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商业访谈。 张小珺:财经作者,曾供职《财经》,现在是腾讯新闻科技主笔 ,写作中国商业深度报道,范围包括AI、科技巨头、风险投资和知名人物,也是播客《张小珺Jùn | 商业访谈录》制作人。 也许你看过我的作品: 2024年中国AGI三部曲 《杨植麟复盘大模型创业这一年:向延绵而未知的雪山前进》 《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 《王小川想提出中国AGI第三种可能性》 抖音上下篇 《抖音内幕:时间熔炉的诞生》 《TikTok内幕:张一鸣的巨浪征途》 共享单车上下篇 《ofo剧中人:我不愿谢幕》 《穿越废墟:共享单车剧未终》 企业调查 《百度最难捱的一夜:五名高管闪电辞职内幕》 VC与时代 《风投,大转弯》 《仅仅是昨天:我们亲历的萧条、繁荣和时代》 《徐小平退后一步,方爱之向前一步:中国风投第一起交接故事》 人物报道 《王石:老人与海》 《陆奇的大模型世界观》 如果我的访谈能陪你走一段孤独的未知的路,也许有一天可以离目的地更近一点,我就很温暖:)
…
continue reading
2025刚开年,全球AI届就已高度共识,将2025年定义为“智能体元年”。 北京时间1月24日凌晨,OpenAI率先抢跑,发布智能体产品Operator(操作员),打响了全球智能体竞赛的第一枪。 在Operator发布前,广密在我们的节目中预言,25年核心关键词是Agent、Agent、Agent,这些AI产品最终会演变成一个任务容器,朝着“下一个Google”方向进发。 本集节目,在Operator发布后,我邀请前OpenAI研究员、清华叉院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从技术视角解读Operator和Agent之年。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55 对Operator的感官感受 04:19 Operator在AGI路…
…
continue reading
这里是《张小珺商业访谈录》2025年与大家见面的第1集节目,我邀请的嘉宾是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 2024年12月,理想将车机助手理想同学作为手机版App推出,并于此前做了基座大模型。这相当于,这家人们认知中的新能源车企,要跨界参与到与字节豆包、Kimi等个人助手的红海之战。 这场对话涵盖了这名非技术背景、被认为在产品上有天赋的创始人,过去两年对人工智能完整的技术与产品观的思考。他也首度谈了谈,MEGA失利、苹果放弃造车、雷军造车成功、如果他当了OpenAI CEO、理想会做机器人吗、怎么管理00后等各种话题。 此外,播客还放出了一部分加长版聊天。这部分和此前两小时会稍微有一些重复,保留的都是一些觉得李想有增量表达,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的地方(如果不想听,可以直接跳过)。 同时,这部分…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这集是我和广密【全球大模型季报】第5集,是2024年Q4季报,也是我们录制的第二次跨年特辑。 提前和大家见面啦:) 这次你会发现,我们的聊天篇幅开始从大模型技术转向对大模型产品的探讨。很大概率来说,产品会是2025年AI的最大趋势之一。AI产品会如何落地?产品形态又会如何演变? 广密带来了最新猜想。他提出,过去半年他最强烈的认知变化是,不管国外的ChatGPT、Anthropic、xAI、Perplexity,还是国内的豆包、Kimi,甚至是做Coding相关的Cursor、Devin……虽然各个产品的产品形态不一,从不同路径发散,但最后会殊途同归。他们最终很可能收敛到同一个叙事之下,争夺同一片领地。 很开心转眼之间,【全球大模型季报】已经陪伴大家1年,明年仍然希望这个系列能持续地帮大家…
…
continue reading
Kevin Xu曾经参加奥巴马总统竞选,并在美国商务部和白宫都工作过。今天,我邀请他来聊聊美国总统大选的幕后故事。 由于Kevin在科技业从业多年,他提供了一种有意思的视角来看美国政治与大选活动——总统候选人作为一个产品,它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如何与国家叙事实现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度)?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0 自我介绍 02:23 22岁参与奥巴马竞选团队,后担任他在白宫的新闻助理 03:13 美国大选的框架:scale up、地推、集资、媒体… 06:46 大选就是把产品(候选人)和市场(国家环境)做Product Market Fit 08:25 总统竞选成员每天…
…
continue reading
做这集节目是因为,我想看看那些融了很多钱的AI创业者在干嘛?他们似乎已经很久不出来发声了,把整个舆论场留给几家基础大模型公司和巨头们。 本集嘉宾是深言科技创始人岂凡超。 他公司的融资规模没有大模型公司那么大,但相比一般的创业者,也已经属于账上有非常多钱的了。在去年融资中,估值12亿元人民币。拿了这么多钱找方向,做了1年,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这是岂凡超第一次接受访谈。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48 自我介绍 02:45 94年,博士还没毕业开始创业 12:49 清华AI创业的脉络和门派 14:34 ChatGPT之前,见了100个投资人 22:18 ChatGPT之后,资本环境发生过山车式的变化 25:39 23年…
…
continue reading
最近关于英伟达战略和组织的新书《英伟达之道》上线,这本书的作者Tae Kim专访了黄仁勋。我邀请本书译者和上过我们节目的王亚军来聊聊:黄仁勋和3万亿美元英伟达是如何炼成的?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45 黄仁勋的危机感来源:移民家庭、在“问题少年学校”受霸凌 09:54 服务员黄仁勋特别不喜欢顾客点奶昔 16:16 英伟达的三位创始人和创办(黄仁勋、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 22:05 Nvidia为什么叫Nvidia:要成为让所有人嫉妒的公司? 23:52 英伟达发展的三个阶段:从NV1、NV2的败笔开始 36:22 细数英伟达发展史上的重大战略决策,成功的和再次失败的 48:57 黄仁勋怎么治理公司?白板文化、…
