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Taiwan Watch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要來和大家抬槓了。 蔥蒜爆香,新鮮料多,大火翻炒。每一集,小編們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台美關係、國際政治的動態和最新發展。如果你平常就已經有收看觀測站的文章,那麼你應該來聽我們的podcast,因為我們會在內容加料、加辣! * 本站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本集首先要恭喜來自台灣的表演藝術家妮妃雅(Nymphia Wind)奪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 RuPaul’s Drag Race》第16季冠軍,成為該節目睽違13年,第二位奪冠的亞洲變裝皇后,也是台灣第一人!我們會趁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國民外交的重要性,以及聊聊妮妃雅的成功如何展現台灣的變化,也推薦大家性平法20週年特展「ROOM XX:一切都是從廁所開始的」已經在華山園區展開了!現在的多元空間是靠著過去許多人的犧牲與努力,而要建立一個更加尊重、和諧的社會,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上週眾議院通過總價值950億美元(約新台幣3.09兆元)的系列法案,將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提供安全援助。這系列法案還包裏了一個眾所矚目的法案,就是TikTok的強制出售案,而該案與上個月眾院也提出的TikTok法案有…
  continue reading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老窮奇幻紀事》新書作者呂苡榕,談她從臺北車站周邊出發、逐漸走近街頭無家者生活(生存)情境的過程。在長達數年的田野調查中,她接觸了年齡、身份及遭遇各異的個案,有感於老窮處境的困窘,便在大眾社會與無家社群的交界處寫下本書。 他們是如何成為無家者的?真的都是因為好吃懶做才會如此嗎?我們一般人和無家者之間有什麼關聯?為什麼需要關心他們的生活? 苡榕在本集節目中分享了無家者的故事,還原社會有限的想像背後,他們在命運起伏中踽踽前行的面貌,也提供了許多了解、幫助無家者的管道。她提醒我們,老齡貧窮並不遙遠,在我們還不是「倒霉鬼」的時候,盡可能地照顧彼此、守望相助,才不會讓身邊的人無限墜落。由US Taiwan Watch
  continue reading
 
上週三是《台灣關係法》 45週年,趁這個時候,我們要來好好回顧一下《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意義以及該法的特殊性,這個法的存在,也讓許多疑美論不攻自破,然而45年前與今天的國際關係局勢相當不同,是否也是時候該討論調整該法了呢? 這幾天全球都在關注伊朗和以色列關係,並不斷在詢問中東戰事的持續是否會影響美國在印太的部署,或降低關注。不過觀測站在這個時候更希望聚焦在那些呼籲極端美國優先,認為美國不該再涉入國際事務的聲音。事實上美國是否要涉入外國事務是個歷史悠久的爭辯,但近幾年極右翼崛起讓這樣的聲音更加強大,當然也包括質疑美國對台支持。如何連結這一群人,向他們傳達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是台灣接下來的重要功課。 上週國際也都在關注美日菲的三國高峰會!拜登在會議中不斷強調,美國對日本及菲律賓的防禦承諾十分堅定…
  continue reading
 
本週首先聚焦地震。上週強震後,台灣受到全球的關注,顯示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外。在許多外媒報導中,強調著台灣為地震做的良好準備,因此這回地震損傷不大。台灣過去幾年的檢討與準備確實值得我們肯定與驕傲,不過觀測站也要提醒,這次的地震震央位在東部沿海,若鄰近大城市,災情可能將相當嚴重,因此台灣仍舊要持續做好準備,強化我們的防災韌性。 上週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低調出訪歐洲,根據報導,蕭美琴訪問捷克時,有中國大使館車輛從機場一路尾隨,甚至差點因闖紅燈釀車禍。本集將從這起事件看中國對台灣的長期外交施壓,並來反思台灣媒體、政治人物對此的態度。 上週,拜習兩人也再次通話,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中國,並在訪問期間警告中國不要透過生產廉價商品提振自身經濟,她說如果政策只以創造供給為導向,不以創造需求為…
  continue reading
 
