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ivesnacks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Loading …
show series
 
今天我们想来讲述四位妈妈辈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故事:邱萍、肖鲁、沈远、林天苗。她们出生于1960年前后,都曾远赴异国寻求生机,拥有「女性」、「搞艺术」、「移民」多重身份的她们,可以说是「边缘的边缘」。 用身体作为符号,她们能做出什么东西? 创作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作品之一的女艺术家,是如何被偷走署名权和阐释权的? 她们的「移民」与「离散」属性如何影响了她们的创作和事业? 艺术家夫妻档中,怎么女方总是承担供养家庭、艺术经理和文献管理的职责? 为什么很多女艺术家拒绝女权的标签? 当代艺术是一团乱麻吗? 本期我们邀请到独立策展人和研究员秋秋,也是我们的女性盟友,她与另外两位伙伴刚刚结束「潜流:重溯中国观念艺术史中的女性叙事」的阶段性研究。 上述这四位这些曾处于「潜流」的艺术家,如今正一点点走出「…
  continue reading
 
葡萄配奶酪、小胡萝卜蘸酱、芝麻菜佐火腿……这些无需开火、把新鲜食材放一起就可以糊弄一顿的「白人饭」凭借方便快捷、略带猎奇的、与中国饭背道而驰的烹调哲学,很快就占领了短视频平台主页和CBD商圈的白领午餐。 白人饭是打工族在高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之道,还是披着打工人外衣的小资符号? 今天我们从白人饭出发,聊一聊螈与龙截然不同的吃饭哲学及其背后可能的原因: 国内外到底是谁在吃白人饭? 我们的味觉与饮食习惯是如何被塑造的? 为什么说做饭是一种个体层面的抗争? 没有食欲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食物是充电装置,还是回归生活的魔法? 在我们的身体逐渐被资本和效率所异化的今天,吃饭变成了我们如何处理与「身体」的关系的一道难题。其实不论吃哪种饭、怎么吃饭,它都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切面,没有孰对孰错,只是努力生活罢了…
  continue reading
 
终于等来了一个聊《三体》和其中女性角色的契机:网飞版《三体》于3月21日上线,将这个中国科幻大IP推向了更大的国际舞台,但同时也遭到了国内观众的大肆批判。 我们火速刷完网飞版后,又重温了腾讯版电视剧和刘慈欣的原作,对于其中的人物和价值传递有了更进一步的全新思考。 今天我们会从叶文洁、程心这两大女主出发,不仅是因为她们是科幻作品中难得的女性主角,更因为她们是作品中唯二的大「罪人」(单从人类生存角度出发),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坚韧决绝,一个温柔向善,但一个成为了当代最受欢迎的虚构女性人物之一,另一个则是在书里书外都被人所厌烦。 而有趣的是,网飞的「魔改」把众人喜爱的叶文洁改糟了,却把饱受批评的程心完善了。 叶文洁的人物内核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对叶文洁谈恋爱这么抵触? 为什么说原著中程心是承担…
  continue reading
 
螈龙花齐聚一堂,三个mbti完全不同的泛语言工作者来聊聊「语言表达」的凝练和冗余。 起因是龙总(ENTJ)对于文字书写甚至微信聊天的极致精准的要求快把她逼疯了,而螈总(INFJ)在与语言艺术家的日常工作中对「语言的权力争夺战」有了全新的认识。当我们遇到口若悬河的译者小花老师(ENFP)时,即刻产生了奇妙的火花。 语言的简练与冗余是否有高低之分? 表达过程中的「废话」对于信息传递有帮助吗? 中文与英文,哪个更凝练? 你是Speak to Think(边想边说)还是Think to Speak(想好再说)? 惜字如金是一种权力霸凌吗? 本期并不是一场学术讨论,而是我们在闲聊碰撞的过程中,慢慢接受自己性格特质的一次疗愈。或许在表达方式这件事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做好自己又和而不同,这个世界就能充…
  continue reading
 
Who is that girl I see? 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 谁是我眼中的这个女孩?我的倒影何时才能如实展现出真正的自己? 1998年动画版《木兰》石破天惊,给全世界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打破常规的中国女性形象:她毛手毛脚却心思机敏,她特立独行但也渴求家人的认可,她无法在传统女性框架下生存,于是勇敢选择了替父从军的道路——除了展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木兰》更是一个不符合社会期待的女性如何证明自我的故事。 2020年由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木兰》也延续了动画版的框架,在证明自我的主题之上,聚焦于木兰在扮演男性的过程中如何接纳真正的自我,并从性别规训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价值,而巩俐饰演的「巫女」也成为其一体两面的映照…
  continue reading
 
大年三十,来聊个应景的:饭桌上的一团和气,与饭桌下的暗流涌动——多少中国式家庭的写照。 李安1994年的《饮食男女》,通过食物和家庭的线索,展现了一出中国人的欲望浮世绘。一切都从一个特殊的一父三女的家庭出发:在长女的身份里压抑许久的大姐、看起来最独立但实则最念情的二姐、外表乖乖女却第一个“叛逃”的小女儿,还有沉默寡言了一辈子最后放出重磅炸弹的父亲……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品一品这桌“好菜”: 电影里每个人物之间是如何拉扯的? 家庭里的“谎言”和“大新闻”是如何出现的? 父女之情的微妙之处在哪里? 这些让人食指大动的做菜场景有哪些隐喻? 为什么说李安最会拍的还是中国人? 生活不像是做菜,可以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了才下锅。但生活又像是做菜,在风风火火中每样食材都最终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形成微妙细腻…
  continue reading
 