…
continue reading
最近,我访谈了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他站在加密技术(Crypto)的彼岸远眺人工智能技术。 Vitalik是俄裔加拿大人,出生于1994年,19岁大学辍学创立以太坊,20多岁成了最年轻的加密亿万富翁。在中国,人们称他“V神”。 他试图阐述一种技术哲学观。在他的认知中,AI和Crypto代表的是两种底层哲学。AI更中心化、富有权力,它可能正在构建史无前例的强大权力中枢;而Crypto相反,倡导的是一种去中心、平等的生存主义哲学。 技术革命或将推动关乎人类命运的“权力游戏”。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00 我会6门语言 05:00 站在Crypto技术浪潮那一端看人工智能革命,在想什么? 1…
…
continue reading
最近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今天我们的话题不是美国政治,而是讨论一个地缘相关的科技话题:如果美国形成AGI霸权,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集嘉宾是李开复(零一万物创始人和CEO、创新工场董事长和CEO)。由于他有40年人工智能从业经历,曾经在苹果、微软和Google等科技巨头中担任高管,和中美各界联络广泛;这次,我们把话题推向了更为宏大的议题:AGI霸权与垄断、海外科技巨头的卡位与现状、AI超级应用的隐形崛起。 访谈中,他提供了一个如果美国有望形成AGI霸权,中国可以走的第二条道路的可能性视角。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03 从2024诺奖开始聊起:聊聊我熟悉的Geoffrey Hinton 09:19 Hinton的功劳不…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知乎创始人和CEO周源。 可以说,大模型技术浪潮的崛起正冲击着现存内容社区的既有秩序。 拿知乎来说,有了大模型之后,当我们都可以向机器提问了,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向人提问”的产品? “向人提问”与“向AI提问”能在一个社区中共存吗? 更有甚者,倘若人类不再需要与另一个人类连接识别意义,这种人与人交流的平台,会不会最终被机器吞噬,成为机器理解人类的语料? 这不仅是知乎需要思考的,而是在AI技术变革面前,所有内容社区所面临共同的时代命题。 这集我和周源就聊了聊内容社区与AI。今年知乎上线了自己的AI搜索产品,知乎直答。周源对AI搜索、搜索引擎市场和Perplexity发表了一些特别的看法。 此外,我们也聊了聊一家内容社区14年的生存故事,以及它上市后的挣扎。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
…
continue reading
受到万众期待又迟到2个月特斯拉Robotaxi大会,终于来了。但却以该公司股价下挫告终。这集节目我和孟醒在第一时间,逐字逐句点评了这场行业盛事。 本集是《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和《技术不无聊》的串台节目。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0 一场莫名其妙的会议?发布会时间还没延迟长 02:50 更像Party、年会,粗糙是特斯拉的常态 05:54 给特斯拉Robotaxi大会划重点 08:40 偷巧的用词:有监督版本FSD和无监督版本FSD (FSD:Full-Self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 13:30 马斯克说2025在得州和加州实现无人监督FSD? 14:28 一周168小时,每台车一周使用10小时,…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节目正在推出新系列【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今天是第5集。 因为,在我自己学习自动驾驶的过程中觉得,这个行业的知识壁垒很高、信息不对称也很严重,所以邀请五源资本合伙人、前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来做一个自动驾驶的深度科普。在之前的两集中,他分别以L2和L4自动驾驶为线索,分别聊了聊特斯拉FSD进化史和低调的Waymo及它的对手们。大家可以在《商业访谈录》的72集和74集收听。 今天这集更偏孟醒个人。这次聊天发生在他刚离开滴滴、即将加入五源资本的短暂间隔期之中。我们聊了聊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逃离风投,而他却选择在此刻回归?以及他所亲历的自动驾驶创投这8年。 建议大家把72、74和78这三期节目连起来收听。 本集是《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和《技术不无聊》的串台节目。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
…
continue reading
2024年,不少海外大型PE纷纷募集了巨额的并购基金,中国也出台了针对并购多项鼓励政策。就在前不久,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 并购重组市场会变活跃吗? 本集我们的主题正是并购。我邀请霞飞资本创始人、百度前VP陆复斌来聊聊。陆复斌离开百度以后,从2017年就开始在全球并购市场上寻找机会。到今天他总计完成5笔交易,投出21亿美金。这些交易来自美国、以色列和东南亚,大多完成得隐蔽,在网络上你能找到的只有只言片语。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要保持一种刻意营造的低调。 插一句口播:除了小宇宙,大家还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YouTube、腾讯新闻、喜马拉雅等多个平台关注《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特别是Apple Podc…
…
continue reading
