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正處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是否頭痛又拿不著方法 面對有升學焦慮的學生,老師們又該如何陪伴及協助呢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線上線下生活、人際互動、戀愛、性、學業、自我認同與實現等諸多議題,做為孩子身邊的大人們,我們該怎麼辦?! 邀請你一起收聽「青春怎麼辦」! 主持人 教育媒體工作者X實驗鮮師 蔡伃婷 重度網路使用者X網安專家 陳時英 🏆獲得正聲廣播公司 2024 podcastyear播客年會 優質聲音節目競賽「公益弱勢組」優等獎 web885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eb885helpline 台灣展翅協會 https://www.ecpat.org.tw/ 經費支持 台灣展翅協會 公益彩券回饋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整理師≠高級清潔人員,整理師處理的是「亂」而不是髒 ✔ 真正的整理&收納:將同類型的物品歸納成「群組」 ✔ 整理師會依照個人或家庭需求做出「空間規劃」及「動線調整」 ✔ 針對不同個案有不同的題庫 ✔ 整理師特質:細心、耐心、毅力、洞察力、同理心等 ✔ 目前台灣並無發放正式證照,但坊間皆有相關課程,如 JALO& Housekeeping 等 ✔ 從事整理師的第一步:先從自己家做起! 你是否總覺得空間被雜物佔滿,讓生活壓力倍增?是否常常在找東西時手忙腳亂,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家,不該是讓人喘不過氣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放鬆與充電的港灣!這集我們就邀請到專業的整理師理家小姐 Ashlee 來分享空間整理的魔咒吧! Ashlee 認為整理師的工作跟社工一樣,可以從委託人的環境看見其背…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降低親子衝突的關鍵在於家長的「自我照顧」 ✔ 以「事實陳述+自我揭露」的關心取代指責 ✔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親子間的互動會由「教導 ⭢ 引導 ⭢ 討論」 ✔ 營造家庭氛圍有助於提升親子互動並強化家庭約定 ✔ 專注目標:一次處理一件事就好! ✔ 多問問題,讓孩子陳述他們眼中的世界,藉機引導孩子正確的想法或觀念 ✔…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疫情後的大宗是網路詐騙,其中以「投資詐騙」最為猖獗 ✔ 最常被騙的族群為青年及老年。青年的案件數多,而老年的受騙金額高 ✔ 青少年常見詐騙手段為私密影像以及求職詐騙等 ✔ 近期出現越來越多案件騙取「銀行帳戶」,以作為人頭戶使用 ✔ 防詐五不:不接、不聽、不看、不傳、不信 ✔ 記住「一聽、二掛、三查證」的原則 ✔…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家長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並做出取捨 ✔ 當禁止青春期的孩子使用社群平台時,他們就可能轉到更無法被控管的平台 ✔ 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會影響大腦發育,進而產生情緒管理的困難 ✔ 孩子覺得生活困難的排名:第一名是「家人」,第二名才是社群 ✔ 想了解孩子的數位世界第一步,先掌握孩子現實生活的人際網絡 …
…
continue reading
過年大魚大肉,棒免出來好難受? 交給 FutureSalad 全清高纖新沙拉飲✨ 純天然蔬果製成 無藥性成分好安心 一包含有5.7g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 6到12小時順暢排空!輕輕鬆鬆 一次全清💩 連假不斷貨‼️屈臣氏實體門市販售中 Momo快速到貨 https://fstry.pse.is/6zrl5b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每個人都有摸索期,需要親身嘗試才會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 ✔ 傳統農夫:總收入-總成本=利潤;現代農夫:總收入-總成本-農夫薪資=利潤 ✔ 小型生產者困境:產量無法持續供應、品項較少 ✔ 「農忙期」的工長約 8-12 小時/日,農閒期則是約4小時/日 因應氣候、土壤等不同,每個產地適合的農產…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AI = 以非人類的方式產出等於或大於人類智慧的新方式 ✔ 學習系統化是 AI 很關鍵的發展過程 ✔ 台灣目前已公布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但還未正式實行 ✔ 「系統性的歧視」來自於餵養基礎資料時的不足 ✔ AI 倫理的界線會依據不同國家國家、領域甚至人種有所不同 ✔ 台灣目前對於 AI 是否有著作權還存有爭議 ✔ …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目前青少年家醫科最常見的議題以菸、酒及檳榔為大宗 ✔ 經衛福部統計平均20位學生就有1位有吸菸習慣 ✔ 青少年常因為好奇心、同儕及壓力等因素而嘗試吸菸 ✔ 電子煙與紙菸最大的差別在於「焦油」 ✔ 青春期發展階段對於尼古丁等刺激回饋更高,因此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癮 ✔ 酒精可能會造成憂鬱或焦慮等負面情緒上升 ✔ 有菸…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從興趣挖掘未來職涯的可能 ✔ 家長要接受無法永遠限制孩子的成長的事實 ✔ 刺青已跳脫舊有的框架,而是種流行、藝術甚至回憶的展現 ✔ 刺青是增添個人特色的一種選擇 ✔ 每個人對於美的定義皆不同 ✔ 成長階段家長要做的是慢慢磨合並接受與孩子的不同 ✔ 獨有的審美也是孩子發展自我思維很重要的部分 ✔ 當有足夠的自我認同也就無須擔心外界的眼光 ✔ 以關心代替責備,建立親子溝通管道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每個階段對於美的定義都有不同的見解!」