本週我們要來談的是一本由麥田出版社所出版的新書《監控國家:中國全力打造的數位烏托邦,一座不斷進化、從上到下集體共構的全景監獄》。這本書的開頭就是維吾爾作家塔依爾的故事,也就是先前我們有訪問到的《等待在夜裡被捕》的作者,請各位聽眾朋友們可以對照來聽。 本集來賓是李易安,「報導者」的記者,最近推出重磅調查「台灣工具機流入俄羅斯軍工業和核子物理研究所」,談地緣政治下的制裁,以及台灣廠商與俄國的商業行為,我們很高興有機會跟他對談。這次他是以譯者的身份來談這本書,包括因為什麼樣的機緣開始接下來翻譯,以及這本書和其他同類型的書本有什麼不一樣。 本書作者是兩位來自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李肇華Josh Chin和林和Liza Lin。我們好奇的是,易安怎麼看待同行的題目選擇,難道寫這個題目不會危害到自己安全嗎?…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首先我們會花點時間聊聊一個非常具啟發的議題,就是全球性的性別分歧,甚至在台灣還能看到有接受性平教育的年輕世代,反而更朝保守發展,這是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注意、反思的現象,也與台灣的生育發展有關,雖然並不直接與台美關係有關,但還是撥點時間與大家分享。 再來是結合金融時報與POLITICO報導的一系列印太軍事合作發展。上週金融時報指出,美日安保可能將迎來六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升級,POLITICO報導也提到,日本海上自衛隊年內將首度與美軍和菲律賓軍隊在南海實施聯合巡邏。雖然沒有明說,但明眼人都知道軍事合作的強化是為了要抵抗中國的海上威脅。而台灣部分,根據路透社,海軍司令唐華將軍,也將在這週出訪美國夏威夷出席軍方典禮,上一位去美國公開訪問的海軍司令,已經是2016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當海軍司令的時候了…
  continue reading
 
公民媒體「沃草」2022年編寫了一本民防手冊,名為「公民行動指南」,獲得很多迴響。2023年,他們宣布要啟動進階版民防手冊的編寫計劃,找來國內外NGO、外交國防立委,以及相關專家學者一起加入。 今年他們推出了「積極行動指南:面對戰爭危機,台灣人該怎麼準備?」,告訴我們面對大型災害(包括但不限於戰爭)的相關知識,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手冊的主編蕭長展來跟我們分享。 長展跟我們從沃草成立之初開始談起,到後來愈來愈體會到民防與自我防衛的重要性,因而投入編輯寫作民防手冊。當然,現在有不少人對民防有一些誤解,而其中也包括一些人是故意想要「黑」民防的,有一些人的確就是不希望台灣有太高的自我防衛決心。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台灣近年有愈來愈多的公民團體投入民防的教育和訓練,這當然是非常好的現象。未來希望政府單位與…
  continue reading
 
本集有滿滿的軍事新聞!首先眾議院軍事委員會20號邀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及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等出席,對美國在印太區域的安全威脅舉行聽證會。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lip Davidson)正是在2021年的聽證會上提出2027的台海關鍵時刻,被稱為「戴維森窗口」,而這一次的聽證會除了再次提到2027的時間點,以及中國軍力的發展,國會議員也引述有關美國特種部隊常駐金門、訓練台灣軍隊的新聞,不過阿基里諾卻回應「報導不正確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常駐」和「長駐」又有什麼不同? 另外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21日在沖繩本島中部東岸的勝連分屯地新成立「地對艦」飛彈連隊,就是建造專門打海上船艦的飛彈,同時也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
  continue reading
 
