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y 公开
[search 0]
更多
Download the App!
show episodes
 
Artwork
 
警語:先說好了,請大家務必拋棄「主持人&來賓」與「專業訪談」的刻板印象再點入任何一集收聽,避免感到失望,因為這個節目是這樣的:主持人、來賓,誰是主持人與誰是來賓,通通都可以模糊的,不是 Betty 沒有做功課,而是有時候很多專訪 google 就可以看到很多了,制式的題目、有深度的題目、像是要解決世界之謎般的題目都有的,但這裡可能通通聽不到,如果當天 Betty 沒有想要聊,或者來賓不想談,那就會像朋友一樣聊天,不著邊際也有可能的,就像你不會逼你的朋友在他痛苦的狀態之下回答他不想回答的問題。 有事的人 Betty,出自經典電影《巴黎野玫瑰》的女主角名,身上沒有任何一點符合世俗認定的道德價值,但對有才華的人卻深信不疑,同時,對世界上所有不公平的事情無法忍受。 這檔節目,不是來教導大家如何當個「正常人」,而是希望帶給大家一個「入口」進入有點瘋狂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瘋、癡、狂,令人耽溺又沉醉,心痛又著迷。 你可以在這檔 podcast 聽見 Betty 與各個不同領域的人談天,像朋友一樣地,有些人或許你原本就認識,有些人或許你未曾聽聞,但他們都有故事,都有靈魂,不求純潔的、不求符合 ...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在天馬行空與禁忌的話題間跳恰恰,偶爾倫巴。彈性週更,願大家平安喜樂。 Betty👩‍以和為貴天秤座,血液裡流著老派紅茶 網柴 👦熱愛柴犬工程師,DNA上有晶晶體片段 自稱 Podcast 界驚喜包,部份內容請參閱下方 ▪ 失戀單戀三部曲 ▪ 離婚典禮請內洽 ▪ 人間觀察顯微鏡 ▪ 喜怒哀樂促膝談 ▪ anti-小孩 pro-安樂 Instagram | instagram.com/one_more_sec_podcast Email | onemoresec2020@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大家好,我們是Emily & Betty。我們的本業是工程師,Emily是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而Betty則已成為社畜兩年有餘了。 前陣子,有感於Emily時常在聊天時,跟Betty分享關於影劇界「The L world」(註1) 的點點滴滴,忽然覺得,不如把這些內容做成有趣的節目,和志同道合的聽眾朋友們分享。 於是,我們前前後後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籌備這個頻道:「追劇夏娃(Binge-watching eve)」(註2) ,一個不專業但精彩的影劇分享播客。內容包含各式各樣經典/現代、東方/西方、浪漫/驚悚的拉子影劇,或偶有女力爆棚但非蕾絲邊的電影/影集。 如果你對以下的問題感興趣的話,有90%的機會你會喜歡聽我們的Podcast! ▌電影「Carol」原著小說的作者,最喜歡的寵物竟然是...蝸牛? ▌Netflix 影集「Gypsy」裡的心理諮商師是由知名女星娜歐米•瓦茲飾演,但你知道這不是她第一次出演LGBTQ嗎? ▌法國現代當紅女星有誰?演「巴黎必娶女王」的喜劇天后為什麼會紅? ▌橘爆Netflix的「勁爆女子監獄」取材自真實故事,竟神預言了未來的喬治佛洛伊德事件? ▌恐怖 ...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我叫若瑀,我在台灣長大,在美國留學、去過法國交換學生。現在在美國西岸當打工人。我想在這裏,和你聊感情、生活,與你分享我在舊金山灣區的斜槓人生。 http://joyuhou.com/podcast/
  continue reading
 
Artwork

1
國度,換日線。

Missional,me - 彭書睿

icon
Unsubscribe
icon
Unsubscribe
每月
 
這是一個嘗試性的對話,聆聽華人處境出發的宣教觀點和國度眼光 。 本節目每週一集的內容,希望深入淺出與中文基督徒閱聽人分享廣大世界宣教的禾場。建立正確的宣教觀念和態度,在教會在目標與數字導向的迷陣之中,提醒宣教的責任與傳福音的使命仍然是信仰的核心。 第三季企劃:#Sisters。書睿向幾位各具代表性的姐妹們邀約,最真實不做作的訪問。從文化人類學到調研,從單身女性的議題到第三文化孩子,從最敏感的創啟地區現況到跨文化團隊的適應,每週針對宣教不同的面向,有著不落俗套,嚴肅又有趣的對話。即將於2024三月登場。 第二季企劃:Brothers。書睿每個月與幾位好友,探討不同處境與事工的第一人稱樣貌。與基甸哥程松兄(CT亞洲編輯)聊今日基督教雜誌亞洲觀點和北美教會最新的議題探索,與譚安維牧師(華僑,韓國洛桑青年領袖,咖啡教會牧師)共同探討韓國宣教運動的真實挑戰,與來自東亞大國的弟兄在近代教會與宣教運動最敏感的議題上彼此對話聆聽,還有其他幾位正在邀約的精彩人物,敬請期待。 彩蛋:每一集對話的對象既是受訪者,也會是共同主持人,不定期會邀請特別嘉賓參與議題。 第一季企劃:共分非我莫屬 (Afric ...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show series
 