這句話你認同嗎?那當不同年齡段的親子間產生對美的分歧甚至引發大戰時,又該如何是好?快來聽聽現實母女檔波波旦& Betty (媽媽)來分享屬於他們母女間的審美碰撞吧! 身為刺青師的波波旦認為刺青僅是身上的裝飾品,只要形狀好看適合自己就可以成為身上…
…
continue reading
【新年走春採買,來台中港OUTLET!】 全家大小「蛇」麼都對味的好地方 美食+美景+美好購物體驗 大人好買:全館2折起,免費可停車 小孩好玩:海景摩天輪,免費兒童遊憩區 週邊好逛:鄰近高美濕地、大甲鎮瀾宮,一日皆達成! 連結 : https://fstry.pse.is/6yx2hq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原先配音員只需要注重聲音,但網路世代使配音員也需要經營自己的社群 ✔ 當AI可以模擬出人類的真實情感時很才可能衝擊配音員的遠景 ✔ 配音的訣竅在於將自己融入角色中 ✔ 配音可以接觸平時不敢接觸的題材並獲得不同的經驗 ✔ 練習可以使用配音APP(如配音秀),用完整的影片練習,不要使用混剪 ✔ 配音員需要擁有隨時展…
…
continue reading
過年大魚大肉,棒免出來好難受? 交給 FutureSalad 全清高纖新沙拉飲✨ 純天然蔬果製成 無藥性成分好安心 一包含有5.7g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 6到12小時順暢排空!輕輕鬆鬆 一次全清💩 連假不斷貨‼️屈臣氏實體門市販售中 Momo快速到貨 https://fstry.pse.is/6zrl5b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網路將五感濃縮剩視覺及聽覺,使大腦刺激更直觀,進而產生制約反應 ✔ 網路世代的孩子認知反應發展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 ✔ 網路去抑制效應:人們在網路中感覺解放,且傾向無視社會約束或社交禁忌 ✔ 遊戲的闖關式思考模式使孩子認為所有事物都可以關機再重來 ✔ 不要怪罪網路使孩子成癮,而是要檢討環境將…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網路「匿名」的特性提高了偵辦的難度 ✔ 衛服部、警政署及法務部目前掌握的資訊各不同,因此無法完整的串接 ✔ 兒少性剝削案件目前追訴時效最長為30年 ✔ 若證據不充足可能無法達到起訴的門檻,案件會變為「不起訴」處分 ✔ 兒少性剝削的案件皆為非告訴乃論 ✔ 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證人,因此在交互詰問時必需要出庭作證 ✔ 出庭作證對孩子來說也可能是種梳理及釋放,對於法官判案也有幫助 ✔ 不要過度的苛責自己及孩子,做錯的是加害人 上一集解說數位性暴力的司法流程及協助資源後,是不是對於具體程序還是有點霧颯颯呢?到底家長及孩子在其中的角色為何?身處其中的當事人又會有怎樣的經歷及感受呢?這集就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蔡沛珊繼續帶著我們深入案件中吧! 蔡沛珊主任檢察官表示每個案件都不可能百…
…
continue reading
過年大魚大肉,棒免出來好難受? 交給 FutureSalad 全清高纖新沙拉飲✨ 純天然蔬果製成 無藥性成分好安心 一包含有5.7g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 6到12小時順暢排空!輕輕鬆鬆 一次全清💩 連假不斷貨‼️屈臣氏實體門市販售中 Momo快速到貨 https://fstry.pse.is/6zrl5b —— 以上為 FMTaiwan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本集重點】 ✔ 根據衛福部2023年兒少性剝削通報案件中有3354位未成年受害者 ✔ 數位性暴力意旨透過網路或數位的方式,基於性別之不成比例的暴力行為 ✔ 網路造成的虛擬傷害與現實中的實體傷害毫無差別 ✔ 申請扣押是針對數位性暴力案件很關鍵的行動,確保證據可以完整保留 ✔ 手機、電腦及雲端等電磁紀錄都是關…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對運動的熱情來自環境的氛圍,而運動的持續來自家庭的支持 ✔ 訓練、國內外比賽、療傷都是運動員很大的支出 ✔ 身邊否定的聲音也是自我成長的養分 ✔ 跆拳道現在已是科學化、人性化訓練,危險性降低許多 ✔ 強靭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很重要的堅持基礎 ✔ 面對失敗需有他人及自我的正向支持及鼓勵 ✔ 運動員態度:可以輸,但不能不全力以赴! ✔ 有價值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 ✔ 不要相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請把孩子培養成頭腦不簡單四肢更不凡 總是煩惱孩子只愛運動不愛讀書?總覺得運動員是吃青春飯?到底...作為一個想支持孩子追逐夢想卻擔憂未來飯碗的家長該如何是好呢?這集我們就邀請到前奧運選手aka不倒戰神的蘇麗文來分享屬於運動員的世界吧! 