本集節目我們要來談的是中國,由宋國誠老師來談新書《失速中國》。中國為什麼會像一台失速的、失控的車子,在習大大全面掌權、破壞了以往集體領導機制之下,是如何改變了中國政治?而這樣子的失速局面,對兩岸關係會有什麼影響?我們一般人又該怎麼看呢? 我們也請國誠老師談一下,到底該如何認識中國?從太陽花運動到現在十年來,台灣社會對中國的觀感有什麼改變嗎?怎麼看許多統派媒體或者藍白政客講的,台灣應該要開放一切給中國? 他們代表的是社會大眾對中國的不了解,還是他們跟社會大眾脫節了? 國誠老師除了談自己的新書,也介紹了好幾本經典好書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更加認識中國! 電子書: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ebook/buy.aspx 各平台收聽的傳送門​ :http://lin…
  continue reading
 
去年底澎湖馬公市的一處麥當勞發生美籍人士與當地人的鬥毆事件,後來許多媒體也爆出美國特種部隊軍人至澎湖國軍戰鬥部隊擔任戰技教官,鬥毆事件涉案人可能就是美籍軍人。而最近也出現一些陰謀論指出涉案的當地人士有中國背景,可能受到指使而刻意引發鬥毆,然而此猜測至今未受到證實,我們認為較好的面對態度是對這樣的論述持保留態度,但同時更加謹慎看待中國滲透以及持續思考如何強化台灣國防,以及與美方的合作。 而這兩週最受矚目的就是TikTok禁令,法案上週在眾議兩黨議員支持下過關,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對於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平衡辯論,例如夏威夷眾議員就相當反對該法,認為是破壞言論自由。我們認為自由與國家安全都不應該無限上綱,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實在非常重要,而近期隨著「奧本海默」電影的關注,許多人也擔心美國對於國…
  continue reading
 
太陽花運動十週年,我們在本集節目訪問的是「經濟民主連合」的副祕書長許冠澤。 十年前太陽花運動發生時,冠澤才不過是高中時期,但他就親身參與了許多的相關活動。不過影響他最深的是隔年發生的「反課綱微調」運動。我們請他來分享參與社會倡議的心路歷程,以及這十年來台灣對中國議題的關注度所發生的改變。 中資的議題對一般人來說似乎還滿遙遠的,為什麼經民連要持續關注中資的議題呢?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經民連長期關注我們的法規與政策有哪些漏洞,我們請冠澤舉例告訴大家,台灣的投資或招商或者任何的法規,有什麼樣的漏洞會讓中資進來?政府與立委們難道都不知道這些漏洞嗎? 這十年來我們對中國的防護網真的已經夠了嗎?還有什麼需要調整之處? 同時我們也請冠澤介紹318十週年晚會、以及在前兩天週末(3/16、17)所舉辦…
  continue reading
 
這集比較特別,我們先從美國新聞開始!首先為大家整理上週Super Tuesday 超級星期二後的發展,來聊聊目前民主黨內不願支持拜登以及共和黨支持海莉的選票是否會在最終回歸兩老?再來是上週的SOTU國情咨文,這次拜登的表現讓不少質疑他太老、神智狀態不佳的選民感到驚艷(大家都在問拜登嗑了什麼XD),然而對於拜登年齡的擔憂仍舊存在,此次SOTU的另一大看點則是先前被共和黨投票驅逐的詐騙眾議員George Santos,竟然宣布以另一選區回鍋參選! 美中台新聞,本集將跟大家分享一個TikTok大事!上週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以 50 比 0通過劍指TikTok的 《美國人的保護計劃研究外國對手控制的應用威脅法》(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inue reading
 
