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dom 教練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我最怕什麼? 我最怕有一天我不再對生命感到困惑,然後停止提問。 【每一個困惑都帶來一個突破。而提問是從困惑前往突破的最快路徑】 我是一個小時候有10,001個疑問,被壓抑多年後(生在囝仔人有耳無嘴的時代),現在卻以問問題為主要工作的人。 你喜歡問問題嗎? 如果喜歡,更喜歡問自己還是問別人? 心裡常常有很多疑問想問,但有時又不知該怎麼問或是問誰嗎? 經過這麼這麼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過得怎麼樣,跟自己心裡面常在想的那些問題們,有很大的關係。(在EP00那集裡, 我舉了個例子,歡迎你聽聽) 還有還有,越帶著好奇心去問問題的人,通常活得比較開心。 在這個頻道你會聽到,這些年我常常問自己、也常常被人家問的一些問題。以及在對話中用心聆聽與發問,會對彼此激出哪些啟發。 歡迎在留言的地方告訴我你想問什麼問題,或歡迎來對話 :D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如果想多認識什麼是【以問問題為主】的工作,歡迎看這裡 https://coachcampus.com/chinese/about-t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元宵節前,先來兩題燈謎: 1. 什麼人才不會有情緒? 2. 明明心裡暗潮洶湧,卻壓抑自己;這樣被打斷的情緒,就像是什麼? 在這集料想不到的比喻中,就有這兩題讓你笑到噴飯的答案。過年期間,就是要讓你歡笑聲不斷。 你是這樣的人嗎? 「不要造成別人麻煩」 「演什麼就要像什麼」 「先顧好自己不是很自私嗎?我不配好好自我照顧」 這些話你熟悉嗎?歡迎你和Vicky一起來練習「愛自己」。 Vicky是好媽媽、好妻子、好主管、好女兒,但是她越來越自我覺察的這些年,發現好像別人眼中的自己都很清晰,唯獨沒有[我自己]。 當越來越回應內在[Vicky到底是誰]的探索,.偶而「好媽媽、好妻子、好主管、好女兒」人設面具逐漸出現裂痕時,常會有「自責」的聲音出現:[我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我相信如果你是習慣了付出奉獻的人…
  continue reading
 
這集都是滿滿實例👍👍👍😍,相當精彩。例如:台北捷運公司如何渡過捷運傷人事件的危機?面對責任心重、忙到不敢休假的主管,如何站在照顧的角度讓主管可以安心休假? 點進來聽就對了。 聽到上集提到員工協助方案(EAP)那麼重要,那怎麼做才會成功呢?先來聽聽失敗經驗,讓你不用重蹈覆轍。能成功導入EAP,誰是重要的關鍵人物?答案很經典,但魔鬼就在這裡。 台北捷運發生鄭捷事件你可能還記憶猶新,你知道台北捷運公司是怎麼復原這個重大創傷嗎?請聽第一手來自現場的分享,我感動到全身電流不止。 公司已有合作的心理師、律師,這樣就是有做員工協助方案EAP了嗎? 眼光短淺的做EAP,跟有遠見的做EAP,對組織績效差別會有多大?系統思維的看待員工協助方案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已經是EAP實務從業者,要讓EAP能在組織內發揮…
  continue reading
 
你曾經有這類的疑問嗎? 如果同事有精神狀況卻不去看醫生,主管可以怎麼做呢? 如果工作壓力很大,情緒不佳;無論是主管或是同事需要在乎心情這件事嗎?還是自己私下處理就好? 有主管擔心,上班就上班,同事的情緒狀態有需要照顧嗎?我會不會介入同事隱私? 員工協助方案(EAP)導入的時機點?是救急還是預防? 員工協助方案(EAP)到底是什麼? 組織有沒有使用員工協助方案(EAP)到底有哪些差別? 以上這些問題,都在這一集裡面討論。 現在越來愈多人懂得,「身心是連動的,員工的狀態不好,勢必會影響工作效率與效能。」, 組織要穩定運作,就免除不了照顧員工的責任與義務。只是那條界線該劃在哪呢? 一起來聽聽這幾位年資加起來超過80年的工作者分享。 #這一集說的那本書在這裡:職場助人工作:社會工作暨員工協助的發展與…
  continue reading
 
為什麼這一集是我被問問題呀?起源於 Ivy看到 我做的這一頁https://reurl.cc/RWZAYe,裡面對「領導力的定義」跟常見的不太一樣,所以她產生好奇心想知道我為什麼會這麼說? (Ivy 是EP76:「以為知天命了,結果天命一直在變?」的來賓,他是設計人生的專家,連結在這裡 https://reurl.cc/b358zl ) 我們聊到到底什麼是「好主管」呢?有很多有趣的想像,不知道跟你的經驗有沒有很像或不一樣呢? 我們討論到「如果是個人工作者、斜槓工作也需要領導力嗎?」,喜歡開創自己天空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我也很同意「自覺能力」對領導力很重要,那有哪些方式可以提昇自己的自覺能力?---》先從這句話開始「我現在很有情緒!!」----》你知道這7個字送來了多大的自覺禮物嗎? #第…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兩位來賓都是風格顯著的C風格(即便同風格也分有顯著、中等與輕微之分,更有意外項與情境優先性的差異,這是Everything DiSC® 獨家技術、獨門秘技,請知道點進來),如果你想認識典型的C風格,一定要細聽玩這一集,就從這句話開始:「最後結果一樣不就都一樣,你這C風格講那麼多細節到底要幹嘛?」,「不不不,過程,才是我們的精華」 而「過程」,你會看到典型的C風格可能是「臉臭、面無表情、反應慢」,是因為他大腦高速在運轉,嘴巴說不出話來。 意見不同時,給C風格時間和空間去詳細分析所有風險,就是一種最大的尊重 。 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時間?因為對C風格來說,力求精準,對於犯錯的空間就小了一些。少犯錯,效率就好、少做白工 🤔 C風格的嚴謹常給身邊的人一些壓力,C風格真的這麼難相處嗎? 😟當C風格的…
  continue reading
 
