入西方中心主义的规则 又自我膨胀无处安放的错位感…

d. 西方族裔话语:在西方的留学生会自我指认为亚裔,亚女,亚男,这样的族裔话语渗透进来成为了自我确认为东亚女

e. 日本女性主义与韩国女性文学与影视作品所引发的对于东亚女性共同处境的表达。

3. 这样的表述存在哪些问题?

a. 问题首先在于,我们虽然能够看到东亚社会存在某些表面上看似相似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概括性表述难以触及每个社会中的实质性问题。不同的东亚国家存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以及政治结构还有应对政策。这些都很难被一个东亚的概念所统筹。

4. 在这个话题之中,我个人比较关心的是何为亚洲,何为东亚的问题。

孙歌的思考和研究能够比较好的帮我们梳理出一些关于亚洲和东亚的论述情况

孙歌,<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目前比较流行的东亚视角有三种:

1.传统的儒家论述

2.受到日本影响的现代化视角

3.关于战争的创伤记忆视角

参考文献

孙歌,《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中日间的思想》

-,《主体弥散的空间》

-,《寻找亚洲》

萨义德,《东方学》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continue reading

110集单集

所有剧集

×
 
Loading …

欢迎使用Player FM

Player FM正在网上搜索高质量的播客,以便您现在享受。它是最好的播客应用程序,适用于安卓、iPhone和网络。注册以跨设备同步订阅。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