台灣應該要有自己的「印太戰略」嗎?到底什麼是印太戰略?為什麼它這麼重要? 最近有一本重磅新書出版,是由謝文生老師主編,綠洲文教基金會與青平台共同企劃的「全球印太戰略」,這本書由許多作者共同完成,用很多不同的視角來看印太戰略。 本集節目我們就邀請到了謝文生老師來談這本書。 一開始我們就問到,印太戰略對一般人的生活很遙遠,到底我們為什麼要注意它?為什麼要編這樣一本書?是為了讓一般人了解,還是為了哪樣的讀者群? 當然我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台灣應不應該提出印太戰略?如果我們提,中國會不開心嗎?美國會覺得是好事嗎?提出印太戰略,代表的是我們要徹底地走向一個海洋國家的路線嗎? 電子書: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ebook/buy.aspx 各平台收聽的傳送門​ :ht…
  continue reading
 
Podcast的第一則新聞其實是個舊聞,我們將延續前幾週提到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顧問團長期駐台灣的消息,分享與美軍駐台人員交流的心得,我們的軍事訓練哪裡出了問題?又是否有改進?面對敵方與時間的壓力,台灣的國防改革要如何加速? 第二則新聞則是和大家分享,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月出版的報告,其中訪問台美專家,探討許多中國可能採取的衝突行動,以及對於美國和盟國干預的信心程度。從這個研究可以發現美國與台灣在看待中國上有些不同,對於盟友的信心也不一,而這樣的衡量差異,需要透過更多的交流與演練才能更好的弭平。 近期皮尤研究中心也發布了一項報告,詢問美國民眾以哈、台海、俄烏這三個海外衝突,對美國利益以及對受訪者個人的重要程度。從報告可以看到在政治上,台海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是受到兩黨認可…
  continue reading
 
【觀測站予你知 EP29 - 專訪離島出版社:離島居民眼中的台灣本島與中國】 台灣是一個島,但同時我們周邊還有很多島,尤其是幾個主要的「離島」。本集我們訪問到的是呂伊庭,她與夥伴共同成立了離島出版社,專門書寫離島。本集訪問進行時間是在今年的「台北書展」之間,我們找她在百忙之中來談談離島書寫。 在這首波推出的四本書當中,伊庭自己也出了一本書《小白兔的澎湖漁村歷險記》,談的是海洋漁業,告訴我們大海、漁村、以及市場到餐桌的過程。 除了談離島出版之外,我們也聊了一下關於中國因素在離島的呈現。 我們都知道觀光經濟一直是大家討論離島地區與中國或者台灣來往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好奇經濟因素是否會影響到人們對台灣本島的看法、對中國的看法?中國因素在澎湖,是以什麼樣子呈現出來的? 最近美中關係緊張,我們想知道像…
  continue reading
 
上週有聽眾詢問怎麼沒有提到金門漁船事件?這集我們就來談!小編除了會說明事件以及後續中國持續騷擾的行為外,我們也發現該事件在部分媒體中的不平衡報導,可能導致國人對此事件的誤會。截至錄音前,還在釐清中國快艇是否故意進行灰色地帶侵擾,但國台辦出來否定中華民國政府在金門海域的執法權,即是藉此否定我國家主權,最近這種灰色侵擾相當頻繁,我們認為相關單位一定要研擬因應策略,保衛主權。 本集也會為大家介紹重量級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委員會訪團。針對美國接下來的選舉,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強調,不論之後誰入主白宮,台灣應相信美國會與其同陣線,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國國會針對援助烏克蘭吵得不可開交,然而此次訪台,蓋拉格再次強調美國批准但尚未交貨的軍售已累積200億美元! 而如同上週,這集我們也會再分享了一則…
  continue reading
 
