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霖時間】賴清德因應中國5大國安威脅所採取17項策略之解析
Manage episode 474431130 series 2925341
主持人張正霖提出,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針對中國提出的五大國安威脅及17項應對策略。強烈宣示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堅定表達台灣反併吞的決心,節目中邀請了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王占璽副研究員和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陳文甲副教授,一同深入解析此舉的戰略意涵。
王占璽表示,五大威脅的輕重跟主次是有差別的,以中國對國家主權的威脅為首要,後續威脅如滲透國軍、混淆國家認同等,均是具體展現了中國想要併吞台灣的企圖,還有強化台灣社會反併吞的決心。另外,這整個因應策略是有限制的,政府提這些因應作為時,非常注意的在維持國家安全跟保障民眾權力之間找到平衡,所以並沒有做一些很積極、很強勢、很擴張政府權力的作為。而恢復軍事審判以應對國軍滲透,只是我們在強化國安法制面向上比較緊急跟優先的作為。至於限縮軍公教申請中國籍身分證等,也是針對中國對台的滲透跟整個心理作戰上面做出回應,反映出政府對於這些威脅,其實是有具體的反制作為跟因應方式。隨著這些因應策略的落實,台灣整體防衛跟軍事防衛的能力都會在過程中得到強化。
陳文甲則從情報與反情報的角度觀察,認為賴政府此舉是由防守轉為主動反制。從中國開放到現在,長期以來關係都處於模糊階段,而面對近期中國主權擴張,陳文甲以日本在新安保法中將中國列為最大挑戰為例,指出台灣應及早認清中國的敵對本質。陳文甲強調,台灣當前面臨的是「統」與「諜」並用的滲透手段,中國想用有系統、有組織地瓦解台灣。他呼籲政府應更重視情報工作,因為唯有先知敵情,才能有效反制。陳老師也提到,情報工作不應僅限於情報部門,而是應該加強全民參與的保密防諜行動,築起堅實的防線。凝聚民心跟意識,才能真正提升台灣的國家安全。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張正霖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271集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