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V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共享觀點》期待用分享而非說教的方式和年輕人談論聖經的觀點和真理。透過主持人周巽正牧師和廖文華牧師輕鬆幽默的對談,並結合網路社群媒體,分享他們的信仰與生活的經驗,傳達聖經真理價值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兩名以色列探子來到耶利哥時,意外地受到耶穌家譜中的第二位女性,喇合的接待。聖經毫不掩飾地稱喇合為妓女,這為馬太筆下的彌賽亞家譜,增添一個意外的插曲。 喇合的家是收集情報與躲藏的理想場所,兩名以色列探子就躲在她的家。當耶利哥王得知探子藏身於此,就要求喇合將他們交出來,但喇合選擇保護他們。 眼看戰事即將爆發,喇合想到自己的家人,也表達她對以色列神的信心。她承認:「耶和華…是上天下地的神」(約書亞記2章11節)。她不但協助探子,還要求他們在以色列攻陷耶利哥時保護她的家人。後來當耶利哥的城牆倒塌時,喇合的家得以倖免於難。之後,她在以色列定居(約書亞記6章25節),嫁給撒門,生了兒子波阿斯(馬太福音1章5節)。 喇合被記念,是因她願意信靠神,讓神改變她對敵人的看法。那我們呢?我們是否也願意讓主調整我們…
  continue reading
 
馬太在耶穌的家譜中總共只提到五位女性。這幾位女性非常與眾不同,單單從她們的名字能出現在家譜裡就能略知一二。她們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對女性的看法,看重女性的價值。 他瑪是猶大兒子法勒斯和謝拉的母親,但猶大並不是他瑪的丈夫。他瑪的丈夫是猶大的兒子珥,但珥因為「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神取了他的性命(創世記38章7節)。隨後,他瑪嫁給珥的弟弟俄南,但俄南也得罪了神而死了。根據希伯來人的習俗,後來這成為律法的一部分:丈夫若死了,為了保護寡婦,死者的親屬就應該要娶她為妻。但猶大害怕再失去一個兒子,就拒絕讓他的小兒子迎娶他瑪(創世記38章11節),於是他瑪決定主動出擊。 神特別看重寡婦是否受到公平的對待,詩篇作者甚至稱神為「孤兒的父」和「寡婦的伸冤者」(詩篇68篇5節)。最終,神為他瑪伸張正義,讓她從猶大生了…
  continue reading
 
在這個理性與懷疑充斥的年代,你是否懷疑過上帝真的存在嗎?如果你還在思考上帝是否存在,這集影片將幫助你從理性、感性和生命見證三個角度,重新審視信仰的深度和真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還在懷疑,這集也可以幫助你用智慧且溫柔的方式分享信仰,打開他們對上帝存在的思考。 【你將在影片中獲得】 ✔️從理性、感性到生命見證的信仰探索 ✔️科學家如何看待信仰的奧祕 ✔️生命改變的見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禱告能幫助我們與神建立親密關係,但信徒對禱告的力量和成效,往往抱持懷疑的態度。例如,許多人會問: 「如果我不禱告,神的計劃就會失敗嗎?」 神不是我們可以指揮的,祂也不是靠我們的禱告來完成祂的旨意。我們花時間與祂交談,就有機會參與祂在我們身上,和祂在這個世界所要成就的事。但即使沒有我們,神的計劃也不會因此停擺。 「我禱告或不禱告,會影響神的工作嗎?」 從聖經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有時候,神的旨意已經確定,祂掌管一切,也已經決定要用什麼方式來完成祂的旨意。在舊約聖經,神時常預言祂將要做什麼,最後那些事也真的成就了。然而,有些時候,神會等待我們禱告,就像雅各書4章2節所說的:「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有些美好的賜福,神會等到我們用禱告的手去領受,才賜給我們。然而,神也是…
  continue reading
 
你是否曾經想過,既然神掌管萬有,為何還期待我們禱告?主渴望我們參與祂在世上的工作,而禱告正是我們參與祂計畫的一種方式。 在約翰福音17章11節,耶穌為門徒向父神禱告,求聖父藉祂名的大能保守他們。耶穌擔心門徒會失去救恩,或永遠離棄信仰嗎?都不是,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祂對未來瞭若指掌,祂深知這些門徒會完成使命,傳揚福音。耶穌是透過代禱(羅馬書8章34節),參與神對祂門徒的計劃。 的確,即使沒有我們,神依然能建立祂的國。然而,當慈愛的天父邀請祂所愛的兒女,一同關心並參與祂的計劃,我們與祂的關係會更加深厚和親密。藉由禱告和與神同工,不僅信心成長,我們也會更堅定並信靠祂的大能。 能夠與全能神對話是極大的榮幸,祂愛我們,邀請我們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禱告能為我們與神的關係注入養份。我們的天父呼召我們與祂對…
  continue reading
 