228和平紀念日快到了,提醒大家,這天不是拿來慶祝,而是要紀念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以及其後接著的鎮壓與流血清鄉行動。在紀念日之前,我們正好來介紹衛城出版社(再度)推出的一本長篇好書(磚頭書):《地獄的難題,世界警察為何無法阻止種族滅絕?》 作者薩曼莎.鮑爾,哈佛甘乃迪學院教授,是一位人權工作者,曾經獲得普立茲獎。歐巴馬時期曾經出任駐聯合國大使,是一位女性議題、人權議題以及難民議題的倡議者。 這本書紀錄了許多的種族屠殺悲劇,並且論述為什麼國際組織、聯合國,以及尤其是美國在內的國家,沒辦法阻止這些屠殺。是刻意縱容還是無能為力? 我們訪問到的是台灣人權促進會研究專員,同時也是前任祕書長施逸翔。 我們會討論到國際法、國際組織、人權條約,這些事情對台灣來說會不會很遙遠?它們如何影響到台灣政治? 書中…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首先就先從開工後的股市聊起,聊聊我們到底要怎麼看待中國目前的經濟與股市?有些人可能不免會暗爽,不過中國經濟不穩定是否反而對台海更危險?而上週我們提到中國當前的混亂局勢,可能會期望一位更好預測、好讓中國有時間回應任何外交行動的美國總統,因此推測中國更傾向拜登,然而近期一篇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文章,卻提供了五個原因,說明為何推估中國更偏好川普。小編會在節目中分享給大家兩方不同的論點。 上週世界領袖級政治人物齊聚慕尼黑參加全球安全會議,除了如何援助烏克蘭以及中東戰事為會議主軸,另一大事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場邊會談,這也是美中高層一個月內第三度會面,外界多有推測是為拜習再次通話鋪路。我們一在強調,美國現在對中態度為「控制風險」,尤其要避免在選前再…
  continue reading
 
新年快樂!祝大家今年龍光煥發🐉🍊🧧 過年期間觀測站也持續更新,為大家報導重要台美中新聞。首先在台美新聞部分,美國的綠扁帽軍團,也就是著名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傳出派顧問長駐金門澎湖台灣陸軍兩棲營,協助台灣特戰部隊,學習使用「黑色大黃蜂」微型無人機。我們會來聊聊這個軍團,分享這個派駐的意義。 接著就要來聊大家最熟悉的川普。昨天Bloomberg以「中國為川普拜登再戰的最大輸家」為標題,不過月初時,川普在福斯電視台的訪談中稱「我很喜歡習主席,他是我任內一位非常好的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從川普執政的四年,又教會我們要如何解讀川普的種種論述與行為?觀測站在今年大選為何又轉變認為「中國比較怕川普當選」,在節目中好好向大家說明。 最近美國邊境議題導致德州與聯邦政府對峙,資訊環境則出現了「美國內戰開打」的錯假…
  continue reading
 
台灣要怎麼參加WHO世界衛生組織?WHO和WHA有什麼不一樣?過去在馬政府時期,曾經和中國達成協議,由中國安排我們參加WHA,我們應該再次追求同樣的事情嗎? 本集節目邀請到姜冠宇醫師來分享他去參加WHO的所見所聞,讓我們可以一窺這個龐大的組織運作模式,大家所關注的議題,以及它的侷限。 對台灣人來說,我們都必需努力去打國際盃,從非政府國際組織(NGO)開始!!由US Taiwan Watch
  continue reading
 
近期世界各國似乎都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若川普再度當選,我們會受到什麼影響?又要如何應對?」,上週Axios記者貝書穎盤點了川普在中國問題上的主要策士,包括葉望輝(Steve Yates)、柯伯吉(Elbridge Colby)、史金納(Kiron Skinner)、余茂春。本集小編將聊聊這幾位人選,並回應那些相當擔心「若川普上任台灣就慘了」的聲音,與此同時也要再次強調,美國很大,有許多不同行為者、不同的發言,就連總統本人都無法100%為美國代言。 這幾天台灣最受討論的,就是新任立法院長韓國瑜,針對這個結果,目前有兩派說法:一,立法院長在外交與國防等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擔憂韓院長無法勝任;二,認為該推的法案還是會繼續推,且韓國瑜當選本是預期之內,整體不會有太大影響。本集小編將聊聊這兩種都相當有道…
  continue reading
 