虽然没有准确数据,但2023年肯定是女性主义书籍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我们看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写于不同年代的、聚焦不同主题的关注女性生存状况的作品,它们要么是让人醍醐灌顶的学术著作,要么是酣畅淋漓的情感抒发,从性别角度拓展到经济、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给予了我们力量。 螈与龙的年终特辑最后一弹,我们会安利过去一年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几本书,从具体书本出发,探讨了诸如以下的问题: 厌男和厌女有什么区别? 家务劳动为什么让女人精疲力尽? 性别收入差距的核心是什么? 如何理解不同历史文化中女性的代际差异? 为什么这些书的标题都大同小异? 如何看待女性主义学者被偶像化的趋势? 列完本期大纲后我们也突然发现,这些书都是来自于海外的作家和作品。虽然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引进中国…
  continue reading
 
年末年初交界之时,人总会思考一些关于意义的问题:我是谁,我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的存在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 今天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特别版,我们此前曾向听众朋友们征集提问,这次选择了一些主题比较抽象但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如果我们都是被模拟的存在,想对造物主说什么? 要怎样向外星人解释自己是谁? 如何校对我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真实的我? 我们如何面对恐惧? 人生是旷野还是轨道? 在充满不确定的生活里,如何找到确定性,如何活在当下呢? 最后要再次感谢大家给我们提供的问题,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提问、继续讨论,在这平淡又不平凡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时间线】 [01:30] 开场白 [02:21] 有车并且喜欢驾驶是什么样的感受? [10:01] 过去一年吃过最好吃的食物是什么? [13:49]…
  continue reading
 
久违的超长安利局来啦!螈与龙各自选择了去年观影的top3,希望能安利更多的朋友去观赏这些风格各异但都打开了我们认知的作品—— 过去几年我们常说女性范本缺失,即很难在流行文化中看到真实立体的女性人物,但今年我们在好几部作品中看到让我们耳目一新又心潮澎湃的女性形象: 美剧《美国夫人》中展现了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求同存异的女性政治活动家; 台剧里出现了真正不搞男人搞事业、在工作中有所取舍地坚守底线、追寻自我价值的翁文方; 电影《奈德》中我们看到了老年女性的另一种活法,以及互相斗嘴却爱得深沉的老闺蜜。 除此之外,我们也选择了几部高度风格化、深得我们主观喜爱的作品: 动画《咒术回战》第二季用表现力极强的「web系」作画击中了我们,展示了动画的无限可能; 电影《可怜的东西》在维多利亚与蒸汽朋克之间开…
  continue reading
 
2020年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2023年内娱会出现真正的天降紫薇星——然而2023年过去了,别说紫薇星,连曾经大红的流量明星都逐渐式微。 随着流量时代的落幕,国产影视强势复活,不过哪怕口碑上佳的作品也摆脱不了老套且过时的女性角色塑造;相比之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来自港台与海外的优质大女主电影电视剧。 名人新闻方面,海内外的性骚扰丑闻接连不断,除了台湾的米兔运动,更有日本杰尼斯的喜多川性侵门,揭露出不分地域的系统性腐败,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以女性为主导的反抗力量。 今年,我们也不得不向好几位陪伴我们童年的明星们道别,抑郁症、药物成瘾、资本压榨个体等问题重回大众视野。大洋彼岸的好莱坞也经历了近年来最大的罢工运动,让我们重新思考娱乐圈中的劳资关系和工作价值。 我们总说,流行文化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continue reading
 
我们读过《狗屁工作》,探讨过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工作意义,也聊过裁员浪潮下每朵小浪花的苦乐,但生活总是会在书本理论和他人体验之外给我们提出一道道难题。2023年最后一个工个日,我们来聊聊工作、工场、事业和本心。 卷人如何放松? 想要活到老、工作到老,这是正常的吗? 应该要遵从爱好选择职业吗? 喜爱的工作中遇到疲惫期怎么办? 遇到合不来的同事要如何处理? 做自媒体会有流量焦虑吗? 本期节目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特别版,问题皆来自于广大听友给我们的提问。由于大家提问的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我们一期节目根本不够,所以会在以后的节目里陆续探讨其它领域的问题,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厚爱! 【时间线】 [00:33] 开场白 [03:20] 连环快速问答 [12:09] 卷人如何学会放松? [21:53] 想一直…
  continue reading
 
哥特式浪漫、禁忌之恋、独立女性、心灵救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强制婚姻……这些都是经常与「美女与野兽」联系起来的意相。 今天,迪士尼公主第六弹,我们来聊一位呼声很高的「公主」:贝儿。从故事伊始,美女与野兽就是由女性作家所构想的作品,自十八世纪中期原始同名小说出版以来就大受欢迎,经过了层层迭代终于形成我们所熟知的故事。 才貌双全的(平民)公主、兽面善心的(变形)王子,以及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框架都深刻地表达了时代特征——在解放女性幻想的同时,它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它与十八世纪的哥特和女性小说的发展有什么关联? 贝儿的独立与自强是否只停留在家庭或两性关系中? 「好女孩教导/救赎坏男孩」的套路,是浪漫爱情还是恐怖故事? 野兽又有怎样骇人的历史原型? 抛开性别讨论,这个故事为何触动人心? 这个世界并…
  continue reading
 
今年的裁员潮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身边人来来去去,不分地域不论行业,我们都似乎被让人惴惴不安的裁员阴云所笼罩。曾几何时,互联网公司是所有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入的黄金产业,如今却成为裁员的代名词。“优化“,一个本意积极的词汇,也被中文互联网公司滥用成行业下行的遮羞布。 我们最近刚好有个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分析师朋友“喜提离职大礼包“,今天就邀请小蓝以半闲聊半科普的形式来跟我们聊一聊互联网、裁员、“狗屁工作”和个人隐私与数据: 互联网算是个什么行业? 小蓝的公司经历了哪些政治斗争? 为什么被优化是喜忧参半的事? 用数据隐私换取生活便利,值得吗? 个人是否在互联网化的生活中被剥夺了决策权? 希望所有行业的朋友们都能顺顺利利度过2023年的尾巴,希望小蓝未来光明,希望明年会更好! 【时间线…
  continue reading
 