不成熟的CD風格通常只在乎「資訊正確性」,無論你是總統或教授,資料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如果你想用感覺或人情說服我,我覺得你莫名其妙。我走了,不浪費時間。 成熟的CD風格開始意識到在溝通中在意的「爭輸贏」,轉變成「與人有連結」,這當中的目標設定就是關鍵。 這一集來賓是張忘形,網路上小有名氣的簡報、溝通講師,之前在12風格介紹裡,他也現身說法介紹了CD風格三個優先性「挑戰、結果、精準」是如何在工作及親密關係運作。(忘形的另一集訪問 , EP32: CD-「我是怎麼從崩潰的減法人生活成開心的加法人生?」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episodes/cl5tm9pr500hv01sb2wz2gmc3 怎麼既堅持「重視事實、講求客觀」,但又可以讓對方不覺得溫度很低、談…
  continue reading
 
「建設性衝突對組織績效是有幫助的」。這集來賓邱立基顧問(Lee)開場就破題。因為他這方面經驗實在太豐富,身為組織發展顧問超過20年,他已經擅長在大家意見不同的煙硝味中,幫大家轉換思考、有架構的釐清與彙整。 冷靜又沉穩的CS風格,在自己身在衝突中,地雷點是什麼呢? 排行第一名的就是「不能接受被誤解」。為什麼?莫非是有偶包嗎?聽聽Lee怎麼說。 深思熟慮又少言的CS,在言語上表達常常爭不贏上方風格的朋友(快找找EP78-EP81這幾集:DC、D、Di、iD、i、iS 來聽聽),真的就只能退讓嗎? 擅於當觀察者、有禮貌的CS風格,該怎麼縮短「鼓起勇氣讓自己表達」的時間呢?本集來賓有個很實用的鼓勵喔!(在10:50這裡) 這集還說了很多上方風格朋友(D、Di、iD、i)該怎麼和CS相處,習慣不斷表達…
  continue reading
 
「老闆,你還要想多久?我們在等你決定。」這一集是兩位擔任主管多年的SC風格領導者,真誠分享很多時候面對同事急促的詢問,其實原因是:「我們不行動,是因為還在思考如何一次到位。」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每一次衝突我們都能學得更多,那是多棒的事啊!! 如果你也是屬於希望面面俱到、一次到位的工作風格,如何讓自己微調加速?本集提供給你可以怎麼鼓勵自己的關鍵詞喔!(忙碌的朋友快轉到25:43) 一般我們對於多數主管的印象就是「霸道、果斷」,SC那麼謙虛又配合度高,該如何不過度使用自己優先性來擔任主管?過度的時候就是會想如何可以長長久久、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但現在已經是需要…
  continue reading
 
在意見不同、關係緊張的衝突場景中—S風格先在意的是什麼? .全體優先於個人,「顧全大局」是我們的特色 .練習、預備,是我們在不同立場時表達的前奏 .請聽見我們的聲音,但不要讓我們成為焦點 S的穩定、肯做事,確實是很好的夥伴,尤其一旦被認為是自己人,絕對赴湯蹈火、全心支持!!那麼要讓S風格的家人朋友「被當成是自己人」、「想被聽見,但又不想成為焦點」,這到底要怎麼拿捏呢? 還有還有,平常S風格總給人默默無聲,在衝突中為求和諧會率先退縮的印象。但,成熟度高的S,面對意見分歧、場面火爆時,內心小宇宙究竟可以多麼強大?讓這集來賓來說給你聽。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透過每…
  continue reading
 
.Si重關係、氛圍,在意能不能跟你連結與合作 .關係緊張、情緒不舒服時,暫停一下會有大大的幫助 .想找「有趣好玩」的朋友跟工作夥伴,Si毛遂自薦! 這麼在意關係的Si風格,衝突過程不舒服時除了壓抑,還能怎麼做?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每一次衝突我們都能學得更多,那是多棒的事啊!! 心態成熟或是不成熟,對於「在意關係」的Si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表現?這集的來賓有相當精闢的分析及分享喔! 在衝突中,要怎麼做才能照顧對方又照顧自己呢? 朋友們,為自己沖一杯咖啡,一起進來聽來賓們怎麼說吧! #想成為國際認證的行為風格專家?點進來 https://reurl.cc/74DZ…
  continue reading
 
今天對談朋友是知名講師馬克,開場他就用「超難搞先生」這部電影舉例(很推薦這部好電影 https://reurl.cc/70Z8zN),馬上帶入DC風格的特點:重視專業度、精準度與認真對待共同目標。 他用自己去購物的經驗,如果自己正在採購,沒有提出任何需要而服務人員就靠過來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嗎?」 DC風格的反應第一時間就會說:「你是覺得我不知道自己要買什麼或是不會挑嗎?」 為什麼會這麼直接回應?基於以下三個原因(全場都是這樣精準的案例跟分析,很精闢) 1.我已經在使用了而且沒有任何問題,你沒有觀察力嗎?你沒有觀察到真正需要的其他人嗎?(這不是身為店員應有的專業能力嗎) 2.不是真心要幫忙,只是為了履行職責或推銷(過去經驗有太多時候只是過來表示一下,其實沒有真的要回應客戶,而是要滿足自己的…
  continue reading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每一次衝突我們都能學得更多,那是多棒的事啊!! 在衝突場景中—Di風格是這樣的:「我們就只是就事論事啊!不是在批評人」 .Di在意的是什麼? .不是Di風格的人,該怎麼說,會讓Di停下來聽呢? Di風格的人,內心即便很急,該怎麼提醒自己hold住呢?本集有一句關鍵句喔!(很忙的人可快轉到22:00得到金句) 不是Di風格的人,該怎麼與Di風格互動呢?從24:35開始,由Di風格的來賓們來告訴我們他們在意、重視的是什麼。 這集來賓有許多自己的覺察、發現,還有與同事、家人互動的差別,更特別的是,還有介紹與S風格的孩子該怎麼互動。不單單是職場互…
  continue reading
 