蘇教練在小學三年級就立志成為奧運選手,想成為爸爸心中的驕傲…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學習以外的時間,家長的陪伴尤為重要 ✔ 陪伴是一陣子不是一輩子,所以要把握時機 ✔ 陪伴對方從事喜歡的是可以加速淡化衝突 ✔ 別用自己習慣的模式框架孩子的想法 ✔ 手足間無意的競爭關係也可能成為孩子的傷害 ✔ 學習不是只有在校園的樣態 ✔ 新世代家長的挑戰就是要面臨孩子的選擇及挑戰和自己的經驗完全不同 身為家長有沒有親子溝通及互動的煩惱呢?尤其面對大腦風暴的青少年們...總是擔心自己一不注意就引發家庭衝突?這集我們就實際邀請親子檔王乙帆與與她的媽媽黃子芮直接現身說法! 在家庭扮演白臉的媽媽子芮是乙帆跟爸爸間很重要的溝通橋樑,當硬脾氣的父女二人產生衝突時,子芮就會擔任摸頭及開導的角色,但...積累在父女間的疙瘩又該如何處理呢? 想知道乙帆家的完整故事嗎?快點擊連結收聽「青春怎…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台少盟主要為第一線兒少團體及政府間的橋樑,例如18歲公民權 ✔ 童工兩例外:未滿15歲但已國中畢業、15歲以下但雇主有向勞動部申請核可 ✔ 在童工部份,目前政府對於青少年就業現況的掌握不足。 ✔ 2022年衛福部的兒童少年生活狀況調查12-15歲曾有打工經驗的少年高達53,565人。 ✔ 工作難題:工時過長/短、無勞健保、無最低薪資、無加班費等 ✔ 15歲以上的青少年享有與一般勞工相同的權益;15歲以下的童工須以保障身心健康為規範重點 ✔ 若遇不公,可撥打1995、1955、1999,或到勞動部、各縣市政府的民意信箱 ✔ 看到心儀工作時,要先行查證,包含公司行號及被申訴案件 近年來不少青少年為了各種原因決定踏上打工之路,有些為了賺取錢財,有些為了累積經驗,甚至有些只為了體驗…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少年事件處理法中的「少年」是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 ✔ 校園安全是少年隊的主責工作,包含校園宣導、高關懷班課程等 ✔ 少年的觸法案件類型包含:毒品、竊盜、詐欺、傷害 ✔ 許多少年犯罪的本質是幫派的介入利用,如車手、販毒等 ✔ 依托咪酯又被青少年們稱為「神奇煙彈 」,以電子菸作為食用工具 ✔ 電子菸目前在台灣是非法物品且禁止販售 ✔ 目前依托咪酯的獲得管道主要為網路的社群平台(IG、推特等 ) ✔ 多陪伴、少指責,或許就能避免孩子篇離軌道 嘿!你知道什麼是「依托咪酯」嗎?如果這個沒聽過,那...「喪屍毒品 」總該知道吧!近期新聞經常出現青少年吸食毒品的事件,到底毒品對青少年來說有什麼吸引力呢?這集我們邀請到新北市少年隊預防組組長陳義峰(峰哥)還為大家解密! 峰哥分享到多數…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漫畫家不僅需要繪畫技巧,還需要擁有創造故事的靈魂&接納批評的心 ✔ 漫畫家需要撰寫企畫及報告提案的能力 ✔ 頁漫:需翻頁;條漫:直條滑動式(電子版) ✔ 故事的創作很多來自於畫家自身或周遭人的生活經驗 ✔ 蒐集資料⭢撰寫故事⭢專業討論⭢故事架構⭢繪圖&分鏡 ✔ 繪圖工具:iPad pro13+ CLIP STUDIO PAINT(繪圖軟體) ✔ 視AI為輔助工具:整理文字、背景製作、參考構圖、提案示意 ✔ 畫圖人最大的樂趣是在創作的過程 ✔ 多元的體驗人生是創作故事不可或缺的養分 漫畫家這個職業已經蟬聯在青少年夢想職業排行榜好多年了,尤其對不少愛畫畫的青少女而言,成為漫畫家更是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這個職業真的有如同想像般美好嗎?其中又包含哪些挑戰及困難呢?這集我們邀請到漫畫家…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每天8節課+同科連堂=社交能力喪失 ✔ 學期中的重要事件:探究實作課程&運動會&學習歷程 ✔ 高中制度未必比國中自由或彈性 ✔ 高中生學習時間長,課後活動仍在補習及興趣間取捨 ✔ 學生們普遍睡眠時間偏短 ✔ 「時間管理」是高中生的必備技能 ✔ 自訂「大致目標」有助於在學習或活動中有方向及動力 ✔ 抱持「先苦後甘」的理念,讓讀書不再僅是壓力 還在以為高中生會因為課程內容及升學管道變的多元就比較開心嗎?到底現在的高中生過著怎樣的生活呢?這集我們邀請到正值高二的趙苡杉及羅沛瑩,來和聽眾們揭曉高中生活的神秘面紗! 同樣身為I人且處在偏自由教育家庭的苡杉及沛瑩,在學習及娛樂上都有自己一套的平衡方法,如苡杉從國小就開始投入兒少代表,積極社會參與活動;沛瑩則除了學校課業外,自己主動提出上…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 (IPCC)每年都會發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每年都會發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 台灣夏季的溫度會持續上升甚至高於全球平均 ✔ 除了減碳外,更重要的學習調適氣候的變遷 ✔ 青壯年對於氣候焦慮的比率偏高 ✔ 不能用「方便」的心態面對氣候焦慮 ✔ 資訊的蒐集及認識是重新拾起環境責任的關鍵 ✔ 數位本身也是非常消耗能源的存在 ✔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核心元素:關懷氣候變遷、青年的參與及培力 ✔ 善用科技資源並加入同理念的團體組織,提歸歸屬感及行動力 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現在,你...有在關心環保議題嗎?