本期节目是兰蔻x卢浮宫艺术珍藏限定和小宇宙「美自恒久,由你所塑」播客企划节目之一。在法国有一个美的代名词,兰蔻,她代表着女性跨越时光依然流淌的美丽。在法国有一个艺术的代名词,卢浮宫,她象征着艺术穿越千年始终不变的震撼。而兰蔻和卢浮宫的携手是一场美与艺术的双向奔赴。 今天,螈与龙会带大家走近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三位赫赫有名的女神——黛安娜、维纳斯和胜利女神。神话从诞生之初便具有独特性,即它是一种由大众接收、书写并不断重塑的叙事。我们会聊一聊这些神秘而复杂的女神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 同时,古代神话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其艺术呈现,所以我们也会带大家「听」赏法国卢浮宫中大名鼎鼎的几尊雕塑,借由这三位女神的艺术形象来看看她们从古至今的流传中有着怎样的变化和融合。 古代女神为什么往往都有三四个名字?…
  continue reading
 
From龙: 录制这期节目的前两天,我们在旅途中简短聊到要怎么做三十岁特辑,螈总猝不及防让我总结一下自己的三十岁,那时脑海中只浮现出四个字:一事无成。 回望这三十年的人生,我既没有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也没有步入符合大众预期的常规生活。在无数次看似寻常的选择中,我逐渐走上了现在这条也许有些脱轨的道路,成为了一个慢慢发现自己孑然一身,且仅能依靠自己去摸索未来方向的人。 如果问我是否感到焦虑或孤独,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正是这样看似负面的情绪将我带到了这里,去学会理解悔恨,去接受力所不能及之事,去看向更清晰明确的远方,并最终让我成为前所未有的自洽的自己。 我并不为自己一事无成感到羞愧,相反,我由衷地期待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录制这期节目的当晚,我和螈总坐在布鲁塞尔一间普通民宅的高脚凳上,顶着连日…
  continue reading
 
迪士尼公主系列第五弹,我们来到九十年代,看看迪士尼第一位基于真实历史人物而塑造的“公主”——宝嘉康蒂。 1995年的《风中奇缘》讲述的是北美印第安原住民宝嘉康蒂(Pochahontas)的故事。她颠覆了传统的经典公主形象,小麦肤色配上健美身材,洋溢着自然青春的蓬勃生命力。宝嘉康蒂反抗被父亲安排的命运,面对外来种族即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不卑不亢,并堵上自己的性命阻止了残酷的战争。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在迪士尼电影里看到的不是“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 然而当我们去阅读历史、寻找真实的宝嘉康蒂,却发现她代表的是一段被掩盖的残酷殖民历史。宝嘉康蒂一生被掠夺、被占有、被当成战利品,21岁不到就客死他乡,后世的我们只能从殖民者所叙述的只言片语中还原她的人生。 电影设定和真实历史有哪些不同? 电影中宝…
  continue reading
 
我们都听说过贫富差距这个词,但马修·诺特却在他短暂的家教时光里狠狠体会了一把:在肯尼亚的度假别墅享受长达6公里的私人海滩、从托斯卡纳坐私人飞机去罗马只为吃晚餐、家里从仆人到狗都要分主门侧门…… 出身工薪教师家庭、毕业于剑桥的马修,接下了在英国顶流家庭做家教的工作,在不可思议的高薪和奢华生活方式里,逐渐体会到金钱和阶级的力量——有着奥斯卡情结的马修,会独善其身吗? 今天我们又又又邀请到老朋友小花老师(这次的身份是前·教培人员)来跟我们一起聊聊这本超级毒舌又引人深思的《失业名校毕业生日记——我在豪门做家教》。 十几年前的英国上流社会是如何鸡娃的? 豪门太太们都是项目经理? 从英国金融巨鳄到俄罗斯寡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朋友,真的能适应豪门游戏规则吗? 马修是如何「觉醒」的? …
  continue reading
 
本期由「刚从意大利深度游归来、这辈子不会有比此刻更了解意大利」的龙总,以及「因为意大利踏上艺术史不归途」的螈总,倾情献上。 很难得有一个国家,每座城市都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和文明:一步一古迹的罗马、摇曳着文艺复兴气息的佛罗伦萨、人为打造却终将消失的威尼斯、定格在古代凡尘的庞贝古城…… 按龙总话说,去意大利需要三个朋友:学历史的、学艺术史的、学建筑的。螈与龙怎么说也算占了俩(笑)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意大利的二三事: 罗马斗兽场底下有什么秘密? 为什么文艺复兴中涌现的都是跨界全才?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有什么变化? 威尼斯水城是如何出现的? 历史是由伟人还是凡人造就的? 就像米开朗基罗著名的《创世纪》里画的那样,亚当和上帝食指相对,代表着人性与神性即将相连的瞬间;我们在意大利漫步也仿佛是跨越时空…
  continue reading
 
