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work

内容由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Player FM -播客应用
使用Player FM应用程序离线!

靠北的窗口(下)

 
分享
 

已归档的系列专辑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When? This feed was archived on October 05, 2023 21:15 (7M ago).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ne 05, 2023 01:31 (11M ago)

Why?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我们的伺服器已尝试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无法截取有效的播客收取点

What now?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a more up-to-date version using the search function. This series will no longer be checked for updates. If you believe this to be in error, please check if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restored or if you have any other concerns about this.

Manage episode 254706396 series 2627975
内容由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鎖在尺幅有限的室內,頓覺天地甚寬。在修課時,從未察覺不同歷史脈絡之間的有機關係。如今展開密集閱讀時,不同的歷史軌跡可以並置在一起。兩者之間的互動,其實是千絲萬縷,全然不能孤立地看待。這時才第一次理解什麼是歷史的整體性,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同樣歷史的沖激之下,終於產生犬牙交錯的連帶感。到達這樣的理解之際,窗外已經是一片綠蔭。」

這是我在《革命與詩》書中所寫的一段文字,我要談的是我知識上所產生的動盪,以及在內心裡價值觀念的轉變。這些轉變都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發生,也只有回頭時才知道,也就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累積不同的生命質數。回憶那段時間、那段生活,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感覺、新的變化。這不僅是因為外界環境不斷改變,我讀的知識也在不斷翻新。對我的生命而言是關鍵時期。

一位文弱書生,怎麼可能會涉入政治,怎麼會突然開始發表激烈言論並訴諸文字。當然在那個城市裡我認識了許多人,其中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有一位年輕醫生沈富雄,我住的學校宿舍距離他家大約開車十分鐘,他家在半山腰上,我常去他家討論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政治。從他家可以看到整個華盛頓湖,白天的湖面一片藍色,湖南面的盡頭有一座終年積雪的山Mt Rainier,我翻譯成雷尼峰。這樣一座終年積雪的山,坐落在巨大湖面的盡頭,這種風景說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如果不要涉及政治,如果不要因為博士考試而投入緊張的生活,在那裡生活真是一種享受。我曾告訴自己,為何上帝如此不公,讓美國人享有如此美的風光,而台灣人卻必須度過那麼艱苦的歷史過程。但是沒辦法,身為台灣人就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

當時我與沈富雄以及另一位華大的學生,再加上文學系的詩人楊牧組了一個讀書會,因為我們對台灣的歷史不熟,所以決定從清代的歷史讀起,就讀連雅堂的《台灣通史》。有一天沈富雄說,我們自己在這裡讀書沒有意義,不如把最新的黨外運動文章,油印後訂成小冊子寄給華大的留學生。我覺得這個點子很好,沈富雄也知道我以後要回台灣,那時我們沒有打字機,所有文章都是手寫,而沈富雄的鋼筆字非常漂亮,所以由我提供稿子,他負責抄寫。我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中壢事件」,由他抄好後拿去影印,然後寄到每位留學生的信箱。據說這份油印的刊物產生了很大震撼,領事館開始查筆跡是誰的。後來大概知道是沈富雄,可是後面是誰在寫文章,我想一定程度也可以推測出是我所寫,因為當時能夠寫文章的並不多。我想我會成為「黑名單」,大概就是1977年、1978年左右慢慢形成的。

那份刊物我們命名為《西北雨》,因為西北雨來得快、去得快,且每次都會帶來很大的雨量,也是台灣這塊土地特有的天氣形態。這份刊物從「中壢事件」後一直辦到1979年《美麗島雜誌》在台灣出版。因為《美麗島雜誌》是非常強悍的黨外運動機關雜誌。1977年中壢事件後,台灣的黨外運動也慢慢有了組織,這個組織沒有名字,到了1978年集結成「黨外運動聯誼會」,領導人表面上是施明德,實際上是黃信介。施明德娶了一位美國老婆艾琳達,我一直要到1980年參加海外政治運動和許信良辦刊物時,才認識艾琳達。