今年七十週年堂慶,台北靈糧堂在全世界各地的植堂,已經是華人世界的看板指標(靈糧網絡在台灣、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已有706間堂會)。本集節目,邀請到來自台北靈糧堂宣教植堂處策劃動員部的曉恩主任,從她自身不知不覺開始參與宣教動員的經歷聊起,直到上帝呼召她,並給了她兩句話「讓更多人知道宣教是什麼,讓想要宣教的人有路可走」使她決定全職投入宣教動員。然而,這兩句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話,實際執行起來卻比想像中更為困難與複雜。 透過成立I mission1這個推廣平台、策劃更活潑更有創意的宣教年會、舉辦多語言的宣教和敬拜禱告會等等方式,李曉恩姐妹讓我們看見參與宣教的千百種可能性,無論是以教會單位、團契單位,甚至是個人單位,我們都能看見投入宣教的方法。即便沒有受過神學訓練、對於宣教可能仍是矇矇懂懂,但…
  continue reading
 
你有看過台灣霹靂火與台灣龍捲風嗎? 當年曾經創下13.5的高收視率! 而其中飾演女主角的女神姐姐葉全真,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疑似)勇敢出櫃了,你相信嗎? ※夏娃談心※ Emily有一年沒回台灣了,跟Betty重逢的第一瞬間就趕緊馬不停蹄地錄製這集, 因為想分享的內容有太多所以語速偏快,而且還遇上凱米颱風天來亂,收音效果並非最佳... 總之非常感謝各位夏娃粉絲的耐心等待,我們想做的內容還有很多,未來一定會持續緩慢更新的。 等不下去的時候也可以追蹤我的instagram看看Emily在卡達過得如何喔~ 也歡迎訂閱艾蜜莉的翼想世界YT頻道看看又好笑又美麗的vlog喔! ※本集參考※ 2004-08-31 康熙來了自踹櫃門名場面 https://youtu.be/JzKS3b3f5L0?si=E9…
  continue reading
 
本集同時邀請到兩位大家熟悉的來賓——思溫格和老酒,帶我們走進「大山與大河」,與我們分享「女性」的身份帶給她們在跨文化服事過程中的各種經驗與挑戰。 在「大山」地區,那裡的傳統文化對女性領導者有著根深蒂固的抵抗。老酒曾經作為一名女性隊長,卻面臨到本地同工的抗拒和情緒反彈。但卻也因為自己女性的身分,反而讓她更容易接觸到當地婦女,甚至能夠打破文化屏障,成為這些婦女心中的依靠和朋友。 而在「大河」邊的中東地區。思溫格宣教士作為一位亞洲女性,她面臨的挑戰與老酒不同,但同樣充滿層次。因為她遇到的挑戰並非來自當地人的異樣眼光,反而是在團隊內部被自己人所傷。但同樣的她也觀察到了,相較於其他白人同工,自己身為亞裔女性在當地服事的便利性。 思溫格和老酒的分享帶我們看見女性的身份在宣教工場上猶如一把雙面刃,而很多的…
  continue reading
 
Betty,傳仁基金會會長。今年77歲最愛說故事的周媽媽,最喜歡說的是神的故事。 「只要我的心臟還在跳,我就可以繼續事奉、傳福音」 事奉逾四十年的周姐,即便眼睛也不好、膝蓋也不好,傳福音的工作卻片刻不停歇。因為她的心,仍為著還未得救的靈魂而著急。 雖然心裡迫切,但她明白這條大使命的道路是急不得的,因為基督徒要做的不單單是介紹耶穌,也要以實際行動幫助人成為耶穌的門徒,與耶穌的生命聯合。正如周姐提到,傳福音與社會關懷是相輔相成的,而「觸摸生命,傳遞使命」是傳仁基金會,也是她服事的核心思想。無論是扶貧工作、教育工作,目的都是要領人來到耶穌的跟前。如同歌羅西書1:28說的:「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本集節目,讓我們一同聽聽神在周姐的生…
  continue reading
 
趁著來到美國,知道他們今年從工場回來述職。特別給聽眾福利,直接來到思溫格宣教士的家裡作客,享受一頓營養豐盛的早餐後,直接在餐廳錄音聊起來。這次仍然不閃躲,我們就來講講跨文化團隊的種種,分享在宣教工場上各種光怪陸離的故事.......當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教會、不同的民族碰撞在一起,產生的可能是很多的傷害,卻也有可能因著在耶穌基督裡的合一,結出美好的果子。 無論在這集聽到了什麼鬼故事,要記住:神的工作在一團混亂中仍從不曾停止。 當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效法耶穌的榜樣,神必會與我們同在使我們能面對這一切挑戰。 特別來賓簡介 思溫格為宣教士與宣教研究者,芝加哥三一神學院文化學博士。曾為工程師與譯者,現與夫婿居住中東,服事中東難民。著有Mission through Diaspora: Th…
  continue reading
 
「民族敬拜工作者就好像助產士,用自己的知識、經驗陪伴福音對象,幫助他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陪他生出福音的果子,並且能有生命力可以延續下去。」 邀請任教於達拉斯國際大學世界藝術系的孔祥寧老師(Dora)以及她的博士研究生凱玲師母,以「Creating Local Arts Together:Seven Steps for Facilitating Arts in Community」(中文版:貼近神心意的社群藝術)這本書為基礎,更多的與我們分享民族敬拜工作者的實際工作內容與步驟,也讓我們更加具體了解民族敬拜學(Ethnodoxology)的內涵。 「Creating Local Arts Together」中所提及的許多實際內容和步驟,已由GEN(Global Ethnodoxology Net…
  continue reading
 