極端氣候、物種滅絕等看似浮誇的言論,實際上卻真實發生在我們周圍,對於未知的未來,們到底該用哪種心態來面對呢…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從網路習得的性觀念可能過於誇大、扭曲甚至錯誤 ✔ 從前認為「性」是聖潔又骯髒的,而這個矛盾觀念也影響著青少年 ✔ 要將多元探索性知識的現象視為教育議題處理 ✔ 影響「性」的兩個因素:刺激因子&干擾因子 ✔ 看色情影片並非單純慾望,也有可能是因為壓力、興奮等 ✔ 當一件事情成為秘密且為負向觀點時,就容易變成成癮的負向循環 ✔ 把資源視為了解自己的輔具,而不是侷限自我的框架 ✔ 善用ChatGPT,可以協助整理出現全面且相對正確的性相關資訊 這集我們繼續邀請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心理師的李翊平,和大家聊聊如何協助青少年學習與慾望共存。李翊平表示在與青少年工作時,他首要先確認的是孩子對於基礎的生理及心理了解多少,包含男女生理的發育及心理的渴望等,…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是台灣目前唯一將兒少與性諮商結合的單位 ✔ 「性」是全人發展,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性好奇 ✔ 全面性教育是由聯合國所提出,核心希望人們肯定「性就是人生重要的發展」 ✔ 青春期的發展特色:冒險&探索 ✔ 幼兒時期對性器探索可能是種轉移注意力或紓解壓力的管道 ✔ 文化、宗教、家庭及個人等皆會影響性探索的階段歷程 ✔ 幼兒時期是家長與孩子討論並引導性議題的最佳時機 ✔ 如何與青少年談論性:理解差異⭢調節情緒⭢準備討論主題⭢進入溝通 你從幾歲開始探索「性」這件事呢?你的孩子又是從哪裡學習性相關的知識呢?學校?同儕?還是...色情影片呢?這集我們邀請到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心理師的李翊平來與聽眾分享他所觀察到的現況! 李翊平心…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孤獨死、自殺等特殊死亡案件增多,卻乏專業處理人員 ✔ 特殊清潔整理師所需知能:禮俗、悲傷輔導、溝通技巧、基本禮節以及法律素養 ✔ 委託人通常希望整理師留下兩項物品:財務以及記憶 ✔ 尋找往生者生前與親友的美好連結,讓委託人達成情感上的和解 ✔ 東方人對於「死亡」存有禁忌,因此對相關產業都貼上負面標籤 ✔ 特殊清潔整理:特殊行業別+卻乏人力=高薪資 ✔ 孤獨死案件多發生於都市中,且往生者多為中壯年 ✔ 在台灣做特殊清潔整理並無門檻,取決個人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度 ✔ 「獨特性」及「穩定性」是維持長遠工作的關鍵 ✔ 當社會政策及福利愈加完善後,特殊清潔服務這個行業就可能消失 ✔ 活得有價值比賺很多錢更重要,盡可能的不在人生中留有遺憾 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你有追過嗎?透過戲劇讓你…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人權和平工作者≠人道救援工作者 ✔ 和平工作是要重視和支持戰爭地區人民反戰的聲音和行動 ✔ 媒體中對於回教或穆斯林的描述,常帶有性別、歧視、宗教的排外 ✔ 伊拉克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女性大學生比例高於男性 ✔ 戰後混亂秩序下,伊拉克女性以罩袍、面紗遮蔽「去識別化」是為了安全 ✔ 和平工作重點在於「跟著在地人一起行動」 ✔ 當地人與人權工作者是夥伴關係,是與外界溝通的橋樑 ✔ 現場比媒體中呈現的更真實,但不會只有哀傷,同時還可看到人的力量 ✔ 西方國家所建構的人道援助體制,本質其實是阻止難民進入,甚或馴化難民 ✔ 歧視的要件是在權力不對等下受到傷害 ✔ 面對衝突及解決衝突本來就是生活面向的一部份,衝突地區、家庭、社區、人際間都是如此 講到中東、伊拉克、伊朗、敘利亞,腦中浮…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2024 年是台灣展翅協會成立 30 周年,也是兒童權利公約 35 周年 ✔ 五大主題:個人隱私、網路交友、網路詐騙、網路誘拐、兒少性影像散布 ✔ 特展亮點:闖關活動、繪本說故事、桌遊體驗、親職講座 ✔ 不一定要完全參與孩子的網路世界,但 一定要維持線下的關心 ✔ AI 帶來的風險:深偽技術、假帳號或訊息 ✔ 未來的風險危機:元宇宙及 VR 擬真體驗下的性議題 ✔ 網路安全是全年齡層都需要具備的意識 ✔ 保護「兒少」會依年齡做出不同詮釋及措施 ✔ 以「培力」角度引導孩子建立網路安全意識及危機處理技巧 你帶孩子來看「網路叢林大冒險 」特展了嗎? 8/9-8/18 在松山文創園區,現場有超多互動型活動和網安知識挑戰!今天就由展翅協會陳逸玲秘書長作為先鋒,透漏些叢林生存法則給大家…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課綱的形成需要10年的時間 ✔ 108 課綱核心素養內涵三大面向:自主、互動、共好 ✔ 自主重點在於孩子在選擇過程中所做的探索及取捨 ✔ 自主的培養要從日常生活做起 ✔ 當孩子在嘗試中失敗時,家長要做的是陪伴其認識並處理情緒 ✔ 成長的關鍵在於家長是否敢於放手 ✔ 家長精神上的付出遠大於金錢及時間付出的效果 ✔ 家長要多觀察、多等待,別因心急而揠苗助長 ✔ 依孩子的興趣或專長選擇適切的教育模式,別將他人的成功案例直接套用 ✔ 給予孩子表達及選擇的權利,從溝通中討論出雙方都接受的方案 ✔ 人工智慧淡化了老師身為知識守門員的角色,也成為教育界一大挑戰 已經五年了...不知道各位家長或老師對「108課綱」有什麼想法或感觸呢?這個政策對孩子還說到底是更友善的升學體制,還是其實是更多…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VTuber = Virtual YouTuber (簡稱VTB),又稱虛擬實況主 ✔ VTuber日常:剪輯、製作虛擬形象、構思企劃、排定行程、接洽並評估合作 ✔ 生活成為節目主題的靈感來源 ✔ 台語文=漢字+羅馬字 ✔ 眼睛疲勞是多數 VTuber 的職業傷害 ✔ 設備:電腦、麥克風、鏡頭 ✔ 「毋驚生份」+「看人目色」是交朋友的秘訣 ✔ 時間、熱情、資金= 成為 VTuber 的基本 ✔ 收入來源:斗內、會員費、YouTuber 分潤收益以及代言 ✔ 2020至今台灣已有兩千多名 VTuber ✔ 許多人喜歡 VTuber 的原因是認為 VTuber 的形象可以維持的更長久 登登登~登!