在过去两集节目中,关于OpenAI o1和AGI范式转移,我们先是推出了一集预言,之后推出了一集解析。在一个新范式来临的临界点上,我们希望听到更多来自业界不同视角的声音。哪怕这些声音是切片的、冲突的,我们都希望当做一种记忆和留存收集起来。 今天这期是王小川的返场。 王小川在创业开始就关注到强化学习并且很早开始公开谈论。他曾说,大模型代表快思考,它叫“学”;强化学习是慢思考,它叫“思”。“学”和“思”两个系统最终会走向融合。除了o1,王小川也聊了聊强化学习在一个特定场景——医疗——中的应用。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0 大模型是“学而不思则罔”,强化学习是“思而不学则殆” 03:45 Sam Altman被宫斗下…
…
continue reading
上集节目,广密在OpenAI o1问世之前,准确地预言了代号为“Strawberry”(草莓)的项目走向,以及它背后暗示的AGI范式已经转移,强化学习开启了新赛道。 这集节目录制在o1问世之后,我第一时间和边塞科技创始人、清华叉院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同时也是前OpenAI研究员的吴翼聊了聊。他的研究方向正是强化学习。吴翼从技术视角全方位地解读了o1模型,并且分享了只有内部视角才能看见的真实的OpenAI。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50 2019年在OpenAI做研究员 03:04 那个年代所有PHD都希望去Google Brain和DeepMind 03:46 OpenAI o1-preview初体验,很意外在用…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节目正在推出新系列【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今天是第4集。因为,在我自己学习自动驾驶的过程中觉得,这个行业的知识壁垒很高、信息不对称也很严重。所以邀请孟醒来做一个自动驾驶的深度科普。 之前的节目介绍过,自动驾驶分成两条线索:1、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辅助驾驶路线;2、以Waymo为代表的全无人驾驶路线。围绕路线之争,这个行业吵了10年。 在上集,孟醒着重聊了第一条线索:特斯拉FSD进化史。本集,我们的重心则是另一条:低调的Waymo和它的对手们。很有意思的是,孟醒曾带队在凤凰城调研Waymo,还暗中探访了它的“老巢”。 本集是《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和《技术不无聊》的串台节目。《技术不无聊》是孟醒制作的一档新播客。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这集是我和广密【全球大模型季报】第4集。这期2024年Q3季报,提前和大家见面。 我们正进入的9月会是AGI的一个大月,OpenAI造势已久且绝密的项目“草莓(Strawberry)”将在不久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此外,Anthropic也会推出Claude 3.5 Opus,这两个模型将是AGI进程是否顺利的关键风向标。 这些项目很可能暗示了硅谷AGI范式已经静悄悄地发生剧烈转移。 本集节目带来了对AGI发展路径的最大猜想——硅谷AGI范式正在发生转移,self-play RL(强化学习)开启了新赛道。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在纯靠语言模型预训练的Scaling Law这个经典物理规律遇到瓶颈后,多家硅谷明星公司已经把它们的资源重心押宝在一条新路径上:self-play RL(自博弈强化学习…
…
continue reading
去年下半年以来,特斯拉V12版本和端到端架构为自动驾驶掀起了一波全新的热潮。这波总是在“5年之后”又“5年之后”屡屡迟到、屡屡爽约的技术革命,到今天,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它距离我们真实的生活还有多远? 我们的节目正在推出新系列【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今天是第3集。 我们的前两集节目里,已经推出了与何小鹏和楼天城的访谈,他们分别代表自动驾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两类公司:一个是做L2(辅助驾驶)的汽车公司、一个是做L4(无人驾驶)的技术服务公司。这次,我邀请了在自动驾驶行业很资深且背景多元的一位人士。 孟醒在过去8年从各个维度深入参与过这个行业。他曾是连续创业者,先后在美国和中国创办了两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他也是投资人,投资过小鹏汽车、Momenta等自动驾驶相关公司;2019年起,他出任滴滴自动驾…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节目正在推出新系列【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今天是第2集。 最近萝卜快跑在武汉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讨论Robotaxi是不是迎来拐点?我邀请了楼天城来聊聊。 楼天城是清华首届姚班毕业生,因在编程竞赛的优异战绩又被称作“楼教主”。他毕业后进入Google工作,在这里最早接触了无人驾驶,而后又加入百度从事无人车研发。2016年,楼天城与百度前首席架构师彭军,创立无人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他出任联合创始人兼CTO。该公司估值达85亿美元,正寻求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 节目中,我们探讨了关于Robotaxi的新闻、无人驾驶的简史、自动驾驶常见的路线之争。楼天城说了一些颇为尖锐的观点:比如,“L2做得越厉害,它离L4越远,反之亦然”,又比如“当自动驾驶超越人类,数据就变成干扰项…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节目正在推出新系列【从蒸汽机到无人驾驶】,记录这段承载人类出行终极梦想的技术浪潮,今天是第1集。 很多人说大模型会改造自动驾驶,加速拐点的到来,但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本集我邀请了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 过去1年半,作为一名汽车CEO,何小鹏倒是为大模型做了挺多事——他让团队读论文,自己到访美国三趟,试驾特斯拉FSD和Waymo,还拜访了黄仁勋。