一位宣教士從領受呼召到實際去到工場,需要多少的預備和裝備呢?讀神學院、牧會、植堂經歷是否為標準配備? 5歲就立定心志要成為宣教士的葛姐,大學畢業後來台灣短宣兩年,便待在三義的客家莊服事至今約40年的時間。 從呼召、裝備聊到動員,葛姐笑著說自己沒有神對她說話直接呼召她的奇妙經歷。沒有神學院文憑,動員也做得不好,自己的宣教團隊到現在仍是只有她一人。但她到哪都與人分享「與神的關係才是關鍵」:因為和神有好的關係,神要呼召自己會帶領。論到裝備也是,即便出發前有再多的預備,若沒有聖靈的裝備,這一生的功課是難以持續下去的。而這功課正是「全心的愛神愛人」也就是成聖的過程。 葛姐也提醒:「使萬命作門徒」不僅是神給牧者和宣教士的呼召,是神給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使命。 無論是誰,我們都不會因為坐了一趟飛機就變得會傳…
  continue reading
 
一位來自泰國的移工,命運使然地報名了由德國宣教士夏牧師夫婦開設的中英文學習課程,最終成為了台灣泰友教會的傳道,也成為泰國移工口中的「美麗媽媽」。訪問的時候,多次我必須請她再解釋一次她的內容。因為口音,也因為我們用的是中文,而不是她的母語泰文,受訪者也有時候需要透過翻譯才比較了解我的問題。但若是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會特別在這個故事裡深深的感動。 美麗傳道在四十歲時信主,五十歲時成為傳道人。從最初認為自己能力有限,到如今不僅帶領泰國移工認識神的話語和福音,更以實際行動接待、照顧、陪伴這些移工。她說:「夏牧師是德國人,他非常愛泰國人;美汎宣教士夫婦是台灣人,他們也非常愛泰國人;那麼,為什麼我們泰國人自己不去愛我們自己的同胞?」正是這份來自神的愛,以及對泰國人的深厚情感,建立了泰友教會這個跨語言、跨…
  continue reading
 
你是否曾經想過,作為宣教士在工場服事,可能會留下什麼遺憾?想到宣教士,多數人看見的是宣教士的熱情與信心,渴望聽見的是來自工場的見證與好消息。然而在宣教士付上的代價背後,我們是否看見,那些他們可能錯過的人事物,會在心裡留下什麼樣的痕跡? 「到了工場服事,才發現自己有一些很脆弱的地方會被觸動」老酒說。 離開家鄉,與差派教會的關係越來越疏離,與親友漸行漸遠,不僅少了共通話題,想連法也越來越難以彼此理解。過往的熟悉在每次久久回來述職的過程越顯得陌生。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對象結婚都可能成為一種遺憾。 本集節目,再次邀請老酒與我們分享,在過去十多年服事的歲月裡,曾經的遺憾,如今的看見,以及未來的盼望。 「如果你的心裡很肯定神的心意原是好的,你的眼睛會不知不覺一直看到讓你生命更豐富的事情,看見上帝的作為,看見…
  continue reading
 
散居(diaspora )一詞,最早出現在舊約聖經中,描寫被亡國後分散在歐亞非的猶太人。在新約,我們也看見保羅向猶太地區以外的亞細亞、希臘甚至是羅馬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傳講福音。可見,散居宣教其實從來不是新鮮事。 無論是移民、難民、移工或是留學生,在散居人口呈現爆發性的成長的今日。不變的是,即使身處於不同環境時空,一個簡單的關心、問候或是幫助,所帶來的溫暖仍然是那麼的具有力量。 本集節目,我們再次邀請思溫格博士與們聊聊散居宣教,除了「散居宣教」ㄧ詞的歷史背景和定義。思溫格博士與我們更多聊到了散居宣教的核心,也就是「接待」(hospitality)聽聽主持人書睿和思溫格博士他們自己,以及他們周遭那些「接待」與「被接待」的故事。也讓我們從新思考,無論是散居宣教也好,家門口的宣教也好,相信我們如何能對…
  continue reading
 
說到跨文化宣教的挑戰,你會想到的是什麼? 語言學習的挑戰?文化的隔離?環境的適應? 葛欣如宣教士葛姐與我們開誠布公,她最軟弱的挑戰,就是自己的老我。 來台三十多年,每當她在宣教工場遭人誤會,受盡委屈時,內裡的老我總是會希望為自己辯護,離開工場的念頭也常常浮現。然而經過神不斷的提醒,現在的葛姐已經可以笑笑地與我們分享 「我真的發覺,神更在乎我是誰?而不是我做了什麼。因為祂根本不需要我們為祂做什麼」 對於葛姐來說,跨文化宣教的事工雖然重要,但是在事工之前,更需要學習的功課就是「我們的老我必需先死透」 特別來賓簡介: 一位來自美國,在台灣超過三十八年的宣教士——葛欣如老師。起初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來到台灣的她,後來卻在苗栗三義這個客家庄落地生根。 透過英語教育、老人、青少及兒童的服事、常拜防好好建立關…
  continue reading
 
特別來賓簡介: 老酒姐。台北長大,年輕的時候想要到處流浪,擔心自己無法穩定工作,好好待在一個地方,卻在上帝奇妙帶領之下,到太平洋上的離島教書,找到了自己畢生最愛的職業「歷史老師」。在小島的生活當中,第一次體驗跨文化,有許多衝擊和眼淚,重新思考信仰的核心內涵。離開小島後因為短期服務的邀請去到大山,接觸另一個民族,經過五年的探索,清楚呼召,開始在大山長期的服務,以老師的身分繼續在學校教書,成為跨文化的工人,目前在大山的服事已滿11年。 延伸閱讀 宣教士遇跨文化衝突怎麼辦?華神21世紀宣教論壇看見宣教反思與趨勢 (論壇報 2022) 有些文化要求你察顏觀色,同一句話的表情和口氣,遠勝過字句所要表達的;像是中國的古裝劇,縱使有英文字幕,但是對外國人來說還是很難懂,因為字幕無法表達出中國的歷史、傳統、…
  continue reading
 