哀傷也能成為一種敬拜的方式嗎?想想今天相關尼希米的經文,尼希米是以色列人,曾擔任亞達薛西王的酒政。當他得知耶路撒冷的城牆毀壞,同胞們處於毫無防禦的狀態時,不禁悲從中來,坐下哭泣了好幾天。然而,尼希米的眼淚不僅僅是強烈情感的真情流露,他更是藉著哭泣、禁食和禱告,讓內心的痛苦將他帶入與神更深的連結。 為所失去的流淚,以淚水宣洩內心的悲痛,是尼希米藉禱告轉向神的重要元素。他勇敢地面對悲傷,展現對神的信心,相信惟獨神能夠恢復耶路撒冷和祂百姓的榮耀。尼希米在禱告中提醒神,祂曾經應許要將被擄的百姓招聚回來,並永遠與百姓同住(8-9節)。 基督徒有時會將人的悲傷解讀為信心不足,心想:「倘若他真的信靠神,怎麼還會傷心流淚呢?」然而,從尼希米的故事可以看見,為所失去的哀傷也是一種敬拜。當我們深陷痛苦時,神邀請…
  continue reading
 
身為基督徒,主賜給我們特別的能力,讓我們可以在這世界上使用。彼得前書4章10節說,我們有責任回應神的恩賜,彼此服事。神不是要我們將這些恩賜拿來自己享用,而是要慷慨地用來影響身邊的人。當我們倚靠神的引導和力量去行事,神就因此得著榮耀。 神要我們明白,所有的能力都是從祂而來,我們應當善用這些能力去散播愛與憐憫的種子。當我們彼此服事,就成了神恩典的器皿,豐富基督的身體,讓祂的真光照耀這世界。 想一想,你擁有什麼才幹?哪些事讓你在服事他人時感到喜樂、生命更加豐盛?這些能力的存在並非偶然,乃是神刻意賞賜給你的。 正如今天的經文所說的,我們應當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無私地善用恩賜祝福他人(以弗所書4章11-12節)。因此,應當存謙卑和感恩的心,擁抱神給你的恩賜,並且發揮恩賜建造他人,醫治受傷心靈,分享主…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經文,雅各寫道:「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17節) 你是否曾經停下腳步,讚嘆生命中豐盛的賞賜?不論是你呼吸的空氣、溫暖你臉龐的陽光,還是家人朋友的愛,這一切都是珍貴的禮物。這些恩典都是慈愛的造物主白白賜給我們的,祂從不改變,也從不促成我們懷疑祂的信實。 相較之下,人生充滿變化,有快樂的時光,也會經歷困難和悲傷。但值得感恩的是,我們的神始終值得信賴。祂賜下美好的恩賜,提醒我們祂的本質永不改變。即使面對痛苦和逆境,我們依然找到天父在我們生命中的愛與憐憫,認識到每次的呼吸、每段美好的關係,甚至每個日出,都見證祂的同在。 神的賞賜,是完美且經過精心設計的,能使我們的心靈得著滿足。讓我們以一顆充滿感恩的心領受,…
  continue reading
 
掃羅王承諾打敗歌利亞的人可以獲得大獎賞,大衛對那些獎賞很感興趣,甚至還連續問了兩次(撒母耳記上十七章26, 30節)。大衛雖然年輕,但並不愚蠢。獎勵固然誘人,但並非這個年輕的牧羊人行動的動機。 大衛對抗歌利亞是為了要事奉耶和華,他公開批評巨人歌利亞:「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竟敢向永生上帝的軍隊罵陣嗎?」 ( 26 節)。挑戰耶和華的選民以色列,就等於挑戰耶和華。大衛早已預備好捍衛耶和華的聖名和祂的百姓,當然也準備好對抗眼前這可怕的戰士。正確而神聖的動機,能使人有信心順服神,即便這樣的順服與人的做法相左。 面對生命中的歌利亞,我們可能會忍不住向神祈求:「我受不了這些混亂,我很想離開卻跑不了,求祢把這樣的問題挪走。」 然而,面對問題的正確動機卻是,無論如何都渴望要跟隨主,事奉祂並榮耀祂。巨…
  continue reading
 