在他看来,中国需要通用大模型公司,但中国也需要自己能读懂大模型,把大模型放到应用做工程落地的公司。 站在小鹏汽车创办10年的节点,我也和他探讨了友谊、商战、高峰与滑铁卢。 他形容,造车就像在“在血海里游泳”。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友谊与股价 02:11 雷军怎…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这集是【全球大模型季报】第3集,我与广密从AI应用端出发,复盘全球大模型这半年的进展。 AI搜索是大模型在应用端达成的第一个共识。这次,我们详细聊了聊AI搜索企业Perplexity,关于它的创业、数据、竞争与护城河。Perplexity最新一轮估值已达30亿美元。 此外,我们聊了一些业界关心的重要话题:AI应用为什么还没有大爆发?GPT-5为什么那么慢?大模型的商业模式和壁垒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对美国科技巨头过去半年的状况一一作了点评。 我们在这集节目增加了一个互动环节,大家可以就播客中提出的问题在评论区留言,也许嘉宾会现身回复哦:) 本集是《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和《海外独角兽》的串台节目。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MiniMax天使投资人、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MiniMax是中国6家大模型创业公司中,除月之暗面之外,另一家估值比较高的独角兽企业。这集我们聊了聊MiniMax的创业、融资和团队故事。 此外,最近很多投资人都去美国参加了GenAI大会,陈昱在现场聊了聊他的观察。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GenAI大会 01:00 陈昱的自我介绍 01:55 聊聊最近在美国举办的“GenAI Summit SF 2024”大会 03:36 中美博弈下,美国基金怎么看有华人参与的AI项目?美国公司怎么看中国资本? 10:18 美国的AI创业方向和中国总体差距不大,以软件为主 11:00 GenAI大会在组织中,出了许多问题 …
…
continue reading
很多企业家在过去一两年纷纷去英伟达“朝圣”,令他们最为吃惊的是黄仁勋的管理方法论。每一条都很反直觉,反共识——比如,老黄不裁员。 今天我邀请前龙湖集团CSO、专注战略与组织研究的王亚军,来系统性梳理老黄搭建组织系统。先透露两条让我听完觉得非常激动的观点: 1、一个组织的沟通结构会决定它的产品架构,英伟达组织就像它的产品一样,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就像一台GPU”; 2、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爱,是不会有创新的;恐惧永远是创新的敌人。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4 英伟达的组织系统是少数存在,看起来奇怪 04:05 老黄管理第一条:60个高管直接向老黄汇报,再往下不是 07:53 老黄管理第二条:这60个人薪酬一样,精确到…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李志飞,前不久他的公司出门问问刚作为“AIGC第一股”在港交所完成上市。(股票代码:2438.HK)他在节目里很坦诚地聊了聊,作为一家AI公司、一家前沿科技公司,在熬过12个年头终于站在交易所敲钟的那一刻,他到底想了些什么。还有那些你不知道的前沿科技创业中的狂妄与痛苦——他称,自己是一个看见过“创业死亡”的人。 他的故事或许能给今天在大模型浪潮中冲浪的选手,一点启发。 此外,我们也点评了最近的GPT-4o、Google AI助手和字节模型大降价等一系列AI最新进展。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00 “AIGC第一股”幕后 06:37 为什么“前沿科技”总和“项目制”挂钩? 08:36 熬了12年,敲钟那…
…
continue reading
这集是梦秋的返场。梦秋是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百度原技术VP。 过去两年,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游戏规则骤变,梦秋从各个维度呈现了洗礼之后的新业态与新规则。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25 美元VC重新定位 04:37 以朱啸虎为代表施行分红策略,但明股实债这种deal也不好做 05:47 VC目前主流策略是蛰伏 08:57 美元基金击鼓传花式的投资方式被打破 09:42 看好机器人本体的机会 12:51 从第一天就不看大模型,投了两家AI企业(深势科技、aiXcoder) 15:13 越早期的股东想退出越难,没什么bargain power(议价能力) 17:06 大厂留给创业公司的“傻瓜窗口”没有了 18:10 大模型…
…
continue reading
3月,我们连续从多个角度关注了中国AGI进展,这集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外,对刚过去的 2024 Q1全球大模型的赛局做一个场上的复盘和点评。嘉宾是《商业访谈录》的老朋友、拾象CEO广密。 他提出,我们正处于一场宏大的“AGI大基建”时期。正如上世时期纪90 年代克林顿推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这才有了后面的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和互联网黄金20年——如果没有基建,就不可能有应用大爆发。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45 盘点2024 Q1 03:40 开源 & 闭源 06:32 AGI 是马拉松 06:45 物理硬件成阻碍AGI最大因素 08:05 失败案例Inflection 08:41 黄仁勋的主权 AI、T5T、不鼓…
…
continue reading