在衝突場景中—D風格 D風格的優先性是想控制局面,有意見一定要說出來(優先性是什麼?是你會毫不思索第一時間,最在意跟最容易表現出來的感受與行為。) 和D風格的人互動需要留意什麼,會讓討論更順暢? 如果要和D風格達成共識,又該怎麼做?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每一次衝突我們都能學得更多,那是多棒的事啊!! 想知道怎麼和D風格相處,一定不可以錯過這一集!!這一集的來賓Echo分享了在工作中與生活中,D風格在衝突中以充滿理智振振有詞、遇強則強的經典反應,還有一個家人旅遊時第三天一定吵架的定律😂(猜猜他的家人可能是什麼風格)。 但不要以為D風格就是大鳴大放,也是有吞下委…
  continue reading
 
在同溫層越來越厚的時刻,我們怎麼去透過每一次衝突發生更理解對方,而不是將彼此推得更遠? 有怎麼樣的思考角度,用怎麼樣更好的理解方式,讓衝突更有建設性? 如果每一次衝突我們都能學得更多,那是多棒的事啊!! 頻道過去第21-32集總共有12集、第21-32集總共有12集、第21-32集總共有12集,介紹過DiSC12種不同的風格 舉例:第21集連結在這裡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episodes/ckv9oieg76po30988rrrgxntr 舉例:第32集連結在這裡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episodes/cl5tm9pr500hv01sb2wz2gmc3 除了更認識自己外,今天開始一系列新的主題開展,透過三位i…
  continue reading
 
真正的理解彼此的對話和平常講話、聊天有何不同? 以為教練(Coaching)只有問問題?真是天大的誤會! 你想得到回饋嗎?你喜歡給回饋嗎? 其實在組織內工作,回饋是提升覺察與提升績效的重要工具。 這一集的來賓是我的好友Effie教練(EP20:「我明明就沒這意思他幹嘛要生氣啊?」到底怎樣說話才能貼近人心?) 對於溝通的技術與藝術十分專業的她,為什麼在10年前引進了一套國外知名的實戰領導力模式[夥伴教練心關係]? 其實是源自於跟許多人資朋友交流被吐槽與衍生出的好奇: 「究竟如何讓組織內的人可以節省溝通成本而達到高績效?」 如果您是組織發展、人力資源專家、教練,對現在常在講的「教練式領導力」一定不陌生,然而在組織中怎樣的教練式領導力才會真正有效? 「夥伴教練心關係(THOC)」這套架構為什麼在組…
  continue reading
 
你會規劃人生,相信「有一個最好版本的自己」正在前方等著你嗎? 你知道「想要活成最好版本的自己」這個想法,反而會阻礙你嗎? 或是你是反過來,隨遇而安、隨心所欲,不做規劃的那種人? 或是覺得一切已經命定,沒啥好設計的,反正計畫趕不上變化? 其實無論你是哪一種狀態或是變來變去,你都在設計你的生命。原來在設計公司擔任主管的Ivy,以親身經驗分享了「哪些人」最適合使用設計人生這套工具, 還有還有,做一個成功的生命設計,必須要具備的五種心態: 好奇心、行動導向、重擬問題、覺察過程與團隊合作---------------這5個心態怎麼落實在生活中?今年想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現在正在設計你的人生,一定要點進來聽聽我們的討論。 #跟Ivy教練連結 : https://coachmoments.com/IvyC…
  continue reading
 
這是2024農曆年後的第一集,我用死亡的話題來開啟這一年,畢竟更清晰的認知死亡;有助於我們更清晰的認知生命。 「向死而生」的生活方式便是如此。 不知道你會怎麼思考死亡?如果要死12次才知道生命的意義,你願意嗎? 或是你現在的人生正在「生不如死」的階段? 例如: 你曾經自我否定過嗎? 你曾經覺得即便別人眼裡看起來是人生勝利組卻內心空虛嗎? 你是否曾經懷疑,自己在過的究竟是誰的人生? 你會不會常常安慰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安慰久了連自己好像也心虛起來? 你相信自己眼睛看見的真的就是全部的真相嗎? 你很會設目標,還是很知道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你通常在什麼狀況下會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究竟是為什麼? 你知道人世間最貴的是什麼嗎? 如果你對以上的任何一點有興趣、有疑惑、想不清楚,你在這一集裡面都…
  continue reading
 
每年的年初,工作上我們總是要趕著提新年度計劃,生活上也常常會有些新希望和期待。 你呢? 拿起香時,或一個人靜默禱告時,想的是什麼呢?是宏大、抽象的,例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還是個人考試、升遷、加薪順利? 或能休個長假? 減肥N公斤?親友都健健康康? 這集的內容要來跟大家在領導力的學習過程,我們是怎麼看新年新希望-目標設定的呢?(爆雷:你會一直聽到[以終為始]這個詞) 主持人美君邀請了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發展協會的夥伴-舒帆和怡欣,來分享他們從設定目標到實現目標的具體過程。 舒帆談到自己如何設定目標,從考各種證照到創立公司的過程, 怡欣則分享她面對和先生意見不合時的爭吵過程,嘗試用了些什麼方法來面對。 令人感動的是舒帆正向的回饋及打氣,讓我們更理解--->忍耐對方,是因為我們在乎雙方的關係。而且…
  continue reading
 