生命中的「歌利亞」有各種形狀、大小和強度:不愉快的關係、困難的工作、一堆債務。今天的經文,大衛遇到看似無法克服的難題,但最終還是靠著神的大能得勝,我們也可以和他一樣。 大衛還沒開始戰鬥,就先宣告得勝(46節),他的信心根植於過去與主來往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大衛相信他一定會得勝,因為他是奉主的名來到這裡的。他是個牧羊人,曾經長時間獨自在曠野,聆聽神的聲音。即使是巨人那令人戰慄的怒吼聲,也無法動搖他對神的信心,他深深相信,神能夠藉著祂的僕人成就不可能的事。 大衛有實踐信仰的習慣,長時間親近神,讓他與神建立起穩固的關係,反過來也讓他能夠在面對問題時,深知自己是神所愛的兒女,可以支取天父無窮的能力、勇氣和智慧。一旦心裡浮現疑慮,他也能回顧過往的患難中,神如何以信實待他。 我們若想要得勝有餘,就應該學…
  continue reading
 
或許在網路上你看過小寶寶戴上第一副眼鏡的影片,有人為小寶寶帶上眼鏡,一開始他們會有些緊張不安和抗拒,但很快地,他們會停下來凝視,專心看著眼前的景象。以前只是顏色斑點的東西,突然間有了明確的形狀。父母的臉不再是模糊不清,而是清晰可見。從小寶寶臉上的笑容就可以知道,視力是多麼珍貴的禮物。 同樣,清晰的屬靈眼光,對信徒來說也是至關重要,能讓我們學習用主的眼光看事情。學習用主的眼光看事情,需要我們願意改變觀點。今天的經文就提供一個實用的藍圖,教我們如何用基督的眼光來分辨事情:「不要論斷人」(1節)。真正的理解,始於認識自己的罪,如此我們才能「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5節),看見自己和他人真實的樣子,是蒙赦免、被天父所愛的兒女。 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告訴我們,神的眼光不同於人的眼光,以基督的眼光看事情,…
  continue reading
 
我們居住的世界喧囂不已,有時甚至會讓人耳聾目眩,但神的話語帶來的平安,可以降低噪音,以寧靜的真理和美善代替喧囂。詩篇十九篇7-8節提醒我們,聖經透過以下的方式,提供我們智慧和清楚的指引: 能甦醒人心: 受傷、疲憊的靈魂,能夠在神的話裡找到所需的一切。當生活的艱難重重壓在肩膀上,神的話能帶來安慰、希望和更新的力量,使我們重新得力。 使愚人有智慧: 聖經的洞察力和指引,超越世俗的知識。神的智慧並非受過教育的人或菁英人士所專屬,而是要賜給凡願意接受的人。 快活人心: 主的訓詞是正直的,提醒我們在基督裡的身分和使命。在這充滿短暫快樂的世界,神的話能使我們有恆久的喜樂。 明亮人的眼目: 主的命令是清潔的,能教導我們屬靈的真理。當我們在神的話語中尋求祂的指引,就能獲得清晰的視野和明確的方向,帶領我們穿越…
  continue reading
 
起初,神就定意精確而完美地創造天地,祂一發命令,銀河系、山脈和山谷就瞬間成形,海洋充滿生命,地球有了各種色彩和形狀成為裝飾。祂看著祂所造的一切,宣告「甚好」(31節)。 凝視創造的奇觀,讓我們得以一瞥神聖的藝術,絢麗的夕陽、精細的蝴蝶翅膀,宏偉壯麗的山脈,這一切都見證神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 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很容易忽略身旁的美麗,然而,當我們放慢腳步去欣賞神的創造時,總是不由自主發出讚嘆與感恩。每個日出、鳥兒的鳴叫聲和樹葉的沙沙聲,都述說造物主對我們的慈愛。神宣告祂的創造「甚好」,提醒我們,祂所造的一切,包括我們,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價值。 停下片刻,走到戶外,欣賞神創造的美麗,不論是凝視一片草葉,還是仰望廣闊的天空,提醒自己,這一切都反映造物主的美善,祂用愛創造了萬物。 Powered by …
  continue reading
 
在今天的經文,使徒保羅寫道:「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着愛人的道理行」(13、15節)。神的國不在於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在於我們認為必須遵守的任何「規則」。相反地,神的國在於聖靈在我們心裡所做的改變。 當我們與神的義對齊,尋求祂的道路和旨意,喜樂就如花朵綻放。聖靈是我們的安慰者和引導者,讓這種喜樂在我們裡面生發出來。聖靈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神的愛,祂給我們得救的確據,賜我們力量能夠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喜樂不是表面或暫時的快樂,而是內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所結的果子(加拉太書五章22節),超越一切外在的環境。 花一點時間思想認識神並尋求祂所帶來的喜樂,這種深刻的穩定和力量,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也不是人能製造的,而是來自連結於喜樂的泉源,是預嚐將來在神面前永遠…
  continue reading
 