2009年,中国资金开启了一段到海外买买买的波澜豪情的大时代。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这两起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蛇吞象案例,昭示了整个时代的先驱和开端。 不止如此。2016年,中化集团更是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农产品行业有“皇冠上明珠”之称的瑞士先正达集团。此次收购标志了这个疯狂时代已经涌向最高潮,也是尾声。 本集我邀请亲历该时期全程、彼时正在中化集团做投资并购和资本运营的王威先生,聊聊这个时代的起承转合。随着全球化低头,中国式出海将去往何方? 最新消息是,先正达已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的申请。这集播客我们的录制时间是去年夏天,我们的商业口述不涉及对最新新闻的评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
…
continue reading
很多听众在后台留言,希望我们的播客也放出对金沙江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的访谈,他在对于大模型的观点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的 AIGC 故事。那么今天你们要的 Allen Zhu 终于来了。 访谈一共有两次,播客收录的是其中一次访谈。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1:31 说实话,卷出200多个大模型有什么意义呢? 03:00 马上能变现!马上能变现! 08:02 AIGC PMF,你十个人找不到,投一百个人同样找不到 08:37 我都不愿意去聊,你知道吗?这没有意义——这些公司,要场景没场景,要数据没数据,你说它有什么价值?而且一上来估值这么贵 12:35 王慧文,我这么熟,我都不愿意去找他和他谈这个事 14:45 技术的人,都…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3月写了三篇关于中国AI的报道,合称《2024 AI 三部曲》。在前两篇发布后,以杨植麟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技术信仰派”和以朱啸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市场信仰派”,双方观点引发广泛关注。而且,朱啸虎在报道中三次点名王小川和百川智能。 几天以后,王小川接受了访谈。他试图阐释在技术和市场、理想和现实之外,中国AGI还有第三种可能性。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获取节目信息和更多新闻资讯:) 02:00 对《朱啸虎讲了一个中国现实主义AIGC故事》的读后感 04:15 我代表中国AGI的第三种声音:“理想上慢一步,落地上快三步” 07:52 朱啸虎谈应用、应用,杨植麟谈技术、技术,我要谈的是TPF(…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真格基金的戴雨森和季逸超。我们从开年AI届两件大事开始聊起:OpenAI发布Sora和Google推出开源模型Gemma。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尽最大可能收集了各方的声音,试图搞清楚Sora在人才、算力和数据等各方面究竟是如何实现的。那么,这一期也是关于Sora的一幅信息拼图。同时,雨森是月之暗面和之前光年之外的天使投资人,所以我们也聊了聊国内的大模型生态及进展。 关于中美大模型,在过去几个月里,我访谈了杨植麟、李广密、朱啸虎,你会发现我们对每一个人提出一些相似的问题,但从中得出了很多截然不同的答案。这正是大模型今天发展中有意思的地方,我接下来会持续关注通用人工智能,欢迎订阅我。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讨论的话题,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我们的播客节目在腾讯新闻首发,大家可以前往关注哦…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嘉宾是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的创始人兼CEO杨植麟。 杨植麟是去年成立的这批国产大模型公司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学术、工作履历和通用AI有最直接相关的一位。他毕业于清华和CMU,总计论文引用次数超过22000次。在人人喊PMF(产品/市场契合)、人人喊商业化的中国AI生态里,这位AI研究员出身的创始人倒不那么着急。 国产大模型中,月之暗面是最坚定做to C、且只做to C的一家公司(于去年10月推出了智能助手Kimi),也是目前估值最高的一家中国大模型独角兽(投后估值超过25亿美元)。就在他们第三笔融资进行的过程中,我和杨植麟聊了聊他过去一年创业故事。 这期节目由两次访谈组成。我们主要的访谈是在2024年1月完成,不过过年期间,OpenAI重磅发布Sora,所以我们又在2月补充了一次…
…
continue reading
趁着吴晓波老师出版《茅台传》,和他聊了聊中国企业家近百年小史。 他曾将中国企业家群体描述为是“一个下落不明的阶层”,“被长期漠视甚至妖魔化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这个群体从被遮蔽的历史中转折,跨越农民、城市边缘人士、知识分子下海的一波又一波浪潮,直到PC和移动互联网两波巨浪,把中国企业家推至世界舞台中央。如今,中国企业家来到改革开放以后第六代。 这集节目,我们梳理了中国过去五波商业浪潮、推动者及其特征,吴老师也聊到他对当下这波创业者的观察。他称,第六波“是最奇怪的一波”。 我们似乎一脚迈入保守年代。如果果真像他所说,未来可能没有大生意,我们的商业文明如何延续?年轻人又该怎么过好一生?这波年轻人恰好是吴晓波的女儿及其同代人的命运,他心有戚戚。 03:09 说真的,我已经算不清楚我见过多少企业家…
…
continue reading