有參加過聖誕節交換禮物party嗎? 準備禮物的時候有絞盡腦汁嗎? 想像過對方拆禮物時的表情是歡喜?還是驚嚇? 當時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這一集的內容要來跟大家分享職場中美好的禮物—回饋,我們邀請了珮珍及家慧來聊聊在職場中給予回饋、接受回饋的經驗與挑戰。 她們分享了站在具體、真誠、增進夥伴關係與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如何透過欣賞式回饋、建設式回饋與夥伴進行有效的溝通,改善團隊的氛圍。 她們也分享了自己收到當頭棒喝的回饋後,透過什麼樣的反思與行動,讓這回饋成為美好的禮物~ 還有,當自己滿心歡喜地給予夥伴欣賞式回饋時,卻反而被潑了盆冷水…… 如何藉由領導力的學習與共練,在給予回饋前考量對方的風格與優先性,調整自己的期待,透過聽與說的藝術,讓回饋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 聖誕節前夕,你是否已經為…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2023年8月,跟Anita(EP47從人生折磨的憂鬱中,向內覺察與對話https://reurl.cc/09O4p9)跟Pearl(EP49「情緒勒索,是你的需要還是我的想要?」 https://reurl.cc/97X6Gj)錄的。 背景是當時Pearl的爸爸罹患了癌症,她從加拿大回到了上海,進入到了原生家庭的許多情緒衝突與未完成事件中。錄音上架的2023/12月,Pearl的爸爸已經離苦得樂,祝福他一路好走,也祝福Pearl在經歷這重大人生事件的過程,內在的蛻變也進入離苦得樂的歷程。 這一集裡面有許多故事、對自己情緒反應的覺察;包含「要不要跟家人分享自己內心想法」的討論、究竟什麼是對自己真正的接納? 「覺得自己應該要心平氣和」是不是一種執念?爆炸不可以嗎?兇猛不可以嗎? 溫良恭…
  continue reading
 
你在工作中遇過貴人或是跪人嗎? 你是同事的貴人或是跪人呢? 我們這系列將從非營利組織常見的職場問題為切角,分享如何運用領導力在帶領團隊、面對自我與夥伴溝通的甘苦談。 這一集的分享者是姿佳與俊緯,姿佳是台灣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發展協會的理事長;俊緯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主任,兩位皆受過當年貴人們的幫助,如今也成為他人的職場貴人。 他們說: 「真心感謝每個職場中的每一個貴人,無論他是用什麼方式出現!」 「貴人/跪人對領導力有什麼影響呢?不一定在當下出現,也許要過很久很久才能顯現出來..」 「發揮領導影響力,作職場的貴人,一起讓善的種子循環!」 一路走來,他們遇見許多職場貴人,貴人的共通點是願意給機會,成全支持並鼓勵嘗試,願意成為他人的最佳後盾;當然也遇過讓人苦惱的跪人,在多年後才恍然大悟,其實當年的跪…
  continue reading
 
如果你在上一集(EP69同事擺爛怎麼辦 https://reurl.cc/v6OAql)認識了鐘瑋,你會知道他是一位二度就業的護理師。她同時也是一位長年憂鬱症、爸爸輕生的朋友(有個專有名詞稱 : 自殺遺族)。 這一集,我們聊到「了解、認識、思考死亡的重要性。」 如果本集只有一句金句,那就是這一句 :「如果你懷孕,會去媽媽教室學很多;但是學那麼多也不保證孩子一定平安生下來。但是人一定會死,卻不願意思考、了解、學習死亡,不是很有趣嗎?學習死亡其實是最值得的投資。」 我們為什麼會聊到這個?因為她聽到EP55 (https://reurl.cc/3eEp2l) 我跟Maureen對話,我對於「因家人自殺會讓Maureen覺得自己可能也會如此宿命」的想法十分驚訝,那不可思議的語氣,讓她聽不下去這一集。…
  continue reading
 
你是那種「全心投入工作,能做多好就做多好的人」嗎? 同事會覺得「你幹嘛做那麼多/那麼好?又沒有人要你這樣做」然後排擠你嗎? 鐘瑋是陌生朋友,所以錄這一集算是我們「真人」第一次接觸(線上即時面對面講話),起因是他發了一封義憤填膺的mail來:「我想聊同事擺爛要怎麼辦,我很受不了這樣!!你的頻道可以聊這個題目嗎?」 但是此刻,她也想擺爛了。發生了什麼事讓他也想擺爛? 但是此刻,他又不想擺爛因為那會成為自己不喜歡的人,好拉扯、好糾結! 你也是喜歡好好照顧身邊人的人嗎?那你一定要聽這一集! [這一集一定要聽到最後觀點大翻轉] ----------------------------------------------------------------------------------------…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很短,我們只聚焦在「可以用什麼角度看待改變?」,尤其是被迫改變時。 身為身心科醫生(EP66 https://wisdomtalk.firstory.io/episodes/clnjpxnrb00cv01xp7gcf8qlw),Alex對於壓力、憂鬱、焦慮,一點也不陌生。 尤其疫情期間許多人面對被迫的改變,或許你也是,當時的無奈壓力;甚至挫折失意,不知道你是怎麼照顧自己的呢? 我問Alex,最痛苦的轉變常常是發現過去自己覺得很成功的、或是覺得重要的,突然現在覺得沒那麼重要了,或是自己的習慣方式已經無法讓自己繼續維持成功了,那要怎麼辦? Alex提出了在面對壓力的過程可以增加身上擁有的「武器」這個角度。 因為擁有了不同的武器,可以讓自己面對生命更有彈性。 聽完這一集,回想曾經讓你不舒服的…
  continue reading
 