過去30年間,穆斯林的歸主浪潮一波接一波的興起。無論是因著《30天為穆斯林》禱告手冊、國際愛穆網絡的成立、亦或是聖靈奇妙的工作。我們看見,上帝將我們的眼光放在這19億的穆斯林人口上。而在這條穆宣之路上,華人教會又是如何參與其中? 本集節目,思溫格宣教士透過在博士論文期間的調研,帶我們看見過去十多年來,北美的華人教會在宣教態度上的轉變。從多為專注在自己同文化的華人福音事工上,逐漸拓展視野,以更全備的眼光,開始更多關注並投入宣教資源在穆宣工作中。 然而不僅僅是北美的華人教會,當我們身處在全球化下的遷徙浪潮中,當散居宣教的事工更多被人看見。你我是否都能跨出一步,走出語言和文化的舒適圈,探索家門口宣教的可能性? 特別來賓簡介 思溫格為宣教士與宣教研究者,芝加哥三一神學院文化學博士。曾為工程師與譯者,…
  continue reading
 
民族敬拜學(Ethnodoxology) 一門探討在不同文化中的基督徒,如何合乎聖經並適切地以當地的文化敬拜上帝的學問。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敬拜形式,這些形式不僅呈現神多元且富有創意的創造,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深層價值和美學,並帶出不同民族最真誠的敬拜。 本集節目,朵拉老師透過不同文化民族的敬拜音樂讓我們稍稍理解了民族敬拜的概念。並且提到,在不同文化面前,我們都是學習者的姿態,當我們去發現和欣賞不同文化中的敬拜形式,便能豐富我們對上帝多樣化敬拜的理解。也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敬拜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從而實現一種更加包容、多元和豐富的宣教異象。 特別來賓介紹: 孔祥寧教授(Dora Kung),大家喜歡稱呼她朵拉。成長於台灣,自幼習樂。於東吳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前往海外深造 ,2008年取得曼哈…
  continue reading
 
一位來自美國,在台灣超過三十八年的宣教士——葛欣如老師。起初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來到台灣的她,後來卻在苗栗三義這個客家庄落地生根。 透過英語教育、老人、青少及兒童的服事、常拜防好好建立關係等多方面,葛老師與當地社區建立起深厚的連結,協助了開拓教會,並逐步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在節目中,葛老師分享了她如何面對在一個全新文化環境中的挑戰和機遇。她的故事凸顯了宣教士的多重角色——不僅是福音的使者,也是文化學習者、社區服務者和橋樑建造者。葛老師對於客家文化有著深刻理解和尊重。她不僅學習客家語,更深入了解當地的傳統和日常生活,展現了她尊重異文化的真誠態度。 透過她的眼睛,讓我們得以洞察台灣客家社區的美麗與挑戰,以及信仰如何在當地生根發芽。 特別來賓簡介: 台灣苗栗三義。它是個山城小鎮,也是客家族群聚居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你知道目前在台灣有十多間的泰國教會嗎?本集節目,透過服事於泰友教會的陳美汎宣教士分享,為我們揭開「本地」跨文化宣教事工的面紗。美汎傳道及其團隊的工作主要聚焦於在台灣生活和工作的泰國人,這群人多來自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為尋找更好的生活機會而遠渡重洋。這些泰國移工大多從事工業、建築等行業,面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勞動強度大等挑戰,生活環境與台灣本地居民相對隔離。 透過與泰國牧師合作,她參與服事於台灣十多個泰國教會,這些教會成為了泰國移工精神家園和文化聚集地。團隊進行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如聚會、節日慶典等,以促進泰國移工在異國他鄉的社交融合和文化認同。透過她的分享,使我們能對在台灣從事跨文化宣教工作的挑戰更多認識了一點。也讓我們看到,當我們選擇走在神的心意中,委身於神託付給我們的,那屬天的喜樂將會成為…
  continue reading
 
德國的散居華人,美國芝加哥的難民事工,中東轉眼八年,要有學歷有學歷,要經歷有經歷,思溫格是華人在仍是西方主導的全球宣教圈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用頻繁的中文與英文寫作來建立起從華人/女性的觀點與宣教神學。這一集聚焦在今年正式復刊的華福文字事工今日華人教會,主題是普世宣教的十字路口邀稿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她的「直面苦難的跨文化宣教」。跨文化的裝備為什麼是要從直面苦難的進路開始呢?她從在工場的時候一位失去丈夫的遺孀堅定的信心與盼望,回顧自己服事與神的作為帶來的深義。 跟她分享的過程當中,作為主持人我很有感觸也講了很多,甚至還提到了剛回天家的孔薇宣教士。她也靜靜的聆聽,並且用盼望的作為結尾。真正的困難不在跨文化的轉換,而是人與團隊的江湖,也許我們都是彼此的功課。 特別來賓簡介 思溫格為宣教士與宣教研究者,芝…
  continue reading
 