前段时间身边人很多人追完了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讨论热烈。我邀请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梁捷老师来聊聊。他是上海人,又是经济学者,我们从local和财经的双重视角,看真实版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时代风貌与股市风云。 这集节目,不仅有经济学者对剧中角色与交易的专业解析,复盘历史上第一场兼并收购案“宝延风波”,还延展了中国股市在同时代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01:39 《繁花》:王家卫的电视剧和金宇澄的小说是两部作品 04:16 作为上海人,我关于上世纪90年代与黄河路的记忆:鱼龙混杂、高深莫测 07:55 黄河路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进可攻、退可守” 11:56 恢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真实故事,最开始只有八只股票,一切处于混沌中 17:35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市的特征与局限性 19:39 剧中人物宝总…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话题是近期很火的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的案例:名创优品(MNSO)。嘉宾是我的朋友、财经作家沈帅波。我得知他正在写一本关于名创的书,所以把他拉过来先跟大家聊聊。拼多多、名创优品崛起,是消费降级的胜利吗?名创这家在美国开了100家店的中国公司,是如何迈出国门的? 01:31 沈帅波自我介绍 02:00 爆文《藏在县城的万亿生意》的创作与调研方法 27:47 为什么开始深入调研名创优品?零售业没有虹吸效益,靠的是吃苦耐劳 36:16 中国企业出海的三阶段,各有千秋 43:30 创始人叶国富其人 50:51 消费品打造超级IP背后的零售业趋势 54:10 名创优品从单店店型跑通到全球化扩张的阶段总结 01:07:06 中国公司全球化要告别一夜暴富的心态 01:09:33 全球各地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
…
continue reading
这集更新的是前段时间与小Lin的一场线下活动。起因是小Lin最近发布了她的新书《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与人》,借着这个时机聊了聊小Lin从投行到创业再到内容创作者的个人成长史,以及她做爆款内容的方法。因为现场来了很多年轻的朋友们,我们也展开聊了聊:在不可控周期中,如何提高微小个体的生命质量? 【人物小记】 小Lin(Lindsay),知名财经科普UP主,2022年、2023年B站百大UP主,用轻松幽默的风格和专业的视角分享商业财经内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硕士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金融数学,曾就职于纽约摩根大通投行,目前是Offer帮创始人。 01:37 普通人为什么要学金融? 07:22 一个地区的周期史也是几方势力的博弈史(以日本为例) 09:20 小Lin从投行到创业再…
…
continue reading
这是《商业访谈录》的跨年特辑。我邀请拾象创始人李广密口述全球大模型这一年——当顶级商业领袖、顶尖科学家这些人类最聪明的大脑,手握数以千万计的资本狂卷一年,2023年全球大模型卷出了什么? 人类这场以大模型为名的豪赌实验,能否将世界带到新的摩尔时代?简单说,模型产业的发展规律会不会极类似半导体行业:未来,模型能力每1-2年提升一代,模型训练成本每18个月是原来的1/4、推理成本每18个月是原来的1/10。 广密今年一整年全身心泡在大模型,一大半时间肉身在硅谷,参与相关投资。这期信息量非常密集。我会在show notes里尽可能详细地标注播客中的专业词汇。 02:03 过去一年,大模型的核心secret藏在这三家公司:OpenAI、Anthropic、Google 04:22 回顾全球大模型这一…
…
continue reading
就在前不久,嘉程资本李黎女士带队赴中东考察。16天走过中东三国四城,访谈百余人。这集播客我们通过声音,记录那些他们在途中遇到的赴中东掘金的华人面孔,试图把这个鱼龙混杂世界中的每类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刻画出来。 片尾曲是 It's Beginning to Look a Lot like Christmas,祝大家圣诞快乐🎅🎅🎁:) 【嘉宾小记】 李黎是嘉程资本创始合伙人。她曾在科技财经媒体10年,曾担任《IT经理世界》副总编,独家专访过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著有商业财经畅销书《轻公司》。2011年她投身科技早期投资领域,在某知名机构担任管理合伙人。她也是知名创投服务平台《小饭桌》创始人。2017年,李黎创立科技早期投资机构嘉程资本(Next Capital)。她是乐信(NAS:LX)、老虎国际(N…
…
continue reading
查理·芒格曾说:“世界不受贪婪驱使,它是由嫉妒驱动的。”他察觉到,在人们的争论中,嫉妒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禁忌”。如果将某个人的某个立场指控为“受嫉妒驱使”,会被认为是对持有者的极度侮辱。 然而,嫉妒总是无孔不入。 这集我和王亚军老师大声谈论嫉妒。尤其是谈论嫉妒在商业世界中暗流时,它的形状、样貌与表现。 近日东方甄选CEO与董宇辉事件,也可以用本期话题来解释。 =_=||| 【嘉宾小记】 王亚军现为境门管理创始人,曾经是龙湖集团首席战略官、宝龙地产执行副总裁、麦肯锡大中华区战略与组织转型业务创始团队成员。出版有《企业即算法》一书,他对如何建设大规模敏捷组织有长期实践和研究。 01:41 当听说我们要聊嫉妒…第一反应是啥?? 04:06 嫉妒与爱、痛苦、恐惧一样与我们亲密接触,我们却对它避之不及…
…
continue reading
这一集我们聊聊地缘政治与大国汽车工业。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中国出口汽车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今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跻身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要想跃居全球汽车工业的下一个区域重心,出海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随着专辑《汽车史话》展开,大家会看到全球汽车工业的区域重心发生过几次重大迁移。前几集我们深入聊了美式汽车的辉煌与衰落,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汽车区域重心从欧美转向日本。在当时,日本车企面临着异常坎坷的大出海之路。他们在美国遭遇了第一次重大失败,经历漫长的调整期,最终借助了一场大型全球危机夺得成功。 这集节目我们会对比中国和日本汽车出海之路。你会看到,对于汽车出海,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会一路相伴,险象环生;…