「没有答案的问题」系列回归! 没有大纲,没有提前讨论,螈与龙各自向对方提出几个或许形而上、或许充满无厘头的问题,由此展开自由发散、和而不同的一场漫谈(诡辩)。 本期的问题相对生活化,人生的难题答案全略,但也更值得我们探讨: 长大后的我们,是否只是装在大人身躯里的小孩? 如何面对自己的异见者? 如何看待圣母心? 如何面对自己的侥幸心理? 本期节目感谢「小雨伞」的支持以及日光派对播客联盟的工作! 【独家福利】 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不管近期是否需要购买保险,都可以咨询了解下保险相关知识哦😎 小雨伞为螈与龙听友准备的独家福利: ①猛戳链接享受0.01元的专业保险咨询: https://www.xiaoyusan.com/pay/consult?id=1004&consult_id…
  continue reading
 
我们的迪士尼公主系列迎来了「四巨头」中的最后一位:睡美人。 作为躺赢玩家,睡美人的故事似乎让人不可思议——相较于需要努力谋生存的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睡美人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也不能做)就获得了所谓幸福的结局。 当「沉睡不醒」变成一个公主的标签,它意味着解放双手还是进一步的禁锢? 睡美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迪士尼之前的睡美人故事有多暗黑? 《沉睡魔咒》给「坏女巫」增添的戏份值得吗? 「四巨头」公主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会聚焦更加本土化或更加现代的公主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女性主义的崛起,迪士尼公主会有哪些改变呢?敬请期待哟! 【时间线】 [01:00] 开场白 [03:52] 1959动画电影;票房毒药来了! [06:46] 创作困境:独特美术与古典音乐 [12:09] 仙女教母:尴尬笑…
  continue reading
 
冰冷的电路板上,二进制算法进化出智慧的火花; 炙热的电极管里,神经元芯片传递着爱意的信号。 当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之日,人类是否迎来了覆灭之时? 这本被誉为科幻版「一千零一夜」的小说由日本著名科幻作家山本宏于2013年出版,通过套中套、环中环的精巧编排,用七则如诗如梦的故事,反射出现实与虚幻、人类与机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矛盾与联结。 什么是定义人类的核心? 你相信多重宇宙吗? 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是进化关系吗? 文明的传承意味着什么? 就让我们跟随以讲故事为业的「我」和神秘的机器人「她」,进入科幻版「一千零一夜」吧! 【时间线】 [01:10] 开场白 [03:49] 世界观与开头 [07:18] 《宇宙尽在我指尖》 [13:24] 《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 [19:37] 《镜中女孩》 […
  continue reading
 
过去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间,我们都或多或少受到情绪问题的困扰:焦虑、紧张、沮丧、愤怒……当情绪如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的时刻,哪怕我们的脑子在用力“保持理性”,但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是不会撒谎的。这让我们意识到是时候直面这些问题并寻求帮助了——没错,我们都接受了心理咨询。 今天我们想从各自心理咨询的体验出发,拨开迷雾看本质,看看我们情绪困扰的背后有哪些本质问题: 身体会发出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焦虑信号? 如何拆解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摆烂吗? 有克服选择困难症的办法吗? 死亡焦虑是什么? 如何搭建自我认知的指明灯? 我们为什么会对特定情绪感到抵触和不安? 聊到最后,我们发现自己的困扰和纠结似乎都源于一个本质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存在、我该怎么做,这些都是隐藏在情绪困扰底下的深层问题。 我们不是心…
  continue reading
 
“烟火气是生活的活力值”,作家须一瓜老师如是说,“是文学让我们突破生活的真相。” 须一瓜,作家,前政法记者,代表作《太阳黑子》曾被改编成电影《烈日灼心》,她的笔触细腻入微却冷静克制,在一个个充满真实感的故事里,挖掘人性的复杂和可贵。 跟须一瓜老师聊天后,我们发现她其实有点点”社恐“,但一旦打开话匣子就是故事大王。今天我们借着《我在岛屿读书》的东风,有幸邀请到须一瓜老师跟我们聊聊她文学创作: 老师心中的「烟火气」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密码」是什么? 政法记者的背景是如何激发创作的灵感? 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呈现不得不经历哪些改动? 希望在这个忙碌的新世相里,我们可以让文学回归日常,让文学带着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开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 【时间线】 [00:47] 开场白…
  continue reading
 
迪士尼公主系列第三弹,我们迎来又一位家喻户晓的公主——灰姑娘。 自古以来,「灰姑娘」的故事就出现在各个文化各个时代,从我们唐朝的叶显姑娘,到迪士尼1950年《仙履奇缘》中的辛德瑞拉,似乎不约而同地都塑造出了一个经典的爽文套路:被恶毒继母折磨的善良贤惠的女子,通过一双仙仙足履结识了王子,并通过婚姻实现阶级跨越。 今天我们就从《仙履奇缘》出发,聊聊这个经典的角色: 《仙履奇缘》中为什么连小动物都比灰姑娘的形象更丰满? 灰姑娘的美德是善良、忍耐还是做白日梦? 坚持做梦的辛德瑞拉是如何给二战后的美国带来希望? 格林童话所收录的暗黑版灰姑娘是怎样的故事? 世界各地还还有哪些「灰姑娘」? 总而言之,2023年了,是时候做新时代的独立自强女主了! 【时间线】 [01:10] 开场白 [01:49] 迪士尼…
  continue reading
 
超另类预警!今天来聊聊备受争议的法国科幻惊悚片《钛》。从它爆冷拿下2021年戛纳金棕榈大奖后就引起了两极化的评议,两年后再看还是依旧先锋前卫:金属大脑、与汽车do i、谋杀、性别转换、畸形“父子”情……《钛》如名所示,像尖刺般划破常人理解的边界。 按李安的话说就是我不懂,但我大为震撼!然而虽然不懂,螈总还是被这份超独特的气质所吸引,忍不住想来分享一下这部超级概念化的电影中那些关于欲望、身体、性别、后人类的隐喻。 如导演朱莉亚·迪库诺所言,她想要探究人类的禁忌——谋杀、乱伦与食人;她要呈现女性从被凝视的视角中解放出来的汹涌澎湃的欲望。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时间线】 [01:15] 开场白&问卷调查 [02:16] 开场预警:冲破人类三大禁忌 [05:31] 离奇设定:金属入脑与人车结合 […
  continue reading
 
