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岁月 |第十二日|第二周星期六 | 更夫与警卫
Manage episode 455358668 series 3618127
过去几天,我们尝试在福音中找出一些等待耶稣的例子,现在我们再从其他圣经书本中搜集一下。
圣经中,尤其以诗歌《圣咏》向天主祷告的经文中,有很多关于「等待」的美妙图像。诗人有这种本领,能把「真」写得「美」,能移情于物,用贴切的图像把感受与情怀描写得唯妙唯肖。譬如,《圣咏》的作者把期待上主描写为「好像牝鹿渴慕溪水」(咏42:1),又或「我的灵魂渴慕你,有如一块干旱涸竭的无水田地」(咏63 :2)。还有一个意境十分优美,耐人寻味的构思:「我灵等候我主,切于更夫的待旦」(咏130:6)。
「更夫」这人物已属于历史,只在电影或怀旧图画中见到,但在中国古代却十分普遍。当时人们没有钟表,白天比较容易靠阳光猜测时间,晚上就不这么简单,黑漆漆的天如何知道时间?那需要有专人报时。更夫一手挽灯笼,一手提锣,穿街过巷,彻夜巡行,认真地、忠实地一更更敲锣报时;别人熟睡,只他独醒,在静夜中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不怕严冬风雨,不怕无人理睬,恭恭敬敬地履行他的仪式,有时候除了报更之外,还好心提醒人防火防盗:「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或「小心盗贼,闭门关窗」。
更夫的形象亲切平常,但又可尊可敬。他是醒寤的标记,是等待的象征。他孤独地在黑夜中行走,又勇敢又庄严,他准确地报时,尽忠职守,又有一种虔敬的仪式感。他与静默为伍,心灵清静。长空由漆黑变灰白,是表演给他看的;空气由沉重而清新,是在他面前更替,晨风与朝露滋润大地,让他像嘉宾般分享。黎明初现,他是第一个察觉;夜星隐退,他送上最后一个道别。
更夫并非为自己守夜,众睡独醒,他为大众守候,为大众敲出夜的节奏,为大众等待曙光。
更夫的形象令人想起《依撒意亚先知书》中的一个景像:主角有两人,一个是路人,一个是警卫,二人在黑夜中相遇。路人很焦急地问:「警卫!夜已何时了?夜已何时了?」警卫回答说:「黎明已至,然而仍是黑夜;如果你们仍要询问,询问吧!再来一次!」(依21:11-12)
路人想知道:长夜何时了?他在等待,在盼望,巴不得黑夜能快些过去,巴不得曙光能早现。
警卫没有回答还剩多少更,还有几小时几分钟。他的使命不在于报时,而是使希望常存常新,保持人的醒觉。虽然「仍是黑夜」,但「黎明已至」,这黑夜不会没完没了,始终会过去,光明始终会消灭黑暗,白昼始终会取代长夜。警卫就是维持着这个盼望。 「问吧!再来一次!」他邀请人保持警觉敏锐,顽强地希望,锲而不舍地询问,因为每问一次,距离天亮就近一点。
天主,在这充满纷争不安的世代,我们都不免焦虑地问你:灾难何时了?战争何时了?夜已到几时?何时黎明再现?还要待多久?你没有派使者来给我们报时,也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你却呼吁我们不停盼望,继续期待,一次又一次地问。
请众同祷
全能的天主,求你以荣耀的光辉充满我们的心灵,并借你唯一圣子的来临,驱除长夜的黑暗,显示出我们都是你光明的子女。因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亚孟。
21集单集