「你認為能者就多勞嗎? 」 「如果你不這樣…我就怎樣…」 「你要為大局著想啊......」 我們是誰? 我們是一群致力於領導力鍛鍊的非營利組織夥伴,我們相信[非營利組織本身必須健康發展,才能持續有效的提供優質服務,其核心,來自於領導之道,而領導之道源自領導人的修煉。] 這個系列將從非營利組織常見的職場問題為切角,分享如何運用領導力在帶領團隊、面對自我與夥伴溝通的甘苦談。希望能透過podcast讓所有願意花時間提昇領導效能的NPO夥伴,提供共同學習與鍛鍊的機會。 ------------------------------------- l 這一集的分享者是鎮祥與美君,他們皆在身心障礙領域服務十多年,同時也是組織中的領導者。 l 多年來,他們發現職場情緒勒索若不面對處理,工作環境會變得不健康,…
  continue reading
 
Alex在學教練課程多數是人資、企業主管、顧問與心理諮商師的背景中;顯得有些獨特,因為他是身心科醫生。 身為邏輯腦的Alex原本是想學資訊科系的,結果怎麼會進入到身心科?跟原生家庭很有關係,然而他仍然持續忠於內心的聲音。 在這一集,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從本來在醫院擔任主治醫師、進入到藥廠成為醫藥顧問又重返臨床工作的心路歷程;每一個決定點都有故事。 先說這一集文字內容最下面附錄也很精采喔! 第一個決定點是發現自己好像無法重複同樣的工作直到退休,從中獲得動力與滿足感,但是也不知道究竟甚麼可以滿足自己,但至少先試試做點不一樣的吧,於是他打開了104,看著不同職缺,讓自己的好奇心去帶領自己做決定。 第二個決定點是順著大環境跟自己內心的呼喚結合,原動力仍然是「什麼能帶來我滿足感?」 Alex總是很誠實的面…
  continue reading
 
你是能夠自然展現自己的脆弱?或總是壓抑著、忍耐著、可能還擅長假裝相反的堅強? Pearl有一個咬牙堅強、也不許家人落淚的媽媽。兩人正一起面對著爸爸罹患了癌症。 這一集是接續前一集的話題,人在加拿大的Pearl在錄音前一週剛剛接到了,在中國的父親得了癌症第三期的訊息。 人在美國的Anita,2007還在中國時陪伴父親在治療癌症一年多後過世的歷程。 在這一集我們談到了,「如何陪伴悲傷的自己,以及身邊的家人」。 Anita從自己喪父時,想安慰媽媽;自己什麼也做不出來的感慨出發;Pearl則看見幾十年媽媽就是個無法展現自己感受的人,是無法催促的。她更想做的是去讀到媽媽「情緒背後的需求」,而不是要 勉強她展現脆弱;因為在個人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況下,沒有任何人可以要求你展現悲傷、或是要你關閉悲傷。Pear…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人在加拿大的Pearl在錄音前一週剛剛接到了,在中國的父親得了癌症第三期的訊息。 人在美國的Anita,2007還在中國時陪伴父親在治療癌症一年多後過世的歷程。 人生的幾個終極議題(如下),每一個議題最終都跟死亡有關。這一次,不只是概念上的探討,而是原本還以為很遠的死亡,就這樣來到了自己身邊。 1.無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 2.孤獨 (Isolation)。 3.無意義(Meaninglessness)。 4.自由與責任 (Freedom & responsibility)。 我們從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亞隆的書: 「生命的禮物」開始聊,Anita分享陪著父親治療與邁向死亡的過程,她發現了「積極的抗對」並沒有用。因為對抗是一種不接受的狀態,是一種跟身體打仗的…
  continue reading
 
你在工作時是一個「活人」還是「活死人」? 你正在「職場」工作還是「墳場」工作? Miranda是一個工作中很有動力的人,目前也正在做著職涯教練的工作。但是她大學的時候會因為「天啊我都大學了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我到底在幹嘛!!」而焦慮不已。因為他覺得每多一天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到底要幹嘛,就又少了一天來準備成為那個想要成為的自己,然而因為時間的流逝覺得要逼死自己。 Miranda提到之所以會這麼焦慮,是自己從國中開始在傳統線性思維的恐懼中成長:所有大人都在灌輸「如果你沒有做到……..未來你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會………」的線性思考邏輯。 自己聽進去後還會腦補恐怖情結,而「思維創造現實」;每當大考就跌跤的經驗,不斷的否定自己,感覺真的就要應驗大人說的:「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2020年奧運的時候錄的,徵得書子的同意之後,重剪上線。那時也正是疫情剛開始肆虐的時候。 這一集我們開始從「與成功有約」的獨立期,持續發展到最成熟的互賴期。要練習的習慣是 4.雙贏思維 5.知彼解己 6.統合綜效 順利來到獨立期的人,通常都會是成功的個人,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也能夠全力以赴的去爭取、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然而, 很成功的個人是不是就可以帶領所有人成功呢? 你有沒有遇過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大家都不想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或許你自己就是屬於能力很強,然而帶人帶得很累的領導者,因為覺得大家都很笨或是覺得為什麼沒有人可以跟你一樣的做事方式? 這4/5/6三個習慣可以怎麼練習呢? 其實是好奇心,你對眼前這個人是什麼原因長成今天這樣嗎?他發生過什麼事? # 與成功有約是指這本https…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2020年奧運的時候錄的,徵得書子的同意之後,重剪上線。那時也正是疫情剛開始肆虐的時候。 這一集我們開始從「與成功有約」相對幼稚的「依賴期」要前進到個人成功的獨立期,重要的三個習慣是 1.主動積極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根據我不科學的觀察,80%的人沒有想前進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如果你大大驚訝問:「人不是都想要成功嗎?為什麼第一個習慣就這麼難?」 對於80%這個數字很驚訝嗎?請點進來聽聽。 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是要定義自己究竟是誰?人生的每一階段做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我們聊了工作與家庭兩難的設定,那究竟可以怎麼辦呢? 如果以終為始的設定是「苟且偷生」,那這樣的人生「要事第一」會是什麼呢? 請點進來聽聽。 # 與成功有約是指這本https://bookzone.cwgv.…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2020年奧運的時候錄的,徵得書子的同意之後,重剪上線。 EP60-EP62這3集是介紹經典知名的持續成熟3個階段:相對幼稚的「依賴期」、個人成功的「獨立期」與公眾成功的「互賴期」。 來自高效能人士七習慣(書名:與成功有約)。 這裡有一篇很詳細的介紹,想看圖請點入https://reurl.cc/aV4Nb3。 這一集聊的是相對幼稚的「依賴期」。當心態在依賴期的時候,我們會怎麼想事情、怎麼行動呢?裡面有很多真實案例 如果身邊有讓你覺得很幼稚的親友、同事、家人,你要怎麼辦呢? 書子還唱了一段歌來表達依賴期的心情,你猜猜哪首歌代表依賴期呢? 當然歡迎你分享再分享、轉發再轉發。 # 與成功有約是指這本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11988,50…
  continue reading
 