芭比燃爆全球,自媒体卷生卷死,螈与龙怀揣着极高的期待各自走入电影院,意外(又不出意外)地带着不太一样的心情离开了芭比的粉红大世界。今天我们就加急放送一期来聊聊我们的感受! 从诞生初始,芭比就是充满了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在那个女人还被困于家中相夫教子的五六十年代,穿着不同职业套装的芭比给女孩子们提供了新的女性成长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芭比不成比例的身材形象又是极度男凝的产物,给美定下了唯一且不健康的标准。 《芭比》真人大电影也是这样既先锋又保守;它是一部全由女性创作者主导的作品,在大荧幕上简单直白地呈现了父权制的荒唐和愚蠢,以及女性力量的美好,但是商业大片的属性又注定了电影所探讨的话题不够尖锐和深刻,许多闪光点都戛然而止。 但不管怎么说,《芭比》所激发的探讨和可能性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我们今天…
  continue reading
 
今年夏天甚至比往日更难熬,在酷暑中如何穿衣成了一个难题。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舒适凉爽又“得体”的穿着,更是难上加难。今天我们就从吊带出发,聊聊夏日穿衣自由!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选择吊带背心? 辣妹还是森女?这是一个问题……吗? 身体耻感是从哪里来的? 展现身材是自我表达还是迎合主流? 主打”安全“的衣饰为什么荒谬? 穿衣自由是建立在身材管理之上的吗? 总而言之,我们是来穿衣服的,不是让衣服来控制我们的。希望大家都能穿出风采、穿出自信,在夏日开心做自己! 【时间线】 [01:08] 开场白 [03:09] 从我们常穿的吊带开始聊起 [08:48]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吊带区别 [12:28] 被凝视的前提与双标的着装 [18:54] 展示身体是物化还是赋权? [21:58] 身体羞耻与对女性气质的纠结…
  continue reading
 
相信不少朋友已经看过或听说过这档爆火的高分综艺《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 全女阵容、六大职业、极限生存战——这些标签或许会马上给你设置一个个预期,但这档节目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这每一个标签。 全女?整季看不到一句话在强调女性身份。 六大职业?它会刷新你对消防员、军人、特技演员等职业的理解。 生存战?你估计想象不到会抓马到什么程度。 这档综艺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当我们抛开性别标签,会看到一个个鲜活独立的生命。她们会叫嚣着“雨夜真是适合杀人的天气啊”,会毫不留情地把对方按在地上摩擦,会以一敌百之势向前冲,也会审时度势地往后退,会大口吃肉放声大笑,也会像开了水龙头一样留下不甘的泪水… 话不多说,快跟我们一起走进这档综艺中那些精彩绝伦的瞬间,还有让人大呼迷人的女人们吧! 【时间线】 …
  continue reading
 
迪士尼公主系列第二弹,我们当然要聊聊铁打的C位,也是一切的开始——白雪公主。 1937年,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上映开创了迪士尼的传奇篇章,也在美国30年代大萧条期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旧时代的缅怀和向往。一夜之间,白雪公主席卷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连中国(还在抗战时期)都在次年引进了该片。从此,这位清纯貌美、善良贤惠的公主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女孩的成长模版。 然而,不论是白雪公主童话的早期民间传说,还是后续的各种翻拍,我们会发现时代的变化并没有从本质上影响这个故事的核心冲突,即邪恶王后与善良公主之间的对立。1937年的迪士尼版本不仅深化了这一戏剧冲突,还给七个小矮人增加了大量戏份,进一步加深了白雪公主柔弱、贤惠、文静的特质。 不管是作为好女人的正面教材,还是大萧条的救世主,又或是是迪士尼的…
  continue reading
 
或许在你眼中我不该存在于这世上,但这个世界有太多奇迹了,小袋熊、海马、夜空中开花的仙人掌。这个宇宙当然给这一切都留下了一席之地,包括像我们一样在你眼中奇怪的存在。 It may be that there’s no room for me in your view of the world, but the world contains all sorts of miracles. The wombat and the seahorse, and the night-blooming cereus. Surely, there is room in the universe for all these things as strange to you as we might be. — Je…
  continue reading
 
迪士尼公主或许是众多女孩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女性模板,而小美人鱼作为最广为人知的公主之一,给一代代女孩传达了勇敢追梦、打破世俗规训的美好特质。但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个故事中的局限性,尤其是“雌竞”、“恋爱脑”等厌女元素。 现在大众所了解的小美人鱼其实是由迪士尼改编版本所定型的,如果回到安徒生童话原著《海的女儿》,我们会发现它远不是一个单恋的故事,更不是公主王子大团圆的Happy Ending,而是一个关于边缘人群(尤其是女性和性少数),带有残酷悲剧和宗教色彩的成人童话。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小美人鱼成为迪士尼公主前,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和发展过程: 小美人鱼真的只是为了王子而赴汤蹈火吗? 安徒生的人生经历是如何孕育出《海的女儿》? 人鱼的“两栖”设定为什么如此重要?它为何会成为跨性…
  continue reading
 
