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们有多孤独,曾经的朋友就有多在乎
Manage episode 437170738 series 2387146
嘉宾丨殷若昕、焦刚
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
剪辑丨大卫
封面丨咩咩
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
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
回望青春年少,似乎大部分人都曾感受到某种难以名状的孤独,开始有更自觉的自我,想被理解,想被倾听,渴望能共鸣的朋友。于是,年少时有多孤独,对那些曾经的朋友就有多在乎,这也构成了很多青春片的母题,包括8月27日即将公映的《再见,少年》。
近些年国内的青春片有了一个新的变化,就是不再拘泥于校园里少男少女之前的微妙情愫,而是更多地呈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家长,进而透过家庭折射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从而更加全面地观照学生成长的环境,以小见大地回望时代车轮碾过的痕迹,也去更加主动地探讨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孤独和暴力,比如前途和命运。这些也是《再见,少年》所呈现和表达的。
《再见,少年》公映之前,我们邀请到影片的导演殷若昕和演员焦刚,一起从影片出发,回望2000年之初的大时代,回望我们的青春岁月,也一起观察和反思这20多年来社会的变化所带给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的成长阵痛。
【时间轴】
一、成长与家庭
01:59作为个人电影表达的处女作,若昕为何选择青春片?
04:44故事为什么发生在世纪交替的2000年?
06:57在2000年的时候,焦刚老师是什么状态?
08:00为什么选择让影片中的学生以矿工为家庭背景?
11:10如何看待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席?
13:04饰演一个不靠谱的父亲时,焦刚老师如何找到理解人物的钥匙?
15:10理想情况下,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6:54焦刚老师饰演过的一系列非典型父亲(《摩天大楼》里的家暴狂,《万箭穿心》里的窝囊父亲),背后折射了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怎样的困境?
19:24焦刚老师为什么那么重视演员的社会责任感?
二、孤独与友谊
21:58在青春片里,火车和轨道有着怎样的隐喻功能?
24:25在那个年代,北京和香港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26:04为什么说西西弗斯的故事让影片有了哲思的高度?
32:03如何看待这些所谓的不务正业的课外书对我们的陪伴或者是启迪作用?
36:23导演为什么选择模糊多义的友谊,而非明确的恋爱?
39:10导演为什么对孤独主题这么迷恋?
41:45孤独下的友谊可真动人!
43:15男女主角的服装选择隐藏了这么样的秘密?
44:18影片的视觉风格里藏着怎样的态度?
三、选角与合作
47:39影片为什么选择张子枫和张宥浩?
51:38两位演员身上有哪些动人品质?
54:46导演可真爱演员啊~
四、戏剧与生活
61:42焦刚老师为什么选择以演员的身份演电影,以导演的身份做戏剧?
64:13戏剧给若昕和焦刚老师的电影创作带来哪些滋养?
01:07:39作为中戏第一届音乐剧专业的学生,焦刚老师几乎全程参与、见证了国内音乐剧的发展。
01:09:21若昕喜欢的电影、导演和演员。
01:12:28焦刚老师喜欢的电影、导演和演员。
01:16:10日本四季剧团的学习和演出经验给焦刚老师带来哪些工作上的启示?
01:20:06疫情期间大家都在思考什么?
01:23:07《再见,少年》电影宣传片音频素材
本期配套图文将会在后浪电影、后浪剧场公众号发布,大家敬请期待。
【互动方式】
公众号:后浪剧场
微博:@后浪剧场
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
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356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