跟老酒從小一起長大,幾乎沒有不可以講的。作為 #國度換日線 最忠實熱心的聽友(每一集都聽兩次以上!每次傳信息都在催:「怎麼還沒有新的上線!」)講到最有熱情的宣教內容,我們談到國際團隊的性別與角色,做一個宣教士在跨文化的心理裝備,還有不到工場就碰不到的生命功課,通通好好講出來。一次聽到底,真的暢快。一個知其以然,然後知其所以然的過程...雖然,一定不舒服,但也就是最珍貴的學習。在敏感地區現場超過十年,醞釀已久的大白話~ 關鍵字: #宣教士關顧 #團隊衝突 #宣教生命課題 #Membercare 特別來賓簡介: 老酒姐妹。台北長大,年輕的時候想要到處流浪,擔心自己無法穩定工作,好好待在一個地方,卻在上帝奇妙帶領之下,到太平洋上的離島教書,找到了自己畢生最愛的職業「歷史老師」。在小島的生活當中,第…
  continue reading
 
敬拜是宣教的終極目標,也是宣教的動力所在。透過民族藝術的表達,我們深入探索了民族敬拜學的核心理念。然而,我們也意識到教會內外的音樂和表達形式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情況,這也是民族敬拜學在關注的。從『音樂難道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嗎?』作爲切入的大哉問,正是與朵拉老師對這個話題的交集。她說敬拜是真正用心語言與神相遇,做出發自肺腑的回應。 透過歌曲創作工作坊,我們深入了解了為什麼藝術如此重要。我們通過救贖當地藝術形式,將其融入全球化的敬拜中,實現了對當地文化的尊重與回饋。因此,民族藝術與敬拜的結合不僅豐富了教會的敬拜體驗,更深化了宣教事工的意義與效果。 特別來賓介紹: 孔祥寧教授(Dora Kung),大家喜歡稱呼她朵拉。成長於台灣,自幼習樂。於東吳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前往海外深造 ,2008年取得曼哈頓音樂…
  continue reading
 
喜帖請左轉。 ▪ 無償婚禮維運人員 ▪ 內向者與提前症患者理想的喜帖 ▪ 禮金的風險評估指標 ▪ 婚禮小卡裝雞骨頭 ▪ 善用長榮航空背板 ▪ 婚紗照版大家來找碴 ▪ 新人 Wordle -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one_more_sec_podcast - 發布日期 | 2023071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ntinue reading
 
近幾年來,影視界掀起一波LGBTQ的浪潮, 使得同志角色的可見度大為提高,但在這之前, 又有哪些優秀的演員早已是我們強大的Ally了呢? ※夏娃推薦※ 大讚 lezwatchtv.com 這個網站! ※ Anna Silk in "Being Erica"※ https://youtu.be/MMunlg6rUs8 00:00 Intro 01:32 Lisa Ray | 同心難改, 看不見的世界 (EP27) 03:00 Sheetal Sheth | 同心難改, 看不見的世界 (EP27) 03:44 Piper Perabo | 新娘向後跑, 意亂情迷 (EP26) 04:42 Lena Headey | 新娘向後跑, Band of Gold (EP26) 09:55 Mischa …
  continue reading
 
※夏娃談心※ 端午連假有沒有把握時間追劇呢?Emily一口氣追完《華燈》&《光露營》好爽快! 美劇狂放時尚圈裡那位戴著頭巾的攝影師Adena,引起許多觀眾的注目,原來這樣備受爭議的角色已經不是Nikohl Boosheri的第一次了,一起來認識她吧! 00:00 Intro 01:16 演員介紹 02:14 The Bold Type 03:28 Adena 05:00 認識 07:28 衝突 10:20 在一起 11:42 開放式關係 13:30 政敵戀愛 18:00 Circumstance 19:33 中東同志 21:23 看圖說故事 22:44 青春的叛逆 24:37 震撼彈 27:19 戲外小故事 30:09 禁止入境 33:07 心碎 YouTube 🎬 https://www.…
  continue reading
 
※夏娃談心※ 最近超紅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大家都追完了嗎? 美貌傾城的 Lisa Ray 與 Sheetal Sheth, 用精湛的演技呈現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讓觀眾大飽眼福, 究竟這兩部電影有著什麼樣的關聯呢? 00:00 Intro 02:00 誰比較正 03:44 南非1950s 04:36 種族隔離 Apartheid 05:25 前衛思想 07:23 另一部孿生作品 09:09 攻受互換 10:00 黃金交叉 10:38 ACCORDING TO GOD 11:35 完美結局 12:39 Chemistry 13:34 每日一字 14:20 劇組 15:17 導演 Shamim Sarif 17:33 人選之人造浪者 18:20 半自傳 21:23 彩蛋 YouTube 🎬 h…
  continue reading
 
「好人死後會變成天使,或成爲比人類更高等的存在形式」是一種信念,而在台灣,抱持這種信念的人很多。我自己聽過小孩子說去世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變成天使,網路上也有不少討論「人死後是否會變成天使」的文章。每年清明掃墓,更常看到一些人,包括基督徒,站在墓碑前,低頭默禱向已故親人訴說生活大事,期求亡者能護佑遺族。甚至也可以在基督教追思禮拜中,聽到牧者教導或暗示這種觀念。 但是問題是「好人死後會變成天使」符合聖經和基督教正統信仰嗎? (節錄自「我們所愛的親人死後會變成天使嗎?」(Christian Today 陳鳳翔 | 2023年5月12日)) 本集節目透過Christianity Today的「我們所愛的親人死後會變成天使嗎?」ㄧ文作為切入,除了亞洲總編輯程松大哥,也特別邀請到文章的作者陳鳳翔老師,…
  continue reading
 