這集一開始Ruby就用「怎麼辦呢怎麼辦呢怎麼辦呢」來開始:「如果自己開始鍛鍊自我覺察,能發現自己的毛病、關注情緒跟慣性,可是身邊那個人不行呢?他就眼睛不想打開看自己,總是責怪他人,覺得自己的不順都是別人的錯可是我們又是很緊密的關係,這時候要怎麼辦呢?」 「如果他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候可以把眼睛張開(覺察自己),但是沒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她眼睛又閉起來了,要怎麼辦呢?」 Ruby說我也知道不能勉強別人,但是有點悲傷,真的就只能這樣嗎? 自己只能跟對方劃清界線嗎? 因為如果不劃開清界線,自己就會跟對方糾纏在一起,耗損更多能量。可是面對自己所愛的伴侶或是家人,有時真的好難。 而我的想法是什麼呢?如果你真的非得要做點什麼的話----->「想辦法讓他更快更痛苦一點」。 什麼原因我會這樣說?會不會你也剛好…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從「如果你此刻正在陪伴所摯愛的人經歷老、病、死的過程,你怎麼設定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接受自己過得比他快樂嗎?」 這裡開始,我們再次談到了文化的影響,在華人文化中似乎更鼓勵「順服於父母」,因此家人關係的界線不清造成了各種糾結(難怪情緒勒索這幾年會熱門成這樣),於是我們又回到了主體性(知道自己是誰)。 好像終極話題總是無法迴避「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誰」(而且自己是持續在變化的,不會搞懂一次就終身確認了) 我們總想明白自己是誰、想盡情去活出那個誰,因而覺得可以死而無憾。 如果主體性這麼重要,現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跟中年人,對主體性的發展各自在經歷什麼呢? 無論幾歲渴望知道自己是誰都是不可避免的成長 主體性看起來好像只跟自己有關,事實上一個人有沒有長出主體性,對身邊的人有非常大的影響。 我們也約好了,…
  continue reading
 
人在加州的Anita有一對大學剛畢業的雙胞胎兒子(EP47:憂鬱中長出強大自我),人在溫哥華的Pearl有個高一的女兒(EP49:情緒勒索,是你的需要還是我的想要?)。 EP57跟58是完整的一大段與死亡相關的討論。 緣起是因為因為Anita提出她想聊聊人生的幾個終極議題(如下),而每一個議題最終都跟死亡有關。 1.無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 2.孤獨 (Isolation)。 3.無意義(Meaninglessness)。 4.自由與責任 (Freedom & responsibility)。 這一集我們聊到了 目前是怎麼想死亡這件事? 臣服究竟是什麼? 變老過程的臣服是什麼? 原來在面對死亡的過程,跟自己的主體性發展程度也有關係? Pearl提到了面對生老病死…
  continue reading
 
人在加州的Anita有一對大學剛畢業的雙胞胎兒子(EP47:憂鬱中長出強大自我),人在溫哥華的Pearl有個高一的女兒(EP49:情緒勒索,是你的需要還是我的想要?)。 這是第一次3人對談的嘗試,因為Anita提出她想聊聊人生的幾個終極議題。為什麼她想討論終極議題呢? 因為人生到了一個階段,好像不可避免的一定要面對這四個議題 1.無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自己是如何面對死亡? 2.孤獨 (Isolation)。沒有任何人更比自己能了解自己的心情,沒有任何人能替代自己面對死亡 3.無意義(Meaninglessness)。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 4.自由與責任 (Freedom & responsibility)。我有哪些選擇?我願意為自己的選擇付多少責…
  continue reading
 