本集開始,我們首先會來聊聊怎麼看上週吵得沸沸揚揚的王志安事件?在此事的辯論中有許多人提到美式幽默,不過……美式幽默真的有一個確切的定義或規範嗎?觀測站很希望這回辯論能夠讓我們更了解擁有話語權應負起的社會責任,並對不同的理解與有更大的包容度! 而最近一段川普的受訪片段在社群間瘋傳,內容是川普說他不會講明是否保衛台灣,還表示台灣拿走了美國半導體工作,因此要對台灣半導體產業課稅,更有人因此擔心若川普贏得選舉,台灣就將完蛋了!然而觀測站還是要強調,總統與政府的差別,並嘗試分析川普這席話的意義。我們認為美中對抗的局勢已是典範轉移後的長期趨勢,不需要過度擔心,值得我們更加關注的,應該是如何深化台美在各方面的交流與連結,因此聯電與英特爾共同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開發 12 奈米製程平台即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的新…
  continue reading
 
本週的Podcast先和聽眾說聲抱歉,因為主持人們對於網路盛傳的作票謠言感到太生氣,一開錄馬上就大聊,導致節目流程被打亂,不過針對民主體制與社會信任的攻擊確實需要嚴正以待,我們也會來討論,為什麼這樣的論述會被接受?以及進入司法程序是最好的面對方式嗎? 而上週隨著#觀測站底加辣 #台灣總統大選 #美國大選 #諾魯 #外交與中華民國斷交,許多人都在問外交相關問題,例如不少人認為,隨著UN地位在近年不斷受質疑,維繫這些邦交關係、讓邦交國幫我們在UN體系發聲,還真的這麼重要嗎?又或者也有論述認為解除「中華民國」便可建立「台灣」邦交,而小編將會分享我們對於這些論述的想法,更會來分析中共這種較不會引起國際譁然的行動,可能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最後美國新聞則聚焦在上週在愛荷華州舉辦的第一場初選!在過去,許多…
  continue reading
 
本集Podcast,觀測站邀請到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一起聊聊《冷戰》一書。 冷戰影響對台灣影響深遠,台灣更在冷戰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台灣卻似乎很難找到一本給大眾、全面且系統性討論冷戰的書。過去幾年隨著美中對峙成為國際政治的主旋律,冷戰再度成為許多人回顧的歷史,「新冷戰」一詞也被提出,回顧冷戰史更會發現,當今的對峙受到冷戰與其後遺症的影響。 閱讀《冷戰》時,確實會不斷會湧上一股「既視」、「歷史重演」的感慨,例如美國長期對於「援助外國」的爭辯、印度在兩權之間的運籌帷幄等,然而同時又有好多細節無法將當時與現金國際局勢直接比擬、套用,到底是什麼樣的意識形態或人性,推動著歷史重演?又是什麼因素,讓這次的「重演」與上回不同?值得深思。 《冷戰》一書出自挪威歷史學家文安立,文安立定義冷戰為意識型態的…
  continue reading
 
小編會在這集分享我們對於選舉結果的看法、為什麼我們認為民進黨在政策溝通上需要下非常大的功伕,以及小黨的選情如何反應台灣的政治環境。另外拜登在台灣選舉出爐後馬上回應「不支持台灣獨立」,小編雖然知道這是美國一直以來的立場,並了解該論述「尊重台灣民意」的重要之處,也並沒有忘記先前拜登的友台「失言(?)」,然而我們也認為拜登發言的方式並不妥當(嚴重懷疑是剛睡醒,以及年紀老邁造成的結果)。而我們也會分享如何回應目前仍在傳播的做票影片,希望我們的社會不會因為一場選舉失去對制度的信任,這個民主制度要透過事實與溝同持續守護。 2024的台灣大選也聚集了超過四百位外國媒體人來台,觀測站非常榮幸能夠成為許多外媒詢問分析與意見的對象,我們也會在這集分享怎麼看外媒對這場選舉的解讀,是否難免落入簡化與二分法?又要如何…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