又到了我們每月一篇的「職人特輯」拉!今天要介紹的職業超酷炫~肯定有不少家長甚至沒聽…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展翅協會是由一群關注「兒少性剝削」議題的人所建立,主要行動為倡議 ✔ 當被剝削兒少在離開服務後,很容易因為缺乏支持而從回剝削環境 ✔ 80年代很多外國遊客或商人會利用「觀光旅遊」到各地性剝削兒少及婦女 ✔ 展翅協會是 ECPAT International 的創始會員,共同倡議議題,但彼此獨立不互相干涉 ✔ 倡議的第一部分為法律或政策的到位,第二部分為社會價值的改變 ✔ 兒少性剝削的孩子是被害人,並非行為偏差者 ✔ 網路促進了加害人和兒少接觸的機會,導致「數位性暴力」案件攀升 ✔ 協會目前積極推動校園宣導及家長講座,讓家長對於數位風險有更多認識 ✔ NGO工作者特質:足夠耐性、明確目標、自我認識 台灣展翅協會今年30週年了,30年發生了哪些事,這集由展翅協會秘書長 陳逸玲,…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逆境少年意旨進入司法系統的青少年 ✔ 未來咖啡是「中繼職場」,核心:培養技術、穩定作息及接風站 ✔「作息穩定」是逆境少年回歸校園或職場的關鍵 ✔ 希望打造「少年自培園區」,因此開創多元職業或結合友善企業供孩子挑選 ✔ 逆境少年大多在學業上有挫敗經驗(學業低成就、身心議題等) ✔ 逆境少年賦歸社會後經常會受到隱性的歧視或不公 ✔ 興趣及熱情是維持孩子動力的很大關鍵 ✔ 藉由與顧客的生命連結卸除大眾對逆境少年的負面標籤 ✔ 一個微笑就可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正向回饋及鼓勵 ✔ 創造友善的場域提供逆境少年學習及改變人生的機會 你知道什麼是「逆境少年」嗎?在你的想像中他們又是什麼模樣呢?這些因為社會、家庭或校園因素而偏移正軌的孩子們...又該如何走回正途重新出發呢?這集我們邀請長期致力…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大眾目前所認知的「新二代」大多為東南亞跨國婚姻的子女 ✔ 新二代的框架應該不限於特定國家的婚姻移民 ✔ 「新移民」一詞偏向政策用詞,與新南向政策綑綁 ✔ 台灣公共衛生體系缺乏「多語化」資訊 ✔ 偶發性的事件是促進行動的重大動力 ✔ 每個人身上乘載著多個族裔的根源,應更關注族群主流化的議題 ✔ 政府對於異國文化的推廣反而可能加深刻板印象 ✔ 文化最初的建立來自父母的傳承 ✔ 「參與率」及「行動力」是社會進步的關鍵 上個月的新住民特集你跟上了嗎?今天就讓我們繼續延伸新二代的話題,帶你們了解新二代年輕人的專屬創意及系列活動!這集就由先前分享新移民議題並擔任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協會的發起人劉千萍,繼續跟聽眾分享新移民團體所做的大小事~ 千萍與夥伴們這幾年不斷嘗試打破因階級或社經地位…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今年8月高中職身心調適假正式上路 ✔ 身心調適假提供學生喘息與調適的機會,暫時遠離壓力,抒解情緒 ✔ 目前身心調適假的規定不適用於「影響升學的考試」 ✔ 身心調適或是心理健康不應被污名 ✔ 身心調適假是自我覺察的誘因,當自我對話感受到壓力大時,可以採用的自我照顧方式 目前台灣有超過40所以上的大專院校設立「心理健康假」,今年初青民協發起了支持國高中心理健康假的連署活動,得到很多學生們的響應,因此三月起也已有40多所高中試辦「身心調適假」,但...這個假別該如何使用?又是誰能使用呢?這集我們邀請到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張育萌理事長來分享心理假的存在意義。 8月新學期全國高中職「身心調適假」即將正式上路,張育萌談到身心調適假的出現是為了提供孩子一個喘息空間,調適短暫的壓力或衝突。因為…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攀樹師證照源自於美國的ISA國際樹藝協會,主要工作在樹木修剪 ✔ 台灣目前有41位攀樹師 ✔ 2017年台灣開始有攀樹師考試:術科+筆試 ✔ 直徑10公分的樹平均可承重1000公斤 ✔ 攀樹是用繩索技術在攀爬,確保樹木不受傷害 ✔ 沒有正確的修剪觀念對於樹木來說就是一種危害 ✔ 攀樹師的多元工作:休閒攀樹體驗、攀樹教學、證照課程、空拍機救援、樹冠層的學術研究 ✔ 只要能溝通都能上樹,年齡不限 ✔ 當你想轉換人生跑道時,別猶豫先嘗試,或許或收穫意想不倒的結果 不會的事情慢慢做,喜歡的事情好好做~「青春怎麼辦」從今年起,每個月都會帶著大家認識一位神秘職業,帶著家長及老師看見孩子未來的更多可能性,聽聽不同職人的甘苦談,了解各行各業的秘辛,現在就由我們第一位的職人-台灣首位女攀樹師…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社會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存然存在 ✔ 跨國婚姻的文化不同,影響著孩子的身分認同 ✔ 成績是一種身分盾牌,降低校園中的異樣眼光及關懷 ✔ 新南向政策凸顯了大眾對於新移民二代的錯誤認知 ✔ 冒牌者效應-極度的社會期待成為新移民二代的巨大壓力 ✔ 每個台灣人的家族史都是一部遷移的歷史 根據2023年內政部統計,新住民加新二代的人口已經接近100萬,甚至超過原住民的人口數,但...你有認真了解過他們在台灣的生活嗎?