2015年,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著作《厌女》中文版问世,自此“厌女”的概念以波澜壮阔之势席卷了我们的社会,成为许多人的女性主义觉醒启蒙。 2023年,“厌女症”、“圣女与娼妓”、“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等概念已相当普及,这些概念让房间里的大象无处遁形,上野老师本人也火遍全网,许多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熟练运用来自《厌女》的理论。 但与此同时,在舆论场和日常对话中,围绕“厌女”的讨论好像也无法轻易得到一个答案;相反,《厌女》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困惑。在爽快、愤怒的情绪以外,作为女性主义者的我们还会出现抑郁、疲惫甚至解离等状态。 今天,借着读客文化再版《厌女》的契机,我们有幸邀请到著名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老师(@张春酷酷酷)来跟我们再聊《厌女》,以及其中新增加的两个篇章《性骚扰》和《别扭女子…
  continue reading
 
螈与龙的无大纲问答环节回来啦!在「没有答案的问题」这个系列中,我们会向对方抛出或形而上、或生活化的问题,在没有事先交流的情况下展开一场自由发散又纠结拧巴的讨论。 可能有分歧,可能有困惑,估计也达不到准确答案,但讨论本身不就是意义所在吗? 本期的四个问题: - 我们应该用一个人喜欢或讨厌的明星/角色/人物来评判这个人吗? - 日常生活中遇到microaggression(微歧视/微冒犯)该如何应对? - 你相信有soul mate(灵魂伴侣)的存在吗? - 我们应该学习“吃苦”么?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听友群分享你的想法! 【时间线】 [01:06] 开场白 [04:00] 遇到喜欢吴亦凡的人,你会judgeTA吗? [09:24] 怎么看待「喜欢有争议言行的公众人物」 [14:31] 根据角色…
  continue reading
 
说起「埃及艳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我们熟悉的叙事中,她美艳不可方物,将性魅力当做武器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关怀与情爱的女人。 然而,在这些真假难辨的刻板印象之下,在「埃及艳后」响当当的名号之下,真实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故意忽视了。她是古埃及最后一任法老,在与尤利乌斯·凯撒、马克·安东尼、盖乌斯·屋大维等人的周旋中,奋力保全国家独立,在罗马共和国末期这段豪杰辈出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想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位女王,了解她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克利奥帕特拉所接手的埃及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她在经济、宗教、文化上为埃及做出了哪些贡献? 我们为什么认为把凯撒和安东尼视作她的”裙下之臣“是浅薄且片面的? 她为什么被罗马人所唾…
  continue reading
 
怀揣着燃烧的激情,螈与龙来为大家推荐我们压箱底的二次元音乐歌单啦! 从承包我们青春回忆的《火影忍者》《海贼王》《银魂》,到引领一代话题潮流的《东京喰种》《进击的巨人》,还有设定和深度都属上乘佳作的《心理测量者》《魔法少女小圆》《无头骑士异闻录》,以及或许略显冷门却着实不容错过的《宝石之国》《装甲重拳》,这些动漫作品曾经带给我们的震颤直到今天仍在回响,而那一首首主题曲又将我们再一次拉回过去。 已经是三十岁的大人了,录制这期节目时我们仍然屡屡颧骨飞升,无法自持地感到快乐,那些年最纯粹的感动和沸腾的热血仿佛昨日重现般在耳边闪回,让我们忘却了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我们爱动画片!一起做个爱看动画片的大人吧! 【时间线】 [00:43] 开场白 [02:42] 「追寻的是那片蔚蓝的、蔚蓝的天空」 [0…
  continue reading
 
上世纪80年代,冷战已进入末期,英国保持着老牌帝国主义的余晖,美国式娱乐导向的资本已经开始引领世界潮流,以任天堂为首的日本游戏公司在美国立住了脚跟。游戏,成为了新型的国际货币,游戏产业进入爆发式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苏联还处于闭关锁国的阶段,然而一款在苏联诞生的看似朴素的“小游戏”却于80年代后期在全世界开枝散叶,引发了一场围绕版权争夺的跨国大战。在一顿让人晕头转向的周旋后,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的多方势力在同一时间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与苏联政府机关的“不可能”谈判。 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位善于摸鱼的苏联程序员说起…… 今天螈与龙以故事会的形式,给大家聊一聊「俄罗斯方块」这款在全世界老少通吃的游戏背后,有着怎样百转千回的版权“套娃”故事。同时结合最近上线的新片《俄罗斯方块》展开说说如何批判性地看待「…
  continue reading
 
晚晚何人? 对于十几年前的豆瓣老人来说,她是一度风光无限的初代文艺女神;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说,她是把网红风刮到艺术界的搅局者;对于有过豪门名媛梦的女孩们来说,她是让许多人女权思想觉醒的一道警钟;对于晚学家来说,她或许是个靶子,也可能是个乐子。 如今正如晚晚自嘲的那样,她的形象已变成:早上起来往脸上扑十斤高光、吃大嘴做的黑暗料理、跟婆婆抢爱马仕、坐着租来的车进城。然而,围绕在晚晚身上的争议点还不止这些:身负人命、雌竞厌女、事业拉垮、攀附权贵却一地鸡毛…… 不管你是在何时从何处了解到晚晚,她都似乎变成了一个徒有其表的符号,不断被人解读,被赋予或正面或负面的意义,而她身边的(男)人们却往往能躲过最猛烈的炮火。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争议不断的晚晚、经久不衰的晚学,试图拆解关于晚晚的舆论风向转变是如何反…
  continue reading
 