1978年對我個人而言是重大變化,但我並沒有因為關心政治議題而偏離了學術研究,事實上我仍然很認真的在進行學術研究。我記得參加博士資格考時,四位教授中只有一位指導我宋代歷史的老師來自香港,其它包括:英國史、中國近代史以及俄國史的教授都是美國人,筆試通過後還要與四位教授進行一場答辯,由他們提問題讓我回答。經過兩個小時問答後我先離席讓教授們進行討論,過了五分鐘後我的老師開門請我進入,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我,而其他三位教授也一一與我握手,我就知道我可以開始寫論文了,我希望兩年內把論文寫完後回台灣,當時的喜悅感非常大。

可是因為1979年台灣與美國斷交,所有海外留學生的情緒都很低落,那段時間我們發行《西北雨》,至少我精神上能有所寄託。我當時也準備把博士論文寫出來,當我正興奮的寫論文第一章時,才發現有很多英文單字不懂,寫起來非常困難,所以我大概花費二~三個月才寫出第一章,寫完後原本覺得後面會很順利,可是當時已經接近1979年底,我們聽說《美麗島雜誌》要在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在高雄舉辦一場人權遊行,示威抗議。我記得當時林義雄也要回台灣,經過西雅圖時我們與他會談,從林義雄的談話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謙虛又充滿智慧的人,且談吐溫和絲毫看不出是一位相當具批判性的人。與這位溫文爾雅的紳士談了一晚上,我們都覺得他回去後將是台灣民主的希望。當時另一位黨外人士康寧祥也邀請林義雄南下觀看人權遊行。

那場遊行相當激烈,我記得我打電話給艾琳達,她說這起事件一定會改變台灣的歷史,當時我內心還認為艾琳達或許有些誇大其詞,結果沒想到真是如此。美麗島事件被國民黨定調為「叛亂事件」,必須進行軍法審判,就開始到處逮捕人,除了八位領導人,五十幾位工作人員也遭到逮捕,這就是《美麗島事件》。

  continue reading

13集单集

Artwork
icon分享
 

已归档的系列专辑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When? This feed was archived on October 05, 2023 21:15 (7M ago). Last successful fetch was on June 05, 2023 01:31 (11M ago)

Why? 不活跃的收取点 status. 我们的伺服器已尝试了一段时间,但仍然无法截取有效的播客收取点

What now? You might be able to find a more up-to-date version using the search function. This series will no longer be checked for updates. If you believe this to be in error, please check if the publisher's feed link below is valid and contact support to request the feed be restored or if you have any other concerns about this.

Manage episode 254706396 series 2627975
内容由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提供。所有播客内容(包括剧集、图形和播客描述)均由 中央廣播電臺 RTI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或其播客平台合作伙伴直接上传和提供。如果您认为有人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您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您可以按照此处概述的流程进行操作https://zh.player.fm/legal

「鎖在尺幅有限的室內,頓覺天地甚寬。在修課時,從未察覺不同歷史脈絡之間的有機關係。如今展開密集閱讀時,不同的歷史軌跡可以並置在一起。兩者之間的互動,其實是千絲萬縷,全然不能孤立地看待。這時才第一次理解什麼是歷史的整體性,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同樣歷史的沖激之下,終於產生犬牙交錯的連帶感。到達這樣的理解之際,窗外已經是一片綠蔭。」

這是我在《革命與詩》書中所寫的一段文字,我要談的是我知識上所產生的動盪,以及在內心裡價值觀念的轉變。這些轉變都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發生,也只有回頭時才知道,也就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累積不同的生命質數。回憶那段時間、那段生活,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感覺、新的變化。這不僅是因為外界環境不斷改變,我讀的知識也在不斷翻新。對我的生命而言是關鍵時期。

一位文弱書生,怎麼可能會涉入政治,怎麼會突然開始發表激烈言論並訴諸文字。當然在那個城市裡我認識了許多人,其中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有一位年輕醫生沈富雄,我住的學校宿舍距離他家大約開車十分鐘,他家在半山腰上,我常去他家討論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政治。從他家可以看到整個華盛頓湖,白天的湖面一片藍色,湖南面的盡頭有一座終年積雪的山Mt Rainier,我翻譯成雷尼峰。這樣一座終年積雪的山,坐落在巨大湖面的盡頭,這種風景說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如果不要涉及政治,如果不要因為博士考試而投入緊張的生活,在那裡生活真是一種享受。我曾告訴自己,為何上帝如此不公,讓美國人享有如此美的風光,而台灣人卻必須度過那麼艱苦的歷史過程。但是沒辦法,身為台灣人就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