今天我們邀請到長期投入新移民議題,並擔任新二代留聲機主編的劉千萍,來跟聽眾分享新移民的大小事~ 劉千萍是鹿港傳統大家庭中長大的新住民二代,在成長過程中看見家人與母親間互動與關係、衝突與矛盾,也看見了許多新移民的挑戰及困境,包含家庭、家族甚至是社會,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演算法將人們內心的慾望都投射到面前,使人們開始自我貶低 ✔「我很爛」=對自我價值的某種渴望及期待處於暫時失落狀態 ✔「躺平世代」背後的原因來自於社會及經濟的進步 ✔ 親子公式:脆弱的孩子+擔心的大人=無盡的介入及控制 ✔ 衝突的唯一原則:避免受傷(包含身體及人格上的傷害) ✔ 家庭功能三大原則:作業&考試、責任&家事、家規&限制 今天讓我們延續上周的精彩內容,繼續由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策略長身兼青少年議題的作者-陳品皓心理師,跟聽眾們聊聊如何面對「過曝世代」的社群問題,並帶著家長收穫「過曝世代」的解題大法! 陳品皓心理師分享到青春期的重要現象就是「矛盾」,而矛盾的本質是「衝突」,衝突又包含「我很棒」及「我很爛」, 這兩者間會不斷糾葛,直到成年後才會隨之平緩,而在這期間,家長又該…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智慧手機出世後,現實與虛擬再也沒有明確的界線 過曝世代的三個定義:網路原生、界線失序、餘裕失去 ✔ 網路的交友只在一鍵之間,導致人際關係變得脆弱易脆 ✔ 青春期間的人際受挫會進階影響自我認同 ✔ 家庭的教養及管理是凸顯網路優勢的關鍵 ✔ 沒有「他律」就沒有「自律」 ✔「人永遠都活在他人的眼下」是青春期很大的挑戰 ✔ 讓孩子感受「在意」並從中發掘孩子得能力或熱情所在是家長重要的課題 去年台灣展翅協會 web885 製播的「青春怎麼辦」,首集邀請「青春發言人」製作人鄭淑麗以「滑世代」作為我們節目的開端。今年我們特別邀到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策略長身兼青少年議題的作者-陳品皓心理師,以「過曝世代」作為切入點,帶著聽眾聽見「社群時代下的青春期情緒困擾」,並向家長分享其中的破解方法。 陳品…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青少年是有能力區分線上跟線下的生活 ✔ 「信任」是最關鍵的基礎,別用有色的眼光去預設孩子的行為 ✔ 從小賦予孩子一些權力與機會,讓孩子慢慢長出能力及意識 ✔ 邁入青春期後學業壓力外,更多壓力來自周遭人的眼光 ✔ 戰爭及政治也是孩子生活的議題,帶著孩子思考比限制討論還來的好 ✔ 選舉是民主教育的機會,不僅是投票的代名詞,可以讓孩子明白其中意涵 ✔ 青少年最棒的事就是有很多時間跟家人待在一起,且有成熟及獨立的對話 ✔ 青春期也是可以毫無畏懼想像未來的階段 ✔ 生命不是追尋成功的過程,而是各種體驗的總和 ✔ 家長要先安頓好自己才可以成為孩子安頓的力量喔! 青春怎麼辦已經陪伴大家一年囉~這集由我們兩位主持人時英 & 伃婷來向大家年度盤點一下精華中的精華!回顧前 24 集,伃婷提出她…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比起解決性平事件,更重要的是跟各年紀的孩子討論性平的意義 ✔ 讓孩子有跟家長「協商」的空間,學習表達自身的感受 ✔ 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加害者,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無意中令他人不舒服 ✔ 與孩子討論身體自主權時要將情境脈絡化,讓孩子思考界線並落實生活 ✔ 性平是件很重要的關鍵就是看見並辨別「意願」 ✔ 不檢討受害者、不下指導棋,多些傾聽、同理及陪伴 ✔ 很多時候受害者真正受傷的是來自旁觀者所帶來的二次傷害 ✔ 若在友善、支持及理解的環境下,受害者有長出力量的能力 MeToo 在 2016 年起從國外一連串運動,到今年台灣政治圈、演藝圈、藝術圈及社會上所捲起的 #MeToo 浪潮,你應該對 #MeToo 這個名詞不陌生。那…你和孩子談過 MeToo 的意義嗎?你會擔心孩子在學…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學校課程分為彈性科及基礎科,科科平等、多元發展 ✔ 下課以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鼓勵孩子多探索、發展 ✔ 青春期是建立價值觀及找到人生方向的關鍵時刻 ✔ 「心理韌性」很重要,別讓孩子習慣遇到困難就放棄 ✔ 叛逆期的孩子還是會需要家長在一旁關心及溝通 ✔ 給予孩子「支持」及「包容」,他們會找出屬於自己的路 ✔ 對學習抱持熱情並持續努力比任何事更重要 ✔ 傾聽並先放下批判,尊重不同世代的想法,有助於與孩子溝通 ✔ 當跟孩子有「互信」的基礎在,很多事情都可以被解決 ✔ 心要夠大才能接納很多事情,並在最後找的一個較平靜、幸福的人生 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在煩惱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孩子到底該是哪裡啊?從 2014 年實驗教育法通過後,孩子可以選擇的教育方式就更加多元,到底傳統學校、實驗教育…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教育部青年署期待青年可以透過志工服務達到「社會參與」 ✔ 學校的服務學習是透過服務的型式來學習,重點在於確立「學習目標」 ✔ 服務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人與人的互動」 ✔ 現代的青少年更可以善用自己的專長結合志願服務 ✔ 志願服務不侷限在現有機構,而是符合理念、興趣等行動都算是服務的一種 ✔ 志願服務期待「透過眾人的力量,解決眾人的問題」 ✔ 志工服務可以成為生活方式之一,用多元角度創造不同的生活經驗 ✔ 你不一定要很厲害才去做,要做了之後才會知道自己很厲害 ✔ 透過志工服務發揮志工精神,也就是人情味,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重新建構溫暖的社會,實現社會正義 你對於「志工」的理解是什麼勒?