小时候,我们想飞、想隐形逃课、想吃多少都不会胖,长大后我们想分身、想操纵时间、想永远精力旺盛……对于超能力的想象和向往,似乎是跨越时空性别种族的最普世的一种本能。 我们最想要哪些超能力? 关于时间的超能力有哪些悖论? 为什么说年龄焦虑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 除了现实向的超能力,还有哪些梦幻型(克系)超能力? 想象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自由? 今天,就丢掉烦恼、丢掉包袱,跟着我们一起畅游在超能力的世界里吧! 【时间线】 [00:54] 开场白 [02:04] 螈与龙的时间奴隶地狱 [06:54] 常见的两种时间超能力 [10:21] 自身时间与社会时间的矛盾 [15:06] 对年龄、意义与死亡的焦虑 [19:27] 探索梦幻系超能力的可能性 [27:55] 脑洞大开的瞬间移动与隐形 [33:36] …
  continue reading
 
今天又是螈与龙(故作)正经消费男色的一期节目! 我们从这几年大火的「纯欲风」出发,尝试将这个主要形容女性的词语放在男性身上,看看哪些人可以被称作「纯欲男孩」,以及这种审美反映了哪些微妙的性别、权力与消费的变化。 「纯」与「欲」所带来的吸引力在哪里? 哪些男艺人可以被称作「纯欲男孩」?他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在哪? 为什么纯欲男孩的年龄界限如此重要? 纯欲男孩与草食男、小奶狗、白幼瘦等类型有什么承接和区别? 从被凝视者变成凝视者,女性作为男色消费者可以改变权力结构吗? 欣赏纯欲男孩时,我们为什么既快乐又不适?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赶紧打开这期节目吧!也欢迎在评论中告诉我们你是否喜欢这个类型,以及谁是你的「纯欲男孩」呢? 【时间线】 [01:00] 开场白及免责声明 [03:48] 「纯…
  continue reading
 
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中有一部电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由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塔尔(Tár)》。除了欣赏「大魔王」精湛的演技与魅力之外,我们更想讨论电影本身所呈现的复杂议题:性压迫、艺术与道德、取消文化。 《塔尔》讲述了世界顶级指挥家莉迪亚·塔尔(Lydia Tár)是如何在一周内从权力巅峰跌落到万人唾弃的谷底的故事。塔尔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艺术家,但同时也是被权力腐蚀的捕猎者。让许多人玩味的是,原剧本主角其实是男性,是为了「大魔王」而改成了一位女同性恋主角。这般“性转”自然引起了不少争议,我们今天就从这里开始拆解这部电影所提出的种种难题: 性别压迫的根源究竟是性别本身还是权力? 塔尔对自我性别身份的拧巴从何而来? 艺术家的人品和作风,应该和作品分开被审视吗? 身份政治和取消文化,是否会变成一种…
  continue reading
 
我们带着100期特辑回归啦!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就不断有人问我们,这个奇怪且拗口的播客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们“艺名”所指代的两个传奇生物——「美西螈」与「东方巨龙」——的前世今生。从生物、历史、神话、文学等方面看它们与人类、与东西方两个重要古文明(华夏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关系,还有于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 从准备这期节目到录制,我们在此过程中不断为大自然的联结和文明的传承所感动,也有各种大开眼界的时刻,比如: 美西螈被切了脑子也能长回来? 它为什么在墨西哥被视为“反神”之神? 我们为什么会在神奇生物中看到自己? 东方龙与西方龙有什么区别? 龙是真实存在过的生物吗? 螈与龙与人类……都曾经是大蜥蜴?! 希望本期节目能给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小门,也欢迎专业人士指正交流!希望越来越多人…
  continue reading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螈与龙带着2022年最想推荐给大家的书籍/影视/综艺来啦! 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平常的一年。我们也许都经历了个人情绪的低谷与集体环境的抑郁,并试图在向内探寻的过程中努力获得一些不会被夺走的平静与快乐——而这,就是螈与龙今天想分享给各位听众的,在过去一年曾经让我们或雀跃或深思的优质内容。 2022年也可以说是女性主义书籍井喷的一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关注女性主义理论、不同女性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女性成长觉醒经验等极具意义的内容,其中哪三本给龙总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在阅读过程中忍不住默默流泪?以至于说出“2022年如果只读一本书必须只能是——”? 2022年当然也是螈总对恐怖/惊悚题材持续深挖的一年。从精彩的恐怖录像带系列到层层内涵堆叠的《Nope》,我们…
  continue reading
 
你知道《格林童话》最初是两个nerd决定记录德国诗意的学术项目吗? 格林兄弟在世期间对收录的故事进行了了哪些改编和扩写? 为什么《格林童话》中的少年永远无知无畏(且无能),而继母总是坏人? 这些经久不衰的故事背后,反映了怎样的价值观和名门幻想? 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小花老师吕宇珺,也是《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的译者,来一起聊一聊这本严肃又活泼的作品。 作者玛丽亚·塔塔尔为我们揭秘了《格林童话》(原名《儿童与家庭故事集》)从成人向民间故事到家庭向童话故事的的编纂和发展历史,在文学、历史和人类学之间横跳,剖析了《格林童话》中故事情节、人物配置等「套路」及其背后成因——而这其中的许多特征又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当代网文和通俗文学…… 如果你对讲故事、阅读故事感兴趣,或是想了解格林童话的前世今生,就千…
  continue reading
 
今天我们不是螈与龙,而是导盲幼犬新晋妈咪与四只猫猫的老母亲! 2023年新年伊始,我们来聊一聊各自生活中那些可爱的、鲜活的、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烦恼,陪我们度过难关的那些小生命们🥺 螈总怎么会养起了导盲幼犬? 她的小拉布拉多以后要成就什么样的大事业? 养育未来的工作犬有哪些重点难点? 龙总家的四只宝贝猫咪有哪些迥异的性格? 养猫人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坚决支持「领养代替购买」? 绿植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超能力? 本期节目是可爱特辑,充斥大量闲聊科普。录完之后螈总当即决定给宝宝开一个小红书,欢迎大家关注「导盲犬小奥Aubree」陪伴小奥一起成长喔~(龙总的猫猫不定期在播客中露声,快去往期找找看吧!) 【时间线】 [00:44] 开场白 [01:50] 螈总终于养狗了🎉 [07:29] 小…
  continue reading
 
