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時間】川普上任後對經濟的影響
Fetch error
Hmmm there seems to be a problem fetching this series right now.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anuary 29, 2025 13:37 ()
What now? This series will be checked again in the next hour. If you believe it should be working, please verify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includes actual episode links. You can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immediately fetched.
Manage episode 462517651 series 2925345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就任,但從川普上任前就對上任後要採取的措施,不斷地提出很多意見,讓大家對於美國通膨是否會緩和下來有很深的疑慮,主持人蔡明芳表示,面對川普不斷提出要加徵關稅的同時,大家會聯想到物價上漲,並對美國通膨的預期形成,而為何川普1.0時物價沒漲,川普2.0時大家卻預估會上漲?原因在於物價環境的不同。疫情期間,美國聯準會為首,帶動全世界央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讓除了中國跟香港以外的其他國家股價大漲,再碰上俄烏戰爭,整個通膨的環境就被培養起來。其實美國的物價從疫情到俄烏戰爭開始時已經有緩和的跡象,但是隨著川普當選,大家又開始擔心通膨再起,讓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步驟有可能會因為川普的當選而有所改變。
另外,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很大原因是因為內需不足、生產過剩帶來的結果,如果美國未來的政策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不僅是讓廠商移出中國,還要讓廠商從墨西哥跟越南以及加拿大直接移入美國,這些國家的出口就會逐步的降低,也就會傷害到他們的就業,而這也是未來我們關注整個中國經濟以及美國走向的時候要非常注意的。
蔡明芳還提到,過去說台灣經濟倚賴中國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如果台灣倚賴中國,這幾年中國經濟不好,台灣也不可能好,如果台灣倚賴中國,台灣的出口就不會因為國際供應鏈的移動而對其他國家的出口跟著增加,至於為何會把出口誤認為兩國之間的倚賴呢?因為許多人沒有認清我們出口的是資本財還是中間財,曾經台灣出口中國的中間財有70-80%,但隨著全球國際供應鏈的移轉,中間財的比重降低,變成資本財的出口增加,而這幾年,因為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增加,所以川普關心的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其實是有擴大的,未來台灣也可以配合川普的政見走向,來確保台美合作關係,降低經濟的不確定性。
(請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260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