會不會對於孩子承擔課業壓力外還要為了學習歷程去當志工很不解啊?還是也為了幫孩子找可以服務…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想靠 YouTube 營利賺取收益需要長期經營,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輕言放棄 ✔ 人生就是體驗,勇敢去嘗試各種事物,不要侷限自己 ✔ 父母的反對在於擔心孩子做 YouTuber 影響學業 ✔ 做 YouTuber 是一份認真看待的工作,享受影片完成時的成就感 ✔ YouTuber 不一定是職涯的終點,但在過程中帶給自己很多學習 ✔ 調適負面情緒的方式就是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 人生不要被「標籤」給綁架,要有多方面發展的精神 ✔ YouTube 的留言 (爭議) 越多,演算法越推 ✔ 短影音盛行,YouTube 流量下滑 ✔ 不要 100% 的反對就是很好的支持 ✔ 當孩子想當 YouTuber 或影音工作者,鼓勵父母成為孩子的第一個觀眾 你的孩子有沒有一個當 YouTube…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打工的考量要件:時間、性質以及有無發揮機會 ✔ 臉書很多文字打工訊息都是「詐騙」!!! ✔ 經常性花費:吃喝、服裝以及各類展覽或表演 ✔ 當工作價值僅剩金錢,就很容易被金錢所綁架 ✔ 讀書或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才能使「精神富足」 ✔ 當擁有「精神糧食」就不需要物質糧食 ✔ 花錢本身並不是快感的來源 ✔ 「家庭」是影響金錢觀很重要的因素 ✔ 不同世代對於金錢使用都有不同的想像 ✔ 金錢不該成為親子關係的衝突點,而是該成為潤滑的工具 你還在以為常換工作就是草莓族嗎?其實你知道嗎?現在的青少年比我們想得更加成熟,很多時候金錢的使用以及工作的替換,都是他們經過深思熟慮並評估後才做出決定,並非單單只是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夠才選擇逃離,如果你還不信,就進來聽聽這集內容吧!這次我們邀請到兩位女…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拒學」指對上學有恐懼,且有強烈的逃避與抗拒上學的企圖或行為 ✔ 拒學並非正式的疾病,它僅是一種行為及心理狀態 ✔ 影響孩子拒學的原因很多元,「學校」、「家庭」及「個人」皆有可能 ✔ 拒學的類似特質:適應力較低、社交困難、過度敏感、完美主義以及挫折耐受力低等 ✔ 陪伴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 ✔ 平時就需要與孩子培養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累積「親情存款」 ✔ 處理拒學問題「系統工作」尤為重要,其中包含輔導、學校及家庭系統 ✔ 處理拒學的核心為「孩子本身」而非有無上學 ✔ 校園的友善環境可以提供拒學孩子的環境適應力 ✔ 「自學」的核心在於孩子的合宜發展,需考量家長自身的能力及經驗 ✔ 自學的孩子,家長需創造與其他同儕互動的環境 ✔ 自學不一定是解決拒學的最好的管道,但他是…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不同的領域對「平等」及「不歧視」的概念和定義都有差異 ✔ 隨著時代的演進「歧視」的樣態也有所轉變 ✔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指細微、無意識的對非主流的族群或個人傳達負面的言論、行為或敵意環境 ✔ 微歧視有加深「刻板印象」的效果 ✔ 歧視的概念來自亞里斯多德公式「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 ✔ 歧視很多來自於「比較」 ✔ 童年遭受歧視的經歷會帶來持續性的影響 ✔ 消除歧視的關鍵就是降低社會的「刻板印象」及「偏見」 ✔ 不一定都是齊頭式的平等才是平等 ✔ 「交織性歧視」又稱多元歧視,指一個人同時具備多個容易遭歧視的身分 ✔ 言論自由不等於可以無限上綱,在行使權利時也需要負擔相對應的責任 你的孩子或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不小心在生活中對他人有類似「歧視」的言論呢?!而這…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 無論「知名」與否、有無「意圖」,參與了就是當事者 ✔ 當親友透漏被霸凌,第一步要做的是「接住對方的情緒」 ✔ 離開被霸凌的「場域」是有效降低傷害的方式之一 ✔ 網路一體兩面,它可以是助長霸凌的元凶,也可以是給予溫暖的管道 ✔ 在現代有很多聯絡的軟體、社交的平台,但當遇到挫折時卻沒有傾訴的管道 ✔ 不要不陪伴、關心以及接住情緒,哪怕很微小都可以在當事人心裡留下痕跡 ✔ 網路不是人際關係變淡泊的理由,也不是造成霸凌的原罪 ✔ 每個人為建立友善網路世界付出一點點,就可以讓傷害少一點 今日「霸凌」就已經轉移到各種次元,對於如何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或是確保孩子不傷害別人,都變得越加困難,但…在我們專注於霸凌事件的當事人時,很容易忽略周邊的親友也會因…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新科技的推出,不要抗拒它,要去學習它 ✔ 生成式 AI 是透過既有的資料庫整理生成資料,資料的真實性仍需要人去判斷 ✔ ChatGPT 可以做為訓練整理文章邏輯的輔助工具 ✔ AI 看似取代很多行業,但也同時創造了新的職業,如 Prompt Engineer 指令工程師 ✔ 面對新科技,親子共學數位素養,習慣分享網路上看到的事物是第一步 ✔ 家長掌握科技的方法:科技新聞、網路搜尋以及孩子分享 ✔ 確認=孩子擁有正確價值觀以及培養親子溝通習慣是最關鍵的 ✔ 提高青少年對「資訊安全」以及「隱私問題」的警覺心 ✔ 科技走到最後,一定會回歸科技人文 今年除了 ChatGPT 很夯外,還有各種圖像生成、VTuber 等都是來自於 AI 的應用,身為家長或老師的你,跟上這波熱潮了嗎?