給與在神的心目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今天經文的第7節提醒我們,神關心我們如何與人分享。祂喜悅我們用喜樂的心和願意的靈給與。 給與若是出於勉強或義務,我們的心就沒有與神慷慨的本質對齊,自然也就感受不到那種喜悅。與人分享應該視為一種特權,而不是負擔,因為那是神給我們機會參與祂的工作,成為祂的手和祂的腳,滿足周遭人的需要。 神看我們的給與,不是看我們給的多或少,而是看我們的心。歡歡喜喜的給與,反映我們感謝祂的賜福,相信祂的供應,承認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屬於祂,我們只是管家。因此,當你與神一同為人帶來祝福時,務必讓喜樂充滿你的心。記住,重要的不是給與的金額,而是背後的愛。 現在,就用一點時間求問神,在哪個方面祂邀請你慷慨地給與,如同祂慷慨賜福與你一樣。求問神,然後忠心、順服地照著去行。 Powered b…
  continue reading
 
在這個講求速成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壓力追趕,連跟隨神都成為一種重擔。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基督徒能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喜樂?而有些人卻總是感到疲憊不堪? 或許,關鍵不在於我們做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跟隨主」這件事。 透過這部影片,讓我們重新思考:當我們把目光從追求祝福,轉向與神同行的關係,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生命突破。就像在黑夜中開車,跟隨前車的光一樣,當我們專注跟隨主,每個腳步都變得踏實而有力。 【你將在影片中獲得】 ✔️ 如何以嶄新角度看待跟隨主 ✔️ 迦勒85歲仍然充滿活力的生命秘訣 ✔️ 為什麼跟隨主不是為了得到祝福 ✔️ 在人生低谷中經歷神同在的奇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誰不喜歡成就感呢?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自己的成就被肯定,無論是工作上獲得大客戶、在辣椒烹飪比賽中獲勝,還是訓練嬰兒一覺到天亮。這些都是好事,但神對我們的旨意比這些還要深遠。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告訴我們,神非常看重品格。這就是為什麼祂指示我們順著聖靈而行,好教肉體的行為,能被神的屬性取代。 仁愛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我們因接受神無條件的愛,來培養愛的能力。 喜樂是無論環境如何都能心滿意足。 和平來自信靠神並降服於神。 忍耐是相信神的時間最完美。 恩慈是用神的憐憫去憐憫人。 良善是以神的公平與公義待人。 信實意味著要成為堅定不移、值得信賴的人。 溫柔是用謙卑的態度對待他人。 節制是要求我們倚靠聖靈的力量克制自己。 在這些美德中長進,能使我們更像基督,見證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改變,這絕對是值得慶祝的成就。…
  continue reading
 
我們探討了緩慢、穩定成長的重要性。在今天的經文,保羅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有這樣的成長,他說要「在祂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當我們的信心扎根,就能一天比一天更靠近耶穌,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會更愛祂,也會學習像祂那樣去愛人。 成長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選擇,也是一個轉變的過程。就像一棵樹,一天天慢慢長大,年復一年增加年輪。同樣,我們透過感恩、耐心,及刻意的仁愛、憐憫和饒恕的行動,讓自己在愛中成長。當我們這樣做,與人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 例如,我們若學習在愛中講誠實話,就能培養出恩典和理解的習慣(以弗所書四章15節)。沒有愛的誠實話可能會傷人,沒有誠實的愛則可能會助長欺騙,兩者的平衡,完美地體現在耶穌身上,祂完全符合這兩方面的要求。 用一點時間反思你最近與人的互動。愛的特徵是否非常明…
  continue reading
 
你是否曾經開車走在高速公路最左邊的車道,希望能夠加快速度,卻沒想到前方的車輛卻突然減速,於是你被困在左側的隔離牆和右側較慢的車流中間,令你感到既生氣又沮喪。 有時候,我們處理自己的屬靈生命也是如此。我們跳進快車道,「擊敗」其他人,想要更快到達目的地。我們認為,只要讀某一本書,或是用某一種方式禱告,就能更快成長,然後向下一個階段邁進。但是當人生的考驗來臨,如果沒有一個堅實的、經過時間和勤奮建立起來的基礎,很快我們就會感到不知所措,並且理想破滅。 在這個追求快速的世界,請記住,慢速成長是好事。今天的經文,保羅形容信徒就像孩童一般,必須「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第15節)。我們不會期待小孩子像大人一樣做好所有的事,他們需要時間來發展力量、協調性和智慧,才能完成「大人」的任務。作基督徒的過程也是如…
  continue reading
 
