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Player FM -播客应用
使用Player FM应用程序离线!

文艺理论 | 文学共同体:敞开、不介入与界线的僭越 S3EP13

1:39:19
 
分享
 

Manage episode 371754814 series 3290306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文艺理论 | 文学共同体:敞开、不介入与界线的僭越

什么是共同体?是我们昼夜身处其间的社群,还是一种存在关系的亲密持存?走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话语的古老对立,走出大写主体已然实现的设定,在实在的界线上向内回撤,共同体留有的仅仅是一种存在的姿态。

在非实体的、尚未形成的、不运作的共同体中,交流并非日常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巴塔耶、布朗肖、南希所说的作家,就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书写。书写者以向外敞开的姿态,打开封闭的自我,消解自身的主体性,体验着他者的绝对差异,与此同时,面向未知。恋人也是如此,他们以双向解封的姿态,在爱中走向极限,清空了同质化的、有用性的、既定的道德。爱,或是一首诗,使人或物脱离社会有用性的标尺,使“强交流”得以可能。

不为工具性的介入,不为承认关系的实现,不为大写主体的叙事,文学共同体只是勾划出存在的界线,勾划出在自我意识之外,生活如何被他者、语言、死亡……这些无限溢出我们自身的物质所穿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和写作既通往极限,又通往生存本身。

本期嘉宾

苏林,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硕士,清华大学文艺学博士,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预聘副教授。

赵天舒,北京大学法语系本科,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巴黎第十大学美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水木博士后。译著有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天空之蓝》(拜德雅)、罗杰·凯卢瓦(Roger Caillois)的《人与神圣》(三联,即将出版)。

本期主播

胡桃楸,清华大学 文艺学PhD在读

时间轴

00:54 嘉宾自我介绍 02:00 作为存在姿态的文学

10:38 社会学理论中的community

15:09 从不可能的共同体,到不在场/无回应的交流

21:14反抗者的团结solidarité(加缪),有罪者的僭越(巴塔耶)

23:20 作为“共犯”的恋人

28:36 双向解封vs主奴的同化与占有

35:41一个问题:女性作为永恒的他者

38:08 强交流与弱交流

44:38 巴塔耶的“善恶颠倒”(生平1)

54:24 从不介入到介入:什么是文学?[勘误58:45为“无产阶级读者”]

1:00:34 抄写员巴特比的纯粹抵抗

1:07:45 文学的不介入、思想的不连续与“断片”的意义

1:13:09 断片与体系、小说写作与理论写作(巴塔耶生平2)

[勘误1:15:00为“《无神学大全》第6卷”]

1:18:19 法国现代哲学书写谱系中的“打断”与德国浪漫派的不同

1:20:01 福柯评巴塔耶:从工人工作的哲学到思考言说的哲学

1:26:17 福柯晚年的伦理转向&巴塔耶的存在姿态

1:30:33 存在,是与界线战斗的结果

1:31:51 另一种看待界线的方式:极限经验

相关阅读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巴塔耶:《内在体验》《被诅咒的部分》《文学与恶》《天空之蓝》《有罪者》

布朗肖:《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文学与死亡的权利》《无尽的谈话》

伊利格瑞:《二人行》《我的爱,向你》

南希:《无用的共通体》

萨特:《什么是文学》

福柯:《僭越序言》《什么是启蒙》

背景音乐

ED

Velvet Underground- venus in furs

剪辑

胡桃楸

*製噪 phônê

暑期课程|他者的身份政治:馬華文學,或理论的克里奥尔化⁠

⁠暑期课程|文学的轮廓:福柯早期文学理论

暑期课程|戈达尔的电影史导论:20世纪的经验与历史

暑期研讨|恋人、母亲、他者:性别的重影与精神分析

  continue reading

110集单集

Artwork
icon分享
 
Manage episode 371754814 series 3290306
内容由表征与拟像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表征与拟像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文艺理论 | 文学共同体:敞开、不介入与界线的僭越

什么是共同体?是我们昼夜身处其间的社群,还是一种存在关系的亲密持存?走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话语的古老对立,走出大写主体已然实现的设定,在实在的界线上向内回撤,共同体留有的仅仅是一种存在的姿态。

在非实体的、尚未形成的、不运作的共同体中,交流并非日常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巴塔耶、布朗肖、南希所说的作家,就在这样的意义上进行书写。书写者以向外敞开的姿态,打开封闭的自我,消解自身的主体性,体验着他者的绝对差异,与此同时,面向未知。恋人也是如此,他们以双向解封的姿态,在爱中走向极限,清空了同质化的、有用性的、既定的道德。爱,或是一首诗,使人或物脱离社会有用性的标尺,使“强交流”得以可能。

不为工具性的介入,不为承认关系的实现,不为大写主体的叙事,文学共同体只是勾划出存在的界线,勾划出在自我意识之外,生活如何被他者、语言、死亡……这些无限溢出我们自身的物质所穿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和写作既通往极限,又通往生存本身。

本期嘉宾

苏林,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硕士,清华大学文艺学博士,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预聘副教授。

赵天舒,北京大学法语系本科,巴黎索邦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巴黎第十大学美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水木博士后。译著有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天空之蓝》(拜德雅)、罗杰·凯卢瓦(Roger Caillois)的《人与神圣》(三联,即将出版)。

本期主播

胡桃楸,清华大学 文艺学PhD在读

时间轴

00:54 嘉宾自我介绍 02:00 作为存在姿态的文学

10:38 社会学理论中的community

15:09 从不可能的共同体,到不在场/无回应的交流

21:14反抗者的团结solidarité(加缪),有罪者的僭越(巴塔耶)

23:20 作为“共犯”的恋人

28:36 双向解封vs主奴的同化与占有

35:41一个问题:女性作为永恒的他者

38:08 强交流与弱交流

44:38 巴塔耶的“善恶颠倒”(生平1)

54:24 从不介入到介入:什么是文学?[勘误58:45为“无产阶级读者”]

1:00:34 抄写员巴特比的纯粹抵抗

1:07:45 文学的不介入、思想的不连续与“断片”的意义

1:13:09 断片与体系、小说写作与理论写作(巴塔耶生平2)

[勘误1:15:00为“《无神学大全》第6卷”]

1:18:19 法国现代哲学书写谱系中的“打断”与德国浪漫派的不同

1:20:01 福柯评巴塔耶:从工人工作的哲学到思考言说的哲学

1:26:17 福柯晚年的伦理转向&巴塔耶的存在姿态

1:30:33 存在,是与界线战斗的结果

1:31:51 另一种看待界线的方式:极限经验

相关阅读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巴塔耶:《内在体验》《被诅咒的部分》《文学与恶》《天空之蓝》《有罪者》

布朗肖:《不可言明的共通体》《文学与死亡的权利》《无尽的谈话》

伊利格瑞:《二人行》《我的爱,向你》

南希:《无用的共通体》

萨特:《什么是文学》

福柯:《僭越序言》《什么是启蒙》

背景音乐

ED

Velvet Underground- venus in furs

剪辑

胡桃楸

*製噪 phônê

暑期课程|他者的身份政治:馬華文學,或理论的克里奥尔化⁠

⁠暑期课程|文学的轮廓:福柯早期文学理论

暑期课程|戈达尔的电影史导论:20世纪的经验与历史

暑期研讨|恋人、母亲、他者:性别的重影与精神分析

  continue reading

110集单集

所有剧集

×
 
Loading …

欢迎使用Player FM

Player FM正在网上搜索高质量的播客,以便您现在享受。它是最好的播客应用程序,适用于安卓、iPhone和网络。注册以跨设备同步订阅。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