這…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人人都需要培養數位公民素養,善用數位工具 ✔ 保護好自己的個資,其實也間接保護了國家的資安 ✔ 現實生活中不會輕易透露給他人的資訊,在網路上同樣不能交付 ✔ 帳號密碼就好比家裡的鑰匙,保護訣竅:提高強度並雙重驗證、不要「一組密碼」走遍天下、不使用「個資」 ✔ 莫名連結可能會讓人喪失個人隱私及帳號,甚至變成散布不實訊息的源頭 ✔ 危險行為、仇恨內容以及違反兒少安全等內容都違反 Google 的社群守則 ✔ 小小的檢舉行為累積起來就可以大大地改變網路世界 ✔ YouTube Kids、Family Link 以及 Google Search 的安全搜尋、YouTube 嚴格篩選模式都可協助保護兒少不會接觸到兒少不宜的內容 全球每一分鐘有 500 個小時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Google 組織價值強調「尊重」,鼓勵開放彈性、透明溝通、跨部門協作 ✔ Google 選才四面向:硬知識、分析問題及溝通、領導能力以及 Googleyness ✔ 領導能力:是否具備在有事件時,知道如何領導、以及如何在日常看見機會,指出方向的能力 ✔ Googleyness:在多元的環境裡,理解自己的獨一無二、融入團體、催化創新發生 ✔ 台灣人的絕對優勢在於本質學能(硬知識)、分析能力,但缺乏自信及溝通力 ✔ 跨國協作自信心很重要,鼓勵孩子可以再積極一點表達,練習可以進步 ✔ 未來很難掌握和預測,但可以觀察趨勢 ✔ 面向未來的能力:主動學習,養成成長型思維、安撫對未知的不安,理解挫折是正常的、面對未知,磨練與情緒相處的方法 隨著新興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未來許多職業也面臨著…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交友軟體的三種型態:文字+圖像、語音以及聚會 ✔年輕人較夯的軟體:Tinder、Omi ✔大多年青人將交友軟體視為消遣時間的工具,類似於社交平台 ✔視交友軟體為敲門磚,不錯的對象可以更深入的加FB、IG甚至LINE好友 ✔男女使用交友軟體的習慣大同小異 ✔當配對成功時,多數男性表現較積極,為「主動」開啟話題的一方 ✔線上轉線下的關鍵在於「信任」 ✔線上交友藏有更多風險,如約炮、詐騙等,所以更需要嚴謹的篩選 ✔形象塑造20%,正確資訊佔80%,若形象塑造比例過高,就會被視為騙子 ✔常見人設:熱愛運動的陽光型、質感生活的文青、風格鮮明的音樂人 ✔交友軟體會讓使用者反思自己的特點及需求 當聽到孩子使用交友軟體,你心中會想到什麼呢?會遇到壞朋友、詐騙集團或是感情騙子?然而使用交友軟體…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觀看抖音的年齡層呈現極端現象:青少年以及老年人 ✔ 我們處在一個害怕「無聊」的世代 ✔ 小紅書及抖音會依照演算法推薦偏好影片,進而讓使用者上癮 ✔ 兒少使用小紅書的比例大於抖音,女性使用者為多數 ✔ 短影音影響大腦發展中孩子的專注力及判斷力 ✔ 短影音也影響著整體娛樂、文化、教育生態 ✔ 媒體識讀不是一堂課,而是生活周遭的每個事件 ✔ 引導孩子從「事實」及「意見」剖析影片內容 ✔ 製作「資訊履歷」可以讓孩子思考資訊溯源的概念 ✔ 家庭是第一線,學校是第二線,需要兩者皆達到共識,才能合力引導孩子 ✔ 數位素養越小開始培養越好, 不要養成 3C 保母及 無節制使用的習慣 ✔ 不同年齡層,不同的「數位陪伴」 ✔ 養成「離線」的概念及享受「無聊」、安靜思考的能力 短影音時代,6秒內…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常用社交平台:FB、IG、Line以及小紅書 ✔ FB多看長文、部落格,多長輩朋友;IG偏娛樂性,多同儕追蹤 ✔ 小紅書的演算法延伸有興趣題材推送,黏著度高 ✔ 追蹤和粉絲帶來滿足感,容易過度在意 ✔ Twitter對「色情」影像的管控較為鬆散,造成許多不適當的內容在平台流傳 ✔ 中國APP不等於資訊統戰,擁有基本的媒體識讀能力就能成為判斷依據 ✔ 青少年的流行用語是在對話中自然使用的,家長不用刻意去模仿 ✔ 親子關係及溝通都是雙向的,也是家長與孩子的共同課題 ✔ 比起成為教導者,成為孩子共學的陪伴者是多數青少年想要的親子關係 聽了這麼多集都是大人再講,真的可以代表孩子的心聲嗎?!莫急莫慌莫擔心~完全貼合青春期的一集這不就來了嘛!此集我們邀請到正值青春期的奴奴&睿睿來和我們…
…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重點】 ✔ 青少年關注的偶像潮流,從大眾到小眾各有所好 ✔ 網路無國界使追星變得更輕易 ✔ 追星過程中的心理拉扯?愛vs理智 ✔ 「喜歡」是一樣的,別因物品不一樣就有差別對待(如書籍vs專輯) ✔ 擁有追星同好可以讓人獲得肯定及認同感 ✔ 追星也可以提升技能及經驗的成長(如社交、語言等) ✔ 「追星」也能成為拉近親子關係的契機 ✔ 青少年是想法很多的小大人,家長要做的就是「傾聽」 ✔ 青少年需學習如何將熱愛的事情用較好的方式讓家長理解 ✔ 追星是自己的事情不要隨波逐流 ✔ 喜歡偶像是幸福的事情,不要讓它變成枷鎖 ✔ 追星也是在學習「愛」的過程 你/妳的孩子對於偶像無法自拔?遇到演唱會、周邊及同款商品砸錢都不手軟?甚至願意犧牲學習及時間就為了更貼近偶像一點?這些是不是讓不少家長百思不得其…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