…
continue reading
95后、00后创业者是主流媒体之外一群面目模糊的人。 事实上,在今年如火如荼的AI创业潮中,这波新生代创业者已占据相当比例。只是媒体仍将镜头对准那些成功过的创业者(如王慧文、王小川),或学术大咖创立的公司(如智谱AI)。 今天这名嘉宾是一位95后创业者宋亚宸(Simon)。他出生于1997年,还没毕业就在商汤CEO办公室工作,后以001号身份作为MiniMax早期联创参与创建这家公司,去年底他开始独立创业,方向是AIGC 3D。这是宋亚宸接受的第一个访谈。 这集,你可以视作是对以宋亚宸为代表的95后、00后创业群体的速写。 他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的描述:这波年轻创业者的“马斯克值”拉满。他们的创业偶像悄然从乔布斯过度为马斯克。 【嘉宾小记】 宋亚宸于1997年出生,2019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
…
continue reading
王潘是中国最早一批追踪新能源造车的作者之一,见证了这个行业在过去短短八年间,从萌芽、艰难踱步、濒临生死一线,到意外崛起。更引人注目的是,蔚小理三家公司在这段时间里地位的斗转星移。这集,我们一起闲话蔚小理往事。 01:10 第一章:2014-2015入局年 10:48 第二章:曲折地找人又找钱 13:58 第三章:老巨头投资新巨头 22:54 第四章:艰难发车的成与败 39:49 第五章:2019年遇生死危局 45:10 第六章:新造车穿越生死线 48:20 第七章:三位CEO今日困境 延展阅读:《新造车穿越生死线》 【更多信息】 本集首发于腾讯新闻,点击前往音频版 联络我们:微博@张小珺-Benita,小红书@张小珺jùn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张小珺…
…
continue reading
距离OpenAI版“权力的游戏”开播已经过去四天四夜,科技圈全员都在追剧。这集节目我和硅星人与品玩创始人骆轶航老师聊聊,截至目前的剧集全回顾、关键人物光谱、权力失控的根源,以及这背后更深层次的硅谷精英政治话题。 骆老师曾担任《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后来长期联络中国与硅谷,所以他与本剧里一些关键人物有过直接、多次接触,比如Sam Altman。 这集播客的源起是我读了他最近写的《关于OpenAI CEO被出局的事实、猜测和看法》一文,觉得很受益。这篇文章和播客中提到的人名,都会放在show notes里,供大家参考。 就在节目播出的当天,最新消息确认,Sam Altman将回归——这恰好应证了我们在节目里的预测。但这不意味着皆大欢喜。OpenAI后续还有许多有待妥善解决的问题。 理念未达共…
…
continue reading
前不久,我发表了一篇还原真格基金接班故事的文章《徐小平退后一步,方爱之向前一步:中国风投第一起交接故事》。真格或许是中国一线基金里第一个完成从一代到二代交接和传承的风投机构,非常具有典型性。 这集播客就是其中一部分访谈。基金里那些隐秘的交接故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故事揭开了面纱。 本集录制时间于2022年。如果存在一些实效性问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02:11 Part 1 喜欢写信的投资人 给沈南鹏写的信、沈南鹏的回信 给方爱之写的信 结识徐小平和方爱之 中国士大夫想要寻一明君奉献自己一辈子 盛情难却 成为徐小平的第四位门徒 写过的情书 给founder写过最受挫的一封信——to汪莹(RLEX悦刻创始人) 17:43 Part 2 权力交接的历程 从薛定谔的出现,到不参加任何投委会 徐小平和…
…
continue reading
在2023年11月11日聊聊,来到第15个年头的双十一,也是失去逍遥子的第一个双十一。 我们谈到在这场年度大戏里的各方心态和诡计,15年双十一背后的中国电商演进史,以及双十一会消失吗?节目里也有很多双十一战役里的平台内部故事。 【嘉宾小记】 赵圆圆是前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他参与过孵化薇娅和李佳琦,此前是奥美创意总监。 01:45 今年双十一:鸡肋的?割裂的?充满阳谋的? 08:23 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得物、唯品会……有史以来最浩瀚的平台大乱战 13:55 双十一的内涵演变,它对于各平台/商家/消费者分别意味着什么 18:16 消费者精准画像:二线城市25-35岁已婚女性>学生>中老年 21:18 男女购物习惯的差异根源——“互联网消费环境是为女性设计的,男生敲个边鼓” …
…
continue reading
这一集和Allen聊有186年历史、坐拥3500多亿美金市值的消费品王国——宝洁。 这家公司是怎么扛过近两个世纪枪林弹雨的?令我惊讶的是,它不是一家有强烈爆品思维和创意基因的公司,甚至有点笨笨的。那么,它的人才、原则、方法论、体系如何支撑这个巨无霸军团走到今天? 本集嘉宾Allen(王怀南)上世纪90年代末入职宝洁美国,他是少见地以华人身份掌舵一个美国消费品品牌的人,宝洁历史上的传奇CEO雷富礼曾经是他在内部的coach。Allen以亲历者的视角给我们带来了隐藏在这个王国里面的绵密干货和一手细节。 【嘉宾小记】 王怀南(Allen)的职业生涯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从清华半导体+英文系起步,到纽约的哥大社会学系求学,自此迈入美国的社会大熔炉。凭借着对社会的兴趣,毕业后在美国走了一条很少有…
…
continue reading