當時我與沈富雄以及另一位華大的學生,再加上文學系的詩人楊牧組了一個讀書會,因為我們對台灣的歷史不熟,所以決定從清代的歷史讀起,就讀連雅堂的《台灣通史》。有一天沈富雄說,我們自己在這裡讀書沒有意義,不如把最新的黨外運動文章,油印後訂成小冊子寄給華大的留學生。我覺得這個點子很好,沈富雄也知道我以後要回台灣,那時我們沒有打字機,所有文章都是手寫,而沈富雄的鋼筆字非常漂亮,所以由我提供稿子,他負責抄寫。我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中壢事件」,由他抄好後拿去影印,然後寄到每位留學生的信箱。據說這份油印的刊物產生了很大震撼,領事館開始查筆跡是誰的。後來大概知道是沈富雄,可是後面是誰在寫文章,我想一定程度也可以推測出是我所寫,因為當時能夠寫文章的並不多。我想我會成為「黑名單」,大概就是1977年、1978年左右慢慢形成的。

那份刊物我們命名為《西北雨》,因為西北雨來得快、去得快,且每次都會帶來很大的雨量,也是台灣這塊土地特有的天氣形態。這份刊物從「中壢事件」後一直辦到1979年《美麗島雜誌》在台灣出版。因為《美麗島雜誌》是非常強悍的黨外運動機關雜誌。1977年中壢事件後,台灣的黨外運動也慢慢有了組織,這個組織沒有名字,到了1978年集結成「黨外運動聯誼會」,領導人表面上是施明德,實際上是黃信介。施明德娶了一位美國老婆艾琳達,我一直要到1980年參加海外政治運動和許信良辦刊物時,才認識艾琳達。

1978年對我個人而言是重大變化,但我並沒有因為關心政治議題而偏離了學術研究,事實上我仍然很認真的在進行學術研究。我記得參加博士資格考時,四位教授中只有一位指導我宋代歷史的老師來自香港,其它包括:英國史、中國近代史以及俄國史的教授都是美國人,筆試通過後還要與四位教授進行一場答辯,由他們提問題讓我回答。經過兩個小時問答後我先離席讓教授們進行討論,過了五分鐘後我的老師開門請我進入,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我,而其他三位教授也一一與我握手,我就知道我可以開始寫論文了,我希望兩年內把論文寫完後回台灣,當時的喜悅感非常大。

可是因為1979年台灣與美國斷交,所有海外留學生的情緒都很低落,那段時間我們發行《西北雨》,至少我精神上能有所寄託。我當時也準備把博士論文寫出來,當我正興奮的寫論文第一章時,才發現有很多英文單字不懂,寫起來非常困難,所以我大概花費二~三個月才寫出第一章,寫完後原本覺得後面會很順利,可是當時已經接近1979年底,我們聽說《美麗島雜誌》要在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在高雄舉辦一場人權遊行,示威抗議。我記得當時林義雄也要回台灣,經過西雅圖時我們與他會談,從林義雄的談話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謙虛又充滿智慧的人,且談吐溫和絲毫看不出是一位相當具批判性的人。與這位溫文爾雅的紳士談了一晚上,我們都覺得他回去後將是台灣民主的希望。當時另一位黨外人士康寧祥也邀請林義雄南下觀看人權遊行。

那場遊行相當激烈,我記得我打電話給艾琳達,她說這起事件一定會改變台灣的歷史,當時我內心還認為艾琳達或許有些誇大其詞,結果沒想到真是如此。美麗島事件被國民黨定調為「叛亂事件」,必須進行軍法審判,就開始到處逮捕人,除了八位領導人,五十幾位工作人員也遭到逮捕,這就是《美麗島事件》。

  continue reading

13集单集

所有剧集

×
 
Loading …

欢迎使用Player FM

Player FM正在网上搜索高质量的播客,以便您现在享受。它是最好的播客应用程序,适用于安卓、iPhone和网络。注册以跨设备同步订阅。

 

快速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