主經常使用比喻教導群眾,這些比喻在當下很難理解,但現在我們有了神完全的啟示,這些短篇故事,就成了我們了解信心生活的精彩範例。 耶穌曾經說過一個比喻:有個農夫播種,種子落在不同的地方:有的落在路旁,有的落在淺土上,有的落在荊棘裡,有的落在肥沃的土壤,最後祂說了一句話:「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9節)。祂說完之後,門徒就問祂為什麼選擇用比喻的方式教導眾人,祂解釋道,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聽屬靈的道理。然後祂對十二位門徒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馬太福音十三章16節)。凡信靠主的人,和門徒一樣都是有福的。 然而,學習聆聽主的話並付諸行動,需要時間和操練,絕不是一個可以快速完成的過程。耶穌在第8節提到的「好土」,指的就是預備聆聽並回應祂話語的心(馬…
  continue reading
 
時間是寶貴的,是極其珍貴的禮物,耶穌為我們示範如何善用時間,祂常用一種方式來表達對人的愛,那就是陪伴。 主耶穌在世上服事的時間很短,但必須完成的事卻很多。雖然如此,祂無論到哪裡,都會仔細觀察周圍人們的需要,並充滿愛心地伸出援手幫助他們。 在今天的經文裡,我們看到,耶穌上十字架的前一刻,特地停下來幫助一個貧窮的盲人乞丐,一個在世人眼中「無足輕重」的人物。拯救世人固然重要,但主也關心一個人的痛苦,願意停下腳步,盡所能地提供幫助。 主耶穌在被釘十架的前夕,都還願意停下腳步幫助人,怎麼可能不願停下來聆聽你在患難中的呼求?耶穌絕對不會忙到沒時間聽祂所愛的兒女發出的呼求。 神要我們管理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包括時間。今天,你可以如何像耶穌一樣,伸出愛的雙手,把你的時間當作禮物送給人? Powered by…
  continue reading
 
保羅熱切期望基督的身體,無論是個人或整體,都能夠在屬靈上漸漸成熟。這位使徒求主幫助我們信主的人都能明白神的旨意,並且: 過敬虔的生活(10節) 保羅求神讓我們在品格、言語和行為上都能效法主。我們的生活應當是祂的延續,也就是我們能用憐憫的眼光看待他人,用雙手提供幫助,用口說出寬容和愛。信徒的品格,雖然還不完美,但仍應當反映基督的義。 讓生命有價值(10節) 神非常關心我們因順服祂而成就的事,耶穌談到結果子的重要性,這目標只有與祂連結才可望達成(約翰福音十五章5)。 經歷神的大能(11節) 因著聖靈的同在,我們擁有完成天父旨意所需要的一切。 保持委身和感恩的心(第12節) 神會在祂完美的時間應允我們所求,在這之前,我們應該堅定禱告,並感謝祂已經成就的一切。 用這些經文禱告,我們所求的就完全合乎神…
  continue reading
 
你是否也曾經覺得:有錢、有工作、找到對象就不會有煩惱?或是每天為了未來焦慮不已,卻不知如何是好?原來擁有更多,不代表憂慮更少。今天就要跟你分享,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世代,擺脫憂慮的無限循環! 【你將在影片中獲得】 ✔️ 認識人生真正的價值來源 ✔️ 學習如何從憂慮中得釋放 ✔️ 掌握禱告祈求的實際步驟 ✔️ 發現神兒女的尊貴身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經文裡有一段能改變生命的禱告,那是保羅寫給歌羅西的聖徒。這個禱告之所以如此有份量,是因為每一個請求都符合神的旨意。 在第9節,保羅祈求神讓歌羅西的教會,能夠知道天父對祂的兒女有什麼期望。這需要我們花時間親近神,與神交談,讀祂的話,並尋求祂的旨意。其中包括祂對所有信徒的一般性旨意,好比愛神和愛人(路加福音十章27節),也包括祂對我們每個人的具體計劃(以弗所書二章10節)。 保羅知道,要將我們所學到的應用出來,需要從聖靈來的洞察力和清晰的眼光(約翰福音十六章13節)。因此,他求神賞賜歌羅西的信徒屬靈的智慧和悟性,我們也可以為未信主的人求這些事,因為神不願有一人沉淪(彼得後書三章9節),但人需要屬靈的悟性,才可能相信主。 我們的天父已經應許,那些按照祂旨意禱告的人,將會得到他們所祈求的。因此…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