※夏娃談心※ 回台灣上班的第一週比想像中的順利,希望大家也都跟Emily一樣,關關難過關關過! 《新娘向後跑》裡小鹿亂撞的新婚小白兔, 在另一部作品中卻帶著悲愴色彩, 一起來聊聊Piper Perabo這位優秀的演員吧! 00:00 Intro 01:09 Imagine Me & You 02:53 Cliche 05:01 一見鍾情 06:41 I Dare You to Love Me 07:28 片尾曲 09:26 Lost and Delirious 11:13 臉盲 13:11 打臉 14:02 寄宿學校 15:55 轉捩點 17:00 最重要的支柱 18:49 深淵 21:30 結尾 23:20 Happy Ending? 24:20 戲外 25:02 The L Word Y…
  continue reading
 
三月底,有機會去到了北馬其頓,與蔡家存牧師一起在第四屆的華歐宣教研討大會參與。短短的幾天當中,我們聽了來自於巴爾幹半島教會領袖的分享,從十一世紀的東西教會分裂,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帶來五百年伊斯蘭文化,進入二十世紀的世界大戰,戰火也從這裡開始點燃,戰後加上共產鐵幕無神論政權,到90年代南斯拉夫解體後過去三十年來的種種。 巴爾幹半島的福音派教會在千年的東方教會和五百年奧圖曼帝國的影響下, 只有短短三十年的生長時間。這裡未得(Unreached)未觸(Unengaged)的程度, 不會比那些地理位置在中東中亞中國那些最受迫害的國家來的好。新模式的宣教植堂模式,已經實際的發生。在地(尤其是東歐與中東)的傳道與本土神學裝備, 加上中國(或廣義的溫州)基督徒的熱錢, 搭上全球華人的關係網絡。大家都在摸索…
  continue reading
 
跟韓國人共事了三個月的Emily,心血來潮地再次回味了韓片《Our Love Story》,發現許多共同點,一起來聊聊吧! 00:00 Intro 01:00 白噪音 03:00 初次印象 04:44 下女的誘惑 05:40 電影簡介 06:26 與我們的共同點 07:35 毫無意識 10:01 與我們的相異點 12:55 你有想過我的感受嗎 14:45 哭點 (笑死) 16:27 開放式結局 19:38 韓文名字 & 出櫃 21:55 網路劇 23:25 暗號 24:26 題外話 28:31 最後一塊拼圖 ※夏娃補充※ 03:00 Emily提到胃酸人是韓國YouTuber,更正確應該說他是「台灣/南韓創作者」。中文超好又愛台灣的他可是有台灣國籍的喔~真正的台灣人,超佩服的啦! YouTu…
  continue reading
 
「我們欠的債,不是欠這些人,而是欠耶穌基督福音的債。」 作為資深中國宣教動員者的王再來弟兄,在本季節目的最後再次和我們分享中國國內宣教動員的現況與挑戰。而當談到中國國內宣教動員的推動口號與論述,王再來弟兄一如往常的帶著我們將焦點「定睛於耶穌基督」。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時代的奇蹟,神在書寫的故事,真實地使徒行傳。 關於特別來賓 王再來弟兄。資深中國宣教動員者。致力於建立海内外宣教機構連結和協作的平台。 本集重點 00:00 intro 02:39 中國宣教動員的發展背景 06:00 宣教動員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11:23 國外的經驗無法在本國複製,是否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19:45 王再來弟兄對於「還福音的債」論述的看法 30:01 結語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
  continue reading
 
跟大家更新一下近況~ Emily & Betty 卡達三日遊 → https://youtu.be/_Hd4vgdAq8o 沙漠騎駱駝 → https://youtu.be/48_WkMH-kM0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bingewatchingeve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bingewatchingeve/platforms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ingewatchingeve/ Spotify ▶ https://shorturl.at/NQV48 Apple Podcast ▶ https://shorturl.at/bKR…
  continue reading
 
如果韓國教會的光景有如受關節炎困擾的長輩,台灣的宣教運動進入青春期的少年,那誰應該效仿誰?誰應該羨慕誰呢? 《BROTHERS》系列快來到尾聲,來到台灣的譚安維牧師,在本集節目與書睿一起回顧了本季許多韓國教會的的議題。而此次的台灣之行,安維牧師與許多不同的教會、牧者、神學院教授、院長對話。在各樣的對話中,安維牧師有什麼新的看見與體悟?最後也來聊聊,在近幾年韓國與台灣宣教界越來越頻繁的交流中,作為台灣宣教界前輩的韓國,能夠給台灣的是什麼?相反的,台灣教會又能帶給韓國什麼樣的刺激? 關於特別來賓 譚安維牧師,韓國第三代華僑,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韓國長老會大學道碩神碩。洛桑運動青年領袖代表,延世大學Cafe Underwood咖啡教會牧師。站在許多不同交叉路口的位置,咖啡師,創業者,神學家(禮…
  continue reading
 
在台灣,無論是校園福音團契抑或是中華福音神學院,其中的「福音」一詞在英文皆是使用「evangelical(福音派)」。「 evangelical」一詞究竟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在北美或是其他地方,也許聽到「 evangelical」就會有特定的想像,然而對於台灣教會,它的意義為何? 本集節目,笑稱自已有心靈上的ADHD的江慕理牧師要來和我們聊聊,當教會不再關心、不再討論「 evangelical」的深義,是否會對我們帶來一些影響?站在牧會現場的他,也從其跨文化的多元角度和我們分享他自身的看見與觀點。 關於特別來賓 江慕理(Andrew Chiang)牧師生於英國,在臺灣長大。於溫哥華維真神學院(Regent College)獲得職場神學碩士學位,並在中國當了8年牧師,2015年帶家人移居臺灣。在…
  continue reading
 