它是反乌托邦流派的开端,它是《1984》与《美丽新世界》的灵感来源,它就是苏俄作家尤金·扎米亚京写于1920-21年的政治讽刺小说——《我们》。 「我们」,意味着统一的稳固的集体,是一切的分母,也意味着作为分子的「我」必须要溶化和消解于抽象的集体概念之中。《我们》诞生于俄国十月革命结束后几年间,扎米亚京作为坚定的革命党,却在书中半虚构、半自白似地抒发了他对当权者的批判,以及对极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反思和挣扎。 扎米亚京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被苏联政府封禁的作家? 奥威尔和赫胥黎分别从《我们》中汲取了哪些灵感? 《我们》里不可避之不谈的硬伤有哪些? 反乌托邦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反乌托邦? 2023年到来前夕,就由螈与龙「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终章来划下一个乘风破浪的破折号吧!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
  continue reading
 
公元26世纪(福特632年),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人们过上了「乌托邦」式的生活:没有疾病,没有战争,社会井然有序,人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也无需承担生育的麻烦,尽情享乐是最高准则——欢迎来到阿道司·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 这里安乐、幸福、一尘不染。然而它的代价是什么呢?为了万物永恒,牺牲了真正的科学;为了消灭痛苦,牺牲了艺术的养分;为了社会稳定,牺牲了历史的印记,牺牲了思考和选择的权力。 正如尼尔·波兹曼于《娱乐至死》所写:「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 中,人们因为享乐失去了自由。」 你是愿意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人? 听完节目后,再来看看下面这段话,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不要舒适。 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我要不…
  continue reading
 
“这一代人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部作品能像这本书一样,唤起我们对自由的深切渴望。”——《纽约时报》如此评价乔治·奥威尔的经典之作《1984》。 有人说这是一本政治讽刺寓言,也有人称之为世纪预言之作:「老大哥」无时无刻的监视、篡改历史的真理部、处理思想罪犯的仁爱部,还有自相矛盾又自欺欺人的「双重思想」……其情节离奇、设定荒诞,却符合某些社会发展规律,叫人常读常新。 然而《1984》最恐怖之处是在于它描写了一个自主的灵魂,在充满了诡辩和荒诞的世界里,是如何走向自由,又如何突然陨落。 语言的崩塌和历史的消失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 「双重思想」为什么让我们倍感真实且恐慌? 真理是由人的信仰塑造,还是由历史和科学证明? 我们如何理解「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年终之际,就让我们再一次翻开这本历…
  continue reading
 
来自心愿得以实现的激动粉丝一条龙: 今年三月,我在隔离中与《两小无拆》相遇了。这部现在看来相当狗血的电视剧不光将我从那时好像永远不会再快乐起来的郁郁寡欢中拯救出来,更是为我打开了了解泰腐生态、泰娱产业与泰国文化的一扇窗口,让我第一次对这个东南亚邻国产生了兴趣与好奇。 黄乐荣(Nanon Korapat)与陈炳林(Ohm Pawat),两个零零年出生的演员靠个人魅力与过硬演技撑起了一部情节并不高明的泰腐剧,将悬浮于现实、美好到近乎理想的相知相爱相守演活了,让无数观众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Pat和Pran这样动人的故事。 《两小无拆》为什么是一部得以成立的优秀泰腐剧? 它在客观上又存在哪些避不开躲不过的问题? 从筹备到落地,一部泰腐剧的拍摄中间要经历什么? 原本就是朋友的黄乐荣与陈炳林,仿佛一部泰腐…
  continue reading
 
我们携同「爱在」三部曲最终章《爱在午夜降临前》,以及被戏称为“爱在离婚诉讼时”的《婚姻故事》回归啦! 「爱在」的前两部中,我们看着Celine与Jesse从相遇、失联再到重逢,最终在暧昧的氤氲中落下帷幕——按童话故事的套路就该是“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大结局了。 然而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却给这段浪漫到不真实的罗曼蒂克套上了现实生活的罩子。中年发福的身材、让人焦头烂额的孩子与工作、没时间思考的日程安排以及对于生活规划的分歧,让灵魂伴侣如Celine和Jesse都难以重负。 相比下,《婚姻故事》更让人揪心和唏嘘。外人看来金童玉女一样般配的大导演Charlie与女演员Nicole,在十年婚姻、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权力天平已严重倾斜,不得不走上诉讼离婚的漫长“战争”,而到电影结局我们才…
  continue reading
 
科幻惊悚、情景喜剧、西部牛仔、天外来物、好莱坞影史……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却能毫不违和地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让看过的观众念念不忘、疯狂解读——这便是螈与龙公认的年度最佳影片,由Jordan Peele编剧执导的《NOPE》! 这部电影从拍摄、视觉到音效、氛围营造,再到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都属超上乘之作,继承了Jordan Peele一如既往的尖锐选题和出乎意料的情节发展,却又跟《逃出绝命镇》与《我们》有着很多不同,走向了更为宏大和复杂的主题。 今天,我们着重于「人类与奇观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跟大家聊聊这部片子: 片中多次提及的奇观(spectacle)到底意为何指?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可以看作对「电影」本身的重现? 「拍摄」与「狙击」的共通之处怎么这么多? 我们拍摄恐怖片、观看恐怖片,是否存在…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