故事是從「被攻擊」這三個字開始的。 在一次email簡單往來,Maureen告訴我,他在去年產生信仰危機,自己「被疑惑攻擊了」;2022對他是個非常痛苦的一年。 我徵得他的同意,覺得這痛苦的一年一定有很大的禮物(收獲)在裡面,就來談談這個過程的探索,在身體、心理與靈性有哪些覺察。 Maureen是個具有強大的願心,非常願意深入看見自己內在、感受十分敏銳的清醒者,表達能力也很清晰。例如他觀察自己因為道場遇到的事件氣到心臟痛其實可以回溯到跟過世的爺爺有關,他也提到理性的自己能看見「自己的不理性」,然而仍然難以逃脫這不理性帶來的「迷信」狀態,他從身體反應知道現在自己在這段歷程的半路,還有第三段體驗要完成。 我們談到了家人的死亡對自己的影響,因為那正是Maureen獨特的生命經驗;或許你聽到這裡會嚇…
  continue reading
 
你對家庭的想像是什麼?要有小孩嗎? 想生幾個小孩?Ruby是一個目前未婚,想生四個小孩的年輕女子,而且要自己帶,還要在家自學。 她今天來聊她從大學就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人如果在感情曾經受過傷還會想要家庭、想要小孩嗎?」 無論有沒有受過傷,有了家庭之後,又怎麼拿捏家庭與事業之間的關係? 錄音到一半時,Ruby的貓也參與了一小段, Ruby從本來沒什麼感情的家貓身上,重新體驗到了陪伴之後的信賴與幸福感,而這也喚起了他多年前建立幸福家庭的夢想畫面,也喚起小時候被愛的感受。 然而生命並不必然都只會發生感到幸福的事情,也會有痛苦,怎麼在無法享受生命時去享用生命呢?意識到自己有沒有進入受害者情結,是覺察的重要關鍵。 無論目前有沒有自己的家庭,不知道你對家庭的想像是什麼? 你願意,不斷做出讓自己過得幸福…
  continue reading
 
我相信,每一次痛苦都是改變的機會,請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fwbow0s02wc01uq9uy97yo6 我們的工作是,從解決痛苦的來源到陪伴痛苦的發生,請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fwbow0s02wc01uq9uy97yo6 不但要知道對方發生過什麼事,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發生過什麼事(所以長成今天的樣子)。傾聽別人之前,需要好好傾聽自己。 請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fwbow0s02wc01uq9uy97yo6 創傷是每個人承受、面對壓力的歷史 ,請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f…
  continue reading
 
你是「樂在工作」的人嗎?樂到即便身體已經在叫停,腦袋還是停不下來?美君曾經是這樣的一個狀態。然而隨著一次一次的手術,她意識到自己的生命重心必須改變,然而改變談何容易? 如果你想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定要聽這一集。 在回南部老家修養的期間,美君重新面對了自己;從跟姐姐的共同生活過程,發現了原來跟姐姐不熟悉、原來姐姐有好多寶藏是自己學不完的;一邊練習著生命重心的重新轉移與時間分配,她用「我腦袋越來越清醒了」來形容這個過程。 清醒是怎樣呢?那是一種越來越跟自己拉開距離,觀察自己這個人的想法、感受,以及體會到怎麼轉換心境的狀態,並且因為覺察、跟自己對話,可以更安靜下來(如果你靜不下來請參考這裡https://vocus.cc/article/62499d47fd897800019edc67)。 靜心之…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我們從「人生的意義願景」、「環境對人的影響」、「人對金錢的恐懼」這3個都很重要的話題選了 「環境對人的影響」來聊。 什麼原因讓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學校成長的家人、同學,分別幾年越來越不一樣? 什麼原因華人同樣住在西班牙,語言也超級流利,但是過著融入程度截然不同的生活? Vina在西班牙已經十年(工作、結婚、定居),是典型全球移動力(global mobility)高的自由工作者,因為最近跟多年不見得台灣同學聊到大學之後的人生,意外發現因為身處台灣或是其他地方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包含要不要將就、要不要突出自己的功勞等等,於是我們話題就從國族文化轉到了組織文化。 然而隨著時代變化,台灣的90後跟大陸的90後也有代溝,Vina提到自己面試的經驗,跟自己年齡差幾年的大陸年輕人來面試開宗明…
  continue reading
 
一路默默的走著,謝謝你的支持,「我想問問題」破50集了!!! 剛好這一集也上檔了(其實去年12月就錄了~~~) 想知道「你發生過什麼事」為什麼那麼重要? 請點入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eqyo85z00th01uagdkl1iz7 你曾經有踩到別人地雷或被別人踩到地雷,那時候大腦發生了什麼事?請點入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eqyo85z00th01uagdkl1iz7 身邊有受過創傷的親朋好友,你很想幫忙卻不知道怎麼幫嗎?請點入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eqyo85z00th01uagdkl1iz7 如果你認識可能正在受創的孩子(未成年人),希望知道自…
  continue reading
 
有時候當我們很想為對方付出,但是對方不需要/或沒表達出感謝,你會生氣嗎? 有時候我們很希望對方可以讀懂我的需求,知道我此刻需要什麼,可是對方讀不懂,你會生氣嗎? Pearl是住在加拿大溫哥華的教練,我們從他青春期的女兒開始,聊到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件事。 他女兒很會表達自己的需求,而Pearl是一個剛開始連自己需求是什麼都不太確定的媽媽。 你是更常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默默的常期待他人來理解你的需求? 對於要自我照顧時,會不會升起一種愧疚感? 然後又對於自己會有這個愧疚感而感到憤怒,形成了一種鬼打牆的循環? 我們聊到了東、西方文化對於「表達自己需求」的角度差異與相似,以及包裝在自己需求中的情緒勒索。 我們也聊到了人與人之間怎麼建立「健康的界線」? 我提到了「把人當人看」,而不是以「角色」去定…
  continue reading
 