終於有機會帶著Betty到處觀光了, 短短兩天的行程, 究竟走訪了哪些景點呢? 一起來聽聽吧! Emily & Betty 卡達三日遊 → https://youtu.be/_Hd4vgdAq8o 有如3D繪圖的假假超美圖書館 →https://youtu.be/htz53lz3Vy0 有如老天爺丟下來的蛋糕紙盤博物館 → https://youtu.be/0Fiirl9gkq4 00:00 Intro 01:25 超美圖書館 08:39 The Pearl 12:30 很難走路 15:19 Souq Waqif 17:16 套圈圈的故事 20:13 英國姊姊的故事 22:13 路邊攤蛋餅 25:11 謝謝忠實的聽眾朋友 26:20 健身房 28:18 奇形怪狀博物館 31:44 MIA P…
  continue reading
 
延續Netflix紀錄片以神之名韓國異端的討論,本集節邀請到王再來(佚名)弟兄,以自身背景以及與許多不同教會機構的合作經驗,提供我們更深層從文化與世界觀的角度,一起聊聊中國教會面對異端的的態度。 曾實際與異端相處接觸過的他,也為我們道出了他心中最真實的心聲:無論是誰,是什麼群體,被貼上什麼標籤,他們都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跟隨耶穌,在他裡面不斷成長,才會是真正的出路。「一個人的生命是否真的在基督裡,是一個有方向的箭頭。如果你朝著耶穌基督的方向走,不管你現在在哪裡,你都是對的;如果你背離耶穌基督而走,不管你離耶穌基督有多近,你都是錯的」 關於特別來賓 王再來弟兄。資深中國宣教動員者。致力於建立海内外宣教機構連結和協作的平台。 延伸閱讀 淺談現今中國盛行的基督教異端…
  continue reading
 
※夏娃尖叫※ 睽違兩個月,我們終於和體了! Betty in Doha愈後面愈精彩, 下集也別錯過囉! 分隔兩地、時差五小時的 Emily & Betty終於在卡達相見了, 一起來聽聽Betty這段 愛與勇氣的冒險故事吧! Emily & Betty 卡達三日遊 → https://youtu.be/_Hd4vgdAq8o 卡塔拉文化村 & 芳登廣場 → https://youtu.be/ndIRZD0Q7mQ ※夏娃更正※ 29:32 Betty是對的 Qur'an 00:00 Intro 02:22 出發 04:40 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之一 06:50 馬來西亞阿姨 09:06 轉機 12:00 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之二 14:08 海關 16:13 家樂福的推車 19:05 捷運站 21:2…
  continue reading
 
一部關於亞裔移民母親在美國文化裡經歷的家庭衝突的電影,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媽的多重宇宙》獲得兩項金球獎和包括最佳影片共七項奧斯卡獎項。CT亞洲編輯程松哥來台灣出差,除了談談他在寶島的種種「田野經驗」,就來聊聊這篇王敏俐老師供稿的文章,從母親的身份直戳『在一個追求向上移動的世界裡,是不是願意選擇「一事無成」地服事他人?』這個靈魂拷問。在成就導向的世界裡,勇敢堅毅的向下移動,的確「需要一份深刻的愛與呼召」。 這個他人,會是我們的孩子家中的長輩,鄰舍受委屈的外配,世界另一頭離鄉背井的難民與受災戶,或是尚未有機會聽聞福音的群體。還是,你看到了自己? 關於特別來賓 程松 Sean Cheng 基甸,本名程松,旅美成都人,自稱「網上雲遊理科男,海外文化觀察員」。復旦大學理學學士,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理學碩…
  continue reading
 
今天我錄的這集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集,因為今天我 30 歲啦! 孔子說 三十而立,電視劇說三十而已,30 對以前的我來說很遙遠,但是它今天就在我眼前! 不知道聽眾朋友們是在什麼樣的年齡段,有可能你是年輕的剛出社會的小朋友,滿腔熱血,30 歲對你來說很遙遠。 有可能你是已經過了 30 歲,正在享受的自己打拼積累下來的一切,30 對你來說是一段很輝煌的回憶。 在我要 30 歲的前夕, 我找來了我在美國的台灣好友 Betty 來一起抬槓,我們的主題就是 30 歲的前後,Betty 超搞笑,所以大家一起聽下去吧! 大智若愚不定時更新。記得 subscribe 我的 channel 大智若愚,然後分享給你的好朋友歐! 給點小費支持我:https://tips.pinecast.com/jar/h…
  continue reading
 
前言介紹 《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近日在Netflix排行榜上霸榜多日的紀錄片。揭露出四個韓國異端的黑暗真相,話題延燒至今日仍有相關新聞持續報導。究竟為什麼韓國會出現這麼多的異端信仰,影響力遍及全世界,甚至連去年前日本首相安倍被槍擊一案也和韓國的統一教扯上關係。 本集節目再次邀請到譚安維牧師來與我們聊聊韓國味兒的異端,其發展的背景脈絡,以及這些異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背後的策略又是什麼?而身為基督徒的你我,身處在假先知、假基督充斥這末後的日子,又該如何與這個世界面對面呢?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 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馬太福音24:23-24 關於特別來賓 譚安維牧師,韓國第三代華僑,台灣…
  continue reading
 
在卡達又度過了兩週的Emily, 疑似中了卡達版的Covid 19, 究竟恢復狀況良好的她又經歷了什麼有趣的事呢? 一起來聽聽吧! 卡塔拉文化村 & 芳登廣場 → https://youtu.be/ndIRZD0Q7mQ 最美圖書館 → https://youtu.be/htz53lz3Vy0 00:00 Intro 01:47 Covid 04:00 休息 06:09 輕旅行 07:34 清真寺 08:33 治安 09:26 芳登廣場 10:44 辦公景色 11:59 排水溝 12:32 Bench 13:13 共享滑板車 13:56 捷運 15:57 Housekeeper 1 - Helene 16:31 Housekeeper 2 - Roney 19:18 Housekeeper …
  continue reading
 