北京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哈佛经济系教授Claudia Goldin,表彰她“增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 本集我邀请北大教授、经济学家赵耀辉女士做客。我们从Goldin和她的研究聊起,引申到很多中国女性面临的现实话题: 1. 我们观察到,现在在一线城市的投资/咨询/高校等职业中,站在事业起点上20+女性表现大大优于男性。2. 但与此同时,很多20+闪闪发光的事业女性,在40+消失在了黄金阶梯上。3. 对当代女性,晚婚婚育会不会是更优解?4. 社会怎么完善制度,帮助女性同时获得事业和家庭? 这集能给职场女生有很多启发。 【嘉宾小记】 赵耀辉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1995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乔治…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播出的是《汽车史话》第三集,主角是曾是全球最大的跨国车企通用汽车。 和上集福特公司所展现的家族制、集权和早期坚持做单一车型很不同,通用汽车几乎处处是它的反面,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公司终结了T型车的神话。 通用有一位特立独行、擅长营销又极度热爱买买买的创始人,这位并购狂人曾3年收购25家公司。而他又总是把公司的管理和财务状况搞得很糟,为了挽救公司他不得不引入财团,陷入权力的博弈,自己也一度被赶出公司。 这些都间接影响通用。财团主导的历史使创始人无法将权力攥在自己手里,反而使这家公司为职业经理人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土壤——这让它成为“一家盛产管理学大师的公司”——不管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斯隆,还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都和这家公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集我们就看通用这个巨人是如何长…
…
continue reading
《商业访谈录》正在播出一个商业史系列,我和张君毅老师聊聊《汽车史话》,目标是勾勒10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描摹百年汽车史中的那些闪耀瞬间,也希望从历史片段中给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找到借鉴。 今天是第二集,主题是汽车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亨利·福特先生,以及那个时代的超级垄断车型:T型车。 190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福特旗下T型车问世,第二件事是通用汽车诞生。这同一时期的两家企业,有两个相反性格的创始人(福特和杜兰特),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组织和文化,也选择了相左的两种战略。建议把这一期和我们接下来要推出的关于通用汽车的一集对比收听。 我们也会以历史为镜,把这两家企业和今天的车企进行一些比照。 02:51 亨利·福特:从农场主的儿子到汽车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 04:33 奢侈品不是他的目标,他…
…
continue reading
《商业访谈录》正在启动一个新系列,我邀请了我们的往期嘉宾张君毅老师来聊《汽车史话》,目标是勾勒10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描摹百年汽车史中的那些闪耀瞬间,也希望从历史片段中给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找到一点点借鉴。今天是第一集,我们从遥远的19世纪80年代开始聊起。 张君毅从1996年开始在同济大学攻读汽车专业,然后从事汽车相关咨询和投资快20年。他目前是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此前是蔚来资本创始和管理合伙人。 这集节目我们聊到的主角人物是,奔驰先生和他的夫人贝莎、戴姆勒先生。 这个系列刚启动,大家对于我们有任何的建议和想法,都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02:22 1886年,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三轮车)拿到专利 02:35 奔驰先生(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Karl Friedrich Benz)其人…
…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做过很多中国AI的节目。自ChatGPT诞生后的309天,美国AI都发生了些什么?他们又达成了哪些新共识? 这集我和两位美国科技界人士聊聊硅谷AI的冷与热。Kevin和Sophia两位是从小移民过去的华人。其中Kevin参与过奥巴们竞选团队,目前在开源社区GitHub;Sophia供职于一家美国Top5的VC机构。他们将从技术和投资视角来分享。 03:52 美国AIGC拉开了第二波热潮的帷幕 07:10 新共识:模型不是产品,更不是护城河 11:01 硅谷AI的关键事件和节点 14:20 算力短缺,创投从软件开始往硬件转 17:23 不止科技巨头,非科技企业也很活跃 20:10 看到比较有前景的Copilot方向 26:48 除了风投机构,企业战投部门在这轮浪潮中参与感强 28:23 一…
…
continue reading
“凯文·凯利有一把标志性的络腮胡子。20岁出头,这把胡子就跟着他从美国远赴亚洲游历,他到过中国、日本、韩国,也到过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他拿着摄像机四处拍摄;随后,这把胡子跟着他回了美国,安坐在自家漏雨的后院小棚里创作,花了5年写出《失控》,而后参与创立《连线》杂志;再之后,凯文·凯利意外在华走红,收获了名望与财富,他又带着这把大胡子一次又一次到访中国。” 这段文字是我写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文章记录了最近对于凯文·凯利的访谈。 凯文·凯利是美国知名杂志《连线》创始主编,著有《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等书,曾在上世纪90年代预言了后来互联网的走向,因而他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界的预言家。中国读者喜欢叫他KK。 最近,71岁的KK带着新书《宝贵的人生建议:我希望早点知道的智慧》再次来到中国。他的行…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