卉君有一個很厲害的背景,他是祖傳三代的刮痧達人,從小就被刮長大(對,嬰兒也可以被刮痧)! 我常開玩笑說,是刮痧讓他上了台大(因為從小被刮頭好壯壯);不但成為厲害的物理治療師,現在他充滿使命感的青年創業,把刮痧跟現代醫學概念完美結合----》https://mgataiwan.com/ 我們會約這次對話是因為有一次他問我:「教練,你覺得人生本來就是來受苦的還是來享受的?」 我覺得這是一個超適合對話的問題。 然而對話就是有如此多的可能性,這一集聊下來;我們發現最重要的一段是在談「自己怎麼演自己的人生劇本?」 我們聊到了「怎麼知道自己真的長大了?」,其中很重要的是:【有能力分辨,從小被父母灌輸的世界觀不見得是正確的】 然而怎麼走出從小被灌輸但其實不一定有助於人生的劇本? 怎麼調整或重建自己的世界觀…
  continue reading
 
今天的對話朋友是人在美國Anita。原來在外商大公司做了20多年財務,現在一個小公司做完全不同關於建立流程優化制度的工作,她發訊息跟我分享:「現在的工作辛苦挑戰又多,雖然常常難受跟不自信。但隨著學習與持續練習對話,讓生命從低潮回到正軌。」 吸引我的是對於「持續學習與練習對話」是如何讓Anita「回到生命的正軌」? 於是我們約了這次對話。 我跟Anita認識於國際教練學校的認證課程(https://coachcampus.com/chinese/) 身為2015帶著雙胞胎兒子到美國工作、念書辛苦的假單親媽媽(先生在中國工作),短時間內經歷了原來的公司被GE(奇異)併購,孩子又在美國的高中適應不順叛逆,一度親子無言以對。 那麼 即便自己錯誤、失落、面臨崩潰,如何堅信「一切發生皆是恩典」這句話? …
  continue reading
 
想好好練聽,心態是第一個關鍵。那如何從心態面開始練習? 先說前言,練習是從渴望來的,你真的「渴望」跟眼前這個人建立信任關係嗎?持續加溫嗎?如果其實並沒有那麼渴望,請回到上一集EP45不要欺騙自己,好嗎? 如果親子關係渴望聽彼此講話,可是目前很不順(爸媽很想小孩聽自己講話但小孩不聽,或小孩很希望爸媽聽自己講話但爸媽不聽),到底怎麼辦呢?書子分享了自己親身的經驗。 除此之外,這一集我們分享了幾個技巧,給真正渴望的你,怎麼幫助自己從「沒有在聽」、「假裝在聽」、「選擇性的聽」,進步到「充分理解的聽」、「同理心的聽」。 尤其是我們一般人最常有的「選擇性的聽」,在聽到不喜歡的話時,究竟要如何還是可以聽下去呢? 這一集還有好幾個問句送給你喔~~ #如果想問問題,歡迎在這留言 https://vocus.c…
  continue reading
 
你曾經有過明明不想聽對方說話,但為了禮貌、不好意思或是其他理由,「假裝在聽」的經驗嗎?你覺得對方能感覺得出來嗎? 如果你跟別人講話,他處於假裝在聽的狀態,你感覺得出來嗎? 要怎麼樣可以在不欺騙自己,也不欺騙對方狀況下,去跟對方好好談話呢? 這一集,我們談到的是溝通的「心態」。 來聽聽我跟書子怎麼說 😊 #如果想問問題,歡迎在這留言 https://vocus.cc/article/63d4ae91fd897800010e295c,你的提問可能就變成下一集囉!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https://reurl.cc/NRQXe5 #我花時間盡心製作,歡迎請我喝杯咖啡(看你喜歡包月喝或喝一杯): https://open.firstory.me/joi…
  continue reading
 
這一集是2021年錄好「怎麼聽懂人話」系列第二集。 所以如果你聽到裡面說到上一集就是這裡EP19:到底要如何聽懂人話 (Apple這裡聽: https://reurl.cc/qZNMo0) 若要聽懂人話,需要有毅力與自律的狀態去練習傾聽,然而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要先去從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干擾自己有效傾聽的原因。就像減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有效方式,而無法總是用同樣的飲食比例或運動課表來達成目標。 那這一集聊什麼呢? 上集我們打破了一個迷思:「人與人之間沒有心靈相通」。(如果想知道為什麼,請點入EP19:到底要如何聽懂人話) 這一集我們要問:「在感情中,如果成熟的人總是更願意聆聽的那一方,那另外一個人會不會擺爛?」,你怎麼想? (Apple這裡聽: https://reurl.cc/qZNM…
  continue reading
 
每一集都聽的朋友來問:「我可以把你念的句子自己念、自己錄了放來聽嗎?」 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 誰的聲音是你的潛意識最熟悉的呢?當然就是主人你了。 如果你有任何喜歡的句子,都可以錄起來放給自己聽;還有,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進行「情境式的對話」,也很有意思。點進來聽就知道了。 #如果想問問題,歡迎在這留言 https://vocus.cc/article/63d4ae91fd897800010e295c,你的提問可能就變成下一集囉!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https://reurl.cc/NRQXe5 #我花時間盡心製作,歡迎請我喝杯咖啡(看你喜歡包月喝或喝一杯): https://open.firstory.me/join/wisdom…
  continue reading
 
此刻是你人生的低谷嗎?覺得所有倒楣的事情不斷發生,覺得看不到未來一點光亮? 就算聽過幾集給潛意識的話,也覺得那些話太假很難相信? 其實你不用勉強自己相信,你只要願意讓這些話像背景音樂一樣反覆的播放,無意的聽著,就好。 #你常常東想西想、喜歡想問題、問問題嗎? 歡迎來共創對話----》https://reurl.cc/NRQXe5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js39ptaoho0864dih96tz4 #喜歡看到你聽完說說話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kjs39ptaoho0864dih96tz4/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