※夏娃宣傳※ 超級精彩卡達的Vlog!!! →https://youtu.be/ndIRZD0Q7mQ Emily抵達卡達之後,如火如荼地埋頭工作了!是否有機會抬頭看看風景呢?一起來聽聽吧! 00:00 Intro 04:02 氣候 06:10 散步夜遊 07:26 街燈 08:36 市容 09:51 週末 10:50 麥當勞 12:33 洗衣服 16:31 換錢 18:07 上班 19:14 牛肉滿福堡 19:50 12 o'clock 22:20 網路 23:40 酒 & Team Building 25:19 感想 27:36 世足紀念品 28:30 Souq Waqif 30:20 明信片 31:46 保守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bin…
  continue reading
 
活水茶堂,一個可以喝茶、品茶、對話、文化交流,同時也是福音外展的地方。2015年,因著沙龍牧師想要接觸當地社區的中國留學生與年輕專業人士而開始。沙龍牧師不是第一個透過茶文化來接觸人群傳福音的人。然而,如何讓泡出來的茶帶有基督的香氣,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他說:「無論你做什麼,你都好像是一盞燈。讓基督的香氣在你的產品、服務和環境中散發出來,人們自然就會對耶穌產生興趣。」(“Whatever you do, you carry a light. The aroma of Christ is in your products, service, and environment, and it will naturally make people wonder about Jesus.”) 本集從今…
  continue reading
 
※夏娃提醒※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上面有更多精彩影音內容喔! 你也在電視上看了很多2022卡達世足嗎? 今天一起來聽Emily對於神秘國度「卡達」的第一印象! 開箱卡達酒店式公寓 白天版 → https://youtu.be/5xLO06i6KC0 晚上版 → https://youtu.be/HaCgBbe1Kvk 00:00 Intro 01:19 天外飛來一筆的單元 02:53 前情提要 04:53 旅途 07:01 文件 08:08 卡達航空 09:35 以前看的電影 11:00 這次看的電影 12:49 不看電影了啦 13:38 入境 15:35 不眠城市 17:00 飯店/酒店式公寓 18:20 開箱 19:34 撿到寶 21:21 主臥室 23:23 珍愛每一天 …
  continue reading
 
Episode Notes 大智若愚每雙週日更新。歡迎寫信留言,記得 subscribe 我的 channel 大智若愚,然後分享給你的好朋友歐! *給小費支持我 ~~ Tip jar:*https://tips.pinecast.com/jar/https-rss-com-podcasts-creativ Support 大智若愚 by contributing to their tip jar: https://tips.pinecast.com/jar/https-rss-com-podcasts-creativ
  continue reading
 
從新的有機植堂運動談談韓國宣教型教會轉型 近年在韓國遍地開花的小型宣教教會,在不同社區、不同城市結合當地特色,發展出多元而有彈性的事奉。看似充滿盼望的教會數量增長,實則透露了韓國教會的潛在困境:基督徒人口的下降與流失以及傳道人的就業困境。 老朋友譚安維牧師從他的論文/Small Missional Church as an Alternative in the period of Church Decline in Korea 出發,以自身在首爾市中心明星學區中經營咖啡教會Cafe Underwood的田野經歷,描繪出「小型宣教教會」在韓國教會的困境下發展出的背景脈絡。另外這次也邀請到了「明日之光團契」的David哥和我們分享類似形態的小教會在台灣是以怎樣的樣貌呈現? 關於特別來賓 譚安維牧…
  continue reading
 
※夏娃預告※ Emily展開外派生涯了!下禮拜就會上架第一集週記~ 也歡迎追蹤我們的Instagram,一起認識這個神秘國度吧! Netflix上紅遍全球的Tinder大騙徒十分精采, 而今天Emily要分享自己遭遇到的詐騙經歷, 可是一點都不遜色喔! 00:00 Intro 02:13 常見詐騙 04:12 小孩在我手上 06:45 岔題 07:19 進入正題 09:27 Hi 圈內人 10:16 萱萱 15:05 見面 18:28 恐嚇 22:01 Lesson Learned 25:12 買票 30:08 救回 31:22 半夜做壞事 34:12 一勞永逸 ※夏娃碎念※ 卡達跟台灣時差五小時,卡幣跟台幣差八點多倍,這些都好不習慣喔~ YouTube 🎬 https://www.yout…
  continue reading
 
前言介紹 基督徒之於世界的關係,究竟是要藏身在教會內獨善其身,還是要積極入世改變世界呢? 七零年代末期青年使命團的創辦人康寧漢(Loren Cunnngham)與學園傳道會創辦人白立德(Bill Bright)分別從主所領受的「七座山的啟示」。七座山分別是:媒體、政府、教育、經濟、娛樂(藝術)、宗教(文化)、家庭。「得這眾山得列國」是豪氣干雲的敘事根基。「七山策略」亦提供了各地華人教會界吹起一股轉化運動的千堆雪。過去對於許多公共事務鮮少參的教會開始積極投入,然而該如何與身處的社會對話和互動卻是一大課題。 本集節目邀請到今日基督教的基甸哥與BCC教會的江慕理牧師與我們聊聊,牧者或是平信徒在參與公共議題時常出現的挑戰和缺失,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七山策略」所提出的觀點,回應世界的需要,與世界對話呢…
  continue reading
 
Loading …

快速参考指南

边探索边听这个节目
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